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左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龙骧上将军
看到山海关城墙脚下的尸体越堆越高,陆通支知道想要靠人数优势拿下山海关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无奈之下只能下令鸣金收兵,虽然这些官军素养极低,但是到底此时他们还是自己的兵马,伤亡太大的话也是自己乐意见到的。
杨顶天站在城楼上,看到下面的情况后,也明白了这一次进攻不过是陆通支的试探性进攻罢了,杨顶天明白接下来就是自己和陆通支斗智斗勇的时候了。
回到大营的陆通支还在为如何夺回山海关而苦恼时,陆洛尘来到自己父亲的身旁,在其耳边悄声说道一些话。
然而陆通支听到这话,刚开始还很兴奋,但是很快就平静了下来,摇了摇头对陆洛尘说道:“儿啊,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的,即使是父亲上报给朝廷,朝廷也还很难通过决议的。”
“为何父亲这可是反攻叛贼的最好办法,不然的话,伤亡太大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陆洛尘显然没有理会到自己父亲的想法。
五百一十五章 暗助西辽
经过深思熟虑和陆洛尘再三劝说下的陆通支最终还是同意了陆洛尘的想法,向京城送去奏折,其中写了调动山海关以西的长城守军以及关外其余四藩国的兵马一同围剿西辽叛军的奏请。
在将奏折以八百里加急送出去之后,陆通支的心里仍然是惴惴不安,他知道虽然是八百里加急,但是山海关距离京城长安有数千里,这一来一回加上朝廷议政,得到朝廷的回音后最快也要半个月。
陆通支知道这半个多月大军原地休整是不现实的,即使朝廷不会追究自己,盘踞在山海关的西辽军也不让自己安生的。
可是现实情况是,所谓的平叛大军根本就是个笑话,陆通支清点过了大军的伤亡情况,不到两个时辰的战斗,平叛大军就死三千余人,伤六千多了,伤亡人数累计加起来都快一万人了,而且这还是在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战果情况下。
“父亲,你莫要焦虑,眼下看样子山海关是一时半会拿不下来了,平定西辽叛乱更是遥遥无期,当今最重要的是要保存实力,谨防西辽前来偷袭我们平叛大军的营地。”陆洛尘向自己的父亲陆通支提议道。
陆通支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有些道理,即日起本帅会下令全军就地扎营,为了防止西辽军前来偷袭,营寨要修筑坚固。”
陆通支的话音刚落,陈童鸢走到陆通支跟前,见周围除了陆洛尘和单鹰外并无他人之后,悄悄对陆通支说道:“舅舅,童鸢有话要和舅舅说!”
看到陈童鸢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陆通支觉得有些意思,便说道:“有什么话你尽管说出来就是,这里除了我们几个,并没有其他外人了!”
在得到陆通支的允许后,陈童鸢这才放心地说道:“舅舅,童鸢说一句不中听的话,此次平叛舅舅是很难成功的,甚至可以说是必败无疑!”
