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长生叹了口气,“好不容易来一趟,先把眼前的事情处理了再说吧……”





长生 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遗忘
长生言罢,大头等人纷纷转头四顾,此前己方与倭寇激烈打斗,但传说中的地支丑牛却并未露面。
“地支不是阴魂鬼魅,你们便是戴了血灵珠也见它不到。”长生随口说道。
“王爷,要不我们分头找找?”大头出言问道。
“别着急,容我想想。”长生摆了摆手,这处废弃的古城并不只有广场这一小片区域,众人目前所在的这座山峰随处可见残垣断壁,由此可见这里在当年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城池。
大头知道长生在担心他们的安全,便出言说道,“王爷,没事儿的,它如果真的藏在暗处,一定看到我们打杀了倭寇,便是傻子也应该知道咱们是来保护它的。”
“你确定它知道倭寇是来伤害它的?”长生随口反问。
“它应该知道吧?”大头随口说道。
“那可不一定,毕竟倭寇来到这里之后并没有立即动手,”长生走到篝火旁,自一块儿青石上坐了下来,“你们都说说丑牛为何迟迟不露面?”
先前倭寇为了方便烤火,搬来不少方形青石放到了篝火旁边,而今倭寇已死,大头等人便鹊巢鸠占,围坐到了火堆旁。
大头率先开口,“眼下情况不明,敌我不分,它是不是想看看情况再说?”
“的确有这种可能,”长生点头说道,“这群倭寇既然明目张胆的自山中生火,就说明他们没打算隐藏行踪,不隐藏行踪就是不怕丑牛会偷袭他们,至于倭寇为什么不怕丑牛偷袭?这个可能性就多了,其中一种可能就是在他们看来丑牛还没摸清情况,暂时不会冲他们动手。”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生火的位置已经超出了地支的活动范围。”释玄明说道。
“这种可能性也有,”长生点头,“这么小的地图,即便标注的再精准,精确到某个山川河流之后差个几十里也很正常。”
长生言罢,杨开接话,“咱们自沈州打杀的那些倭寇与这里的倭寇约定三更之前赶到此处,既然约定了时辰,就说明倭寇对丑牛是有些了解的,至少知道什么时辰它最为虚弱。”
杨开说到此处略做停顿,待长生等人先后点头,方才继续说道,“那个假扮余一的女倭寇原本是与这里的倭寇同行的,来到这里之后那个女倭寇又回去喊人并带来了一件可以伤害地支的兵器,要知道倭寇的大本营可是在江淮一带,一来一回需要不短的时间,如果不是非常确定那件兵器可以伤害地支,他们不会劳力耗时的往复奔走。”
“你的意思是他们来到这里之后见到了地支,对它有了更加详实的了解?”余一问道。
“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杨开点头,“他们来此之前肯定知道这里的地支是丑牛,动身之前想必也做了一些准备,但来到这里之后却发现丑牛的情况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而他们先前的准备不够充分,所以他们才会临时派人回去找人假冒咱们并带来了那件兵器。”
“言之有理。”长生点头,实则己方五人每个人都有独立思考和冷静判断的能力,随便拉出一个都能独当一面,之所以围坐交谈也并不是无计可施之下的集思广益,而是拾遗补缺,梳理头绪。
“我的意思是咱们不用四处寻找,先歇上一晚再作计较,”杨开说道,“两伙倭寇既然约定三更之前自此处会合,自然是想在今天晚上动手,由此可见今晚的某个时辰是丑牛最为虚弱的时候,在其最为虚弱的时候贸然靠近并不明智,这时候靠近它,它会怀疑咱们靠近它的动机,而且此时它很可能躲起来了,与其费时费力的寻找,倒不如直接睡上一晚,待得过了今晚,它重归强大之后咱们再尝试与其接触,到得那时它自然知道咱们没有恶意,咱们也就不必浪费口舌冲其表达善意了。”
“就这么办了,今晚咱们哪儿也不去,就在后面的山洞里休息。”长生落锤定音,转而发出呼哨,召唤山下的黑公子。
白姑娘一直自近处盘旋,确定众人今晚要住在这里,大头便发声将其召来。
“让你的鸟将这些倭寇的尸体弄到别处去。”释玄明说道。
对于释玄明称呼自己的金雕为鸟,大头不很乐意,“它还小,弄不动,让你的驴弄吧。”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释玄明无奈解释道,“这些人都是被咱们杀掉的,如果遇到细心的对手,通过观察尸体上的伤口,就能判断出我们出招的习惯和路数,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扔到别处去吧。”
虽然知道释玄明说的确有道理,大头嘴上仍不闲着,“咱杀的人多了,又不是只有这几个,在麒麟镇还杀了六七百呢,也没见倭寇摸清咱的招式。”
见大头胡搅蛮缠,释玄明有些急了,“这怎么能同日而语,麒麟镇都是些乌合之众,眼前这些可是能与我们正面对战的高手,他们身上的伤口…...”
