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成欢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玖晴
白成欢掩在斗篷下的身躯微微
一世成欢 分卷阅读662
一颤,没有接话。
若是她不死……可她已经死了。
萧绍棠眼底闪过一丝迷茫他并没有忽略她那微微的一颤,他也终于可以确定,那位已经成了传说的孝元皇后,与他心爱的这个女子,有着丝丝缕缕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只专心赶路,到得傍晚时分,就已经即将到达虢州府城。
这个时候,官道上已经没什么人了,奔波了一天的两人更是疾驰如风,想要在天黑之前进入虢州府城,不至于露宿在荒郊野外。
越靠近虢州府城,脚下的积雪就渐渐减少,两人刚刚舒了一口气,就见前方官道的岔路上,冷不防地驶出一辆马车,斜斜地横在了前方!
两人同时勒马,马匹前蹄扬了扬,才堪堪停了下来,没有撞上去!
跟在两人身后的三喜立刻就要上前,却被萧绍棠一把拽住了马缰,生生将他阻在了原地。
萧绍棠眼神冷厉地盯着那辆明显不怀好意的马车,控马上前了几步,将白成欢护在了身后。
却见那俩看起来平平常常的马车车帘微动,夹棉的车帘后,就露出了一张俊秀的脸来,一身锦袍的翩翩公子下了马车,眼神直直地望着萧绍棠身后的人,微笑间带着冷意:
“成欢姐,你既然来了,就不打算见我一面吗?”
拦路的人,正是封地在河东的晋王。
白成欢的眼神穿过不过丈许的距离遇到晋王的眼神之时,只有一刹那的惊喜,随即她就感觉到了疏离。
那不是长久不见之后的生疏,那是一个孩子,终于长大成.人之后,对于生命里的一切,觉得全都不一样了之后的疏离。
白成欢迎着他的眼神笑了笑:
“难得你还认得出我来,好久不见,晋王殿下。”
“其实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认得出你的,就像当初在虢州,我一眼就认出了你。”带着些许暖意的马车隔绝了外面的寒意,晋王坐在白成欢对面,低低地笑道。
似乎看出了白成欢并不高兴,晋王又解释了一句:
“刚刚我那样看着你,是因为萧绍棠在你面前我绝不能让他还将我当成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
说着,还透着车窗望了望远处凝望着这里的萧绍棠:“你看,我要单独见你,他一定很生气,可他也不能将我如何!”
得意的语气里,有着从前的天真与单纯,白成欢听在耳中,却忽然觉得十分矛盾,她望着犹如幼弟一般的晋王,唇边也有了笑意:
“从前我总是希望你快些长大,盼着你成为一个英明神武的藩王,有足够强大的能力保护你自己,可是刚刚小十,我不知道,如今的你,是不是过得开心。”
“开心啊,自然是开心的。”
晋王如同从前一般,眼神柔和地望着白成欢,笑容不变:
“如今,我时常就像方才那样,不笑,冷冷地看着那些给我找麻烦的人,没以前那么多话了,可是他们都变得听话了。这样,不是挺好吗?”
白成欢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可是成欢姐,你为什么要答应嫁给萧绍棠?如果,如果是皇兄做错了事,你可以找他算账,可以让他伤心难过,可你就这么,就这么嫁人了再也不回到他的身边去了吗?”
两人之间沉默了一瞬,晋王再度打破了沉默,只是脸上的笑容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语气里多了几分尖刻的质问。
白成欢移开自己的目光,笑容悲凉里带着无奈:
“小十,是他赐的婚啊。”
“你看,你一眼就能认出我来,可他将我赐婚给了别人。你觉得,我还要怎么做呢?”
正文第五百五十七章选择
“你可以跟皇兄说清楚,说清楚你就是成欢姐啊!”晋王忽然愤怒起来:“是你不肯告诉他真相,是你一直都不肯回到他的身边成欢姐,不管皇兄做错了什么,你都不该如此弃他而去,将你皇后的尊位拱手让人!”
“告诉他又能怎么样,难道他就会……”白成欢几乎想要将那一晚发生的事情告诉晋王,可她还是顿了一下,转头逼视着晋王冷笑道:
“我乞求回到他的身边去,他犯下的过错就能一笔勾销吗?你是不是觉得他一个人很可怜很孤独,觉得我背叛了你的皇兄?可我凭什么要原谅?凭什么要死了一次还不够,还要回到他身边去跟他纠缠?皇后的尊位,我并不稀罕!”
