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郎未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羿宁
第一百二十四章 又掳新人
第二天,送吃饭的人,变成了一个十五六的清秀少年。那少年眼神好奇地看着孟萦。
孟萦只穿着白色的中衣,由于浑身脱力,只能慵懒地倚靠在墙边,面色平静而温和。
那送饭的少年似乎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看的女郎,红着脸,放下餐食,就关了窗。
有了被子,孟萦才算睡了个好觉。她见送饭的换了个人,还是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她想要套个近乎,那少年竟然害羞得逃似地跑开了。
好在饭食里并未添加其他的东西,只是量少,为了保存体力,孟萦慢慢地将全部饭食都吃了。
又过了三天,孟萦的脱力状态稍稍缓解。这三天没有人来骚扰她,那送饭的少年不再那么害羞地放下餐盘就跑。有时还会一脸羞涩加好奇地盯着孟萦看几眼。
孟萦觉得这是个好现象,至少他不会再畏惧她如洪水猛兽。孟萦耐心地等待着时机。
这样的平静安稳在第四天被打破了,傍晚时分,孟萦的舱门再次被打开。
进来了两位精壮的男子,其中一人手里端着个小碗。
孟萦一惊,以为他们是要来灌药的,她吓得缩在角落里。好不容易她才摆脱了脱力,能够稍稍走动而不那么十分费力。如果他们再给自己灌一次药,那想要逃出去简直比登天还难。
那两人见到孟萦眼中的畏惧,鄙夷地笑了一声。走近她,其中一人伸手就将孟萦的双肩抓住,孟萦根本无力摆脱那人的臂力。
孟萦以为另外的那人来灌药,吓得疯狂摇头,让他不那么容易灌药。
那人见孟萦误会了,说道:“别动,不是喝药。不要让我动手捏你的脸,我手重,伤到你就不好了。”
他轻轻地握住孟萦的下巴,手上的厚茧如刀般锋利,割得人皮肉生疼。
他细细地往孟萦的脸上刷了一层胶水一样的东西,一边刷一边说:“啧啧,这小娘子的皮肉真是细白娇嫩,比那上好的丝绸还好,长得也好,这面容不遮盖起来,被人看到恐怕会被惦记上。”
刷完之后,他又从怀里拿出件薄薄的似面膜的东西,覆盖在孟萦脸上。然后细细地贴合在她的皮肤上,那人看着粗壮,但做起活计来却非常细致。那面具一直贴到耳朵边,那人花了些功夫在将面具贴的严丝合缝,不见丝毫褶皱。
孟萦丝毫动弹不得,只好任由他们施为。
他们鼓捣了一一阵子,将面具完全贴好之后,又收拾好他们带来的东西。
这才扔给孟萦一套粗布衣衫,让她换上。
孟萦见那粗布衣服质地粗糙,很有些剌手。心里嫌弃,却不动声色。
那负责捉孟萦的人怕她不肯穿这衣服,便一脸奸笑地着说道:“你要是不穿,一会儿我来替你穿。”
孟萦故意装作吓得一哆嗦,连忙说道:“我穿,我自己穿。不用劳烦大哥。”
两人很满意孟萦畏惧畏缩的态度,重新锁上门,走了。
孟萦趁他们走了,赶紧在自己的中衣上套上那粗布衣衫。她伸手摸了摸面具,竟然贴合得严丝合缝。她试着揭下来,发现沾得很紧,将脸皮揪得生疼,也没扯下来。
果然亥时初,这日夜不停的船停了下来。
不大一会儿,孟萦就听到隔壁的房门打开了,传来扑通两声,估计是扔了两个人下来。听落地的声音不重,应该是两个年龄不大的女子。
还好,没跟自己放在一个房间,否则行动起来恐怕会有不便。
