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行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金箍棒不棒
周师和其他军的队伍推上了前线,漫天炮火纷飞,他已经一天一夜未合眼,老马的伤刚刚好,又被派上了最前线,而前线的艰难,从话务无线电里的急吼吼的喊声就传达出来了。
周师的装备好,尤其还有一部分日式装备,他之前卖烟土屯了大量的弹药,在保定老窝里,现在悉数抖落了出来。
南京的供给十分有限,29军这支叫花子队伍自供且不暇,成建制的士兵肉身人弹的拿着大刀往上冲,他就更不能抢他们的了。
只是这仗真是太难打了,日军大批而来,华北平原本无险峻地势,坦克推起来简直势如破竹,再加上二鬼子军团和关东带来的伪军军团,简直雪上加霜。
他是在关外当过“二鬼子”的,知道狼狈为奸的可恶,也知道中国人对付中国人有多可怕,那种知己知彼的可怕。
保定狼烟四起,战斗打得艰苦卓绝,几天几夜没有停歇,周师的士兵一轮轮的往上冲,顶上半天再换上一批,下来的士兵越来越少。
那都是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一个个小伙子烟熏火燎的下来,缺胳膊少腿的,瞎了眼睛的,都没了人样了。
周师下辖六个团,重新整编后只剩下三个,他的半壁江山都被日本人干掉了。
他下令给士兵最好的吃,枪炮弹药充足供给,后线补给跟不上的,就拍了人去武汉自己买,再自己运回来。
他是真真正正的用自己真金白银在打了,每一颗子弹,每一个士兵都在消耗着他的积蓄,这战场上,每一分钟消耗掉的都是他私人的家底。
他那么爱钱的一个人,现在烧钱,眼睁睁的烧钱。
不退,一步都不退,日本人哪来的,那就从哪怼回去。
这是我的家,我的土地,我的士兵,都是我的。
师座打疯了眼,下边的团长营长连长士兵也备受感染,周师名气不正,却在战场上打出来了真风采。
团长战死,副团长就顶上去,团副死了,营长顶上去,人越打越少,周师却越打越有劲。
日本方面也打疯了眼,叫嚣着三月亡华,转眼已经一个月,却堪堪只出了平津,山东山东打不下,河北河北拿不下,简直岂有此理。
所以当今信雅晴提出“焦土政策”的时候,闹哄哄的军部里难得的意见一致,烧吧,杀吧,抢吧,让支那人颤抖吧。
只有吓破支那人的胆子,才能让他们屈服。村庄,田野,烟火熏天,男人女人,横尸遍野,鸡鸭鹅狗,日本军团所过之处,一片生灵涂炭。
华北战场战事焦灼,全中国的心都悬在那里。
周师□□,成了29军里的一支备受瞩目的存在,老马手臂负伤之后,又被炮弹阵伤了脑袋,一度昏迷不醒,其他的团长也多负伤,不过但凡能站起来的,无一人言屈服。
时至今日,周澜披挂上阵,他和普通士兵一样换上作战服,头戴钢盔,奔跑于战壕之中,炮弹炸过,他从土堆里仰起头,照旧指挥人往上冲锋。
贺驷没有劝他,一个娘死在日本人手里的儿子,谁能让他放下手里的枪?
他只能和他一起上战场,炮弹炸起的时候扑到他,子弹飞来的时候掩护住他。
他去哪,他就去哪,要生一起生,要死一起死。
南京派来的战地记者,拍摄到了中国军人最惨烈的一幕,最顽强的一幕,最坚定的一幕。
一张张照片传回南京,一幕幕展示在中国国人面前,那是顽强的中国军人,宁死不屈的中国军人。
甚至有一篇专门的周师报道,“勇战敌寇三昼夜,展示我军顽强风骨”为题,报道了保定保卫战的实际情况,照片中最为瞩目的一张是挂着少将军衔的周澜握着□□,振臂指挥的侧影。
照片上的他只有大半个侧脸,烟熏火燎,血泥不分,但是领章军衔却十分清晰,他激动亢奋的状态从身体的姿势和太阳穴处隐隐的青筋暴露无遗,而他的士兵已经奔出战壕,弓上的箭一般向他所指之处发起冲锋。
不论官兵与否,他们在战场上竭尽全力,鞠躬尽瘁。
全国抗战的浪潮高高掀起,国人抗日达成前所未有的统一意见,学生在上街奔走,为抗日摇旗呐喊,商人在为抗日募捐。
群情激愤,四万万亿中国民众,都是抗日的一份子。
一样激动的还有今信雅晴,他的儿子果然在,就在保定。
全力进击保定!
