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不过粟特人中鱼龙混杂,有老老实实跟汉朝官府做生意的,也有像那群被驱逐出境的粟特人一样,冒充使者在驿站置所骗吃骗喝,想赚一波大的……

    没办法,谁让汉武帝时好大喜功,为了显示汉朝富强,在巡视关东时向天下炫耀自己“通九译而至万国”。对来到汉朝的西域胡人,不管使者还是商贾,都散财帛以赏赐,甚至修筑酒池肉林,让外国客使参观汉朝的仓库府藏之丰饶。

    就差跟隋炀帝一样,给沿路的树穿上丝绸衣裳了。

    有的胡商使者,譬如乌孙人,当真为之震惊,觉得汉朝如此富强,得敬重着些。

    但见多识广的康居粟特人,却只留下了“汉人虚荣好骗”的印象,于是便开始有小商贾冒充使者入塞,赚得盆满钵满。回去以后一传十十传百,谁还肯好好做生意,都装成使者来诓骗,不但入关免税,还能白拿许多天朝赏赐回去。

    于是,玉门关最多的一年,竟一口气接到了十一波“西域各国使者”,事后一查,只有一波是真,其他全tm是粟特人假扮的!

    后来汉朝也学聪明了,跟来叩关的使节说好,近者三年一贡,远者五年一朝,时间不到你们别来,这才堵上了这窟窿。

    但仍有粟特人心存侥幸,乘着康居与汉朝断了往来冒充使者入关,这才有了去年的“白骆驼”事件。

    “想必是那帮康居粟特人不甘心空手而归,又心存报复,便大着胆子掘了我大汉将士的坟冢。”

    奚充国咬牙切齿,骑行在队伍最前方,恨不得早点到伊循城,管他是使者还是商贾,定要让其付出代价!

    他们已经彻底离开了布满沼泽和芦苇荡的罗布泊畔,一个小渔村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大片草滩上放牧的牛羊,亦有驴马骆驼。

    随畜牧逐水草,这才是楼兰国的经济支柱。

    而离开草滩后,随着碧绿色的孔雀河越来越近,也渐渐出现了开垦的旱地,和种植谷物的农民。

    任弘发现,和罗布泊旁披着野鸭羽御寒的楼兰人不同,这一带的楼兰人穿得要好些,尤其是女子,头戴尖顶毡帽、斜插禽鸟翎毛,腰上是如短裙般的羊毛腰衣,脚踩毡靴,手上还挎着草编小篓,在播撒春小麦的种子,只是十分粗放,想来收成不会高。

    这便是楼兰国的三类人群,渔猎者在湖泊森林捕鱼狩猎,农耕者集中在几个小城里居住,在城边的冲积平原上种植小麦,游牧者则在不适宜耕作的草地上畜养牛羊驴马,相互进行交换,易其有无。

    而凌驾于他们之上的,则是“城主”。

    各城城主再向楼兰王效忠,这楼兰国显然还处于封建制早期,国土虽然看上去很广袤,但人口只有一万多,相当于汉朝一个县。

    伊循城便位于楼兰国东北角,横亘在西域南北道的交叉点上。

    眼看远处孔雀河北岸台地上,那座土黄色的小城塞越来越近,任弘却不由担心起来。

    早在昨日过草滩时,有骑马的牧民远远看到使节团来,便一唿哨朝西方驰骋而去,兴许是要给伊循城主报信。

    他现在只担心,伊循城主会不会庇护那些粟特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这次楼兰之行带来什么影响?

