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陈立秋也知道自己闯祸了,但他却不愿去洛阳请张墨,“跑趟洛阳倒是可以,但我去了之后如何开口?更何况即便请了张墨来,她又能做什么?”
“必须请她来,”李中庸正色说道,“老五的情绪异常低落,与其之前自新罗遭受的变故不无关系,不过却不是主要原因,在此之前老五也曾多次身受重伤,皆不见他情绪如此低落。”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陈立秋问道。
“不清楚,”李中庸摇头说道,“不过我明显感觉他身心俱疲,迫切的想要解脱,但不管是社稷民生还是对倭战事,都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扭转或是结束,他心中的急切势必令其在接下来的很多事情上剑走偏锋,冒险求快。”
“凡事总有原因,”陈立秋说道,“会不会是他这次回来,皇上跟他说了什么不该说的?”
“应该不会,”李中庸摇头,“皇上很倚重他,不可能跟他信口开河。”
“总不会真的因为我之前说那几句话吧,”陈立秋说道,“我说的也确是实情,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你说的确是实情,却不该说,”李中庸说道,“老五的压力太大了,我们应该帮他减负,而不是给他添堵。”
“行啊,我跑一趟洛阳吧,”陈立秋说道,“张墨也真是的,老五都成这个样子了,她也不在身边照顾,哎,老二,你说老五会不会因为这个才心情不好?”
李中庸点头说道,“有可能,不过我感觉这也不是主要原因,好了,不说了,你早点动身吧,早去早回。”
陈立秋点了点头,四顾无人之后纵身跃起,凌空催生风雷双翅,疾飞东南。
长生并不喜欢醉酒的感觉,但他却不曾催动灵气化解酒力,他也发现自己情绪不对劲儿,有心借助酒力好好睡一觉,或许睡醒之后心情就能好起来。
四更时分,长生醒了,尽管他很希望自己醒来之后能够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奈何事与愿违,醒来之后还是心情阴郁,实在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等待他的还是一大堆的麻烦。
就在长生闭目思虑,去到少林寺之后应该与同尘说什么之际,外面突然传来了脚步声,他能听出张墨的脚步声,但他却认为张墨不应该出现,不过侧耳细听,貌似真是张墨。
披衣穿鞋,下地开门,张墨正好来到门口。
“你怎么来了?”长生多有意外。
“我还是不放心你,”张墨迈步进门,“伤势如何,好些不曾?”
听得张墨言语,长生心头大暖,“我没事儿,我又不是小孩子,这点儿伤不算什么。”
张墨将随身包袱放于床头,转而走到桌旁倒水,“我刚才进来的时候恰好看到你的两位师兄出门,说是要去户部公干。”
“哦,对,他们近段时间一直在帮朝廷筹钱,”长生说道,“前几日他们寻了些金银,今早应该运到户部了。”
张墨喝水过后放下水杯,“先前一战朱全忠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没有再战之力,我这次过来准备多住几天。”
听得张墨言语,长生心情略好,“真是不巧,你来的不是时候,我准备今天动身,先去一趟少林寺,再去岭南的姑婆山。”
“我与你同去。”张墨说道。
长生没想到张墨会突然出现,一时之间也不确定张墨与自己同行是否合适,“你怎么不问我去少林寺和姑婆山做什么?”
“你两位师兄自门口与我简单说了几句。”张墨随口说道。
张墨风尘仆仆,不问可知没吃早饭,长生出言问道,“你想吃什么,我让厨下给你做。”
“什么都行,”张墨说道,“要不咱们别在府上吃了,去街上转转吧。”
“也行。”长生点头。
“快,穿衣服。”张墨微笑催促。
听得张墨言语,长生急忙整装穿戴,而张墨则趁机梳洗。
片刻过后,二人收拾妥当,同行出门,缓步向西。
“近来心情如何?”张墨随口问道。
“尚可。”长生回答。
此时正是上朝的时辰,一名前去上朝的官员见到二人,急忙命令轿夫落轿,然后仓促下轿,冲二人躬身见礼。
待对方上轿离开,张墨随口问道,“此人是谁?”
