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旺夫小哑妻温婉宋巍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染衣

    宋婆子这会儿满眼都是三郎家的胖小子,哪顾得上二郎媳妇的心情,抱着小孙子往架子床边坐下。

    床榻上温婉已经昏睡过去。

    宋婆子想起刚才听到的声音,问稳婆,“刚刚我家三郎媳妇是不是出声儿了”

    稳婆来前就知道宋家这位儿媳妇不会说话,只不过先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生孩子上,没琢磨那么多。

    这会儿宋婆子一说,稳婆登时回想起来,温氏最后一下特别用力,都喊出了声,孩子才像个熟瓜儿一样落了地。

    见稳婆点头,宋婆子一下子激动了,“这么说,我家三郎媳妇能说话了”

    产婆扯了下嘴角,“我只管接生,哪懂那个呀,要不,老嫂子去镇上请个大夫来瞧瞧”

    “请!一定得请!”宋婆子看了眼床榻上睡得安稳的儿媳妇,想着要真恢复了,那可是双喜临门的大事儿,到时候得想法子写封信去京城告诉三郎,他要知道话了,不定得高兴成啥样……哦不对,三郎在考试,写信给他会让他分心,还是等他自个儿回来看的好。

    眨眼的工夫,宋婆子已经从激动过渡到了冷静,把孩子轻轻放在温婉旁边,掀开被子给小孙子盖上,又给了喜钱喜果送走稳婆,回头见二郎媳妇蔫头耷脑地坐在房檐下,问她,“你带来的产婆打发走了”

    二郎媳妇不敢隐瞒,如实说“虽然没帮上忙,人家好歹跑了一趟,况且一进门就碰了喜,我进屋抓了一大把喜糖喜果才把人打发走的。”

    事儿办得还算周全,宋婆子没什么刺可挑,她这个人该抠的时候,谁也甭想从她身上拔下一根毛来,不抠的时候,好吃好喝的你随意。

    像今儿这么喜庆的日子,她就挺大方。

    “你跟着去镇上请个大夫来。”

    听到婆婆吩咐,二郎媳妇大概明白咋回事儿,凑过来问,“三弟妹真能说话了”

    宋婆子瞅她,“我要能知道,还让你请大夫来干啥”