    毕竟汉朝虽然强大,却远在千里之外,楼兰虽是小国,但也胜兵两千,真打起来,他们可占不到什么便宜。

    回头看了一眼傅介子,老傅脸上却毫无担忧之色,甚至看穿了任弘的想法,对他笑道:

    “楼兰王安归在匈奴长大,偏向单于,常与汉为难。但伊循城主,曾送楼兰王子去过大汉,在长安见过天汉的强盛,过去十余年间,他一直是大汉的朋友!还专门取了一个汉名……”

    正说着,前方有数十骑呼啸而至,傅介子勒住马,眯着眼看着他们越来越近,这才露出了笑,带众人迎了上去,朝打头的一位楼兰贵族一拱手:

    “伊城主。”

    那伊循城主远远滚鞍下马,对着傅介子就是一个标准的作揖礼,一张口便是一口流利的汉话:

    “傅公!伊向汉相迎来迟,请傅公责罚!”

    “向汉,心向大汉,这忠心真是表得足,不过我们这边也有个归汉……”任弘暗暗吐槽,瞥向身旁的赵归汉同志。

    再打量与傅介子正话衷肠的伊循城主,却见其三十出头,满头微卷的粟色头发,高鼻梁,短须髯,同样有些卷。

    看得出来,听说汉朝使节团抵达,伊向汉是精细打扮过的:头上蓄了发髻,像模像样地穿戴了衣冠,衣是红绿相间的半袖绮衣,无袖的右臂上,还披着一条色彩鲜艳的织锦护臂,都是地道的中原货。

    那织锦护臂上面还绣着八个汉隶。

    在傅介子向伊向汉介绍这次同行的主要吏士时,任弘才有机会靠得很近,与伊向汉见礼时,瞥见了护臂上究竟是何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好吧,啥也不说了,这位伊向汉,的确是大汉的好朋友,若非他不是王族,恐怕事成后都要被傅介子扶正做楼兰王了吧。

    既然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也不必拐弯抹角,寒暄完毕,傅介子板起脸来,直接道明了来意。

    “什么?那些康国商贾竟敢如此!我这就派人去将他们绑来,任傅公发落!”

    伊向汉的汉话虽然流利,但听上去仍怪怪的,颇似后世疆普的跑偏,但还不等他表完决心,伊循城那边,就有人来禀报说:

    “城内的康居粟特商贾听说汉使到来,竟骑着骆驼,出城跑了!”

    傅介子朝远方望去,果然能瞧见,那小小城塞北门外,确实有一道烟尘朝西北方奔去。

    没时间考虑是伊向汉暗地放水,还是粟特人做贼心虚了,傅介子一声令下:

    “奚充国,赵汉儿,孙十万……还有任弘!”

    “汝等带骑士二十人,追!”




第65章 一个人的战斗
    在西域长途经商,可以不带车马,却万万不能少了骆驼。

    尽管骆驼脾气坏,有体臭,难以训练,要五岁才成熟,三年才生一胎,需要放牧时间长,看上去很不经济。然而它们的足蹄适合行走在沙漠戈壁地区,背负力强,沙漠里三五天不必喝水,是最适合西域的驮兽,甚至完全取代了轮子和车的位置。

    不过骑着慢悠悠经商是一回事,骑着逃跑又是另一回事了,要论速度,骆驼还是没法和马相比,任弘他们纵马追逐半刻后,前方便出现了那群粟特人的身影……

    一共二十多人,有的骑马,有的骑骆驼,发现汉人吏士在追赶,他们不由加快了速度,但双方的距离还是被拉得越来越近,近到能够开弓的距离!

    最先开弓的却是粟特人,位于驼队末尾的是几头高大的双峰驼,两人共骑,速度虽慢,但靠后的人却可以直接转身,反曲的斯基泰弓搭箭就射!