“工部的一个侍郎。”长生说道。
“人家都去上朝,你为何不去?”张墨笑问。
“我不愿去。”长生笑道。
张墨笑道,“身在庙堂却如此散漫。”
长生笑了笑,没有接话。
长生的王府位于东城,东面不远就是皇宫,上朝的官员有很多都走这条路,见到长生和张墨,官员们纷纷见礼问安。
“皇上准备亲自去洛阳犒赏三军,你们收到消息没有?”长生问道。
“兵部的公文昨天下午到的。”张墨回答。
“当今皇上还算是个明君。”长生说道。
张墨点头说道,“有明君才会有忠臣,此人若是当日采纳了宦官文臣的建议,试图将我纳入后宫,怕是大唐早就亡了。”
“也不见得。”长生随口说道。
“见得,”张墨正色说道,“如果他真的那么做了,你定会与其势不两立,什么江山社稷,什么百姓苦难,你都不会再理会。”
“我就如此狭隘,心中只有儿女私情,全无百姓疾苦?”长生笑问。
“这不是狭隘,是恩怨分明,”张墨说道,“你不会以怨报德,但你也不会自诩清高,没来由的去以德报怨。”
张墨言罢,长生莞尔一笑,“你说的对,其实我对荣华富贵和位极人臣全无兴趣,我之所以为大唐奔走操劳,主要是因为皇上的那道赐婚圣旨,如果没有那道圣旨,你到现在还是我的师叔。”
“此事我们的确欠了他的人情。”张墨点头。
长安多有繁华,夏日的清晨售卖早点的摊位随处可见,二人说话之间来到一条小食街,长生有心随意挑一处坐下,但张墨却只道再往前走走。
不知不觉,二人来到了城西的宝清客栈,长生初来长安时就住在这里,不过由于宝清客栈位于西城,近几年他从未来过。
故地重游,长生心中多有感慨,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眼见二人来到,店主李宗源喜出望外,亲自出面招呼,精心准备饭食。
二人身份尊贵,店主自然不会让他们坐在大堂,而是将二人请到了长生当年住过的房间,由于是长生曾经住过的,这处房间便水涨船高,专门被客栈用来招呼贵客。
房中的布置依旧是当年的样子,没有丝毫变化,饭菜精细而丰盛,不过长生胃口一般,来到这里之后他一直在想一件事情,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他回忆的是当年的心境,思考的是自己的初心。
见长生心不在焉,张墨看似无意的随口问道,“我从没问过你,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我好像没什么心愿,”长生摇头说道,“我本来就一无所有,哪敢有什么心愿。”
“肯定有,好好想想。”张墨笑着为长生盛汤。
沉吟良久,长生出言说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你们都能一直在…...”
长生 第五百七十八章 暂作休整
张墨此番是被陈立秋请过来的,来到之后便发现陈立秋并未危言耸听,长生的情绪的确异常低落,哪怕长生努力掩饰,她仍然能够感受到长生在强颜欢笑,强打精神。
长生的情绪一直很稳定,从未出现过这么大的波动,在出言劝导之前她必须找到长生情绪低落的真正原因,而她也不便直接发问,只能旁敲侧击,好在长生的这番话终于让她找到了长生的病根儿所在。
长生原本是个孤儿,多年的孑然一身令他已经习惯了独自一人,林道长和巴图鲁等人的出现给了他亲情和温暖,不过与此同时也让他背上了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从遇到林道长等人的那一刻起,长生就没有再为自己活过,之后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报答林道长等人对他的恩情。
为了报答林道长的恩情,长生才会千里迢迢赶往阁皂山送药,之后为了报答父亲以上清天师的身份破例恢复林道长的道籍,长生才加入龙虎山,而为了报答龙虎山的恩情,长生才会代表上清宗参加武举童试,乃至后来入仕为官。
在这个过程中,长生结识了巴图鲁和大头等人,众人的存在给了长生陪伴和温情,但同时也让他有了无尽的忧虑和牵挂,实则长生希望众人一直在并不是因为他需要众人,而是每一个对他心存善意的人,长生都希望对方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但众人所做的事情多有危险,随时都有性命之忧,无时无刻不为众人紧张担忧,而自己又无法保证众人的安全,这就是长生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次要原因,长生现在所做的事情和之前所做的事情都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还不能保证对自己心存善意之人的安全,这令长生感觉自己所做出的牺牲毫无意义,而长生又不是一个半途而废的人,故此虽然感觉自己所做的事情毫无意义,却仍在勉力支撑,咬牙坚持。
