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海鶄落
四人点头应是。
长生转头看向余一,“你的坐骑借给我,我和张真人骑马赶去少林。”
余一点头。
长生想了想,感觉没什么遗漏,便离座起身,“好了,就这样吧,我们马上走。”
“我去给您们牵马。”大头快步离开。
长生和张墨先行,杨开等人跟随相送。
到得前院儿,大头已经将黑公子和那匹汗血宝马牵了出来。
长生和张墨翻身上马,辞别众人,策马东去。
由于需要赶在天黑之前去到少林寺,二人动身之后便不曾耽搁,一路疾行,终于赶在日落之前来到嵩山脚下。
到得地头儿,长生和张墨面面相觑,只因嵩山各处全是聒噪乱叫的乌鸦……
长生 第五百八十章 乌鸦蛤蟆
嵩山并不是一座独立的山峰,而是一片山峰的总称,其中就包括少林寺所在的少室山。
此时整个嵩山范围内到处都是乌鸦,少室山上的乌鸦更多。
长生此前从未来过少林寺,也不知道这片区域是不是原来就有乌鸦栖息。而张墨是上清道士,按照道家礼仪,道士是不进佛门寺院的,故此她也没来过少林寺,眼见山上到处都是乌鸦,亦是一头雾水。
就在二人疑惑仰望之际,山脚下的门房里急匆匆的走过来一个小沙弥,来到近前冲二人合十行礼,“阿弥陀佛,二位施主,贫僧有礼,敝寺近日正在举行水陆法会,暂不接待礼佛香客,二位请回吧。”
听得沙弥言语,长生和张墨皱眉对视,虽然二人都是道门中人,却也知道佛门的水陆法会是怎么一回事,所谓的水陆法会又叫水陆道场,乃佛门僧侣超度亡灵,普济六道的一种法事。
小沙弥说完,转身就想走,张墨见状急忙喊住了他,“小师父,据我所知水陆法会都是晚上举行,这怎么天还没黑,法会便开始了?”
小沙弥没想到张墨会有此一问,随即为之一愣,眼神之中多有慌张。
长生和张墨都是细心之人,见小沙弥这般神情,二人立刻猜到少林寺出事了,所谓的水陆法会只不过是少林寺拒绝香客进山的借口。
小沙弥回过神来,合十说道,“回施主,贫僧只受了沙弥戒,尚不熟知本教的诸多法事,总之敝寺近日不接待外来香客,二位早些走了吧。”
小沙弥说完,不等二人开口便匆匆离去。
二人大老远的来了,自然不能止步山下,交换过眼神之后,二人跟着小沙弥去到山下的门房。
担心二人继续追问,小沙弥走进门房便不再出来,就在长生犹豫是进去与之说话还是径直上山之际,门房里走出一个中年僧人,“阿弥陀佛,贫僧释祖行,乃本寺的知客僧人,本寺近日正在举行施粥洒水,接济恶鬼的水陆法会,山中阴气颇重,二位还是改日再来吧。”
知客僧人言罢,二人没有立刻接话,这个知客僧人说话之时打了好几个哈欠,而且此人眼圈泛黑,神情颇为憔悴。
“大师,出家人不打诳语,”长生正色问道,“寺内真的在举行水陆法会?”
“二位快些走了吧,你们不见这山上到处都是乌鸦,”知客僧人抬手北指,“它们全是心生感应,受度乞食来了。”
若是换成旁人,人家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也就不好意思坚持上山了,但长生敏锐的察觉到这个知客僧人在撒谎,不过一时之间尚不能确定此人究竟是假冒的僧人,还是真的知客僧人。
知客僧人神情怏怏,无精打采,说完之后便想转身回屋,长生见状只得出言说道,“大师,实不相瞒,我们并非寻常香客,而是朝廷的传旨钦差,此番是传旨来了。”
听得长生言语,知客僧人多有惊讶,急忙转身相对,合十唱佛。
对于和尚而言,阿弥陀佛既是佛号,也是万金油,无言以对时可以唱诵阿弥陀佛,不知如何回答时也可以唱诵阿弥陀佛为自己争取思考的时间。
“二位当真是朝廷钦差?”知客僧人问道。
长生自袖管中取出圣旨递了过去,“我们确是钦差,圣旨在此,请大师审阅。”
不管是道观的知客道人,还是寺院的知客僧人,都是深谙人情,精通世故之人,知客僧人知道自己没权力看圣旨,但长生既然取出了圣旨,就说明二人真是来传旨的。
既然是来传旨的,那就只能放二人进山,不然就是欺君,这个道理知客僧人还是懂的。
急切思虑过后,知客僧人出言说道,“还请二位钦差在此稍候,贫僧这就前去通禀方丈。”
“不用麻烦了,我们跟你一起进山。”长生说完迈步先行。
知客僧人不敢阻拦,只得快步跟上了二人,陪着二人拾阶而上。
“大师,你的气色好像不太好啊,”长生随口问道,“近段时间可是多有劳累?”