白成欢语气凌厉铿然,最终却嘲讽一笑,却流露出凄然:“时至今日,小十,我才相信,你们真是亲兄弟!你宁可相信一个根本认不出我的人,却不肯相信我所做一切自有因由!”
这就是她心心念念维护的小十,这就是她重生以来为之用心谋划的晋王!
晋王彻底怔住了成欢姐几乎不曾与他如此争吵,更不曾如此冷厉地与他说过话。
他心中充满了苦涩,垂头苦笑:
“成欢姐,不是的……他如今对我,不是提防猜疑,就是下旨申斥,我们早已不是从前亲密无间的兄弟了我不仅仅是为了他,我是为了你!明明你们曾经那么相爱,明明他对你是真心的,成欢姐,我真的不想看到你们就这般结局……”
“你也知道那只是曾经,那你也该知道已经过去的事情,是永远无法回复如初的。”白成欢毫不客气地打断了晋王了解释。
人的想法若是能永远这般简单,那该多好。他根本不懂得,情爱一事,最难破镜重圆。
白成欢心内叹息,却再也不想继续这令人扫兴的相逢。
她拢了拢身上的斗篷,就要起身下车,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坐在幽暗灯光里,尚自难以置信的少年藩王:
“若是你拦着我就是要诘问于我,那我们言尽于此。小十,今日一别,后会无期。祝你与晋王妃百年好合,恩爱白头。”
说完头也不回地跳下了马车,却被身后追出来的晋王抓住了衣襟:
“成欢姐,你真的就要像如今这样,走下去吗?”
俊秀的少年紧紧抓着她的衣襟,固执地问道。
白成欢望向远处,萧绍棠看见她下了马车,已经跑了过来。
她冲着他笑了笑,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过来。
这才回头看着晋王:
“
一世成欢 分卷阅读663
是,如今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我身边有萧绍棠,他身边有卫婉小十,只要我和他都觉得欢欣愉悦,为什么要回到从前呢?不管你明不明白,你也得知道,我们是真的回不去了。”
晋王闻言,身子猛地一颤,灰败哀伤就从眼底流露出来,在北风萧萧中显得尤为孤独而可怜。
“成欢姐,皇兄,他到底对你做了什么?”
他真的想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事情,能让曾经爱得那样刻骨铭心的两个人,最终彻底分离?
白成欢沉默了一瞬,转过头凝视着晋王,试图以温和一些的言辞来撕开那残酷的真相:
“如果我说,是你的皇兄杀了我,你信不信?”
从前,甚至是方才的争执,她都不曾想要让他知道这残酷的真相,但此时寒风扑打在她的脸上,她的头脑又清醒冷静了几分若是连这都无法承受,他又怎么能真正长大?
可是晋王的回答迅速扑灭了她心底最后的温情:
“不可能!皇兄他就算杀了他自己,他都不可能杀你!是宁王兄派人……”
话说出口一半,晋王猛然想起他离京之前去看宁王,宁王在诏狱中厉声的嘶喊
“不是我!我没有想过要杀她,不是我啊!”
他说不是他,可又怎么可能是皇兄呢?绝不可能!
只是迟疑了那么一瞬,晋王就急急地接了下去:
“不可能的成欢姐,皇兄他不会杀你,不可能是皇兄!”
白成欢眼中的最后一缕光亮彻底熄灭。
她点点头,笑容依旧温和,却带着几分晋王不曾察觉的决绝:
“好,你觉得不是,那就不是吧。我也该走了,多谢你让人看顾白家,也多谢你察觉了我们的踪迹没有告诉别人私离封地总是不好,早些回去吧。”
晋王直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哪里不对,手一松,紧紧抓着的衣襟就从他手中滑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眼前的女子大步走开,再没有回头。
“成欢姐,那以后,若是萧绍棠与皇兄为敌,或是与我为敌,你是不是也会站在萧绍棠这边?”他冲着那个有些孤绝的背影喊道。
白成欢只停留了一瞬间,就继续向前了。
既然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她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风声带来了她的回答:
“当然。”
晋王站在原地,望着她走到萧绍棠身边虽然易了容,可是萧绍棠看到他时那欠扁的戒备眼神还是让人恨得牙痒痒,只见他低头跟她说了几句话,两人翻身上马,不多时就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而从始至终,他的成欢姐都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他一眼。
即使他觉得生气,觉得成欢姐变了,可他的心里,还是觉得刺痛不堪她再也不是他的成欢姐了,不是他满心敬慕的嫂嫂了,她选择了站在别人的身边!
