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长生在朝中有些交好的官员,先是与各部堂官说了几句,随后又将吴雨生召到一旁,询问户部情况,吴雨生昨天已经连夜回到户部清查账目,做到了心里有数,户部的钱粮都被调拨一空,已经无望追回,而各地番库调往洛阳和西川的钱粮还有一些没有抵达,吴雨生已经连夜下令,命各地将钱粮紧急改运长安,以此为朝廷争取喘息之机……
长生 第四百五十九章 亡羊补牢
吴雨生的作法令长生颇感欣慰,户部的巨大损失已经无法挽回,但不能因此而破罐子破摔,该有的补救措施还是得做,能挽救一点儿是一点儿,有一点儿总比没有强。
此前长生一直不希望朝臣知道吴雨生和自己走的很近,但到得这时,他已经不在乎了,直接自等候上朝的内廊角落与吴雨生低声交谈,他离开朝廷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此期间一直是吴雨生以户部左侍郎的身份主政户部,故此吴雨生比他更了解户部的近况。
长生也不圈绕,直涉正题,“需要多少银钱才能渡过眼下难关?”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吴雨生猜到长生一定会召见自己,也一定会询问这个问题,故此昨晚连夜梳理了户部各司的财政所需,长生此番问起,立刻出言答道,“回王爷,经卑职大致计算,想要维持到今年秋收税赋入库,至少需要白银一亿三千万两。”
“嗯?”吴雨生所说的数目远超长生预计。
长生的惊讶似乎也在吴雨生的意料之中,随即低声说道,“一亿三千万两只能保证基本的军备和赈灾所需,还不包括各级官员的俸禄以及夏雨时节的筑堤费用。”
“你确定计算无误?”长生出言确认,他也曾主政户部,在他看来吴雨生所说的数目明显偏多。
“确定,”吴雨生点头说道,“王爷,你忽视了一点,户部的七千万两存银遭奸人窃取,这么多银两流入民间,势必导致粮价暴涨。”
听得吴雨生言语,长生缓缓点头,吴雨生说的确有道理,之前他忽视了大量银钱流入民间所导致的米粮溢价。
见长生面色凝重,吴雨生面露愧色,“卑职无能,不能为主分忧。”
为君分忧和为主分忧虽然一字之差,其中意味却截然不同,吴雨生的这句话等同视长生为主,这句话虽然格局不高,却充满了对长生一路提携的感恩戴德。
派系这东西自古至今一直存在,下属受到上司的提携一定会感念在心,这也是人之常情,总不能对自己提携关照的上司不感激,反倒去感激那些打压排挤自己的人。
“你一个户部侍郎,不登中堂,不入九卿,能做的事情很有限。”长生随口说道。
“王爷。”吴雨生感慨低头,他是聪明人,长生也是聪明人,有些时候话不需要说透,只听言外之意就够了,长生既然说出这番话,接下来一定会为其争取户部尚书。
“九百万两十天之内就能入库,其中五百万两拨给内务府,”长生正色说道,“这段时间尽量减少开支,最快一个月,后续银两就能陆续送来。”
听得长生言语,吴雨生重重点头,他虽然不知道长生从哪儿弄的钱,却知道这些钱得来并不容易。
上朝的时辰已经过了,但众人并未等来皇上,只等来了传旨的周公公,皇上有旨,今日停朝。
皇上今天不上朝也在百官的意料之中,听得周公公传旨,便各自退去。
见周公公冲自己招手,长生便走了过去,待长生走近,周公公低声说道,“王爷,皇上说了,若您今早上朝,就请您往后殿说话。”
长生点头过后转身冲杨开和吴雨生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先回去,然后与周公公一同往后殿去。
周公公一晚上没睡,多有疲惫,但突逢大变,皇上不开口,他也不敢按班轮值。
“皇上怎么样?”长生随口问道。
“昨晚惊醒了好几回,今日精神欠佳,”周公公低声说道,“奴才本想宣太医前来,却遭皇上喝止。”
长生点了点头,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皇上本就多疑,经此变故,怕是谁也不敢相信了。
