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名门天姿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紫苏落葵
她说德恶狠狠,李恪摸了摸她的头,只是笑笑。两人往前继续往前走,果然在走出丛林后,看见在日光下一大片明晃晃的盐矿,像是晶莹的米饭堆砌在饭碗里,大片大片堆在那里。
“盐矿?”李恪震惊得许久才说出话来。
“是。”江承紫乐得哈哈大笑。
这简直是开挂的人生啊。美好的男人,诸事顺利,江承紫觉得一切如此美好啊美好。()
第一百八十五章论
杨氏六房嘉善山附近找到高纯度盐矿一事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长安,一并送回去的还有李恪与江承紫从盐矿田里带回去的一块盐。
长安皇宫,李世民与几位心腹大臣看着那碗中晶莹的盐块,久久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李世民扫了长孙无忌一眼,问:“辅机,你看该当如何?”
“大唐缺盐,前方将士早就人困马乏,煮盐耗巨大,西北最大盐田还在外族手中,如今在蜀中发现如此质地之盐田,解我大唐之围,自是极好。”长孙无忌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246
严肃回答。
李世民略敛眼眸,尔后便说:“辅机,如今此处皆自家弟兄,你且说这等话敷衍朕?”
“辅机不敢。”长孙无忌立刻行大礼。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罢了,你向来就是这般。”他摆摆手,便又瞧了瞧杜如晦与房玄龄,问,“克明,玄龄,你二人如何看待此事?”
房玄龄看了看杜如晦,便率先说:“杨氏六房确是有才,且与杨氏祖宅素来不合。这杨舒越乃杨雄第一任夫人所出,在夫人去后,在杨氏的日子不好过,装疯卖傻大半生。其妻与长子幼女被丢到洛水田庄度日。韬光养晦,得以机缘,才谋得晋原县丞一职。据闻,去往蜀州路上,还遭各种击杀。虽不知其动机,但不难看出欲要击杀之人”
房玄龄说到此处,顿了顿。连连抱歉,道:“我此处说太多。长话短说,即杨氏六房虽出自弘农杨氏。但与弘农杨氏怕无法共存。此处就可作为我们对付那些蠢动名门之突破口。他们这些年以弘农杨氏马首是瞻,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恕我不敢苟同批玄龄此言。杨氏六房出自弘农杨氏,即便再也不共戴天之仇。这些所谓底蕴名门,一旦涉及家族利益,亦是以家族利益为重。我主张对杨氏六房,一定要提防。必要时,击杀之。毕竟,杨氏阿芝身世奇特。怕也是有人用心险恶。从许多年前,就开始埋下这枚棋子。”刚在前线班师回朝的侯君集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世民依旧老狐狸样坐在一旁听众人意见,不发言,不表态。
侯君集打岔一番。房玄龄也是点头。回答:“君集所见不无道理。毕竟神鬼一事,虚幻无常。怕弘农杨氏早些年就处心积虑,而杨氏六房这也是所做之戏。毕竟,极其懂得分寸的蜀王此次亦为了杨氏阿芝不顾礼数,非得要亲领益州大都督。”
房玄龄说到此处,不由得摇头,说:“蜀王向来懂得礼数分寸,深居简出。从未如此失态。且蜀王有几次参与对敌,冷静勇猛。足智多谋,不该轻易失分寸。可见这杨氏阿芝,甚为厉害。若非杨氏处心积虑培养,九岁的小丫头哪能有这般厉害?”
房玄龄出了名的话唠,这一番详细分析下来,他自己也对杨氏六房蹙了眉。
李世民不会他所言作评价,只问杜如晦:“克明,你如何看?”
