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娇术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须弥普普
天子只有七岁,站不稳掉下去,不小心撞倒了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松节道:“官人还未回来,百官还在其中,只是外头已经传开了,不知究竟是个什么情况,有人说陛下是中了邪。”他顿了顿,又道,“听闻是前头汴水抓了太多鲤鱼,吃了鲤鱼精的徒子徒孙,叫鲤鱼精恼了火”
季清菱听得目瞪口呆,问道:“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乱七八糟的传言”
真是敢想。
用滑稽二字,都不能形容。
松节苦笑道:“都传开了,都水监那日不是用浚川杷清淤通渠,却不得用还正正遇得汴河发大水,如此荒诞之事,京城寻不得缘故,便也说是鲤鱼精生了气,眼下遇得天庆台之事,越发给了他们话头,还有人说陛下相煎何太急。”
“是哪个书生胡诌的罢”把天子比作鲤鱼,还要拐着弯酸他一句本是同根生,季清菱听得也很是有些无奈。
其实赵渚又哪里是什么鱼跃龙门了。他是正经的皇家血脉,太祖皇帝的直系后人,若是真正论起来,其时比赵芮还要名正言顺。
这些话传得乱七八糟,偏偏里头真事夹着假事,叫人很难从中挑出哪一句是对的,哪一句是杜撰的。
秋爽忍不住问道:“夫人,不会出什么大事吧”
她一面说着,脑子里一面想到了那些个坊间话本听来的皇家密事,小声道:“会不会是三大王、四大王二人欲要学那太宗皇帝此时正在天庆台中逼位”
刀斧夜影的事情,大晋里头,哪怕是十岁的小儿都听说过。
季清菱原本还在奇怪,为何坊市间总会有那许许多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传言,可眼下听得秋爽这般问话,竟是忽然有些明白了。
她看了一眼一旁的小丫头,心中当真生出了佩服之感,叹道:“秋爽”
秋爽应了声是,转头看着季清菱,等她吩咐。
季清菱的语气有些复杂,道:“将来你若是得闲了,大可学那些落魄文人,出去好生写几本折子,说不定过不得多久,就能打出名头来。”
秋爽愣了一下,问道:“夫人怎的忽然这般说”复又有些喜滋滋的,“当真如此吗秋月姐还总说我字写得不够好看”
又道:“我就说嘛,我虽说字写得不好,可戏折子却是听说过不少,若是编几个故事,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说完这一句,她终于反应过来,“啊”了一声,红着脸道:“夫人这是说我也跟着那些个书生瞎胡诌吗”
季清菱笑了笑,道:“外头都是旁人的传言,三大王、四大王两位眼下都在藩王府上养病,连祭祖都爬起不来,况且有太皇太后这样的手腕,凭着他二人,怎的有能耐去效法太宗皇帝”
站在下头的松节也只能扶额,看着秋爽这般丢脸,他心中实在帮着尴尬,只好岔开话题道:“夫人,此事不知真假,要不要遣人去同柳府、杜府说一声”
对于寻常百姓而言,天子的正常更迭,其实短时间内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并不会很大。然而若有什么异常的皇权更换,却是很可能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外头各色传闻都有,自然也有像秋爽这般,推测乃是藩王逼宫的。若是当真有逼宫之事,今日在天庆观的文武百官,运气好的能逃得过,运气不好的,把命丢在那一处,也不是没有可能。
今日不但是赵家祭祖,还是朝廷祭天,文武百官俱都要去,是以不止杜檀之,便是柳伯山这样的老人,也不好告假,是以眼下两府里头一个是带着小孩的柳沐禾,一个是等着老伴的柳林氏,两人一个弱,一个老,都是再禁不起折腾的。
