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七月新番
“死的人已经死了,但我要说的事,关系到汉使此行存亡,也不听么?”
沙昆朝他们稽首,复又抬起头道:
“吾等在城中亲眼所见,伊循城主看似心向大汉,可实际上……”
“他却在暗通匈奴!”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66章 第三者插足
任弘他们去追击粟特商人的时候,傅介子安排副使吴宗年及卢九舌等十人在城外照看牲畜,他自己却只带着韩敢当数人,进了伊循城。
作为城主,伊向汉家的庭院,占了全城最高的位置,高足有两层,以木材梁架,土坯砌墙,树枝编扎为骨,内外涂泥成墙。
而被葡萄架子包围的方形庭院里,中央位置是一个大火塘,楼兰人吃饭便是围着火塘盘腿一坐。
火塘边已有一个女子在忙活,却是伊向汉的妻子——一个汉女。
这女子乃是伊向汉十多年前,随楼兰王子去汉朝时,在长安勾搭上的,伊向汉一口汉话,便是跟她所学,见傅介子抵达,不由大喜,立刻屈身行礼。
虽然西域贫瘠,但作为城主夫人,她日子过得还不错,养得有些丰腴,但与上次说说笑笑不同,这次相会,脸上少有笑意,看向傅介子时,欲言又止。
“饼熟了么?”
伊向汉回来就一吆喝,让奴仆取了来自大宛的葡萄酒出来,一整只烤全羊已经炙烤完成,香气扑鼻,只差主食了。
伊向汉之妻这才想起来,连忙用火钳掏着火塘的灰,里面埋的便是楼兰人每天都要吃的食物:胡饼。
傅介子见过胡饼的制作过程:先在一张面饼上放剁碎的羊肉和葱,然后取同样大小的一张面饼覆盖在碎肉上,合上两张面饼的缝。随后在火塘里用胡杨或红柳枝燃一堆火,待火熄灭,将肉饼直接埋进热灰中,大约一个时辰后,取出肉饼,拍掉灰尘,一个烤熟的胡饼就诞生了。
客人越尊贵,胡饼就要摊越大,食用时要用刀平均切成小块,分而食之。据说,吃了这种火塘胡饼后,在沙漠睡觉不盖被子,第二天也不会得病。
任弘鼓捣的烤馕,不过是胡饼的加强版,但确实先进了不少,胡饼面里有股灰土味,还容易掌握不好火候烤糊。
平日里,伊向汉之妻定是不会搞砸的,可今日不知怎么,她将胡饼掏出来,已是漆黑一片,外表完全糊了……
“这蠢妇人。”
伊向汉有些不乐,向傅介子告罪后,用楼兰话呵斥起妻子来,他妻子委屈的还了几句,谁料二人却越吵越凶,最后妻子急了,甩出一句汉话:
“若是良人嫌我烤的不好,那便让你那匈奴妻出来烤啊!”
气氛一下子就尬住了。
这时候,在外打听消息的卢九舌进来了,到傅介子耳旁低声说了几句话后,傅介子颔首,拍着腰间的剑道:
“说起来,还未恭喜伊城主新婚燕尔啊!”
伊向汉见瞒不住了,勉强笑道:“傅公,我前不久的确娶了一个匈奴女,但……”
“但她只是你的左夫人,位在这右夫人之下?”
傅介子冷笑:“大汉以右为上,匈奴以左为上,如此你不管对匈奴还是对汉,都交待得过去,是么?”
乌孙国多年前就玩过类似的招数,先以马千匹为聘,迎娶了汉朝的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乌孙昆莫以之为右夫人。匈奴单于听说后,也派人送来自己的女儿,乌孙昆莫以之为左夫人,开始两头讨好。
这嘴上说着心向大汉的伊循城主,怕也想效仿哦。
伊向汉连连赔罪:“外臣是迫不得已啊!傅公有所不知,就在数月前,傅公刚去往玉门关没多久,日逐王手下的僮仆都尉听闻龟兹之事后,便带着百余骑,亲自来了趟楼兰!为的正是堵截傅公。”
“但他来得晚,扑了个空,于是僮仆都尉除了像往年一样,督责赋税,索要牲畜黄金外,还带来了一群匈奴女子,要楼兰王自娶数人,其余依次安插到各城。我当时在楼兰城,若是不从,恐怕已被楼兰王和僮仆都尉所杀!”
日逐王,乃是入驻西域腹地的匈奴小王,牙帐设在焉耆、危须、尉犁之间的博斯腾湖边,主要职责便是替匈奴单于管辖西域各国,还专门设置了一个叫“僮仆都尉”的机构。
僮仆,即是奴隶,在匈奴人眼中,西域诸邦,就是数十个在黄沙雪山间的绿洲上,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奴隶……
匈奴人还很喜欢用联姻来控制属邦,不以送女为耻,这是将此招用来楼兰了。
“你那胡妻呢?”傅介子走到伊向汉面前,似笑非笑。
伊向汉垂首:“我料想傅公年初恐怕要来,恐其暗暗向日逐王报信,便派人带着她,去湖泊西面狩猎去了……”
傅介子拍着他的肩膀:“僮仆都尉除了送你一个匈奴妻外,就没有嘱咐过你,若是城主砍了我傅介子的头颅,能得到匈奴单于多少赏赐?”
