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眼见长生站立起身,女子急切比划,询问他想怎么做。
长生看了女子一眼,然后起脚将代表人数的石子尽数踢倒…...





长生 第五百三十八章 泉涌相报
就在女子看着地上被长生拨开的树枝和石子疑惑发愣之际,长生已经迈步向东走去,女子回过神来急忙追了上去,比划着询问他要去哪儿。
长生抬手东指,东面五十里外就是戍边士兵的营地。
女子会意,先是连连摆手,随后又指了指长生干瘦的手脚,示意他此时多有羸弱,不能贸然前去。
长生微笑过后做了几个手势,告诉女子他现在就去给她报仇,而且报仇之后便不再回来了。
女子明白长生的意思,除了紧张担忧,眼神之中还多有眷恋不舍。
长生急于回返中土,不愿耽搁时间,冲女子拱手道别之后便迈步向东走去。
女子犹豫片刻,转身跑向屋子,片刻过后拿着一个布包和几张面饼追了上来,面饼是昨天自士兵的尸体上翻来的,而那个布包里则裹着一把原本属于士兵的长刀。
长生不想拒绝对方的一片心意,便伸手接过。
女子上下打量了一番,见长生腰间并没有挂系钱袋,又转身跑了回去,不过等她找到了长生留在枕头下面的钱袋跑出来,长生已经不见了踪影。
长生此前曾经多次身受重伤,但这一次伤的最重,足足在生死边缘徘徊了三个多月,不过大难不死并没有令他感觉庆幸和后怕,而是多了几分黯然和阴郁,只有真正经历过生死的人才会生出这种感觉,没有什么比失去生命更可怕,连这种感觉都经历过了,也没可怕的了。
军营在村子正东五十里外,长生乃紫气高手,直接凌空飞渡,疾掠向东,半炷香之后便赶到了驻军营地。
这处军营属于海防驻军,营地位于海边的崖壁上,营地呈方形,占地当有二十亩,外有高耸外墙,里面的房舍和马厩多为石头垒砌。
营地西侧不远处就是连绵不断的群山,长生赶到之后并未急于动手,而是自营地西面的山顶坐了下来,居高临下的俯视营地。
他之所以没有立刻动手并不是对这些士兵有所忌惮,而是此时乃是未时,天气炎热,院子里一个士兵也没有,他既然想为那女子报仇,就必须确保所有士兵都在营地里,因为女子并不知道杀害其丈夫和孩子的士兵叫什么,只记得对方的长相,在这种情况下,最稳妥的作法就是将军营里的士兵全部杀掉,既能为那女子报仇雪恨,又能为村民解除后患。
虽然混元神功可以自行恢复灵气,但长生还是选择了盘膝打坐,双盘打坐与婴孩自母体内的姿势最为相似,可静心养气,固本回元。
申时过后,气温逐渐低了下来,开始有士兵离开营房自营地里四处活动,营地里有不少衣衫褴褛的女子,做着清洁打扫,洗衣做饭的营生,这些女子都是年轻女子,神情怏怏,无精打采,很明显是士兵自附近山村抓来的。
营地里的士兵待这些女子如同牲畜一般,动辄斥责打骂,有人性起就会将她们拖进营房凌辱一番,更有甚者竟然直接于大庭广众之下行禽兽之举。
长生并没有急于出手,不确定外出的士兵是否全部回返营地只是原因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女子面对士兵的凌辱并未反抗,尽管反抗也无济于事,但反抗是一种态度,与最终结果无关,正所谓医药不死病,法度有缘人,连自己都不敢反抗,也没必要为她们出头。
太阳逐渐落山,长生站立起身,准备动手。
就在此时,突然听到西侧林中传来了急切的脚步声,闻声回头,只见先前救过自己的女子正在气喘吁吁的往高处爬。
那女子貌似并不知道长生在山顶,抬头仰望之时看到长生,眼神之中多有惊讶,随即加快速度爬向山顶。
女子手里拿着一根马鞭,想必是骑马来的,除了背上的包袱,其腰间还缠着一捆绳子,也不知道作何用处。
女子见到长生很是高兴,由于语言不通,只能笑。