杜如晦身子一直不好,竭力忍住咳嗽,却终究还是没忍住,咳嗽一阵,才说:“回禀皇上,臣认为杨氏六房可用。”
杜如晦只一句,李世民“哦”一声表示询问。杜如晦则继续说:“君集与房相所言皆有理。然,我们在此,只瞧其可能之害,瞧其缺点,却忽略这杨氏六房的能耐。首先,就说这盐,大唐之前,战乱不断,制盐工艺水平急剧下降,诸多匠人无法寻找盐,制盐工艺落后。前日,程老将军就抱怨前线将士无盐体弱,与敌人根本无法对垒”
杜如晦说到此处,又是一阵剧烈咳嗽之后,才继续说:“如今,杨氏六房找寻到这盐矿,直接采来,就这般高纯,这是大唐之福。杨氏六房此种能耐与你们方才分析可能的危害相比,他们可能的危害不值一提。盐矿是造福百姓之事,是强大唐之事。何况,先前,杨氏兄妹以及暮云山庄呈上来的马铃薯与红薯,实在也是为民造福之举。陛下,杨氏六房不仅可用,还可大用。”
李世民略略点头,还没说话,侯君集就有些不满,接话道:“杜相此言不无道理。然大用一事,还须斟酌。”
“自是要斟酌,如今,我们亦不曾见过弘农杨氏,尤其是杨氏兄妹,亦不好下判断。”房玄龄打圆场。
李世民这老狐狸这会儿才说:“我这里有之前对杨氏六房前前后后的详细调查。你们亦先瞧瞧。”
几人便拿了绝密资料仔细看了看,看到后来,都不约而同地皱了眉。尤其是侯君集,显然很是不相信这资料,但又不好拂帝王面子,只得隐忍。长孙无忌依旧是老油条,保持沉默不语。
房玄龄则是蹙眉,尔后倒吸一口凉气,说:“若是如此。杨氏六房倒可用,毕竟他们提出的格物院,若真成立,对大唐以及百姓都是福泽。只是这杨氏六房如果是这般单薄,与弘农杨氏罅隙颇深,如今,就要看他依附谁家。”
“自成一家,未尝不可。”杜如晦直接指出。
“自成一家,谈何容易。”房玄龄摇头。
一直不出声的长孙无忌却是幽幽地来了一句:“看这调查,若是调查无误。这杨氏兄妹倒还真能自成一家。”
长孙无忌这一句一出,几人同时沉默,各怀心事。当然最有心的是长孙无忌,这些年虽然未曾与弘农杨氏为首的那些旧贵族名门正面冲突,但暗地里较劲,对方实力比他想象的更厉害。另外,这些年,他一直监视着蜀王,他阅人无数,却看不懂他,觉得这孩子太高深莫测。让他莫名觉得有些惧怕。
如今,这杨氏阿芝也是个人物。与这李恪搅和在一起,自己妹妹那几个孩子怕是招架不住这杨氏阿芝与李恪联手。
将来,若是杨氏阿芝得势。定然又是一番血雨腥风。长孙无忌自顾自地想着。
杜如晦却又是一阵咳嗽之后才说:“这杨氏六房可大用,只是还得放在眼皮底下才是。”
李世民点点头,随后又看着盘中晶莹的盐粒发呆,而旁边的餐盘里还有几个煮红薯。太医署的太医已经会诊研究过这马铃薯与红薯果然是好东西,而且在城郊皇家试验田里,长势良好。
杨氏六房确实为百废待兴的大唐带来了莫大的希望、生机与活力,但不可否认杨氏六房也让人惧怕。该如何安置杨氏六房?
几位大臣鱼贯走出上书房。侯君集搀扶着杜如晦。李世民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蹒跚的步伐,忽然觉得不祥。
等几位大臣离去后。一直在一旁伺候的长孙皇后,将沏好的茶递上来,说:“这是先前蜀王从益州带回来,杨氏六房嘉善山附近找到高纯度盐矿一事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长安。一并送回去的还有李恪与江承紫从盐矿田里带回去的一块盐。
长安皇宫。李世民与几位心腹大臣看着那碗中晶莹的盐块,久久没有说话。
许久之后,李世民扫了长孙无忌一眼,问:“辅机,你看该当如何?”
