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因为有过在皇宫做事的经历,这样的小娘子在媒婆那里可是抢手货,不愁找不到好人家。
对于寻常家庭出身的男子而言,有一个在宫里长过见识、又知道各种规矩的良家女做妻子,可是“内当家”的最佳人选。
而对于女方来说,这只是“保底”,“劳务派遣”在宫里做事,往上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作为雇工到皇宫做“劳务派遣”的工钱不错,其次,“劳务派遣”期间雇工是有假期的,也可以请假(批不批视情况而定),假期内来去自由,所以不会和亲人分别太久。
甚至还可以辞工,但得付违约金。
最主要的一点,入宫后,虽然机会渺茫,但若能被某位皇子看中成了妾,那可是不得了的好事,堪称飞上枝头变凤凰。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所有契约宫女努力表现。
时值上午八点,今日不用上朝的宇文温,和陈媗来到宫内某办公区,查看劳务派遣人员在宫内的务工以及管理情况。
陈媗分管的事务之中,有一项就是对劳务派遣人员(契约宫女)的监督,而负责提供劳务派遣的商社——玉兰社,账目的核对也归她管。
玉兰社在宫里有办公地点,随时根据宫里管事的要求,协调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作
第四百一十三章 破解
午后,随便吃了个午餐的宇文温,在办公室里东摸摸西看看,同样用完午餐的陈媗则在办公桌处对账,侍女将食盒端走,房间里只剩下他二人。
宇文温坐在长椅上,饶有趣味的看着陈媗。
随着高脚坐具的流行,如今在非正式场合,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高脚坐具(椅子等)、高脚书案(桌子),陈媗现在使用的就是办公桌、办公椅。
此刻,她一边认真翻看账本,一边提笔写着什么,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地板上,将她那精致的五官映得愈发明艳。
宛若柳叶般的细眉时不时紧蹙,小嘴偶尔轻启,似乎是在喃喃自语,亦或是口算什么数字,一副专心致志的模样,旁边放着的茶已经不冒热气,却一口没喝。
陈媗身着便服,上衣下裙,是这个时代女子常见装扮,至于“办公室套装”,那是晚上服侍宇文温时才会穿起,但即便如此,陈媗这认真工作的样子,还是让宇文温眼睛一亮。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职场丽人正在加班加点赶进度,对方是如此认真,以至于他都不好意思发出太大的声音,就怕打断了陈媗的思路。
认真工作的人,会有一股蓬勃向上的精神气,宇文温看着认真工作的陈媗,生不起丝毫邪念。
美人风情,有很多种方式享受,不一定要将对方压在身下。
宇文温收起思绪,拿起一份资料看起来,今日无事,在这里打发时间倒也不错。
资料是玉兰社的内部管理制度,很详细的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能,以及一整套的管理流程,体现了所谓的“公司化管理”。
也使得皇宫里的“生态圈”,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正如一座森林是一个体系分明的生态圈那般,皇宫也是如此,帝后、妃主等皇族生活在最顶层的树冠,那里有明媚阳光、鸟语花香,可以看到无限美好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往下,是一根根树干,是各受宠宦官、宫女等管事的“生态圈”,虽然看不见外面的无限风光,但距离树冠近,总会有斑驳阳光从枝叶出漏下来。
再往下,是地面,这里很难有阳光照射,为落下的树叶、果实、粪便所覆盖,天长日久,变成了腐殖层,无数蝼蚁和爬虫在其间繁衍生息、艰苦度日,很难有机会爬上树干、沐浴阳光。
这些蝼蚁、爬虫,就是普通的宦官、宫女。
而这样的底层“生态圈”,才是皇宫“生态圈”的主体。
曾经,这样的底层“生态圈”十分黑暗,令人痛苦不堪。
这样的“生态圈”,自幼入宫的李三九再熟悉不过,他当年就是个饱受欺凌的小宦官,见惯了各种阴暗面。
“老人”欺负甚至虐待“新人”,动辄打骂,抽耳光、体罚是家常便饭,许多心理扭曲的宦官和宫女,喜欢虐待他人以取乐。
普通宫女、宦官,吃的一日两餐和猪食差不多,甚至还不如,菜是烂菜梗,肉是臭肉,煮饭的粟、麦、米则是陈粮,砂石又多。
吃不好,住也不好,平时干活累得半死,吃不好住不好,一生病就只能硬扛,扛不住便凄凉离世,一张破席子卷了,随便葬在城外某处。