长生并不知道女子来做什么,便以手势询问,女子不知如何回应,便打开包袱,展示包袱里的东西,里面有一些人参和止血的草药,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干粮,这些干粮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明显是村民们凑的。
长生只当女子是来送干粮给他的,不过很快他就知道自己想错了,因为女子随后指了指自己腰间的绳子,又指了指远处的营地,长生这才明白这捆绳子是用来爬墙的,原来女子此番前来并不是送干粮给他,因为女子也不知道他在哪儿,她是放心不下,跟过来察看情况,如果他被士兵抓住,就会尝试翻墙营救。
长生冲女子笑了笑,世上最难得的就是真诚,眼前这个新罗女子虽然目不识丁却不乏真诚,虽然饱受屈辱却从未放弃反抗。
此前这个女子也曾被士兵抓走过,被抓走的这些天她遭遇了什么长生能想象的到,女子此番倒也来的很是时候,虽然不能亲手报仇,却能亲眼见证。
唯恐天黑之后女子看不清营地里的情况,长生也不耽搁,示意女子留在山顶便提气拔高,飞掠而下。
别说士兵毫无防备,便是他们排兵布阵,全神戒备,也阻止不了长生的虎入羊群,实力永远是硬道理,这些士兵在百姓眼中凶神恶煞,彷如豺狼,在长生眼中却是乌合之众,待宰羔羊。
由于天还没黑,女子便能清楚的看到营地里的情景,她此前想象中的浴血拼杀并未出现,由于长生动作太快,她看不清长生是如何杀掉那些士兵的,她甚至看不到拼杀该有的力量和血腥,她看到的是行云流水的润滑顺畅,是蝶舞花丛的翩翩飘逸,是风卷残云的一气呵成。
营地里的士兵没有灵气修为,在长生面前全无反击之力,但长生并没有因为他们没有反击之力就手下留情,见之即杀之,寻常刀剑不比神兵利器,砍杀几人之后就会卷刃,好在周围都是手持兵器的士兵,手中兵器不堪使用之后直接抛弃,再行抢夺。
营地里共有二百多个士兵,起初这些新罗士兵还试图倚仗人多群起围攻,待得己方死伤过半,余下的士兵便斗志全无,开始四散奔逃。
长生旨在全歼,岂能容他们逃走,追风鬼步施出,近处的直接用刀剑砍杀,远处的抛扔枪矛刺杀,不管士兵试图骑马逃走还是翻墙保命皆是徒劳。
眼见无望逃走,剩下的士兵便放下兵器跪地求饶,但长生没有丝毫犹豫,手起刀落,尽数砍杀,他是道士,道家可不会为了广招信徒搞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一套,道家讲的是承负,任何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承担后果,做了坏事就别指望逃避惩罚。
营地里共有二百多个士兵,这其中有没有不作恶的?肯定有,但这些人虽然自己没有作恶,在其他士兵行凶作恶之时却并未加以劝阻,不要以为自己不作恶就是好人,不要以为自己不害人手上就没有鲜血,所谓明哲保身不过是是非不分,胆小懦弱,面对罪恶时为了保全自身而选择沉默的人,全是罪恶的帮凶。
杀光屋外的士兵,长生又开始逐一搜寻各个营房,连马厩库房也不曾放过,但凡找到,皆不放过。
确定无一活口,长生这才打开营地大门,放走了被士兵虏来的村姑和妇人。
待她们跑远,长生回到山顶,带着瑟瑟发抖的女子掠回营地,转而点亮了营地里的火盆,带着女子逐一检视地上的尸体,寻找当日杀害其丈夫和孩子的凶手。
凶手就在其中,女子本在瑟瑟发抖,见到仇人的尸体之后情绪瞬间失控,捡了长刀在手,一边嚎啕大哭,一边胡乱砍剁。
这些士兵驻防多年,倭寇没杀几个,村民却杀了不少,营房里有不少银钱,长生将银钱收拾一处,包了几个包裹交给女子,随后又放跑了马厩里的战马,士兵死后战马无人饲喂,若不放走,它们会被饿死。
出得营地,女子再度比划,殷切挽留。
长生摇了摇头,“我不能留在这里,我得回家去了…...”