不等释玄明说完,长生就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这里夜间寒冷,你去寻些干柴来。大头,让白姑娘将这些尸体搬走。”
吩咐过差事,黑公子也带着三匹汗血宝马自山下跑了上来,长生与杨开和余一将马上的被褥卸下来搬进了北面的石室。
三菱森等人的被褥还在石室里,厌弃倭寇的恩将仇报,吃奶骂娘,几人便将他们的被褥搬出来扔进了火堆。
搬拿倭寇被褥时长生发现一个挺厚的小本子,己方众人只有他自己懂日语,随手翻看,发现是一本日记,担心里面有有价值的线索,长生便没有将其烧掉,而是随手放到了一旁。
由于动身之前自客栈里吃过饭,此时众人便不很饥饿,待水烧热之后各自喝了一些,随即自篝火上堆积了大量木柴便进入石室躺卧休息。
长生也没有留人守夜,众人的坐骑都在外面,真的有什么意外情况,它们会发声告警。
释玄明和余一虽然不禁荤腥,杀伐果断,向佛之心却不曾懈怠动摇,但凡情况允许都会打坐念经,不过他们都是默念,并不会发出声音。
大头和杨开躺下之后很快睡着了,四人先前自汉中急赴沈州,连日奔波,皆是疲惫非常。
长生放置被褥的地方位于西北角落,离四人较远,铺盖之所以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清楚的看到石室外的情况,除此之外也是避免大头等人发现异常,虽然套上了被罩,但被褥上还是残留有张墨独有的兰花香气。
躺倒之后,长生拿起那本日记开始翻阅,这本日记原本属于那个使用双刀的女倭寇,日记是从四年前开始写的,虽是日语书写,写的却是大唐的事情,原来此人也是日本派往大唐的遣唐使。
日记虽然是从四年前开始写的,此人来中土的时间却不止四年,也不是每天都写,而是有事儿就写,没事儿就不写,也不是单纯的记事,偶尔也会发发感慨。
长生白日里曾经小憩过片刻,此时也不是很困,便随手翻看那本日记,他对这个女倭寇的隐私没兴趣,却很好奇遣唐使是如何看待大唐的。
日记里记载的事情很是驳杂,经常提起的主要有两件事情,一是此人在大唐的种种见闻和感受,二是对心上人宫本太郎的思念,日本人是徐福带过去的秦人和日本土著的混血后裔,这一点毋庸置疑,中土人士多用伯仲叔季来代表家里的几个儿子,而日本人也有这个习惯,但他们用的却是太郎,二郎,三郎,四郎这种比较浅白的叫法。
实际上秦时民间也有称呼大儿子为大郎的说法,而日本人的太郎和大郎其实是一个意思,甚至这两个字的发音都是一样,都读“带。”
四年前正是黄巢叛乱的时期,起初这个女倭寇在日记里还表现出了对大唐战乱的忧虑,看得出来她对大唐还是有着很深感情的,毕竟遣唐使来到中土之后大唐朝廷都会给他们发些银钱补贴生活,不过到了后期,女倭寇对大唐的态度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由忧虑转变成了冷漠,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是因为她有个叫菊子的好朋友与她讲说了一些道理,大致意思就是大唐之所以接纳日本的遣唐使并不是出于大义仁慈,而是为了向遣唐使灌输大唐为君,日本为臣的奴役思想,并通过她们将这种思想带回日本,以此永远奴役日本。
到得最后,这个女倭寇的想法越发极端,一改之前的感恩戴德,开始憎恨大唐,最让长生哭笑不得的是女倭寇竟然还列举了诸多所谓的事实,以此证明并不是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而是打一开始大唐就没安好心。
