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虽然同尘等人没有出寺追赶,却在殿前等待长生等人回返,长生乃是贵客,让客人半夜代自己奔走缉凶,少林寺总要表示感谢才是。
同尘是少林住持,世人不懂佛门规制,往往认为住持和方丈是一回事,实则不然,一个寺院,最大的是方丈,不过方丈一般不管事儿,寺内事务大多交由住持处置,而住持通常是方丈的徒弟,也是下一任方丈。就像龙虎山,张善是住持一样,老天师张秉一驾鹤之后,张善随即接任掌教一职,并成为上清宗第二十二代天师。
先前出寺追人的那群武僧有不少是同尘的师弟,见到同尘亦不胆怯,纷纷痛斥倭寇的卑劣无耻。
同尘在向长生道谢之后便一直安静的听武僧讲述,待众人说完,这才出言问道,“既然不曾拿住此人,何以断定此人乃东瀛倭人?”
听得同尘言语,为首的武僧陡然皱眉,“师兄,我们随你东征平叛,屡遭倭寇暗算,难道我们连倭寇都认不得?连倭语都听不出来?”
此人言罢,立刻有人附和,“同性师弟所言不虚,那倭寇临走之时还得意洋洋,以倭语咒骂少林,我们都亲耳听到了。”
听得众人言语,长生暗道不好,同尘有些起疑心了,不过也难怪同尘会起疑心,自己需要少林武僧出山相助,而少林恰好在这时候闹乌鸦蛤蟆,而自己一来就发现了凶手,实在是太过巧合。
想到此处,长生便冲同尘抬了抬手,“大师,三个月前我和几名手下自新罗阻击倭寇七大家族,虽然尽灭倭寇精锐,我却亦身受重伤,卧床三个月方才侥幸捡回一条性命,七日之前刚刚回返长安,随即又遇到李茂贞与吉王李保联手谋反,无奈之下只能带伤上朝,平定叛乱,扶正纠偏,直至今日本王亦不曾恢复元气,诸位早些安歇,我也回房睡了。”
长生这番话貌似是在冲众人道别回屋,实则另有深意,他得让同尘知道自己之前都遇到了什么事情,又是什么时候回朝的,自己压根儿就没时间也没精力给少林寺下套儿。
同尘焉能听不出长生言语之中的不满,细想之下此事确是自己多心,唯恐长生动怒便急忙说道,“有劳王爷,老衲送您回房。”
长生出言婉拒,自行回房,此事的确与他无关,是少林寺得罪了丐帮才招致报复。
回到住处,却发现张墨的房门关着,见此情形,长生略感疑惑,因为张墨能听到他的脚步声,知道他回来,张墨应该开门相迎才是。
正准备走过去敲门,一瞥之下却突然发现自己房门外站着一个老年僧人,此人年事已高,当在耄耋之年,身上穿的是普通僧众的灰色袈裟。
长生发现此人的同时,此人也看到了他,“阿弥陀佛,贫僧同心,见过王爷千岁。”
长生此前并没有见过这个老和尚,同尘带人出门迎接时也没有此人,听此人宣唱的是四字佛号亦是颇感意外,因为这个老和尚至少也有八十多岁了,这么大的年纪,竟然还没有晋身紫气。
“大师安好,”长生移步上前,“不知大师深夜造访,所为何事?”
老和尚不善言辞,见长生走近竟然露出些许紧张神情,“这个,是啊,太晚了,是贫僧冒昧了。”
见老和尚如此紧张,长生便知道他没见过什么世面,并不是所有的老和尚都是武功盖世,道行高深,事实恰恰相反,少林寺有数千僧众,但真正的高手并不多,这个老和尚无疑就属于资质平庸那一类,而其脸上密布的皱纹也说明此人修为并不精深。
“没事,没事,”长生出言说道,“大师有话尽管说。”
听得长生言语,老和尚这才略微放松,“阿弥陀佛,王爷,这个,这个……”
见老和尚面有难色,欲言又止,长生便侧身抬手,“大师别着急,进屋慢慢说。”
“不不不,”老和尚连连摆手,转而鼓起勇气低声问道,“敢问王爷,玄明眼下可是在您帐下效力?”
老和尚问出这样的问题,长生立刻猜到此人的身份,“大师,您是玄明的师父?”
