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术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须弥普普
自家儿子在清鸣书院就读,眼前的钱孙氏是清鸣书院掌院的妻子,见了她,杨母自然是殷勤备至,难得两人有缘相遇,连忙邀钱孙氏一同吃了一席素斋,席间少不得聊些家事、闲事。
钱孙氏略夸了杨义府几回,只提了一回“不晓得这样好的男儿,将来会给哪家小姑娘得了去”,杨母立刻就笑着道:“这孩子心气大得很,整日说什么不立业不成家,我都管不住,他从小跟着族中叔父,被养得除了进学,什么都不想,一心都是科考。他祖父也说,难得小孩有这样的抱负,我们虽帮不上忙,也不要拖了后腿,索性遂了他的意思,让他下过场再说罢。”
钱孙氏不过说闲话一般提了一嘴,杨母立刻就回了这样一大段,显然话术已经说过无数遍,早了熟于心。钱孙氏也是多年的主母,自然明白对方既然敢这样答复,必是家中上下都拿定了主意,再无转圜余地。
事既不成,钱孙氏面上并无变色,只附和道:“他文章一向好,多得先生赞许,日后下场应是没有失手的。”
这便把话题岔开,仍旧同杨母闲话家常。
两人说半日话,又礼了一回佛,钱孙氏还问了许多临县特产,她带着几个孙辈在此逗留六七日,访亲走友,这才慢悠悠回了蓟县,仿佛果然是特出来避暑游玩一般。
钱孙氏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家中也有许多子女,生的儿子一样娶亲,一样科考,虽比不得杨义府这样出挑,却多少能猜出杨家的几分打算。
不过是想着囤积居奇,待价而沽而已。
看着别人家的儿子,钱孙氏忍不住心酸一回。
钱迈当了许多年的先生,不知带出了多少人才,然而他几个儿子却没有一个称得上真正成器的,女儿也难说嫁得好还是不好。
儿子之中,只有两个得了进士,还俱是三甲末等,如今外放在下等县熬资历,其余人或帮着打点家中庶务,或跟着在清鸣书院里头做训导。
老头子自己不会做官,带出来的儿子也跟着不知变通。
若是她有一个像杨义府这样的儿子,科考出了头,将来也能够做官做得好,在朝中有些权重,哪里还轮得到杨家来拿乔
少时靠父,出嫁靠父,老了便要看子。
可惜没个好儿子
钱孙氏沿途想了许久,女儿转眼便要十七了,女子年岁一大,亲事就不好说,再等一两年,未必能有这样的才子可以挑。毕竟冷眼在蓟县选了这么些年岁,钱迈看中的,也不过这三两个而已。
杨义府是不中了,心思这样大,估计不是权臣之女,他家是看不上眼,如今仅剩下顾延章同郑时修。
同顾延章比起来,那郑时修更是不顶用,从小穷怕了,不知品性的兄弟姐妹一大堆,还有一群拖后腿的亲戚,真要同他成了亲,将来打秋风的都应付不过来。
郑时修父母皆是田地出身,有这样的公婆,当真恼火得很,倒还不如顾延章无父无母来得好。
再者那郑时修也是傲气,现在自觉是高攀,也不知道将来会不会晓得感恩,有那样一些人,今日得了你的好,将来飞黄腾达,只嫌你碍事,还怕你挟恩。
他是老大,下头许多弟妹,族中也有一堆的庄户田汉,若是出不了头,自家女儿日子何等难过,若是出了头,还有这样多烦人的首尾,只凭这一桩,便要仔细斟酌。
还是要好好同那顾延章谈一谈,得他一句应承,看看他规划如何。最怕那等少年郎,身负国恨家仇,热血冲了天,日日想着饥餐胡虏肉,渴饮蛮夷血,没个自知之明。要知道刀剑不长眼,一旦上了战场,谁晓得会有什么后果。
钱孙氏想到当日钱迈跟去了南边打蛮子,自己在后头连饭都吃不下,整日提心吊胆,生怕哪天眼睛一睁,就变成了寡妇,一堆子儿女成了失怙。后来丈夫虽是靠着战功得了一些封赏,自己也因此得了诰命,可如今想来,如果有得选,她实在是不愿意再来一回。
这顾延章还同自家丈夫不同,除了建功立业,万一还想着要报仇,那自家女儿日子便没法过了
钱孙氏思来想去,只觉得这两个人各有各的不好,当真是十分难选,可惜看中的杨义府心气那样高,一心想着攀附权贵,不然也免了自己在这里纠结不已。