“嗯”陈童鸢此话一出,不仅是陆通支愣住了,连陆洛尘和单鹰都是十分诧异,不明白陈童鸢何出此言。
“表妹你在说什么胡话呢”陆洛尘害怕陆通支会由此对陈童鸢动怒,于是赶紧先故作生气地对陈童鸢大声吼道。
但是陈童鸢似乎不为所动,因为她知道此时的陆通支对于自己的处境也是十分地迷茫,但是还是有些清醒地认识。
“洛尘,你不要说话,让童鸢把话说完!”在阻止了陆洛尘说话后,陆通支转而又对陈童鸢说道:“童鸢你继续把话说下去,为什么你会说此次本帅必败无疑”
“因为很多人不希望你赢!”陈童鸢以很平静的语气说道。
陆通支听到这话似乎就明白了什么,但是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他还是示意陈童鸢继续说下去。
“舅舅,你难道就没有觉得这一次西辽的突然叛乱有些反常吗西辽不过是关外的一个小藩国,兵少将寡,虽然日子过得不富裕,但是朝廷和司马氏对待西辽不算刻薄,而且西辽周围被其余诸藩国围绕,并不与北方的柔然直接接壤,所以其处境不算太糟糕,我实在是想不明白西辽为何要起兵作乱”
陆通支听罢后点了点头,对此表示很认同,并说道:“童鸢说的没错,本帅也很想不明白,为何会是西辽突然起兵作乱,如今陛下虽然年岁已高,但是太子年轻力壮,且储君地位稳固,杨是完全没有可能,那他到底是图什么呢”
“舅舅,童鸢刚才有一个大胆的猜测,西辽起兵或许就是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诛佞臣,清君侧!”陆洛尘小声地嘀咕道。
陆通支觉得这样有些不可思议,说道:“历来藩王起兵作乱都是打着这一旗号,说是诛佞臣清君侧,但是最后成功的时候,往往是君臣被一同杀害了。”
“童鸢你继续说下去,你说说看,到底是谁不希望我们平叛成功”
此时的神鹤城内,杨行熙与任齐已经商议好了接下来东辽的战略方向,那就是南下消灭高句丽。
为此任齐可以说是苦心经营了许久,孟楚材带着原高句丽军将领金忠显一直在高句丽境内默默发展着力量,如今在孟楚材和金忠显麾下已经有了六千多人的兵马,这些人都是高句丽的劳苦百姓,因为受不了当地官吏的盘剥,所以才纷纷逃离至高句丽境内的深山老林中,被孟楚材他们收编入了队伍。
队伍中还有一大部分人就是原先姜氏一族的族人以及部将,他们因为与死去的姜弘立关系亲密,所以高句丽王族对他们一直是斩草除根的态度,所以在万般无奈之下,这些人也只得拖家带口躲进了山林里,最后被孟楚材他们逐步收编到了队伍。
就在杨行熙答应任齐南下战略的第二天,任齐就派出了使者乘船跨海直奔高句丽南边的新罗国和百济国,准备联络他们共同出兵攻打高句丽。
任齐也知道现在的高句丽仍然是天策上国的臣属国,如果此时冒然进攻,高句丽王必然会派人前去长安求援,那时东辽的野心必然会被世人所察觉。
所以任齐也是希望西辽能够打败平叛大军,因为按照任齐的预测,只要陆通支所统领的平叛大军被西辽击败,这个消息将会是天策上国天下大乱的导火索。
眼下任齐除了要考虑该如何准备攻打高句丽外,暗中帮助西辽打败朝廷的平叛大军也是任齐所要急切要解决的事情。
于是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从神鹤城的神机军左师大营内,一支队伍悄然离开营地,径直奔西辽山海关去了。
在队伍中,有四十个由六匹战马拉着的大车,大车上都盖上的毡布,从外面完全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但是只有任齐和负责押运这个车队的将领知道,这里是二十架抛石机和二十架三弓床弩,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用不了几天,这些东西就会出现在山海关的城墙上。
五百一十六章 开始行动
当杨顶天看到摆在眼前的抛石机和三弓床弩时,他不由得被这两样器械惊讶得目瞪口呆,有如此利器,怪不得每一次东辽面对外地的入侵都能够应付自如。
“父王,这任齐是打的什么注意居然会冒着谋逆的大罪暗中资助如此利器给我们西辽,难道他就不怕万一我们西辽失败了,日后朝廷找他秋后算账吗”杨行御对于任齐的做法很是不解。
然而杨顶天明白,任齐也许是猜出了自己起兵举事是受到了皇帝的指示,但是不管如何,有了这四十架三弓床弩和抛石机的帮助,接下来对付朝廷的平叛大军,是更加有把握了。
就在三弓床弩和抛石机运到山海关后,东辽的神鹤城突然迎来了一队人马,惹得杨行熙惊慌失措,但是当任齐看到此人时,心里却是暗喜,知道司马氏已经着急了。
来者是以一个宦官领头的使团,此人任齐见过,当初自己被司马南风召去未央宫觐见时,此人伺候在司马南风左右,任齐知道肯定是司马南风见战事紧张,平叛大军首站失利,这才派人前来塞外诸藩国。
果然不出任齐所料,那个为首的宦官,一见到杨行熙等人就是阴阳怪气地说道:“哟呵,东辽王可真是悠闲啊,完全看不出来紧张的样子,莫非这西辽王作乱,也有东辽王的一份功劳不成”
“哎,这位公公可不能这么说话,要知道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这不是在污蔑我家王上吗”任齐见杨行熙紧张兮兮的,只得自己接过话来说道。
“任齐,你放肆!咱家虽然只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一个宦官,但是此次是身负特使的身份前来的,哪有你说话的份!”
