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纺织厂花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秋十八
是的,再美的东西,一但孤独,总有些莫名的悲怆。
何小曼用钥匙试了试,果然能打开锁,顿时明白了丁砚的意思。
他将这辆崭新的自行车留给了自己,大概是想圆自己一个自行车梦。这辆车的一切配置、颜色、品牌,都曾经是何小曼的梦想啊。
敢说他没有心?
敢说何小曼不重要?
回到车间,何小曼将车钥匙和信一起扔进了办公桌抽屉。关上,又拉开,反复几次,终于心烦意乱地将钥匙和信推到了抽屉最里边。
只要不将抽屉拆下来,几乎就发现不了这两样不起眼的东西。
火车站的候车室,丁砚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希望何小曼看到信,能不顾一切地跑到火车站来与他告别。
只是他无数次回望入口,无数次失望。
终于,汽笛鸣响,带走了少年。
青春的爱恋,划下一个略带遗憾的句号。但命运会适时按下回车键,不动声色地另起一行。
数日后,何小曼在家中新来的广播电视报上发现了一个期待已久的消息。
《射雕英雄传》要开播啦!
一年过去,珍珠弄有电视机的人家已然不少,姆妈们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已经从谁家做了几个煤球,悄然转变成昨天晚上看的电视怎样怎样。
见何小曼这么开心,王秀珍有些不解:“是个武打片?是不是和霍元甲那样打?”
这个形容很有点意思。
人们形容影视剧里的战争或者打斗场面是否激烈,常常会问“打不打”,“打”在这里成了形容词,而非动词。
“打啊。不过不是霍元甲那个打法,我形容不了,到时候你看了就知道了。”
何小曼还真不知道如何解释,武功也变得越来越神奇,《射雕》的功夫方式,跟《霍元甲》的拳脚功夫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77章生日礼物
古城的六月,是《射雕英雄传》一统江湖的世界。
街头少年们的十八般武艺开始全面升级,从手腕翻飞的“迷踪拳”演变成动作幅度更加大气深沉的“降龙十八掌”,口号越来越响,招式也越来越花俏。
而在这些“名门正派”中间,也有不少迷恋“九阴白骨爪”的重口味少年,模仿梅超风的笑声成了他们最大的乐趣。
珍珠弄的姆妈们也会聚在一起讨论。但她们觉得梅超风的出场太阴森,梅超风和陈玄风的感情也太偏执,她们不喜欢。
大妈们也是喜欢甜宠的呢!
郭靖和黄蓉就很甜。
不过,她们也会吐槽,说演郭靖的那个小官人长得不够英俊,脸盘子有点太大,倒是反派杨康长得面如冠玉,真是个神气的小官人啊!
社会审美已经在悄然转变,早期的浓眉大眼型男人已经不太受欢迎,虽然银幕上的帅哥尚被酸溜溜地称为“奶油小生”,但从姑娘们到姆妈们,都在悄么么地热爱着奶油小生啊!
8日,是何小曼的生日。她终于正式踏入了十七岁的行列,唯一悄悄放缓的,就是身高的长势。她在长到一米七二后,终于不紧不慢地停了下来。
王秀珍仰头望着自己女儿,总觉得难以置信,却又欣喜难掩。
“可以了,再高就不好找男朋友了。”
才十七岁,王秀珍担心得实在有点早。倒是何玉华在旁边凑了个嘴:“只见嫌矮的,没见嫌高的,小曼现在这样真是好看,穿衣服也像个衣架子。”
的确,何小曼现在的衣服都出自姚家姆妈和王秀珍之手,样式是自己设计,加工是两位“大师”,用她的话说,自己就是个“试衣模特”。
有了何小曼的科普,珍珠弄好多人都知道“模特”是什么意思了,于是总把“模特”这两个字挂在嘴上,看到穿衣服好看的小姑娘就叫人家“模特一样的”,觉得这形容特别洋气。
当然何小曼这个“试衣模特”影响力太大,每次穿了去科技学校,都有人问式样。搞得现在王秀珍和姚家姆妈都有些来不及了,发展了珍珠弄其他一些“有志姆妈”在当下手。
当然也给钱。不给钱谁干啊!