虽然找出了长生情绪低落的原因,张墨却并未急于出言劝导,因为人与人是不同的,似长生这种绝顶聪明的人是最难劝的,任何的避重就轻和自欺欺人都能被其敏锐察觉,想要劝长生这种人,必须尊重事实,全面公正。
趁长生低头喝汤之际,张墨自脑海里急切回忆,逐一梳理,长生效忠于皇上并不完全因为皇上对他有知遇之恩,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皇上为二人赐婚以及破例赦免了陈立秋和李中庸的罪行,要知道陈立秋和李中庸二人犯下的可是十恶不赦的重罪,皇上赦免二人,令长生感觉欠了皇上天大的人情。
而皇上对大头等人的擢升和加封,也都是看在长生的面子上,长生自然知道这一点,所以这个人情他也算到了自己头上。
此外,倪倬等人当年是被长生放走的,而皇上并没有驳长生面子,任凭倪倬一家全身而退,这也是个很大的人情,长生又记在了自己的头上。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是长生的行事风格,为了报答皇上的恩情,长生只能力挽狂澜,挑起这副重担,但是这副担子挑到现在,他却发现不管是李中庸等人还是大头等人,包括自己和龙虎山众人,乃至远在西域的倪家,都并没有因为他的牺牲而置身事外,仍然在面对危险,这令长生无奈且沮丧。
到得这时,头绪已经理的很清楚了,长生没有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没有青史留名的野心,他所做的所有事情都只不过是在偿还人情,想要让长生打开心结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明白自己所做的牺牲,所承担的压力都是有意义的。
急切思虑之后,张墨决定单刀直入,似长生这种人,刻意的圈绕和引导很容易起反作用,令他感觉心智受到了轻视,必须跟他说实话才行。
“我此前和大哥他们一起逆天作法,折了阳寿,你生不生我的气?”张墨和声问道。
长生没想到张墨会突然有此一问,便放下汤匙,抬头看她。
“我是你的人,做这些事情之前理应跟你商议,但我没有,这是我的过错。”张墨说道。
“我没资格生你的气,”长生摇头说道,“我在新罗险些丧命,害得你们悲痛难过,我的过错更大。”
“我向你保证,日后不管战事再怎么艰难,我也绝不会再行下策。”张墨正色说道。
长生点了点头,“我以后虑事也尽量周详一些,不再轻易以身涉险。”
“对了,有件事情我得提醒你。”张墨说道。
“什么?”长生随口问道。
“你现在住的王府是之前洪郡王住的,当年你和陈立秋曾经闯入王府杀掉了洪郡王,”张墨说道,“陈立秋住在那里会不会触景生情,心中不快?”
听得张墨言语,长生恍然大悟,“你不说我都忘了,你提醒的很有必要,我在长安还有几处宅子,等我挑一栋送给他们,以后他们几个来到长安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李中庸和陈立秋前几天遭遇了危险?”张墨随口问道。
“是啊,”长生点了点头,“他们为了帮朝廷筹钱,被一处古墓里的机关给困住了,好在我及时赶到,他们方才有惊无险,若是再晚到几日,后果不堪设想。”
“你也没必要太过忧虑,”张墨说道,“李陈二人原本是朝廷钦犯,而今不但尽数被赦免,还被封为将军,他们理应将功补过,为朝廷分忧。”
长生看了张墨一眼,没有接话。
张墨又道,“如果没有你,舒州早就被朝廷攻下了,他们也势必不得全身,作为师弟,你无可挑剔,能为他们做的,你已经全做了。”
“今天早上你和他们在门口都说了什么?”长生皱眉问道。
张墨没有回答长生的问题,而是出言说道,“还有大头和杨开他们,作为上司,你对他们可谓仁至义尽,如果没有你,别说大将军了,就是将军他们也做不上。”
“你到底想说什么?”长生疑惑追问。
张墨正色说道,“我想说的是你对得起我们所有人,以后不要总是为我们担心,你不是神仙,不能料事于先,不能掌控所有事情,也不能保护所有人周全。”
不等长生接话,张墨再度说道,“当日我只当你殒命新罗,免不得伤心难过,但我心里很平静,因为能与你相识相知已是上天的眷顾,几世的造化,若是再奢求天长地久,岂不太过贪婪?”
