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那你速速回去带着众匠人思索一番,把此物快速造出来。”甘奇也高兴不已,还带心急。
“下官遵命!”沈括酒都没喝几杯,匆匆又出了樊楼。这工科男,似乎对女人没什么兴趣。
甘奇也不在樊楼多留,他似乎也对女人没什么兴趣了。
只可惜了那一众脖子伸得老长的花魁们,一个个失落无比,甘相公难得来一趟,却是就这么走了。
若是放在十年前,今日这樊楼,不知谁人又要借着甘相公名声鹊起。
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柳三变欧阳修是这里的贵客,可惜他们后来不再多来了,来了也鲜少填词。十年前甘奇苏轼苏辙是这里的贵客,如今也不多来了,来了也不想着什么诗词之类。
如今到了秦少游蔡京等人,却是最近他们也不多来了。
唯有晏几道,在樊楼混迹好几年,却还依旧常来,反倒晏几道成了这东京七十二名楼里最受欢迎的人。
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回事。
甚至再也没有人把甘相公作词讽刺晏几道的事情拿来取笑了,似乎所有人都认为晏几道被甘相公这等人物取笑,那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甘奇自然也不知晓如今欢乐场里的这些事,回家之后,依旧还在仔细思考着工厂的事情。
甚至也想到,工厂若是真如雨后春笋而起,那钱庄也会跟着水涨船高。
不过甘奇也在担心有些事情,比如如何在工厂模式之下确保粮食的耕种,这是社会最根本的保障。这是当权之人不得不考虑的事情,工厂与耕种与人口之间平衡关系,这个把握太重要了。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里的女人们
甘奇要盖大宋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生产线工厂,也是超出人力范围的工厂,选址就是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甘奇亲自沿着汴河打马而下,他要选一处落差高的地方,因为落差高才能充分借用水力,也能让工厂足够庞大。
要把汴河的水开渠,引导到一个低洼之地,然后把渠道开凿成之字形,可以方便摆放更多的纺纱机,上方还得修一个小水库堤坝,一来用以蓄水,二来还要考虑防洪,不能让一场大水就把工厂给冲没了。
甘奇选址,沈括科研,两边同步展开。
其实甘奇还有一座工厂,那就是在泉州的铁器生产厂,只是那座工厂只能算是一座巨大的生产作坊,并没有详细的分工,也没有进行生产线的规划与实施,效率上不高,只靠人多。也是因为当时甘奇没有太多的时间与心思花在那里,更没有开始考虑所谓社会问题,所以泉州那边依旧还是大作坊的模式。
所谓大作坊,就是每一个匠人都负责整个产品的生产,比如一套铁甲,从头至尾都由一个匠人制作,这效率自然不用说。
选址完成了,前期工程就要开始了,比如修建小水库堤坝,修建引流的沟渠,这都是要大量人力来干的。之后的工厂工人,也需要大量的人力。
对于甘奇而言,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也简单,那就是花钱,秋粮已收,正是农闲,花钱雇人不难。
难的是甘奇资金似乎有缺口,前期的土建花费不小,而且甘奇也不愿亏待那些干苦力的百姓,后期还要大规模制作纺纱机,大规模招收工人以及安置工人,还要给工人做培训,还要投入巨资收购生产资料。
所以这个工厂,对于甘奇而言投资也不小,缺钱是真的,解决办法也不难,因为他有钱庄。
借贷对于甘奇而言不是难事。
这就是金融的意义。甚至以后这钱庄主要的大客户都会是工厂主,这是毋庸置疑的。
工厂之事,还得物色一个人来管理,管理一个工厂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人得有过管理经验,还要有一定的见识水平,更要识字明算,还得拿得出手,撑得住场面。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都不能太低,甘奇交代什么,都得听得懂,领会得到,能严格执行。