长生 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
见长生去意已决,女子也知道留他不住,便将装有细软的包袱递向长生,示意他带在身上留作盘缠。
长生摆了摆手,又指了指自己挂在腰间的钱袋,这个钱袋是他自驻军校尉身上扯下的,里面有一些银钱,足够他路上花销。
见长生不接装有银两的包袱,女子又试图拦下一匹战马给他充当脚力,长生见状再度上前阻止,以手势示意自己不需要坐骑。
分别在即,女子心中多有不舍,苦于言语不通,不能详说道谢,只能冲长生连连鞠躬,以示感谢。
这个女子救了长生的性命,长生对她多有感激,但眼下他能为女子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此间事了他便不再多待,冲女子拱手道别,转而施出身法,于夜色之中疾掠西北。
两个起落之后长生转身回望,女子已经骑马离开了营地,他并不知道这个新罗女子的姓名,自始至终他也没有问过。
长生并不知道大头等人现在何处,他的目的地是长安,在众人看来他已经死了,皇上肯定也得到了消息,自己死而复生,必须第一时间觐见皇上。
新罗位于大唐的东北方向,如果要回长安,应该往西南方向移动才对,长生之所以掠向西北是为了赶回当日与雾隐真一等人激战的山谷,通过观察那里的情况推断自己消失之后大头等人对战倭寇的结果。
当日雾隐真一开启紫气玄门是为了躲避即将爆炸的火器,此前雾隐真一等人应该去过女子所在村庄,事发突然,雾隐真一便本能的想到了那里,实则女子所在村庄离当日激战的山谷不过几百里,半个时辰之后长生便寻了回去。
长生卧床的这几个月正值春夏时节,气温适宜,雨水充沛,此时山谷里已经长满了杂草。
虽然杂草没膝,长生还是一眼就发现了土丘旁边的一座坟茔,因为坟茔周围的杂草明显比周围要少很多。
坟茔前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墓碑,长生上前察看,只见墓碑为青石材质,上面清楚的刻着‘大唐英勇亲王李长生陵冢。’
见到大头等人为自己竖立的墓碑,长生心中多有感慨,他先前猜测无误,大头等人真的以为他被炸死了,通过大头等人在此立碑可以看出当日自己被炸进紫气玄门之后,大头等人对战剩下的倭寇是占据了优势的,也只有将剩下的倭寇全歼或是打跑,大头等人才可能自此处为自己起坟立碑。
墓碑周围散落着不少已经褪色的纸钱,还有一些摆放祭品的碗碟以及装酒的瓷瓶,装酒的瓷瓶长生认得,出自长安的宴宾楼,这说明大头等人离开之后又回来祭奠过。
仔细观察,发现装酒的瓷瓶不止一种,坟前焚烧纸钱的痕迹也不止一处,这说明大头等人回来过好多次,应该是回来给他过三七,五七和七七了。
就在长生准备转身离去之时,突然发现坟墓的东面有一颗小树,这是一棵大叶梧桐,而这片区域此前并无梧桐生长。
上前细看,发现梧桐树周围有移栽痕迹,见此情形,长生立刻知道张墨也来过,因为当日二人第一次相遇时,他就拼命冲入火场,抢回了塞有回天金丹的梧桐树枝,而龙虎山张墨的住处也有一棵很大的梧桐树,这棵梧桐树很可能是张墨栽种的。
长生是上清道士,对龙虎山的法术很是熟悉,龙虎山虽然有招魂的法术,却需要知道对方的生辰八字,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张墨自然也不知道。
长生原本还想顺路确定一下寅虎是否健在,在看到坟前的这些事物之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己方众人得知自己的死讯之后一定悲痛欲绝,他恨不得立刻回到众人身边告诉他们自己还活着。
离开山谷,长生立刻改道西南,新罗南北长,东西窄,三更不到便来到海边,随即催动纯阴灵气,于落脚之时凝聚冰盘,踩踏借力,横渡海湾。
临近五更,长生踏足登州,此前他曾经与武田真弓约定半年之后自众人当年住过的客栈会合,屈指算来距约定时间还有一个多月,也不知道此时武田真弓到了不曾。
夏天天亮的早,此时东方已经放亮,长生卧床多日,元气本就不曾恢复,此番长途奔波令其疲惫非常,便翻越城墙,进城寻到了当日师父带领众人住过的那家客栈。
由于时辰尚早,店主尚未起身,只有一个早起的伙计在打扫清洁,眼见长生进门,伙计瞬时吓了一跳,倒不是认得长生,而是长生形同枯槁,消瘦非常,彷如沟壑里的饿殍一般。
担心长生身患重病,会死在店里,不等其开口,伙计便上前撵人,“快走,快走,我们店里已经住满了。”
长生看了看自己的穿戴,又看了看走上来的伙计,他虽然衣着寒酸,眼神却精光内敛,只一眼便吓的那伙计止步不前。
长生自钱袋里掏出几块碎银子,随手扔出一块儿,“干净的上房给我一间,一日三餐送到屋里。”
见长生出手阔绰,伙计立刻变了一副面孔,接住银两赔笑开口,“好好好,客官请随我来。”
长生跟着伙计去到后院儿,进到房间之后又扔了一块儿银两过去,“最近一段时间店里可有女客?”
