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来自远方
“任先生现在还没成亲?”翻到资料第二页,李谨言发现,年近四旬的任先生,身家不菲,父母双亡,至今未婚。放到后世,这完全就是一只能被人抢破头的钻石龟。放在这个年代却很不正常。三十大几还是单身,洁身自好到像个苦行僧,不是身有隐疾,就是有其他难言之隐。
“这个……”萧有德也有些不确定,“不是没人给任先生说媒,可惜都被推了,具体原因没人清楚。”
“这样啊。”李谨言摸摸下巴,单身主义?还是其他原因?不过这是任午初自己的事情,李谨言还没八卦到非要弄清楚。但他对任午初这个人的确是起了兴趣,或许他该找个机会当面见一见他。
“言少爷,还有其他吩咐吗?”
“没了,麻烦萧先生了。”李谨言将关于任午初的资料起来,笑着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包装美的盒子,“这是家化厂的新产品,世面上还没有出售,萧先生可以带给家中女眷,只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萧有德接过盒子,突然眉头一跳,从盒子的样子来看,分明是迎合年轻女子的喜好。他除了两个儿子,并没有女儿,夫人也在民国初年去世了,倒是最近新纳了一房姨太太,这件事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言少爷此举,到底是……
“萧先生,你怎么了?”
“没有,没什么。”萧有德的心惊只是片刻,脸上的表情并没产生太大的变化,和李谨言道过谢,就借口有事离开了。
等到房门关上,李谨言才缓缓起脸上的笑容,他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到底对不对,但他毕竟不是楼大帅,也不是楼少帅,想要让萧有德和他的手下人彻底服他,就不能一味宽和,该让他们有些忌讳。但是这么做,真的好吗……苦笑一声,他果然不是搞阴谋诡计的料啊。
李谨言想得太过入神,以至于没发现楼少帅何时走进了房间,直到他整个人被从椅子上抱起来搂进怀里,才一下子回过神来。
“在想什么?”楼少帅轻咬了一下李谨言的耳垂。
李谨言侧过头,目光对上那双黑沉的眼睛,“少帅,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将刚刚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楼少帅,李谨言顿时感觉轻松不少。
“信不过萧有德?”
“不是。”李谨言皱了皱眉毛,抓了抓头,“只是觉得应该这么做。”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一只戴着白手套的大手梳过李谨言的发,轻轻按压着他的发顶,“有我在。”
“恩。”李谨言闭上眼,靠在楼少帅的肩膀上,肩章还是会硌到他,可他却一点也不想动。
李三少完全没意识到,他此刻的样子,有多像一只正被顺毛的猫。
或许是被李谨言的样子取悦了,楼少帅托起李谨言的后颈,吻上了他的唇,不似往日般急切炙热,而是带着一种呵护般的小心翼翼。
李谨言的头开始变得迷糊起来,伸出胳膊搂住楼少帅的肩膀,主动加深了这个吻。
突然,房门被敲响,季副官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少帅,开会时间到了。”
“开会?”李谨言的脑袋还有些迷糊。
“恩。”楼少帅抬起头,手背擦过李谨言的嘴角,雪白的手套染上了一抹湿痕,“官银号的事情,还有南满铁路,日本人的赔款现在还没有消息,军政府里的人意见不统一。”
一提到钱,李谨言的脑子立刻清醒了。
“少帅,你说日本人打算赖账?”
“可能。”
李谨言的眼睛眯了起来,他就知道,那帮矬子压根不是好东西,白纸黑字写下的东西都能耍赖,就像他们厚颜无耻的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篡改教科书时一样,对付这帮不是人的东西,就不能好声好气的说话,得用巴掌扇,用脚踹,他们才能老实!
“少帅,要是日本人真要赖账怎么办?”李谨言拉住楼少帅的胳膊:“再和他们打?”
楼少帅没点头,却也没否定,很显然,军政府里正因为这件事无法达成统一意见。之前能够把日本人揍得满头包,出其不意是个重要因素,现在日本人已经有了防备,想要取得如之前的大胜并不容易。再加上大连旅顺近海,日本军舰随时都能提供炮火支援,驻朝的日军兵力足有两个师团,短期内再同日本人起干戈并不明智。
但任由日本人赖账,也没人愿意咽下这口气。
“少帅,我有个主意。”李谨言眼珠子转了转,“当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进北京,都干了什么?”