    这种弓射程极远,任弘下意识地纵马一偏,却发现白躲了,箭矢落在他们左侧老远的位置,没办法,骆驼奔跑时由于姿势原因,身体会左右晃动,能瞄得准才见鬼了。

    倒是赵汉儿双腿紧紧夹着坐骑,两手解放出来开弓搭箭,边骑边射,一连三发矢,最后一支箭射中了体型庞大的双峰驼,它哀鸣一声后在原地发了狂,在身上两人甩了下来,其中一人还被踩了一脚……

    至于死没死,任弘不知道,他们从被甩下的粟特人身边飞速掠过,继续追赶剩下的人,自有后来的吏士将那两人绑了。

    这下,双方的距离更近了,粟特人大概明白事情败露,汉朝对胆敢冒犯者惩罚极严,被李广利屠成空城的轮台便是例子,加上众人已进入一片沙地,马匹速度慢了下来,他们不免心存侥幸,继续顽抗。

    接下来射出来的便不是弓箭了,而是粟特人更擅长的投石索和弹弓,孙十万不小心挨了一下,滚下了马落在后面,任弘头顶上也挨了一石头,幸好他戴了铁胄,只感到一阵嗡嗡作响。

    吏士们也还以颜色,弓箭不断向前抛射,在这么近的距离内,赵汉儿展露了他可怕的骑射之术,一连射落两人,非死即伤,让任弘十分羡慕。

    他在马上完全用不了远射武器,只握了一根矛,左手上绑着块小圆盾,打算捡捡漏补补刀。

    说时迟那时快,又有大把东西从粟特人的驼背上被洒下,落在吏士们前方。

    任弘还以为对方有来自西域白驼山庄的独门暗器,连忙绕开。

    等路过时瞥了一眼,才发现是钱,有汉朝的五铢钱,也有不知是哪个中亚国家印有人面的银币……

    他哭笑不得,这是……乾坤一掷?

    若是遇上匈奴人或沙漠马匪,可能全停下追逐,低头捡钱了,可大汉吏士们想到居庐仓被掘得一片狼藉的汉军坟墓,都憋了口气,竟无一人下马。

    粟特人深知打是打不过了,收买也收买不了,遂在进入一片雅丹地貌后,其首领一个唿哨,竟默契地四散而走,在广袤的戈壁上跑得到处都是。

    任弘盯着一匹跑得最慢的骆驼追了过去,那是个小个子的粟特人,头顶的尖毡帽在逃跑中掉了,露出一头褐色的卷发,他不时回头,惊恐地看着越来越近的任弘和萝卜。

    其实任弘也很虚啊,因为他发现,左右竟没有一个人跟来!

    “娘的,人呢?”

    这下只能各自为战了,想着对方只是商贾,他应该打得过吧……

    五十步、四十步,萝卜蹄子不断点地,将沙土高高掀到后方,四周景致在飞速移动。

    马匹追上骆驼是迟早的事,就在任弘琢磨着接近后,待会要怎么将这人弄下骆驼来时,是学牛仔一个漂亮的绳结套住他,还是直接用手拽,那粟特人却不走了。

    他勒住骆驼一调头,抽出一把短剑,又给了骆驼一鞭子,嚎叫着朝任弘冲来!

    骆驼虽然速度不如马,但却有高度的俯冲优势,骆驼迈开长腿,大嘴里喘着粗气,那粟特人则高高举着剑,想要在错身那一刻先砍翻任弘!

    任弘能感到,疾驰中的萝卜产生了一丝恐惧,却没有退缩,因为一路上和使节团的骆驼朝夕相处,不至于害怕这种动物,也因为它很信赖主人。

    任弘连害怕都来不及想了,双方距离太短,电光火石间,他只来得及做出曾对着枯树练习过无数遍的事:

    握紧长矛的木柄,将矛杆使劲夹紧在右手胳膊下,让矛尖斜斜向上,对准朝自己冲来的粟特商人!

    马快驼慢,矛长剑短,这就是任弘唯二的优势。

    十步,五步,任弘瞳孔瞪得老大,想要看清对方动作,却只看见了一双同他一样充满恐惧的青色眼睛!

    还有缓缓落下,想要砍断矛杆的剑刃!

    但萝卜飞奔的速度太快,不等粟特人剑挥下,矛尖已被送进了他的肩膀!