不曾想长生此言一出,老和尚竟然面露惭愧,眼圈泛红,“贫僧不配做他的师父。”
大唐的人均寿命不足六十岁,如果没有很深的灵气修为,八十岁的老人已是风烛残年,老态龙钟了,见老和尚身形佝偻,站立不稳,长生便没有自门外与其说话,而是打开房门,将其拉进房中请上上座。
长生自坐次座,为老和尚倒茶,“大师,释玄明是我的朋友,他现在很好,因为有功于社稷,已经被朝廷封为大将军,官居三品。”
此时乃是夏天,夜里也并不寒冷,老和尚却在瑟瑟发抖,“大将军?三品?”
“对,你们的郑州刺史是从三品,他是正三品,他的官儿比郑州刺史还大。”长生通俗解释。
“哦,好,有出息。”老和尚喜极而泣,歪头抹泪。
“大师,您放心,我和释玄明是生死兄弟,他与我同进退,我与他共荣辱。”长生和声说道。
“好,好,好,能跟着王爷,也是他上辈子行善积德积攒下的福报。”老和尚说道。
长生并不知道老和尚深夜造访的用意,见自己说出了释玄明的情况老和尚仍然欲言又止,长生便出言问道,“大师,您是释玄明的师父,也就是我的长辈,有话但说无妨。”
“唉。”老和尚闭目长叹。
老人不似年轻人那般反应迅速,长生也不着急,平静的看着老和尚,等他开口。
沉默良久,老和尚终于开口,“王爷,贫僧有个不情之请。”
“请讲。”长生说道。
“您能不能给玄明带个口信儿,让他不要记恨少林寺,当年的事情谁也不怪,只怪贫僧人微言轻,护他不住……”
长生 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和之人
长生没有立刻答应老和尚的请求,因为他不知道释玄明当年为何被逐出了少林寺,而释玄明每当提及此事亦是一语带过,并不详说,此番听这老和尚言语,貌似释玄明当年被逐出少林寺另有隐情。
见长生不曾接话,老和尚便用恳求的眼神看着他。
长生无奈,只能出言说道,“大师,我并不知道释玄明曾经经历过什么,也不知道少林寺将其逐出山门的真正原因,您托我带话给他,让他不要记恨少林寺,我并不知道这个要求对他而言是否公平。”
老和尚没想到长生会说出这番话,一时之间竟然愣住了。
面对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长生不由得心生恻隐,“大师,据我所知释玄明并未记恨少林寺,因为自始至终他也没在我面前说过少林寺半句坏话,更不曾做过任何对少林寺不利的事情。”
听得长生言语,老和尚好生激动,“此话当真?”
“当真,”长生缓缓点头,“您放心,他从没想过报复少林寺。”
“那就好,那就好。”老和尚如释重负,连连点头。
老和尚言罢,长生没有接话,他之所以没有接话是因为不想接话,对于眼前这个老和尚,他多多少少有些不满,虽然地位低微,但此人终究是释玄明的师父,身为师父,想的不是徒弟受了多少委屈,而是担心徒弟得势之后会报复少林寺,这个老和尚可能是个好和尚,却绝对不是一个好师父。
长生不接话,气氛便有些尴尬,长生一直在等老和尚讲说当年的事情,但老和尚却并未提及,他也在等老和尚说几句心疼释玄明的话,但老和尚也没有说。
尴尬的坐了片刻,老和尚起身告辞,长生没有挽留,起身送他出门,目送其蹒跚东去。
待老和尚走远,张墨打开了房门,长生移步进门,坐在桌旁的木椅上叹了口气。
二人的房间是挨着的,以张墨的修为,长生和老和尚的对话能听得一清二楚,她也知道长生叹气的原因,便出言宽慰道,“这个老僧想必有难言之隐。”
“什么难言之隐?”长生皱眉说道,“听他先前言语,释玄明被逐出山门并不是因为触犯了清规戒律,而是另有隐情,而且很明显释玄明是受了委屈的,这个老和尚是他的师父,也是释玄明唯一的亲人,释玄明受了委屈,他应该据理力争,给释玄明讨个公道才是。”
张墨坐到长生对面,柔声说道,“此人先前言语之中多有愧疚,你就不要再怪罪他了。”
“单是愧疚有什么用,”长生说道,“既然知道释玄明有委屈,就应该为其讨回公道,他这次过来找我并不是为了释玄明,而是为了少林寺,他在担心释玄明得势之后会利用跟我的关系和手中的权势对少林寺不利。”
“你就别生气了,”张墨劝道,“每个人的脾气不尽相同,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明辨是非,爱憎分明。”
“我要是有这么一个是非不分的师父,我得让他气死,”长生长喘了一口粗气,“既然明知徒弟没错,就该舍命相护,关键时候自己的师父都不替自己说话,释玄明得何其寒心?”