季清菱想了想,道:“还是罢了,本来没什么事情,她们听了只当是胡言,若是咱们特地跑去解释一回,说不得那一处还要当了真,何况究竟是什么情况,我们也并不知晓,还是不去添乱了。”
又道:“倒是要交代府上的人,无事莫要出去多言,好生谨守门户。”
这话不用她多说,松节连忙点头,自去办了不提。
果然等到日落西山的时候,外头就传出消息来,天庆观开了门,文武百官各自回府,只留得两府重臣在其中。
季清菱知道顾延章必是饿了一天,早交代厨房一直把饭菜温着,一听得他回来了,便吩咐人把吃食端了上来。
顾延章果然饿得不行,进得门,快快换了衣裳,又净了手,便急急出来吃饭。
他也顾不得说话,先垫了点肚子,等到那股子饿意过去了,复才把动作放慢下来。
季清菱开始还不敢说话,只默默帮着添菜加汤,后头见他行事从容了些,便叹道:“原是叫五哥袖子里头收点吃的,你却不肯,饿成这样,又是何苦”
又道:“怎的路上不先寻点吃的”





娇术 第八百六十八章 善后
顾延章已是吃了个半饱,此时将口中食物咽尽,又喝了口茶水,方才道:“也不知今日外头会有什么传言,我便不多耽搁,先回得来。”
季清菱见他得空说话了,便好奇地问道:“外头都在乱传,说陛下将太皇太后推下了天庆台”
顾延章摇头道:“不是乱传。”
季清菱骇然,失声道:“是失了手吗”又接着道,“小儿控制不住力道,不小心失了手也是有的,出得这样的事情,他要怎的办太皇太后并无什么大碍罢”
顾延章站得虽然不是很前,没能看到太皇太后当时倒在地上的行状,却是听到了天子与其的争执,也看着天子用力将其推下台阶。
那样明显的动作,又兼前头还有争吵,便是想要给天子洗刷,说他是失了手也很难做到。
“不是失手。”他笃定的道,“不知是陛下同太皇太后先前有什么不悦,他是有意撞得上去的。”
又道:“我已是出得天庆观,此时只留了两府在里头,尚不知道太皇太后伤情。”
季清菱又有些不敢置信,问道:“太皇太后是从什么地方掉下来的高不高”
顾延章摇头道:“不是很高。”他想了想,“有丈余高,只是她乃是后脑朝下,听得有人瞧见掉在地面时,地上已然尽是血。”
虽然眼下还没有确信,可后脑朝下,在石阶上滚落下来,又砸到了头,想要短时间内好起来,并不太容易。
季清菱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问道:“陛下乃是太皇太后亲扶上位,他得了这样的好,为何还要如此行事”因想到从前顾延章去崇政殿教书时回来的说法,又道,“便是他性情不同常人,却也不曾无缘无故,便去攻击他人罢”
两人在此处猜测,可无论怎么猜,都猜不到其中因有秦素娘,又有太皇太后与崔用臣半夜抓人之事,才叫赵渚发了狂。
顾延章吃过饭,一面喝着茶,一面却是有些感慨,道:“出了这样的大事,怕是宫中当真要变天了。”
“怎的今年像是撞了邪似的”
季清菱也忍不住道。
当真是同撞了邪一样,先是先皇赵芮,在是济王赵颙,魏王赵铎,眼下到了新皇赵渚,太皇太后,好似一旦同皇家扯上了关系,就会走霉运一般。
“我回来时路上听得人说,钦天监正商议着要提议改元了。”顾延章道,口气里头有种莫名的无奈。
赵渚的这一撞,实在选的不是时候。
他动作太大,声音太响,又是在距离地面极近的阶梯处行事,叫下头多位官员都看得清清楚楚。
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仓促之间未能来得及想到,无论是范尧臣,还是黄昭亮,抑或是两府之中的任何人,俱都没有提醒杨太后着百官禁言。虽然这禁令就算发了,也不会有用,可既然未发,众官还出得天庆观的门,事情便被传了出去。
且不说外头官员、百姓们议论纷纷,天庆观中,太医们的诊断却是出来得很快。
其实太皇太后滚落之处,其实距离地面并不太高,若是运气好,很可能只会被撞个骨折。
可她的运道实在是太差了。
当时太皇太后面向赵渚,她整个人背对着地面,被撞之后,因没能反应,也没来得及护住头脑,是以是直直撞到的后脑。