同时上海战事打起来了,日军轰炸上海,这座东方最重要的国际大都市,在日军的炮弹下,四处开花,震惊了全世界。
住在华懋饭店的陆白羽刚在一楼的茶餐厅吃过早饭,刚起身就趴在了地上,一颗炮弹在繁华的花园路上爆炸,华懋饭店的前厅雨达,被爆炸的热浪整个掀掉,街面的玻璃橱窗轰得粉碎。
人群四散奔逃,陆白羽从掀翻的桌子下爬起来,楞了片刻也跑开了。
淞沪之战打响了!
海上的日军舰队开炮了,轰击上海,头顶飞机轰鸣而过,一路投掷□□。
可惜没有像样的海军,海陆空军总司令急命海军陈司令调动一切海军力量堵截日本海军的沿江攻击。
可怜那陈司令,手下的海军还是三十年前前清北洋海军那一套,新式海军还没成长起来,日本人就来了。
他仰天兴叹,再有十年,国家再有十年的备战时间,也不至于狼狈至此。
所有能调动的海军力量都入了长江,连大型商船渔船都强制征用了,国难当头,能使用的一切力量一切手段,都不在话下了。
山东告急!河北告急!上海告急!
中国军力根本不足以支持这种四面开花的打法,高层军事委员会慎重讨论后终于达成了一致意见鉴于事实国力,为求得最终和平最终的胜利,还是要采取有利于我方的战略战术以空间换时间。
只有抗日战线拉长,再拉长,才能将敌人的兵力分散,再分散,才能整顿本国孱弱的兵力,做漫长的斗争,求得最终的胜利。
战略的调整,战场就要重新调整,华北山东不再是必争之地,那里的敌人采取焦土政策,29军接到命令,实行坚
乱世行 分卷阅读288
壁清野。
既然挡不住敌人来,那就什么都不要留下。
29军同时接到了撤兵的命令,分批次有步骤撤离华北战场,经由徐蚌往长江沿线布防,上海沿江而上,江阴,南京,一直到武汉,重庆。
早一些时候,国民政府已经迁址重庆,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这巴山蜀水,只有空军能勉强抵达,水路陆路难以进攻。
只要一颗躯体的心脏不死,就有复生的机会。
鉴于山东的地势易守难攻,国民政府派出第五战区司令李德邻来做韩向方的工作,命令他抗战到底,李司令传达了委员长的意思:山东有沂蒙山区特殊的地势,日本人只能围,攻是攻不下来的,现在淞沪会战刚刚打响,所有优势兵力都将集中在上海和杭州湾一带,所以韩部必须孤军奋战,为淞沪一役牵扯日军兵力。
李德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可是那韩向方哪听这一套,一听说要把中央军优势力量从山东撤走,当时就不干了,军帽摔在桌子上,大吼蒋委员长是不是太过分了,不是嫡系队伍就这么坑吗?谁不是抗日,凭什么老子单打独斗,你们抱团取暖。
李德邻该说的都说,该做的承诺都做了,可惜那姓韩的根本不吃这套,他扬言中央军要么留下来跟他一起打仗,要不然就别想走出山东地界。
“姓韩的,你要抗命吗?你还要扣押杜旅吗?你能扣得住?”李德邻也不顾个人安危了,大吼起来。
“你们撤走杜旅,”韩向方说,“就别怪我不客气,咱们走着瞧!”
