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查如龙从司马崇德那里就知道杨霸天会这么说,为此他们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于是查如龙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勿扰,这粮草的问题很好解决,这塞外不是还有另外四个藩国嘛,大军的粮草就由他们来供应,如此一来,既可以考验他们对于朝廷的忠诚程度,也可以断绝他们供应粮草给西辽的可能,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好吧,一切就按照御史大夫所言去办,朕有些乏了,你们拟好诏书后,送到寝宫,朕到时直接盖上玉玺就是了!”

    “皇上圣明!”在杨霸天离开安天殿后,后党众人都面露得意的笑容。




五百一十二章 官军缺员
    “启禀皇后娘娘,幽州刺史八百里加急奏报,西辽叛军已经攻克山海关,现已经在山海关一线集结兵力,意图出兵攻打幽州!”

    得到这一消息的司马南风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怒声骂道:“铁蓝风这个酒囊饭袋,山海关果真就这么丢了!还留着他有什么用,不如砍了一了百了!”

    “皇后娘娘息怒!”司马崇德宽慰司马南风,说道:“如今陆通支已经率领并州、冀州兵马赶往幽州,两万瀚海军也已经日夜兼程向幽州进发,最多五日之内,二十万大军就能够在幽州集结,相信不日即刻平定西辽叛乱!”

    司马南风稍稍平复了一下心情,问道:“崇德,你实话告诉本宫,你的瀚海军是否也是山海关守军那副德行为了吃空饷,导致军队严重缺员!”

    一听这话,司马崇德连忙解释说道:“皇后娘娘明鉴,臣弟万万不敢如此!瀚海都护府麾下四万兵马均是精锐之士,不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兵员素质都是在天策上国各路兵马中拔尖的,臣弟岂能这等大事谋求私利呢!”

    看着司马崇德一脸真诚的样子,司马南风也就信了,她是了解自己这个弟弟的,虽然贪财好色,但是在大事上不糊涂,这瀚海军关乎着他们司马氏的生死存亡,司马崇德定然不敢胡来。

    在幽州境内,陆通支率领着二十万大军正浩浩荡荡地奔山海关杀去,看着身后排着看不到边的队伍,陆通支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之色,反而是一脸的愁容。

    这时陆通支身后的马车被掀开了帘子,里面坐着三个人,真是陆洛尘、陈童鸢以及单鹰三人,本来陆通支是极其不情愿带上陆洛尘他们的,但是自己架不住陆洛尘和陈童鸢两人的苦苦哀求,陆通支觉得自己统领二十万大军,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危险,为了让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见一下世面,陆通支索性就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但是当见识到了幽、并、冀三州的兵马后,陆通支才发觉自己是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为了镇压西辽乱军,所抽调的兵马不是各州的州兵,而是各州驻扎的朝廷官军,本来陆通支以为朝廷官军多少要比州兵强悍一些。

    但是最后陆通支发现是自己太单纯了,陆通支别的不敢说,不过现在他可以肯定的是这三州驻扎的朝廷官军算是烂透了,由于北方要应对柔然人的侵袭,所以北方诸州都驻扎十万左右不等的朝廷官军,本来这些防范北方柔然的朝廷官军都应该是天策上国较为强悍精锐的兵马。

    然而结果却令陆通支很诧异,三州十八万兵马多是老弱病残,而且根本不足数,按理来说是应该各州出兵六万,但是基本都是在四万人左右,除了两万瀚海军是足数的,所以原先所说的二十万兵马,其实最多也就十五万人。

    陆通支已经得到可靠消息,杨顶天已经在西辽境内大规模募兵,几乎所有能拿得起刀剑的男子都被其招募进了军队,如此一来,西辽军总兵力在十七八万人左右,这样的话,朝廷的征讨叛贼的官军其实和叛军人数差不多,甚至兵力上还占据着下风。

    陆洛尘看出了自己父亲忧心忡忡,于是便问起了原由,陆通支本就有着心事一时无法排解,见儿子问了,索性便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陈童鸢有些不解,好奇地问道:“舅舅,这塞外不是还有其他几个藩国吗他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兵马,为什么不下令让他们出兵协助平叛呢”

    “这时候,如果这些个藩国能够遵循朝廷的诏令,估计朝廷也就不为派父亲来领兵平叛了!”陆洛尘看出了问题的所在,于是便回到陈童鸢说道。

    “此话何意”陈童鸢是越听越糊涂了。

    “表妹,如今天策上国的局势就是如此,各个藩国其实都把目光盯在西辽的身上,如果此次父亲平叛失败的话,各个藩国看出朝廷官军不堪战,他们会纷纷起兵响应西辽,到那时天策上国可就要进入乱世了!”

