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长生虽然不再亲管户部,却也是当过家的人,知道五万两白银和五万担粮食有多大分量,他之所以如此大方,原因有二,一是同尘统兵虽然总是吃败仗,却不能因此就否定少林寺在讨逆过程中的巨大牺牲,他们的确尽力了,也死伤了好多人,哪怕兵败也理应受到善待,不然会寒了他们的心。
二是接下来他们还得请少林寺出马,千里迢迢赶往岭南道的姑婆山抗击倭寇,这可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倭寇势必孤注一掷,此战凶险非常,参战之人不一定能活着回来,要人家卖命,再不拿出点儿诚意就属实说不过去了。
同尘也不傻,听长生这般说,立刻猜到朝廷有事相求,因为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只是单纯的慰劳探视,一万担粮食就已经是厚礼了,如此恐怖的馈赠,已经超出了探视的范畴。
“南无阿弥陀佛,”同尘口宣佛号,转而平静开口,“蒙皇上和王爷挂怀,少林寺上下感激不尽,僧人参禅念佛,不事劳作,每日只食一餐已然多有惶恐,朝廷如此厚赠,我等焉能愧受?”
长生并不了解同尘,但听同尘说出了这番话,立刻对同尘高看了几分,正所谓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同尘能够清醒的认识到僧人不干活儿,不应该多占米粮,只这一点就说明此人德行高尚,中正宽厚。
“大师此言差矣,”长生正色说道,“您和少林寺所有参与平叛的僧人都是大唐的功臣,朝廷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和牺牲。”
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从来都不需要争吵辩论,也不需要讨价还价,因为双方心里都有数,知道自己能为对方做什么,也知道对方的付出可能需要自己做什么。
“少林僧人虽是方外之人,却也是大唐子民,家国有难,我等理应略尽绵薄,”同尘沉声说道,“既是皇上御赐,少林寺便只能厚颜愧受。”
见同尘同意收下银钱米粮,长生心中多有畅快,在此之前僧人给他的印象都是冥顽不灵,迂腐固执,不曾想同尘竟然这么通人情,正所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同尘既然决定收下朝廷的银钱米粮,就表示他接下来还会不遗余力的为大唐出力。
一旁的张墨也没想到长生竟然能这么轻易且快速的与同尘达成默契,仔细想来二人之所以能这么快达成默契,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长生出手阔绰,大灾之年所有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少林寺自然也不例外,这么多银钱米粮,足以保证少林的上万僧众不会挨饿。
既然默契已经达成,接下来就该同尘表态了,而表态也是有学问的,不能直接问朝廷需要少林寺做什么,那样就显得不是默契而是交易了,同尘这么大年纪了,这点道理他自然懂得,随后便巧妙的询问近期战况,而长生则看似无意的说出了倭寇在姑婆山的所作所为,以及少林寺被蛇虫鼠蚁侵扰的真正原因。
包括同尘在内的一众老僧道行再怎么高深,脾气再怎么随和,也经不住被蛤蟆乌鸦日夜不休的聒噪七八天,得知此事乃倭寇所为,同尘在与诸位老僧交换过眼神之后主动表态,愿意派遣少林武僧驱逐倭寇,护卫华夏。
一盏茶的工夫,大事便谈妥了,没有恳求尴尬,没有强人所难,有的只是行云流水和无声默契。
“倭寇诡诈凶残,此去岭南凶险非常,”长生沉声问道,“非紫气高手不得以身涉险,请问大师,少林寺有多少紫气高手可远征出战?”
同尘沉吟过后出言说道,“连老衲和诸位师伯师叔都算上,当有八十五人。”
“年长的长辈便不要惊动了,”长生说道,“身为住持,您也不能擅自离开。”
“六十。”同尘说道。
“就六十。”长生正色点头,实则此前他没想到少林寺还有这么多紫气高手,因为在之前的战事中少林僧人多有死伤,禅宗祖庭当真名不虚传,实力果然惊人……
长生 第五百八十三章 何人作祟
同尘虽是得道高僧,但人性并未完全泯灭,而只要有人性,就免不得会有七情六欲,他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名声,却不能不在乎少林寺的声誉,此前统兵东征铩羽而归,令其一直耿耿于怀,而今终于有机会一雪前耻,同尘唯恐己方此去无有胜算,便出言问道,“请问王爷,聚集在姑婆山的倭寇共有多少人?修为如何?”
