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谨言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来自远方
喜福回到堂屋,三夫人正放下手里的茶杯。
“送走了?”
“走了。”
“恩。”三夫站起身,“告诉孙妈,好好看着二小姐,我和老爷回来前不许她出房门一步。要是那个姓吕的再来,直接让门房撵走。”
“是。”
喜福答应着下去了,三夫人整了整衣摆,想起托人查到的吕家情况,以及吕茵母女之前撺掇杨夫人给李谨言添堵的事情,再想到李锦书像是被棉花塞住的脑袋,不由用力攥紧了手指,或许她该和谨言说一声,这个吕茵绝不能留。
李三老爷和三夫人到的并不算早,大厅里,不少客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说话,穿着西式服装的男仆手举托盘从身旁走过,透明的玻璃杯里盛装着金黄和深红色的洋酒。
“三叔,三婶。”李谨言和身旁的人说了几句话之后,就朝他们走了过来,笑着问道:“怎么没见锦书?”
“她身体不舒服,在家休息。”三夫人说着,视线在大厅里一扫,指向一个靠墙站着的年轻人说道:“老爷,那是不是沈家少爷?”
“可不是他?”
三夫人对李三老爷说道:“你去和沈家少爷说话,我有话和侄子说。”
说完就拉着李谨言走向大厅角落。走到一个稍微僻静点的地方,三夫人才开口把吕茵的事情告诉了李谨言,“谨言,这姑娘恐怕不会消停,早晚要闹出什么幺蛾子来。锦书我给关在了家里,至少得在出嫁前给她扳过来,不能让她这么出门。”
“我知道了,三婶。”李谨言晃了晃手里的酒杯,“这事交给我,你别担心了。至于那个吕茵……”
话说到这里,突然大厅里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大帅府的二管家就来找李谨言,说是外边出事了。
“什么事?”
“几个学生带着十几个流民在大帅府前闹事。”二管家擦了擦头上的汗,“已经惊动了客人,也不能就这么把他们给赶走。”
“谁说要赶他们走了?”李谨言的脸上非但不见一丝紧张,竟然还笑了,“管家,你去告诉少帅一声,他在书房里和人谈事情,我先去看看。”
“谨言,不会出事吧?”三夫人担心的看着李谨言。
“没事。”李谨言示意
“没事。”李谨言示意三夫人稍安勿躁,“我去处理一下,不是什么大事。”
李谨言和二管家走出大厅,刚到大门口,就见七八个学生和十几个穿着破旧棉袄的人站在大帅府门前,其中一个高个子的男学生正挥舞着手臂大声说着什么,还去推搡门口的守卫,见到李谨言出来,神情更加激动,好像就在等着这一刻。
“就是你!”那个男学生指着李谨言,“就是你将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赶出容所的!”
李谨言嘴角依旧带笑,看着那个激动的男学生,“你是谁,这和你有关吗?”
“我是张建成!”那个男学生挥舞着手臂,“我要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讨个公道!你们这些尸位素餐的特权阶级,在这里肆意享乐,夜夜笙歌,这些人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要被从唯一的安身处赶走!你知不知道已经有人冻死在了城外!”
“什么良心商人,民族商人,不过是虚伪的小人!”
“仗着军阀势力欺民!”
“你必须给这些人一个交代!”
“打倒黑心商人!”
从李府被赶出来的吕茵也站在抗议的学生里
大门前的吵闹声将大帅府里的客人都引了出来,张建成和吕茵见引来的认越来越多,说话的声音也越来越大,在他们的嘴里,李谨言成了不折不扣的黑心商人,伪君子,沽名钓誉的无耻之徒。
不了解内情的人看向李谨言的眼光带着疑问,日本驻北六省总领事矢田脸上则是一幅幸灾乐祸看好戏的表情。
学生越说越激动,又开始动手推搡门口的守卫,吕茵还抓起了地上裹着雪的石块用力砸向李谨言。李谨言刚要侧身躲开,楼少帅就挡在了他的身前,那块石头就砸在楼少帅的肩膀上,滚落在地。”放肆!”低沉的声音带着滔天的怒火和杀意,他看向吕茵,目光陈冷,”你该死!”
吵闹声顿时停了下来,吕茵兀自强撑着说道:”他是个沽名钓誉的小人,你难道看不到吗?楼逍,我敬重你是个民族英雄,可你竟然是非不分!”