    虽然陆洛尘没有把话说得太绝,但是陈童鸢也是聪明伶俐之人,很快就明白了陆洛尘的意思,于是她便为陆通支的处境担忧了起来。

    “那舅舅可有什么打算”

    陆通支摇了摇头,看着身后队形松散的各州兵马,很焦虑地说道:“舅舅我眼下也是无计可施了,就凭这样的兵马,能够将叛军阻拦在山海关,那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得到斥候的探报后,杨顶天在原先铁蓝风的镇守将军府中来回踱步,杨行御在看过探报后,问道:“父王,这个陆通支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厉害吗”

    杨道:“这个陆通支是将门之后,其祖上也是跟随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大将,但是较之铁福星稍逊色一些,不过他的本事要远比铁蓝风厉害一些,毕竟能担任司州司马和京畿守备的人绝非是等闲之辈!”

    但是杨道:“陆通支此人从来不参与党争,既不是帝党也不是后党,看得出来司马氏虽然目前权倾朝野,但是他们手下却没有真正的将才,所以他们才没有任用他们的人为统帅,由此可见这一次司马氏是下了决心要一举剿灭我们!”

    杨行御倒是不在乎,他颇有些不屑地说道:“父王不要担心,如今山海关被我们拿下了,虽然山海关的守军不堪一击,但是这到底是天下第一大关隘,易守难攻,即使陆通支有通天的本领,他也不可能一时拿下山海关!”

    面对杨行御的迷之自信,杨顶天只是微微摇了摇头,然后看向地图,如果可以的话,杨顶天还是想带兵和朝廷的官军堂堂正正地打一仗,见识一下如今的朝廷官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战斗力。

    就在杨顶天思索着改如何寻找战机和陆通支大打一仗时,陆通支的先锋部队已经距离山海关不到五十里路了!



五百一十三章 南下北上
    杨行熙看着桌案上堆积如山的军情奏报,心情十分复杂,然而一旁的任齐却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面对不时送来的关于西辽军的军情奏报,丝毫没有放在心上的意思。

    “任齐,据探马来报,西辽军已经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山海关,朝廷也已经派司州司马、京畿守备陆通支为统帅,总领二十万大军前来平叛,本王心里很担心呢!”杨行熙满面愁容地对任齐说道。

    任齐也是被杨行熙啰嗦得有些不耐烦了,这些事杨行熙翻来覆去说了好多遍,任齐一直宽慰着他不要担忧,但是杨行熙却是一直放不下心来。

    “王上,你在担心什么是担心西辽军被朝廷官军镇压了,还是担心朝廷的官军敌不过西辽军你想要微臣说些什么,王上总得要说清楚你在担心什么吧!”

    听到任齐的语气里颇有些不耐烦的意味,杨行熙没有发怒,反而还有些不好意思,他摸了摸后脑勺,嘀咕着说道:“说实话,本王还真有些担心西辽王敌不过朝廷派来的平叛官军,但是此时本王不能明着帮助西辽,若是万一西辽真的敌不过朝廷官军的话,日后朝廷秋后算账,我们东辽可就要遭殃了!”

    得知杨行熙内心的真实想法后,任齐不紧不慢地说道:“王上莫要慌张,微臣可以给你打包票,此次朝廷官军定然是大败而归,而且一旦朝廷官军战败的消息传开之后,各地的藩王诸侯定然都是蠢蠢欲动,到时诸位藩王纷纷起兵响应西辽王,天策上国就真要进入乱世了!”

    杨行熙一愣,很显然任齐的话吓住了他,杨行熙一脸不敢相信地样子问道:“任齐事态果真如你说的那么严重那如果真如你所说的那般,我们东辽该如何自处”

    任齐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对杨行熙说道:“很可惜啊,这一次东辽极难在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里大展身手!”