“你看你,又急躁了不是,”张墨笑道,“你怎么知道这个老和尚当年没替释玄明说话,或许他只是性情平和,不曾过激而已。”
长生再度叹气,“老好人是最可恶的,不分黑白,全无立场,永远做不出爽利痛快的事情来。”
“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好,不然不会有不配做释玄明师父一说。”张墨说道。
“也对,他还算有自知之明,没让我带口信让释玄明回来看他,”长生说道,“不过此人真的很差劲,连纠错的勇气都没有,他既然知道我的身份,就应该知道我说话是有分量的,但他却并没有请我说情,让同尘恢复释玄明的度籍。”
“或许在他看来,释玄明而今身居高位,已经不屑回返少林了。”张墨说道。
长生虽然生气却不曾乱了方寸,“也有这种可能,不过释玄明虽被少林寺逐出山门,向佛之心却不曾断绝,实则他还是想回来的,我能感觉到,故此先前向皇上讨了一道圣旨,钦命少林寺恢复其度籍。”
“释玄明能遇到你,的确是他的福分。”张墨有感而发。
“我能遇到你也是我的福分,”长生语出真心,“你知道当年在阁皂山,所有人都冤枉我,所有人都不相信我时我是怎样一种心情吗,那时候我恨不得将他们全杀了,好在关键时刻你挺身而出,冒着得罪阁皂山的风险为我正名,还我清白,那一刻我不但对你感激万分,对他们的怨气也少了很多,如果当年你没有为我主持公道,令我含冤离去,待我武功大成,一定会登门寻仇,连本带利尽数讨回来。”
“不是每个人都是你我,不要对世人太过苛刻,”张墨岔开了话题,“对了,你为何放那倭寇离开?”
“你怎么知道那人是我放走的?”长生反问。
“你亲自出马,对方岂能轻易逃脱。”张墨说道。
长生侧耳细听,确定近处无人方才低声说道,“那家伙根本就不是倭寇,而是丐帮分舵的一个副舵主,也不知道怎么与少林寺结下了仇怨,想了这么个馊主意来折腾他们。”
听长生这般说,张墨多有疑惑,“但我听他先前喊话,说的确是日语。”
不想张墨心存疑惑,长生便意简言赅的将事情的经过说与她知道,听得长生竟然脱人家的鞋子和裤子,张墨忍俊不止,“他可曾怀疑你有龙阳之好?”
“怀疑了,吓个半死,只说自己又脏又臭,还要带我去城里找几个年轻的兔儿爷。”长生笑道。
张墨并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世俗女子,感觉有趣便笑出了声,也不曾以手掩口做文雅状,而是直接露齿发笑。
“此事的确太过巧合,”长生说道,“稍后我得去一趟城里。”
“去找兔儿爷么?”张墨打趣。
长生年纪小,面皮薄,“什么呀,我得去找这个副舵主,这家伙好像叫张达,我过去看看丐帮有没有这号人物,还有就是此人为何与少林结仇。”
“你确认这些做什么?”张墨随口问道。
“如果此事真的与倭寇无关,那少林的一众武僧对于我们而言就是奇兵,倭寇事先不知道他们会参战,届时他们突然出现,便能杀倭寇个措手不及,”长生说道,“如果此事还是倭寇在背后搞鬼,我们便不能轻敌大意,因为倭寇既然知道少林武僧会参战,还敢与我们正面决战,就表示他们暗藏后手,有恃无恐。”
“有道理,”张墨点头说道,“不过我感觉后者的可能性不大,至于丐帮为何会与少林寺为难,也不难推度,你别忘了龙颢天是什么人。”
“龙颢天也是少林弃徒。”长生恍然大悟。
“正是,而今他得势封王,其手下为其报仇雪恨,以此献媚讨好,当真是再正常不过了。”张墨说道。
“那我就不去城里了,”长生说道,“跑了一天,我也累了,咱早些睡吧。”
去别人家里做客是不能肆意妄为的,不过张墨并没有撵长生回去,一是她知道即便自己撵人,长生也不会走。二是该做的事情清晨已经做了,长生就算留下也不会做什么。
事实正如张墨所料,长生元气未复,躺下之后的确很是老实,枕臂睁眼,思虑说道,“你刚才说倭寇有恃无恐,我也感觉他们有恃无恐,他们知道我们一定会去,还敢召集人手与我们正面抗衡,我感觉他们肯定有杀手锏。”
“这是必然,”张墨说道,“你要有心理准备,此战必定惨烈异常。”