不幸的是,她的后脑恰巧撞到了石阶那方正的尖角,当时就破了头,后头一路滚,一路撞,最后倒在地上,居然依旧是后脑着地,还重重地磕了一下。
太医们虽然没有直说,可话里话外,却十分明显眼下不过吊命而已。
也许诊断赵芮的时候不太靠谱,可这一回,几位医官都同执一词。
而事情也正如他们所预料的那般,杨太后还在犹豫要不要用辇车将太皇太后送回慈明宫,正要同人商议,然而还没有来得及问,甚至不到当天的亥时,太皇太后就断了气。
赵家今岁的祭祖未过,新的丧事立时就摆在眼前。
而比太皇太后的丧事更着急的,却是天子之事。
今次天庆台之事过后,赵渚这个皇帝已是不可能在那个位子上继续坐下去了。
他将太皇太后推下高台,无论是有心也好,无意也罢,哪怕还是失手伤了人,却也一般害死了其人的性命。
而眼下最棘手的,除却如何处置赵渚,还有谁人来坐那个位置。
想要处置赵渚自然不容易,这样的事情,虽然史上从未有载,可赵渚是君,不管何时,都绝无可能诛杀天子。
只能废黜。
至于废黜之后,又待如何,却是后事了。
眼下太皇太后突然命丧,赵渚不能再用,天庆观中剩得两府官员,众人各有主意,为着新皇人选,彼此争吵起来。
有人此时便想起了济王赵颙。
“济王殿下宅心仁厚,兄终弟及,乃是正道”
原本一直坐在角落太皇太后尸首旁的杨太后,听得这一句话,忽的一个激灵,整个人坐直了身体。
她蓦地一下,望了过去。
杨太后从来就在深宫之中,她是以夫为天的性子,又兼家中背景并无特别,其父不过是个不大不小的文官,是以对于朝中大事、官员的所有了解,都来自于赵芮的口述。
她不像张太后,对朝中官员如数家珍,人人情形尽熟于心,此时坐在天庆观的偏殿里头,抬眼望去,满殿之中,几乎只能认出三四个人的脸。
称赞赵颙“宅心仁厚”的那一个,也是一张陌生的面孔。
是一张老脸。
杨太后死死地盯着他,将其人的相貌记在了心中。
从赵芮死后,她一直浑浑噩噩,可此时、此人的建议,便如同一记狠狠的巴掌,忽然将她从梦中拍醒了。
如果说要列出杨太后在这人世间最嫌恶的人,毫无疑问,赵颙排在第一位。
她自然也对太皇太后不满,可毕竟那是太皇太后,是长辈。
而赵颙此人明明是个弟弟,然则对先皇这个兄长,却并不半点孝悌之心,每每挑动太皇太后与先帝之间的矛盾,在里头钻来窜去,又想方设法,靠着母亲,从赵芮这个哥哥手中要好处。
直到现在,杨太后还记得每回因为赵颙在其中生事,让先皇在太皇太后面前受了大气,回来时那难受的模样。
她甚至怀疑,丈夫会如此体弱,如此短命,其中少不得赵颙这个弟弟在背地里的咒骂与明面上的欺负。
是的,就是欺负。
仗着先皇脾气好,仗着先皇孝顺,也无半点成算,偏要去欺负他。
及至赵芮暴毙,太皇太后垂帘,她最后没有选赵颙、赵铎家的小儿,而是选了淮阴侯府上的后嗣,虽然并未理会过杨太后的意见,可她心里,却是松了一口气的。
总比看着赵颙的子嗣张牙舞爪地坐在皇位上强。
而今突发乱事,赵颙作为靠山的太皇太后已然身故,赵渚也不中用了,自家这个太后,眼见还活着,已是熬多年媳妇熬成了婆,难道还是要忍受赵颙在自己头上作威作福吗
也太欺负她这个寡妇了罢
光听说过民间吃绝户,叔伯兄弟要抢走没了丈夫、孩子的妇人的财产,难道在这天家里头,也要学那般寡廉鲜耻之举不成
太皇太后已然不在,后宫之中,便是自己最大。
她倒要看看,今日究竟是谁人得了赵颙的好处,要在此为他张目
那人话才落音,其余人便纷纷站了出来,或提议这个,或提议那个。
范尧臣请留两府之臣,自然有他的道理。若是百官尽皆在此,且不论殿中站不站得下,届时为了新皇人选,吵吵嚷嚷,确实是不成体统。
而且如此重要之事,自然还是最好关上门解决。
两府重臣,另有几名特定的官员、宗室,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人。
杨太后记性寻常,便专挑了附议赵颙做皇帝的人的脸记下。
众人说着说着,几乎就吵了起来。
人选之中,自然甲有甲的好,乙也有乙的妙,可各自又有各自的缺陷。
