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崛起的石头
“东江毛贼驱羊攻虎,不足为惧。”
几日过后,毛文龙亲领东江军袭击阿敏营地,在连战几日得不到任何休息的条件下,将阿敏所部击溃。
阿敏被打的抱头鼠窜,逃出皮岛范围,在没有得到努尔哈赤进一步命令的情况下ai,转而南入朝鲜境内。
朝鲜军备废弛,b中原卫所更甚。
阿敏一部长驱直入,直打到平壤城下,平壤守军开城投降,安州一部援军在来的路上听见平壤失陷,竟不战而溃。
朝鲜国王、光海君李珲及大臣一路南逃,迁往江华一带,定议暂避奴兵之锐,咨文向宗主国大明告急、请援。
毛文龙请求援朝作战,及李珲请求大明帮助朝鲜击退阿敏的消息分前后两日传至京师。
一时之间,朝野顿起喧嚣。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上卷总结
因为最近评论实在两极分化,所以来一波总结,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
《底定西南》写了十万字,b预料的早几万字完结。
怎么说呢,大纲上的剧情基本都写了,有些细枝末节的因为觉得可能会很拖,所以删了。
上一卷总的来说,个人还是挺满意的。
因为主要是写朱由校出去亲征历练,然后刷威望,回来各种c作也就更能得心应手,不显得太假。
上卷最后几张,说实话结束的有点匆忙,因为经常看章节说,所以情绪很容易被章节说和评论带跑偏,从而失了自己的想法和初衷。
当然也有平时工作的原因吧,老读者都知道,石头不是全职,工作是设计狗,平时加班忙的头晕脑胀,有时候回来九、十点了,还要码字,难免出问题。
所幸,这一卷跌跌撞撞的还是回来了。
下卷内容就不剧透了,石头这几天也在尽量调整,尽快回到初始的状态上去。
第四卷《拨乱反正》来了,大家继续支持~
顺带一提,本书预计下月第二周上架!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一百四十一章:谁让你脸皮厚
过了几日,乾清g0ng西暖阁,日光泻入。
象牙质地的一方小印,包浆油润滑腻,于皇帝手中握着,不断把玩之间,脸上瞧不出丝毫波动。
“登莱巡抚袁可立奏:
奴贼犯朝鲜义州,城陷,节制使以下悉为所杀,奴酋慑于辽军,退回巢x,阿敏败于皮岛,又凌汉山城,连陷安州等地。”
“安州节制使南以兴、防御使金浚等将、吏数十员,朝鲜军民数万口,屠戮无疑。”
“平壤、h州不战自溃,阿敏已到中和,游骑出入h凤之间…”王朝辅读完袁可立的章奏,转而拿起朝鲜国书。
“有明朝鲜国王李珲,启奏宗主皇帝:
大明之于朝鲜,是父母之国,君尚之国,宗主之国,有‘两大恩’。大造之恩,再造之恩。
今奴骑已至h州,进驻平山,渐b王京。还请大明,救朝鲜国民于危难之间…”
朝鲜和大明之间的情谊,远超一般的宗主国与朝贡国。
大造之恩,说的是洪武二十五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废了高丽宗室自立,实行对大明“事大”的基本国策。
在得到国民认可后,李成桂请求明朝赐予国号。
明太祖以“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矣,可以本其名而祖之。t天牧民,永昌后嗣”,定国名为“朝鲜”。
从那以后,近三百年来,朝鲜在国书上,永远是以“有明朝鲜国”自称,极其恭顺。
至于再造之恩,说的是万历二十年,已经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之役。
入侵朝鲜的日军近二十万,舟师数百艘,分为九军,于朝鲜釜山登陆。
三十年前朝鲜军队的战力虽b现在强上一些,却远远不及在战国时代拼杀的日本军队。
仅三个月,日军就几乎占领了朝鲜全境。当时的朝鲜国王李昖,眼见就要亡国灭种,遂向大明告急,请求支援。