分割线
谢谢畅游书海2016、明月几时有666两位亲的打赏:
娇术 第六十三章 心事
钱孙氏一回到府中,立时命人收拾临县风物特产,打算明天亲自送去柳伯山府上,寻那柳林氏,问一问顾延章的详细的身家情况。
此时发解试才考完,钱迈忙于书院之事,已经连着几日不在家中,倒是省了她一番功夫解释。
钱孙氏一心考虑女儿亲事,却不知道钱芷芳心之中早住了一个人,一直等着她回来通气。
再说这一厢钱芷好容易盼到了母亲,早早便候在房中。
她先问一番行程,再问一番情形,因是家中老幺,年纪不大,也未管过家事,更未出过远门,虽是隐约知道跋涉之苦,可心中焦急,倒也不太顾得上母亲才回家,身疲体惫。
钱孙氏只这一个亲生的小女儿未曾出嫁,一直捧在手心上,自然不会跟她计较那样多,听她来问,强打着精神一一都答复了。
钱芷犹豫一下,还是道:“既是遇上了,不晓得那杨家人怎么说”
她嚅了嚅嘴唇,一句话在舌尖上打了半日转,才道,“娘,我前一段去柳家做客,与柳沐禾聊了几句,说起那顾延章家的小妹,听说是个性情和顺的,也好说话,十分容易打交道我这一向想了许久,觉得此时有共苦,将来必有同甘,那小妹已经十三了,最多五六年,必要出嫁,我若是嫁了过去,一个做嫂子的,占着辈分,她也不当太过分才是。过了这几年,等她出了嫁,哪怕嫁得不好,总归是别人家的,不可能老回来折腾罢”
对着自家母亲,谈论的又是这种大事,钱芷也不再掖着藏着,只把心中想法一一说了,唯恐此时表达得不够清楚,让做老娘的误会了。
“我那日听爹爹同四弟说话,顾延章虽从前是商户人家,可那一府也颇有义名,布粥布药,架桥修路,家中也豪富,还着几个子弟都读书知理,并不是半点根基都无的家世,如今延州是不好了,可将来总有好的一日,实在不行,把那一处的田地都卖了,也算是一笔富贵”
钱芷一个人想了这些日子,早把将来给打算好了,此时一一道来,煞有章法的样子:“他才华甚好,将来下场,不说一甲,二甲必是有的,爹爹多多少少也能帮一点忙,看能不能拜一拜从前认识的叔叔伯伯,落一个好点的职述,届时将家中钱财拢一拢,在京城里头买个小小的宅子,日子倒也不难过。他行事这样周全,同门、师长全是称赞,将来得了职,应该也容易出头。”
“顾家如今又无其余人丁,只一个要出嫁的妹妹,将来还不是我当家做主上一回娘说他为了妹妹特在家看顾,如今想来,虽是小题大做,却也看出这个人十分体贴,都说易得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他对妹妹都这般好,对妻子,还不晓得会有多好,我只要好生经营了,未尝不是一桩好亲。待得那小妹出嫁,家中只有我一个,他除了体恤我,还能体恤谁呢”
说到此处,钱芷的脸不由得一阵发烫。
不是对着自己亲娘,实在再说不出这样不害臊的话。
自家女儿这样说,又是这样一副脸面,钱孙氏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瞧不出来她这是春心萌动,女大不中留了。
杨义府那一边是不成了,这事自然不能同女儿说,现下只剩顾延章同郑时修,两两相较,单从个人看,无论性情人品乃至文章,的确是顾延章比较好,只他这经历非同常人,也不晓得以后会怎样。
还是要再好生探一探,只要不是那等热血冲头的性子,倒也还能凑合谈谈。
钱孙氏抓好了主意,抬头看一眼女儿,对方正眼巴巴地望着自己等着答复,她叹一口气,道:“你自家选了人,若是将来日子不好过,可不要回来找我哭”
钱芷待要点头,听她这样一说,复又有些忐忑,半日才迟疑地应了一声,道:“娘同爹爹也再帮我瞧一瞧”
钱孙氏忍不住重重地剐了她一眼,道:“养个女儿,真是来讨债的”
嘴上这样说,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钱孙氏怎么可能不上心,她想了想,又道:“除了顾延章,还有那郑时修,你也看一看,这是一个六角俱全的,虽然家世差,又有一堆子穷亲戚,可也是个出挑的,不像顾延章那样伶仃你看他那一篇文章,只晓得喜欢,不晓得文乃心声,他时时念着北蛮,说不得那一日当真有了战事,自己便莽然上阵,一个不好,他倒是全了名声,只苦了家小”