长生答道,“不少于三千,其中多为红蓝修为,紫气高手数量不详,大致估算当有两百左右。”
听得长生言语,同尘陡然皱眉,转而又问,“除了敝寺,王爷还邀请了哪些帮手?”
“没有了,”长生摇头说道,“倭寇此番乃是有备而来,此战必定惨烈非常,若非过命交情,岂能轻易开口?”
长生言罢,同尘没有立刻接话,而是自心中快速思虑,他领兵东征之时曾多次遭到倭寇算计,对倭寇也很是了解,这是一群无所不用其极的亡命徒,完全不守江湖规矩,而且人数众多,反观少林寺,虽然武僧修为精深,武艺高强,但少林寺的武功中正仁和,并不阴狠毒辣,迎战疯狗一般的三千倭寇,六十名紫气武僧并无胜算。
短暂的沉吟过后,同尘出言说道,“敝寺庆字辈的僧人年事已高,此事就不惊动他们了,此行由我亲自带队,身为少林寺住持,老衲理应与本寺僧人共同进退。”
见同尘态度坚决,长生便没有出言反对,“就依大师所言,虽然大师与诸位高僧出寺拒敌乃是发乎本心,始于忠义,并不为名利,但此战过后,我一定会上奏朝廷,请皇上明发圣谕,善待天下僧尼。”
“南无阿弥陀佛。”同尘和一众老僧尽皆合十唱佛,他们知道少林僧人此番出战定然不得尽数回返,倘若能用自己的性命换得朝廷善待天下僧尼,那也死得其所了。
诸事议定,同尘派人送长生和张墨去寺中客房,虽然知道二人是夫妻,但同尘还是给二人安排了两个相邻的房间,并没有将二人安排在一起,这也是少林寺的规矩,少林寺通常不会允许女施主留宿,即便留宿,也不允许夫妻同住。
引路的小沙弥刚刚离开,长生就跑到了隔壁房间,张墨也知道他会来,房门只是虚掩。
“我真没想到事情能办的如此顺利,”张墨松解发髻,“先前大哥收编东路兵马的时候,同尘的态度很是冷淡。”
“有情可原,”长生随口说道,“论武功修为,全天下怕是没几个人是同尘的对手,但领兵打仗他却是个如假包换的门外汉,以己之短攻敌之长,最终搞的损兵折将,灰头土脸,转交兵权时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等张墨接话,长生再度说道,“而且少林僧人每日习武练功,除了偶尔下山化缘,极少与世人接触,不知人心险恶,此番东征他们算是彻底见识到了什么叫恩将仇报,什么叫卑鄙无耻,似这种阴暗肮脏的东西见得多了,心境也免不得大受影响。”
“同尘能够担任少林寺住持不是没有原因的,”张墨说道,“此人心明如镜,进退有度,明白无功不受禄的道理,不等你提出要求,他便主动提出帮忙。”
见张墨自己梳头多有不便,长生便主动上前帮忙,但他从未给别人梳过头,笨手笨脚,没梳几下便揪到了张墨的头发,起初张墨还不曾做声,不曾想长生却是一揪再揪,无奈之下张墨只能要回梳子,自己动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你那五万两白银和五万担米粮起了很大的作用,少林寺僧人众多,每日柴米油盐花销太大,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少林寺的日子虽然不好过,却也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长生说道,“同尘答应帮忙并不是因为那五万两白银和五万担米粮,而是这些东西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诚意。”
“有道理,”张墨点头说道,“而且同尘也知道如果不主动提出帮忙,接下来就会被迫帮忙。”
“哦?”长生歪头看她。
“你是来传旨的,”张墨笑道,“什么旨?同尘不是傻子,既然不主动帮忙,你就会拿出圣旨。”
长生摇头说道,“和尚是出家人,朝廷的旨意他们也不是非要遵行,我感觉同尘答应帮忙,有五成原因是我许诺的银两和米粮,有三成原因是对倭寇深恶痛绝,还有两成原因是知道咱们势在必得。”
张墨微笑点头,“有理有据,确是如此。”
二人说话之际,外面的乌鸦蛤蟆又开始咕嘎乱叫,长生先前虽然撵走了乌鸦,但它们还会回来,虽然杀掉了一些蛤蟆,但寺院内外还有不少。
长生站立起身,想要出门,张墨见状急忙拦住了他,“不必兴师动众,我画写几道驱赶蛇虫的符咒,你拿出去贴在各处,蛇虫自去。”
长生点头称好,张墨放下梳子,取出画符事物开始画写符咒,“对了,你怎么知道乌鸦几月育雏?”
