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大佬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祝家大郎
耶律乙辛又道:“之前,西夏求和之时,西夏太后与天子皆出,倒也不见甘奇趁机动手……”
这话一出,左右倒是安静了一些,这句话倒是有些说服力。
耶律乙辛接着说道:“我去见他,便是诚意所在,只要能容我契丹一隅之地,便有来日再起之日。想他甘奇也知,我契丹乃是镔铁之族,就算他甘奇军威再盛,就算他甘奇有利器在手,想要入我临潢府,我临潢府内二十万契丹人也不会束手就擒,必然拼到最后一人。他甘奇也当爱惜麾下士卒性命,他麾下拢共也不过十数万堪战之军,也不想一战折损太甚。所以这之间,也会还有些许回旋余地。只要我答应他甘奇提出来的条件,便还有我契丹未来崛起之希望。”
“可是……可是……”
耶律乙辛知道这“可是”是什么意思,便道:“无妨,甘奇又不知陛下已亡,便也不知全军上下皆系我一人。只要他不知此事,甘奇便更不可能杀我这个使者。”
耶律乙辛仿佛说服了自己,这一刻心思坚定了许多。众人也不再多言,只是面露担忧。
耶律乙辛决定出城去见甘奇了,立马事不宜迟,甚至连身边亲卫都不带,一人出城而去,也是知道就算带了亲卫也没有意义,若是甘奇真要动手,带多少亲卫也不过是送人头。
军营大帐之中,耶律乙辛见到了甘奇,上前拱手见礼。
甘奇也不意外,似乎猜到耶律乙辛一定会出来见自己,只是抬手请坐。
耶律乙辛却并不立马落座,反而躬身再一礼:“多谢甘相公昔日放还之恩。”
这句话是为了缓和情绪,倒也见效,甘奇笑着答了一语:“耶律相公老了不少啊!已然两鬓斑白。”
耶律乙辛也笑了笑,方才落座说道:“家国沦丧,日日苦愁,岂能不老。”
甘奇点着头,直入主题:“我倒是也不想日日在外征战不休,家中娇妻美妾几房,却还只有一双儿女,我早已想在家中逍遥度日了,今日你我便把这战事彻底了结了吧。”
“在下正有此意。”耶律乙辛立马答道。
“说来听听。”甘奇抬手。
“我契丹愿世世代代尊奉大宋,去国号,裁军队,年年岁贡,只求一片故土耕作活口!”耶律乙辛起身再拜。
甘奇点头沉默着,双眼盯着耶律乙辛在看。
帐中军将几十却也盯着甘奇在看,都在等着甘奇最后的答复,在众多军将心中,家国大事,自然有甘相公一言而决,甘相公总能把这些事情的利弊想得清清楚楚,不必他们多操心。要战就提头去战,要和就打马归乡。
耶律乙辛见得甘奇久久不语,连忙问道:“不知甘相公有何要求,但请说来,能应之事,在下绝无二话。”
甘奇终于开口了,开口之前还先长叹一声:“唉……契丹大辽,如今唯有你一支独木了,破城与我而言不难,倒是这北地几百万契丹人如何处置却是个难题……”
“甘相公可派官员到北地来,我等必尊宋官管制!城内皆是契丹之人,如今之局,在下实不愿看到他们一个个战死沙场,还请甘相公垂怜军将百姓之命。”耶律乙辛真的是什么条件都能答应,却也带出了一点点威胁之意,在告诉甘奇,契丹人定然会战到最后一滴血流干为止。
这种威胁的话语,甘奇并非听不出来,也不是不知道。甘奇从来不小看中国土地上的任何一个民族,他也真的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契丹人真的会死战。历史上连宋这种怂朝灭亡之时,都会有那么一大批投水报国的脊梁,何况契丹辽国?
契丹人在历史上被金人灭国的时候,已然腐朽不堪,却也还有很大一批人真的战到了最后一滴血。
炮可以打破城墙,但是这战争到最后,依旧还得用人命去拼。契丹可不是党项能比,一来党项人少契丹人多,二来契丹在勇武之上也要胜过党项,三来契丹在自尊这方面也不是党项能比,因为契丹也当过百十年的天朝上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甘奇说的这几百万契丹人,到底该怎么处置?这个问题很麻烦,不是战争胜利了,事情就解决了的,历史上有太多前车之鉴,灭一个民族之国,不是打败了就灭了,还得面对各种反扑,连续不断的揭竿而起。
道理甘奇都明白,不过眼前第一步,还是得把辽国给灭了再说,所以甘奇眼神一张,狠厉之间问了一语:“契丹可愿意迁徙?”