这样的人才,一时之间甘奇还真找不到人选。
其实也不是找不到人选,因为这种人选有一个地方不缺,那就是官场。
比如王安石,肯定能胜任这个职位,又比如沈括,应该也问题不大,狄咏,那也是妥妥的,乃至李定蔡确,都是合适的人选。
但是当官的人,又岂能给甘奇干私事?于情于理不合,于这个时代文人个人的追求也不合,总不能强人所难。
这事情可就有点愁人了。
甘奇带着愁人的心思回到家中,刚一进门,正见吴巧儿往外出来。
“巧儿姐,去哪呢?我这刚回来你就要走?”甘奇这算是打招呼了。
吴巧儿倒是有些匆忙,说道:“官人,奴家得去成衣店一趟,刚刚来人报,说是抓到了仿制的商户,奴家得去看看,若是不行,那便提堂去告。”
甘奇点着头,说道:“那你快去吧,若是一般仿制款式的,吓唬一下,改过就是,不必深究。若是连巧儿成衣的标志都仿制了的,那便要他赔钱,若是不赔,就提堂去告他。”
“奴家贯来就是如此处置的,官人放心就是。”吴巧儿答着,人也在往外走。
甘奇回头看了看吴巧儿的背影,而今她早已拢起了发髻,发髻之上珠玉之物配得几个,不多不少,却也尽显华贵。身上的衣装越发大气,带着不少雍容,出门而去,左右有丫鬟陪护,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厮伺候。
门口有车,吴巧儿刚到车前,便有小厮搬来木阶,躬身在旁并不抬头,吴巧儿微微提群,一旁的丫鬟来扶,吴巧儿上车而去。小厮收了木阶,赶车的赶车,跟随的跟随……
十年前的小家碧玉,而今已然是大家闺……这个词不对,应该说是已经成了大户主人的模样,还带着威严。
说起来,有些女强人的意思。
在家里,诺大一个宰相府,靠着宰相府吃饭的人无数,来去宰相府的人也无数,甘奇府中一直没有什么管家之类的人,里里外外都是吴巧儿打理。正经的主母赵宗兰公主,平常里只坐内府,并不操心外院的事情,有什么大一点的事情,最多也是问问,因为吴巧儿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
赵宗兰也不疑吴巧儿什么事情,对吴巧儿也是信任有加。
在外面,吴巧儿经营的成衣店,如今早已是大产业,不说汴梁城的高贵妇人,哪怕是杭州成都的高贵妇人也以得到一件巧儿成衣的衣服为荣,其中多少是冒牌货就不知道了。
这么大一个产业,吴巧儿也经营的风生水起,甚至最近也开始发展男装市场了,这倒不是甘奇吩咐安排的,而是吴巧儿自己琢磨着干的,男装也做得风生水起。
吴巧儿,其实是个大富婆,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为甘奇近几年来很少找吴巧儿拿钱办事,吴巧儿也只当是给甘奇存着家底,甘奇开钱庄,吴巧儿也是第一个就把家底往钱庄里村,用以支持甘奇的事业。
之前甘奇都没有来得及在意,也是见多了就太习惯了,却是这进出门之间,甘奇陡然发现吴巧儿不一样了,很不一样了,里里外外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感觉,外带成熟稳重得体。
说起来,哪怕是十来年前的吴巧儿,其实也给人一种泼辣之感,拿着扫把也能把甘霸这种浑汉打得到处跑。
甘奇站在门口啧啧了好一会儿,直到吴巧儿的车架走远了之后,他才一边想着,一边往里进去。
脑中也忽然萌发了一个念头,要不……要不让吴巧儿来管理工厂?
试一试?
试一试!甘奇打定主意了,只等吴巧儿回来就与她说。吴巧儿在管理上,见识上,识字账目上,都是经验十足的,最重要的还有一点,成衣与纺织本就有相通之处,吴巧儿对于纺织应该上手极快。
难得今日,还未天黑,甘奇就坐在了家中正堂。
赵宗兰自然陪坐一旁,蒲希尔在旁伺候,还有几个丫鬟忙前忙后。
虽然说甘奇家中女子不少,但是大多都有自己的事情,比如张淑媛得带着春喜经营城外的温泉酒店,比如李一袖与萧九奴得在梨园春里管理戏班子,虽然两人如今越来越少上台了,但是梨园春那么一大摊子事情,都得两人管理。
说来说去,真正常常在家的,也就是赵宗兰与蒲希尔了,吴巧儿属于大门人,忙前忙后进进出出的,得到晚上才能真正在家中。
一双儿女,已然顽皮起来了,赵宗兰是那种严加管教型的,甘奇属于撒手不管型的,也没有时间来管。