“我住在王家夼的时候经常爬树掏鸟蛋。”长生笑道。
“你那时候不是瘸子吗,怎么还能爬树?”张墨随口问道。
“谁说瘸子不能爬树,我爬树可快了,还有钓鱼,我钓鱼也钓的很好。”长生笑道。
张墨画符异常娴熟,龙飞凤舞,很快画好了几道震魂符咒,震魂符和镇魂符不是同一种符咒,前者是震慑异类的符咒,后者是镇压魂魄的符咒。
在等待符咒干透之时,长生突然想起一事,“这些蛇虫鼠蚁之所以聚集在此,定是有人在暗中操控,若是能够找到此人,便能釜底抽薪。”
“寺外便是深山密林,此人若是藏匿不动,我们怕是很难寻找。”张墨说道。
“闲着也是闲着,我出去找找看。”长生说道。
“我和你一起去。”张墨说道。
长生摇头说道,“你别去,你头发都解了,还得重新盘,我自己去就行。”
张墨本想与长生同去,但长生既然不许,她也就没有坚持,若是自己继续坚持,就像不相信长生一般。
“行啊,你自己去吧,注意安全,早些回来。”张墨说道。
长生点头答应,转而拿着符咒推门而出,震魂符是模仿强大异类的气息,令周围的异类误以为此处有强大的异类,而异类都有趋吉避凶的本能,有强大异类的地方,弱小的异类都会本能的躲开。
在和尚庙里贴道士符,这可是大忌中的大忌,但长生自然不会傻到将符咒贴到人家的屋檐和院墙上,而是寻了几处隐蔽之处小心贴放,转而翻墙而出,施出追风鬼步自林中快速搜寻。
长生起初只是想碰碰运气,不曾想搜找过后竟然找到了可疑的线索,寺院西北方向几乎见不到乌鸦和蛤蟆,别处都有,唯独这片区域没有,如假包换的欲盖弥彰。
仔细搜寻之下,果然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山腰的山洞,那处山洞的洞口并不大周围有草木遮挡,若不是仔细观察,极难发现。
长生小心靠近,到得近处侧耳细听,山洞里果然有呼吸之声,呼吸声只有一道,里面只有一个人。
练气之人的呼吸之声与普通人是有所差别的,修为越精深,呼吸就越缓慢,但洞里的呼吸声并不缓慢,说明此人修为平平,并未晋身紫气。
确定藏在洞里的人不是高手,长生便径直闯入山洞。
洞里坐着一个浑身污垢的中年男子,正在倚靠石壁独自饮酒,眼见有人突然闯入,立刻惊慌站起,伸手抓向一旁的木杖。
不等洞内之人反应过来,长生便抓着对方的寸关尺,封闭经络,将对方摁倒在地……
长生 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祸于人
寸关尺又称脉门,一旦受制,灵气便不得催动,不过那中年男子虽然无法使用灵气,却并未束手就擒,而是怒目瞪眼,极力挣扎。
“老实点儿,不要逼我杀你!”长生用日语沉声说道。
那中年男子并不答话,依旧在奋力挣扎。
也不知道是不是久居山洞的缘故,此人身上脏的出奇,异味也很重,二人近身纠缠,此人身上强烈的异味熏的长生几欲呕吐。
就在长生闭气歪头之际,那中年男子抓到机会,突然张嘴,毫无征兆的咬向长生左手。
长生有感,不等对方对齿发力便急切缩手,堪堪避过对方狗急跳墙的噬咬。
中年男子趁机一跃而起,抓起一旁的木杖,朝着洞口疾冲而去。
长生本可以在此人冲出山洞之前将其制住,不过急切的思虑过后他却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待那中年男子冲出山洞之后方才追了出去。
他之所以放此人跑出山洞有两个原因,一是山洞里的气味太过难闻,二是为了让少林寺的僧人亲眼见证自己拿住了此人,若是自山洞里就将其制住,便无法惊动寺内的僧人。
长生跑出山洞之时,那中年男子正在林下向南逃窜,长生追赶的同时提气发声,“站住,别跑!”