这个宦官丝毫不给任齐的面子,几句话直接就呛了过来,让任齐听得很恼火。
看到任齐红着脸,那个宦官没有一丝的收敛,仍然不依不饶地说道:“任齐,你最好退下,不要耽搁本使与东辽王谈话!”
“你个没儿子的阉奴,怎敢如此不知死活,本官乃是陛下钦点的东辽国左相,怎可由你这阉奴如此羞辱”任齐破口大骂道。
这个宦官怎么也不会想到任齐会这样骂他,气得直跺脚,指着任齐的鼻子大骂道:“好你个任齐,竟然敢骂本使,你可知道本使手里有皇后娘娘赐的王命宝剑,可先斩后奏!”
“啪!”一声清脆的响声过后,宦官的脸上出现了一个鲜红的手掌印,这任齐扇人耳光的本事是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你竟然还敢打我!”那个宦官直接愣住了,连同跟着他一起来的亲军都尉府的番侯都待在原地一动都不敢动。
任齐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斜着眼说道:“打你又怎样了你个阉奴真是不知死活,在东辽的地界居然还敢如此目中无人,你以为这是在京城吗没有砍下你个阉奴的狗头,已经是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了,还这般蹬鼻子上脸的!”
“来人啊!将任齐给我拿下!”然而这个宦官依然是没看清楚眼前的形势,直接招呼亲军都尉府的番侯们要上前拿下任齐。
任齐不等那些番侯动弹,直接拍了拍手,一会的功夫,数百东辽军冲了进来,讲宦官和几十个番侯团团围住。
这是宦官终于意识到东辽也是有反心了,但是已经为时已晚,在得到杨行熙的首肯之后,任齐一声令下,数百东辽军操起家伙直接向这些人身上砍去,顷刻间的功夫,宦官连同那些个番侯就没了活口。
“任齐,我们这样做是否太唐突了”杨行熙看着一地的尸体,心里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任齐则是仔细观察了身上的衣服,确认并没有沾染到血迹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对杨行熙说道:“王上尽管放心吧,微臣已经猜到了西辽王为何会起兵举事了,微臣觉得我们东辽可以提前进行攻打高句丽的战略了!”
“啊!这是什么意思”杨行熙完全糊涂了,不明白任齐为什么会这么说。
任齐指着那个宦官的尸体说道:“此人乃是司马南风身边的近侍,那说明西辽王诛佞臣清君侧,讨伐司马氏的檄文让他们惊慌了,按理来说,这种事本应该是陛下身边的宦官来干,但是并不是,由此微臣可以猜测西辽王或许是受到陛下的指示,才会这么做的!”