李副司令亲自跑到山东,吃了一鼻子灰,完全无法沟通。于是他直接给杜旅传了委员长的手谕,命令其走徐蚌线,进入南京浦口备战。
杜云峰当即领命,倒不是山东抗战艰辛,只是他是军人,委员长,也是他的校长,校长的命令,他无条件服从,别说是撤出,就算是命他留在山东抵抗到死,他也无条件服从。
不过他心里暗暗高兴,马上发了密电给周澜大致说了他的路线,并预计焦作附近就能与周师汇合。
周澜到电报的时候,正要撤出河北地界,这密电来的正是时候,他撤得心里没底河北沦陷,山东就成了孤岛,杜旅再强,也禁不住日军围困碾压,怕是要吃大亏。
现在好了,杜云峰带着他的人跟上来了,虽然前方面对的肯定是恶仗,但是两支队伍相伴前行,总是能互相照应。
国难当头,家恨难报,这时候儿女情长的事情都要往后放。
他把密电折好,珍而重之地放进上衣兜,仿佛一封平安家书。
杜旅整装撤退,走之前,杜云峰去韩部请辞,韩向方与之前相见时大相径庭,不仅热情全无,眼里还多了愤恨,言语里夹枪带棒,尽是挖苦之词。
杜云峰理解他的心情,可是军令如山,他必须服从。党国给他前程仕途,关键时刻他定当报效,他一直是个懂得感恩的人,生死攸关,也不例外。
此去淞沪,等待杜旅的是更大的恶仗,日军的主要兵力要沿江而上,势必全力攻打上海杭州,山东尚且有地势可守,江南一片平原,对军力处于劣势的中国军队简直噩梦。
长江要是失守,日军可以沿江直上,横推至武汉,到时候南北夹击,中国就没救了。
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中国都没有,山东也不可能独存。
他还记得刚入黄埔之时,蒋校长亲自参加新生典礼,他说过,北伐虽然完成了,但是中国的统一大业没有完成。
这句话的言下之意,大家都懂,北伐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其实各个军头割裂的根本没有改变,南有李宗仁白崇禧,西有阎锡山马步芳,这东边,就是姓韩的了。
这些军头,国家给他们行,他们给国家不行。
国难当头,还是只肯保护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想做自己小国的国王,哪管大中国何去何从。
“中国一定会胜利!”杜云峰想起在北平时,有次空闲去看陆白羽演话剧,那些学生在话剧结尾大声呼喊,台上台下喝成一片。
他被这种年轻的情绪所感染,鼓掌叫好,但内心其实很少波澜,这些傻学生怎么能体会得到各地军头那种土皇帝的心思呢?有一腔至高无上的爱国热血,却不懂人最自私自爱的心思。
但是,正是这些呐喊着民族不能亡的民心,聚沙成塔,让这片土地饱经战火□□却不肯归顺投降。
弟弟云海参加的那些社团,杜云峰是不问的,以前是没心思问,现在是不敢问。
炮火连天,烽烟四起,他放下所有的私人恩怨,国家最大,民族最大。
他不再是当初那个只看山头的小土匪头子,世事历练,他不是只有眼前的小情小爱,他有亲人,有恩师,有党国的信任与嘱托,数重重任压身,他只能挺起脊梁,带着他的兵搏得最大的胜利。
而他也感觉得到,周澜也在变化,他不再是那个心底里最爱自己的小少爷,周澜爱他,尽管周澜不承认,但他坚信这一点。
周澜爱的不仅爱他,也爱云海,爱儿子,爱他所有的家人。
因为太爱他们了,所以周澜爱钱爱兵,他用他的财与权保护他珍视的每个人。
当年,他们一起做过伪军,以为只要自己有权有势,即使寄人篱下也能过得安全舒适,一世无忧。
太幼稚。
要么独立自主,要么任人宰割,没有中间态。
哑叔受伤了,干娘死了,天津的家被炸平了国土沦丧之际,哪有一寸土地可以称之为家?敌人起笑脸举起屠刀的时候,亲人的生命脆弱如花。
所以国仇比家恨大,想报家恨就得先复国仇。
这一点,他心里清楚,周澜也清楚。
与韩向方的告别不欢而散,韩的压力他懂,山东的家底恐怕是要被榨干了。
韩也明白杜云峰此去并不是躲清静,淞沪之战刚刚打起来就已经是“绞肉机”状态,国民政府把最锐的部队往上推,这次是真的决一死战,守住长江沿线,让内地的军工厂,重型工业有时间搬迁到中国腹地,中国才有绝地反击的资本,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所有被送往战场的生命,都是英勇的战士,冲在最前头的注定成为惨烈的炮灰。
“去了就是送死,不如跟我联手在这里搏一条活路,日本人急着南下,沂蒙山他们打不进来,咱们可以和他们和谈,能谈个好条件。”韩向方劝说杜云峰,他的这个说法其实非常可行。
只是他没想到,杜云峰根本没犹豫就回绝了他。
“我宁死,也不给日本人卖命。”
道不同,不相为谋,二人不欢而散。
杜旅离开山东,向徐蚌方向进发。
他的旅主力是炮兵团,外加两个步兵团,以及一些后勤
乱世行 分卷阅读289
给养连队,规模不算庞大,但是行动却不轻便,炮兵辎重运输不便利,废了好大劲出了山区,眼瞅要到平原走上好道了,一个消息炸得杜云峰措手不及。
韩向方投降了!