    错身的一刹那,任弘只感到剧烈的撞击,右胳膊传来一阵疼痛,像是断了一样,他立刻松开了手,而身后则有重物落地的声音。

    萝卜继续往前冲了老远,任弘有些晕乎乎的,第一反应是摸摸自己右手还在不在。

    任弘有些喘不过气,骑战交刃,真是太刺激了,只能胡乱说几句话让自己缓缓。

    “还在,小右还在,不然以后就只能靠小左了。”

    等他勒马转过身,骆驼早就跑得没影了,沙地上只剩下那个挣扎哀嚎的粟特商人……

    ……

    “比起刺人,我方才其实更应该将矛瞄准骆驼那细长柔软的脖子,若他不是个普通商贾,而是个战场老手,我恐怕就没这么幸运了。”

    任弘将那粟特人五花大绑,扛到萝卜身上,牵着它慢慢往回走。

    一路上仍在回味自己的第一次骑战,离开了汉朝后,在西域随时随地可能卷入冲突,他空有一具好身体,却实在没什么天分,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和勤加练习,才可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一边想着,任弘也在打量自己的战利品。

    他拿在手上的是粟特商人的铁剑,长约三尺,剑柄上雕刻着一头屈身的鹿,末端有左右两个环,很典型的中亚斯基泰风格。

    在那失血过多晕过去的粟特人怀里,任弘还搜出来一封羊皮上写就的信,上面有密密麻麻的横写文字,正面24行,背面1行,显然是不同字母组合在一起的,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粟特文吧……

    在葱岭以东,汉朝是唯一有文字的国家,可出了西域,才发现外面还有许多个文明国度,这大大激发了汉人的好奇和兴趣。

    回去的路上,任弘遇到了马身上挂着好几个人头的赵汉儿,他正在戈壁上四处寻找任弘身影,见到任弘无事,才松了口气。

    而更多的粟特人,则是被奚充国俘虏的,他方才没有出现在正面战场,而是带着骑术最好的几个良家子,从侧面绕到了前方,将粟特人的首领堵了个正着,此刻连人带骆驼押了回来。

    被粟特人一个投石索打下马的孙十万也没大碍,只是一瘸一拐的,反正也追不上众人,索性捡起地上的钱来,此刻捧了一堆给然任弘他们看。

    却见那些银币跟五铢钱差不多大小,却是实心,正面是头戴王冠的卷发王者头像,背面则是一个肌肉兄贵裸男,不知是什么神明。此外还有一行字母文字,与粟特文又大不相同,应该是希腊字母……

    孙十万好歹是去过葱岭以西的,告诉任弘道:

    “这是大夏国的钱币,和安息国一样,以银为钱,刻其王面,王死辄更钱。大夏国本在大宛之西,如今被大月氏和塞人赶到了南边靠近身毒的地方,其国民弱畏战,臣属于月氏。”

    任弘点了点头,希腊化时代,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走到尾声了啊。希腊人西边被罗马吊打,东边则遭到游牧的月氏、塞种狂虐,只能调头往南,去剥削更惨的印度人……

    但更让他们恼火的是,在那些被粟特人散落的钱币中,亦有不少太初年间的五铢钱,不用说,肯定是从汉军坟冢里刨的。

    其实加起来不过万把钱,还不如卖十匹丝绸赚的多,但这群粟特人就是贪了这小便宜,也可能是纯粹是为了泄被汉朝驱逐出境之愤。

    所以说,活该死了这么多人。

    而领头的粟特商人叫“沙昆”,他留着长长的筒状胡须,蓝眼棕卷发,方才供认不讳,正是他们掘了居庐仓的坟冢,此时才想起来向吏士们求情。

    “饶命!”

    沙昆也会汉话,跪在地上,高高伸出双手,哀求道:“吾等一时糊涂,冒犯了大汉!但我能给汉使,提供楼兰情状,请饶命!”

    任弘忍了忍没说出那句话,倒是奚充国给了沙昆一脚:“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死后去向汉家士卒赔罪去罢!”
1...4142434445...3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