不仅如此,围绕着后宫佳丽,其亲信宫女、宦官会形成小团体,相互间会倾轧,连带着让普通宫女、宦官倒霉,有时候甚至“人在房中座,祸从天上来”。
在这种扭曲的生活环境下,正常人的心理也会渐渐变得扭曲。
这些人受过的羞辱、折磨、剥削,会变本加厉释放到后进者身上,至于各种羞辱、折磨方式有多么令人发指,宇文温当年听李三九隐晦的提起过。
侮辱,当然是心理或者身体上的侮辱,其“花样”之多,让宇文温深恶痛绝。
而各种潜规则盛行之下,皇宫里时不时有几个宫女、宦官失踪,根本就不算事,这意味着“皇宫的基层失去控制”,也是宇文温不能容忍的。
所以,当他入主皇宫,就绝不允许这样的扭曲继续下去。
各种陈规陋习,就像一把把锈迹斑斑、散发着臭味的锁,想要破解,费事费劲,所以还不如将其舍弃,另起炉灶。
那就是劳务外包,由独立运营(相对而言)的商社玉兰社,组织人员对皇宫进行“劳务输出”,提供必要的基础服务,让基层宫女、杂务,变成商社的雇工(劳务输出人员)。
这些“契约宫女”、“契约杂务”的日常管理,由玉兰社全权负责,在宫里“上班”时出了纰漏,宫里管事只需要向玉兰社反应,相应的处罚,由玉兰社按规章制度进行。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陨落 续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案上,宇文温坐在窗边,就着阳光看着一张素描。
素描画的是君士坦丁堡远景,宇文温看着素描里那宏伟的城池,不由得有些向往,他真想亲眼看一看这座世界名城,但愿望却不可能成真。
仔细看了片刻,宇文温将素描放下,拿起兵部职员外郎孙敬诚的奏章,认真看起来。
明德五年秋,周国使团出使极西之地,走的是海路,现在,使团终于回来了,却已过了四年。
如今,是明德九年秋。
归来的使团,为宇文温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位于极西之地的罗马国,在两年前明德七年秋冬之际,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年秋冬之际,罗马国的北部边疆,有军队哗变,乱军随后挥师南下,直入国都君士坦丁堡,将罗马皇帝莫里斯一世音译及其家人杀害。
据说只有“皇太子”侥幸逃脱。
而哗变军队的首领,成了罗马皇帝,此人起事时不过是个百人长,即中原军制中的队主。
新君没有为难周国使团,待得来年开春,便礼送使团出境,使团返回波斯,在那里等到秋天,东风起时乘船出海回国,于今年回到中原。
正是有了使团的所见所闻,宇文温才知道罗马国的这场变故。
在位近二十年的罗马皇帝,立下赫赫武功,居然就这么完蛋了,对此宇文温有些愕然。
明明现如今的罗马国明德七年时国力很强,怎么就被一个百人长给改朝换代了
宇文温觉得这一定是罗马国内矛盾重重,所以才会出现如此局面,而使团成员、兵部职员外郎孙敬诚的奏章,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
在罗马国发生变故之后的日子里,孙敬诚通过和接待他们的罗马官员及仆人详谈,从只言片语中,以管中窥豹的方式,大概了解了一些此次兵变的原因,将其记录下来,并下了个结论:
立下赫赫武功的莫里斯皇帝,因为穷兵黩武,导致大失人心,以至全家罹难。
连年征战,让国家财政难以为继,而为了打仗,在不断削减各种开支的同时,还增税、大举借债,甚至借新债还旧债。
不满的情绪渐渐积累,平民、军队以致贵族都怨声载道,形成了类似“天下苦秦久矣”的局面。
那年秋天,罗马军队在北部边境又打了大胜仗,按说冬天将近,该班师回朝,待到次年再重返边境讨伐蛮夷。
但莫里斯一世可能是觉得这一来一回太费钱,不如让部分军队就地驻扎在边疆过冬,来年开春继续作战。
这个决定,点燃了熊熊怒火,一个百人长振臂高呼,军队马上哗变,然后呼啦啦往国都而去,要向皇帝要个“说法”。
军队早就对皇帝不满,于是各地驻军坐视乱军逼近国都而无动于衷;债主们对皇帝失去了信心,乐见新皇帝上位来还债,悄悄地打开了城门。
贵族、将军们知道民怨沸腾,便要将皇帝当做牺牲,推出去平息民怨,于是袖手旁观。
平民恨透了克扣救济金的皇帝,欢呼着跟随叛军攻打皇宫,杀皇帝全家,将帝党斩草除根。
于是,一个皇帝就这么陨落了。
这就是孙敬诚通过调查,对那场变故给出的一个大概结论,宇文温看了之后,陷入沉思。
他也是擅长军略,自即位以来连年对外用兵,在国内大兴土木,因为财政紧张,于是接连举债
会不会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宇文温喃喃着,为的通“同行”、莫里斯一世皇帝默哀,将奏章合上,起身在房间里走动着。
他虽然连年对外用兵,又在国内大兴土木,还发行公债,可不会像那罗马皇帝一样众叛亲离。