赵宗兰今日也是高兴,因为甘奇已然许久没有大白天无所事事坐在家里了,她笑意盈盈,脸上带着幸福:“夫君今日下值甚早。”
“没去上值,早间出城去了一趟。”甘奇答着,又道:“娘子,今日与你商量一件事情。”
“夫君请说。”赵宗兰如今身份太过尊贵,既是公主,又是皇帝的姑姑,还是首相的夫人,地位当真无人能比。说一句不敬之语,哪怕是皇后都不一定比得上如今的赵宗兰。
赵宗兰自己还有不小的名声,因为她写了不少话本,从梅花烙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哪怕没有甘奇再给故事,赵宗兰也在梅花烙那里打开了任督二脉,大户人家的恩怨情仇,死去活来的爱情故事,那都是手到擒来。
秋兰先生是她的笔名,秋兰先生如今的话本,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只要是女子,无有不爱的。
秋兰先生还结了个社,没事就与京城里那些夫人小姐们坐一坐,社名叫作“秋兰社”,谈的就是各家各户宅院里的糟心事,这些糟心事也就会变成秋兰先生笔下的故事。当然,也还谈点诗词文章之类的事情,毕竟大宋朝的女人读书的也不少。
也怪甘奇,没事就在外面打仗,一走好几个月,留得秋兰先生只能码字度日,也让甘奇到得如今,才只有一双儿女,每每回家,那都是拼死拼活,过不得几日,又要走了。
哪怕是这一次回来待的时间较长,也是公事繁忙,今日算是例外了。
甘奇是真有事要说,他开口:“如今宅邸中,里里外外不少人,每天来的客人也无数,娘子又不愿管那些琐事,不如找一个专门管家之人,如此也可让娘子少些劳累,不知娘子意下如何?”
赵宗兰答道:“夫君,宅子里的事情,一直都是巧儿姐在管的,妾身也不知道夫君的心思,只是觉得若是忽然不让巧儿姐管了,是不是……”
“我想让巧儿姐去管点其他的事情,那事情更加重要,所以才想着找个人来管一管家里的事情。”甘奇大概是知道赵宗兰这个文艺女青年,是不可能管宅子里的繁琐事情的,就得再找个人来代替吴巧儿。
“哦……原是这般,那成衣店呢?巧儿姐若是有其他要事,成衣店岂不是也没有了人管?”赵宗兰如此说道,便也是知道,自从甘奇开始升官进爵之后,甘奇就再未从外面往家里拿过钱了,还把家里的钱往外拿了个干净,哪怕是朝廷俸禄都未往家里拿过,家里人的一应花费用度,都是吴巧儿从成衣店拿回来支取的。
好在赵宗兰自己也能赚钱,一来有朝廷不菲的俸禄例钱,二来还赚不了不少润笔的费用,三来她自己出嫁的时候也有体己私房。不然赵宗兰都尴尬了,一家主母还得伸手找别人要钱过生活。
甘奇,是个渣男,家都不养的大渣男,这是实锤的。
“成衣店?”甘奇倒未多想这事,在他心中,比起大工厂,一个成衣店算得什么?他也是真不知道吴巧儿一年能赚多少钱。
“嗯,成衣店也要人管的,若是巧儿姐忙着别的事情,这成衣店也该安排。”赵宗兰答着。
“成衣店,那就寻个管家之人一并顾着就是。”甘奇大大咧咧做了主。
赵宗兰也不多言,只问:“夫君心中可有人选?”
甘奇脑中想着,说出了一个人:“春喜如何?这小丫头颇有巧儿姐年轻时候的风范,泼辣得紧。”
“春喜?”赵宗兰想了想,慢慢点头:“也可,她随着淑媛身边,对于经营之事想来也熟稔,性子也泼辣,心思也细腻,颇为合适。”
赵宗兰是个好主母,也主要是因为她有自己的人生乐趣与追求,便也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计较,甚至一点都不在意。若是放在别人家,管家大事,乃至于家庭财政的事情,主母岂能如此好说话?
“那我便教人出城去把春喜叫回来,今晚就把这事给定下来。”甘奇办事,雷厉风行。
“嗯,到时候还得好好嘱咐一番,也要巧儿姐带着春喜前前后后交代一下,家中之事还好,成衣店的事情,真要接手,怕也不是一时片刻,还得巧儿姐带着她里里外外多多学习。”赵宗兰比甘奇更了解家里的这些事,也比甘奇更知道如今成衣店可不是个小买卖。
甘奇起身,已然出外去吩咐小厮。
晚间,春喜也回来了,吴巧儿也回来了。
甘奇倒也没有直接说事,而是一家人吃罢饭,单独进了吴巧儿的厢房。
甘奇把事情与吴巧儿详细说了一番。
吴巧儿倒是没有拒绝,而是问道:“官人说的那工厂,有多大,有多少人要管?可都是妇人?”