“还好,还好。”知客僧人尴尬赔笑。
越往山上走,乌鸦就越多,乌鸦和喜鹊不是同一种东西,喜鹊是黑羽白花,叫声是喳喳,声音不高,也不刺耳,而乌鸦则是通体全黑,身上并无白羽,体形也比喜鹊要大的多,其叫声为嘎嘎,尖锐刺耳。
山路上无人时乌鸦还不怎么鸣叫,见到有人上山,沿途的乌鸦就开始嘎嘎怪叫,起初是几只一起叫,到得后来是一群一起叫,一只乌鸦嘎嘎怪叫已经足够吵人了,而今却是成百上千只乌鸦同时怪叫,这已经不止是喧闹了,而是尖锐刺耳,如同鬼哭。
除了漫山遍野的乌鸦,山路两旁的草丛里还有大量山鼠野兔以及蛇虫出没,甚至上山的台阶上都有毒蛇盘绕。
“大师,寺内近日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长生正色问道。
“啊?哦,小心脚下。”知客僧人顾左右而言他。
长生既然有心询问,自然不会允许其含糊其辞,“大师,寺内当真在举行水陆法会吗?”
“回钦差问,我们的确在举行水陆法会。”知客僧人无奈回答。
“这山中的鸟雀和蛇虫鼠蚁都是水陆法会引来的?”长生继续追问。
“应该是吧。”知客僧人模棱两可。
见知客僧人神情萎靡,昏昏欲睡,长生再度问道,“请问大师,水陆法会持续几日?”
“贫僧一直待在山下,寺内的情况贫僧也不很了解。”知客僧人摇头说道。
知客僧人言罢,长生没有再问,到得这时他已经可以确认少林寺出事了,只是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再行片刻,北面隐约传来了诵经之声,此时是傍晚时分,正是僧人操行晚课的时辰。
和尚念诵的经文与道士念诵的经文截然不同,长生虽能听到诵经之声却听不出那些僧人究竟在念诵什么经文,只当他们念诵的是梵语经文。
不过翻过一座山坡之后,长生发现自己搞错了,先前听到的声音并不是僧人在念经,而是不计其数的蛤蟆在咕嘎乱叫。
眼见寺院周围全是大大小小的蛤蟆,张墨多有疑惑,“这么多的蛤蟆从何而来?”
“回女施主,想必是被水陆法会引来的。”知客僧人硬着头皮回答。
知客僧人话音刚落,前面路上便出现了一队挑着木桶的僧人,起初二人还以为这些僧人是要下山挑水,不曾想待得那些僧人走近,却发现木桶里装的全是蛤蟆。
那队僧人有十余人,有一个算一个,全是黑眼圈儿,见到长生和张墨,僧人们脸上的表情多不自然,深埋其首,匆匆而过。
“大师,这些蛤蟆要挑去哪里?”长生问道。
“这个,那个,可能,或许要送到山下吧。”知客僧人支支吾吾。
“水陆法会普济六道,它们福至心灵,有感而至,你们为何还要将其送走?”长生追问。
长生追问不休,知客僧人多有愁恼,无奈叹气,“不送不行啊,它们昼夜鸣叫,吵得人不得安宁。”
见长生还想开口,张墨冲其使了个眼色,长生会意,放缓脚步,与知客僧人拉开了距离。
“事有诡异,”张墨低声说道,“这些乌鸦蛤蟆以及漫山遍野的蛇虫鼠蚁并不是被水陆法会引来的。”
长生缓缓点头,表示赞同。
张墨再度说道,“他们可能真的举行了水陆法会,只不过不是为了超度饿鬼,布施六道,而是为了掩人耳目,扰乱视听。”
“我也这样认为,水陆法会的举行应该在这些蛇虫出现之后。”长生低声说道。
张墨点头,“对,他们是担心此事传扬出去会损伤少林声誉,故此才会举行水陆法会,掩盖事情的真相。”
二人说话之间来到寺院门外,偌大的广场上全是大大小小的蛤蟆,一群拎着木桶的黑眼圈儿僧人正在忙着到处捕捉。
少林寺周围聚集的蛤蟆和乌鸦最多,由于僧人严禁杀生,乌鸦便胆大妄为,门楼上,屋脊上,院墙上,但凡有落脚之处,全被乌鸦占据,而地上的蛤蟆也是密密麻麻,蛤蟆的咕嘎和乌鸦的嘎嘎彼此应和,此起彼伏。
知客僧人请二人止步门外,自己则跑进寺院禀报通传。
“异类不会无端聚集,”张墨说道,“我怀疑有人在暗中作祟。”
长生皱眉点头,“有可能是倭寇搞的鬼,我在新罗就遇到过懂得御兽之术的倭寇,他们可能猜到我们人手不够,接下来会向少林寺求助,所以才会有此一举。”
“不无可能,”张墨点头说道,“少林寺本是佛门清净地,但眼下哪里还有半点清净,简直比菜市场还要吵闹,寺内的僧人不得安宁,深受其苦。”