迎风而去的两人,堪堪赶上了城门关闭,在城门落下之前,带着三喜一起进了虢州府城。
夜色已经完全降临,虢州府城的街道上也只有稀稀落落的行人,偶然能听到某个屋檐下传来无家可归的人充满痛苦的哀叹声,呻.吟声,时时提醒着他们这个世间,有着多少痛苦艰辛。
三喜马不停蹄地跑去找客栈,去跟在此等待的秦王府侍卫接头。
“冷不冷?”
两人下了马,萧绍棠将她的手拉了过来,握着手中暖着。
“不冷。”白成欢摇了摇头。
“欢欢,晋王到底跟你说了什么?”
虽然是远远地站着,并没有听清他们在说什么,但是萧绍棠还是察觉了白成欢与晋王之间的不愉快,从前,他们在一起说话,就像是亲姐弟一样,不是方才那样冰冷僵硬的气氛。
白成欢不语。
萧绍棠伸展双臂将她抱在了怀里:
“好了,无论他跟你说什么,你都不必委屈自己,为他生这场气,刚刚你真不该拦着我,我该当场替你出了这口气的!”
白成欢伏在他胸前,蓦然就红了眼眶。
正文第五百五十八章回京
“他不相信我……我跟他说了一件事情,可是他不相信我。”
白成欢以为自己想开了,不会很伤心的,可结果就是晋王的态度就如一根刺,永远地扎在了她的心里。
“嗯,他是个有眼无珠的蠢材,不要伤心,他不相信你,我总是相信你的。”
萧绍棠低声哄劝着,既心疼又后悔他明明是看出了她的情绪不大对的,可却因为她的几句阻拦放弃了去找晋王问个清楚。
谁又能想得到,从前亲如姐弟的人,能在这难得的相逢片刻,彼此之间就起了波澜呢?
而他也清楚地知道,很多事情,白成欢并不会告诉他,所以,他便不能追究下去让她难堪。
白成欢的眼泪无声地落在萧绍棠的衣服上,她在他温柔的胸怀里痛哭了一场,与晋王那么多年的情谊也在这场痛哭中完全葬送。
幼年相识,少年相伴,她不是他的亲姐姐,却胜似亲姐姐。
他也不是她的亲弟弟,却在她重生之后,无比坚定地一眼认出了她。
可在他的皇兄与她之间,他并没有选择相信她。
她知道谁也不能陪谁走上一辈子,可在这个分道扬镳的时刻,她还是如此难过。
今生,她再也不会有那样一个总是喊她“成欢姐”的弟弟了。
而在河东晋王府等到深夜的晋王妃崔颖佳,直到天微明的时候,才等回来了满身寒霜,面如白纸一般的晋王。
“殿下,您去哪里了?”
崔颖佳一边迎上去,一边命人过来给晋王换衣服端热水,却被眼神都仿佛结了冰一般的晋王一把抱紧,声音凌厉地谴退了所有上前的仆婢。
“殿下,您,您这是怎么了?”
自从嫁来河东,晋王对她一直很好,可被他这样抱在怀里,还是第一次虽然这个怀抱紧到令人窒息,但崔颖佳从来没觉得离丈夫的心如此近过!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仿佛是他所有的支撑。
“阿颖,我再也没有家了,我的哥哥姐姐,走散了……他们不会再回来了……”
晋王的低喃痛苦而迷离,崔颖佳完全听不明白他在说
一世成欢 分卷阅读664
什么,但这都不重要。
她温柔地回抱住他,努力地回应着他的脆弱迷茫:
“怎么会呢,殿下不还有阿颖吗?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呀……阿颖会陪着殿下一辈子的,好不好?”
