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在滑轮组转动的“咯吱”声中,吊在船舷两侧的小船缓缓下水,船员们带着着各种用具及长桨下船,每六人一艘,共有三艘船离开主船,向前方鲸鱼而去。

    捕鲸,至少需要三条及以上小船配合,其中两艘左右包夹鲸鱼,又有一艘在后面尾随以做策应,一旦船只少于三艘,捕鲸失败的几率会很大,而捕鲸者面临1风险会更高。

    对于“大肚鸥”的船员们而言,捕鲸已经是熟练活,他们奋力划桨(五人划桨,一人操舵),让小船快速接近前方那头硕大的鲸鱼。

    忽然,那鲸鱼潜入水中消失不见,就当大家以为这家伙发现危险到来、潜水开溜之际,只听水声大作,波涛汹涌之中,一个黑色的巨大身影跃出水面。

    巨大的鲸鱼,宛若翱翔天际的飞禽,在海面上划了一道弧线后入水,激起冲天水柱。

    那身姿让所有人为之惊叹,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鲲鹏:

    “好大一条鲸鱼!”

    “说不得能熬出四十桶油!”

    “不对,能熬出五十桶!”

    兴奋的笑容,出现在每个船员的脸上,市面上鲸油供不应求,一头鲸鱼,就是一头“金鱼”,大家冒着巨大风险出海捕鲸,不就是为了赚大钱么

    鲸鱼在海面上快速游动,波浪很大,三艘小船在海浪中穿梭,不停摇摆、颠簸,船首破浪,激起无数水花,笼罩所有船员。

    追逐鲸鱼的小船,随时有翻船的危险,但所有人眼里只有鲸鱼,掌舵者奋力操纵船只航行方向,不时高声呼喊,让桨手按着节拍划桨。

    小船的冲刺速度很快,宛若三条猎犬般围向鲸鱼,左船率先逼近,一名身材魁梧(相对)的船员站起,手持粗硕的捕鲸叉,对准近在咫尺的硕大鲸鱼。

    沐浴着阳光的捕鲸叉,头部三分叉闪烁着寒光,只听那人大喝一声,奋力将捕鲸叉投掷出去。

    捕鲸叉在半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落到鲸鱼身上,只见血光泛起,捕鲸叉刺入鲸鱼体内。

    哀鸣声中,鲸鱼猛地向前游去,捕鲸叉背后系着的绳索随后绷直,扯动另一端的小船快速前进,那投掷捕鲸叉的船员一个晃动差点坠海,亏得被同伴扯着腰带,方才保得安全。

    他随后接过同伴递来的第二根捕鲸叉,摆好姿势,看好时机奋力投掷,再次命中目标。

    吃痛的鲸鱼游得更快,但鲸鱼和一般的鱼不同,不能长期在水面下游动,时不时就要露出水面换气,所以有时候逃命时会一直在水面游,这边让另一侧的小船有了机会。

    包抄右侧的小船奋力接近鲸鱼,船员接连投掷三根捕鲸叉,全都命中目标,身被五创的鲸鱼,流血量大增,因为拖着两艘小船,速度开始变慢。

    它忽然向下一沉,向海里扎去,身后拖曳着的两艘小船,瞬间就被扯向水中。

    在船只入水的瞬间,经验丰富




第三百九十一章 吴多鱼
    淮口港,机器声轰鸣,港区里浓烟,数艘新式渔船(机帆两用明轮渔船)喷着浓烟,缓缓靠泊码头,其他正在或者准备出港的渔船,船上船员见着这几艘船开始卸货,不由得惊诧:

    “怎么就回来了好像刚出海没几日吧”

    “这不就是满舱回来了嘛,人家烧煤,走得快,用的又是大网....捞一次,比咱捞几次还多...”

    “捞得多,装得多,跑得快,一个来回,顶咱两趟,一艘船,装的鱼又比咱多许多...唉....”