楼少帅根本看也不看她,抬起李谨言的下颌,仔细查看着,手指擦过李谨言的脸颊,总目睽睽之下,倒是让李谨言的有些脸发烧。”少帅,我没事。”李谨言握住了楼少帅的手,”还是先处理眼前这事吧。”
吕茵依旧在那里大声的叫嚷着,”他是虚伪””放肆!”楼少帅倏地转过身,漆黑的眸子,如暗夜一般,”谁给你的权利,侮辱我的妻子?”
吕茵硬是抬起头和楼逍对视,或许她等的就是这一刻,但是,她所幻想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楼少帅没有因她的美貌和勇气对她产生任何好感,相反,他看她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死人。”怎么是污蔑?!”张建成突然指着李谨言大声说到,”就是他,装模做样的办了什么容所,结果呢?这些人就是被他利用赚取名声,利用完了就赶走,任他们自生自灭!””少帅,让我和他说两句。”
李谨言拉了一下楼少帅的衣袖,要是再让这个愣头青说下去,少帅就要拔-枪-杀-人了。”你说这些人是我赶走的?””当然!””有证据吗?””我们站在这里就是证据!”张建成和另几个学生说道,”我们就是要在今天,当着所有人的面,揭穿你这个无耻的小人!”
李谨言转过头,看到了人群中的萧有德,他朝李谨言点了一下头,示意事办妥了,李谨言笑了。”那么,我们不妨问问这些证人,你们说的到底是不是真的?”
李谨言话音刚落,一个穿着破棉袄的男人就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上,大声说道,”不是!不是他们说的那样!”
紧接着又有几个人也跪下了,还从怀里掏出了大洋,大声说道,”是这些学生,告诉我们,只要按照他们说的做,这些大洋就是我们的!””我们不知道他们黑了心肝要污蔑李三少爷!””早知道打死我也不来!拿这个钱丧良心啊!””这些黑心肝狼心狗肺,李三少爷给我们活干,给我们饭吃,还给我们发棉衣,压根就不是他们说的那样的人!”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说着,黑漆漆的掌心里摊这白花花的大洋,情况一下子急转直下,刚刚还被唾弃的黑心商人成了善心人,身为正义之士的学生则成了造-谣生事居心叵测之徒!
一直守在大帅府前的报社记者纷纷对准这些闹事的学生拍照,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脸上的茫然无措和狼狈就已经被拍了下来,即将刊登在明日的报纸上。
即便他们大声反驳,但证据确凿,没人会相信他们。
或许他们从来没想过,一直站在正义一方的自己,怎么会突然成了被唾弃的人?
李谨言没有当场追究这些学生,一旦他动手,有理也会变成没理。青年进步学生和有军阀做靠山的商人,有的时候,身份当真是让人无奈的东西。
但他不动手,不代表别人不会的。
萧有德站在不起眼德角落,对身边一个汉子说道,”吩咐下去,他们一离开大帅府就动手,全都捉了,一个不留。””是!”





谨言 第九十八章
发生在大帅府外的一场闹剧,只能算是舞会上的一段小插曲。对李谨言来说,接下来和英国人的商谈才是重头戏。
不过在那之前,作为主人,楼少帅和李谨言必须跳第一支舞。
被楼少帅带到大厅中央时,李谨言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少帅,我不会跳这个。”
“没关系。”有力的手臂撑住李谨言的腰,低沉的声音在他的耳边响起:“跟着我。”
两个男人的华尔兹,在李谨言看来未有些滑稽。可是,当楼少帅牵着他的手,在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中旋转,大手轻抚过他的背,漆黑的眼眸凝视着他,李谨言的大脑突然变成了一片空白,原来一个男人,也可以如此的迷人。
乐曲终了,李谨言猛然间回到现实,他一定是昏头了,否则不会觉得楼少帅的嘴唇很诱人,也不会想扯开他的军装,是错觉!全都是错觉!
“怎么?”
低沉的声音敲击着耳膜,李谨言下意识的捂住了耳朵,幸好有人来找楼少帅说话,在楼逍转身离开后,李谨言总算是松了口气。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舞池,李谨言冷静下来之后,终于想起自己今晚要做的事情,端着酒杯走向坐在沙发上英国公使朱尔典。
“公使阁下,”李谨言笑着走到沙发前,“介意我坐下吗?”