不知道过了多久,站在门外的张德禄才听到晋王回了一个简短的“好”字,提了一路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可想起那夜色中,头也不回地离去的秦王世子妃,已经经历了半生风雨,见惯了人世种种的老太监,还是觉得心口一痛。
王爷在这个世上最后一个亲人,也这样渐行渐远了……这事儿谁也不怨,可王爷因为皇帝失去这样的一个亲人,真是不值得。
还好,她还为王爷挑了一个热情又心地单纯的王妃,最终能留在王爷身边,与王爷并肩携手。
回京城的路上,没有再下雪,等到萧绍棠与白成欢的马车踏着一路的泥泞到达京城的时候,朝堂上的阴风阵阵已经刮出了京城巍峨的城墙,让人嗅出了乱世的味道。
“去看看那些人是怎么回事。”
萧绍棠从马车里探出头来,指着城门外一群衣衫褴褛却被一群官兵鞭打驱赶的人向随行在侧的三喜道。
那些人很显然并不是流民,流民都在粥棚那边聚集。
三喜去打探了一番,很快回来了。
“回少爷少奶奶,那是雍州那边的百姓,因为新去的知府受了当地豪族的贿赂,他们的田亩耕地都被三文不值两文地强行贱买了去,这些人活不下去了,要进京告御状,却被京城府尹衙门的人联合京城兵马司的人拦住了!”
“雍州新任的知府?”萧绍棠直觉不对。
白成欢与他对视一眼,也觉出了不同寻常雍州乃是离京城最近的州府,京畿重地,按大齐律例知府三年一换没错,可这个时候,怎么会有什么新任的知府?
白成欢记得,雍州的知府赵文庭是一个新晋的朝廷新秀,在先帝时期就颇得重用,熙和三年,走马上任雍州知府,政绩也不错,这才将将过了一年,怎么会这么快就被换了下来?
只可惜这个时候也不宜生事,萧绍棠命三喜带人暗中去寻秦王府在兵马司的内线,尽力将这些人保下来,才带着白成欢进了城门。
一应的户籍文书与路引都是先前准备好的,两人畅通无阻地回了秦王府,夜间悄无声息地换下了替身,才终于光明正大地召了袁先生前来。
值守的太医也还是王太医,这些日子夜间袁先生不入内,也没给值守的太医再用助眠香,那些太医早就被熬得疲力尽,见王太医愿意主动担责值夜,个个都是称心如意,从没想过王太医会有什么不妥。
虽然走的时候萧绍棠的伤口已经愈合得差不多了,但是王太医到底还是再次诊了一遍,见伤口已经完全愈合,这才放心地退了下去。
白成欢好奇地看着萧绍棠:
“这位王太医可是太医院说一不二的人物,秦王府是怎么搭上线的?”
“当年王太医刚进太医院的时候,曾经给先帝诊错过一次脉,先帝要赐死他,被父王拦了下来,后来父王被贬谪西北,母妃遇害……当年那个把我从母妃腹中剖出来的人,就是王太医。”
萧绍棠语声平静,可秦王府的往事,不提则矣,一提就是血雨腥风扑面而来。
白成欢就有些不好意思,她这是无意间又戳了萧绍棠的伤口吧?
她有些呐呐:“这也是父王当年的善举……我不该问的……”
不过照这样看来,满朝上下,对萧绍棠的身世知情的人并不算少,可他们都还是心照不宣地替秦王府死守住了这个秘密这么多年。
秦王当年的声誉可见一斑。
没了易容的油遮掩,萧绍棠很轻易地便能分辨出白成欢的神色,他立刻抚慰她:
“无妨,这些事情原本就该你知道的,即使你不问,日后也要告诉你。”
两人说了几句话,袁先生就来了。
袁先生一进门,先给两人行了礼问了安,才说起他们不在的这段时间,京城的种种。
说起他们在城门口所见的那桩事,袁先生冷笑不止:
“方含东那个人,无利不起早,哪里是为国为民的人,事情到如今这个地步,也是他给皇帝出的馊主意!”
正文第五百五十九章卖官
“他给皇帝出了什么馊主意?”
虽说朝廷越混乱,对秦王府来说越有利,可是,想起这一路行来见到的民不聊生,萧绍棠心里还是沉甸甸的。
上位者不仁,苍生何辜啊?