“大唐缺盐,前方将士早就人困马乏,煮盐耗巨大,西北最大盐田还在外族手中。如今在蜀中发现如此质地之盐田,解我大唐之围。自是极好。”长孙无忌严肃回答。
李世民略敛眼眸,尔后便说:“辅机,如今此处皆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247
自家弟兄,你且说这等话敷衍朕?”
“辅机不敢。”长孙无忌立刻行大礼。
李世民叹息一声,道:“罢了,你向来就是这般。”他摆摆手,便又瞧了瞧杜如晦与房玄龄,问,“克明,玄龄,你二人如何看待此事?”
房玄龄看了看杜如晦,便率先说:“杨氏六房确是有才,且与杨氏祖宅素来不合。这杨舒越乃杨雄第一任夫人所出,在夫人去后,在杨氏的日子不好过,装疯卖傻大半生。其妻与长子幼女被丢到洛水田庄度日。韬光养晦,得以机缘,才谋得晋原县丞一职。据闻,去往蜀州路上,还遭各种击杀。虽不知其动机,但不难看出欲要击杀之人”
房玄龄说到此处,顿了顿,连连抱歉,道:“我此处说太多。长话短说,即杨氏六房虽出自弘农杨氏,但与弘农杨氏怕无法共存。此处就可作为我们对付那些蠢动名门之突破口。他们这些年以弘农杨氏马首是瞻,用心之险恶,昭然若揭。”
“恕我不敢苟同批玄龄此言。杨氏六房出自弘农杨氏,即便再也不共戴天之仇。这些所谓底蕴名门,一旦涉及家族利益,亦是以家族利益为重。我主张对杨氏六房,一定要提防,必要时,击杀之。毕竟,杨氏阿芝身世奇特,怕也是有人用心险恶。从许多年前,就开始埋下这枚棋子。”刚在前线班师回朝的侯君集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李世民依旧老狐狸样坐在一旁听众人意见,不发言,不表态。
侯君集打岔一番,房玄龄也是点头,回答:“君集所见不无道理。毕竟神鬼一事,虚幻无常。怕弘农杨氏早些年就处心积虑,而杨氏六房这也是所做之戏。毕竟,极其懂得分寸的蜀王此次亦为了杨氏阿芝不顾礼数,非得要亲领益州大都督。”
房玄龄说到此处,不由得摇头,说:“蜀王向来懂得礼数分寸,深居简出,从未如此失态。且蜀王有几次参与对敌,冷静勇猛,足智多谋,不该轻易失分寸。可见这杨氏阿芝,甚为厉害。若非杨氏处心积虑培养,九岁的小丫头哪能有这般厉害?”
房玄龄出了名的话唠,这一番详细分析下来,他自己也对杨氏六房蹙了眉。
李世民不会他所言作评价,只问杜如晦:“克明,你如何看?”