万历皇帝力排众议,决定应朝鲜之请,发jing兵相助。
万历援朝之役,前后长达七年之久,最终明朝联军趁着丰臣秀吉病亡,日军撤退之际,在露梁海一举全歼日军。
这次援朝,大明丧师数十万,糜饷数百万,可谓是倾国相助才使得朝鲜复国。
现在朝鲜国内对大明的态度上,已经不是国王能说得算的了,朝鲜百姓对大明趋之若鹜。
很简单,如果有国王不服从大明,那他们就会不断的zb1an、起义,换一个服从大明的国王。
朱由校垂着眸子,紧紧盯着手中小印,听王朝辅说完,下列诸臣对是否援朝款款而谈,各抒己见。
自打回了g0ng里,朱由校睡的反倒没有在军营时那样安稳了。
朝鲜不能被b向后金,这是底线。
虽说朝鲜军备废弛,在大事上没有什么作为,但毕竟也能起到接应东江,接连辽左的效果。
要是这次如历史上那样,被阿敏打得投靠了后金,东江想再打开局面,那可就是难上加难。
朱由校的想法,与辽东经略、辽东巡抚二人不谋而合。
离京这段时间,魏忠贤将琐事题本日日代批,然后报往行营呈朱由校御览,一些紧要奏疏,则留中不发。
此时,朱由校拿起一份魏忠贤留在御案上的题本,眼眸微动,这是辽东那二位所上。
“辽东经略熊廷弼、会巡抚洪承畴联奏:
援朝不应轻动大军,可速发偏师,袭其空虚,冲其巢x,使奴首尾牵掣,狼狈莫救。一举朝鲜可全,群虏可灭。
我军、南有袁公,东有毛帅,北亦可令蒙古察哈尔部相助,以为盟军,若宁远再与东江联兵,不失为趁虚直捣h龙之举。”
兵部尚书,在天启元年换了三个。
先是孙居相,再又是东林党人张鹤鸣,现在则换成了谄媚魏忠贤而上位的崔呈秀。
这个人朱由校知道一些,大的能力没有,却与其它魏党一样,在t察圣意上,颇耗费了一番苦工。
这时,朱由校微微侧首,问:“兵部的意见呢?”
问兵部,自然就是问崔呈秀。
皇帝既没有拒绝,崔呈秀便也进前一步,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熊廷弼、洪承畴二人之策可行,此一番布置极其可观,唯独宁远…”
“宁远怎么?”朱由校问。
崔呈秀揖身道:“宁远兵备佥事袁崇焕,与广宁参议孙承宗,素主张固守辽土,扩军募兵。”
说着,他拿出一份文书,奉上道:
“这是袁崇焕第五次请饷,说以辽人守辽土,扩关宁马步军五万,筑成固守。”
“前四回,臣都批驳回去了…”
“你做的不错。”朱由校接来这份文书,一目十行的看了几眼,便仍到地上,道:
“传谕户部,马上差人夜行天津,饷臣督发额饷,登莱克期接济东江,以资调遣,无得迟缓。”
崔呈秀半个字尚含在喉咙中,明显放低了大半声调,忐忑道:
“宁远也请饷,陛下您看——”
“给他。”
朱由校颔首,笑如和煦春风,忽而又眼眸如同利刃,旋即垂头,修长的手指转着象牙小印,道:
“袁崇焕冀望款事,宁远兵也称可战,自宜深加信任,孙承宗深虑持重,看重之人,必不会有错。”
“兵士无辜,嗷嗷待饷,兵部当从长复议。”
一番话看似淡然,却暗藏杀机。
皇帝高高捧起孙承宗,却未以“帝师”相称,话里行间,袁崇焕是孙承宗门生的事被直接拍定。
还说之所以倚任袁崇焕,全因孙承宗极力举荐。
崔呈秀听得心惊胆战,唯唯应承,领诸臣退下后不久,魏忠贤小心翼翼地迈入暖阁,低声询问:
“皇爷,上月行刺皇后娘娘的刺客,奴婢早已抓住,奴婢已将审讯结果整理好了…”
由于有了上回的经验,魏忠贤说话间并未着急,而是点到即止,等皇帝后话。
朱由校闭目养神一会儿,这才悠悠叹口气。
“放这吧,朕待会就看。”
魏忠贤将本子轻轻放在御案上,挥退了都人,用不轻不重的力道为皇帝捏肩,苦笑着道:
“皇爷这回亲征,可把奴婢害惨了。”
听这话,朱由校不置可否,道:
“你皮糙脸厚,又不注重声名,且由他们去说就是。倒是下边的人,你得看住,别你这厂臣没怎样,他们跳的厉害。”
魏忠贤诺诺应是,打算回去好好查一查是哪个损孩儿在外装十三,给自己招黑。
想了半晌,他复又支吾道:
“兵科道早已对袁崇焕避战不满,帝师多有袒护,皇爷也早想换了他,这回怎么还给宁远发饷?”