“我有心理准备,”长生低声说道,“除了少林武僧,我还有一件杀手锏,我手里有一片青龙逆鳞一直不曾使用,此去姑婆山,若是确有必要,我准备用了它。”
听长生这般说,张墨心中大定,“你有万全准备就好。”
“我在东海还得了一小瓶九天仙露,相传服下一滴便可延寿一甲子,此事说来话长,且听我慢慢说来。”长生随即将得到九天仙露的过程简略说出。
长生言罢,张墨出言说道,“我貌似在哪本古籍中看到过此物,不过你得了此物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仙露的主人认错了人,那东西人家并不是送给你的,你若是用了,日后怕是会惹出祸来。”
长生说道,“是啊,所以我一直不敢将其送给你,此事也一直是我的一块儿心病,我得设法找到黄毛猴子的主人,将东西还回去才是。”
“对,不是咱们的东西,咱们不能要。”张墨说道。
“嗯嗯,”长生点头说道,“我仿佛看到曙光了,等处理了倭寇,拿下了庆阳,我就轻松了,你愿意帮大哥平叛讨逆,你就还找他去,若是大哥不需要咱们帮忙,咱们就出去降妖除魔去,正好我也趁机练练法术。对了,我还自东海得了一本记载有天下灵物的大荒异闻录,届时咱们可以按图索骥,挨个寻找,岂不有趣?”
“你有大头等人同行……”
不等张墨说完,长生就摆手打断了她的话,“他们岁数也不小了,我都成家了,也得让他们成家,届时可以给他们放个长假,让他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去……”
长生 第五百八十七章 破庙避雨
张墨这次是被陈立秋叫回来的,有了陈立秋的前车之鉴,她自然不会再给长生泼冷水,“那就依你所言,待得尘埃落定,给他们放个长假,你想去哪里,我陪你去。”
“其实我也没有想去的地方,”长生说道,“王家夼我也不想回去,当年那些村民对我并不好,如果不是师父和师兄他们碰巧去到那里,我怕是已经被他们打死了。”
张墨没有接话,只是微笑的看着长生,长生始终惦记着罗阳子等人当年对他的救命之恩,说明长生是个重情义的人,而她也很庆幸当年罗阳子等人及时出现救下了长生,如果当年罗阳子等人没有出现,而长生侥幸活了下来,那他的心性绝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定然充满了戾气和怨恨。
好人和坏人有时候只在一念之间,一个人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若是得到了他人的帮助,其心中定然充满了光明,一个人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若是所有人都袖手旁观,势必自其心中留下无尽的黑暗。
长生是聪明人,张墨也是,聪明人与聪明人交往定然多有默契,不过就算有默契,必要的谈心也少不得,二人很少有机会促膝长谈,便有说不完的话,直到三更时分长生方才悠悠睡去。
长生睡了,张墨却睡不着,在短短的几年之中,长生由一个山村的小瘸子变成了位极人臣的英勇亲王,可谓扶摇直上,一步登天,也正因为他升的太快,很多人都误以为他只是运气好,而她却知道长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长生浑身上下共有大小伤疤七十三道,当真是遍体鳞伤,触目惊心。
次日清晨,二人早早起身,斋饭是小沙弥送到屋里来的,饭后,同尘亲自到访,与二人确定了赶到姑婆山的时间以及具体地点,少林寺可没有马匹,他们只能施展凌空飞渡赶去姑婆山。
昨天晚上寺内众僧终于得以安静入眠,今天再歇一天,天黑之后就动身,至于具体地点目前还没定下来,长生等人先行赶去,去到地头儿之后再以同尘的灵气信物告知同尘等人众人所在的具体位置。
议定细节,二人也不多做停留,随即辞别同尘,离开了少林寺。
由于时间相对宽裕,二人南下之时便不曾催马疾行,从容策马,径直南下。