“抢?”
楼少帅一个字就说到了点子上。李谨言笑眯眯的点头。
“日本人的国库咱们抢不到,可北六省却有不少日本银行,尤其是日本正金银行,钱都是大大的有!”
“抢银行?”
“……”看到一身铁血军人气概的楼少帅,一本正经的说出抢银行三个字,李谨言突然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不过马上被他压了下去,“不是抢,是临时接管。”
抢劫和接管,虽然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但字面的意思却可以大做文章。
“日本人不给赔款,咱们就接管他们在北六省的银行作为抵押。”
其实,目前日本在华资产,最有“接管价值”的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这个会社有日本皇族背景,天皇和几个亲王都有股份在里面,再加上日本的官僚,财阀和银行家,总资本达到两亿日元以上。现在日元和美元的兑换比率是二比一,十日元就能换一英镑!可惜的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总部在大连,那里现在还被日本人死赖着不走,不过倒是可以打打各地分社的主意。
楼少帅不是正在筹办北六省官银号吗?接管了这些日本银行,连周转资金都不用另外筹集了。至于华夏老百姓在日本银行里的存款,可以对照存单续存在官银号里,或者直接兑付,都没有问题。
哪怕日本人提出抗-议,北六省军政府也完全不必理会,谁让日本人赖账,他们完全是师出有名。
李谨言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的和楼少帅一说,楼少帅当时没说话,只是在军政府各部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北六省对外关系局局长展长青,给日本驻北六省总领事矢田发了一封信函,声明若再拿不到日本人的第一笔赔款,他们就不得不采取非常手段。
这封信发出去,犹如石沉大海,日本人是打算赖账到底了。很显然,丢掉了南满铁路大部分路段,安奉铁路也无法正常运营,日本人憋了好大一口气。自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在日本人眼里,华夏成了一只任由他们割肉喝血的肥羊,如今角色转换,这只以往只会咩咩叫的羊,突然用锋利的角狠狠在他们身上戳了一个窟窿,伤口钻心的疼!在这种情况下,想让他们乖乖把赔款送上,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既然日本人不识相,我们就去抢!”
当然,楼少帅的原话绝不是这样,事实上,他只说了两个字:“动手。”
两天之内,凡北六省境内的日资银行一律被全副武装的大兵包围。北六省军政府宣称:鉴于日本在期限内未赔付第一笔战争赔款,违背了停战协议,军政府将暂时接管这些银行,以此作为抵达,直到日本愿意拿出钱来为止!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展长青对找上门的日本领事矢田说道:“既然贵方不愿意给钱,那我们也只好吃亏一些,先拿点利息罢了。不过请阁下放心,一旦赔款到了,我们立刻撤兵,不会对贵方造成任何损失。”
展长青笑得像只狐狸,矢田一口血险些喷出来,
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当他没看到那些砸开了金库,成箱搬钱的士兵吗?!
谨言 第九十五章
短短三天时间,北六省军队接管了省内的全部日本银行,包括支店在内共二十一家。仅有开设在旅顺的一家日本正金银行支店得以幸。但好景不长,很快,大量手持银行存单的人就在这家支店的门前排起了长龙。随着挤兑风波愈演愈烈,其他的外资银行,例如华俄道胜银行也受到了波及。每天,银行还没有开始营业,就能看到大量的储户在银行门前排队,生怕晚了一刻就拿不到自己辛苦存下来的血汗钱。
虽然英法等国在华夏开设的银行暂时未受到牵连,却也隐隐有些担忧,眼下北六省内的情况,对外资银行都十分不利。日本人借机挑拨,妄图说服英法等国对华夏施加压力。
“诸位,这样下去,损失的将不只是日本的利益。”日本驻华全权公使伊集院说道:“这是华夏人的阴谋,从一开始,他们就是以战争赔款为借口,想要将在北六省内的外资银行全部挤垮!这是十分危险的,必须阻止他们!”
俄国公使点头表示赞同,英法美三国公使仍在考虑,德国公使哈克斯绍绅站起身,对伊集院说道:“那么,不如阁下劝说日本政府先将战争赔款交付给华夏人如何?”