别看王秀珍为人略显懦弱,管钱算账倒是一把好手,每月给她们算工作量,噼里啪啦算盘一打,还蛮像那么回事。
大家都没想到,这账一算下来,发现每月的入竟然比何立华装配电视机的入还高,王秀珍开心得什么似的,终于觉得自己不再是这个家的“废人”,全面开花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见过钱的人,让他们手就很痛苦了。也只有女儿生日这种大事,才能让王秀珍放下手头的工作,腾个半天出来准备一顿丰盛的晚宴。
正在家里边杀鱼刮鳞,外头一阵自行车铃声,打得很急。
“何小曼有包裹!”邮递员在外头喊。
“来啦!”王秀珍赶紧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应着声跑了出去。
“咦,北京的?”王秀珍接过包裹愣了一下,她只知道女儿经常有深圳寄
重生纺织厂花 分卷阅读97
过来的包裹,一寄就是一大堆的香港杂志,倒是第一次见到北京的包裹。
看上去小小一个盒子,份量不重,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王秀珍随手往桌上一放,并没有在意。
何小曼今天一下班就回来了,不似往常会在车间里多逗留一会儿。
走到珍珠弄的时候,几个女孩子正搬着小桌子在外边做作业,见何小曼回来,叫道:“小曼姐姐又穿新裙子啦,好漂亮哦!”
这些小女孩其实也只比何小曼小几岁,毕竟何小曼今天才十七,但她们还是小学生,何小曼却已经是纺织厂的车间主任,短短几年,变化何其大啊。
“等你们长大,小曼姐姐也给你们设计好看的裙子啊。”何小曼笑着摸了摸身边一个小姑娘的脑袋。
“我要比你这个还好看的。”小姑娘还挺贪心。
何小曼笑了,自己身上这件其实很普通啊,无袖,v领,只是在胸口处打了很多褶子,又在腰部封了一个宽宽的腰封,下摆是宽幅的长裙,因为裁的片数多,所以显得裙摆特别摇曳。而浅浅的薄荷绿在夏日显得格外清新。
“没问题。到那时候,姐姐身上这种就不流行了,姐姐给你们设计最流行的裙子。”
小姑娘却相互挤了挤眼睛:“嘿嘿,我妈说,小曼姐姐就是流行。”
呃,哈哈,好吧,这算是给何小曼最高的褒奖。
的确说得没错,这件裙子是何小曼今年夏天打算主推的款式,清新、简洁,最重要是不挑身材,高挑修长固然穿得极美,如何小曼;小巧玲珑也可以穿得活泼娇俏,如何玉华。
她给何玉华做的是娇黄色,衬得何玉华气色极好,皮肤生生地提白了两个色号。
正要走,看到其中一个小姑娘的铅笔盒上贴了两张不干胶的贴纸,正是明眸皓齿的俏黄蓉。
何小曼心中一动,指着贴纸道:“咦,这个好看,是学校新流行的吗?”
小姑娘立刻开心起来,几个人争先恐后地要给小曼姐姐介绍。
“这个是贴纸啦,我们好几个同学有了。”
“我也要买的,不过现在好难买,佩佩她婶婶学校门口的文具店有,一出来就抢掉的。”
“小曼姐姐,我还有一张,可以送给你。但你要答应给我做裙子。”拥有贴纸的佩佩真是神气得不得了。因为这几张贴纸,她现在是班里的风云人物。
何小曼笑道:“只要给姐姐看看就好,就是不送贴纸给姐姐,姐姐也会给你们做裙子的啊!”
“哇真的啊”
小姑娘们一阵欢呼,声浪大得把弄堂里正在摇扇子的大老爷们都给惊动了。一个老大爷骂道:“小丫头咋咋呼呼,声音啊好小一点啊!”
吐吐舌头,佩佩从书包里抠出一本厚厚的本子,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张翁美玲头戴发箍的生活照贴纸就夹在本子里,一看就宝贝得不行。
何小曼轻轻地捏住一个角,心中感慨万千。
终于面世了啊。终于要霸占中小学生的各种文具和生活用品“广告位”了啊!