虽然任齐的话让杨行熙一时难以信服,但是杨行熙知道东辽杀了司马南风的人,司马氏是不会放过他们的,那倒不如放手一搏,直接干就是了。
于是随着杨行熙的王令一道道从神鹤城发出,东辽对高句丽的进攻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了。
联络新罗国和百济国很顺利,因为两国也是时常受到高句丽的欺压,苦不堪言,但是奈何国力加起来都不及高句丽的三分之一,所以一直是默默忍受着。
如今高句丽虽然拥有二十多万大军,但是新罗国和百济国两国也有精兵十余万,所以任齐准备出兵五万联合两国南北夹击高句丽。
虽然如此一来,三国联军的总兵力仍然不及高句丽,但是南北夹击,高句丽的兵力优势就失效了,为了应付南边的两国联军,高句丽起码要留下十万兵马驻守,这样的话,东辽所要面对的兵力也在十万人左右。
再加上孟楚材率领募集的反抗高句丽王族的兵马在高句丽境内骚扰,高句丽又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出来,如此一来胜算就更大了。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东辽的五万大军很快集结完毕,高句丽在察觉到南边两个邻国的不安分后,开始逐步向南方调兵,一开始高句丽王室还沾沾自喜,认为如此可以有理由不出兵帮助天策上国平叛,但是他不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而就在此时,陆通支开始指挥大军准备对山海关再一次进攻,只是他们不知道山海关与之前相比,已经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五百一十七章 石弹巨箭
陆通支看着不远处的山海关,心里隐隐有些担忧,但是却有说不出来为什么,虽然这一次自己是做了充足的准备,攻城器械比上一次更加完备。
不仅是云梯、撞车、井阑的数量更多,而且还从幽州调来了六十架投石车,又从冀州调来了一万强弩兵,虽然长城西线的守军还未调动,但是凭借着这些完备的攻城器械和十多万大军,陆通支觉得仅有四万西辽军防守的山海关应该是很有把握攻下来的。
随着进军的号角声和战鼓声先后响起,经过几日的加强操练,陆通支已经将原本纪律松散的三州兵马训练得有些样子了,看着还算整齐的步骑弓兵方阵一个接着一个向着山海关城墙靠近了过去。
面对底下乌压压一片的朝廷官军兵马,杨顶天到底还是沉住了气,按照之前押运器械的东辽军将领的教授,杨顶天下令士兵开始操使抛石机和三弓床弩。
在命令传开之后,在山海关近三丈宽的城墙上,被一字排开的抛石机和三弓床弩上立刻围上去了众多西辽军士兵,他们挽起袖子开始转动绞车,将抛石机和三弓床弩运行到待发射的状态。
这一次西辽军除了按照东辽教授的方法使用抛石机发射火石弹外,还创新地用三弓床弩发射巨型火矢,三弓床弩专门使用的巨箭上被捆上了可燃烧物,只待今日看看到底效果如何。
在火石弹和巨型火矢都安装完毕后,杨顶天面色冷静地挥了一下手,这时在远处的陆通支看到山海关的城墙上突然冒起了阵阵火光,就在陆通支感到诧异之时,杨顶天已经举起了令旗。
“啊!那是什么鬼东西啊”
还在列阵前行的朝廷官军兵马突然发现从山海关的城楼上飞出了数十个火球和冒着火光的巨木,众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显得格外慌张。
然而陆通支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将了,他一眼就看出那应该就是投石车发射的石弹和大弩射出的箭矢,但是他也好奇这是什么样的投石车和大弩,射程居然如此远,此时攻城大军的先头部队距离山海关的城墙起码还有八十丈远,这西辽军怎么就如此有把握能伤到朝廷官军。
但是事实确实是如此,那冒着火光的石弹和巨箭重重地砸在了攻城大军的方阵之中,一时间惨叫声连连,那声音听得陆通支这个曾经久经沙场的老将都感到心颤。
那抛石机居高临下,而且经过东辽的不断改良,射程和威力都有了极大的加强,所以当火石弹落地的那一瞬间,就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众多来不及躲闪的朝廷官军士兵被砸中,惨死受伤者不计其数,那场景令其余侥幸没死之人也感到极为恐慌,使得原本还算整齐的方阵开始混乱起来。
站在城墙上的杨这抛石机和三弓床弩的射程可达到七八十丈,刚开始杨大话。
于是杨顶天下令继续装填石弹和巨箭,准备开始进行第二轮发射,众多西辽军士兵看到这个场景,也是都来了劲,纷纷开始继续操使抛石机和三弓床弩。
“大帅,这可如何是好这西辽叛军不知是使用了什么利器,威力竟然如此惊人,不如暂且退兵,以减少伤亡!”这时一个副将惶恐地对陆通支说到。
陆通支却感到心有不甘,自己这几日为了操练兵马连觉都没睡好,如果只是被西辽叛军的一轮攻击就被下退了,自己这些日子的努力不就是白费了吗。
陆通支呵斥道:“岂有此理,朝廷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才受到一点伤亡就想着退兵,那朝廷每年耗费巨额钱粮养你们干什么吃的,传本帅命令,所有将士加快步伐,给本帅狠狠地攻打山海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