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乡多宝玉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英渡
他将掉转马头,道:“我去了,你们看好大营。若到万不得已时,可以使出下策。”
阮桐摸了摸怀里沈砚给的兵符,点点头,目送他绝尘远去,再不回头。
萧索此刻刚睁开眼,这一觉深沉绵长,睡得他头昏脑胀。板车比马车颠簸,他手脚都被缚着,翻身也困难,骨头僵得要散架一般。
昨夜他们给他灌的汤里大约有迷魂散,此物服用过多,脑筋容易不清楚。他有些担心。不过好在他不会武功,内力外力一概没有,故而药效对他格外持久,那么便可以少吃些,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也不知他们要带他到哪里去,前两日越走越冷,冻得他上下牙齿磕得直响,最近又似乎在向回走。沈砚从前在床上总说他张着嘴像小松鼠,现在可真的像了,嗑着松子的小松鼠。
他竟还有心思想这些。
已有一日夜水米不曾沾牙,萧索很饿,更渴。嘴唇干裂渗血,他舔着觉得微微腥甜。好在没有挨打不算那些人随手的拳打脚踢,的确没有正经挨打。
他挺满足的。
劫他的人真也折腾,一时去这里,一时去那里,不知何时能够歇歇。他觑着眼从板车缝隙里向外窥,只看见黑茫茫一片,什么都瞧不清。
萧索心慌得紧,这一走,是不是离沈砚愈来愈远,见不到他了?
昨夜捆他的人还说,要将他运回去,交给姓张的。姓张的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仇家?他自打进京,不,自打得罪了陈几顾开始,似乎仇家便未断过,层出不穷。
一念及此,他叹了口气,自暴自弃地睡了过去。
沈砚的马从未这样快过,十一尽力气,换了两次坐骑,才勉强跟上他。大约凌晨时分,他们便到了那处名字都没有的客栈。
掌柜一听是找六日前来住店的恶霸们,立刻抱着沈砚的大腿不撒手,哭天抢地地要他给银子,否则便要触柱而亡。
十一性子直爽,骨头极硬,最瞧不起这等蝇营狗苟之人,拔出刀喝道:“快撒开,惹得爷爷兴起,一刀结果了你,阴曹地府要银子去罢!”
“别胡说。”沈砚瞪他一眼,掏出两锭金子给掌柜,拎兔子一样将他拎起来,按在椅子上问:“这些够不够房钱?”
“这是……金子?”掌柜两道目光直勾勾盯着金子,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咬了咬,看着沈砚的脸,慢慢咧开了嘴:“哎,够了够了!”
“且慢。”沈砚剑柄压住他的手,“回答上我的问题来,这两个小宝贝儿才是你的。”
“问题?”掌柜嘻嘻笑道,“您问,您问!”
十一等不及,先道:“欠你银子的那伙人住在哪间房,那个格外白净漂亮的又住在哪里?”
掌柜脱口说:“就在后面,那个贵人住在左边,剩下人住在右边。小的带您去,这金子……”
“你的了。”
沈砚急急向后走,推开门扫视一圈,只见地面干干净净,在这茫茫戈壁里,竟连泥水都没有。
“你打扫过了?”十一抓着掌柜的手问。
“没、没很打扫,就是……扫了扫地。”掌柜战战兢兢地嗫嚅。
沈砚懒得与他废话,在屋中左看看、右看看,忽然走到窗边,食指在土垒的窗台上一抹,凑在鼻端嗅了嗅。
“迷魂香。”十一走上前,目光落在窗纸上,“爷快看,是烧出来的痕迹。”
“这绝非番子干的,至少不是他们亲自干的。”沈砚转身向外走,“这迷魂香是我朝南人的东西,从前快意堂如日中天时,经常使这下三滥的手段。这里面有一味天仙子,西域苦寒干燥之地是种不出来的,番子用的都是异域香药。我就说这么多人,他们怎么可能束手就擒。原来是用了迷药,八宝说掌柜睡得熟了些,看来多半也是中了香,还不自知。”
十一亦步亦趋地跟着,随他翻身上马,问道:“那会是谁干的,难道是朝中人趁机除掉萧大人?”
“不知道。”沈砚摇摇头,“那也不至于连军饷都丢了,若是那样,他们只绑架萧索就是了。还是先找人,到时候什么都清楚了。”
话说到此,又回头问送出门的掌柜:“这几日可有大队人马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97
从此经过?”