明明是天家之事,可臣子们仿佛已经将此事视为了自己的管辖一般。
没办法,太皇太后已然故去。赵渚这个即将被废黜的小皇帝,本来没资格说话。至于杨太后,她几乎全无存在感,其人白日间的表现,只要是长了眼睛的人,都不会把指望放在她身上。
眼见臣僚们已是要将屋顶掀翻,等到说起过继之事时,终于有人想起了角落里的杨太后。
“既是要过继,自然要问过太后”
争不过黄昭亮的范尧臣,皱着眉头喝道。
这话自然有道理。
过继小孩,难道还能不问母亲的意思纵然只是走个过场。
众人登时安静了下来,转着头,四处去找被忽视已久的杨太后。
“太后。”
还是黄昭亮的名字没有取错,一双招子亮得很。
他当先寻到了坐在太皇太后尸首前头的杨太后,大步走了过来。
“太后”他行了一礼,“济王殿下之子”
他话未说话,原本一直安安静静的杨太后却是忽然开口道:“黄相公,既是要过继,这过继的人选,从何而来”
若是讨论国是,杨太后或许说不上话,可若是讨论家事,她还是能摆一摆道理的。
黄昭亮一愣,道:“自是从天家做选,择其善者而取之。”
“黄相公既是过来问及奴家,奴家比不得诸位官人从前人人都看那赵渚人好,也说他善,可到得今日,难道还能夸他一个善字”
同太皇太后不同,杨太后的声音并不大,其中也并无半点果断之意,而是温温吞吞,拖泥带水的。
可她毕竟还是把话说齐全了。
看了一眼对面的黄昭亮,又看了看后头跟过来的两府诸臣,她顿了顿,还知道在脑子里头想一想,复才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并无什么见识,只知道听先皇、太皇太后的话。”
见得无人说话,她顿了顿,又开口道:“太皇太后说要立赵渚,我就按着他的吩咐,把赵渚视为亲子,眼下太皇太后不在了,便只能听回先皇的话。”
场中众人皆是一愣。
太皇太后自然是不在了,可先皇难道还活着
死了这样久,怕是骨头都能拿来敲大鼓了
然而还是有人反应得快一步。
为了新皇之事,孙卞暗地里不知道琢磨过多少次,此时听得杨太后此言,脑子里头登时闪过了一道念头。
赵芮早死了,怎么听他的话
他还留过什么话
“先皇有遗诏”他喃喃道。
明明他的声音并不大,可不知为何,却是听得一道并不小的声音在面前响了起来。
“先皇有遗诏。”
孙卞抬头一看。
说话的是范尧臣。
杨太后点了点头。
她认得范尧臣,回得宫中,赵芮对这个参知政事纵然时时抱怨,却也时时夸奖,乃是他的肱骨之臣。
“范参政所言正是。”
有了范尧臣搭话,她心中松了口气。
还是先皇的眼光好毕竟是肱骨之臣,关键时候,正能管用。
“先皇留有遗诏。”
她一字一句地道。
赵芮从前确实留有遗诏,当先那一份遗诏乃是属意传位魏王赵铎,然而经过赵芮临死前翰林学士吴益的揭发,说他勾结外邦,屠戮百姓,赵铎此人名声早已坏了,更毋论后头他还涉嫌毒害兄长赵颙。
虽说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可百姓当中,十个里头有九个都已经认定这个四大王乃是凶手。
这样的人选,自然不堪大任。
而另一个
孙卞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心中犹豫了一下,究竟还是上前道:“太后,赵昉此人虽是先皇遗诏所定,可他身体多病”
“毕竟年纪还小,小儿少时犯点子头疼脑热的,再寻常不过。”杨太后不由分说地打断了他,“再一说,难道先皇的身体便一直很是康健吗难道先皇这个皇帝,就做得不好”
正因先皇身体不好,所以他才死得这样早,所以才叫他留下了这么一堆烂摊子
在场的众臣脑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这个念头。




娇术 第八百六十九章 遗诏
然而这样的话,又怎么可能当着旁人的面,公然说得出来。
御史中丞上得前道:“太后,身体康健,自然是好事,朝中国是操劳,若是体弱多病,必会十分辛苦。”