    议论纷纷中,无数人的目光倾注在这几艘新式渔船上,人们的表情各有不同,有羡慕,有嫉妒,有茫然,但无论旁人怎么想,新式渔船的捕鱼效率,都是实实在在的高。

    新式渔船,机帆两用,帆是三桅硬帆,机是蒸汽明轮机,载重量五千斛,看起来没比常见三桅渔船大多少,可“力气”却大了许多。

    只用风帆时,这种新式渔船比寻常三桅渔船跑得慢些,毕竟多了机器、明轮和煤舱,可这船能收放新型拖网,这拖网比寻常渔网大许多,捞起鱼来更厉害。

    在渔场追逐鱼群时,开动明轮划水的新式渔船速度很快,不需要顾及风向,闷头拖着大网追逐鱼群即可,很容易(相对风帆渔船)就将其“一网打尽”。

    相比之下,拖网追逐鱼群的传统风帆渔船,船员得不停操帆适应风向,然后不断调整航向,才能勉强追上鱼群,累死累活打上来一网鱼,却没那新式渔船所得一半多。

    新式渔船既可以单船拖网捕鱼,也可以双船拖网捕鱼,双船捕鱼用的网,大得夸张,其捕鱼量也大得夸张。

    渔船满载之后返回海港,传统帆船还得看风向,慢慢驾驶船只往回走,而新式渔船敞开了烧煤往回赶,总能提前几日回到港区。

    修正完毕,等传统渔船准备入港,新式渔船已经驶出港区,进行下一轮捕捞。

    这样一来,同样的捕捞期限(譬如三个月),新式渔船可比传统渔船捞的鱼多很多,虽然新式渔船的购置费用不菲,烧煤、维护机器、明轮也要花钱,但总体来说,因为捕鱼量大增,其盈利能力还是明显比现有渔船高。

    事实胜于雄辩,所以那些敢为人先、头一批购置新式渔船的船主,现在心里可是美滋滋的。

    吴谦冲就是其中之一,他站在码头上,看着自己的两艘新式渔船满载而归,靠在码头卸货,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此刻渔船卸下来的货,不是鱼,而是木桶。

    确切的说,是已经盐渍在木桶里的海鱼。

    这些盐渍好的鱼,卸货后经过检查,核对过日期,就能直接运到库房,待得时间够了便能销售,不需要额外雇人杀鱼、盐渍。

    想到这里,吴谦冲的笑意更浓了。

    新式渔船,可不止是动力增加、捕鱼网变大而已。

    新式渔船,自然是要有新式捕鱼和新式加工技术,渔船在渔场捕获的海鱼,当时就在甲板上进行处理。

    将海鱼的腮、内脏清除,用海水清洗,之后撒上食盐,一般是三份鱼一份盐。

    然后翻动、拌匀,最后按照大小进行“分级”,头尾相间放入木桶内。

    层与层之间相互交叉排放,再撒上食盐,最后在桶里加满盐水,然后密封,并且标上捕捞日期。

    十日后,桶里的盐渍鱼鱼肉收缩,体积变小,需要再次开桶,添满盐水,再封闭好。

    此时,船可能已经到岸了。

    而木桶,出海时船上要么备有一些,或者带着木条、铁条,由箍桶匠在船上现场制作木桶。

    无论是鱼的分级,还是盐渍用盐的纯度,以及木桶的尺寸,全都是严格按照渔业行会的规定进行。

    新式渔船背后,还有一套新式捕鱼方式、加工方式,全都是渔业行会的最新要求。

    渔业行会是两洋贸易公司牵头成立的行会,作为行会成员的吴谦冲,名下新式渔船到岸后,盐渍好的鲍鱼(咸鱼),会按照订单额直接交付给行会,定期结账。

    剩下的鲍鱼,他可以自己销售。

    当然,他交付的鲍鱼,行会会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弄虚作假,譬如用粗盐盐渍、用盐不足、等级不同的鱼混在一起等等,那是要倒霉的。