掌柜略一沉吟,道:“还真有,往西边去了。”
十一怕沈砚只顾着心急,忘了慰藉五脏庙,趁着没走,忙道:“去拿两袋水,再包些干粮来。”
掌柜迭声进店,又一阵风似的跑出来,递上食水。
沈砚丢给他一锭银子,马不停蹄便向西奔。十一扬鞭跟上,高声问:“爷,西边大了去了,咱们就这么乱找一气,也没个具体地方啊!”
“大军粮饷颇多,光大车少说也得有几十辆,他们还得有人跟着运送,还有萧索和那些被抓的军士。这么多人,目标甚大,肯定有痕迹。”沈砚“吁”地一声停下马,摸出地图看了片刻,指着上面标叉的地方道:“这里,戈壁中的密林,他们必在此地驻扎。”
“那么多地方,怎么就肯定在那儿?”十一深为怀疑。
沈砚抽了一鞭,嗤道:“笨,这还用问!那么多人,在别处没有水,活得了么?当然得找个绿洲。”
十一撇撇嘴,心里服气,嘴上却咕哝:“就您聪明还不行。”
他们不饮不食,不停不歇,午时刚过便赶到了山坡下的密林外。十一早已饿得前心贴后背,取出饼来咬了两口,又喝了些水,趴在沈砚旁边问:“爷,您吃点儿吧?”
“你自己吃罢。”沈砚拿着西洋进贡的小小望远镜,眯着眼看了半晌,侧过脸说:“那些粮车都在,上面贴着户部的封条。他们人不多,你回去调兵,一定要身手好的骑,让他们从大营后面咱们来的那个林子里悄悄走,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千万不要打草惊蛇,他们带着车马粮草走不快,绝逃不了。”
“是。”十一爬起身,掸掸土,将水囊、干粮,和包袱都系在沈砚马鞍上,回身道:“那我走了,将军你注意安全!”
沈砚挥挥手,待他走后,将马牵到土坡另一侧,取出两个饼狼吞虎咽地吃了。他此刻毫无胃口,但不得不吃,否则体力不足,难以坚持。
一下午他都趴在坡上鸟瞰下面的情形,对方估计有数百人,来来往往甚是清闲,仿佛没有事做,甚至有人聚在一处赌钱。
他没有看到萧索,不知他被关在哪个帐篷里。天气这样冷,呵气成冰,他在这里待着都觉得寒彻骨髓,也不知萧索那文人弱体能否受得住。
日头渐渐西沉,今晚月黑风高,杀人良夜。
沈砚戴上从前征萨麻罕国时缴获的乌皮面罩,将包袱缚在背后,长剑在手,一跃而起,如长空中的一只夜鹰,点足跳了下去。
绝世轻功,今日方见奥妙。
他从东蹿到西,躲着来来往往的巡逻侍卫,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偷窥,始终未见萧索的身影。如此找了一遍,不觉慌乱起来。
萧索为何不在,他去了哪里,会不会已被灭口?
沈砚稳稳心神,奔到左前方的帐篷边,待那一队兵过去后,倏地上前捂住帐前守卫的口,拇指、食指分别制住他志室、气海两穴,道:“别动,否则杀了你。”
他的声音平静而低沉,在深夜朔风中显得异常危险。
那侍卫也是乖之人,闻言放弃抵触,任他控着。沈砚隔了片刻,方松开他口问:“你们劫了朝廷送往边城的粮饷,是不是?”
他轻轻“嗯”了一声,沈砚接着问:“押粮队伍中,为首的大官,就是长得白白净净的那个,你可见过?”
那人又“嗯”了一声。
“他现在哪儿?”沈砚心里激动不已,竭力稳着情绪问他。
“在帐中。”那人道。
沈砚匕首抵着他,冷声吩咐:“你带我去,不准出声,否则……后果你知道。”
那人果然不乱动,与他躲避着周遭的侍卫,慢慢向南走。转过七八个帐篷,他忽然顿住脚步,向左侧偏了偏头。
沈砚刚想去看,警惕心上来,又掐住他脖子说:“撩开帐子,若里面没有人,我必杀了你。”
那人迟迟不动,沈砚皱了皱眉,问道:“里面没人,是不是?”
不等他回答,又道:“他若在,我就放了你;他若不在,告诉我他去哪儿了,我还能饶你一命。这是你最后的机会,想清楚了再回答。”
那人闭了闭眼,脚尖在帐边点了点。
沈砚向里一瞥,见黑黢黢一片,便将他搡了进去,“人呢,为何无人?”
