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米糕羊
又有辽东地区的靺鞨部落部民,或者岭南山区生活困苦的山民,受雇于北洋贸易公司,漂洋过海来到这里,穿梭在一望无际的森林之中打猎、捕鱼。
还有通过贸易换回来的中美洲奴隶,同样承担着各种重任,要么开辟坡地、种他们擅长种植的玉米,要么学会做各种农活,种麦子。
形形色色的开拓者汇聚在这里,分工协作,努力开荒种地,种植果树,捕鱼打猎,放牧牛羊,一点点将这片荒芜的地区变成宜居的新天地。
兰荣就是见证者之一。
他是北洋贸易公司的职员,在这里待了四年,主要职责是经营葡萄园,种葡萄、酿葡萄酒,因为这里光照时间长、气候适宜,正好合适种葡萄。
秋天收获葡萄后,一部分提供给定居者们当做水果吃,大部分葡萄用于酿酒。
这片地区树林茂密,所以大家还要伐木、制作木酒桶,用来盛葡萄酒。
各葡萄园酿出来的葡萄酒,一部分供应定居者,大部分当做货物,通过海船南运到中美洲,用来和当地酋帅做买卖。
这样的买卖能换回许多奴隶,运到嘉州地区,分配给各县,进行必要的培训后,投入到开荒的工作中去。
这是朝廷定下的开发方案,北洋贸易公司的开发队伍,以及建州设县后抵达的官员们,都严格遵守这一政策,按部就班开发这片新天地。
兰荣在嘉州东河地区住了四年,亲眼看着这里的一个个定居点从无到有,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而他在农忙之余,还肩负着观察气候的任务。
下雨时要记录雨量,每天每个时辰都要记录气温,以数据来说明嘉州地区的气候到底如何。
他的许多同事也有各自分工,要么在各地开辟定居点,要么参加探险队,对周边地区进行探索。
嘉州所在地区,是一个被群山环绕、呈南北走向的狭长盆地,根据探险队这几年的探索,大概勘测出盆地的“平均宽度”是一百里左右,长度则大概有一千三百里。
 
第六百五十八章 交流
阳光下,一望无际的玉米田郁郁葱葱,宛若经纬严密交织的绿色布匹,几乎要把原野都遮住。这是位于嘉州东河县境内的一个大型农场,经过数年的开垦,种植的各种玉米有上千亩。
农场库房边大树下,数十人正在开会,这些人均为男子,大多为髡发,许多人身上有纹身,还凿齿、穿鼻、穿耳,佩戴着一些首饰,看上去花里胡哨的,宛若一只只野雉。
主持会议的农场技术员吕辉,站在树下挂着的大黑板前,时不时在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什么,又和举手发言的人们交谈。
这些举手发言的人,说的是音调诡异的汉语,磕磕巴巴的,急起来时会忽然变调,一连串叽里呱啦的土语就冒出来。
这个时候,就得由充当通事的农场员工进行翻译,将这些种玉米好手的意见翻译成汉语。
吕辉耐心听取发言者的意见,旁边的书记员会记下来,以备事后查阅。
农场时常会开这种会,名为“技术交流会”,让这些对于种玉米有心得的美洲农民们充分交流经验,以便更好地种植玉米,提升农场的玉米产量。
与此同时,商讨玉米杂交培育的新方案,然后一起合作,培育出更好的玉米品种来。
那么,什么是更好的玉米品种
亩产大幅增加,然后果实的籽粒饱满,口感过得去,就这么简单。
但实现起来却不简单,因为要花很长的时间选育。
吕辉远渡重洋,在嘉州待了四年,他和同事们一手建立起来的这个农场,经过最初的艰难开垦,总算是打开局面,而大量种玉米好手的加入,让他们如虎添翼。
在吕辉看来,这些美洲土著农民虽然是被公司买回来的奴隶,但只要态度端正、愿意做事,就是农场非常得力的左膀右臂。
这些人祖祖辈辈种玉米,对于玉米的种植很有心得,那么,如何将大家的心得及经验汇总起来,促进玉米产量的增加、玉米品种的选育,就是他和同事们的责任之一。
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有生之年亲眼看到高产的玉米在中原各地(主要是多山地区)推广,譬如南中、黔中、岭南等地,以此大幅提高当地粮食产量。
吕辉认为这样的成就,一定会载入史册,前提是培育出好玉米品种来。
玉米是美洲特有的作物,美洲的土著部落大多种植,以其为主食之一,而来自中原的探险者们发现,美洲各地的玉米其品种各有不同。
植株的外观都一样,但是果实不一样,有些玉米果实上的籽粒比较饱满,有的玉米果实籽粒就很稀疏、干瘪。
有的玉米果实是金黄色、黄色,有的却是白色、红色、紫色甚至黑色,或者两种、多种颜色掺杂在一起,让擅长种粟麦、稻谷的中原农民见了只觉奇怪。