甘奇答道:“工人,男女皆可,以男子为好,按照我的设想,当有几千号人左右。”
“纺织之事,男人岂会?”吴巧儿倒是有些不解。
“工厂生产,都是流水线,一般工人并不需要通晓所有工艺,只需要会其中一种即可,来回反复便是,男人体力强,反而更适合体力劳动,当工人极为合适。”甘奇如此说着。
“哦,那……”吴巧儿似乎还有担忧。
“怎么了?”
“奴家一介女流,以往成衣店里也多是妇人,若是真管起几千男人,怕是少了威严……”
“这有何妨?到时候让呆霸给你配上几十壮汉,再寻七八个老婆子,十几个丫鬟。进进出出的,前呼后拥,岂能少得了威严?”甘奇还真想过这个问题,他也怕吴巧儿镇不住场面,毕竟是女子,所以得把场面撑起来,再加上吴巧儿自己这么多年的成长,问题不大。
吴巧儿还是有些担忧,却也没有多言,只道:“既然官人需要奴家做此事,那奴家一定把此事办妥。”
甘奇点着头,笑了笑:“那……时候也不早了,咱们就赶紧歇息吧?”
吴巧儿面色一红,头一低,留给甘奇的是不胜娇羞……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五百九十九章 陛下圣明
随后几日,甘奇频繁出城,甲方爸爸压榨设计师与工程师,哪个时代都是如此。
苦了沈括这个理工男,带着一帮人没日没夜的干,一边要改进轴承,一边要做纺纱机,还得盯着大炮的生产……
不过甲方爸爸来,也不是白来的,是带钱来的,钱庄的存折,二十万贯直接放在了沈括面前,任由他花,是花在火炮上还是花在纺纱机上,随意,甚至拿去赏赐匠人们也行,到时候分开报好账册即可。
这样的甲方爸爸,那就是好爸爸了。
沈括也不负甘奇所望,不过七八天,纺纱机的小范式就做出来了,在一个水桶与沟槽旁边给甘奇演示着。水桶放水,沟槽里的小范式就咕噜咕噜的转……
“相公请看,水里如此下来,用齿轮传动,但是这梭子来去,程序配合,还得要花费一番心思,若是要织就一些式样,也得改动不少。不过大致是原理思路已然无差,之后的事情,还得找一些手艺好的绣娘来,按照这绣娘的需求来做。”沈括盯着黑眼圈,与甘奇解释着,也怕甘奇不懂。
说白了,纺纱机其实有点后世程序编程的意思,虽然没有电脑那么复杂,但凭着人力,也是不简单的,编织,横竖就是零一的信号一样,要什么图案或者纹路,就得把这个程序编出来,哪怕是白布,也得有白布的纹路顺序。
其实编程也就是这个原理的延伸。
所以沈括还得去找一些真正从事编织的高手来,布匹一般要多宽,要多少道纺织,其中纹路的变化,这个纺纱机的小范式也还得进行小改动,还得根据纺纱高手的意见改动,比如方便要更换程序,不能一个机器就一个程序,要随时可以更换。
甘奇点着头,其实也还是半懂不懂,只问:“还得几日成型可以大规模生产?”