“不,请坐。”朱尔典说道:“这是个美好的夜晚。”
李谨言仔细观察着朱尔典,寒暄几句之后,试探着说道:“公使阁下,不知贵国对出售一批工业设备的订单是否感兴趣?”
“您是指?”
“一整套铁矿采矿设备,两座炼铁高炉,一个造船厂,主要用于建造货轮。而且,这只是第一笔订单。”
“第一笔?”
“是的。”李谨言意识到鱼儿终于开始上钩,心里有了底,“采购这些设备,保守估计也需要一千万大洋。”
“据我所知,贵方和德国已经有了合作关系?”
朱尔典的消息灵通让李谨言有瞬间的惊讶,不过想到前不久从青岛大批运抵北六省的机器和随行的德国人,李谨言便释然了,这么大的动作肯定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只要下力气去查,总是会查到些蛛丝马迹。既然被英国人知道了,李谨言也不打算隐瞒了。
“我们的确和德国人有合作。不过,我相信阁下也听说过一句话,鸡蛋不应该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李谨言笑眯眯的说道:“德国人的机器很好,但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合作。”
李谨言丝毫没有掩饰的恭维,让朱尔典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过朱尔典也不会被李谨言三两句话就随意打动,毕竟李谨言不是北六省的实际统治者,而且这么大的一笔订单,他打算用什么来偿付?
“日本的战争赔款,您觉得如何?”李谨言干脆再添了一把火,“您也知道,钱如果不花出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据我所知,日本人还没有给出一分钱。”朱尔典说到这里,顿了顿,开了个别有深意的玩笑,“当然,如果他们不打算要回被临时接管的银行的话,可以一直坚持不付钱。”
李谨言听明白了朱尔典这个玩笑里的潜台词,摇头说道:“请公使阁下放心,北六省军队的接管行动只针对日本银行,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赖账并不是个好习惯。”
“的确。”朱尔典点头。
当说到朱尔典给日本人下达的最后通牒时,李谨言终于投出了今晚的另一个重磅炸弹。
“公使阁下,这不就是购买机械设备的货款吗?”
朱尔典愣了一下,看向李谨言的目光不由得产生了变化。
接下来,李谨言开始不遗余力的劝说朱尔典,用日本人的庚子赔款为华夏购买英国机器,对华夏和英国来说可谓是双赢。北六省不必担心拿不到战争赔款,英国也不用再担忧这次的银行风波会波及到自身。而且,更重要的是,双方都算是“师出有名”。
“阁下觉得如何?”
“恕我直言,这件事您可以做主吗?”
“我只是向您提出建议,如果您觉得可行,不妨和能做最终决定的人详谈,如何?”
李谨言相信朱尔典已经动心了,只要能让英国人点头,日本就再也翻不起太大的浪花。
扣押日本人的庚子赔款交给北六省,主意听起来不错,但中间却存在太多的变数。毕竟英国和日本是同盟关系,很难保证英国人是否会中途变卦。不如将这笔钱拿来购买英国机器,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没有人会傻到把钱往外推。
将钱扣下给别人,和将钱扣下装进自己的口袋,哪种选择更好?
李谨言计划从英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基本不涉及武器制造,英国人也没有拒绝的理由。若是这笔订单能够成功,也可以给德国人提个醒,北六省的选择不是只有德国。若想让双方的“蜜月期”持续下去,就得多花点力气。
在考虑了几分钟之后,朱尔典告诉李谨言,他需要休息一下。
“二楼的书房,是个休息的好地方。”李谨言叫人为朱尔典引路,自己走到楼少帅的身边,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
“好。”楼少帅点点头,对身旁的法国公使说了一句:“失陪。”
李谨言对面带疑惑的法国公使说道:“少帅临时有事,事实上,我很早就想和您谈一下,关于时尚之都巴黎……”
伊集院和矢田阴沉的盯着和人谈笑风生的李谨言,李谨言察觉到两人的目光,好心情的朝两人举了举酒杯。此举让两人的脸色更加难看。
“矢田君,”伊集院压低了声音:“同河下君联系,将这次计划的知情人全部送走。”
“是!”