袁先生神情凝重地说出了四个字:
“卖官鬻爵。”
“他居然……如此荒唐!”
袁先生惊讶地听到一边的世子妃低声的怒斥,带着诧异与愤怒。
他愣了一下,这个“他”,是说皇帝,还是方含东?
“你继续说。”
萧绍棠轻声打断了袁先生的愣怔,示意他继续说。
然后转头看了白成欢一眼,就伸手过去,当着袁先生的面儿牵住了她的手,无声地安抚让白成欢迅速冷静下来。
是啊,无论他如何荒唐,与如今的她还有什么关系呢?
袁先生就在世子妃那幽深的眼神中将他们离开这段时间,京城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皇帝把筹银赈灾的事情全都压给了朱思明,朱思明带着户部大小官员想尽了办法,朝廷上下要用的银子还是一个无法补上的大窟窿。
招魂台虽然修好了,省去了一大部分开支,边关战事也停了,可是户部的开支一点都没有少,反而增多了因为没有了外敌,却多了流寇,何况夏秋的时候,灾民需要的只是粮食,可如今,御寒的衣物,能遮蔽风雪的房屋,都是大笔的开支。
从这场大雪降落之时,京城内外,以及附近的州县,日日都有流民冻饿而死,路上曾经一度尸骨累累,每日上朝之时,御史台的御史们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弹劾户部赈灾不利。
朱思明也是天天被人骂的狗血淋头,心中委屈愤怒却无计可施,毕竟遇上这样的灾年,他再能耐,银子也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
要是像往年一样,遇上个别州县的水灾地动,那都好办,地方官上报灾情,朝廷减徭役
一世成欢 分卷阅读665
赋税下发钱粮,再派个钦差大臣去督办,赈灾这件事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可如今,这场旷日持久,又几乎覆盖大齐一多半土地的旱灾,与战争,招魂台的修建,还有朝廷选秀等等全都糅合在了一处,几乎已经掏空了大齐户部的所有储备,面对如此多的灾民,成千上万两银子拨下去都起不到什么大作用。
朱思明走投无路,自认无能上书请辞,皇帝又不许,反而斥责他临时撂挑子。
种种压力之下,朱思明头发都白了一大半,只能跟唯一支持他的丞相宋温如求助。
可宋温如本质上是个和稀泥平衡关系的老好人,说到筹银子,他并不比当了多年户部尚书的朱思明强,两人商量了许久,想出的唯一办法就是向商户征重税种地的遭了灾,做生意的总有钱吧?
可是那些能够被朝廷的人看上,想要上去宰一刀的豪商,哪一个背后没有高官强族做后盾?
这个办法甫一提出来就受到了大半朝臣的抵制,因为这个办法要是实施了,触及的是大部分贵族的利益。
而当初将这一切重担压在朱思明头上的皇帝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迫于朝臣压力,否定了这个提议。
紧接着,宋温如又搬出了席太师,劝说皇帝对各地流寇由剿灭改为招安,如此一来至少可以省一部分银子,可是皇帝依旧是死要面子,坚决不肯招安流寇。
重重压力之下,方含东的作用就显出来了,他向皇帝提议,可以放开富商乡绅捐官筹银。
说到这里,袁先生不禁叹气:
“自从王度与李延庆因为进谏而死,御史台的言官们就跟死了一般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提议,居然没有人站出来说句话,皇帝如今……神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一半是因为宠信方含东,一半也是图省事,就同意了。”
“所以吏部那些人就干脆变本加厉,将捐官这件事变成了卖官是吗?”
白成欢幽幽地反问了一句,心中彻底对大齐这些官员有了新的认识:
“我曾听义父说过,如今大齐朝堂一多半的官员都是先帝时期的能臣,先帝将他们留到如今,不是该为国之栋梁吗?居然成了这个样子……”
袁先生听她提到“义父”二字,想来是威北候曾经跟她谈论过朝政,对她这样的话倒是也没什么惊讶,反倒是劝解了几句:
“世子妃也无需太过讶异,朝臣是否能为栋梁,不光看他们自身,也要看君王。”
萧绍棠心中又浮起了那种奇怪的感觉,不过还是淡然劝慰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