哈克斯绍绅这句话一出,房间内众人的目光同时聚集在日本公使伊集院的身上。
美国公使显然十分赞同德国公使的意见:“若华夏人对外资银行动手的借口是战争赔款,为何不让这个借口彻底消失?”
“的确。”法国公使也点头说道:“没有了借口,就没有了动手的理由。”
各国公使心中都明白,说到底,这件事还是日本不守信用引起的。英国公使朱尔典对日本人产生了极大的不满。是他说服华夏人在谈判桌上让步,并为此做了保证。日本人不遵守条约,未在规定期限内赔付华夏人一分钱,相当于在华夏人面前扫了他的面子。
朱尔典不在乎受损失的是华夏还是日本,让他恼火的是,作为大英帝国的公使,他的威严乃至大不列颠的威严受到了挑衅。
日本人太不识相了。
就在这时,房间的门被敲响,一名身着洋服的华夏人推开门走进来,将一封电报交给了朱尔典。他是朱尔典在东交民巷官邸的管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朱尔典的官邸服务了五年以上。
“诸位,”朱尔典看完电报,抬头说道:“这是北六省发来的电报。”
包括伊集院在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朱尔典手中的电报上。
“电报上说,对日本银行的临时接管实属无奈,作为战胜一方,北六省必须保证自己的利益。只要日本人按照条约规定赔款,北六省军队将即刻解除对日本银行的军事接管。”
说到这里,朱尔典的目光转向俄国公使,“电报中还提到了此次被波及的其他外资银行,并对此深表遗憾。”
“一派胡言!”伊集院公使大声说道:“借口,通通都是借口!”
“那么,”朱尔典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起来,“阁下打算怎么办?难道日本人真打算赖账?”
“必须给华夏人一个教训!”伊集院鼓动各国公使,“就像庚子年一样,组成联军出兵,让这些嚣张的华夏人知道,太过得意是会吃苦头的!”
众人面面相觑,德国公使和美国公使就像是在看一个神病一样看着伊集院,连之前站在日本一边的俄国公使廓索维兹都用十分不理解的目光看向他,这个日本人当他们都是白痴吗?
组成联军进攻北六省,亏他能想得出来!
现在的欧洲局势如何,众人心知肚明。在这个关头组织联军,恐怕还没到华夏,联军内部就先打起来了。况且,就算联军能够打败北六省的军队,然后呢?最终获利的恐怕只有日本!当然,或许还要加上一个俄国。不过俄国宫廷内传出消息,沙皇的主要注意力已经彻底转向欧洲,主张在远东增兵的德米特里大公在拉斯普京坚持不懈的谗言和诋毁下失去了沙皇的信任。沙皇会在此时派兵到远东来吗?只要拉斯普京不想让德米特里大公重新掌权,丢了自己的脑袋,肯定会大力阻止。
德美两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也不会在这时出兵,至于法国,高卢雄鸡的传统势力在华夏西南,千里迢迢的派兵进攻东北,他们能得到什么好处?北六省没有紫禁城,也没有圆明园。
英国公使朱尔典鉴于日本这段时间的表现,打算向国内建议,重新考虑大不列颠和日本的结盟关系。华夏目前正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南北和谈一度中止,就算建成统一政府,恐怕也是政令不通。英国可以重点扶持某个军阀作为代言人,在北六省接连战胜俄国和日本之后,在华列强都产生了一个之前从没有过的念头,或许,一个强有力的华夏军阀,比某个外强中干的国家更有合作价值。
伊集院意识到目前的情况对自己十分不利,但他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终于,在长时间的沉默之后,英国公使朱尔典开口说道:“阁下,我希望日本能够履行同华夏人签订的合约。”
“什么?!这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朱尔典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如果日本打算违反条约,我将照会各国,华夏海关不再给予日本商品任何优惠待遇。同时,用于庚子赔款的关税,属于日本的那一部分也将交给北六省,抵偿此次战争赔款。”
目前华夏海关被欧美列强尤其是英国所控制。朱尔典的话相当于给日本人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么赔款,要么,还是赔款。
各国公使对此都没有异议,无论如何,受到损失的只是日本。况且在这些列强眼中,日本就算整天叫嚷着脱亚入欧,也只是一群穿了文明人衣服的猴子而已。
朱尔典的决定很快以电报形式传回了北六省,知道一旦英国施加了压力,日本人肯定扛不了多久,北六省的大兵们立刻加快从日本银行搬钱的速度。包括库存的金条,银元,甚至各国货币都被一扫而空,就连日本银行发行的银圆券也没有放过。有几个大兵突发奇想,把银行柜台和库房大门也给拆了下来一起搬走。按照那几个兵哥的话来说,库房大门是钢的,柜台也是好木料,搬回去说不准还有用处。
这一行动非但没有受到上峰的批评,反而得到了表扬。于是,在搬空库房之后,大兵们纷纷干起了拆迁工作。库房大门搬走,柜台搬走,椅子搬走,桌子搬走,连银行大门都被拆下来搬走。
总之,以抵押为名义,通通搬走!