船很快又开动起来,摇摇晃晃,屋子里黑咕隆咚,孟萦浑身酸软,又饿又困,说饥寒交迫也不为过。来大曌这些年,锦衣玉食,爹爹丝毫不愿委屈了她,一切用度尽捡好的,她哪里受过这种罪孟萦心里将绑架她的人骂了个遍。
隔壁毫无声息,孟萦觉得奇怪,难道被迷晕了
过了一会儿,隔壁的房门打开了,是有人过来了。
估计是他们给了解药,那两个女子醒来,发现情形不对,又哭又闹。紧接着就听到她们呼救和叫骂的声音,但很快就被捂住了嘴。然后就听见布帛撕裂的声音,估计是在撕扯衣服。
孟萦一听这情形,吓得也不困了,躲在黑暗的角落里。侧耳听自己舱门外的声音,怕有人进来,她将那双筷子拿在手上,又将小恭桶放在身侧。
很快,隔壁便传来男子粗喘的声息,和女子似痛苦又似享受的哼唧声。
孟萦听得心烦,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隔壁四人折腾了好一阵子,方才听见男子痛快的低吼和女子轻声喟叹的声音。
孟萦以为他们闹过一阵就消停了。没想到过一会儿,又来了两个男子。之前那两个男子踢踏着鞋子走了,听他们走路的声音都带着心满意足。
&n
第八十六章 喜获嘉奖
五郎过年都没有回京城,他起先忙着了解山南东道的税粮情况;紧接着又为了筹备粮草、募资军费忙碌,后来又忙着安抚流民,开仓赈灾。一直到过大年,他都未能停下歇息。年前他写的请封折子,过完年才送到女皇的案头。
孟萦的新年和往年不同,往年过大年都是去庄子里过的,今年的大年,大郎君不允许她出城,两人就在文昌巷过。
大年的前一天,孟北和白芨从庄子里带回了许多鲜肉和腊肉,孟萦让孟家施粥的小厮们多准备些浓浓的肉粥,让流民们也过个大年。
新年一大早,孟萦就和大郎君一起去粥棚施粥,因着过大年,各家都准备了浓粥。因着孟家煮了肉粥,对于流民来说,能吃个半饱,吊着性命就不错了,现在能吃上肉粥,他们恨不得打起来。
孟北和白芨让他们排队一个一个来,那些仗着身强力壮来抢的,都被孟北提到一边去了。那天孟家的粥棚熬了一天肉粥,直到所有人都吃到过一碗肉粥。流民中有不少孤儿,他们见孟萦心善,都跪下来求孟萦将他们买下来,他们愿自卖自身,卖身为奴。
孟萦见他们饥寒交迫,年龄又小,根本无法自保,一时心软想要买下他们。那些流民看孟家荒年还愿意购买下人,肯定是心地良善,家境不错的人家,一时都来卖儿卖女,场面有些混乱。
孟萦也不可能一下子买下那么多人,买下了就要管他们吃喝拉撒住,还得给他们安排活计。
大郎君让孟北从他们中挑些长相出众,眼神清明的孩童过来让孟萦挑选。
孟北年长,阅历丰富,看人自是非常准。他挑出来的男孩基本都是九到十五岁之间的孤儿,个个都是长相俊美、骨骼清奇,一看就是既聪明又有正气的孩子。他又挑选了五个七八岁衣衫褴褛的女童送到孟萦跟前。
那些卖身的女童都是家里的庶女,她们的爹爹出身不好,不受家主重视,被她们的母亲或嫡姐卖了。
孟萦问她们是否是自愿卖身,如果不是,就算了。只有一个不愿意卖身为奴,其余四个都是自愿的。
那些女童一路流亡过来,受了不少苦,在家又不受重视,她们宁愿卖身也不愿再苦下去。毕竟女奴被分配的活计都是比较轻省的,能卖到个心善的主顾家,总比被家主卖到女楼强。再说一个女奴的价格可是好几十个男奴的价格。
于是过年这一天,孟萦为了做善事出门,一时心软带回了四十多个孩童,让文曲巷一时人满为患。
第二天清早,他们都来给大郎君和孟萦磕头拜年。孟萦又给每人赏了银钱,安排孟北调.教这批孩童,教他们规矩。等到下午的时候,把他们全部送到庄子里交给苍术,让苍术教他们武艺,等节后再让他们跟着庄子里的夫子学习识字和记账。