伙计已经习惯了接拿客人抛扔过来的银钱,再度抬手接住,“客官问的是怎样的女客?”
“年轻女客,独自入住。”长生说道。
“没有。”伙计摇头,由于长生赏的银两太多,而自己并未提供有用线索,他便不知道这块儿碎银子能否拿走,看长生的眼神免不得多有忐忑。
长生此时已经筋疲力尽,无心与伙计多说话,便冲其摆了摆手,“下去吧,午后给我准备木桶洗澡。”
伙计连声应是,千恩万谢的走了。
长生翻身躺倒,很快睡去。
他此时修为已经恢复,伙计进来送饭他是知道的,但他却没有急于起身,一直睡到辰时方才起身吃过早饭,然后继续躺卧休息。
由于长生给的银子太多,伙计送来的午饭便很是丰盛,不但有鸡和鱼,还有酒。
长生许久不见荤腥,酒菜送来之后便下地饱餐了一顿,随即又洗了个澡,然后回到床上继续睡觉。
白日里长生已经养足了精神,吃过晚饭便动身上路,登州离长安约有三千里,此时动身,五更时分差不多就能赶回长安,而那时正是上朝的时辰,可以与文武百官一同进宫面圣。
一路疾行,一夜无话,临近五更,长生终于赶回了长安。
长生归心似箭,一路不停,不过在看到长安之后却陡然皱眉,长安并不是其皱眉的原因,他之所以皱眉是因为看到了长安城外不计其数的火把和密密麻麻的大军……




长生 第五百四十章 祸起萧墙
长生此时位于长安正东一座山峰的高处,可以清楚看到西面的情景,大量士兵聚集在长安城外,将偌大的长安城围的水泄不通,目测估算,至少也有五万人以上。
与城外的火把遍地不同,城里漆黑一片,连繁华的东城也少有光亮。
见此情形,长生立刻知道出事了,而且是出大事儿了,城外的士兵摆出的是进攻阵势,而且穿的并不是卫戍军的军装,这说明这些士兵来自长安之外的其他地方。
短暂的观察过后,长生施出追风鬼步借着夜色的掩护快速靠近了城池,随着距离的临近,他很快看清了阵中军旗上的文字,军旗不止一面,上面的文字不尽相同,分别为“李”和“陇西郡王”。
见到军旗,长生立刻明白来人是凤翔,陇右两地节度使李茂贞,李茂贞与王建,李克用,朱全忠等人一样,都是拥兵自重的藩镇,而且此人麾下兵力不少,当有十五到二十万。
眼见来人是李茂贞,长生心中猛然一凛,李茂贞虽然没有明着反叛朝廷,但此人早就跟朝廷离心离德,而且此人平日里驻兵凤翔,大军东进千里,围困长安,自然来者不善。
城外的士兵再多也不可能一点漏洞也没有,长生自士兵稀疏之处靠近城墙,避过墙上守军翻墙进城。
此时城中街道上一个路人也没有,连打更的都没了,只有负责外城防务的卫戍军在往复巡逻,这是宵禁才会出现的情况,此外城中并无战争痕迹,这说明李茂贞虽然围住了长安却并未强攻。
短暂的沉吟过后,长生避过巡逻的士兵赶往自己的府邸,片刻过后来到王府门前,发现王府的匾额并未摘下,灯笼上的标识也不曾更换。
长生的王府位于皇宫西侧不远处,自此处可以看到皇宫外的广场上停放着不少轿辇和马匹,此时不过五更时分,文武百官已经进宫,这说明今天早朝叫的是大起,所谓大起就是上朝时间比平常时候要早一些,通常只有在商议军国大事时朝廷才会叫大起。
长生没有走大门,直接翻墙进院,去到自己的房间,王府的马厩离他的房间并不远,里面除了王府自用马匹,并不见黑公子和汗血宝马的身影,由此可见大头等人并不在长安。
回到自己的房间,一切如旧,并没有丝毫改动,内室的木榻上放着一套被褥,正是长生先前带在身边的那一套,在床头显眼的位置还放着自己的腰囊。
当日他自忖必死,便拜托黄四郎将自己的腰囊转交给杨开等人,而今腰囊出现在这里,说明大头等人曾经回来过。
拿过腰囊,发现里面只有一枚法印和一支发簪,这支发簪是张墨先前送给自己的灵气信物,而法印则是自己授箓的道印。
除了发簪和法印,腰囊里原本还有逆鳞和其他事物,但此时只有发簪和法印留在这里,说明这两件东西是张墨故意留在这里的,张墨之所以将发簪留下,为的就是有朝一日他如果回到王府,能第一时间通知她。至于留下法印,也是为了确定他是否活着,因为他是龙虎山的道士,只要使用法印,张善和张墨就有办法确定他还活着。