杜如晦身子一直不好,竭力忍住咳嗽,却终究还是没忍住,咳嗽一阵,才说:“回禀皇上,臣认为杨氏六房可用。”
杜如晦只一句,李世民“哦”一声表示询问。杜如晦则继续说:“君集与房相所言皆有理。然,我们在此,只瞧其可能之害,瞧其缺点,却忽略这杨氏六房的能耐。首先,就说这盐,大唐之前,战乱不断,制盐工艺水平急剧下降,诸多匠人无法寻找盐,制盐工艺落后。前日,程老将军就抱怨前线将士无盐体弱,与敌人根本无法对垒”
杜如晦说到此处,又是一阵剧烈咳嗽之后,才继续说:“如今,杨氏六房找寻到这盐矿,直接采来,就这般高纯,这是大唐之福。杨氏六房此种能耐与你们方才分析可能的危害相比,他们可能的危害不值一提。盐矿是造福百姓之事,是强大唐之事。何况,先前,杨氏兄妹以及暮云山庄呈上来的马铃薯与红薯,实在也是为民造福之举。陛下,杨氏六房不仅可用,还可大用。”
李世民略略点头,还没说话,侯君集就有些不满,接话道:“杜相此言不无道理。然大用一事,还须斟酌。”
“自是要斟酌,如今,我们亦不曾见过弘农杨氏,尤其是杨氏兄妹,亦不好下判断。”房玄龄打圆场。
李世民这老狐狸这会儿才说:“我这里有之前对杨氏六房前前后后的详细调查。你们亦先瞧瞧。”
几人便拿了绝密资料仔细看了看,看到后来,都不约而同地皱了眉。尤其是侯君集,显然很是不相信这资料,但又不好拂帝王面子,只得隐忍。长孙无忌依旧是老油条,保持沉默不语。
房玄龄则是蹙眉,尔后倒吸一口凉气,说:“若是如此。杨氏六房倒可用,毕竟他们提出的格物院,若真成立,对大唐以及百姓都是福泽。只是这杨氏六房如果是这般单薄,与弘农杨氏罅隙颇深,如今,就要看他依附谁家。”
“自成一家,未尝不可。”杜如晦直接指出。
“自成一家,谈何容易。”房玄龄摇头。
一直不出声的长孙无忌却是幽幽地来了一句:“看这调查,若是调查无误。这杨氏兄妹倒还真能自成一家。”
长孙无忌这一句一出,几人同时沉默,各怀心事。()
第一百八十六章为你而来
翻云寨、羌人部落,全部实现编,在晋原县落户,且成为盐矿第一批开采工人。
江承紫带领寻找盐矿的小队伍,亦名声鹊起。当然,在解决羌人之患之后,她与父母商议带大兄杨清让一并出发。
对于矿物的探查识别,杨清让都学得很快。
洛江山区、嘉善山几处盐田的发现,让大唐一直以来的盐荒得以缓解。朝廷很快派人前来对盐田进行保护,且开始讨论官府贩盐政策,制定官方价格。
江承紫向来不管这些,只是杨氏六房上书一再表决心就是为了百姓能和乐安康。如今找寻这盐矿一则是希望大唐强壮,二则就是希望百姓安泰。
李世民看着那表决心的书,然后丢给房玄龄,问:“爱卿有何看法?”
房玄龄看了许久,才说:“杨氏六房在请恩,怕是想要回长安吧。”
李世民知道房玄龄并不如魏征那般耿直,也不多问,只召了魏征前来,私下询问:“魏爱卿以为如何?”
魏征看了看,直言不讳:“无故上书于帝,表此决心。这杨氏六房,绝非单单在表功要赏。依臣看,倒像是在提醒陛下,盐矿定价一事,还得以百姓为先。”
“到底是爱情敢直言。”李世民叹息一声。
魏征道:“若是如此看来,杨氏六房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然而人才最是双刃剑,伤人伤己。若陛下担忧。何不早日将之召回,搬到长安,在陛下眼皮底下。才能好好使用这把利剑。”
“爱卿所言极是。只是我亦考虑到蜀中富庶,物产丰富。若杨氏六房还能找出几处盐矿,大唐便可百姓人人能吃得起盐。”李世民叹息一声。他何尝不想见一见杨氏六房,尤其是那杨氏阿芝和其兄杨清让。作为一个帝王,这样滔天本领之人,到底让他不安。然而,他是帝王。身背百姓天下,自然不能以自己喜好就耽误百姓。