去到后殿,皇上硬撑着起身,坐在软榻上与长生交谈说话。
其实皇上今日召见,也只是想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办,但这话皇上自然不方便问,只能长生主动说。
皇上精神萎靡,长生也不废话,意简言赅,一,张善攻打汉中战况惨烈,所领新军严重减员,有心与同尘合兵一处,先取汉中。
二,倪家远走西域之时自中土留下了一些产业,可解新军燃眉之急。此时龙颢天正在强攻西川,这等关头,不宜下旨纠偏,只能静观其变,看西川战事如何发展再作计较。
三,自己好不容易将倭寇主力引回了日本,争得少许先机,寻找保护地支刻不容缓,杨开余一释玄明三人即日远赴河北道,继续寻找地支。
四,大头留在长安筹措钱粮,五百万两白银会于五日之内送交内务府,自己即刻离京,设法筹措后续所需的钱粮。
五,吴雨生堪当大任,可以扶正。
眼见长生安排的井井有条,皇上心中大定,其陈奏所请,无不应准。
正事说完,长生立刻起身告退,皇上身心俱疲,迫切需要休息。
出得内室,长生又批评了周公公等人几句,只道他们疲惫不堪,精神不振,即刻换其他太监过来伺候皇上。
虽然受到了长生的批评,周公公等人却是满心感激,皇上此时惊魂未定,魂不守舍,哪里还管他们是不是乏累,而他们也不敢正常换班,万一惹的皇上不快,随时可能身首异处。
出得后殿,长生又冲柳天林等人交代了几句,命他们将羽林军所有紫气高手尽数调来,昼夜轮值,严密保护皇上。
按理说长生是没权力指挥羽林军的,但柳天林等人却很感激他此时说话,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借着回话的机会自院内发出声,如此一来皇上就知道他们一直守在殿外,并未走远。
对于长生的命令,柳天林等人并未高声应是,因为如果郑重应是,就等同长生在调动羽林军,会令皇上多心起疑,故此他们回答的是‘王爷放心去,这里交给我们’,如此回答,就不算正式领命。
心智不够用的人是不能当官儿的,就算当了官儿,三天不到也得被免职,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心智如果不配位,灾殃来的更快。
回到王府,三省六部以及各大衙司的堂官几乎全部来到,朝廷出了这么大乱子,他们迫切的想要知道皇上接下来会做什么,但皇上眼下谁都不见,他们只能过来拜见长生,既齐全了礼数,套了近乎,也能探听一些消息。
长生虽然急于动身南下,却也只能耐着性子逐一接见各部官员,以勉励为主,以批评为辅,既要勉励他们安心办差,又得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逐一接见其实并不好,容易被人怀疑是不是与这些官员有什么私交,交谈中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一起接见也不好,因为官阶分工各不相同,有些是上下级的关系,也不能当着下属的面儿批评他们的上司。
为免受人诟病,长生便以一盏茶为限,喝过一盏茶便不再添水,直接端茶送客,只道自己急于为朝廷筹集银两,没时间与他们多说。
三省六部和各大衙司都有各自的办公费用,反正话他已经说了,剩下的就让这些人看着办吧。
便是力求快速,接见了这么多官员之后也已是正午时分,吴雨生原本没来王府,是临近中午才赶来的,他已经接到了圣旨,由户部左侍郎直接升任户部尚书,户部侍郎是正四品,户部尚书是正三品,中间还有从三品,由户部侍郎升任户部尚书属于越级擢升,破格提拔。
吴雨生自然知道自己升任户部尚书是长生大力举荐,但他此番过来却并不为向长生道谢,而是前来请示了两份公文,一份是朝廷加征冬粮一事,有些州郡的冬粮已经收上来了,他来请示长生如何处置这些米粮。还有一件事情是杭州府库还有两万担储粮,眼下距杭州较近的礼州受灾,而同尘所统领的新军粮草告罄,杭州这两万担储粮如何处置?