“他……”那人动了动,突然向外窜去,“来人”
话未出口,被沈砚一剑刺穿心窝。
萧索不在,他不在。
沈砚取出火折子,用不算亮的火星照了照,见地上一截断绳,旁边还有一只陶碗,里面有沉底的汤水渣滓。
他捡起闻了闻,仍是迷魂药。萧索必然来过,他可以肯定。
沈砚悄悄走出帐篷,又劫了一个侍卫,三言两语,从他口中得知,萧索已被运进关中,凌晨才走。
这次他没有手下留情,直接拧断了他的脖子。
如果萧索凌晨才走,那一路过来,他当迎面与之错肩而过才对。但从清晨到现在,未有任何影子。
沈砚怕被发现,不愿将背后留给敌人,遂从林中绕出,举着地图看了看,骑上马又转道向东南而去。
萧索脑后磕出一个包,疼得紧,却又摸不着,气得直想咬人。他踹着车板,“嗯嗯”地抗议,希望他们慢些。
半晌,只听见阵阵喝骂之声。
他身上只有件单衣,蜷成一团仍是冷。沈砚为何还不来,他会不会军务繁忙脱不开身。八宝未与自己同行,必能得知自己被劫的消息,他若能找到沈砚,那自己还有救。
沈砚一定会来。
一定会来的。
一定会。
傍晚时,他们将他从板车里丢了出来。萧索肩膀摔在地上,生疼。他紧紧蹙着眉,眼睛张开一线,看见远处站着的人。
是他!
沈砚沿路疾驰,终于在夜半时见到一处土垣围着的客栈。此间比中午那家店更破败,他并不拴马,只将它放到远处吃草。
客栈的房顶倒高,大概是这里时常有盗贼响马出没,不得不防。他跃上房顶,四处看了一周,只见后院子里停着几辆大车,马厩里亦有不少马。
沈砚心中一动,从后面的房舍查起,一间间掀开瓦,见许多汉人住在里面,听其交谈与下午在绿洲中见到的那一伙人似乎是同道。他愈发高兴,转过院子,跳到最后一间屋外,推门走了进去。
他猜得不错,他的独宝,果真在那里。
萧索还未看见他,只当是在做梦,恍恍惚惚,眼里没有一点神采。他躺在柴草堆里,嘴唇冻得青紫,浑身打颤地望着远处。
沈砚心疼难耐,几欲落泪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98
,扑上去抱住了他,抚着怀中人愈见消瘦的脸颊,颤声道:“独宝,醒醒,独宝。是我,我是沈砚啊,独宝!”
萧索眨着迷茫的眼睛看他,室中静得能听见他发抖之声。“文玉,文玉……你终于来了。”他嗓音带着哭腔,虚弱而无助。
“我来了……我来了。”沈砚解开背上的包袱,拿出裘皮给他裹上,又从怀中取出心口焐着的水囊,拨开塞子,喂与他。
水尚温。
萧索抱着没命猛灌,没留神呛得咳了起来。沈砚忙给他拍着,悄声道:“别急,慢点儿,慢点儿。”又拿出油纸包着的软糕给他:“慢些吃,别噎着。”
他这两日没吃过东西,不知道是否是脑子连带着迟钝了许多,竟不觉得怕,只是心慌。此刻见到日思夜想的人,躺在他怀里,喝着他心暖着的水,吃着他小心揣着的糕,忽然便怕了。
差一点,再也见不到他了。
萧索猛地钻进他怀里,“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沈砚知道他从未吃过这大苦,一生除在狱中那段时间,连打都没挨过,不觉红了眼圈,紧紧抱着他哄道:“独宝乖,不哭了。是我来晚了,都是我来晚了。现在都没事了,有我在,你绝不会有事的,绝不会。”
“我没有听你的话,”萧索抽抽噎噎道,“我不听话……我、我错了。你别生气……别生气,我错了。”
沈砚笑了笑,捧着他脸,吻吻他额头:“小傻子,我怎么会生你的气?我说过,以后只有你生我气,我绝不生你气。忘了么?”
他说什么,便是什么。
萧索望进他眸中,泪眼婆娑地点头道:“我忘了……对不起。”
“那我就提醒你。”沈砚低头亲亲他,笑得温柔刺目。萧索不由得扁扁嘴,又要落泪,只听他道:“不准哭!”