伊向汉能感觉到,傅介子手上用上了力气,仿佛下一刻,这双曾在龟兹亲自斩杀匈奴使的手,就能将伊向汉的脖子扭断!
傅介子已知他心向大汉之余仍暗通匈奴,为什么不怕他,欣然赴会?
不止是仗着自己是大汉正使,西域除了匈奴人,没人敢明地里出手。
也因为,这傅介子自己,就是一个能手搏虎熊的勇士啊!
伊向汉有些战栗,咬着牙道:“也不瞒傅公,僮仆都尉确实让我向匈奴通报汉使往来情形,若能学着楼兰王安归,派人冒充匪盗直接劫杀汉使就更好了,他更向我许了很多好处。”
伊向汉跪了下来,仰头道:“去年,僮仆都尉一共从我伊循城索要走了五十头牛,两百头羊,十张虎皮,三百捆芦苇杆,五十筐雁羽,外加十峰骆驼,以及它们驮着的粮食。”
“匈奴人往来楼兰期间,还欺辱了城外两户牧民的妻女,杀了三个人!”
“而他许给我的好处……”
伊向汉冷笑道:“是来年要上交的赋税减半,再多送一个匈奴女给我为妻!”
……
而另一面,得了那粟特商人沙昆的情报后,任弘不由为城中的傅介子担忧。
倒是奚充国等人闻言哈哈大笑,浑然不惧,反道:
“借那伊向汉十个胆子,也不敢光明正大对傅公出手,若存了这种心思,更需要担忧的,反而是他自己。”
话虽如此,他们还是留下孙十万等人看押粟特人,其余人立刻去往伊循城接应傅介子。
伊循城,便是后世在罗布泊西北发现的古城,编号“le”。
说是城,其实就是个大点的坞院,只比悬泉置大一倍。
它坐落在孔雀河以北的台地上,百余米见方,主门在南墙近正中,另一门在北墙。城墙由束柴捆层及垛泥交替垒筑而成,高约两丈。
城内四隅有台阶通至城墙顶部,每面墙上稀稀拉拉守着数人,平日里城门紧闭,看到使节团吏士归来,立刻呼喊着让人开门。
吏士们虽然嘴上谈笑依旧,可实际上,却已经做好了火拼的准备。
赵汉儿背着弓,看似不经意地往门边一靠,与归义羌人那加闲聊,目光却锁定了北门墙垣上的几个人,他和那加有把握在五个呼吸内,将他们统统射翻。
任弘和奚充国则继续往里走,奚充国擅长的是弩,此刻背在背后,任弘要做的就是用盾牌为他做掩护,给奚充国上弦的时间。
和西方领主的城堡一样,伊循城内没有平民,只有伊向汉的族人和奴仆,以及豢养的兵卒。
这些人并未表现出敌意,反而对使节团吏士又敬又怕,敬大汉使者的身份,怕他们追杀粟特人后,身上还沾着的血,眼中流露的杀气……
无人前来阻拦,沿着微微倾斜的唯一街道,抵达伊向汉的居所时,却见韩敢当正浑身重甲,站在门口,堵住了进去的路。
他不吃楼兰人递过来的胡饼,只警惕地看着里里外外,想来是得了傅介子嘱咐。
只要里面的伊向汉敢有一丝异动,这三十余名全副武装的汉使吏士,便能将这所有男丁、兵卒加起来不过两百余人的小城,给掀个底朝天!
但任弘显然想多了,接下来的剧本,不是战狼2。
而是家庭伦理剧。
众人进到葡萄架子下的庭院里,看见了诡异的一幕。
伊向汉和他的汉人妻子,正跪在傅介子的脚边,嚎嚎大哭。
哭诉日逐王对楼兰的勒索,哭诉匈奴人永远无法满足的贪欲。
以及第三者插足,对他们夫妻感情产生的破坏!