吴雨生是真正的户部尚书,长生此时只是加户部尚书衔,按理说这种事情吴雨生完全可以自己处置,但他却选择过来请示,长生也知道吴雨生为什么要来请示,因为吴雨生想要通过他对这两件事情的处置,判断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
长生思虑良久,最终对这两份公文进行了批示,已经收上来的冬粮一点儿不留,全部发还百姓。杭州的那两万担米粮紧急发给同尘。
吴雨生顺利通过长生对这两件事情的处理,了解了他的态度,能保全百姓还是尽量保全百姓,万一只有一杯羹却有两张嘴在等着,那就只能喂给打仗的士兵。
长生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并不容易,但凡事总得有取舍,而吴雨生之所以不明着问‘如果粮草不够,先给百姓还是先给士兵,’乃是因为这样的问题长生一旦正面回答,就会被人诟病不爱惜老百姓。
而今通过试探的方法知道了长生在万般无奈之下会如何侧重,接下来他就会按照长生的想法来实行,他是户部尚书,责任自己扛,别再让本就饱受诟病的长生再背骂名了。
吴雨生知道长生琐事缠身,亦不多占用他的时间,谢绝了长生留下吃午饭的邀请告辞离去……
长生 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请
午饭时五人凑在一起,长生取出龙脉衍续图谱交给杨开,命他和余一释玄明先行赶往河北道,进入东北密林进行寻找。
由于地支化生的女子无法确认杨开等人的身份和动机,很可能会对杨开等人发起攻击,为了确保三人安全,长生命三人只是进行大概的寻找,到得疑似地点或是见到可疑人物之后不要急于接触,而是在第一时间以灵气信物通知他,等他处理了眼前的事情之后赶过去亲自处理。
“王爷,我呢,我咋办?”大头端着饭碗看向长生。
长生说道,“你尽快将所有能变现的房产处理掉,留下一百万两自用,剩下的银两全部交予户部,户部会拨出五百万两给内务府。”
“然后呢?”大头追问,“我去哪儿跟你们会合?”
长生想了想,出言说道,“沈州吧,就在咱们救下那几个老兵的沈州城外。我这次南下得去两个地方,先去峨山的太平观,然后还得去一趟舒州,大致估算,赶到沈州最快也得七天,七天之内你赶去沈州城外就可以。”
“行,时间来得及。”大头低头扒饭。
“你也不用太着急,”长生说道,“我说的七天是在最顺利的情况下需要七天,路上但凡遇到点儿情况,七天就不够,十天之内你能赶过去就行。”
“放心吧,我有白姑娘,去哪儿都快。”大头说道。
长生又转头看向杨开三人,“你们离开长安之后顺道儿去一趟营州,咱们在那里还有一艘船,船上主要是米粮食物,你们直接知会营州府衙,让他们接手吧,将船只卖掉,用船上的粮食开设粥场,赈济南下的饥民。”
长生说到此处略做停顿,转而继续说道,“营州是河北道诸州南下的必经之路,假皇上先前加征冬粮主要在河北道,你们知会营州官府拦住南下的饥民,让饥民吃饱之后领取干粮回返原籍,自原籍州县领回先前被朝廷加征的冬粮。”
三人点头。
“对了,我先前自海上许诺船老大和船工双倍工钱,”长生说道,“这事儿你们不要忘了,船老大和船工全部给与双倍酬劳,他们跟着咱们九死一生,不能亏待了他们。”
“好。”杨开点头。
长生又道,“还有,河北道多有山贼土匪,这些船工又多是南方人,携带银两千里返乡很容易遇劫遭抢,让营州派出官兵沿途护送,确保他们能够安全返乡。”
“王爷,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您就放……”
不等大头说完,长生就摆手说道,“对咱们来说是小事,对他们来说可是大事,还有,记得告诫护送的官兵,谁敢在途中勒索船工钱财,一律斩首。”
长生言罢,杨开等人再度点头,他们跟着长生的时间也不短了,对于长生的脾性也多有了解,长生每次交代事情都会说的非常详细,这其实是个很好的习惯,可以避免因为交代不清所导致的误解和偏差,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说话太多显得不够深沉,不过长生也从不追求深沉,众人跟了他这么久,就没见过他端拿造作的装逼耍酷。