钱芷低低应了一声,一面感于其人文章中的大义,一面又想,若是真个成了自己丈夫,还是不要上战场的为妙。只是不晓得到时候劝不劝得动,又要怎生劝才好。
母女两聊了许久,一个是心疼女儿,一个是惑于婚事,都是满腹心思。
待得次日,果然钱孙氏打点东西,递了帖子去柳林氏门上。
柳林氏受钱孙氏之托,特去问了一回顾延章,当时便得了他的自白,只苦于事主不在家,早候她久矣,此时两人见了面,略略寒暄,又聊几句闲话,她便直言道:“上一回你说的那一桩事情,我已是问得清楚,那顾延章在延州已有婚事,说是早早便订下了亲,如今只等着回去找了人,就要走六礼。”
钱孙氏脸上的笑意顿时僵住,只觉得仿若劈头倒下来一泼凉水,浇得她整个人都懵了。
怎么可能
那顾延章才十五岁
他可是早早就逃难来了蓟县,听说考进良山的时候,才十岁出头,往前倒推,在延州不过是个垂髫幼儿,哪有人这样早说亲事的
他爹娘是疯了吗难道不晓得男子入了学,下了场,得了官身,依次进阶,都能提升身价,说的亲事层次便全然不同
果然商户人家,见识就这般浅薄吗
分割线
多谢筠簟清有露、昵称已用、蛇戏鼠三位亲的打赏3
谢谢踏秋清亲送我的香囊,闻到是百香果口味的:
娇术 第六十四章 消息
钱孙氏呆了片刻,很快便抓住了其中的关键,连忙追道:“回去找到了人这是说,定亲的那一户人家也是延州的”
从前不觉得,此刻晓得那顾延章有了主,钱孙氏倒是生出满满的不甘来。
哪有人定亲这样早的
这个消息,简直打了她一个措手不及,所有盘算,所有心思,都付诸东流。
没了顾延章,难道只能选郑时修
虽然文才上佳,可他出身那样差,还恃才傲物,怎么看都不是个好归宿
柳林氏没有让她等太久,很快便道:“听说是那一户也是延州的,两家早早定的亲。”
钱孙氏琢磨了片刻,慢慢地问道:“这话原有些诛心只是当日延州被屠,全城或死或逃,没了十几万人口,那顾延章也是全家都遭了难,单他兄妹两个逃出来他又怎么知道原来那一位的下落万一”
她并没有把话说全,这话也不能说全。
含糊暗示可以,真要说了出来,当真是诛心之论了。
虽然没有说完,柳林氏也一样明白了她的意思,迟疑道:“我倒没往那一处想,我听延章的口吻,倒是十分确定那一位未婚妻仍在世间”
钱孙氏又道:“他一个小孩子家,懂得什么。延州被屠,十死九伤,那一位未必还就算幸而得活,此刻十有八九也不在延州了。若是一直没个下落,难道那顾延章就一直找寻,再不成家了”
她还有一句更诛心的话没有说出口。
她是听说过丈夫说起战时场景的,一旦打起仗来,惨状无法描述。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北蛮屠城,除了死,势必还有伤。
延州城内的平民,残疾、毁容、受伤的应当不在少数,还有那被糟蹋的可怜孩子,直被掳走,哪里寻得到下落。
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如果顾延章定亲的那一位当真那样倒霉,他难道还继续娶回家吗
柳林氏倒是真的没有想这样多,她听得顾延章早有人家,又托自己帮着经手六礼,只晓得同喜,哪里会有其余的念头,此刻见钱孙氏说了许多,转念一想,确实也有这个可能。
她犹豫了一会,道:“以延章的性情,未加探访,不曾确认,估计当真不会成家。”
这个小孩她也看着长了几年,无论大义小节,全都自矜得很,若是曾经定了亲,依他的性子,在未曾确认对方下落的情况下,是决计不会另寻他人的。
钱孙氏要的可不是这个答案。
她道:“他自己便罢了,不是听说还有个极疼爱的妹妹难道不该早日成了家,找一个嫂嫂帮着照应一下将来说亲说事,他自己麻烦你便罢了,这个妹妹也要麻烦你”
说起这个,柳林氏便道:“那妹妹也早说了亲,他前日还托付我,叫我下回帮着妹妹一同过六礼。”