甘奇这是故技重施,要想把一个民族之国完全灭掉,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聚不到一起,然后再用两三代人的时间去同化。
这才是釜底抽薪。
耶律乙辛闻言,立马答道:“故土难离,甘相公,更何况几百万人,又能迁徙到哪里去呢?何处能容得下这么多契丹人?”
“这你不用管,只问你契丹人可愿意迁徙?”甘奇如此答着。
要是放在以往,还真没有地方容得下这么多契丹人。因为大宋的人口也到了极限,把契丹人打散了迁徙到大宋各地,这不现实,没有多余的土地来给他们耕种了。把契丹人迁徙到海外,更是不能做的事情,因为一个不好,这些海外的契丹人又会成了敌人。契丹人就得打散,容到汉人里。
但是放在现在,甘奇反倒有地方安置这些契丹人,因为以前只有土地才能安置人口。如今不一样了,没有土地也可以安置人口,比如工厂,比如大规模的建设工地。
不久的将来,工厂会在大宋如雨后春笋一般到处都有,要的就是大规模的劳动力,可不仅仅是纺织厂之类的生产,还有造船厂,一旦开海,造船业就会在沿海蓬勃而起,造船本身需求的人力巨大,甚至跟着汉人当水手出海……
甘奇还要大规模投资基础建设,修建连通全国的驰道,修建各种水道沟渠,开山铺路,挖海造港,都是人力需求巨大,而且亡国的契丹人还“物美价廉”。
几百万契丹人自然就能打散了安置在全国各地了,还都能让他们赚到一口饱腹的营生,不至于真的活不下去,似乎一劳永逸。
耶律乙辛不知道甘奇的这些打算,也在皱眉沉思,他知道甘奇的担忧,担忧契丹人以后再有反复,所以才要让契丹人迁徙。但是几百万契丹人能迁徙到哪里去呢?
耶律乙辛皱眉沉思,在盘算着甘奇心中到底作何打算。真要把几百万契丹人都迁出故土,那也要有地方安置不是,若是安置不善,没有地方能养活,甘奇岂不是自讨苦吃?几百万契丹人岂能不揭竿而起?
这大宋朝,哪里还有地方安置得下几百万契丹人?之前党项人之事,就已经安置到河套去开荒种田了,而今还有哪里能放人?总不可能把宋人的土地拿来分给契丹人种吧?
耶律乙辛想不通,又问:“甘相公当真要契丹人迁出故土?”
甘奇认真点着头,盯着耶律乙辛在看。
耶律乙辛知道,甘奇有一句话说得不假,破城不难。耶律乙辛知道这座临潢府城,十有八九会被打破,他来这里,就是想要那万一的回旋余地,他也不想真的在临潢府内战到最后一滴血。
但是事情到得这一步,耶律乙辛脑子有些乱了,把契丹人都迁出故土?甘奇拿什么养?
难道甘奇就没有想过不久的将来,中原大地到处是契丹人揭竿而起烽烟大作?
揭竿而起烽烟大作?
耶律乙辛陡然脑中一惊,从大帐门口北望了一眼视线尽头的临潢府,脑中好像迸发出了什么念头。
是此时在这座城池里孤军奋死一搏?
还是不久的将来裹挟几百万活不下去的契丹人肆虐中原奋死一搏?
在耶律乙辛的脑海中,似乎陡然间有了一道选择题。
(老祝为什么停更多日?因为差点猝死……被你们咒多了………………开个玩笑……)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六百一十四章 愿世代不起刀兵(老祝回来了)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耶律乙辛心中犹豫不已,这场仗的结局,似乎注定要往一个方向发展,但是耶律乙辛不免也还有那么一点点可怜的侥幸。
但是耶律乙辛早已不是那等靠侥幸做事的年纪了,城池一旦破了,那就真的一点筹码都没有了,至少此时还有谈判的余地。
几百万契丹人,都要从辽国故地迁徙出去,耶律乙辛甚至有点佩服眼前的这位甘相公,连这种办法都得出来。
耶律乙辛沉默了许久之后,问了一句:“不知甘相公要把我等契丹一族都迁到何处去?”