“其一,兵士无辜,其二嘛…”朱由校冷笑一声,道:“来不及了!”
“朕回京时方才收到皮岛兵监密报,说奴酋回了老巢,在整备兵马,不出几日,首攻非沈yan即辽yan。”
“除了宁远,其余的兵有些动不得,有些是就算立即传谕也来不及,也只有依仗袁崇焕了。”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一百四十二章:汪文言案
魏忠贤想想也是。
虽说不知兵事,但他自我感觉,b张鹤鸣那个傻缺应该还是强上不少,稍加分析,便就知道了个大概。
就眼下时局而看,朝鲜之危尚未消弭,辽沈再有大战,一时就成了东西交讧的局面。
熊廷弼和洪承畴,不是不知道袁崇焕这人的底细,提出让宁远兵策应东江,应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他还在细细思量,朱由校记起方才袁崇焕文书的话,手指不断敲打在桌上,眼眸微动。
没了各部大臣,也就不再假装,朱由校露出在崔呈秀等人外廷文臣面前从未有过的表情,沉声道:
“后金使李永芳来议和,朝中人人皆知此人狡诈,是十足的j人,不足可信。”
“独他袁崇焕,被李永芳玩弄于gu掌之间,竟信了此话,要与之议和。还说什么以此来争取时间,修筑大小凌河城…”
“眼下大战在即,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的情况,就算真的议和,那等nv真蛮夷,会守这个规矩?”
“袁崇焕将朝鲜、东江弃置不顾,着意筑城,力主退守宁、锦,总说什么宁锦防线、宁锦防线!”
“熊廷弼还在,辽、沈未失,此时退守宁锦,他当朕是三岁孩童吗?”
“若给他六百万粮饷,大、小凌河筑成,招募关宁兵为守,则全辽可复?”
“这般信口开河之言,也亏得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说出口!”
朱由校冷言冷语到这里,沉默半晌,却又嘿嘿笑了几声,直令魏忠贤毛骨悚然,道:
“魏忠贤,朕这回又被你‘蒙蔽’了。”
“朕听你的劝,发谕催促袁崇焕策应东江,是骡子是马,让他出来溜溜!”
“真有能耐,朕留他也不是不行!”
魏忠贤并没有劝过这话,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话还没说完,他一下子也就明白了。
当即恭顺地谄媚笑道:
“皇爷说的是,这袁崇焕信口开河,到底有没有真本事,还得拉他出来溜溜。”
话音方落,却见朱由校伸手从g0ng人摆的茶杯里蘸了两滴茶水,点在那方象牙小印的雕花上。
随着拇指渐渐涂抹,稀世罕见的玫瑰se象牙质地显露出来,愈发莹然,如透亮水晶一般。
美玉似少年,少年更胜美玉。
朱由校将这方小印抬起,冲yan光下照着,道:
“拟旨,辽东巡抚洪承畴,移驻宁远,节制宁、锦四路及燕、建四镇,赐尚方宝剑,以重事权。”
说着,朱由校眯起眼睛,似乎全神贯注都在这方小印上。
“节制宁锦四——”魏忠贤下意识要问,却猝然而止,没有将揣测圣意的话继续说完。
朱由校手中一顿,却没什么恼怒,淡淡道:
“这回、袁崇焕要用,但朕绝不会再出现昔日王化贞之祸,不能让这个兵备佥事,在宁远肆意妄为。”
魏忠贤一副恍然大悟的神se,赞了句陛下圣明。
朱由校心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放下手中小印,递向魏忠贤,道:
“这个装好,赐给洪承畴。”
魏忠贤先是疑惑地望去,接来手上,见那方小印此时质地已变得血红。
小印上还刻有小字,竟是天启皇帝名号、御笔、广运等,最下还有三字名讳:
朱由校。
如此贵重之物,为何要赠予辽东巡抚洪承畴?