“……嗯。”他点点头,打了个寒颤。
“你很不乖。”沈砚脸色甚严肃,与方才大相径庭。
萧索心情起起伏伏,哪里禁得起他吓,极力忍着泪道:“你、你不是……不生气了么。”
沈砚将他搁在自己腿上,从靴中拿出青玉匕首,拔开刀柄,掏出杏子大的一个红色棉布包。
“这是什么?”他问。
第135章与我成亲
萧索一脑袋扎进他胸前,不肯说话,抗拒交流,摇他没反应,晃他不动弹,一言以蔽之装死。
他还在瑟瑟发抖,冻透的人一时半刻暖不过来。沈砚将他拽出来,目光深沉地看着他,分外严肃。
萧索迫于压力,诺诺道:“我怕你出事,所以……所以就……你说不生我的气,不能食言而肥,你别、别气罢……”
沈砚拆开棉包,掏出里面装着的那颗晶莹圆润的黑珍珠,又塞进了怀里人腰间系着的空锦囊里。“以后再敢拿出来,小心我揍你。”说着在他屁股上拍了一下。
“疼……”萧索蹙着眉躲了两下。
“怎么了?”他的手不重,岂会真疼。“我看看,哪里疼?”
萧索扭捏片刻,咬着唇道:“不要看,摔、摔了一下,有伤。”
沈砚叹了口气,将他打横抱起,道:“不要紧,咱们这就走,回去给你检查检查,看都伤着哪儿了。你冷得这个样,我看得烤烤火才能缓过来。”
“我能走,”他扑腾着说,“放、放我下来,也、也行。”
“等你什么时候说话嘴皮子利索了,不像个小结巴似的,什么时候再逞能不迟。”沈砚捏捏他耳垂,眉心立刻皱起来,“这么烫,烧起来了,到底着了风寒。”
“不要紧。”他道。
话音刚落,外面忽然吵嚷起来,隐隐约约有火光透进窗纸。萧索吓了一跳,忙有气无力地推他:“你快、快走,他们发现你了。”
“胡说。”沈砚毫不慌张,食指点点他额头,“就那几个人,何足惧哉。我岂能丢下你逃命去,你这小脑袋瓜里整天都想些什么。听我的话,闭上眼睛,不许睁开。”
萧索抿抿嘴,依言瞑上双目,又问:“你要做、做什么?”
“我带你出去。”沈砚将他放在地上,让他两只手扶着门框,“乖,别动,别睁眼,很快就好。”
言毕,他一把推开了门。
十多个明火执仗的人刚走到后院,只见他黑衣长剑立于瑟瑟寒风之中,发丝在眉目前飘飞,目光杀气凛然,令人望而生畏。
众人一顿,都不禁发怵,又想起己方势大,他双拳难敌四手,终究略逊一筹。一念及此,恶向胆边生,举着钢刀一拥而上。
沈砚佩剑出鞘,格开刀锋,纵身跃起,剑尖随之闪烁,恍若银蛇,如舞白练,转瞬间连刺十余下,似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招式合度,甚有章法。
众人还未瞧清他的动作,眼前身影一闪,腕上穴道已被刺中。这一下来得猝不及防,十数把兵刃应声落地,竟是未战而先败。
沈砚出手快如奔雷,迅如闪电,间不容发,绝不留情,不等他们反应,回身一剑,刺穿了当先那人檀中。
众人本来都在惊讶之中,见此变故,突然回过神,心知今夜是要你死我亡,为求一线生机,都壮着胆子扑了上来。
他们手中没有刀,还有火把,危急之时也可充当武器。沈砚虽然常年佩刀,但他那把人尽皆知的宝刀窄而平直,与剑有三分相似。况且武功练到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飞花折叶亦可伤人,原不在用何等兵刃。
剑也好,刀也罢,抑或是树枝、衰草,在他手中皆是利器,如臂使指,所向披靡。沈砚挥剑斜刺,剑尖分花,直取敌方下盘,继而上挑,径自向众人下腹攻去。他连使十几招,却似一招之快,须臾间又连伤数人。
萧索躲在门后,耳边听见“哧哧”的破空声,与倒地哀嚎的人声,连冷都顾不上,战战兢兢地贴在窗边听动静。他虽提心吊胆,却不敢睁开眼睛沈砚说过,不许。
不多时,门外音寂声销,沈砚的脚步由远及近,踏了进来。
萧索知道是他,放心地伸出手,被他一把拥住,听他问:“吓坏了吧?”
“没有。”他嘴硬道,“可不可以走了?”