    二郎媳妇没再接茬,怕接下去被婆婆杠回来,回家简单把自己收拾了一下,很快往镇上赶。

    宋巍不在,宋婆子又见宋二郎在家,让他往县城跑一趟,给温父和周氏那边通个信儿。

    ——

    温婉昏睡之前的那一嗓子,心有灵犀般喊得坐在保和殿考试的宋巍一个激灵。

    像是短暂的“失忆”过后,所有的理智和思路都被一双大手给抓了回来。

    宋巍在这一刻文思泉涌,再不复先前的迷茫,停住研墨的动作,提笔开写。

    他在其他考生后面答题,却在所有人之前写完。

    光熹帝见他闲得没事儿干坐着发呆,下去走了走。

    考生中不乏有心理素质不太好的,见皇上靠近自己,慌得接下来要写啥都给忘了。

    那些个考生的答卷,光熹帝都只是随便瞥了一眼,他最后驻足在宋巍旁边,瞄了瞄宋巍的考卷。

    宋巍还在发呆,对光熹帝的靠近无所察觉。

    他在干啥

    他在算日子,算他家小媳妇儿临盆的日子,如果不出意外,就是这几天了。

    想到自己考完就能当爹,宋巍的心情不免雀跃,不觉流露到了脸上。

    等意识到光熹帝就站在自己旁边,宋巍唇边的笑意渐渐敛去,没有刻意坐得笔直端正装乖,也没有紧张得赶紧提起笔来装思考。

    他已经答完,况且皇帝站了这么半天,估摸着连自己走神时的表情都给看全了,这会儿再做什么来弥补都是徒劳,索性就依旧若无其事。

    光熹帝的确站了半天,他瞧出来宋巍在走神,没吭声,打算吓一吓这个兔崽子,看看他知道自己是皇帝以后啥反应。

    结果,预想中的震惊意外一概没有,几年前啥样,几年后这兔崽子还是啥样,见皇帝就跟见他爹一样稀松平常,气儿都不带喘的。

    光熹帝站到怀疑人生,怀疑自我魅力。

    本来还想点宋巍的名提问的,一瞅小崽子那样,光熹帝心梗都快发作了,还问个屁,直接扭头走人,那声似有若无的轻哼里,摆明了就是在赌气。

    回头又安慰自己,考场上不能说话,他一个当皇帝的不开尊口,宋巍肯定不能主动跟他说点啥。

    ……

    宋巍觉得这位皇帝有点莫名其妙。

    ——

    温婉醒来的时候,外头隐约传来说话声,她支着耳朵听了会儿,没太听真切。

    嗓子有些火辣辣的,见床头柜上放着水壶,她想给自己倒碗水喝,一转头看到了睡在自己旁边的儿子。

    小家伙被包在襁褓里,只露出颗小脑袋,脸红红的,闭着眼睛。

    温婉的第一个反应不是抱儿子,而是把手伸到他小巧的鼻子下面探了探鼻息。

    确定没事儿之后,她面上才逐渐有了笑模样。

    哪怕皱巴巴的没想象中可爱,温婉见到小家伙,心中还是觉得亲切,忍不住,把孩子抱起来。

    小家伙被吵到,费力睁开眼睛,似乎意识到抱自己的是亲娘,又懒洋洋地垂下眼皮睡了过去。

    宋婆子进来的时候,见温婉在抱孩子,问她咋不多睡会儿。

    温婉昨夜就折腾了半宿,生下来的时候本来挺累的,可睡梦中不太安稳,老是做些不好的梦,梦到相公在京城出事儿了,她心里难受,就没睡着。

    听到婆婆问,温婉的目光落在小家伙身上,努力克制住情绪,摇摇头。

    宋婆子边给她倒温水边说“我灶上熬了粥,一会儿给你送过来,你先喝点水润润嗓子。”

    提起嗓子,温婉似乎反应过来什么,神情有些呆滞。

    她记起来,自己在昏睡之前好像是喊了一嗓子。

    “娘……”

    温婉试探着张了张口,没想到真的能出声了,只不过嗓子太过沙哑,听上去多少让人感觉不舒适。

    儿媳妇进门三年,宋婆子还是头一回听到她开口喊自己,一阵激动,顺势坐过来,“三郎媳妇儿,你再喊一声我听听”

    温婉心下也是止不住的高兴,张了张嘴,“娘~”

    比刚才那一声有感情多了。

    “嗳……”宋婆子笑着应了,又说“先前我就怀疑你是不是因为生孩子开了嗓,已经让你二嫂去镇上请了大夫来,一会儿让他给你看看。”

    “我……我能说话了”温婉伸手摸着脖子上的喉管,咳了一声,感觉到那地方有轻微的震动。

    宋婆子把倒好的水递过来,温婉咕咚咕咚喝了一大碗,又紧着和婆婆说了几句,简单润过嗓子,声音比先前好多了。

    宋婆子脸上都笑出了褶子,“三郎要知道,一准儿高兴。”

    想到相公,温婉面上露出几分羞赧,低下头去。

    等温婉喝了粥,宋婆子让大夫进来给她看,老大夫问了几句温婉之前的情况,得知她在一年前就已经扎针吃药医治过,只是因为突然怀孕中止了治疗,当下断言,“宋娘子一年前的治疗应该已经到了后期,就只差最后一哆嗦,可惜给耽搁了。这次生产,算是帮你彻底开了嗓,你坐着月子,不宜喝汤药,倒是可以时不时地喝点儿蜂蜜水润润嗓子,等你出了月子,再根据恢复情况决定要不要用药。”

    宋婆子付了诊金,千恩万谢地把大夫送出去,又回来跟温婉说了坐月子该注意啥,让她挨近这两三天都别下地走动,门窗要关好,不能受风,至于吃喝,当婆婆的会做了送过来,她只管躺床上养着就好。

    最后,说到了孩子的取名问题。

    乡下地方,大多数孩子的名字都是当爷奶的给取的。

    婆婆主动提及,温婉哪怕再想让相公亲自取,还是没有出言反驳。

    宋婆子说“我这小孙子来得不容易,得取个结实点儿的名字才好养大。”

    温婉听到“结实点儿”这几个字,心里就有点忐忑。

    村里结实的名字多了去了,像什么大顺,富贵,旺财,栓柱……

    还真是怎么结实怎么来。

    温婉抬眼,见婆婆想了会儿,一锤定音,说“头上有元宝,这个就叫进宝。”

    宋进宝。

    不难听,但就是喊起来有点儿别扭,没有元宝那么顺口。

    温婉正在想相公知道这名以后会是啥反应,听得婆婆又道“进宝感觉又没金宝好听,不如改叫金宝,这名儿响亮,三郎媳妇,你觉得咋样”

    “……”

    温婉觉得不咋样。

    当个小名还行,大名就有点太勉强了。




180、因为他长得好看(3更)
    温婉和婆婆商量半天,决定“进宝”作小名,大名让相公回来取。

    至于金宝,小孩子沾金带银的太俗气了。

    宋婆子没意见。

    她为啥没意见主要还是想到自己有个出息的儿子,孙子的名儿就得响亮,让人一听就知道将来是个有出息的,什么金宝进宝的,村里太常见了。

    温婉刚生产,坐不了多久,抱着儿子哄了会就躺床上睡了过去。

    宋婆子轻手轻脚地关上门,宋老爹已经得了信,给人打家具打到一半,丢开手往家赶。

    见着宋婆子,忙问三郎媳妇咋样,小孙子壮不壮实。

    宋婆子嗔他一眼,“刚生下来的就巴掌大,能有多壮实”