很显然,玉米这种作物受“杂交”的影响很大,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呈现出不同的微妙特征。
除了籽粒的颜色不同,籽粒的口感也各有不同:或粉或脆,有的籽粒遇热很快爆裂,吃起来香甜,有的用火烤了之后不怎么爆裂,口感差。
有些品种的玉米极其耐旱,适合种在干旱的山区,有的玉米耐涝(相对),适合种在洼地。
北洋贸易公司的探险队,不断和美洲各地土著打交道,从不同的地区获得了不同特征的玉米,一部分运回中原栽种,一部分则运到北美洲西海岸的嘉州地区种植。
在嘉州种玉米,一是为了解决定居者们的口粮问题,毕竟这是美洲原材作物,其二也是为了选育出籽粒更饱满、产量更高的玉米。
吕辉和同事们创办的农场,就承担着这个重任。
但是,玉米这
种作物对于中原农民而言是全新的植物,大家对此没有什么种植经验,对于玉米的研究和种植,必须借助原产地农民的帮助。
与此同时,开发北美洲西海岸的嘉州地区,也需要大量劳动动力,但从中原运人过去太麻烦,一般中原百姓不太愿意来这么远的地方定居,所以若能招募当地农民开荒种地,是很不错的办法。
北洋贸易公司很快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来招揽当地农民,那就是奴隶贸易:北洋贸易公司从美洲各地城邦那里买奴隶,运到嘉州地区作为开荒的劳动力。
 
第六百五十九章 黄金叶
一处农场内的土路上,吕辉和几个同事策马缓缓走着,道路两旁的田地里,种着一垄一垄的绿色作物,这些作物及腰高,其植株看上去有些像茄子。
然而这并不是茄子,而是美洲的一种作物,如今在嘉州地区大规模种植,和吕辉的玉米农场里种着许多种玉米一样,这里种植的这种作物,也有许多种类。
用北洋贸易公司从中美洲各地收集来的种子,在这里分地段种植,如今是夏末,到了收获季节。
整个农场看上去,就像中原的茶园。
田间,许多原本是奴隶的美洲农民在采摘这些植物的叶子,收集起来放上推车,有的农民直接将叶子放到嘴里咀嚼,看上去很享受的样子。
临近午时,阳光凶猛,吕辉等人策马向前方农场场部走去,靠近院子时,就有一股淡淡的香味迎面吹来。
这种香味有些特别,一开始闻会觉得刺鼻,但习惯之后反倒觉得闻起来蛮舒服的,吕辉进入院子后,看看四周,最后看向大院一隅,那里搭着许多凉棚。
有许多农民忙着将收集来的叶子一片片挂在凉棚下的长绳上,挂起来的叶子很多,密密麻麻,将长绳挡住,看上去像是一根木梁。
有些凉棚里挂着的叶子已经发黄,看上去金灿灿的,有农民将其每几张一扎捆起来,依次挂在其他凉棚下的木架上,看上去宛若一只只外皮被烤得金黄的烤鸭。
吕辉看到忙碌的农民之中,有许多人嘴里叼着根芦苇管,芦苇管的外端燃烧着,火光时暗时亮。
吕辉知道,这是美洲土著的一种消遣方式,名为“抽烟”,那芦苇管里填着名为“烟草”的植物碎片,点着之后会产生带着香气的烟雾,人将其吸入体内,会觉得精神抖擞。
这种名为“烟草”的植物,就是方才吕辉在田地里见到的类似茄子植物,其叶子晾晒后会变成金黄色,别称“黄金叶”。
这种美洲植物的叶子,被美洲土著入药,用来疗伤、治病,如治疗感冒、头痛、牙疼、创伤、烧伤、脓疮溃等。
也可以提神醒脑、抗疲劳。
其使用方式有很多种,譬如呼吸新鲜烟草气味,或者将烟草点燃后用鼻孔吸烟,或将干烟草粉碎后单独或与盐、石灰混合涂抹患处。
还可以口嚼烟草叶子,或者将其叶子切碎塞入草管里点燃,“抽烟”。
还可以用专用的抽烟工具来“抽”,那抽烟工具名为“烟斗”,有各种样式,吕辉见过探险队带回来的各种烟斗。
常见的一种,是一根长长的木管,底部装上一个形如小茶杯的杯状物,使用时,将烟草丝在小杯子里点燃,烟草丝会缓慢燃烧,然后人在另一端吸气就行。
吕辉觉得烟草的提神醒脑功能和中原的茶叶一样,不过劲道似乎更大些,而且抽烟与喝茶一般,是会上瘾的。
他找到了这个农场的场长萧长禹,萧长禹此刻正在一座小房子外,嘴里嘬着个烟斗,一边抽烟一边和技术员以及几个美洲农民叽里咕噜说着什么,吕辉看着那小房子,问对方:
“如何,新工艺琢磨出来了么”
“这不正在琢磨着嘛。”萧长禹答道,一嘴都是烟气,“火候还是把握不好,一不留神就容易烤焦,或者烤得不够。”
两人说了一会,萧长禹让人拿来几根填有烟草丝的芦苇管,让吕辉和同事们提提神,吕辉摆摆手表示不抽,看着这冒着热气的小房子,又问:
“烤烟和晒烟,抽起来有好坏之分么”
“不一定,风味略有不同,孰优孰劣,那是看人的。”萧长禹看了看眼前这点火烤烟的房子,又说:
“不过用火来烘烤烟叶,其烘干速度要比阳光暴晒的速度快,适合快速、大批量烘干...毕竟不一定每天都是大晴天,碰到下雨,晒烟就没办法进行。”
萧长禹交代属下几句,和吕辉往场部办公室走去,边走边说:“美洲土著对于烟草叶的处理各有不同,不过基本上都是以晒烟(叶)为主,所以现在摸索烤烟法,得多花时间。”
萧长禹和吕辉一样,是北洋贸易公司的职员,吕辉负责栽培玉米,萧长禹负责栽培烟草。
玉米的种类有很多,来自中美洲甚至南美洲西海岸各地,萧长颍农场种植的烟草,同样来自于中美洲、南美洲西海岸各地。
吕辉要培育出高产玉米,萧长颍则要尽可能挑选出品质好的烟草品种,研究出成熟的制烟(丝)工艺,与此同时大规模种植烟草,以高品质的烟草制品作为嘉州的“拳头产品”,外销获利。
但烟草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种的,嘉州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光照时间长,许多地方不仅适合种玉米,也适合种烟草。
按照朝廷的规划,位于万里之外的嘉州要想成为摇钱树而不是鸡肋,就得有特色产品,最好是能发现矿藏丰富的金银矿。
如果不行,至少把经济作物的种植业规模、产量搞起来,而烟草就是这样的经济作物,所以嘉州要成为一处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
 
第六百六十章 精神抖擞
番禹,现货交易所的宴会大厅里,持请帖赴会的客人们,聚集在一个个长条桌前,看着侍者们展示一个个做工精美的烟斗,还有散发着异香的美洲特产烟草。
用烟斗来服用烟草,这样的行为叫做“抽烟”。
长桌上有许多瓷碟,其上摆着一张张金灿灿的枯叶,这就是晾晒过后的烟草叶子,因为透体金黄,所以又名“黄金叶”。
瓷碟旁又放着一个个玻璃罐,里面装着切丝的烟草叶,又称“烟丝”。
烟斗分长短,但结构都差不多,都是由烟钵锅、烟嘴两部分构成,只是长烟杆的烟嘴很长,实际上分为烟管、烟嘴两部分。
而短烟斗则小巧许多,拿在手上,宛若一个大调羹。
侍者们拿着不同的烟斗,向饶有趣味的客人们讲述来自美洲的神奇植物烟草。
自远征队在数万里的极东之地发现新天地后,大家都对新天地的一切充满好奇,那里住着疑似殷商遗民的众多部落,又有各种奇花异草,酋帅们穿金戴银,却连把铁刀都没有。
之前,北洋贸易公司从美洲带回来了当地特产植物辣椒,这种舶来品很辣,辣得让人喉咙几乎着火,所以很快便风靡天下。
辣椒很快在各地推广种植,让菜肴中的“辣”味辣得食客们印象深刻。
辣椒,是美洲土著大量种植的食用植物,而烟草则是当地人习以为常的提神消遣植物,犹如茶叶之于中原以前主要是南方那样。
北洋贸易公司的贸易队伍,早两年就知道了烟草的存在,却没急着往中原带,而是花时间摸索这种植物的“药效”和种植、加工、服用方式。
现在,一整套的种植、加工工艺和服用方式已经初步研究出来,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于今年夏初运回了大量的美洲烟草,所以,向中原推广烟草的时机已经成熟。
今日,就是南北两洋贸易公司共同举办的“美洲烟草推广介绍会”,受邀嘉宾将有机会享受各种烟草制品带来的全新感觉,体会何为“抽烟”吸烟。
负责展示烟草的侍者们,首先向来宾声明一点“过度抽烟有害健康,还请大家节制”,随后,开始介绍美洲土著抽烟时所用的几种烟具,以及抽烟方式。
第一种烟具是芦苇管或者中空草杆,将晾晒过的烟草叶切碎,塞入芦苇管中,点燃一段,再从芦苇管另一头吸气,将燃烧烟叶产生的烟雾吸入口中。
第二种是石制短烟斗,将烟草叶切丝,填满烟斗的烟钵,将其点燃后,从木制烟嘴处吸气便可“抽烟”,这种石制短烟斗易碎,叼在嘴里也比较重。
第三种是用玉米芯制作的烟斗,将晾晒干透的玉米芯一头挖空,呈杯状,然后在侧壁插上木管,将烟丝放入玉米芯制成的烟钵里点燃,从木管烟嘴处抽烟。
这种烟斗很轻,人们可以叼着烟斗轻松抽烟。
第四种是木制短烟斗,第五种是长烟斗,这两种烟斗的抽烟方式大同小异,无非是烟斗形制和材质不同,让抽烟者获得不同的抽烟风味。
长烟斗在使用时,就必须用手拿着烟杆。
此次推介会,主办方做了精心准备,所以来宾们都有不少烟具、烟草随便选择,体验用不同的烟具抽烟带来的细微区别感受,体验不同品种烟草烟雾带来的风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