长生这一嗓子虽是冲那中年男子喊的,实则却是喊给寺内僧人听的,得让寺内僧人闻讯而出,亲眼见到他拿住此人才行。
坏人又不是傻子,你让人家站住人家就站住,长生不喊还好,高喊过后那中年男子跑的更快。
长生追赶的同时频繁发声高喊,此时少林寺周围的乌鸦和蛤蟆已经退去了不少,不再似之前那般喧闹,长生的呼喊声可以传出很远,,寺内的僧人听得一清二楚,很快便有不少僧人翻墙而出,朝着二人移动的方向快速追来。
眼见僧人已经出动,长生便催气加速,很快追上了亡命狂奔的中年男子,起脚将其踹翻,转而趁其扑地发懵之际将其摁在了原地。
“你真以为你跑得掉吗?”长生冷声喝问。
长生言罢,那中年男子并未接话,由于双手被长生反背身后,便不得挣脱,只能一边大口喘气,一边徒劳挣扎。
长生有个习惯,那就是只要被俘之人如实招供,他一般不会痛下杀手,他试图通过此人了解倭寇的动向,便有心放他一马,“只要你如实回答我的问题,我便饶你不死。”
此番那中年男子终于开口了,不过说的却不是日语,而是汉话,先是问候了长生不曾谋面的老娘,随后急喘骂道,“你他娘的叽里呱啦的鬼叫什么,说人话!”
眼见此人说的竟然是汉话,长生好生吃惊,他本以为此人是个倭寇,不过看此人神情,再听此人语气,貌似这家伙并不是日本人。
担心此人耍诈,长生便用日语骂了一句很难听的话,但对方却全无反应,貌似真的听不懂日语。
“你不是日本人?!”长生皱眉发问。
此时那中年男子已经发现自己无望挣脱,只能无力的趴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什么日本人,老子是汉人。”
听得此人言语,长生越发疑惑,难不成自己先前推断有误,此事并不是倭寇所为?不过转念一想,不对,少林寺闹乌鸦蛤蟆的时间与自己自新罗回返的时间基本吻合,除了倭寇,其他人没有折腾少林僧人的动机。
想到此处,立刻手上用力,“狗东西,你敢骗我?”
中年男子吃痛,面露痛苦,“老子就是汉人,老子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姓张名达,人送外号通灵神丐。”
“你是丐帮弟子?”长生越发惊诧。
“正是,老子是丐帮郑州分舵的副舵主。”中年男子愤然说道。
“丐帮帮主是谁?”长生追问辨认。
“我家帮主乃是护国大将军龙颢天。”中年男子张口就来。
想到龙颢天名头较大,倭寇可能知道此人,长生便再加询问,“丐帮的左右护法叫什么?”
“左护法公孙承威,右护法欧阳传丰,”中年男子对答如流,转而出言反问,“你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帮少林寺的臭和尚?”
长生没有回答此人问题,虽然此人回答无误,他还是对此人身份多有怀疑,急切思虑之后想到倭寇常年穿木屐,大拇趾和食趾之间的缝隙比汉人要大,便强忍难闻异味儿,脱下了此人的鞋子。
此时除了达官贵人,很少有人穿袜子,此人也没穿袜子,鞋子一去,长生看的真切,此人脚趾正常,并无穿木屐的痕迹。
中年男子只当长生脱其鞋子是为了防止他逃走,“老子没有杀人害命,就算被你们拿住了,送往官府,帮主也会救我出来。”
长生没有理会此人的叫嚣,想到倭寇的底裤与汉人多有不同,便急切的扒下了那中年男子的裤子。
眼见长生又脱自己鞋子,又脱自己的裤子,那中年男子吓的亡魂大冒,“你想干什么?你这个畜牲,竟然连男的都不放过!”
中年男子惊恐大骂之后,长生停了下来,他停下来不是因为挨了骂,而是他已经看清了此人的底裤是汉人的底裤,这就说明此人确是汉人,不出意外的话此人当真是丐帮郑州分舵的副舵主。
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没法收场了,此前他一直与少林僧人说的是倭寇在背后折腾他们,而且言之凿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折腾少林寺的人是眼前这个家伙,与倭寇一点关系也没有,如此一来自己先前跟同尘等人所说的话就成了为了让他们出山对付倭寇而故意颠倒黑白,煽动仇恨,嫁祸于人。
见长生停了下来,那中年男子急切说道,“哎哎哎,哥们儿,你别搞我了,我又脏又臭,岁数还大,你放了我,我带你进城找几个年轻的兔儿爷。”
此时少林僧人距二人所在之处已经不远,若是少林僧人来到,真相立刻水落石出,自己就算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这个为了蛊惑少林寺出山而歪曲事实,嫁祸倭寇的大黑锅算是背定了。
急切思虑过后,长生冲那中年男子说道,“你不要把我想的那么龌龊,我扒你裤子只为看你内裤,确定你是不是日本人。”
想到长生先前说了好几句自己听不懂的话,中年男子这才想到长生很可能是日本人,为了活命,便急切说道,“我本是个孤儿,我好像听帮中长老说过,我的爹娘都是日本人。”
长生正愁不知如何收场,听中年男子信口胡诌,立刻心生一计,便松开了那中年男子“当真?”