    管理问题暂且不说,这种捕鱼及加工合二为一的工艺,使得渔船捕鱼、加工的效率很高。

    到岸的渔船,



第三百九十三章 干货
    弥漫着鱼腥味的码头,又有渔船靠泊,这几艘渔船为双桅硬帆船,看上去和寻常渔船别无二致,但近看却能发现有些特别:左右船舷有许多灯架,上面挂着一排排玻璃灯盏。

    挂着这么多灯,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几艘渔船主要是在夜里打渔,因为许多海鱼趋光,所以渔民可以利用这种特点来捕鱼。

    只要渔船在漆黑一片的海面上点起璀璨渔火,就会吸引大量鱼群聚集,这个时候下网,事半功倍。

    但是,正常渔船即便夜里打渔也不需要点起这么多灯(渔火),眼前这几艘船如此特别,当然是针对特别的捕捞对象。

    正在一旁海船上巡视的吴谦冲,见着老伙计的船回来了,交代船员几句,下了自己的船,来到那几艘船靠泊的码头地段,与闻讯赶来的梁大蟹交谈起来。

    梁大蟹是这几艘船的东主,也是吴谦冲的发小,两人是贫苦渔民出身,年幼时迫于生计,随着大人出海捕鱼,经历过许多险情,什么苦都吃过,好不容易才成家立业。

    吴谦冲有了点本钱后就做起海贸,虽然顺风顺水,却因为没有宗亲帮忙,儿子又不多,无法扩大船队规模(缺可靠帮手,怕镇不住大船队),于是改回老本行,做起捕捞。

    而梁大蟹则一直没有改行,打渔数十年,专门捕捞乌贼,也就是墨鱼。

    梁大蟹和吴谦冲当年给人卖命出海打渔,经常在夜里捞乌贼,所以梁大蟹认准了乌贼,数十年都和乌贼打交道,成为淮口港远近闻名的“乌贼梁”。

    现在,自家船队归来,梁大蟹看着一筐筐新鲜乌贼,心中高兴,跟几位船老大交谈了一会,安排手下办理相关事务,和吴谦冲交谈起来,一边说话一边往回走。

    乌贼是常见海里渔获,渔民们每次出海打渔下网,在捕获大量海鱼的同时,也会连带着捞上来许多乌贼。

    乌贼晒干后即为乌贼干(墨鱼干),是常见的海产干货,而乌贼的骨头被称为“海螵蛸”,可以入药,同样可以出售赚钱,所以专门捕捞乌贼的渔民,也能有不错的收入。

    梁大蟹的渔船,用了最新的捕捞技术,捕捞乌贼的效率大增,而他自家的加工作坊,也用了新式加工技术,每月的干货产量明显增加。

    但乌贼的捕捞有季节性,过了季节,梁大蟹的船却不会空闲下来,因为他的船会前往较远的海域,捕捞鱿鱼。

    鱿鱼和乌贼长得有些像,都有触须,但却是两种“鱼”,因为鱿鱼也有趋光性,所以梁大蟹那专门挂灯在夜里捕捞的渔船,同样也能捕捞鱿鱼。

    鱿鱼晒干后就是鱿鱼干,和乌贼干一样是常见干货,所以梁大蟹的鱼行主营鱿鱼、乌贼干货,和吴谦冲的鱼行正好“互补”。

    两人自幼相识,一起出海吃过苦,所以关系非同一般,双方的鱼行相隔不远,有客商来购买海产,涉及到“干货”、“湿货”,两个鱼行会相互介绍生意。

    所以吴谦冲有时会到梁大蟹的干货加工作坊转转,看看这位又弄出什么新设备来折腾鱿鱼、乌贼。

    而现在,梁大蟹的作坊里,确实有了新玩意,都是从北洋贸易公司那里订购的成套设备。

    首先是烘干窑,专门用来烘干乌贼、鱿鱼。

    乌贼干、鱿鱼干的传统制法就是晾晒,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但露天晾晒容易受天气影响,遇到阴雨天气不仅耗时还容易导致干货回潮。

    乌贼干、鱿鱼干露天晾晒还得需要不少人手操作,又容易招惹大量苍蝇,很不“卫生”。

    虽然大家都不认为晾晒干货时有苍蝇爬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加工作坊出产的成品想要得行会认可、得北洋贸易公司采购,“卫生”这块就必须严格要求。