……
ps:原始胡饼的模样,应该和今天西域省还经常吃的“库麦琪”相似。
第67章 心有猛虎
“没错,伊向汉是在与匈奴往来,且不是暗通,而是明通。”
尽管伊向汉热情挽留,但出于谨慎,使节团众仍是在城外扎营,傅介子听闻奚充国、任弘等人禀报粟特商贾沙昆提供的情报后,却一点都不感到意外。
“小国首鼠两端,本就是西域寻常事也,楼兰从三十年前,便各遣一子质匈奴,一子质汉。贰师将军奉孝武皇帝之命击大宛时,匈奴欲发兵遮挡,但贰师兵盛,不敢直接阻挠,单于便让楼兰阻挡汉军后至者。”
傅介子让几名主要官吏坐下,说起楼兰的复杂情况来:
“大汉知晓此事后,让玉门都尉发兵逮捕了老楼兰王,带去敦煌加以斥责。老楼兰王说,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若想让楼兰忠于大汉无贰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举国徙入汉地……”
“孝武皇帝认为老楼兰王所言属实,于是便遣其归国,也让他候望匈奴动静。于是楼兰便一边向大汉通报匈奴在西域的动作,一边也没断了对匈奴的贡赋。”
任弘听了颔首,敢情这楼兰,就是个双面间谍啊。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两任楼兰王都做过匈奴质子,娶匈奴贵女为妻。楼兰王安归已视自己为匈奴诸王之一,不惜倾国之力去讨好匈奴单于。”
安归是匈奴坚持三十年“和亲”战略后最好的回馈,他年幼时便被送去匈奴单于庭生活,从骨子里相信自己也是一个匈奴人,长在单于身边,说匈奴话,胡服辫发,喜好射猎,回楼兰后更依照匈奴之俗,迎娶了自己的后母——匈奴蒲类王之女为妻,称之为“楼兰阏氏”。
这下连枕头边吹的,都是匈奴的风了,甚至有人说,现在楼兰真正的统治者,不是安归,而是阏氏。
在汉朝令其入朝,说天子将加以厚赏时,这对夫妻便果断拒绝,并开始为匈奴作间,屡屡通报消息给日逐王,好让匈奴派人来楼兰遮杀汉使。
所以楼兰王安归才被汉庭认定为不可争取,必死无疑!
“但伊向汉不一样,他不过是一个小城主,在没有靠山的情形下,纵然再对汉有好感,还敢拒绝对匈奴纳贡,拒绝迎娶胡妻不成?”
在傅介子看来,“心向大汉”之类的话,听听就是了,伊向汉的一切选择,不过是现实的考量。
现实是汉兵已十一年未曾西出玉门,而匈奴骑兵却可以沿着孔雀河袭击伊循城,所以对伊向汉的哭诉,他是能够理解的。
“难道吾等就这样轻轻放过他?”
奚充国嫉恶如仇,但也喜欢将事情看作简单的黑白两面,坚持认为,应该对伊向汉加以惩戒。
任弘反问道:“如何惩戒?押回玉门关去问罪?伊向汉已是楼兰境内,最亲汉的城主,吾等对他动手,反倒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奚充国哑然,任弘对傅介子到:
“故下吏以为,应该既往不咎,争取伊向汉和其他城主,作为吾等去楼兰城做大事的后援。”
使节团主要目的是刺杀楼兰王,几位主要官吏已然知晓,原本以为是孤军深入,到了异域,全是敌人。
可在任弘看来,楼兰绝非铁板一块。
“匈奴对楼兰勒索甚重,伊循城已不堪重负,不论是城主还是平民,都深恶之。”
在那个罗布泊边的小渔村里,任弘就听到过抱怨,说每年猎到的皮革,大部分都要上缴给城主,再转手交到匈奴人手中。
“匈奴只知从楼兰索取,但大汉,一向是有予有求。楼兰豪贵多爱汉地锦绣漆器美物,一旦让他们坚信,大汉已决定重返西域,将楼兰从匈奴的重赋下解救出来,亲汉反匈,将会是大多数城主的选择。”
“所以对他们之前迫于楼兰王之命,与匈奴往来的事,倒不必深究。”
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人,中立一切可能中立的人,分化瓦解敌人营垒中一切可能分化的人,这才是此次楼兰之行的关键。
“任弘所言不错,吾等必须做好后手。”
傅介子今日从伊归汉口中得知,近年来,楼兰各城主已受够了匈奴人的勒索,尤其是楼兰南部的几座城,远离罗布泊,离心力更强。
以至于楼兰王安归不得不狐假虎威,借匈奴人之力强压,要求各城主娶匈奴妻,送质子去楼兰城。
他对过往的汉使,也是疑神疑鬼,能不见就不见,傅介子上次从龟兹回来,安归就没露面,若是去了楼兰城见不着人,如何行刺?
傅介子扫视众人:“即便行刺不成,也要想方设法,完成使命!”
“诺!”
傅介子起身,看向外面即将入夜的天色:“我已经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告诉伊向汉,大汉在玉门关外设立候官,大军随时可能西来楼兰,楼兰向匈奴纳贡的日子,不多矣。接下来,就等他做出选择了……”
话音刚落,外头值夜的赵汉儿便来禀报:
“傅公,伊循城主在外求见。”
“真快。”
傅介子似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叹息道:“走,出去瞧瞧罢。”
到了外头,却见伊向汉一身戎装,似乎刚外出狩猎归来,而任弘看到,在其身后的胡杨木架上,抬着一具满是伤痕的女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