“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长生有些不好意思。
张墨又道,“你我之间如此,你与大头和巴图鲁等人亦是如此,你也是道士,应该知道缘分天定,得之从容,失之泰然,无需紧张忧虑,更不必惶恐不安。”
“我也没有惶恐不安哪。”长生随口否认。
“你有,”张墨正色说道,“你总是担心我们这些人不能陪你走到最后。”
“你今天这是怎么了?”长生疑惑发问。
张墨并未回答长生的问题,而是出言说道,“上次我就不该跟大哥走,你伤势未愈,我理应陪在你身边。”
长生不明白张墨今天为何一反常态,“你究竟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儿?”
“没事,我也只是有感而发,”张墨说道,“快吃吧,再不吃要凉了。”
“我吃饱了。”长生说道。
“真吃饱了?”张墨笑问。
“真吃饱了。”长生点头。
“真吃饱了?”张墨还在笑。
“再吃点儿也行……”
长生 第五百七十九章 赶赴少林
多吃一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半个时辰足够了,云雨过后晴空万里,神清气爽。
长生本想偷懒小憩片刻,奈何张墨却连番催促,“快些起来,咱们还得赶去少林寺。”
“不着急,下午动身也来得及。”长生不愿动。
“若是下午动身,赶到少林寺已是深夜,深夜拜山不合时宜。”张墨说道。
听张墨这般说,长生只能撑臂坐起,张墨亲自动手,帮忙穿戴。
长生虽然不习惯张墨帮自己穿衣服,却也很喜欢这种感觉,不是喜欢被人服侍的感觉,而是喜欢这种亲密的举动。
穿戴整齐,二人起身下楼,到得楼下,店主李宗源急忙迎了上来,李宗源乃道家居士,对二人的尊重和恭敬并不完全因为长生是朝廷的亲王,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张墨乃张天师的嫡系血亲,在道家居士眼中,张氏天师一脉血统高贵,都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李宗源自然不会收二人的银两,毕恭毕敬的将二人送到门外,长生转身冲李宗源说道,“我当年住过的房间,以后不要让别人住了,银资费用每年由王府结算。”
听得长生言语,李宗源满口答应的同时连番推辞,只道二人能偶尔回来看看,宝清客栈已是蓬荜生辉,岂能收取银钱。
“别说了,就这么定了。”长生迈步先行。
张墨冲李宗源稽首道别,转而快走几步追上长生,她自然知道长生为何有此一举,因为当日二人住过的八卦塔,长生已经命人重修并派人看守,最高层甚至严禁任何人涉足。
长生此时心情大好,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在承受巨大压力的同时也拥有极大的权力,尽管他很少使用这种权力,但自己的确拥有极大的权力。
二人刚刚回到王府,大头便闻讯赶来,冲二人见礼之后,将手中的红绸包裹放到了桌上,“王爷,前些天我送黄四郎回安东的时候顺便儿去了一趟新罗,将您的龙威带了回来,余一认得几个京城的铸刀名家,他们拿出了看家本领,才将龙威熔化并重新打造,您试一下,看看可还趁手。”
听得大头言语,长生心中多有感动,“何必辛苦奔波,实则我用什么兵器都是一样的。”
长生说话的同时解开红绸,取出了重铸之后的龙威,持握检视之后发现不但形状样式毫无变化,连重量也不差分毫。
大头自一旁说道,“我们本想为您另寻一件兵器,却又想到龙威您已经使用多年,突然改换兵器怕是用不习惯,于是才将断刀重铸,您要是嫌不吉利,我们还为您准备了一把汉代的长刀……”
不等大头说完,长生就打断了他的话,“我没那么多讲究,就用这把。”
见长生并不介意,大头多有欢喜,“好了,王爷,王妃,不打扰您们了,我先出去了。”
“你去将他们三个喊过来,我有事情要跟他们交代。”长生说道。
大头点头应是,转身欲行。
长生突然想起一事,“对了,我此前给过杨开一个铜棒,你也见过那东西,你让杨开将那铜棒带过来。”
大头应声离去。
不多时,四人来到,杨开将那根铜棒放到桌上,转而与大头三人围坐桌旁,等长生说话。
长生落座之后直涉正题,“我准备今天就动身去少林寺,临走之前我必须确认一件事情,那就是倭寇真的在往姑婆山增兵。余一,你马上去一趟姑婆山,确定那里的情况,我们就在这里等你回来。”
余一点头答应,离座起身,来到屋内空旷处。
杨开也起身跟了过来,探手搭上了余一的肩膀,姑婆山远在岭南道,哪怕余一只是传送自己,也需耗费大量灵气,杨开此举乃是以自己的灵气帮助余一打开虚空玄门前往,待得观察过姑婆山的情况,余一便能利用自己的灵气尽快回返。
待余一离开,长生转头看向大头,“我二师兄和三师兄自户部回来没有?”