张墨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知道他还活着,而是心存侥幸,希望能够出现奇迹。
长生虽然不舍得破坏这支发簪,却还是将其就中折断,他不喜欢卖关子,也不喜欢故弄玄虚,张墨此时的心情定然差到极点,必须尽快告诉张墨自己回来了。
朝服不止一套,长生走时只带走了一套,折断发簪之后长生立刻换上了官服,随即翻出画符事物,画写隐身符一道,隐去身形,急赴皇宫。
皇宫长生去过好多次了,为了尽快赶往皇上临朝的大殿便没有走正门,而是直接自西侧城墙翻墙而过,穿过外城,进入皇宫内城。
皇城内的守卫异常严密,出现了罕见的羽林军和神策军同时轮值的情况,见此情形,长生立刻猜到朝廷发生了变故,羽林军和神策军同时轮值并不是为了加强防卫,而是为了互相挟制。
片刻过后,长生来到大殿西侧院落,攀墙观察,发现大殿外的广场上站满了身穿甲胄的武将,这些武将分为两个阵营,东侧的二十几人为禁卫统领柳天林为首的羽林军将校,而西侧的那些人则多为神策军将领,其中还有藩镇武将。
神策军与羽林军同属禁军,但杨复恭把持朝政时神策军就听从他的号令,杨复恭伏法之后皇上将神策军五品以上将校与卫戍军的将领进行了对调,而今那些被调走的神策军将领又出现在了殿外的广场上,这说明神策军已经被奸人掌控。
此时大殿的大门是开着的,广场上的武将目不转睛的盯着大殿,而大殿里的文武群臣正在高声争吵,激烈辩论。
由于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大殿,长生便没敢轻举妄动,因为广场上不乏紫气高手,隐身符只能隐去自己的身形,却无法隐藏破风声和脚步声。
长生耳目清明,能够清楚的听到殿内官员的争吵,令他没想到的是平日里对皇上毕恭毕敬的官员竟然在高声斥责皇上,此时七嘴八舌说的是皇上重武轻文,纵容国贼暗害清流忠臣钱钟林。
钱钟林就是被余一杀掉的那个门下省侍中,有人批评皇上,自然就有人回护皇上,吏部尚书史临云高声反驳,只道他精忠体国,并不是国贼,而且钱钟林遇刺一事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就是他干的。
长生虽然不爱上朝,但他曾经主政户部和御史台,朝廷重臣的声音他还是能听得出来的,大理寺卿杨叔昀,户部尚书吴雨生都是铁杆儿的保皇派,但不知为何,数落皇上过失的官员远比维护皇上的官员要多,而且言辞异常激烈,只道皇上重用奸佞,打压贤臣,倒行逆施,滥用刑法,德不配位,难主社稷。
听得众人言语,长生心里好生疑惑,这群大臣疯了不成,竟敢如此欺君犯上,诋毁君王,要知道欺君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此外,这群清流文臣虽然空谈误国,迂腐内讧,却还是看重尊卑伦常的,李茂贞虽然大军压境,但他只是个郡王,而且不是皇族血统,即便其真有不臣之心,谋朝篡位也不合礼法规制,名不正则言不顺,势必玷污丹青,遗臭万年,这个粗浅的道理这些文臣应该懂得,便是忠义荡然无存,怎么连脸也不要了?
就在此时,一个小太监端着一个托盘儿自西院匆匆走来,眼见托盘上放的是皇上御用的杯盏,长生便知道这小太监要往大殿去,知道机不可失,急忙闪身跟上小太监,亦步亦趋,尾随其后。
由于脚步声重叠,广场上的众人便不曾发现他潜入了大殿。
进入大殿之后,长生最先看到的是吵的面红耳赤的文武群臣,随后看到的是面色铁青的皇上,之后才注意到左右两侧的上首分别坐着一个男子,右侧一人很是年轻,穿的是亲王的五蟒朱红朝服,而左侧一人四十岁上下,穿的是郡王的大紫单蟒朝服。
见到这二人,长生终于明白违逆皇上的官员为何有恃无恐,因为这个年轻的亲王他认得,正是当日被他痛殴了一顿的吉王李保,而那中年男子无疑就是陇西郡王李茂贞,此人与吉王私交甚笃,朝野皆知。
1...205206207208209...2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