刚过完元宵节,武陵郡最出名的宝妍堂传出要卖。年前宝妍堂的东家迟家娘子病故,她前后娶过两个正夫,并都为他们生下了嫡女,两个女儿为了争夺家产,对簿公堂。
两个迟家小娘子都无意胭脂水粉的生意,既使有心,另一个也不肯放手。为此官府判她们六四分割财产,先夫的嫡长女分得六成家产,继夫所出的嫡女分得四成家产。
两人对宝妍堂的所有权争执不下,官府只好让她们卖掉宝妍堂,所得收入再六四分成。
她们将宝妍堂作价三万两银子,这个价钱一放出来,众多有意购买的人都摇头说不值。因为宝妍堂店铺的位置虽好,但店铺也就值五千两银子。外加做胭脂的工人等杂七杂八加起来也不应超过八千两。
孟萦觉得他们简直是没有无形资产的概念,就凭宝妍堂在武陵郡的名气,它就值不少钱。
孟萦请王季陵从中撮合,最终以两万五千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宝妍堂。孟萦让王季陵和李君成都投点,大家合资,可他们都不肯。
李君成说道:“萦儿妹妹的心意我们心领了,等将来我们嫁过来,这也算是我们大家庭的资产了,如果我们现在参与进来,将来萦儿妹妹再娶夫郎,若他计较,萦儿妹妹到时就难做了。”
孟萦笑道:“你们真是太贤惠了,我都觉得愧对你们的深情厚谊。样样都替我考虑到,我会不会就变成废人了。”
王季陵:“萦儿妹妹做你自己就好!”
李君成:“萦儿现在就很好,你只需做你想做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交给我和季陵。我们终会护你一辈子。”
孟萦:好感动!又好愧疚,不能回报他们同样的深情。
契书写好,送到官府备案之后,孟萦开始着手整理宝妍堂。
她将宝妍堂的产品分门别类,最赚钱的品类继续维持经营。那些对身体有副作用的胭脂水粉全部停产,又从大郎君那里要了不少外祖父留下的单方,交给白芷去研究开发,逐步推出新品种。
新品种虽然是宝妍堂所出,但另取了别的名字——月容,专走高端路线。孟萦请李君成给月容画了好几套新的包装图样,送到专门烧白瓷瓶的窑场烧制成一系列漂亮的瓷瓶。月容看着立马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大家购买月容回去使用之后,效果非凡。再加上月容包装精美,有顾客为了积攒月容成套的包装瓶,专门排队订购。
孟萦让白芷将饥饿营销进行到底,一时宝妍堂在武陵郡风头无两,不过半年就赚回了本钱。
正月还未过完就开春了,天气
第一百二十五章 跳船自救
孟萦接过那送饭少年送来的热水,大量地喝水排毒,感觉力气比之前几天稍稍上来了一些。
那送饭少年得了好处,晚饭的时候悄悄地多给了孟萦一个素包子。孟萦笑着致谢,那少年红着脸有些不好意思地走了。
晚上,孟萦所在舱房的窗口被锁。
隔壁又来了几个男子,疯狂折腾,言语间放浪不堪。隔壁的女子浪笑着说肚子饿,要吃东西。那几个男子倒是没有为难她们,让人给她们送了烤鱼肉和烤肉。他们几人吃罢,又闹腾了许久,夜半方歇。
孟萦听壁脚,觉得耳朵都要长鸡眼了。她决定明天抽机会跳船逃出去。若真的等到了地下黑市,那里看管肯定比现在要严得多。到时真是插翅难飞。
早晨那小郎来送饭时,仍是多给孟萦拿了个素包子。孟萦点头致谢,又给了他五两银票,让他一天都不要锁窗户,晚上再锁。
那小郎知道今早的粥里放了七日散,料想她吃后也逃不出去。再说窗口那么小,她也钻不出去,便点头同意了。