“陛下圣明,魏征替天下百姓感谢陛下。”魏征立刻伏地行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248
大礼。
“爱卿。何以自此。快快请起。”李世民连忙将魏征扶起来。
接下来的日子,也没有提让杨氏六房入长安之事。如同上一次发现第一块盐田一般,杨氏六房并没有获得任何封赏。李世民只是命令户部打紧开支,多拨款加紧格物院的建立。
朝廷里的老狐狸本以为经过马铃薯、红薯事件。又加上盐田的发现。杨氏六房一定会平步青云。就连房玄龄这样的人都以为杨氏六房入主长安指日可待。却没想到这件事倒没了声息,这整整两月过去,杨氏六房又发现好几座盐矿,提炼出纯度颇高的盐。
那白花花晶莹的盐,一车车运入长安。长安从皇宫内院到高门大户,都在使用那盐,厨师们人人都觉得厨艺提高不少。
而长安城的百姓也发现盐的市价降低不少,且那盐的价格是开天辟地以来头一遭的便宜。且盐的质地真是从没见过的好。
而人们,统称这些盐为蜀盐。
蜀盐盛行。这背后自然是江承紫的手笔。外间则盛传是杨氏六房的手笔,杨氏兄妹皆是英武不凡之人。
至于张嘉,在那日与李恪联手肃清羌人之后,又马不停蹄肃清了晋原县附近各处潜藏的敌人。也是那一刻,江承紫才真正见识到古代名门士族的力量强大如斯。
短短三日,仅凭张氏住宅眉州所养之私兵,就扫清晋原县周边七八个郡县的**暗桩,且没留下任何把柄。这边厢张嘉暗地里肃清,那边厢作为益州大都督自然向朝廷通报此事。
李世民听闻,先是回书信询问李恪推荐何许人担任何职位。李恪接到信,轻笑,说:“父亲常言,我类他。那既然像他,他之所想。我又如何不知?”
他笑得悲凉,在一旁画设计图的江承紫将铅笔丢掉(没错,就是铅笔,上辈子江承紫就将这个工艺带到吴王府,后来她身陨之后,由吴王继承),这一世,这铅笔也成为江府里特有的物品),说:“他是你父亲,却跟是一代帝王,身上肩负大唐安危,众多子民,你若理解,该为之骄傲才是。”
“那个位置是天下最孤寂的位置,作为臣子,我敬仰他;作为儿子,我怜悯他。”李恪回答。随后,拿起江承紫丢掉的铅笔在上好的清江白纸张上拟了个给李世民的回信草稿,尔后又让江承紫修改几番,最终下用蝇头小楷誊写在宣纸上,大概意思就是虽是小小地方官,但任一事,还得朝廷慎重。他只懂些小玩意儿,推荐官员这种事,实在见识有限,怕贸然推荐让大唐蒙受灾难,故而建议父亲还是召集谋士大臣,尤其是长孙舅舅前来商讨。不过,若是要论对蜀中熟悉之人,他可以附赠个人建议。
“这样如何?”李恪书写完毕。
“这名单附赠不错。你若要不附赠这名单,你爹就觉得这太狡诈,他得更担心。”江承紫点点头,赞许地说,“你果然了解他,这样的话,他就知晓你的深浅。”
李恪颇为沮丧,说:“父子之间,这般猜忌,实在心寒。”
“你们不是普通父子。”江承紫指出。
李恪转过身来,便是瞧着她,认真地说:“阿紫,为了你,我便无论如何也不要那位置。我只想做你的丈夫。我们只是夫妻,不是君臣。”
江承紫听这话,没来由觉得心跳得极快,嘟囔就娇嗔还嘴一句:“谁跟你夫妻了。杨氏祖宅那边却还没处理妥帖呢。”
“那边不是事。我与老夫人,还是你大伯父见过一面。”李恪回答。
“你却不知。弘农杨氏,我大伯父早就管不动事了。如今,管事的是驸马爷呢。”江承紫撇撇嘴。
“他比不得你大伯父威严。威严不是管事不管事。”李恪回答。
江承紫还是觉得而一颗心怦怦跳。嘟囔一句,道:“你别瞎说,谁跟你是夫妻。”
“你名声被我坏了,你必得嫁我。”李恪贼贼地说。