沈括估摸着:“十天……”
话音还没有落,沈括又看了看甘奇,又道:“兴许五天吧……”
甘奇点头一脸的欣慰:“嗯,挺好。那你把纺纱机安装的大致需求写个章程,我也好设计沟渠流动的长短,安置纺纱机的位置。”
“此事不难,下官今夜就写出个章程来。”沈括点着头。
甘奇看着沈括的黑眼圈,心中有些不忍,说道:“要不今夜你就好好睡一觉,明天再继续,六天时间也是可以的。”
沈括摆着手:“相公,不必不必,说五天就是五天。”
甘奇也无话可说,转身回家,他也还有事情,工厂的基础设计,还得甘奇亲自来,因为没人懂这个,虽然甘奇也不太懂,但至少他比别人懂得多,知道自己的工厂大概长什么样子,如何运作。
最近春喜每天跟在吴巧儿身边,开始接手成衣店的事情,学起来倒是也快,毕竟跟着张淑媛经营了许久的温泉酒店,也是见多识广的姑娘,又是个泼辣女子,只是还少了一些精明强干,这得学,得靠慢慢成长。
甘奇可不在乎成衣店到底是赢是亏,便也并不很在意春喜能不能胜任这个要职。
渣男就是如此,连养家糊口的产业也不在意,也不怕府邸里一家上百人会不会饿肚子。
赵宗兰最近又在家里结社了,一大帮子妇人小姑娘的,虽然赵宗兰能赚钱,但是这待客的花费,赵宗兰吩咐一声,春喜自然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茶水点心,宴会菜肴,甚至还有酒。
甘相公在家,自然也得露面,毕竟都是达官显贵的家眷,不在家便罢了,在家自然得见一见,这也是自己妻子的脸面。
只是甘奇没有想到,自家妻子结的这个秋兰社,竟然这么盛大,好在家宅占地够广,一个东边侧院园子,招待了上百人。
其实也不难理解,甘奇而今是谁?甘奇的妻子结社,且不说赵宗兰本就有自己的“流量”,就凭甘奇这个身份,自然是众人趋之若鹜的。
秋兰社之名,自然出自甘奇最早的《秋兰赋》,寓意品性高洁。而今的《秋兰赋》,早已是读书人必背文章,八九岁的蒙学小子也能倒背如流,背不出来的,大概也在后面骂着写文章的甘奇。
甘奇到得现场,便听得有人大喊:“难得,难得道坚今日有暇,今日倒是到外我们这妇人堆里来了,咯咯……”
甘奇抬眼一瞧,心中一慌,赵家大姐,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赵宗梅,甘奇心中就莫名有些慌,开口笑道:“大姐好。”
“嗯,还说呢,你姐夫一天到晚忙得不见人影,说是公事繁忙,便是说他再忙,还能有你这个宰相忙?他每日半夜才归,且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他。”赵大姐忽然就起了埋怨。
甘奇也是一愣一愣的,这么凶的吗?最近吴承渥都不敢早点回家了?还是说吴承渥真的这么醉心公事?
甘奇心想,不能害了吴承渥,得给吴承渥打个圆场,连忙说道:“大姐,太学之处,学生众多,忙一些也是正常,不若过段时间把姐夫调出来,弄个闲职,如此便可日日在家陪着大姐了。”
赵大姐立马又不愿意了,摆摆手:“罢了罢了,你们男人呐,还是勤于公事的好。”
太学自然是个好地方,桃李满天下的地方,上不惧宰相威严,下有门生遍地,还没有什么政治风险,这么好的地方,最适合吴承渥了。
甘奇也料到如此,算是帮了吴承渥一把,笑着左右与国家夫人小姐们致意,也问问这是哪家的,那位是哪家的,赵宗兰陪着慢慢介绍着。
夫人小姐们也跟着给甘奇福礼,都是有礼有节,甘奇自然也是有礼有节。
说起来,不满三十的甘奇,对于男子而言,依旧还是个大好年龄,再娶上一两门侧室也属正常。
这就不免有些姑娘家有想法,年轻,高位,允文允武大名正盛,不得正室,得个侧室,对于许多人而言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再说点阴暗的,万一正室将来命途多舛,有个万一之类的,扶正了也不是不可能,这种事情多了去了。
也是甘奇家中除了赵小妹,还真没有一个出身名门的高门女子。
如此交流起来,其中的小动作小门道也就多了,许多妇人故意把自家女儿推到面前,仔细介绍几番。
这般动作一多,赵宗兰倒还没觉得什么,赵宗梅却不乐意了,黑着个脸,直接打断了赵宗兰带着甘奇一一见礼的动作,说道:“道坚可还有公事要忙?”
甘奇看了看赵大姐,面黑如墨。
甘奇又看了看赵小妹,笑意盈盈并不失礼。
甘奇会意过来了,点着头:“有,官家还等着我入宫去见呢。”
“那你还不快去?”赵大姐赶人了。
“我是心想,家中来客,怎么也要见一见,否则失了待客之道,我这就去,这就去,让官家等久了也是大罪。”
甘奇一边说着,一边转头走。
走出侧院,甘奇也哑然失笑,摇着头,想来想去,要不真就进宫见见皇帝?
见皇帝自然是有事要谈,不是急事,但也是重要的事情。
甘霸套了车,甘奇入宫而去。
皇帝赵顼最近并不忙碌,每日早间批阅奏折或者上朝,下午随侍讲先生读书,这侍讲先生之一就有太学吴承渥,侍讲也是吴承渥的新官职。
今日正好也是吴承渥给皇帝讲经,甘奇来了,吴承渥自然站到了一边。
1...275276277278279...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