正事说完,长生开始端碗吃饭,吃饭时也不专心,皇上遭此劫难,短时间内肯定心神不宁,紧张忐忑,自己此番南下办完事情之后就会直接赶往河北道,不会再回长安,皇上回过神来之后见不到自己,心里肯定不踏实。
想到此处,便又命大头在离开长安之前进宫见见皇上,将自己和众人接下来的动向告知皇上,让皇上做到心里有数,这种作法就如同孩子出门要跟大人打个招呼是同样的道理,得让大人知道自己去哪儿了,以免大人无谓担心。
饭后,长生立刻收拾动身,除了少量的干粮,还携带了不少礼品,这些礼物都是上午各部官员拜访时带来的,此番他要赶去峨山见太平道人,做人得懂规矩,去别人家里做客尽量别空手。
大头等人跟在长生身后送长生出门,长生上马之后又想起一事,命大头跑回去拿来一件皇上之前赏赐的玉如意,灌注灵气之后交给大头,“见皇上的时候将玉如意交给他,告诉皇上如果遇到危难就打碎玉如意,我自会有所感知,不管身在何处,在做什么,都会立刻回援救驾。”
“王爷虑事周全。”大头佩服的五体投地。
长生也不耽搁,翻身上马,在大头等人的注视之下骑马离去。
自城里不便策马狂奔,离开长安之后长生才开始抖缰加速,南下的官道有好几条,其中一条就是通往汉中,分别多日,长生很是想念张墨,但到得岔路口却并未选择去往汉中的官道,因为不是很顺路,会多耽搁几日。
午后官道上路人很多,其中不乏骑马骑驴的,长生骑着黑公子绝尘而去,所到之处骂声一片,只道他骑的这么快是赶着投胎,要么就说他赶着奔丧,长生听到了路人的低声谩骂却并未与他们一般见识,毕竟黑公子疾驰而过带起烟尘呛到了人家。
不过他也知道呛到路人并不是路人骂他的主要原因,路人骂他主要是嫉妒他胯下的宝马良驹,毕竟跟黑公子一比,他们所骑的驴马显得拙劣而普通,当拥有了别人没有的好东西,就要做好挨骂的心理准备。
赶路的同时长生也在犯愁,去了太平观怎么跟太平道人开口,鳖宝是一件可以透视地下宝藏的灵物,涉及银钱就必须慎重,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误会,尤其是自己曾经答应帮人家渡过天劫,这时候上门要人家的心爱之物有挟恩图报之嫌。
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打定主意,也别遮遮掩掩了,直接实话实说,要相信太平道人的心智和胸襟。要知道任何的遮掩和圈绕,本质都是对对方心智的不信任,担心对方不能正确理解。
峨山县位于业洲,离长安很远,长生策马疾行,星夜兼程,一直跑到次日凌晨方才停下休息。
小憩片刻再度上路,到得下半夜丑时方才自一处小河边停了下来,此处已是业洲地界,距峨山已不足六百里。
长生下马解手,洗过手脸之后坐在岸边的沙滩上吃干粮。
黑公子之所以能够马不停蹄的长途奔袭,乃是因为它体内有尸毒,在尸毒的作用下黑公子不容易燥热出汗,但它毕竟是活物,跑的时间长了,体温还是会有所上升,长生吃干粮的时候黑公子便走在河里借着冰冷的河水冷血降温。
吃过干粮,长生拿出李中庸为其打造的画符木盒,取出里面的符纸,逐一加盖法印,他拿到符盒之后一直没抽出时间加盖自己的法印,而画符时不加盖法印,符咒是不得起效的。
就在此时,下游树林里出现了一个黑影,发现黑影的同时,长生也听到了奇怪的声响,拖腔拉调的颇为瘆人。
此时正是深夜,换做旁人定然会被吓的亡魂大冒,但长生却一点也不害怕,实则他并没有看清树林里的黑影是什么,但他却知道不管发出怪声的黑影是什么,都不是自己的对手。
不多时,黑影走出了树林,不是两条腿走路,而是手足并用,与此同时嘴里发出了奇怪的声音。
到得这时,长生已经能够看清黑影的真容,那是一个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饥民,已经饿的走不动了,只能爬,发出的怪声乃是过度饥饿所导致的痛苦呻.吟。
看清来人是个饥民,不等对方靠近,长生便自包袱里取出两个面饼扔了过去,由于夜色太黑,那人便没有看到面饼。
长生抬起左手,催动纯阳灵气,自左手上方生出一团炙热火焰,火焰一起,周围瞬时亮如白昼。
换做旁人,见到这等诡异的情况定然会认为遇到了妖邪鬼魅,免不得被吓的屁滚尿流,但那饥民饿的狠了,全然不知道害怕,借着火光看到近处有两个面饼,连滚带爬的跑了过去,抓拿在手,疯狂咬嚼。