    顿了下,接着说“不过我打眼这么瞧着,进宝好像比当初咱家三个儿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都要肉。也难怪,我怀着大郎的时候,都快生了还在地里干活儿,成天吃糠咽菜的没点营养,那生下来就跟个大耗子似的,能肉到哪去”

    对于宋婆子把自家刚出生的儿子比喻成大耗子,宋老爹表示很无语,“你刚说啥来着进宝谁取的名”

    宋婆子问他,“老头子,你听着响亮不”

    宋老爹沉默了会儿,说“听着就像在放鞭炮,噼里啪啦的,招财进宝嘛,挺响亮的,名儿取得不错。”

    宋婆子“……”

    好在她有先见之明,听了三郎媳妇的话没真把进宝当大名,否则那娃长大了,人家一喊他,可不得再加个前缀“招财”

    傍晚,宋二郎从县城回来,捎了一筐子鸡蛋,两只老母鸡,外加红糖和干果。

    二郎媳妇见他一样一样从牛车上卸下来,还以为是给自家买的,心里喜滋滋,过了会儿见宋二郎要往隔壁搬,顿时急眼了,“你干啥全白送人啊”

    宋二郎道“娘让我去县城温家报信,这些东西都是温二叔给买的,说带回来给三弟妹补身子。你可甭打主意啊,温家婶子跟着就抽空来伺候月子了,要让她晓得,咱这脸还往哪搁”

    提起周氏,二郎媳妇面色怎么看怎么难看。

    当初被她那么瞧不起的人,竟然摇身一变当上老板娘,拖家带口地搬去了县城,成天吃香喝辣过好日子。

    再瞅瞅自个,啥时候就盼着生儿子的人,哑巴妯娌都给宋家添丁了,她到现在连根毛都没见着。

    别人家是越过越好,就他们家,越来越紧巴,花几个铜板都得从指甲缝里抠抠搜搜。

    二郎媳妇越想,越觉得家里日子难熬。

    宋二郎大脑简单,说话做事都没有宋巍那样的细致,自然是发现不了他家婆娘的异样,哼哧哼哧把东西搬进了隔壁院,同他娘说温家那位后娘跟着就来了。

    宋婆子刚把鸡蛋端起来,要放厨屋里去,听到宋二郎这话,扭头问“她自个儿要来的”

    宋二郎道“是温二叔让来的。”

    宋婆子打心眼儿里不喜欢周氏,可闺女坐月子,娘家来人伺候是份心意,没有将人往出赶的道理。

    宋婆子没着急往下问,宋二郎道“娘,我帮您把鸡杀出来。”

    “过两天我让你爹杀。”厨屋里传来宋婆子的声音,“三郎媳妇刚生完孩子,胃口不太好,这会儿炖出汤来她也咽不下去。”

    宋二郎又问“给三郎写信没有”

    宋婆子提起这个就犯愁,“元宝不在,我都还没想好找谁写,请人写的话,咱又不认字,万一人家写的不好可咋办”

    宋二郎觉得他娘担心的点有些歪,“您这不是瞎操心吗花几个铜板,镇上请人代笔写,那些都是读书人,你说啥,他能写不好”

    宋婆子原本就没打算给宋巍写信,之所以这么回答,是找的借口,也是懒得跟宋二郎解释。

    被宋二郎这么一说,宋婆子又改口,“那我回头跟你爹去趟镇上。”

    晚上宋婆子再把这事儿跟温婉一说,温婉没同意,她觉得家里的事儿,不管好的坏的,还是别让相公分心的好,相公万一能考好的,因为一封信直接考崩了,那他们就成了拖后腿的。相公万一没考好,自己写信去,只会让他觉得烦。

    宋婆子问“那就啥也不说”

    温婉点头,“三月初八会试,相公要是没考中,人早回来了,如今都四月下旬马上五月,他人没回来不说,信也不见让人捎回来一封,可见是还没考完,既然没考完,那就是会试中了,还在等殿试。

    殿试是科考最后一关,可重要了,绝对不能出半点儿马虎,咱们这时候写信去,只会影响他,干脆就别写,等着相公那头的消息来了再说。”

    温婉刚恢复没多久,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嗓子有些干。

    宋婆子忙给她兑了半碗蜂蜜水。

    温婉全部喝下去,觉得舒坦不少。

    其实她说了半天,宋婆子没听太懂,就只记住了一句话不管好的坏的,这时候给三郎写信都会影响他,不写就对了。

1...7374757677...4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