沈砚拍拍他背,安慰说:“好了,这就走。先别睁开眼,别偷看,听话。”
“嗯,我听话。”萧索点点头,被他抱在肩上向外走,刚一出门,鼻腔立刻钻入浓重的血腥气,闻着甚是反胃。
沈砚走到前舍,见黑灯瞎火中,几个人躲在桌子下面筛糠一样颤栗着。他从怀中摸出两锭银子放在柜台上,留下话说:“这十几个人是朝廷捉拿的反贼,你们只管抛尸荒野,或是
此乡多宝玉 分卷阅读199
送进关内报官,没人找你们的麻烦。这两锭银子陪你的损失。”
出得门来,他又将萧索放到地上说:“你在这儿等一等,我去牵马。”
“不要!”萧索一把抓住他,闭着眼央告:“我不要自己等,你带、带着我。一起去行不行?一起去吧。”
沈砚拉拉他衣服,道:“好了,睁开眼罢,没事儿了。御驰马在附近,我就往后面走两步,不会很久的。”
萧索慢慢张开眼帘,晕头转向地四顾望了一圈,见寂寂长夜、茫茫戈壁,周遭并无一点亮处,只有微弱的月光,朦朦胧胧,聊胜于无。
“不行,太、太黑了。”萧索道,“你带着我啊”
他话未说完,房顶忽然窜下一人偷袭。电光火石之间,沈砚左手剑鞘格住他的刀刃,右臂拢着萧索,温声问:“怕不怕?”
那人已与他对上,想松手也无法放开,否则沈砚的剑必然落到他头顶,可若不松手,这一招已然使老,根本伤不到他分毫。
“怕。”萧索贴身靠上沈砚肩头,眼睛死死闭着,睫毛簌簌抖动。
“不用怕。”沈砚拍拍他背,顶开劈落的刀身,剑柄连点他几处大穴,趁着他呻吟的空档,剑刃送出三寸,尚未完全出鞘,已割破了他的喉咙。
“没事了,我带你去牵马。”他说。
御驰马在广袤无垠的天地间撒了欢儿,听见沈砚的口哨声,绕了一个大圈才奔回来。沈砚将萧索裹得严严实实,面对面搂他在身前,一手按着他,一手甩开缰绳,纵马疾驰而去。
萧索久经严寒,高烧不退,本就浑身发冷,再在马上经风一吹,愈发抵受不住,手指僵硬得无法打弯,只好用腕子夹着沈砚腰身,才不至于掉下去。
边境苦寒,何况在冬日,更遑论是半夜。冷风刀子一般,划在人脸上,几乎带出血来。沈砚也知道他在病中受不住,但实在耽搁不得,明日一早非赶回去不可,否则阮桐必会穿帮。
大约走了两个时辰,忽觉前面尘土飞扬,似有大队人马经过的痕迹。沈砚放缓马速,掏出火折子,低头细看地上,见有车辙、蹄印,翻出的泥土颇多,拉的东西必然沉重异常。
萧索方才已晃晃悠悠睡着了,他一动又醒了过来,嗓音沙哑地问:“怎么了?”
“没事儿,很快就不冷了。”沈砚起火折子,继续向前奔,不多时,果见百余人在前面赶路,当先骑马的正是十一。
他扬声喊了一嗓子,十一勒马停下,转身一看,大喜过望:“爷,你怎么先回来了,这么快!”
沈砚加紧驰过去,听众人唤将军的声音颇振奋,不用光都能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知道他们定是连夜奔袭劫饷盗匪大获全胜,因问:“有马车没有?”
“马车没有,板车倒是有。”十一招招手,让旁边人将板车拉过来,又喜滋滋道:“爷,您猜得一点儿都不错,这些人还真有点儿武力。好在咱们的人都是身手不错的兄弟,趁夜突袭,不等他们起床,就将它们都俘虏了。”
“干得不错,回去都有赏。”沈砚抱着萧索翻身下马,迭声问:“有酒没有?快拿些来。被子、褥子,有没有缴获的?”
旁边驾粮车的士卒道:“有兽皮,狼皮、狐狸皮、猞猁孙都有,将军要什么?”
“快快快,酒酒酒。”十一接过酒囊,送到沈砚跟前,这才看见缩在皮裘里的萧索。“萧大人,他这是怎么了?”
“冻的。”沈砚惜字如金,拿着酒囊给半晕半醒的萧索灌下几口,又指挥身边人,“快把狼皮铺在车上。”
他命十一赶着御驰马,自己抱着萧索坐板车。一声令下,车马军卒又浩浩荡荡向前而行。
厚厚的猞猁孙皮裹着,加上几口浓烈的烧酒下腹,萧索从里到外暖起来。他探出半个脑袋,见雾散云开,繁星璀璨,皎洁的月亮挂在前面,硕大明亮,仿佛触手可及,此情此景,美不胜。
军中不断有人吆喝,耳边蹄声阵阵,真有天地之大、自由来去之感。原来打胜仗,竟是这样的滋味,难怪沈砚念念不忘过去的峥嵘岁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