那个名为宫本太郎的日本人的遭遇也跟大唐一样,起初女倭寇在日记中经常提及宫本太郎如何重情,对她有多好,但后来她的好朋友菊子给她介绍了一个名为友田的日本浪人,友田出现之后,女倭寇在日记中越来越少的提及宫本太郎,到得后来逐渐移情别恋,改为思念友田,日记中也越来越多的记录友田种种令她感动的言行,以及与友田相比,宫本太郎的种种不堪。
长生越看越生气,这个女倭寇忘恩负义,移情别恋也就罢了,最可恨的是她竟然给自己的忘恩负义和移情别恋找到了诸多借口和理由。
不过转念一想,长生也就不生气了,因为不止这个女倭寇,大部分人其实都是这样的,都会自欺欺人的为自己的背叛和遗忘寻找各种理由……




长生 第五百零三章 危机四伏
此时已近三更,长生有些困了,便翻到日记的后面几页,他想知道女倭寇随着三菱森等人来到不咸山之后都做过什么。
女倭寇的日记中的确有与地支相关的记录,不过记录很是简短,大致意思就是他们一行人来到不咸山,找到了肃慎古城的地支丑牛,那个丑牛幻化的老妪虽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却对他们来此的动机产生了怀疑,而且此时已经错过了对付丑牛的最佳时机,想要除去丑牛,必须借助法器才行。
看到这些内容,长生方才知道众人目前所在的废弃城池名为肃慎古城,他先前自西域大漠里见到的酉鸡是年轻女子形象,而女倭寇等人自这里见到的丑牛则是老妪形象,这就说明三菱森等人曾经见过丑牛,甚至可能与其有过交谈。
至于日记中提到的法器,无疑就是池田带来的那个铜棒,不过可惜的是日记中并未提到那个铜棒的来历以及具体用途。
此外,女倭寇的日记里还提到过此时已经错过了对付丑牛的最佳时机,由此可见倭寇对于地支的了解比他们更详细,甚至知道地支何时最为虚弱。
看罢最后几页,长生又往前翻了几页,果不其然,日记里也记载了倭寇毁掉辰龙和卯兔一事,虽然日记里不曾提及具体细节,却提到了大致的时间,他们是在二月初八的黎明时分毁掉了卯兔,随后又在三月初二的清晨毁掉了辰龙。
知道了倭寇两次冲地支发难的具体时间,长生便有了推算的依据,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分别对应不同的地支,十二个月所对应的地支并不由子鼠开始,而是由寅虎开始,正月是寅月,也就是寅虎。二月是卯月,对应的是卯兔。三月是辰月,对应的是辰龙,以此类推。
而一个月的三十天也有天干地支之分,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也分别对应子丑寅卯,黎明时分正是卯时,而清晨则是辰时。
如此一来就能很轻易的推算出倭寇选择在卯月卯日的卯时攻击的卯兔,而他们攻击辰龙的三月初二清晨,也正是辰月辰日辰时。
找出了规律,长生又以此处的丑牛再做验证,眼下是三月,乃是辰月,但今天是十四,是丑日。
而先前池田等人曾与三菱森约定三更之前赶来此处,三更属于子时,而四更则是丑时。池田等人三更之前赶来此处,用一个时辰进行准备,到了四更丑时正是丑牛相对虚弱的时辰。
之所以说是相对虚弱,乃是因为丑月是十二月,但他们那时候还没有准备好,眼下无法追求丑月丑日丑时,只能追求丑日丑时,而这也与女倭寇日记里提到的他们错过了最佳时机,必须借助法器才能杀掉丑牛相吻合。
想到此处,长生心中豁然开朗,倭寇这次派出大量本国武人潜入中土,为的就是金龙和地支一事,动身之前他们肯定做好了相应的准备,而自己和大头等人是临时得知倭寇意图而仓促应对的,说白了就是倭寇对地支的了解远比他们更详实,而今自己找到了十二地支盈亏的规律,接下来保护地支就能更加便利,就算不逐一前往拜访,也能知道哪个地支在某月某天的某个时辰最为虚弱,而这个时间也是倭寇最有可能冲它们发难的时间。
就在此时,大头睁眼起身,想要出去解手,见长生拿着那本日记茫然出神,便走过来看了一眼,“王爷,您看的这是啥呀?”