少林寺所在区域位于朱全忠势力范围的边缘,由于经常发生战事,荒废了农事,老百姓的日子便很是难过,所到之处十室九空,满目疮痍。
古人云仓稟足而知礼节,人只有衣食无忧才可能行善积德,与人为善,如果自己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也不太可能去帮助别人,这一路上二人遭遇了好几伙儿山贼,大部分都是吃不上饭的饥民,对于这些人长生并未为难他们,显露武艺,训诫几句也就是了,不过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训诫不会有什么效果,因为这些饥民已经吃不上饭了,只能靠着偷抢苟延残喘。
张墨的同行原本令长生心情大好,但沿途的所见所闻却令他的心情再度变的灰暗,老百姓的日子当真是过不下去了,必须尽快赈灾,不然很可能激起民变。
白日里天气炎热,再加上频繁的遭遇山贼,二人便没赶出多远,待得太阳偏西,酷热消退,二人便策马加速,飞驰赶路。
二更时分,起风了,张墨抬头看天,“要下雨了。”
“往前走,寻处避雨。”长生说道。
没跑出多远,雨点儿便落了下来,长生急顾远眺,“前面山腰好像有处义庄。”
“那哪是义庄啊,那是一座破庙。”张墨纠正。
“走吧,过去避避雨。”长生策马先行。
片刻过后,二人拐上了去往山腰的岔路,张墨说的不错,山腰处的那栋宅院的确不是义庄,而是一座已经荒废的庙宇,庙宇的匾额已经松动下垂,长生歪头看了看,匾额上写的是灵空寺,这三个字原本是涂有金粉的,只不过庙宇荒废多年,匾额上涂抹的金粉已经斑驳脱落了。
就在此时,天上炸雷响起,雨势变的更疾。
长生与张墨对视了一眼,随即翻身下马。
长生之所以与张墨对视是因为他隐约感觉到这座废弃的寺庙阴气很重,俗话说宁宿荒坟,不住破庙,庙宇原本是清净之地,有神明护佑,而废弃的破庙则恰恰相反,之所以荒废乃是被神明厌弃,失去了神明的庇护和佛祖的加持,破庙往往成为妖邪鬼魅的栖身之所。
这处破庙共有两进,虽然荒废破败,房舍却并未倒塌,今年雨水比较大,按理说院子里应该长满杂草才对,但院子里却并无很高的杂草,而这也正是阴气很重的表现,草木生长的越旺盛的地方,阳气就越足,反之亦然。
在拾阶而上的同时,长生回头看了黑公子一眼,黑公子天生阴阳眼,此时左眼微眯,右眼圆睁,正在歪头看向寺院,想必是发现了什么,显得有些焦躁,不停的打着响嚏。
长生和张墨都是道士,自然不会惧怕妖邪鬼魅,眼见雨越下越大,二人顾不得多想,快步进入寺庙。
途经门楼时,张墨突然皱眉,与此同时伸手拉住了长生。
长生擅长的是武功,法术仅限于纸上谈兵,远不如张墨精通,眼见张墨神情凝重,便低声问道,“是什么?”,
“什么都有,”张墨低声说道,“前院是阴魂,后院儿是妖邪,道行不浅。”
听得张墨言语,长生多有疑惑,“它们怎么会同栖一处?”
张墨没有回答长生的问题,虽然龙虎山最擅长的就是降妖捉鬼,但她也是头一次遇到鬼魅与妖邪同住一处破庙的情况。
“情况不明,”张墨低声说道,“稍等片刻,看看再说。”
听张墨这么说,长生便没有走进院子,而是止步于门楼之下。
此时已是暴雨倾盆,黑公子带着那匹汗血宝马走到破庙东侧的一棵大槐树下避雨,就在长生探头察看黑公子之时,原本松动倾斜的匾额突然急坠落地。
长生有感,急忙回身躲避,只差分毫不曾被那掉落的匾额砸中。
张墨本想观察片刻再作计较,眼见匾额险些砸中长生,瞬时动怒,挑眉冷喝,“放肆……”
长生 第五百八十八章 千年老妖
长生并不知道匾额突然掉落是不是妖邪鬼魅在暗中作祟,张墨的一声冷喝有没有震慑寺里的妖邪不得而知,反倒将他吓了一跳。
不等长生回过神来,张墨已经开始掐捏指诀,急念真言,“日月洞明,天地玄清,令达九霄,雨停云消,太上大道君急急如律令。雨停!”
真言念罢的同时,张墨随手取出一张黄纸符咒扬手抛出,那符咒脱手之后立刻化作一道细小金光直飞云霄,随着金光消失于高空,寺庙周围原本滂沱急下的倾盆大雨竟然瞬间停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