    鲍鱼的盐渍是这般,乌贼干、鱿鱼干的制作也是如此。



第三百九十五章 低调
    西阳宫,天子昔日潜邸,别院食堂隔间里,观察使李三九和几位潜邸旧人聚餐,叙叙旧,顺便交代一些要紧的事情,席上摆的菜肴,都是流行的海鲜。

    现任西阳宫守的贾牛,将香喷喷的醉蟹端到李三九面前:“李观察,这可是海参崴的大海蟹,用酒糟糟过的,好吃得紧,可得多尝尝!”

    李三九山珍海味吃多了,见着大海蟹就头痛:“老贾,你莫要老是吃海鲜,这海鲜吃多了会痛风的。”

    “哪能呢,咱一年也不吃多少吃嘛,这海参崴的酒糟大海蟹,也就只有冬天才到货嘛!”

    “不是,不止是海蟹,还有海鱼,鱿鱼、墨鱼,你们都少吃点,到老了真的会痛风,届时后悔都没用了!”

    “是是是,李大管家吩咐,小的们听令....”

    大家都是潜邸旧人,所以说起话来没那么拘束,言谈间,李三九就把要紧的事一件件交代了。

    西阳宫作为潜邸,是很重要的地方,不仅承担着行宫的职能,还一直承担着另一项重任,那就是作为“总办事处”,管理各项源自潜邸时期的产业。

    皇后以及各位妃主选派的人员,就在西阳宫别院常驻,密切关注各产业的经营情况并进行对账,各产业的档案、账簿,也都在西阳宫存有副本。

    与此同时,西阳宫依旧和当年一样,是一张巨大情报网的中心,而明面上担任宫守的贾牛,实际上就是情报负责人之一。

    他就像一只稳坐网心的大蜘蛛,一旦蜘蛛网(情报网)里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要采取对应措施。

    这张蜘蛛网中,就有赵郡王府。

    赵郡王身为逊帝,身份敏感,其本人也许没有妄想,但朝廷得提防有人意图挟持这位逊帝,另立朝廷。

    赵郡王这一辈子大概都会在黄州度过,而作为天子起家之地的黄州,本地是不会有人跟着这位逊帝“起事”的,不要说士兵,就连百姓也不会跟着瞎起哄。

    却怕某个外任官员哪天喝多了发疯,扯着赵郡王上城门号召大家“从龙”,即便这傻鸟随后就会被众人吐口水淹死,然而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就会让朝廷大失脸面。

    所以,对于赵郡王的“保护”(双重含义)必须十分周到,虽然王府佐官本身就肩负“保护”之责,但他们在“明”,需要有人在暗中协助。

    这就是西阳宫守的职责之一,大概会伴随赵郡王一生,时间很长,所以很容易麻痹大意,李三九到西阳办事,顺便提醒一下贾牛。

    除此之外,名义上已经不在人世的千金公主也定居西阳,必要措施也得有,这也是李三九要提醒贾牛的一件事。

    如此种种,防的是各种意外,虽然当事人本身已经不具备“死灰复燃”的可能。

    说完了比较隐晦的事,接下来的话题就变得“明亮”些,随着各产业的快速发展,宫里经常到西阳“出差”的人越来越多,所以作为落脚点的西阳宫别院,配套设施要进一步完善。

    与此同时,宫里每季都要在西阳大采购,故而西阳宫留守人员也越来越忙,如何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是几位主要负责人要时刻放在心上的事情,李三九顺便给在座各位提个醒。

    “陛下向来厌恶豪奴仗势欺人,大家作为潜邸旧人,不要仗着资格老,就不把黄州官吏放在眼里,行事一定要低调,不得嚣张跋扈,不可张扬,切记...”

    话还没说完,外面传来雷声,冬日晴天不可能打雷,李三九第一反应是食堂的锅炉爆炸,或者是“暖气”的供暖锅炉爆炸
1...11351136113711381139...124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