江承紫扫他一眼,说:“我来自男女平等的时代。你这点小九九吓不到我,嫁不嫁人无所谓。再者,你以为凭我的聪颖与才能。你这点小伎俩我不能化解?再者,我这么璀璨之人,想娶之人。趋之若鹜。说不定,你爹还想过把我嫁给太子呢。哈哈哈。”
江承紫说到后来,轻描淡写地将当初的分析说出来,然后还颇为高兴哈哈大笑。李恪青了脸。说:“闭嘴。你若想当那皇后,我与你取这江山就是。”
江承紫白他一眼,呵斥道:“隔墙有耳。莫说你没这心思,即便你有,即便你我一处,也莫要说。再者,你明知我对富贵名利无丝毫兴趣,却还这般说我。哼,不高兴。”
江承紫将手抱在胸前。一脸不高兴状。李恪也是小孩子气,冷哼一声说:“哼,你只能是我的。谁让你无端提太子作甚。”
“你自己也清楚,他必定起过此心。只是目前还想用弘农杨氏,二则你到底是他儿子,先前你闹得天下皆知,他也顾忌于你。”江承紫分析。
李恪点头,说:“我父亲定然想过。不过,迟迟没有走这一条路,我亦不清楚他会不会走。”
“他不会选此路。他还不清楚我,另外,他不想让你成为他的敌人。他要走更有利的路。”江承紫很笃定。
李恪不语,只在纸上写下了杨如玉三个字。江承紫点点头,说:“此事,我先前就有预料,亦正是我所想。太子若与大姐成婚,杨氏六房就是太子府后盾。而你我若有风吹草动,亦会为杨氏六房乃至弘农杨氏所不容。再者,若你我稍有异动,你父亲便不是父亲,只是君臣。”
李恪听闻,久久没有说话,只怔怔地看着江承紫。
江承紫摸了摸脸,很警觉地问:“你看着我干嘛?”
“你若是男人,得多可怕。”他自言自语。
江承紫心里一紧,只觉得这话听的心得慌。但她也只能打趣说:“谁让一介武夫,偶尔读个史书,还能从只言片语里瞧见某个人呢。”
“你,瞧见了我?”他问。从前,江承紫倒是与他说起过在一千年多年后的史书里有他的存在,说是英武不凡的王子,无奈命运弄人。
当时,他听她说起,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一阵的叹息。而且,他亦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注定不会在史书里留下什么痕迹,怕有也是依附父亲,寥寥几笔罢了。所以,他极少好奇去询问。
如今,他听她说起,看她神情举动,却仿若是一千多年后,早就注意于他。
“可不是呢。你说,浩瀚历史,我一路看下来,只你寥寥几行字,我却顿时心一紧,疼痛不已。”江




名门天姿 分卷阅读249
承紫想起那时的自己,当时那简直是瞬间有一种悲悯与难过袭击而来。当时,她不明白自己这样的女人怎么会有伤春悲秋的难过,如今看来,这是深入骨髓的纠葛所致吧。
或者,可称之为命运。
“你,你疼痛?”他不敢想象,在一千多年后,化作短短几行字的他会让她瞬间疼痛男人。他相信,他觉得这是命运注定。但他又怕这只是她一时夸张的说辞,或者是哄他开心。
于是,他问这问题的声音很轻。
江承紫点头,语气也轻轻缓缓,说:“是呢。看到史书里关于你的只言片语,顿时心一紧,疼痛不已,泪如雨下。我自己也吓坏了,只是强烈想知道你的一切,于是去图书馆,查阅历史,搜索你的资料。从天光乍破到暮色黄昏,又经过几个昼夜,才将你的资料零零碎碎都汇集在一处。看完之后,我久久没法平静,整个人仿若魔怔。从哪之后,时常会冥想:若在他身边,我该如何。越想这事,就越想知道整个大唐的历史,尤其是有你的这一段,大唐的风物、政治格局、与你相关之人。无论敌人,亲人,我都研究。我甚至还与资深史学家论你之事,与人争论到被骂有病。唉。”
1...7374757677...2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