在银行中工作的日本人和为日本人工作的华夏人也被临时看管起来。为了防止他们乱说话,往正义的北六省大兵身上泼脏水,李谨言特地吩咐萧有德一定要千方百计的做通这些人的“思想工作”。
对日本人实行高压,敢乱说话,通通死啦死啦地!华夏人则是被区别对待,因生计问题才在日本银行中干活,并没和日本人有太大牵连的,一律好言好语劝说,并保证在北六省官银号开业之后,可以为他们安排一份工作。至于那些死心塌地跟随日本人做了汉奸的,通通抓起来!还因此捞到几条隐藏很深的“大鱼”,都是和之前的川口香子一样,用华夏人身份作为掩护的日本人。
日本人暂时不能杀,但是这些人,都宰了日本人也没处说理去。
白宝琦和财政部的下属官员一连几天没有合眼,不分昼夜的清点从日本银行“临时接管”过来的资产,包括金条,银元以及英镑,美元和日元,还有一部分德国马克和卢布,折合大洋总计一千三百五十万,至于那些被大兵们拆来的门板柜台什么的,直接被送进了改建中的北六省军工厂,钢铁可以熔了再利用,木材可以当柴火烧,完整的桌椅板凳,则被送到了城外的临时容所。
这些容所原本是退伍兵哥们的员工宿舍,在建造工业区的过程中,大量的流民和无家可归者涌向了关北城,到这里来找活干,帮李谨言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他们吃住都在工地,还在工业区外搭建了不少简陋的窝棚。
夏秋时节还好,进入十一月,连续几场大雪,这些人搭建的窝棚根本无法抵挡北方冬季的严寒。
李谨言和陆经理等人商量过后,让工厂和农场里的退伍兵搬进已经建好的新房,将工地上的人分批安置进他们之前居住的员工宿舍。并取得了一些工厂老板的同意,将已经建造好却还没投入使用的厂房,也暂时用来安置这些人。虽然挤了一些,到底有一处安身之所,不会让他们被寒冷的北风冻死。
“房子暂时让大家住,不过也要约法三章。”李谨言亲自查看过安置点后,发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容所根本无法支持下去。
“不许随地大小便,注意个人卫生。领取的被褥和棉衣都要登记,每天吃饭也要登记。开春后,这些都要从工钱中扣除。”
不是李谨言苛刻,只是最近发生在容所的一些事,让他明白了何谓升米恩斗米丑,他必须让这些人知道,对他们的帮助不是无偿的,想要有所得就必须有付出!无偿得到的东西总是不会懂得珍惜,当他们意识到吃到嘴里的馒头,穿在身上的棉衣和盖着的棉被都是要花钱的,就不会再随意糟蹋,也不会故意挑刺抱怨。
李谨言十分想不通,某些人是哪来的自信,以为他是个好心到白痴的冤大头?给他们吃住还要给他们钱花?
对于仍不知道悔改,继续挑刺冒头的,李谨言没有心软,直接让跟着他的兵哥将闹得最厉害的几个人都揪出来,当着所有人的面从容所里扔出去。
他不知道这些人是否能活下去,但他必须硬下心肠。
“大家也看到了,”李谨言表情冰冷“若是不满意,可以走。别把他人的好心当做理所当然,要想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就得明白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世上,谁也不欠谁的!”