长生和杨开余一先前搬拿被褥的时候大头正指挥白姑娘往远处抛尸,并不知道长生捡到了女倭寇的日记,听他发问,担心说话会惊醒杨开等人,长生便没有出言回答,只是摆了摆手,示意他自去方便。
大头也没有多问,打着哈欠走了出去,解手过后又往篝火里添了些木柴,随后回来倒头再睡。
杨开此时早就睡着了,余一和释玄明虽在盘膝打坐,却也睡了过去,大部分的和尚尼姑平日里都在打坐念经,要么就在静坐冥想,其实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坐着睡觉。
长生也有些困了,便放下日记,躺卧休息。
他本以为自己闭上眼睛之后很快就能睡着,不曾想被褥上残留的兰花香气却令他心神荡漾,遐想联翩,古人云食髓知味,有些事情不曾经历也还好说,一旦经历了就难免眷恋回想。
好在长生虽然血气方刚却是练气之人,体内灵气自转运行,可以平心静气,消解杂念。
这一觉众人睡的都很踏实,一直睡到次日卯时,不管是练气之人还是普通人,充足的睡眠都至关重要,因为睡觉的本质是回归先天状态,恢复白日里消耗的精气和元神。
清晨气温很低,起身之后长生便没有急于出去,而是将自己昨夜自女倭寇的日记里得到的线索详细的说与大头等人,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
听罢长生讲说,大头率先开口,“王爷,您发现的那本日记会不会是倭寇故意误导咱们的?”
不等长生回答,释玄明便自一旁接话,“你想多了吧,如果他们不全部伏法,咱们也拿不到这东西,他们会用七条人命来误导咱们?”
释玄明言罢,长生点头说道,“释玄明说的有道理,日记肯定是真的,你们从三菱森身上搜出的地图影本上的三个红圈儿与女倭寇日记里所写的内容也是吻合的。”
“我相信您的判断,不过我还是有点儿担心。”大头咂舌摇头。
“你担心什么?”长生随口问道。
大头干咳两声清了清嗓子,转而出言说道,“如果按照您刚才说的规律,倭寇接下来应该去东南边陲的岭南道刺杀巳蛇才对,但他们却没有往南走,而是往北来了,而且新罗的寅虎他们还跳过去了,我怀疑倭寇是不是故意引咱们去新罗。”
大头言语,己方众人都没有立刻接话,大头所说的这种情况虽然可能性不大,却也不能完全排除。
沉吟过后,长生开口说道,“日记肯定是真的,这个不用怀疑。三菱森也是个重要人物,此人是个法师,倭寇不可能牺牲他来误导咱们,所以地图肯定也是真的。新罗咱们是肯定要去的,而且按照时间推算,咱们在新罗也的确可能遇到自日本回返的七大家族,去到之后咱们多加小心也就是了。”
长生言语,杨开等人尽皆点头,但大头却是眉头微皱,多有忧虑。
己方五人,大头的年纪最大,而且大头常年混迹市井,见多了阴谋诡计和勾心斗角,见他始终心存顾虑,长生便冲其抬了抬手,“没事儿,你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王爷,您刚才说的都对,”大头说道,“但我还是感觉不对劲儿,地图上地支所在位置本来就有标注,一共就十二处,他们弄死几个自己心里有数,好像没必要画圈儿吧,我总感觉那圈儿是故意画给咱们看的。”
听得大头言语,释玄明有心开口反驳,却被长生摆手制止了,“倭寇的确不可能主动牺牲三菱森,三菱森本人也不可能以身为饵,却不能排除此人暗中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可能,倭寇很可能在新罗布置好了陷阱等咱们过去。”
“不用担心,我有办法确认,”长生说到此处转头看向释玄明,“把你的酒袋给我……”




长生 第五百零四章 抽丝剥茧
众人随身都带有水袋,但释玄明的水袋里装的是酒,释玄明也知道众人知道他的水袋里装的是酒,见长生索要,便随手抓过水袋递了过去。
长生接过水袋,随即右手外探,延出灵气隔空将倭寇留在石室东北角落的瓷碗抓了一个过来。
众人并不知道长生要做什么,便纷纷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他。
长生将酒水倒入瓷碗,转而取出大头昨夜自三菱森身上翻出的地图影本,指着地图上的三个红圈儿冲众人说道,“这三个红圈儿都是由朱砂画出的,朱砂遇水不溶,想要用朱砂写字必须用酒水调和,朱砂画写的东西有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酒气会逐渐挥发,朱砂也会逐渐斑驳脱落。”
听得长生言语,杨开率先明白了他的意图,“你是想将地图浸在酒里,通过朱砂化解的快慢确定这三个朱砂画出的红圈儿是同一时间画出的,还是先后画出的?”