“少林寺的僧人怕是指望不上了。”长生说道。
“也不见得,等见过同尘再说,”张墨说道,“若是能找到根源,釜底抽薪,寺内僧人在喘息回神之后,还是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的……”
长生 第五百八十一章 善人恶人
张墨言罢,长生并未接话,他知道张墨只是在安慰自己,因为沿途见到的那些僧人无一不是眼圈泛黑,昏昏欲睡,这便说明少林寺被折腾的不是一天两天了,别说略做喘息了,就是睡上几天也不见得能缓过神来。
二人的出现令广场上抓蛤蟆的那些僧人多有尴尬,俗话说家丑不可外扬,少林寺乃禅宗祖庭,威严之地,而今却出了这种事情,若是传扬出去,定然成为江湖中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柄,为了遮盖掩饰,那些僧人只能一边忙碌,一边故意大声与蛤蟆说话,只道水陆法会普济六道,不能厚此薄彼,送走它们只是为了给其他需要超度的生灵腾地方。
和尚们尴不尴尬二人不知道,但这种欲盖弥彰的言语却令长生和张墨很是尴尬,所谓的水陆法会不过是个幌子,毕竟堂堂的佛门清净地,搞的到处都是乌鸦,遍地都是蛤蟆,威严尽失,体统全无,总得找个借口掩饰一下才行。
不止广场上到处都是蛤蟆,连二人站立的台阶上也有,眼见蛤蟆竟然往张墨的脚上蹦,长生心生厌恶,随即延出灵气,将近处的蛤蟆尽数扫飞。
长生此举直接伤了几十只蛤蟆的性命,广场上的那些僧人都看到了长生的举动,却只当没看见,甚至在内心深处暗暗叫好,这漫山遍野的乌鸦和蛤蟆这些天将他们折腾的苦不堪言,异常烦躁。
有很多事情可以令人烦躁,聒噪吵闹和睡不好觉无疑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两种,僧人慈悲为怀是真,但折腾的他们寝食难安,搞的他们不得清净,再好的脾气也会烦躁上火。
蛤蟆可不长眼,长生刚刚挥飞一片,近处的蛤蟆又蹦了过来,长生见状再度出手,这次直接将二人前后左右的蛤蟆尽数挥飞,死伤不下百余。
长生的动作如此明显,幅度如此之大,广场上的僧人便是想装瞎也不能了,为首的僧人合十唱佛,“阿弥陀佛,施主手下留情,切莫枉造杀孽。”
长生并未理会那个僧人,而是催动纯阴灵气,将台阶上下以及广场各处的蛤蟆尽数冻死。
一众僧人见状纷纷合十低头,唱佛不止,这些蛤蟆实在是太讨厌了,若是老实趴在那里也就罢了,奈何它们并不老实,还会到处乱蹦,到处乱蹦也罢了,但它们还会咕嘎乱叫,长生片刻之间便冻死一大片,令他们大感快意,不过他们自然不能拍手叫好,只能低头唱佛,维持慈悲。
张墨站在原地,面带微笑的看着长生到处杀蛤蟆,她比长生足足大了八岁,在其眼中长生只是个童心未泯的少年,长生所行之事也符合他的年龄,真实就是最好的,她并不希望长生故作深沉的装稳重。
长生在广场各处快速移动,惊扰了寺内和林中的乌鸦,不计其数的乌鸦自各处振翅飞起,自寺院上空盘旋聒噪。
长生见状陡然皱眉,只是这一阵聒噪已经惹的他心烦意乱,难以想象寺内的僧人这些天都是怎么忍下来的,既然已经动手了,干脆好事做到底,送佛到西天,直接将那些乌鸦也给撵走。
想到此处,立刻踏地借力,凌空跃起,自空中催动纯阳灵气自体外生出炙热火焰,施出浴火凌空冲着天上的乌鸦疾飞而去。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长生施展的浴火凌空不但异常耀眼,还伴随着炙热高温,所到之处乌鸦惊叫乱飞,四散躲避,而那些来不及躲闪的直接就会被火焰烧死。
实则早在长生催动纯阴灵气清理蛤蟆之时,广场上的那些僧人就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毕竟只有传说中的混元神功才能发出如此寒冷的灵气,而混元神功只有英勇亲王李长生才能施展。
眼见长生浑身浴火,自寺院上空追袭乌鸦,广场上的僧人暗道痛快,其中一人激动兴奋,竟然高声叫好。
发现周围的同门都在皱眉看着自己,那僧人这才察觉自己失言,情急之下急忙加以补救,“好,残忍!”