钱孙氏“啊”了一声,连忙问道:“他那妹妹说的也是延州城的”
柳林氏道:“这个倒是没有细问,听他口吻,妹妹的婚事是十拿九稳,必不会出什么意外。”
竟然还有这样一桩内幕
钱孙氏心中的那杆秤不由自主地便往顾延章那一侧垂了垂。
如果那顾延章所言不虚,当真不用帮那个妹妹说亲,那嫁过去之后事情便要简单许多,到时候不过帮着走走六礼流程,最多添点子嫁妆,便能打发好。
最好嫁在延州,那样隔得远,也不容易生事。
这一点添妆,她还不至于舍不得
事情既然已经问清楚,其余的便不方便再同外人说了。钱孙氏拿起茶杯,喝了口茶,笑着同柳林氏话一阵家常,又聊了聊这一回外出的趣事,特还说了一下几样拿来的临县风物怎样做才好吃,见天色不早,便施施然告了辞。
一回到家,她便叫来了长子,先问一回丈夫哪一日才能回家,再问一回自己离开这一段,家中可有什么大小事。
钱大郎一一答了。
想到长子在清鸣书院做训导,同郑时修等人多有接触,也常能听闻顾延章的一些个行事,钱孙氏便再细问了一回两人的为人。
钱大郎一听便觉不对,待得知这是给幺妹挑婿,连忙道:“还是顾延章罢”
郑时修虽有文才,可架不住脾气甚高,虽说才子多傲气,他凭着那一股子才气,也配得上这等傲气,但有更为出色的顾延章可选,作甚要舍本而逐末呢。
上一回郑家小弟染了赌瘾,欠下一屁股赌债,最后还是靠得钱家才将此事摆平。真有这样的亲家,将来也不晓得会生出多少事来。
斯事体大,他也顾不上帮着那郑时修刷墙刷粉,修补名声,连忙将事情和盘托出,告知了母亲。
钱孙氏几乎是立刻就把郑时修给排了出去。
果然人还是要对比,这样一比下来,那顾延章登时便亮堂了许多。学问做得极好不说,一样还洁身自好、品性出众,虽然家世有些差,可那妹妹的终身既然已经有了着落,倒也不算什么了。
她想了又想,决定还是要等丈夫回来,把顾延章唤过来,好生同他谈一谈,只要他不执着于延州战事,其余皆也好说。将来入了官,家中虽然帮不上什么大忙,搭上老头子多年的旧情,倒也能运作运作。
钱家上下没有一个长于做官的,若是能托出来一个半子,将来帮扶一下岳家,也不算太差了。
顾延章并不晓得后头有这样一位长辈正打着自己的主意,他此时抓着从书院从县衙里头誊抄出来的邸报,几乎已经要坐不住了。
延州收复,正发征集令,广引天下贤人能士共建之
顾延章人在蓟县五年,一千八百余个日日夜夜,没有一天不挂念着延州,他的父母兄长俱在那一处,死无葬身之地。而季清菱的父兄一样战死在那一处,连马革裹尸都无,全然是尸骨无存。
他要带着这一个小姑娘回乡,看一看能否还有机会收殓双方亲人的尸骨,好生安葬。实在不行,也得建好衣冠冢,引魂入土。
这么多年,他与季清菱没有一天不在分析北蛮,如果能为驱逐鞑虏献上一分力,这才不算愧对死去的父兄,愧对那一城冤魂。
终于可以回家了。
娇术 第六十五章 形势
顾延章心思全不在书卷之中,他将那份邸报草草抄写一遍,再等不下去,找个理由告了假,拿那抄本径直回家去寻季清菱。
得知这个消息,季清菱哪里还坐得住。
她等这一份邸报久矣
蓟县虽好,终究不是长留之地。
顾五哥的前程还是要靠延州
她接过顾延章递过来的邸报,粗看一遍,再细看一遍,等到终于确认,这才将那一张纸贴放在心口,欢喜地道:“等咱们收拾收拾回到家,将将是初冬,打点好住处,我陪着你一同读书,开春就考州学,说不定还能赶上下一场发解试,当真是老天都在帮忙,样样接得正好”
顾延章焦急了一路,见她这一脸的笑,再听她说一句“陪着你一同读书”,突然心中就踏实起来,生出了十分的雀跃与期盼。他点了点头,不由自主地便含着笑附和道:“等天气凉一些咱们就启程,不然路途这样远,小心要中暑。”
季清菱抿了抿嘴,略有些不好意思地应了一声。
顾延章哪里会怕这秋暑,还不是为着她才这样说。
她把那邸报复又看了一遍,小心收起来,这才商量似的道:“顾五哥,等咱们回了延州,有一桩事情要托付给你。”
她语气郑重其事,其中还含着几分的歉疚,听得顾延章不禁整肃起来,问道:“什么事情这样要紧”