杜云峰简直不相信,竟然这么快。
杜旅刚走,韩部没放一枪一炮就投降日本人了。
这是有多灰心,多恨南京的决定。
这么快,简直就是报复!
然而他没时间吃惊,命令部队全速撤退,敌我悬殊,被追上就死定了。
日夜不敢合眼,火速撤退。
眼看就要出山东了,紧赶慢赶还是被日本人踩了尾巴。
炮兵部队殿后,一来炮兵本来就慢,不宜拖缓大部队的速度,二来后有追兵,这样也可以应付最差的情况。
最差的情况真发生了,日军连夜追赶,终于在山东河南交界的菏泽附近逮住了杜旅。
而这一次,日军来势汹汹,甚至比攻打滕州时候还要凶猛,一个个小小的中国旅团竟然让日军兴师动众的出动了整整一个师团。
杜云峰疯了。
临时挖的战壕并不深,将将阻碍流弹,人要完全猫腰才能不被雨点一般的子弹击中。
重炮炮弹耗尽,已经排不上用场。
他带着士兵把反坦克炮拉出来,从侧翼攻击日军的坦克,日本的坦克装甲厚,炮塔灵活,扭转角度大,他们只能灵活开炮。
“回去,都他妈的回去!”随着一声炮响,他和一众士兵跳回战壕。
果不其然,随之而来的双联机枪子弹扇面一样扫射过来,战壕上的土石炸得翻飞,让人完全抬不起头来。
日本鬼子的战术训练真是到位,这种步兵坦克联合作战配合得天衣无缝,简直要了人命。
而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打出的炮弹,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被坦克弧度的装甲弹开,只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弹坑。
“他妈的!”他啐一口沙土着,等着一轮弹雨过去,带着炮兵变换位置,偷袭着敌人,“真是见了鬼了,感觉日本鬼子这次是发狂一样的在进攻我。”
一轮又一轮,别说战斗修整,杜旅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日本人一边猛攻一边让翻译喊话,要求杜旅投降,还策划士兵谋反,说是只要活捉杜云峰来投降,不仅留生路,还有大笔的赏金。
姓韩的把杜旅的情况卖了。
两军对垒,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部队都是用番号,怕得就是被人摸清老底。
日本人这么肆无忌惮的穷追猛打,看来韩向方那边不仅投降,还把杜旅的情况送了人情。日本鬼子铺天盖地的过来,犹如漫天蝗虫,要把杜旅啃个皮骨无存。
杜云峰估计的没错,日军确实摸清了他们的情况,这么猛烈的攻击,就是要拿下杜旅,甚至更为重要,也更为隐晦的目的是活捉杜云峰。
一定要活的。
谁让这支军团由今信雅晴全权指挥呢,他的情报早就显示,这个中国军队里的杜云峰,就是当年关外的那个小土匪头子,就跟在他儿子身边唆使他背叛日本人的坏小子。
捉住他,就等于捉住了半个周澜,有了鱼饵,鱼儿就不会游得太远了。
他重兵屯围,把杜旅活活困死在菏泽下面的一个小县城里。
那县城是个古城,颇有孔子家乡礼仪之邦的风范,古雅朴素,只是那古雅也只到今日为止了,一轮轮的坦克炮击,几乎轰平了千年的古城墙。
杜旅的求援电报不断发出,已经搬到重庆的国民军事委员会立即调动周边的军队增员,想把自己这支嫡系队伍从敌人的嘴里抢出来。
接到救援信号的是撤到菏泽附近的29军莫师,接到命令马上增员了一个团过去,然而这个团有去无回,直接就被日军围了进去,连个骨头渣子都没吐出来。
情势严峻,莫师也不肯往里送人了,毕竟是不相关的队伍,又不是29军自己人,姓莫的师长与都杜云峰只是点头之交,可不想因为他人头落地。
日军围了古城,反倒不急着进攻了,杜云峰倒有点奇怪了按理说,日军空军有优势,他都成瓮中之鳖了,只要敌机随便从上面丢丢□□,他的旅都是纯伤亡,对方不会意识不到这一点。
中国军队的空军就聚集在杭州笕桥,根本顾忌不到北边,杜旅只有挨打的份。