魏忠贤细思极恐,吓得咋舌,却也不敢多问。
这时,许是皇帝见了自己有疑惑身se,和颜悦se地开口解释:
“在西南的时候,从奢崇明那搜来的好物件,当时朕刻上名号什么的,本打算留着自个儿做个纪念。”
“今儿想想,觉得还是赏出去,不然朝臣们又该往你身上加一条,行贿于朕了。”
当皇帝的居然要收受一名太监的贿赂,这话听起来很假、不像真的,但却饱含无奈、愠怒之意。
魏忠贤应上两句,退了出去。
待他远走,朱由校注意到桌上的审讯结果,躺在靠椅上,开始静静翻看。
审讯结果里只有一个意思,行刺皇后的刺客让东厂抓到,现在人已经si了,但si前招供了。
很简单,si无对证,没有翻供的可能。
这事儿的关键,就在这些已经无声无息si了的刺客,si之前到底招供了什么。
案子是东厂审的,招了什么自然也是老魏说了算。
朱由校缓缓放下手中审讯结果,冷笑几声,自今日起,朝中怕又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了。
魏忠贤手段的确够毒辣。
东厂的这篇审讯结果里,直指汪文言为此案主谋,据两名刺客招供,汪文言是想刺杀皇后,嫁祸给魏忠贤谋反的罪名。
但刺客被当日巡逻的厂卫见到,抓了个现行。
这事儿里头,有很多一看就是漏洞的说辞,b如深g0ng大院,厂卫防备严密,刺客是怎么混进去的。
m0到坤宁g0ng附近,竟未能引起察觉?
再b如,这两个刺客被抓了怎么会不自尽,而且审讯之后就si了,难保不是被杀人灭口。
魏忠贤这边已经动手了,g的起劲,余下魏党们自不会g瞪眼看着,很快就忙活开来。
雪片一般的奏疏,飞往乾清g0ng。
有人重提梃击案,当时是王之采主审,前一阵子魏忠贤已将王之采迫si。
人虽然si了,事情仍可继续利用。
魏党官员将汪文言之事,划入王之采案,那么这两件看起来毫不相g的事儿,是怎么被联系到一起的。
这还得夸夸老魏的能耐。
王之采当年主审梃击案时,曾写过一篇《复仇疏》,魏忠贤找来原文,令人模仿字迹,稍稍改动。
这样一来,口实就有了。
东林党不是想复仇吗,咱老魏就给他们来个反复仇!
魏忠贤先是借刺客一事,声称汪文言造假,诬陷自己谋反,又因魏党文官旧事重提,将此事与《复仇疏》相结合,划入王之采案。
这样以来,王之采案就不得不重审。
重审的第一步,就是将有关人等,如汪文言革职下狱,只要进了东厂,严刑拷问、屈打成招,这些自是信手拈来。
至于结果,汪文言这倒霉催的反正si定了。
可魏忠贤ga0出这么大动静来,是仅仅想ga0si一个汪文言吗?朱由校心知肚明,不可能…
魏忠贤的目标,应该是所谓的东林六君子,这回就算不能全ga0掉,至少也要再弄si几个再说!
至于东林党人,他们聚齐起来商议此事,得出的结论居然是将汪文言抛弃,以免让魏忠贤得到理由,引起迫害东林士人的衣冠之祸。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第一百四十三章:西南治夷之问
时间来到天启元年十一月。
近几日,气温骤然降了下来,暖阁里香炉“噼啪”地烤着,暖意融融,殿外却冷的要命。
衣衫单薄的g0ng人们行走在g0ng墙之间,有些人被冻得不断跺脚,所幸,再过几日,针工局的御寒衣物就发下来了。
想到这里,g0ng人们都有了动力。
眼见着就要入冬,作为内廷大总管,魏忠贤提早几日就在各监、局出没,带着他的爪牙巡查府库,然后报给皇帝。
针工局的掌印太监,正小心翼翼地将魏忠贤送出来。
见四下无人,掌印太监凑到他身边,摇头晃脑地开始阿谀奉承,谄媚道:
“爷,看奴婢在库里寻得的稀罕玩意儿。”
“针工局的府库里,能有什么稀罕物件。”
魏忠贤说完,仍是吃了一惊,喜滋滋地伸出头去瞧。
这掌印太监攥在手里的,是数枚古铜钱,锈迹斑斑,不知产自何年何代。
因早年混迹市井之间,好赌好偷,魏忠贤对这类玩意儿,很是有些研究。
他打眼一瞧,也就知道这几枚古钱,绝非是大明所铸。
旋即,魏忠贤眼睛一瞪,飞快地将铜钱抢在手里,细细去看,赫然见到铜钱上所撰,竟是“天启通宝”四字!