她小心翼翼,生怕在翁美玲漂亮的脸庞上留下指纹或污损,佩佩们只知道小曼姐姐好爱惜贴纸,却不知道,这贴纸正是眼前这位小曼姐姐的“杰作”。
“这个贴纸有两层,后面黄色的那层是可以撕掉的,撕掉之后,这一层就是可以粘的。”佩佩很有耐心地给何小曼介绍,毕竟她是珍珠弄的小学生中间第一个拥有贴纸的呢。
“真好看。”何小曼由衷地夸赞。
她夸赞这创意,也夸赞贴纸上巧笑倩兮的翁美玲。
史培军的确有头脑。小印刷厂的生产,何小曼完全没有插手,她只负责提供了创意、500元启动资金、以及源源不断的从香江过来的剧照和杂志照。史培军不仅借着《射雕英雄传》的热播印制出来,而且还开始推向市场。
虽然只是试水,但这试水,看起来效果很好。
何小曼想了想,看来要让史培军那边加快生产节奏,并派人去小商品批发部走一走了。这事儿对史培军来讲完全不成问题,光他妈妈那街道,就有两三个批发部呢。
回到家,王秀珍正在忙着煮饭。“妈,我回来啦!”何小曼一声大喊。
王秀珍转头望了望美丽的女儿,心里直接给打了个一百二十分,多余的二十分,就是骄傲,王秀珍现在是个骄傲的人。
“桌上有你的包裹。”
“哦,哪来的?”
“北京。”
何小曼心中一顿,眼神落在桌面上。大约书本大小,像是有个包装盒子。何小曼不由心跳起来,除了丁砚,她在北京不认识任何人。
王秀珍端了一碗菜出来,问:“是不是那个丁同学给你寄东西?”
何小曼还没仔细看包裹,却又不好意思当着亲妈的面显得很急迫,故意轻描淡写道:“可能是吧,我麻烦他在他们学校图书馆找点资料来着。”
“哦,名牌大学的确资料多。”王秀珍没太在意,将菜碗放进桌上的纱笼里,又转身回了厨房。
什么资料,何小曼跟丁砚是翻了脸走的,哪会托他找什么资料。
想到今天是多么特殊的日子,丁砚怕是给自己寄了生日礼物吧。何小曼心中百感交集,想到丁砚的欺瞒,又是心中耿耿,拿着包裹往房间里走,想要找个地方藏起来,却发现自己除了床上的那层托板,竟然没有属于自己的秘密领地。
不由苦笑起来。
她不想拆,不想知道丁砚到底送了自己什么。
她怕自己会绷不住思念啊!
可是,如果被母亲看到远道而来的包裹竟然拆都不拆就扔在一边,又一定会怀疑她的说法。哪有千里迢迢要了资料,却看都不看一眼的?
思忖片刻,何小曼还是找了把剪刀,拆开了这历经千山万水的生日礼物。
第78章未雨绸缪
拆开邮政的外包装,露出一只美的盒子。盒子用色礼品纸包裹着,是这个年代难得一见的时髦。
她没舍得再动剪刀,沿着礼品纸包装的边沿,一点一点将粘贴处的隐形胶带撕开,了老大一番功夫才将才礼品纸完整地取下。
何小曼被这礼品镇住。
不是首饰,不是装饰品,不是她能想到的一切适合送给女孩子的礼物。
丁砚送了她一套笔。一套欧洲最著名品牌的笔。何小曼敢说,寻遍这古城的任何一家书店、商场甚至涉外华侨商店,都不可能买到这么一套笔。
何小曼轻轻抚摸着笔的铁盒子。前世的记忆蜂拥而至。
这笔她再熟悉不过,她曾用它画过多少设计草图,她以为来到这个世界,就等于宣告了于过去生活的切割,却没想到,丁砚用这样的方式将她的前世今生悄然
重生纺织厂花 分卷阅读98
连接。
他为什么竟然会想到这样的礼物?
是因为知道我喜欢设计吗?何小曼问自己。
这样的自问,比回忆还要残忍。因为答案不言而喻,而丁砚的细致永远能直击她的内心,而她,却亲手了断了与丁砚的任何可能。
何小曼微微叹气,拿起铁盒子,想将它藏到架子上,却发现铁盒子下压着一封信。
“小曼,生日快乐。不知道该送什么样的礼物,很自我地想,这样的笔你应该会需要吧,这是设计师的武器,它适合你。”
落款:丁砚。
这是一封短得不像话的信。出乎何小曼的意料。
不及再细想,外头已经传来了何玉华的声音。她和王欣下班一起回来,一进门就在找何小曼。
“小曼,小曼!”她的嗓门不比任何一个纺织女工小。
何小曼赶紧将信重新叠好,放进铅笔的铁盒内。又将铁盒竖起来,夹在托架上的书籍中间,这样看上去就不太显眼。
她不想让人问起,因为她不知道如何解释。
客堂间里,何玉华和王欣正在搬桌子。
在地方狭小的人家,吃饭前搬桌子是一道必经的程序。平常桌子靠墙放,可以让中间空出一块转动的地方,一旦要吃饭,桌子就得搬到屋子中央,否则人都坐不下。
何玉华穿的正是何小曼的同款无袖连衣裙。
所谓时髦,就是比别人提前一个季节。六月初,天气虽也炎热,但在大部分人眼里还隔着一个黄梅天,保守的人都穿着长袖衬衫。
但何小曼和何玉华偏不。
外国女人冬天都能穿裙子,我仲夏穿着无袖又招谁惹谁了?