可日军就是完全没有动用空军,这和他们之前的打法很不一样。
围了一天一夜,杜旅就吃不消了,他们没有补给,弹药严重不足。
没有了炮弹,再大威力的火炮都是废铜烂铁,除了碍事,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杜旅再次求援,方圆50里的29军有部分试图接应,都被日军强硬的回击了。
作者有话要说:
忘了上一章吧,从这里看情节也能接得上。
第104章小马的智慧
莫旅被派来增援的团,也困在了古城里,与杜旅一道成了孤军。
那个团的团长是个瘸子,杜云峰第一次见这个人,想到人家是为了救他们才落到这般境地,就十分过意不去,他想着但凡有个突击出去的机会,他都送马团先走。
那个马团长垂头丧气,估计着杜旅是没有报恩的机会了,他只是嫌自己命苦,他到莫师没几个月,不是莫师嫡系队伍,有这种冒险的事就会轮到他头上,军功没有,好死不死的被困在这。
凭什么自己就这么倒霉呢?他嘴巴干渴的想,连口干净水都喝不上了,人家都撤退,就派他来救援。
本来在家里种地种得好好的,结果29军抓壮丁就抓上了他,不过他爹娘不差他一个小儿子,上边3个哥哥,穷得娶不上媳妇,爹娘乐不得把他送去当兵,少了个人吃饭,还能得到点赏钱。
对了,当初周师征兵的时候,一户给留5个大洋,比其他过路的队伍慷慨多了。
就跟个大闺女似的,就地被卖了。
想安生地混口饭吃也不行,也不知道自己哪招了师座的喜欢,他只不过瞧见师座在看他,就讨好地笑了一下,笑一下也不行吗?然后突然就被绑了,。
他恨得都快呕血了,自问身上没一块地方像女子,可那周澜硬是折磨他。
爹娘不亲,长官践踏他,他活路没有,死地求生,终于捧着一颗心,带着一点希望爬上了师座的床,还没热乎够呢,就被个黑面神给赶下来了,还陪上一条腿。
怎么就自己这么倒霉。
都倒霉到死路上来了,要活活困死了啊。
古城被牢牢包围,除非有外援,否则杜旅和马团就算抱着背水一战的决绝姿态,也不可能逃出生天。
日本人围而不攻,要不了多久,城里的人就会活活饿死,渴死。
士兵们如同行尸走肉,灰头土脸,四处找吃的,野菜根都被挖没了,眼瞅要
乱世行 分卷阅读290
去剥树皮了。
杜云峰杀了自己的战马,但凡有点办法,他都不杀马,但是连人都没草吃了,还留马干什么。
但他不吃独食,快饿死了也不吃,就把马国祥也叫来一起吃。
小兵分了肉和骨头,连马皮都煮了,杜云峰赤手从盆里抓了一块滚烫肉出来,也想不起这是随同自己日夜征战的战马了,大块的塞进嘴里,没怎么嚼就咽下去了。
“不烫?”马国祥捏着一块肉举棋不定的看着他,这么热的天气,他都能看到肉冒着热气。
“没注意,”杜云峰依然又抓了更大一块,“到肚子里再凉吧。”
马国祥白了一眼,感觉对方虽然官衔比自己高,可是还有野蛮的蛛丝马迹,肯定不是本分人家的出身。
杜云峰浑然不在意,马国祥能蹲在这,就算是生死与共的兄弟。
兄弟面前,没什么好装的。
眼睛盯着狼吞虎咽的士兵,他忽然福至心灵地想起,要是皮带皮鞋煮上一煮,也能啃啃吃上两天。
他把想法说了,本来饿着的马国祥立即食欲减退大半。
终于吃了一顿饱的,既然不能出去送死,他们就窝在古城里等死。
“我年轻的时候,当过土匪,”杜云峰抱着□□,窝在战壕一处沟壑处,天上有飞鸟倏然划过,他眼珠跟着一动,然而并不敢露头,“被人家追着跑,围困在山里几个月,比现在的光景还差,冰天雪地的,差点死了。”
马国祥没有过这么疯狂的经历,不过他不想再胡思乱想自己那点委屈事,所以很有一番转移注意力的打算。
“那怎么逃出去的?”他问。
“本来以为一定活不成了,结果我兄弟来救了我,搬了救兵不说,还给我治好了伤。”他低头摆弄枪栓,回忆起了以前的事,“我救过他,他也救过我,我们俩亲的不能再亲,可是还是走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