    “这是为何”杨行熙颇为不解任齐的意思,因为任齐曾不止一次对自己说过,只要天策上国发生大乱,那就是东辽可以大展神威的时候,但是今日却有又给自己这么一个说法。

    “王上你不要着急,且听微臣慢慢道来!”紧接着任齐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对杨行熙讲解说道:“王上且看,目前我们东辽已经完全拿下扶余国,算是解决了东辽立国之初所面临的一个威胁,但是眼下的东辽仍然要面临着柔然、通古斯、高句丽、渤海国,甚至是西辽、北辽、北燕的威胁,这些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但是我们东辽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折损了许多兵马,人口一时间也无法恢复。”

    “你是说我们东辽的人口太少了,根本无力入主中原与其他人争夺天下”杨行熙此时毫不避讳地冒出这么一句话。

    这话倒是让任齐颇感意外,于是任齐继续说道:“王上所言极是,东辽不像是其他藩国那样,周围是紧邻那些朝廷管辖的州郡,他们完全可以趁着天下大乱之际,抢占周围州郡的土地,扩充自己的实力,而东辽不行,周围除了藩国就是各个敌国,想要扩充自己的领地就要打一场持久的恶战,东辽的国力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难不成我们东辽就要白白错过这个机会吗”杨行熙顿时觉得自己处境未免也太艰难了些。

    看着杨行熙失落的模样,任齐心里暗自冷笑一声,没想到杨行熙这个家伙也是颇有野心的嘛,只是平日里没有看出来,今日狐狸尾巴是彻底暴露出来了。

    “王上也不必如此懊恼,微臣刚才所说的那些不过是猜测而已,且不说西辽军能否抵挡得住朝廷官军的围剿,就是其他的藩王诸侯的心思也不是我们所能猜透的,不过如果到时真的天下大乱,微臣倒是有两条建议,不知王上可否愿意一听”

    “好了,任齐,你就不要卖关子了,本王想知道你的建议到底是什么”杨行熙显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任齐一边指着地图,一边对杨行熙说道:“南下或者北上!”

    “哦!此话怎讲”杨行熙好奇地问道。

    “南下,即是趁着天策上国混乱之际,我们出兵攻打高句丽,联合高句丽南边的新罗国和百济国,最终拿下高句丽,与他们平分高句丽的国土,北上就是联合渤海国一齐进攻通古斯蛮族,将他们从兴安岭的山林里赶出去,一来可以获得大片山林土地,二来也可以解决通古斯人这一心头之患!”

    杨行熙盯着地图看了许久,随后才缓缓地说道:“任齐,你这两个建议在本王看来都很难实现啊,且不说你说的联合其他国家一起进攻另一个国家是否可行,就高句丽和通古斯蛮族都是不好对付的角色,我们东辽能够吃得下他们吗要知道他们可不是扶余那样的小国啊!”

    任齐就知道杨行熙会这样说道,于是就对杨行熙解释说道:“王上此言差矣,虽然目前看来,高句丽人口众多,兵多将广,但是其境内也是派系林立,贪官污吏横行无度,底下的百姓们恨之入骨,如果我们东辽出兵征讨,高句丽的百姓定然是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至于北面的通古斯蛮族,渤海国人对其敢怒不敢言,通古斯人占其土地,杀其同族,渤海国人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虽然通古斯人骁勇善战,但是毕竟其人数不多,东辽国加上渤海国足有七八十万人口,军队十八万人,而通古斯人不过兵力在七万人左右,只要运用得当,通古斯人还是不难对付的。”

    “你说的那么容易,但是做起来绝对没有那么简单,还是容本王想一想,任齐且说你是比较认同哪一种!”

    任齐没有多加思索,这个问题他已经思前想后许久了,他直接指着地图上的鸭绿江说道:“南下或者是最适合东辽的!”



五百一十四章 势夺山海关
    “父王,朝廷官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到达山海关城下了!”杨行御慌张地冲进杨顶天的营帐,将这个消息告诉给杨道:“不过是几千骑兵而已,山海关城墙高大,这点人马根本不足为虑,而且他们也不会攻城,有什么好慌张的”

    “父王,难不成我们就这么死守着山海关不成”杨行御对于杨顶天满不在乎的态度很费解。

    杨顶天在处理完最后一份公文后,随即起身招呼杨行御来到沙盘边,指着沙盘上的地形图说道:“御儿你看,山海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城池高大,父王又亲率四万大军驻守在此,虽然这一次朝廷官军号称有二十万大军,但是短时间内他们是无法攻下山海关的!”