何小曼和何玉华有个最大的共同点:胆大。所以她们穿得出,走得响。
“,王叔叔,回来啦,今天也挺早么?”
何小曼搬凳子,一家人一起动手准备晚餐。
王欣道:“玉华知道你今天生日,一分钟都不肯耽误,催着我就回来了。”
何玉华使劲推了推桌子,确保桌子不摇不晃十分稳当,这才拍拍手,对何小曼笑道:“小曼,你这款今夏主打款,我看行。今天厂里又有好几个人问我了。”
“真的?”没什么能比光明的前景更让何小曼高兴的了。
“是啊,不过我就是担心会来不及做。不是嫂子说,翻建的匠人马上就要到位了么?”
何家的二层翻建原计划是定在五月份,但因为何玉华去找建筑公司的同学帮忙,耽误了一点时间,就拖到了六月份。
但也多亏去找人,建材什么的,直接走的建筑公司内部的供应价,生生又省下两百块钱。
所以,晚建一个月怕什么,两百块可不好挣。
王秀珍听小姑子提到“翻建的匠人”,赶紧汇报:“本来后天就要开工了,结果说梅雨季节最好还是避开,强行施工,也会影响房屋质量的。”
这个倒是有道理。何小曼想起来,上辈子买房子就要挑下雨天去看现房,防水好不好,家里漏不漏,都是一目了然。
“说得有道理,索性等月底出了梅再开工,横竖我们都挤了十几年了,也不怕再挤几个月。”
何小曼想想,家里施工起来只怕没法工作,便道:“回头倒要寻个宽敞点的地方,别等家里全是泥瓦匠在干活,你工作也施展不开,人家师傅干得也憋屈。”
这可真是个大事儿。
王秀珍也不是没想过。但缝纫机要搬来搬去,总归也只有珍珠弄的人家方便,这过渡期,看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反正出梅也要月底了,匠人一时不会来。咱们都可以分头找地方。玉华你那边有几个人要定,统计一下,我看来得及在月底赶完。”
何小曼却微笑着思忖片刻:“看来,我得去一趟绸布店了。”
不一会儿,何立华也回来,一家人相互交换着好消息,又得知何玉华和王欣的房子有了眉目,还真是厂里一把手拍的板,王欣的菩萨没有拜错,彼此都是又开心又欣慰。
转眼终于到了周末,何小曼工作一周,好不容易休息一天,早上起来简单洗漱一下,吃了点东西,换上正装就往街道去了。
街道的闲置仓库里,两台印刷机正干得热火朝天。史培军平常在厂里都是被人使唤,唯独在这个微型印刷厂里,他是彻头彻尾的一把手。
退休工人法人代表王秀珍不算。因为她从来没有在生产现场露过一面。
仓库里隔了个小房间,算是临时办公室。
见何小曼来,史培军兴奋得眉毛胡子都可以手拉手跳舞了。
“哎哟,我们小何主任大驾光临!”
史培军天天和顾峰混在一起,老是拿“小何主任”的称呼来调侃何小曼。
何小曼也不客气:“嗯,代理主任何小曼同志来了,非代理总经理史培军同志怎么没有好好接待。”
“什么,你还没转正啊!”史培军也是始料未及,疑问脱口而出。亏得面对的是何小曼,换个心眼儿小的,只怕就要当场翻脸。
何小曼毫不在意:“你当转正是这么不严肃的事情么,那是要经过合法合规的手续的。总不能厂长说转正就让转正,那还严不严肃了?”