长生收回灵气,叹了口气,人饿的狠了真的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连妖邪鬼魅都不怕了,自然也不会怕朝廷和官府,得赶紧想办法给朝廷筹钱,老百姓已经食不果腹了,如果再从他们身上征集军粮,只能逼得百姓群起造反。
长生将符盒里的符纸尽数加盖法印,重新归纳其中并卡于自己左侧小臂。
那个饥民吃过东西,恢复了些许神志,跪在地上冲长生磕头,他真的将长生视为神鬼,磕头的同时嘴里支吾着说些浑话。
长生站立起身,取出一块碎银子走过去塞给了他,“拿着,买些吃的。”
就在饥民接过银子千恩万谢之际,长生突然感觉心中一凛,有人在使用灵气信物召唤他。
长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生涩深奥的武功秘籍他都能熟记于心,自然不会忘记自己送出了多少灵气信物,截止昨日,他送出且对方不曾使用的灵气信物共有七件,张墨手里有一件带有他灵气的发簪,武田真弓手里有一件带有他灵气的木梳,太平道长手里有一根灵气树枝,杨开余一释玄明三人手里有两块灵气木板,陈立秋也有一根灵气树枝,再有便是昨日委托大头转交皇上的玉如意。
此番的灵气感应来自西南方向六百外,那里正是太平观所在。
这一刻长生心情大好,正发愁登门求取太过冒昧,不曾想太平道人竟然焚烧灵气信物感召邀请,真是想吃蛤蟆来个四条腿儿的。
想到此处,立刻拿起包袱喊了黑公子上岸,转而翻身而上,疾驰南下……
长生 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围救急
此时乃是下半夜丑时,田野山间无有行人,不虞惊世骇俗,动身之后长生便将自身灵气与黑公子互相连通,不再自路上奔跑,而是自山野之间凌空飞驰。
长生是居山修为,一次落地借力可飞掠两里,与黑公子气息连通之后黑公子一次跳跃也可以移动两里,但黑公子并不习惯悬浮跳跃,跃起之后还是四蹄飞扬做奔跑状,实则它跃起之后跑与不跑都是两里,只是突然凌空,习惯难改,不太适应。
长生之所以如此急切主要是担心误了太平道人的大事,他虽然已经晋身紫气,但他与寻常练气之人不太一样,混元神功可以自行聚气,而且他乃天命之人,晋身紫气之后也并无天雷加身。
由于自己与众不同,他便不知道别人渡劫是怎样一种情形,而且太平道人还是异类,他不确定太平道人能否自行掌控渡劫入紫的时间,太平道人此前已经多次被渡劫天雷毁去修为,若是去得晚了,可别又被天雷打回原形。
走路是六百里,走直线连三百里也不到,加上是连人带马凌空飞掠,半个时辰不到长生就赶到了峨山县西郊的太平山。
太平观位于山阴北麓,距道观百丈之时,长生意外的发现道观外的空旷区域竟然有不少马匹。
起初长生还以为道观到了客人,但随着距离的临近,发现道观外的马匹并不是武人骑乘的马匹,而是佩戴有朝廷制式鞍具的战马。
这一情况令长生多有不解,太平道人是个老鳖,平日里深居简出,很少与人交往,怎么会有一群士兵出现在道观里。
心中存疑,便翻身下马,施出追风鬼步悄然靠近。
到得道观外,长生这才发现这些战马上都驮着东西,他先前曾经进过太平道人的房间,战马上驮着的东西貌似都是在道观里搬出来的。
此时道观的大门是开着的,由于天还没亮,院子里也没人,长生迈步而入,只见西厢的房门也是开着的,哑巴老妪正在厨下忙着做饭,而厨房里还有一个校尉装扮的中年男子在骂骂咧咧的帮厨烧火。
就在长生暗自疑惑之时,北面正房有人说话,“老王八,别磨蹭了,赶紧吐出来吧。”
声音有些耳熟,但长生一时之间也想不起声音的主人是谁。
“军爷,您真的误会了,我的内丹只是灵气聚化,并无寻宝之能。”太平道人颤声说道。
“行啦,行啦,少来这一套,你这一屋子奇珍异宝都是偷来的呀?”那人不耐烦的说道,“还有,这个六指儿动不动就跑出去散财,钱都哪儿来的?”
此人言罢,有人接话,“老东西,少糊弄我们左护法,赶紧把鳖宝吐出来,不然我们可亲自动手了。”
“什么左护法,咱家大哥现在可是宣威将军。”又有人说话。
听到这里,长生不但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还知道这群人是谁,先前他感觉耳熟的那个声音是丐帮的左护法公孙承威,太平道人之所以感召邀请也并不是即将渡劫,而是遭到了丐帮众人的要挟,危在旦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