季清菱道:“我家中几位尸骨现下还不知道在何处,想要寻觅也与水中捞月无异,等回了延州,还要麻烦五哥陪我去衙门记领,再探一探能否有些蛛丝马迹可以寻到下落。”
自莫名其妙托生在这一具身体里,她一面感恩上苍,一面感激原身,一面也想着能否为对方做些什么。原来那一个“季清菱”小小年纪便命丧黄泉,也未留下任何言语,她无法揣摩对方心思,可其身后事,却还是要认真办好。
“季清菱”的父兄均已战死沙场,延州被屠,北蛮在城内纵火三日,三人十有八九是尸骨无存,可饶是这样,还是得好生找一找,万一真得了寸骨寸衣,好歹也能立冢建碑,魂魄将来才能有一个落脚之处。
这些事情,自己一个女子,虽有心有力,办起来却未必有顾延章容易,是以此时特意提出来,好叫对方也有一个准备。
毕竟两人虽然相依相靠许多年,究竟仍是两家两姓,她晓得以顾延章的品性,决不会推拒,可也不能将对方的帮忙视作理所当然。
二人在蓟县这五年,一开始确实是靠了自家当的玉佩,可及至顾延章院考结束,入了良山,每月都往家中拿许多银钱,后来买屋买舍,雇人雇仆,一大家子的嚼用,上至家俱细软,下至柴米油盐,全是凭着他一人扛下。
两人因缘际会相识相处,又同吃苦,共患难,对方不过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能疼着养着自己这样一个非亲非故的外人,已经是至情至义,若是再不心怀感念,守好分寸,那实在是太过于得寸进尺了。
季清菱心中这样想,面上便不禁跟着露出了歉愧的表情,她不好意思地望着顾延章,等着对方答复。
出乎意料的是,顾延章的眉慢慢地皱了起来,脸色难也得地沉了下去,半日才回了一句话。
“清菱,在你看来,这样的事情托付给我,是要称作麻烦的吗”
顾延章习武日久,又兼天生体格高大,身上自然而然便带着几分武人的悍勇之气,幸好因着潜心向学,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才凭着读书人的文翰之气把悍勇压下。
他平日里待人平和,对着季清菱,更是只有温柔体贴的份。难得这一回黑了脸,身上的武人气质登时便把文人的柔和压下,显得有些吓人。
季清菱听了这话,又见他这样的表现,哪里还答得出什么话来。她右手大拇指绞着左手食指,嘴巴一张一翕,过了许久,怯怯地喊了一句:“顾五哥”
顾延章便似一只鼓足了气的河豚,被她这一句“顾五哥”轻轻刺了一下,“砰”的一声,腹腮之处的气立时跑了出去。
他面上的阴沉褪去,只凝神看着季清菱,脸上露出极为难过的神情,低声问道:“在你心中,我就是这样一个姓顾的外人么”
季清菱满腹的卖乖耍赖,在此时都不晓得跑到了什么地方,全然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把右手捏着左手的手指,绞了又绞,面上也跟着露出伤心的表情。
她并不明白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顾延章这样变了脸色,可看着这一个哥哥难过,自己心中也自跟着难过起来。
顾延章看了她的脸色,心中一疼,语气不由自主地便软了下来,声音也柔了几分,道:“做甚要说什么麻烦,你只当我这一颗心不是肉长的吗我们两个人,便同一个人又有什么差别父兄的事情,你既不说,我也自记挂着,将来真个分别办妥了,难不成因着我家里人不姓季,清明之时,你就不陪我一同去祭扫吗”
他说得这样委屈,季清菱听得都要难过死了,只觉得全数都是自己的错,连忙道:“清明我自要陪着一同祭扫两家的事情,自然不分你我”
她一面说,一面在心中骂自己蠢。
说什么“麻烦”,好生撒一回娇不好吗,偏要惹得家中这一个不高兴,难得开开心心的回来,又得了这样一个好消息,两人坐着说一回话,偏因自己不懂事,惹得彼此都难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