甘奇答得毫不拖沓:“迁往大宋各个州府,愿宋辽之民,从此结为一家,世代相亲。”
“迁往各地州府?”耶律乙辛有些担忧疑虑,又道:“怕是没有土地养之,难以为生。”
耶律乙辛这话看起来是为甘奇担忧,其实心中更起了许多想法,中原王朝的历史里,不是没有过外族内附内迁的事情,而且这种事情还不少。
外族内迁,纵观历史,其结果就是不断有外族在中原建立王朝,特别是在晋朝的时候,所谓五胡乱华,拓跋、慕容等等,外族统治汉人的事情许多,甚至拓跋的北魏一度还成为中华正主。
花木兰的故事就在北魏,连《木兰辞》里面句子中,都是“昨日见君贴,可汗大点名”,而非“皇帝大点名”。
少量的外族人,统治大量的汉人,这种事情远在晋后,近的就在宋之前的五代十国,连把燕云割让给辽国的儿皇帝石敬瑭,也是沙陀人,而非汉人。
几百万契丹人内附……
这种事情在耶律乙辛脑中爆发出了无数的想象,特别是耶律乙辛看着面前的甘奇,想象就更多了。
因为耶律乙辛这种辽国老臣在甘奇身上看到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也许就他这个旁观者看到了些许端倪。
什么事情?
强臣与少帝之间的那点事,这种事情在辽国人的经验里,在历朝历代的历史里,都是不可避免要发生的。
一呼百应,功高盖世的臣子。
少年登基,不懂政治的皇帝。
这会发生什么?
不言而喻……
这是乱象之源,历朝历代,如甘奇这种人,从未有过例外,哪怕连霍光这种人,也曾废立过皇帝,其余之人,更是没有一个会安分守己,有时候是主动为之,有时是被动为之,总之,都要为之。
耶律乙辛不需要如何猜测,也笃定甘奇必然要为之。
也就是说,这大宋,在不远的将来,必然有一场乱事!君臣之乱,篡夺之乱。
也许,这才是契丹一族,大辽之国,唯一的一线生机!
甘奇答着耶律乙辛的话语:“内迁契丹,自然是要给一条生路的,我大宋也不愿内迁几百万人,却处处揭竿而起,这一点耶律相公不必担忧。”
耶律乙辛脑中正有风暴,几乎都没有听清楚甘奇的话语,只听到甘奇话语中“揭竿而起”四个字,便已是浑身一震。
因为他想的就是揭竿而起,一旦大宋内乱,几百万契丹人揭竿而起,在宋人的土地上建立契丹之国,不管这事有多难,但是历史上成功的人有很多,就证明这事情定然有办法能做成!
在宋土建国,直接把契丹国建立在繁华的中原,这事情的诱惑力大到无法想象。
陡然间,摆在耶律乙辛面前的选择有了变化,已然不是什么投降与不投降的事情了。
而是变成了此时是死战而死伤无数任人宰割,还是保存能战之兵,保存实力,到时候趁着大宋内乱大旗一举,烽烟四起。
人,就是不能看到希望,一旦看到希望,总是会升起无数的憧憬。
耶律乙辛终于下定决心了,点头答道:“甘相公,我契丹愿意内附迁徙,只求再无刀兵之祸。”
甘奇内心欣喜,却是不露神色,只是点头直白说道:“党项来降,便也不曾再有刀兵,今日契丹再降,更不会有刀兵之祸,此事耶律相公放心即可。”
甘奇是真不知道耶律乙辛心中的那些打算,他心中想法就是与党项人一样处置,但凡契丹人里有影响力的,都弄到汴梁城里圈禁起来,人口打散分到各地去,修桥的修桥,铺路的铺路,挖港口的挖港口,开矿的开矿,下海的下海。
甚至还要招揽一部分人入伍当兵。
如此两代人,大事就成了。
也是在甘奇心中,民族融合是必须要走的路,不能永远把民族分割开来,那就永远要面对民族之乱,汉人万万,融合这些少数民族不难,就像溪流汇进大海一般。
只有解决了民族对立,才能真正稳住这个国家不断向前的局势。几千年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民族对立的历史,当然,世界历史也是这么回事。
只是而今甘奇的格局早已超脱了这个时代,已经放眼极远的未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对手,早已不该是自己土地上的这些人了。
只见耶律乙辛已然起身跪地大拜:“契丹愿降,愿世代不起刀兵,和睦相亲!”