“还没有。”大头摇头。
长生闻言拿起桌上的铜棒递给杨开,“我们马上就要动身,你将这东西交给我二师兄。”
杨开点头应是。
由于余一不在,长生便没有急于进行安排,而张墨出身大家,长生与几人说话之时,她并不参与,而是去里屋帮长生收拾出行所需的东西。
“王爷,这次去姑婆山肯定会有一场血战,少林寺要是不肯帮忙咋办?”大头多有顾虑。
“他们会帮忙的,”长生说道,“当日同尘率兵征讨孙儒,倭寇一直在帮孙儒对付同尘,不少少林弟子丧命于倭寇之手,少林寺和倭寇早已势同水火。”
“和尚好像不怎么记仇。”大头仍有顾虑。
“和尚也是人,是人就会记仇,”长生说道,“更何况此前同尘统兵东征,搞了个灰头土脸,少林寺几乎颜面扫地,他们需要一场胜仗来挽回颜面。”
“真汉子,你比我们了解那些和尚,你说王爷此去能不能请动他们?”大头看向释玄明。
“难说,”释玄明摇头,“少林僧人虽然习武,却不喜欢与人争强斗狠,此外只有俗人才会看重颜面,僧人连皮囊都不在乎,又岂会在乎虚名。”
释玄明说完,长生出言接话,“不怕,我此番前去还带了圣旨在身上,软的不行我就来硬的。”
见释玄明面露尴尬,长生又补充了一句,“我现在还兼着户部尚书衔,眼下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少林寺的日子想必也不好过,我自户部调拨些米粮给他们,接济他们的生活。”
长生言罢,释玄明三人尽皆点头,僧人可能不在乎虚名,不在乎颜面,但他们却懂得投桃报李,不会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人的施舍。
四人围坐桌旁,喝茶说话,片刻过后余一自屋外现身,转而快步拾阶进门。
“咋样?”大头抢先发问。
余一面色凝重,“王爷所料不差,倭寇果然在大举增兵,姑婆山各处都有倭寇的营帐,我靠近观察过,营帐里面都有人居住,大致估算人数不会少于三千。”
“哼,他们还真想跟咱硬碰硬啊。”大头撇嘴冷哼。
“杨开,你怎么看?”长生看向杨开。
杨开没有立刻回答,沉吟片刻方才出言说道,“虽然七大家族与之前就潜伏在中土的那些倭寇貌合神离,但七大家族自新罗全军覆没,对倭寇而言无异于奇耻大辱,剩下的倭寇免不得兔死狐悲,而且他们也发现咱们已经掌握了地支羸弱的具体时间,接下来每到地支最为羸弱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前去巡察保护,如此一来他们就没有避开我们而攻击地支的可能,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与我们正面决战。”
杨开说到此处略做停顿,转而再度说道,“他们知道我们一定会去,故此这一仗他们一定会倾巢而出,有备而战。”
杨开言罢,包括长生在内的众人尽皆点头。
长生随后说道,“我马上就出发赶去少林寺,你们明天也该动身了,去到地头儿之后以灵气信物告知我你们所在的具体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