“真的,真的。”中年男子重获自由,翻身坐起,大口喘气。
“你既然是日本人,为何听不懂日本话?”长生问道。
“爹娘死的早,没来得及教给我。”中年男子信口雌黄。
“不对吧,别的你不会,八嘎呀路你应该会呀,便是三岁孩子也知道向别人问好啊。”长生说道。
中年男子只当长生说漏了嘴,急忙点头说道,“这个我会,八嘎呀路,八嘎呀路。”
“原来是自己人,”长生说道,“只可惜我马上就要回日本了,以后怕是没机会再见到你了。”
“哎。”中年男子死里逃生,佯装不舍。
“我不知道你与少林寺有什么恩怨,但以后你千万别这么干了,被他们抓住会直接打死你的。”长生说道。
“是是是,好好好。”中年男子连连点头。
“他们马上要追来了,我负责引开他们,你快走吧,去到南面山头儿记得喊句日本话,记得多喊几句,我听到之后便知道你安全了,不然我还得去郑州寻你去。”长生说道。
中年男子满口应是,提上裤子惊慌逃窜。
待中年男子跑走,长生催动灵气向西移动,此时来援的少林僧人已经来到附近,见到他的气色向西移动,便循着他的气色向西追赶。
长生引着少林僧人自西面兜了几个圈子,自忖中年男子已经跑远了,这才让后面的僧人追上自己,同尘乃少林寺住持,这种事情自然轮不到他出马,来援的是一群玄字辈和祖字辈的僧人。
“那贼人狡猾的很,几番圈绕,竟然追丢了。”长生冲众人说道。
少林僧人被騒扰了多日,当真是寝食难安,不胜其烦,无不憋了一肚子火,都想拿住凶手打上几拳,踢上几脚,不曾想还是让凶手给跑了,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长生远来是客,虽然跑掉了幕后黑手,但一众僧人还是纷纷向他道谢,就在此时,南面山中传来了中年男子的高喊,“八嘎呀路,八嘎呀路。”
听得此人高喊,一众武僧瞬时气的怒发冲冠,他们随同尘东征,与倭寇多有交手,别的日本话他们听不懂,但这句骂人的八嘎呀路他们还是听得懂的。
虽然气的要死,一众武僧却没有前去追赶,因为山高林密,自深山之中寻人不啻于大海捞针。
无奈之下众人只能郁闷回返,一路上对倭寇连声痛骂,僧人和僧人也不相同,习武的武僧往往火气较大,脾气也比较暴躁。
那家伙的两声八嘎呀路彻底坐实了此事乃倭寇所为,虽然歪曲事实,嫁祸于人,长生却是心情大好,倭寇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这个大黑锅就该他们来背……
长生 第五百八十五章 老僧夜访
在一众武僧的叫骂声中,众人拨草寻路,绕行山南,正所谓事急从权,情势危急之时众僧可以翻墙而出,而今危急已经解除,再翻墙回去就不合适了,只能自正门回寺。
直到进了山门,一众武僧仍是余怒未消,咒骂不已,倒不是这群僧人不守戒律,无有口德,实在是那“倭寇”所行之事太过卑劣,想要激怒一个人有很多方法,扰其清净,令其寝食难安。聒噪不止,令其心神不宁无疑是最有效的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那“倭寇”全用上了。也亏得少林僧人常年参禅,多有耐性,若是换成旁人,别说七天了,只一天就得乱神发狂。
这些武僧并不知道长生与同尘之前的谈话内容,只恨已经班师回寺,再也没有机会痛殴倭寇,以雪前耻,以报新仇,言语之中满是遗憾。
听得众僧言语,长生心中多有欢喜,少林僧人对倭寇恨之入骨,此去姑婆山定然尽出全力,而对于少林僧人而言,此战也能消积怨,平心境,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此前倭寇屡屡使用卑劣手段暗算同尘统领的新军,倭寇胜之不武,武僧败之不服,心里一直憋着一口气,这口怨气若是不出,永远如芒在背,如鲠在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