这次舞会,司马君和宋舟都没有露面,却不约而同送来了厚礼,大概是猜到楼家此举肯定不简单,不愿意这趟浑水。
第二天,关北城的大小报纸都刊登了青年学生在大帅府门前闹事的新闻,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些学生过于激进,行事鲁莽,虽有同情的言论,但谴责之声却更多。
李谨言创办的容所却因此事意外的名声大噪,关北城的一些士绅了解到容所的一应开销全部是李谨言所出之后,纷纷慷慨解囊进行捐助。李谨言没有白拿他们的钱,将所有捐赠人的名字和捐赠数额都一一记下,连续几日刊登在关北城的各大报刊头版上,茶楼里的说书先生还特地编了几个段子,一时之间,这些人的善名几乎传遍了北六省。
这些捐赠款项李谨言交给了专人管理,每一笔花的去处都要明确,不能出现任何猫腻。哪怕这些人拿钱出来是各有目的,但李谨言却不想看到这些钱被随意挪用,或者是落进私人的口袋。
他办这个容所只是临时起意,可事情的发展却迫使他必须将这个容所继续办下去,并且规模化,制度化。
“将这些报纸都贴在墙上。”李谨言将几份报纸交给容所的负责人,“另外,再去和关北中学,北方大学的校长联系,抽时间安排学校里的学生到容所参观,看看容所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谁在帮助这些人。关在象牙塔里,凡事只认为自己是对的,做事情只凭意气从不考虑后果,不肯脚踏实地,只凭一张嘴就能救国救民了?简直是笑话!”
想起之前在大帅府前闹事的张建成等人,李谨言就觉得心里有股火在往外冒。
如果他不是事先得到了消息,如果不是萧有德和哑叔办事得力,现在被众人唾骂翻不了身的就是他李谨言吧?亏他之前还觉得张建成这个人不错,他的眼睛一定是被糊住了。
张建成和吕茵等人,在离开大帅府之后,就先后被抓进了情报局的审讯室。萧有德对他们进行了连夜审讯,倒是从他们嘴里问出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不出所料又是日本人。”萧有德看着记录下来的口供,当翻到张建成那一页时,脸色一变,“怎么还有俄国人牵扯在里边?”
“还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俄国人。”负责审讯的豹子说道:“只是据张建成说,将容所的事情告诉他们的的确是大学里的俄语先生,这个人姓黄,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华夏人。”
“有意思。”萧有德捏了捏手指,“这日本人不消停,老毛子也蠢蠢欲动,看起来咱们有得忙活了。这事暂时保密别往外露,等我上报会给言少爷,看看他的意思再说。”
“是。”豹子应了一声,随后问道:“那这几个学生怎么办?警察局的弟兄说他们家人已经四处在找了。”
“那三个牵扯不深的放了,放走之前,想办法让他相信抓他们的是日本人。”
“萧先生,这不是为难弟兄们吗?”
“有什么为难的,川口怜一一个大活人在那摆着,该怎么干还用我吩咐你?”
“是。”豹子不敢再反驳了,“那剩下两个?”
“张建成还不能放,对他我另有打算。至于那个吕茵,”萧有德的眼睛眯了起来,“把她送进城外的监狱。”
“送那里去?”
豹子一啧舌,关北城外的监狱就是当初关押王典茹的地方,凡是进了那里的人,除非如孟二虎一类被法外开恩的,基本没有能再走出来的。不是死就是疯,没第三条路。
“死对她来说太痛快了。”萧有德冷笑着说道:“活着受罪,才是她该得的。”
听了萧有德的话,豹子等人后脖子都是一凉,果然,自己找死当真是神仙也没得救啊。




谨言 第九十九章
民国四年,公历1912年12月15日,英国和北六省签订了一份总价值一千万银圆的机械购买合同。双方在没有通知日本政府的前提下,以日本向北六省的战争赔款作为抵押,达成了合作意向,并在合用上签字。
日本是在合同签订并切实履行之后,才得知自己被华夏和英国联手坑了一把。
英国领事亲自登门告知日方,得益于他们的大力斡旋,北六省答应于12月20日后,解除对省内二十一家日本银行和支店的军事接管,并将被扣押的店内人员交还日方。作为日本的盟友,他们已经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日本不必太感谢他们。
当时兼任内阁总理大臣及外务大臣的桂太郎,险些没被英国人气吐血。
日本此时内外交困,刚打了败仗,国内的民众怨声载道,哪怕满肚子怨气,也只能在英国人面前装孙子。眼睁睁看着英国人将手伸进自己的钱袋,还要点头哈腰说一声:“您辛苦了。”
12月21日,北六省按照同英国人的约定,解除了对二十一家日本银行和支店的武装接管。在北六省的大兵撤走之后,这些银行除了拆不走的土墙,连窗户都不剩一扇了。
日本人跳着脚抗-议,兵哥们视若无睹,在枪口和子弹面前,抗议?抗议算个鸟!再嚷嚷,把你嘴里的牙全都敲下来!