杨太后柳眉一拧,开口道:“赵渚的身体便十分康健”
说来说去,话又绕回了原点。
倒不是众人不愿意遵从赵芮的遗诏,而是这许多年来,他们已是从这位身上得到了不少教训。
而其中最重要的教训便是:若是国朝有一个病弱的皇帝,而那个皇帝一旦发生什么意外,会在朝堂之上,造成什么可怕的后果。
且不说旁的,单是为着先皇的子嗣问题,就不知道愁白了多少医官的头。
然而杨太后一意孤行。
从前杨家是给她挑过不少人选,还叫杨度带了名单进宫来,因此事给张璧撞破,叫她最后吃了不少苦头。
可那些名单上的人选,回头来看,没有一个比得上赵昉名正言顺。
毕竟是丈夫选的。
她还不如听丈夫的
赵芮死前说过,给她排了后路。同先皇夫妻多年,杨太后自认没什么本事,除却在一旁干着急,也帮不得什么忙,到得现在,她愿意再信丈夫一回。
“都说赵昉身体不好,却是何人说的”杨太后不解地问道,“难道你们都见过他,时时同他在一处”
见得太后耍起赖来,官员们俱都有些无语。
难道要去同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妇人讲道理
杨太后又不似太皇太后,甚事不知的,偏生又会抓些奇怪的主意。此时此刻,还不能强令她听从,当真叫人为难。
“我也不曾见过那赵昉,只是既然先皇帝特点了他,以先皇英明,自然不会将皇位传于一个身体多病之人罢”杨太后认认真真地为丈夫说话,“既是先皇帝点了,众人都不曾见得,为何诸位官人,俱是不肯同意难道先皇帝说的话,已是不作数了不曾”
殿中登时鸦雀无声。
众人不是被她说得哑口无言,而是被她这般倒打一耙,弄得全无脾气。
为何不肯叫赵昉继位
是他们不肯吗
明明是躺在杨太后身后那一个才断气的人决定的。
他们虽然顺水推舟,可如果没有太皇太后拿主意,又怎么可能这么顺利
不过不管怎么说,杨太后话怼得这样硬邦邦的,众人还是得为自己辩解一回。
翰林学士吴益上前道:“太后,那赵昉远在秦地,未必能适应京中水土,先皇帝虽然留有遗诏,可此一时、彼一时,若是眼下把赵昉请入京中,一旦其人到得此处,有什么不好,届时国不可一日无君”
话里话外,俱是认定了赵昉身体太弱,不合宜做皇帝。
杨太后听得他那熟悉的声音,脑子里头那一根弦登时一紧,倏地就转过头去。
她虽然不识得对方的名字,却是早已记得了对方的脸。
这就是头前最先提议叫济王赵颙做皇帝的那个老头
死老头
滚你妈的蛋吧
虽然出自书香之家,可一般也是在宫外长大,在家做女儿时,多少也听过几句不堪之语,看到吴益的那张老脸,又听得他说话,还没等人把话讲完,杨太后已是忍不住在心中骂起娘来。
早已先入为主,也不用再听完了,她当即打断道:“这位官人,你可是太医院的医官”
吴益那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才刚刚出口,后头还有长长的谏言欲要说明,那一肚子的锦绣珠玑,硬生生便被杨太后这一句问话给堵了回去。
他尴尬地顿了一下,道:“臣乃是翰林学士。”
杨太后拖着长长的调子,“哦”了一声,平铺直叙地道:“我还以为官人乃是医官,怕是从前还给赵昉诊治过,是以才能做到这般心中有数,仿佛亲眼得见一般。”
吴益被堵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都说头发长见识短,又说妇人嘴利,果然乃是经验之谈。
他想要干巴巴地回一句“臣自小熟读医书”,可还来不及说出口,一旁的黄昭亮已是上前道:“太后,吴翰林所言,虽然有过其实,可其中也并非没有道理,秦地毕竟甚远”
黄昭亮正在此处说着,立在太皇太后尸首边上,距离杨太后并不远的崔用臣,却是抬了抬眼皮。
太皇太后身故,他失了最大的靠山,可悲痛之间,听得那“秦地”二字,多年趋利避害的脑子,已是瞬息之间反应过来。
1...264265266267268...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