道理很简单: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
两洋贸易公司办海贸办得有声有色,年年给大小股东分红,朝廷手握下金蛋的金鸡,债主们乐得继续借钱,谁吃饱撑了要把债务人干掉
朝廷一不克扣军饷、抚恤,二来赏罚分明,将士们盼着打仗、争着立军功以改变个人命运,失心疯了才哗变。
永济渠修了四年,通济渠修了三年,两大工程合计花了七年,对于沿途百姓来说,这些年他们没有超期服劳役,反倒趁着农闲来工地做工赚工钱养家糊口,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造反
宇文温想到这里,转回书案边,拿起那张君士坦丁堡的远景图,看了看,不由得唏嘘。
莫里斯皇帝想要有所作为的心态,他能理解,但一个据说擅长打仗的皇帝,居然连克扣军饷的事情也做得出来,落得个被军队推翻的下场,只能说“不作死就不会死”。
莫里斯皇帝的死,不代表罗马国从此过上太平日子,正相反,内战迟早会爆发。
五十多年前的侯景之乱,萧梁宗室诸王按兵不动、围观侯景攻破建康,借侯景之手杀害皇帝、太子,以为这两位死了,自己就
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
上午,政事堂,天子宇文温、太子宇文维城,及三高官官均在座,各人手中拿着资料,面前案上亦有厚厚一沓资料,政事堂中央位置,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有山川河流,以及代表州郡城池的小屋。
沙盘里插着许多小旗,代表着不同的意思,而工部的官员,此刻正在向天子、太子及政事堂诸公,讲述严峻的黄河防汛形势。
自入夏以来,黄河流域及其支流流域地区降雨量大增,朝廷设在各地的观星台,承担着观测雨量的任务,有详细的观察记录支撑这一说法。
降雨量大增,必然导致黄河水位从关中河段开始上涨,传递到下游,水位只会更高。
根据这两个月各处对黄河中、下游水位的观察,及对其主要几条支流的水位观察,都说明现在的黄河,中下游水位已超过历年同期的正常水位。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自明德元年起,黄河下游流域首次面临水患威胁——一场规模不小的水灾大概率会发生。
预计受灾地区,囊括自荧州河段起、直到黄河入海口止的下游沿岸地区,与此同时,下游各主要黄河支流流域,也会不同程度受灾。
用地理名词来说,就是河南大部、河北中南部地区以及青齐西北部地区,大概有四十多个州会受灾。
届时,一旦黄河水位暴涨导致洪水肆虐,以上地区必然化作汪洋,大量农田、村落被毁,不止导致今年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往后数年可能都缓不过来。
但最要命的不止于此,受灾地区一旦化作汪洋,大概会有数百万人流离失所,一旦处置不当,灾民要么因为爆发瘟疫而大规模死亡,要么因为种种原因,被心怀叵测之徒煽动,随后爆发大规模动乱。
一旦发生这种事,必然动摇国本。
虽然这一切如今还没有发生,上涨的黄河水位,如今还在安全范围内,但种种迹象表明大水灾未来大概率发生,收到急报的宇文温哪里坐得住。
当晚收到工部急报,次日也就是今日立刻召集宰执商议对策。
当务之急是做好防汛工作,做好提前部署,让黄河沿岸地区立刻动员起来,调集人力物力做好防汛准备,沿岸地区官府要立刻检查堰坝,看看有无隐患。
如果发现隐患,必须立刻补救。
其次,是抗洪工作的部署,虽然最好的办法是靠着堤坝将洪水挡在外面,但这样的愿望一般很难实现,或者悉数实现:总会有沿河地区的堤坝决口,导致洪水汹涌而入,部分地区受灾。
所以各州郡必须做好洪水来袭后的抗洪工作。
其中包括将粮食、物资以及重要财物转移到地势较高之处,然后提前储备抗灾物资,并且立刻向境内百姓发布水灾预警,让百姓们心里有数,提前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尽可能减轻损失。
第三,就是赈灾,黄河发大水,这样的天灾基本上人力难以阻止,无非受灾地区多还是少的问题,那么当灾情发生,朝廷就必须进行赈灾,从各地调集粮食、物资,赈济灾区灾民。
第四,重建,当大水退去后,灾区重建工作必须抓紧,尽快回复农业生产,协助灾民重建家园,不然灾民无家可归又断了生计,就会变成流民四处流窜,迟早要酿成大祸。
第五,防疫,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洪水退去,满地狼藉,大量的井水被污染,大量动物、人的尸体腐烂发臭,这都是潜在的疫病源。
如果在进行重建时忽略了防疫,一旦爆发大规模瘟疫,必会酿成人间惨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