一句话落,房间里鸦雀无声。
李谨言在离开之前,不忘叫哑叔安排几个手下看着些人,“最近挑事的都在这群人里,看着他们,若是再闹,直接关闭这个容所。”
天下可怜的人多了,他的确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却不会将自己的好心用在白眼狼身上!他可不想成为那个被蛇咬死的东郭先生。
哑叔双手拢在袖子里,扣在脑袋上的皮帽子边沿压在眉毛上,显得那张没了鼻子的脸更加骇人,他对李谨言点了点头,意思是让李谨言放心,他知道怎么做。
“哑叔办事我放心。”李谨言笑了,斗篷边沿上一圈火红的狐狸毛,愈发衬得他俊秀如玉,眉目如画。哑叔不由得愣了一下,三少爷,越来越像二老爷了。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洒落,不过是一盏茶的时间,雪就没过了脚踝。这么大的雪,开车并不安全,李谨言正有些为难,风雪中传来了阵阵马蹄声,像是敲击在心头的鼓声。
黑色的骏马,戎装的骑士,翻飞的黑色斗篷,像是用浓墨泼洒在天地间的一抹重。
马队行到近前,马上的骑士勒紧缰绳,骏马抬起两只前蹄,发出嘶咴咴的叫声。
“少帅。”李谨言笑了,“你怎么来了?”
马上的楼少帅用马鞭顶了一下帽檐,向李谨言伸出了手。
“来接你。”
看着摊在眼前的大手,不知为何,李谨言突然想起了楼少帅到李家下聘时的那天,同样的大雪漫天,黑色的骏马,和马上一身戎装的军人……
“想什么?”
“没有。”李谨言摇摇头,将手放进了楼少帅的手里。
楼少帅略弯下腰,直接将李谨言拉上了马,抱在身前,“回家。”
“恩”李谨言拢了拢身上的斗篷,将脸埋进了楼少帅的怀里,管他是不是不够爷们,保暖,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
回到楼家,掸掉衣服上的雪,楼少帅就去了书房。李谨言这才知道,楼少帅是丢下公事特地去城外接他。一瞬间涌上胸口的是什么滋味,连李谨言自己也说不清楚。
不过也没容他多想,就被楼夫人叫了过去,说有事情找他。
楼夫人刚出月子,脸色红润,人也富态不少,见到李谨言,告诉他三天就是楼少帅的生日。
“虚岁二十一,周岁满二十。”楼夫人将怀里的楼二少交给奶妈,“之前原本想给你好好过个生日的,没想到出了那件事,也没办成。干脆借着逍儿生日一起热闹一下。”
“娘,你拿主意就好。”李谨言说道。
楼夫人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我想着,年轻人喜欢新式的东西,逍儿生日那天,就在府里办个西式的舞会,如何?”
“舞会?”
“是啊。顺便邀请各国公使携夫人参加。”
邀请几国公使?
李谨言沉吟半晌,想起楼少帅告诉他,英国人打算把给日本人的庚子赔款从关税里扣下来的事情,果断一拍大腿,“娘,办舞会!”他就说,连楼六和楼七小姐出嫁都要按照传统规矩来办的楼夫人,怎么突然想要办西式舞会了。这样的场合,不正适合谈一些不便于在台面上说的事情吗?例如拿出多少筹码,才能和约翰牛达成协议,更好的坑日本人……
见李谨言明白了她的意思,楼夫人笑了。不想楼二少在这时醒了过来,咿呀两声。李谨言探头去看,白胖胖的娃娃,睁着黑葡萄似的大眼睛,扁着小嘴,眼瞅着就要哭起来。
楼夫人从奶娘的怀里把孩子接过来拍了拍,见李谨言伸着脖子看,示意他抱抱看。
“娘……”李谨言看到被送到眼前的楼二少被,差点蹦起来跳到沙发后边去,让他抱?他会不会一不小心给捏碎了?
“伸手。”楼夫人笑着说道:“抱抱看,我年纪大了,以后说不准要你多带带他。”
李谨言没辙,只得伸出两条胳膊,楼夫人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将楼二少小心翼翼的抱在怀里,然后,整个人都僵硬了。
“娘……”
“怎么了?”
“好软。”李谨言想哭,他根本不敢用力气,这么一个面团子似的柔软生物,会长成楼少帅那样?
见李谨言僵硬得不成样子,楼夫人只得把楼二少抱回来,“瞧你那点出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