“排长说了不能见血。”
“不见血?”
正举着枪托打算往下砸的兵哥动作一顿,利落的回枪,一拳头砸黑了那个日本矬子的眼眶,砸完一甩手,“没见血。”
“……”
1912年底,国际上的局势渐趋紧张,不久前,联合希腊等国打败了土耳其的塞尔维亚,差一点因为波斯尼亚和奥匈帝国掐起来。虽然最后没有爆发战争,但巴尔干这个火药桶早晚有被点燃的一天。
华夏国内也不太平,汉口租界的人力车夫又一次全体罢工,要求政府履行之前的承诺减轻捐税。租界出动了警察,险些酿成流血事件。
被南北几省军队分割占领的山东境内民怨沸腾,民众们自发组织走上街头请愿,要求外省军队退出山东。有类似情况的安徽也自发组织了民团,并由安徽士绅联名上书南方临时大总统宋舟,若外省军队不退出安徽,他们就自己动手!
山东是北方的地盘,安徽隶属于南方,之前南北交战,双方的军队犬牙交错,几乎打成一团,之后战端暂时平息,双方进行和谈,不想楼大帅遇刺,和谈被迫中止。
没等双方商定第二轮和谈时间,北六省突然和日本打了起来,还打得日本人满头包,国内的目光全都被吸引到南满的战事上,自然无暇关注山东和安徽的问题。如今北六省和日本人的战事告一段落,也暂时没和谁再打一场的意向,这些因南北内战和谈中断造成的问题一下全都凸显出来。
这样的局面该如何处理?
没人能拿出两全其美的办法。山东的韩庵山哪怕知道自己的下场可能和郑怀恩一样,注定要做个寓公,也不打算就这么轻易的把地盘拱手相让,哪怕背着一个逃跑督帅的名头,也要最后“折腾”一下,这次山东境内的事情,他没少在背后煽风点火。宋舟更不可能把经营多年的安徽让给北方,如此,双方除了再打,就只有继续和谈。
和谈,却是谈何容易。
李谨言放下报纸,叹了口气。
由于季节的因素,关北城外的工业区已经陆续停工,等到明年春天土地解冻之后,工程才能继续。李谨言却没有太多的空闲,他最近正想方设法说服英国洋行的乔治再和他签一笔种猪的订单。他发誓,这次他会把合同上的每个字都背下来,绝不再让约翰牛占便宜!
湖州的顾老先生不久前给李谨言写了一封信,顾家的皂厂已经建成,明年一月就能投产。届时,他希望李谨言能够南下到湖州见上一面,不只是他,他的几个老友也很想见见李谨言。
“南下啊。”
提到南方,就不想到上海的花花世界十里洋场。这个年代的上海会是什么样子?李谨言真的很好奇,但也只是好奇罢了。距离一战爆发只剩下一年,留给他的时间并不多,比起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是赚钱更重要。
关北城外的容所已经交给专人负责管理,并且在征得楼少帅的同意之后,挂上了军政府的牌子。这样一来,就算还有人想要找茬挑事,也得仔细掂量一下。李谨言顶多会把闹事的人从容所赶出去,但惹到了军政府,说不准就要掉脑袋的。
所以说,封建军阀什么的,独-裁专横什么的,有时候还是挺好用的。
关北城中的几所学校已经分批组织学生到容所进行了参观,亲眼看到容所里的情形,亲自和这里的人交谈过,很多学生都沉默了。
“我们的信仰,在这些人眼中还比不上手里的一个馒头。”参观过容所的杨聘婷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我第一次真正的看清楚这个世界,我们整日挂在嘴边的劳苦大众,不正是这些人吗?他们所需要的和我们所追求的竟然有着如此大的不同,这让我震惊,也羞愧。”
1...182183184185186...25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