动机和目的决定了方法和手段,如果长生只是为了驱赶这些乌鸦,他就不会飞的那么快,给乌鸦们留出躲避的时间,但他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多杀,如此一来飞的就很快,其直接结果就是大量来不及躲闪的乌鸦被瞬间烧死。
只一个来回,寺院上空的乌鸦就少了大半,再来一个来回,寺院上空一只乌鸦也没有了,侥幸不死的那些纷纷惊叫着飞向远处。
困扰寺院僧众多日的乌鸦突然消失,寺院周围立刻清净了许多,虽然还有蛤蟆乱叫,却也不似先前那般吵的人脑壳疼。
待长生散去火焰,敛气落地,张墨微笑开口,“你可是朝廷的亲王,自人家寺院上空飞来飞去,成何体统?”
驱散了乌鸦,长生心情大好,“这群扁毛畜牲专门儿欺负老实人,就得我这样儿的恶人来治它们。”
张墨虽然嘴上这么说,实则内心深处并不反对长生这么做,因为她也是修行之人,修行之人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好安静,无意义的聒噪和吵闹是他们最讨厌的事情。
“希望主人不会怪罪你。”张墨随口说道。
长生靠近张墨,低声说道,“放心吧,不会的,实则我飞第一个来回的时候寺内的僧人就已经看到我了,如果他们真心想要阻止,早就出面了。”
听长生这般说,张墨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长生继续说道,“其实我对少林寺并不是非常了解,正好趁这个机会看看少林寺风气如何。”
“哦?”张墨用询问的眼神看向长生。
长生低声解释道,“世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遇到事情自己不出头,却希望别人出头,自己坐等受益,什么恶人自有恶人磨,什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什么各人自扫门前雪,都是这个意思,都是希望自己不付出却额外受益,这次坏人让我做了,少林寺的和尚受益了,等会儿看看他们对我烧乌鸦是何反应,如果他们批评我,那就是一群伪君子,如果他们装聋作哑,那他们还算有点儿良心,至少没有又吃奶又骂娘。”
长生的这番话将张墨逗乐了,歪头一旁,窃笑不止。
“知客僧人怎么还不出来?”长生等的有点不耐烦了。
“别着急,你身份尊贵,寺内主事之人定会亲自出迎,你总得给人家换衣服的时间。”张墨笑道。
感觉张墨说的有道理,长生便耐着性子继续等候。
在二人等候的同时,广场上的那些僧人也没闲着,继续往木桶里装蛤蟆,此前那些蛤蟆都是活的,不但很是滑腻,捕捉之时还会到处乱蹦,而今都被长生给冻硬了,收拾起来倒是方便多了。
再等片刻,寺内终于传来了脚步声,根据脚步声来看,人数不少,至少也有十几人。
听到脚步声,长生和张墨转身向北,面向山门。
不多时,寺院大门打开,以同尘为首的十几个身穿大红袈裟的僧人缓步而出,这些僧人年纪都不小了,所穿袈裟规格也高,无疑是寺内的诸位长老。
长生原本是想与同尘等人郑重见礼的,待得看到这些僧人亦是黑眼圈儿时,心中顿生忧虑,好在一旁的张墨拉了拉他的衣袖,长生这才及时回神,不曾苦笑失态。
同尘自然认识长生和张墨,站定之后双手合十,“南无阿弥陀佛,少林寺僧众恭迎王爷伉俪。”
“英勇亲王李长生,携内子拜见诸位大师。”长生行的是俗家拱手礼。
张墨也不曾以道家礼节冲众人行礼,而是随着长生冲一众高僧拱手见礼,之所以不行道家之礼,是因为按照道家礼法,道士是不进寺院的,此时她的身份是朝廷钦差,而不是龙虎山的道士。
“王爷王妃请入寺奉茶。”同尘侧身邀客。