史培军吸吸鼻子,很是不以为然:“反正我看好多正式工都是混混日子,你这样认真又能干的不转正,也太不公平了。”
“混日子的早晚淘汰。”何小曼浅笑盈盈,“我不是不转正,我得通过了月底的文化考试,成绩好就可以转正。”
“那你肯定能行啊!”史培军叫道。
“我也觉得自己能行。所以想通过这样最合理的渠道转正,悠悠之口,能防则防,在这些原则问题上,还是尽量做到圆满吧。”
“那祝你成功啊!”史培军开心地笑着,他是真的以何小曼的荣光为自己的荣光。
“咱们这印刷厂干的第一票就很成功啊。”何小曼道,“连我们弄堂的小丫头都贴着咱们印刷厂出去的贴纸呢。”
“是吗?”史培军掩饰不住的兴奋,“我还只是试投,只跳了几家市口比较好的小百货商店。没想到都传到珍珠弄去啦?”
“当然了,而且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光《射雕英雄传》这一部电视剧,这两台机器起码够吃两年。”
要连这点儿眼力见都没有,何小曼真是白白往回穿了三十多年。
而且她还算保守了。事实上俏黄蓉是绝唱,注定她将在人们心目中活得很久很久,人们对她最好的敬意就是将她贴满所有“广告位”。
这样的盛况,约摸要到十几年后,才会由一部叫《还珠格格》的电视剧给超越。
格格的脸甚至上了洗脸盆和洗脚盆,每天早上往盆里一倒水,格格的超级大眼睛就会古灵
重生纺织厂花 分卷阅读99
古灵地望着你。
这是后话。当下,还是“俏黄蓉”声誉雀起的时候。
听何小曼说一部电视剧可以吃两年,史培军真的兴奋了。之前他还对何小曼还有一点点的疑虑,但经历了南。巡讲话,经历了射雕热播等她早有预言的社会现象后,他已经完安全全地信任何小曼。
“两年!那我们可不可以再加机器,反正你能拿到香江那边的剧照和杂志照,贴纸图像来源我们不愁啊。”
史培军翻着破烂的小本子,上面记的东西只有他自己看得懂:“我算过了,不出三个月,我们投入的本钱就可以回来,后面可就是净利润了。”
何小曼却没他乐观:“其实,我们的机器并没有特别先进,生产技术上也不占优势。而且贴纸这东西没什么科技含量,要想长久地赚钱,只有找新素材。人无我有,这才能稳操胜券。”
第79章月亮总是阅尽人间
史培军的商业操作能力,比他的学习能力强了大概三五十倍吧。
也不过十来天的功夫,不干胶贴纸突然席卷整个城市中小学门口的小摊。那些小摊都是临时的,基本都是老头或者老太太,带一个竹编的大匾,每天放学时往学校门口一摆,各种文具、洋片、玻璃珠、小饰品……琳琅满目。
但现在,不干胶贴纸起码要占半个竹匾。“俏黄蓉”的各种剧照、生活照,是当仁不让的女主角。
学生们一下课就蜂拥而至,从一开始的人人都要有,变成后来的“我有你没有”,谁能在一大堆的贴纸里发现最新款的翁美玲,就可以让其他同学羡慕好一阵子。
史培军很有头脑。他在排版上动足了脑筋,何小曼那儿送来的杂志新样板,史培军绝不会一古脑儿用上,而是在每一个模板里,只用一到两张新照当主打,其余的都是旧照,拼图印成一张合辑。
这一招让何小曼也始料未及,看到新排版的时候,何小曼笑了半天:“史培军你可以啊,这样我给你二十张新照片,你起码可以设计出十几种新版来。”
史培军踏上社会一年整,也成了时髦小青年,五指一撸头发,倒也蛮潇洒。
“十几种?太浪新照片了。二十张新照片,和旧照片排列组合,各种不同的大图和重头,起码可以设计三十几种不同的排版。”
“噗!”何小曼笑起来,“你真会充分利用资源啊,在学校怎么就整天只知道睡觉呢?”
史培军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最重要的长身体阶段啊,睡多了,人也长高了,脑容量也扩大了。我一下班就去各学校门口转,发现那些卖贴纸的老太太,脑子比我还灵。如果一整版上没有新图,她就允许剪开零卖。本来一整版是两毛钱,学生只看中其中一张,她们会按图的大小定价,大一点的卖8分,小一点的卖5分,比买整版贵多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