耶律乙辛,是真的聪明,不是说他卧薪尝胆聪明。而是他真的猜中了一些事情,猜到了未来的一些端倪。
甘奇已然起身来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口中还问道:“倒也不知你家陛下可认同此事?”
这是甘奇最后一点担忧,因为他知道那个耶律浚好像不是一个那么“通情达理”的人,万一这当皇帝的还有其他心思,也是个麻烦事。
不想耶律乙辛此时倒也直白:“陛下已然宾天。”
甘奇目光一张,看向耶律乙辛,还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中一方面在佩服自己昔日把耶律乙辛放回去的先见之明,另外一方面也佩服起耶律乙辛。
显然甘奇是猜到了什么,心中已然给耶律乙辛竖起了一个大拇指,还有一句话:是个人才!
“既然如此,那便不多言了。”甘奇又笑了起来,抬手作请:“耶律相公头前请,我派人随你入城。”
甘奇怕有反复,不愿放耶律乙辛一个人入城,而是派人随他入城。
耶律乙辛倒也不拒绝,答道:“有劳甘相公!”
(没啥,就是回来了,好好完本,开下本书,爱你们!)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六百一十五章 甘相公处境也难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契丹降了,在大军围城,困守一处的情况下,城池开了。
但是情况却也并不那么顺利,满城之人,哭哭啼啼者无数,更有不少人甚至不相信契丹会投降,依旧拿起兵器上前拼死抵抗。
甘奇并未入城,大概也是猜到城内还会有一番乱事。对于这些乱事,其实甘奇心中是敬佩的,也觉得有些悲壮。
只可惜后世没有人再去传颂契丹辽人的悲壮了。
如此,甘奇也不免想给契丹辽国好好修一套不偏不倚的史书,这套史书的重点就在不偏不倚。
契丹大辽,生得传奇,死得悲壮,从山林而来,占据东北,威压草原,南服中原,大宋历史上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辽国历史上也就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
越是正视大辽这个对手,便越是凸显出灭亡辽国的难度之巨,也凸显出甘奇功绩之大。
作为失败的一方,越是受到礼遇重视,有时候便也越是能让人少些怨恨,多些心服口服。
迁徙几百万人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至少要经过数年时间,其中也要配合各地工程需求,一步一步才能达成。
狄咏会常驻临潢府与辽阳府,一方面保持重兵之势,二方面是要继续在这里威压草原,草原是中原王朝永远的敌人,甘奇想要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彻底把东亚这篇区域归成一国,这事情也要徐徐图之。
对于草原,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先打服草原各部,建立大宋在草原的权威,其次是分化各部,比如给各部划定草场区域,然后再来建立更为深入基层的行政管理模式。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草原人口,这很重要。只要人口一直在这片二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草原承受之内,草原其实就乱不起来,一旦人口暴涨超出了草原承受的范围,那必然就会乱。
如何合理的控制草原人口,这是个问题。历史上清朝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那就是引入藏传喇嘛教,让整个草原都信教,然后规定每家每户的男丁只能留一个,其余都要到寺庙里去当喇嘛。
满清此举,一度把整个草原人口控制到不足五十万人,不可谓不狠毒,也让草原再也成为不了边患,千年北方游牧彻底平定。直到二战之后几十年,草原人口才开始恢复过来。
这个办法要不要效仿之,甘奇也还在犹豫之间。
狄咏留在临潢府与辽阳府这边,还有一个重要的差事,那就是清查关外田亩数量,契丹人迁徙出去了,这里就会空出大量的土地,东北本就是可以成为大粮仓的地方,得有人来种地。
甘奇的打算有两个,一面是继续从内地迁徙宋人来种,另一方面更简单,把这些土地最为功勋来赏赐军汉,军汉终归有老的一天,每个人都有卸甲归田的那一日,关外的人口自然也就有暴涨起来的那一天。
这些计划,都在甘奇脑海之中酝酿,有些已经开始稳步实施。
而甘奇,已然带着耶律乙辛等一众辽国贵族走在回东京的路上了。
耶律乙辛会时不时与甘奇同车而坐,两人一路上慢慢交流着一些事情,也是如今能真正与甘奇交流的人不多了,耶律乙辛这种人,反倒是少数几个能与甘奇在一个频道上交流的人。
就如对话之中,甘奇问道:“耶律相公动手的时候,心中想的是什么?”