    “可是父王,如今我军士气正盛,如果不趁此机会出击,那么时间久了,情况可能就对我们西辽不利了啊!”杨行御很不安地说道。

    杨道:“御儿,凡事不要慌张,眼下的形势对于我们西辽极其有利,我们此时万万不可得意忘形,越是如此我们越要小心谨慎,小心驶得万年船!”

    杨行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那父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杨道:“伺机而动,此时是我们占据着战场上的主动权,这仗怎么打是由我们说了算!”

    在山海关二十里的朝廷官军大营中,陆通支正带人清点营内的粮草数量,待清点完毕后,陆通支发现此时营中的粮草仅够维持不到半个月的。

    陆通支知道朝廷给各个藩国下令,让他们筹集粮草供给给朝廷的征讨大军,但是陆通支清楚地知道此举无疑是多此一举,那些藩国是根本不会送粮食过来的,只要他们不趁机起兵响应西辽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想要他们送来粮食简直就是在做梦。

    所以陆通支清楚自己必须要在半个月之内就要从西辽手中夺回山海关,但是陆通支也很明白,想要从西辽军手中夺回山海关很难,即使可以,最后也要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

    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陆通支还是决定事不宜迟,明日就下令大军开始进攻山海关,其实主要陆通支还是想要了解一下自己麾下这些兵马的战斗力,虽然陆通支明白这些朝廷官军大部分都不堪重用,但是还是清楚知道较好,自己接下来也好更好地做出应对。

    第二日,在山海关城墙下,陆通支将十五万大军依次排开,已经彻底清点清楚了,所谓的二十万大军,不过就只有十五万人左右,看着松松散散的阵型,陆通支感觉自己有一种被人坑了感觉。

    尽管如此,陆通支还是得硬着头皮去上,虽然朝廷官军看起来军容不整,但是所使用的器械还是很精良的,云梯、撞车、井阑等攻城器械一应俱全。

    在进攻的号角声响起后,在盾兵的掩护下,大批朝廷官军推着攻城器械缓缓地向山海关的城墙进发,一时间场面极其骚动不安。

    看到这一场景,陆通支心里更加焦虑起来,他看到此时山海关城墙上的西辽军并未还击,陆通支就知道西辽军的军事素养要远远高于这些朝廷官军,敌人没有到达弓箭射程之内,绝对不会胡乱放箭。

    果然当朝廷官军的先头攻城部队进入弓箭的射程之内后,西辽军的弓箭手开始张弓搭箭,随着城墙上西辽军将领的一声令下,无数的箭矢纷纷向朝廷官军射去,一时间中箭倒地者不计其数。

    三州驻扎的朝廷官军承平已久,有的官军士兵甚至从当兵开始就没有打过仗,面对这样的阵势根本招架不住,见到血了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就要后退。

    陆通支也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将两万瀚海军精锐组成了督战队,下令凡是后退一步者杀无赦,这些瀚海军对于这些三州朝廷官军根本毫无情谊可言,他们只是遵从着陆通支的命令,对于撤退逃跑的士兵格杀勿论。

    在瀚海军督战队的强势镇压下,战场上的形势很快恢复了过来,虽然很多朝廷官军畏惧死亡,但是在两相比较之下,众人还是分得清楚的,死在西辽叛军手中要不死在自己人手中好许多。

    很多人都开始不要命地向城墙冲去,在城墙上架起了云梯,并且将撞车推到了城门下,准备开始强攻山海关。

    但是正如杨,山海关城墙高大,而且地势险要,属于易守难攻之地,而且又有四万西辽军驻守,虽然朝廷官军在人数上占据了优势,但是战场上形势却一直倾向于西辽军那一边。

    虽然朝廷官军在奋力地攻城,但是地势对于朝廷官军极为不利,所以这么长时间下来,朝廷官军只是徒增伤亡,没有丝毫的进展。
1...174175176177178...1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