拿到饭食,孟萦先闻了闻,馒头和素包子没问题,这粥里却加了料。她迅速将粥倒到恭桶里,将馒头和包子慢慢吃了。然后等那小郎来收碗时,摸着肚子,装作吃得很饱的样子。
那小郎见粥碗已空,想着她已经吃了七日散,便没再锁窗户。
孟萦决定今日寻机会逃出去,虽然力量尚未恢复,但时机不等人,待到明日他们来倒恭桶,发现她没吃加了七日散的粥食,恐怕就要坏事了。再说她也没有太多银两来贿赂那送饭的小郎了,今日便是最好的时机。
这送饭的小窗,就成了孟萦逃出去的唯一求生通道。只要一听见有人走近,孟萦便立马放下窗户,装作窗户被锁定的模样。没人的时候才悄悄打开一条缝,细细观察外面。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船持续向北开去。孟萦见两岸的房屋逐渐增多,估计是离码头近了。这是个好时机,有码头就有人聚集。人流多的地方,获救的机会才大。
正午阳光大好,她听见那几个男人在船舱外的甲板上喝酒吃肉,大声猜拳。
孟萦将窗户打开一条缝,侧耳细听。他们喝酒猜拳胡闹了一阵,有人说,困了,要去歇会晌儿。
片刻,好像有人往这边走来。孟萦赶紧拉上窗,屏息静听。
有两人去了隔壁,还给隔壁的小娘子们带了烤肉。两人看着那小娘子们吃了烤肉,又好生伺候了一阵,嘶吼呻吟,不堪入耳。一段时间之后那两人心满意足地踢踏着鞋走了。之后,隔壁的那两个女子也陷入了沉睡之中。
孟萦又打开窗缝,听到隔了几个房间的舱房里传来震天响的呼噜声。她舱房这边一点声音也没有,她大着胆子,将整个窗户都掀开了。
根据两岸房屋往后移动的速度,孟萦判断船速不慢。房屋越来越集中,说明离码头不远了。只有靠近码头,她跳下水游到码头,获救的机会才大。
孟萦耐心地等着,果然码头越来越近。她在房间里试着先活动了一番手脚,以免一下水腿就抽筋。再说现在是十月份,北方河流的水肯定很冷。
孟萦脱掉那身粗布衣服,它太吸水。她怕一入水,衣服吸了水,太沉,影响游泳速度。只穿着自己的光滑中衣。她将衣服的长下摆,用牙齿撕咬成布条。然后用布条将袖子和裤脚缠扎起来,这样游起来就可以减少阻力。于是这身衣裳就变得有些不伦不类了,倒是非常贴身,浑身上下没一点多余装饰的地方。
准备好这一切,孟萦侧耳倾听,发现外面巡逻的人去了另一边,便悄悄将窗户打开,看向两岸。
船才驶过码头,码头上的人并不多,可能不是
第一百二十五章 河畔救人
胡天八月即飞雪,8月中旬西北地区进入冬季,正是修生养息的阶段。前几年,每到冬季就是大夏国骚扰进攻大曌的时机。自去年大夏国的战神被当时尚是定国公世子的卫慎初斩杀马下,他们整个被驱赶到更远的河西地区。这两年的冬季战事总算是消停下来,大曌的边民冬日里也能过上和平安稳的日子了。
9月中定国公卫慎初回到长安,前去觐见女皇,另外还需向兵部催要军资和粮草。
女皇对于新任定国公收复西平郡,将大夏国赶往更遥远的祁连山以西,如此战果让她感到很满意。但卫家二郎作为忠武将军,年初从西北直接领兵进入西南,战事多有不顺。北地将士不适应南地气候,得病的人数较多,士气一度低迷,战线拉长,却不见喜报传来。忠武将军卫慎言多次传信求救,希望获得军事支援。
恰逢定国公回京,女皇便派他押运弓箭等军需物资和药品前去督战。
定国公卫慎初南下出发前,国师给他卜了一卦,乃上上大吉。又让他十月初六至初八在孟津停留3日,最好是要呆在有水的地方,到时自有一段因缘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