“对,”长生点了点头,“如果丑牛的红圈儿最先消溶,之后是辰龙,再是卯兔,就能说明三菱森是毁去一处就画写一处,由此也能证明地图上的红圈儿只是三菱森做出的标记,并无其他深意。”
大头趁长生换气停顿接过了话头儿,“如果这三个红圈儿遇到酒水之后同时消散,就说明它们是那个召驴的老东西在同一时间画出来的。”
“嗯,”长生再度点头,“既然是同一时间画出来的,就不太可能是备忘标记,三菱森很可能有其他目的,甚至可能是故意画给咱们看的。”
长生说完,将地图影本折叠铺平,转而小心翼翼的将画有红圈儿的部分浸入酒水。
由于朱砂已经干透,遇到酒水之后并没有立刻消溶,众人目不转睛的盯着瓷碗,屏气凝神,仔细的观察着三个红圈儿的细微变化。
浸泡片刻,长生微微晃动瓷碗,随着碗里酒水的晃动,三个红圈儿几乎在同一时间淡化消溶。
见此情形,众人瞬时倒吸了一口凉气,到得这时他们已经可以断定这三个红圈儿是在同一时间画出来的,随后长生继续晃动瓷碗,片刻过后取出地图铺展比对,三个已经褪色的红圈儿颜色一致,说明上面残留的朱砂大致相等,进而断定这三个红圈儿是同一时间画出来的。
长生之所以用酒水检试红圈儿,主要是为了打消大头的疑虑,实际上他没把事情想的这么复杂,不曾想检试的结果却证实了大头的担心,三菱森自地图上画下红圈儿,当真是为了将众人引到新罗去。
“若不是你虑事缜密,发现了端倪,咱们这次去新罗一定会吃大亏。”长生转头看向大头。
听得长生夸奖,大头有些不好意思,“王爷言重了,您才是真的缜密,我这是纯属瞎猜,再说了,就算这几个圈儿是一起画的,也不一定就是圈套,也可能只是那个老东西临时起意,随手画的。”
见大头客套推辞,释玄明撇嘴鄙视,“过分的谦虚就是虚伪。”
大头本想出言反驳,却被长生摆手阻止,“别拌嘴,先理清头绪。”
听长生这般说,众人便将视线再度移到了他的身上,长生整理了一下思绪,转而出言说道,“眼下丑牛尚在,但三菱森已经将这里画上了,你们说他为什么要提前将这里画上红圈儿?”
等了片刻不见有人接话,杨开出言说道,“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个日本法师认为他们有法器在手,杀掉丑牛并不困难,自认为势在必得,所以提前画上红圈儿。”
“你认为这种可能性大吗?”长生笑着插嘴。
“不大,可能性大的是第二种,”杨开摇头说道,“第二种可能就是这个日本法师怀疑咱们此去东海只是调虎归山之计,目的只是引走七大家族,虚晃一枪之后就会回来,并不会真的去往日本。此时七大家族已经尽数被咱们引走,中土只剩下了早期赶来中土的那些倭寇,这个日本倭寇可能猜到咱们调虎归山是为了争取时间寻找地支,也知道如果真是这样,接下来这段时间随时可能遭遇咱们,而王爷与我们四人同行,万一真的狭路相逢,他们一定会凶多吉少。”
杨开说到此处略做停顿,转而继续说道,“这个日本法师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万一真的与我们遭遇,他们落败之后,这张地图就会落到咱们手里,他自地图上画出三处地点,唯一的目的就是将咱们引去新罗,如果只有辰龙和卯兔的两处地点,咱们就不一定率先赶去新罗,而咱们如果近期不去新罗,就可能遇不到日本的七大家族。”
杨开言罢,众人尽皆点头,余一出言说道,“杨开说的有道理,我怀疑在得知咱们抢夺船只东渡出海之后,前期赶来中土的倭寇和后来赶到中土的七大家族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包括三菱森在内的先来倭寇认为咱们只是调虎归山,争取时间,并不会真去日本,所以他们完全没必要离开中土回援本国。而七大家族刚来不久,对咱们的行事风格不很了解,担心咱们真的会去日本刺杀他们的皇帝,便本着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的想法回国救驾。”
长生点头抬头,“有道理,继续说。”
余一再度说道,“三菱森是先来中土的那群倭寇,正是因为他们办事不力,与我们对战之时屡屡吃亏,日本皇帝才会派出七大家族过来帮他们,故此我怀疑这两拨儿倭寇并不团结,彼此之间都看不顺眼。也正因为他们之间一直在暗中较劲儿,在七大家族赶回去救驾之后,三菱森才会带领本部人马继续寻找并攻击地支,他可能想以此向他们的皇帝证明,就算没有七大家族,他们也能杀掉地支。”
1...192193194195196...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