“诸位大师请。”长生回礼之后刚想迈步,广场上却突然传来了一名僧人的慈悲长叹,“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待母归,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听得此人言语,长生陡然皱眉,这家伙早不感慨,晚不感慨,偏偏在同尘等人出现之后大发感慨,标榜自己的意图昭然若揭,当真虚伪。
说话的僧人年纪不大,无疑是寺内的晚辈,长生本不想与此人一般见识,但最终还是没忍住,转身回头,“大师悲天悯人,慈悲为怀,令在下好生惭愧,不过大师常年安居宝刹,衣食无忧,不经人间疾苦,不知六道众生,岂不知乌鸦这种禽鸟是三月产卵,六月离巢,此时已近七月,雏鸟早已离巢,你的担忧实属多余。”
说话的僧人没想到长生贵为亲王,竟然还会与自己一般见识,一时之间愣在当场,尴尬非常。
身为少林住持,同尘此时也不便指责自己的僧众,只得再度抬手相邀,“王爷请。”
长生冲同尘与一众出迎的高僧点头道谢,转而与张墨一同过门进寺……
长生 第五百八十二章 无声默契
同尘已是年逾花甲,随其出迎的一众高僧年纪更大,在众人面前长生和张墨就是两个小孩子,由于年龄相差太大,二人走在一群老和尚中间显得颇为突兀。
按理说客人上门,身为主人的同尘理应维持融洽的气氛,但同尘只是引着二人缓步前行,并不与二人主动交谈。
感觉到气氛有些尴尬,长生便转头看向一旁的张墨,但张墨只是回望了一眼,并没有开口的意思。
长生本想说点儿什么打破僵局,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自己此番前来乃是有求于人,若是表现的太过随和,很容易被少林寺轻视。
大雄宝殿是供奉佛祖的地方,不是接待宾客的场所,而禅房则是僧人的起居之处,也不是待客之所,少林寺也有专门接待贵客的地方,是位于大雄宝殿东侧的东殿。
少林寺乃禅宗祖庭,亦是中土最大的寺院,寺内多有宫殿僧舍,由于年代久远,宫殿僧舍已多有老旧斑驳,不过寺内建筑虽然老旧却并不显得破败,庄严之中透着一丝肃穆,只是寺内也有蛤蟆乱蹦乱叫,破坏了这佛门圣地应有的沉静和严肃。
随僧人去往东殿的途中,长生一直自心中斟酌思虑,接下来应该如何与同尘讲说。
半炷香之后,二人在同尘等人的引领之下来到东殿,分宾主落座,随行的一众老僧也并未离去,而是坐在了同尘的下首。
落座之后,立刻有小沙弥送上了茶水,同尘微微抬手,“二位请用茶。”
“多谢大师,”长生出言道谢,随即直涉正题,“诸位大师虽是方外之人,却忧心社稷,关爱民生,先前平叛讨逆,扶正纠偏,令得寺内僧人多有死伤,皇上感念少林寺的牺牲,感激少林僧众的功绩,故此遣派我们二人前来探视诸位大师和寺内僧众。”
一众老僧原本都是面无表情,听得长生言语,心头大暖,尽皆面露欣慰。
“蒙皇上惦记,我们虽是出家人,但家国有难,我们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同尘沉声说道,“只是我等粗鄙拙劣,不通军事,不堪大用,辜负了皇上和百姓的期望。”
“大师言重了,”长生说道,“大师挂帅平叛虽然多受挫折,却为全天下的出家人和习武之人做出了表率,先前的战事虽然不尽人意,却并非大师统兵无方,而是大师和诸位僧众本性良善,德行高尚,不似对手那般诡诈阴险,卑劣下作。”
“南无阿弥陀佛。”同尘合十唱佛。
长生说道,“大师,皇上让我代他向您和诸位大师问好,近段时间全国各处都在闹饥荒,少林僧众乃朝廷的功臣,皇上担心少林寺粮草不续,特命户部挤出银钱五万两,米粮五万担,供诸位大师和寺内僧众开销用度。”
长生此言一出,包括同尘在内的所有僧人都心生感动,纷纷合十唱佛。
和尚修行力求四大皆空,心静如水,他们并不容易被感动,但是否感动不但取决于个人心性,还得看对方做了什么,五万两白银和五万担粮食是个很恐怖的数字,尤其是在大灾之年,显得尤为贵重,好话说的再多也不如真金白银打动人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