他心下一沉,当即觉得,发现了这玩意儿,绝非是什么吉兆。
不过或许,自己可以利用这事…
掌印太监溜须拍马,不想却献错了物件,果然,魏忠贤那张长驴脸上神态y晴不定,逐渐被气的变了形。
魏忠贤冷笑几声,猝然扇了那掌印太监一巴掌。
且听清脆地一声响,针工局的掌印太监脸上顿时出现一道红手印,哎呦一声,从石阶上滚落下去。
他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儿,却见魏忠贤紧紧攥着几枚古钱,眼珠子在眼眶里转了几下,即转身直往西暖阁而去。
待魏忠贤远去,针工局的太监们全都跑出来,很快有人不安分地问道:
“公公,厂臣怎么了,突然发这么大的火。”
这掌印才被狠狠扇了一巴掌,能否留得一条x命还是两说,哪还敢再提此事,即转身怒道:
“有什么好问的?”
“厂公说咱们针工局进度慢,要在明日日落以前,先赶出来东六g0ng的衣物。”
“还不快去g活?”
太监们嘟囔几声,也不敢再问,皆作鸟兽散去。
“放肆!”
东暖阁,朱由校震怒地将毛笔掷于殿内,道:
“东林书院竟有‘天启通宝’的古钱,他们私藏这种东西,是想g什么?”
“za0f吗!”
魏忠贤见皇帝如此震怒,一时也分辨不出是配合自己演的,还是真起了龙兴。
他转身向殿外喝道:
“没听着皇上的话吗,谁拟的年号,给我活活打si!”
王朝辉跨出乾清g0ng,向殿外某小太监吩咐一声,那小太监转身就去了东厂。
“赵匡胤不是说,宰相需用读书人吗?”朱由校喘息片刻,冷笑不止,道:
“朕的翰林院,都是各地科考上来的读书奇才,贤名远播、学识渊博,说话又好听。”
“去年拟定年号的时候,怎么没人知道这个年号,是别人用过的呢?”
“有意思,真是群好秀才,居然让朕这天启一朝,闹了这么大的乌龙。”
魏忠贤默然片刻,忽而悦se拍手,道:“奴婢恭喜皇上。”
“喜什么?”
朱由校望着奏疏,头也没抬。
“此乃天降嘉祥瑞,乃我朝此后、钱源不竭之征也!”
朱由校听了这话,很是为老魏审视圣意的本领惊叹几分,也极为配合,眼中一亮,和悦不少。
他靠在躺椅上,深叹道:
“回京一月,b朕亲征数月的事更多,忠贤哪,朕好累…”
魏忠贤稍稍一愣,旋即屏退了众人,笑道:
“陛下放心,奴婢在这给您分忧,什么屎盆子,他们往我身上扣就行。”
忽地,朱由校一时兴起,道:
“忠贤,你去安排安排,南海子那边朕许久没去了,明日就去一趟!”
“备好弓马,还用亲征时的战马。”
魏忠贤不和东林党一样,皇帝要做什么,他只管听命照办,当即应了一声,悄悄退去。
因皇后张嫣的肚子愈发显隆,朱由校今夜去了西六g0ng之一的永寿g0ng。
南京鹰扬卫段氏,上回选三后被册为纯妃,也是五千人中选出来,水灵灵的美人儿一个。
久未沾雨露,忽逢驾幸,纯妃惊喜不已,紧张的梳妆、沐浴完毕,便以最好的姿态,将皇帝迎入g0ng内。
当晚,ch0ngxia0一刻,自是不必再提。
刚过下元节,不等人喘口气,礼部会同内阁上了一份奏疏,主题是天启二年二月初九的殿试题目。
初拟为二,问帝王之心、问帝王之政。
殿试,又称御前对试、策问,属于科举诸试中等级最高的一级,能走到这一步的,多少都有些真才实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