这话问得不那么直白,但是耶律乙辛瞬间就能听明白,甘奇问的是他杀皇帝耶律浚的事情。
耶律乙辛先是一礼,谦虚道:“亡国之相,不敢再称相公。”
然后耶律乙辛又道:“生死存亡之际,先皇幼稚,不辨是非,实乃无法,在下当时一心想为国之事,便也未想太多,以大局为重,冲动之下便动了手。”
说完这话,耶律乙辛偷偷关注着甘奇的表情变化,却见甘奇面上毫无表情,不免有些失望。
耶律乙辛心中,其实是想看到甘奇脸上表露出一种欲望的兴奋。说直白一些,耶律乙辛就想看到甘奇做与他一样的事情。
却听甘奇说道:“耶律相公好生狠辣啊!”
耶律乙如今越发直白:“甘相公昔日放在下回去,显然就是等着这一幕了,倒是甘相公谋划深远,在下远远不如。”
甘奇看向耶律乙辛,笑了笑,忽然起了疑问:“耶律相公好不容易动了手,皇位唾手可得,却又在城外降了,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若是旁人,万万不可能这么洒脱。这其中是何道理?我倒是一直没有想透彻。”
甘奇是真有这个疑惑,耶律乙辛投降投的太顺利了,事出反常,甘奇便总觉得其中有妖。
耶律乙辛连忙换了一个表情,面色微白:“大宋军威,实难抗衡,与其徒耗性命无数,不如……”
甘奇一抬手,止住耶律乙辛的话语,说道:“你,不是这样的人。”
耶律乙辛沉默了,甘奇实在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但是不忽悠也不行,总不能说自己想等甘奇也做出篡夺弑君之事,等着大宋天下大乱想要东山再起吧?
就在耶律乙辛片刻的沉默之中,甘奇又问:“你觉得我大宋将来会如何?契丹将来又会如何?”
甘奇说这话,倒不是猜到了耶律乙辛心中所想,而是他隐隐有一点内心所感,感觉耶律乙辛不太老实。
耶律乙辛闻言一愣,忙答:“大宋如今之威,已然天下无双,定会千秋万代,四海升平!契丹之民如今已然是大宋之民,从此随着大宋,定也是安居乐业,再无……”
“罢了罢了……”甘奇又打断了耶律乙辛的话语,然后说道:“你我二人之间,说这些场面话语有何意义?你若是愿意多说几句其他的,我便洗耳恭听,你若是只愿说这些场面话语,便也罢了。”
场面又沉默了起来,只有车架嘎吱嘎吱的声音,气氛似乎冰冷严肃了起来,却又好似有些许融洽和谐在其中。
耶律乙辛沉默了许久,他知道这几年宋的许多事情,虽然不知道详细经过,但是至少也知道英宗驾崩之前,甘奇还在汴梁城亲手杀死了宰相文彦博。就从这一点,耶律乙辛就能看出许多事情的苗头。
所以纠结几番,耶律乙辛忽然开口,好似在惆怅叹息:“想来……甘相公处境也难。”
说完这句话,耶律乙辛立马看向甘奇,期待着甘奇的回复,机会在这里,耶律乙辛似乎在想着要不要给甘奇出谋划策一番,比如……怎么让皇位唾手可得……
甘奇看向耶律乙辛,忽然好像明白了什么,笑了笑:“我倒是不难,耶律相公想多了。”




回到北宋当大佬 第六百一十六章 享世代香火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回到北宋当大佬最新章节!
甘相公处境到底难不难,也许不一定是甘相公自己能决定的,只是甘相公有这个自信。
大军再一次凯旋回京,灭辽大功,几千归骑,按照惯例,得先在城外休整一番,把甲胄都擦洗一番,旌旗也要洗干净,马匹要刷干净,军容整齐入城。
这一次入凯旋入城,依旧有无数百姓夹道欢迎。
只是甘奇总觉得这一次有些不一样。
到底哪里不一样呢?
甘奇频频掀开车帘往外面去看,看了许久。
甘奇终于知道是哪里不一样了。
1...284285286287288...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