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调教大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叹伶仃
杨广不知道杨坚心里在想什么,但在父母面前表现能耐却是作为子女的天性,尤其是在杨广这个缺爱的孩子身上,这一点表现的尤为明显。
深吸一口气,杨广一脸肃然道:“父皇,自三代以来,根据所有的史料记载,粮食的亩产均是节节攀高,先秦之时,各国情况不同,秦亩产二点一五石上下,到前汉时,亩产为二点八二石,再到魏晋之时,亩产已经到了三点二一石左右...”
杨广拿着宣纸,一开始还有点结巴,但越说越顺,神采飞扬道:“可到了如今,北方的冬麦亩产不过三石上下,比魏晋时非但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降。”
“是这样吗?”
杨坚的脸色不太好看,毕竟别的朝代都是上涨,到了他这却是下降。不如秦皇汉武也就罢了,难道自己连司马家那些蠢货都比不上?
杨广却笑道:“父皇,其实不能这么算,我大隋冬麦的亩产是低了一些,但如今在夏季收了冬麦之后,还会种下豆、粟等物,若是两者相加,比起魏晋时却还高了不少。”
杨坚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欣慰,抚须继续听这个平日里根本没有过多关注的儿子讲解。
杨广不是第一次在杨坚的身上看到这种眼神,但却是第一次因为自己的话这样,这让他更加兴奋道:“父皇,只是南方的亩产却有些杂乱,有的地方是一年两季,有的地方却只能一年一季,但合下来应该比北方要高出不少。”
“父皇,这可是为何南方富庶,人口繁衍日增的原因吗?”
“哈哈哈!”
杨坚终究还是笑了出来,看样子极为欣慰。
刘哲明眼中闪过一丝不忿,想到之前自己跪倒在地,不住叩头的屈辱,突然开口道:“陛下,晋王殿下聪颖,只是不知这些弯弯曲曲的东西是何物呢?”
杨坚的笑声戛然而止,目光灼灼地看向杨广,似乎在说你今天不给一个交代,这事就不算完。
杨广已经察觉到了刘哲明对他的恶意,他不知道为什么,但却不敢说什么,甚至不敢表现出来。毕竟刘哲明是杨坚身边的大太监,每天陪着杨坚的时间比独孤皇后还要长,如果他要每天讲自己的坏话...这事的后果可是相当严重的。
撇撇嘴,杨广轻声道:“父皇,这便是儿臣要跟您说的另一件事。”
“儿臣今日去了民部,可看到那些记录的数字无比繁琐,看得时间长了,难免头昏脑胀。这对儿臣来说没什么,毕竟儿臣只是去查看一番而已,就算弄错一两个数字也无关紧要。但官员们若是也如儿臣这般,万一有个天灾,朝廷需要赈灾的话,他们无需多,但凡看错一个数,那可能就有无数的灾民食不果腹。”
“所以,儿臣便用了秦子玉教儿臣的大食数字来记录。”
杨广把宣纸抵到杨坚的面前,指着那些数字道:“父皇请看,是不是一目了然,而且用这种数字,计算也很方便。”
杨坚接过宣纸,回想着之前奏章上那一大段的数字,如今再看这张,不觉点了点头道:“确实清爽,只是方便计算...可确实?”
刘哲明低下了头,他已经预想到了杨广牛皮吹大了以后被训斥的样子,就像从前无数次一般。
杨广却怡然不惧,从杨坚手中取回宣纸,提笔列出了算式,他把所有的亩产全部加在一起,然后再除以朝代数。
“父皇请看,儿臣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已经算出了从前秦一直到大隋的平均亩产。”
见杨坚还在沉思,杨广清楚,这是怕自己早就已经准备好的,便对一旁的小宦官道:“你可随意报数字于我,然后要求相加或是相减。”
刘哲明不怕杨广,可小宦官却不是什么内侍大太监。只见他一脸冷汗地呆在原地,仿佛无助的羊羔一般,不知该如何是好。
最后还是杨坚点头同意之后,小太监才战战兢兢地报出了数字。
半刻钟后,几张宣纸上已经写满了数字,而刘哲明的嘴巴已经合不上了。
他万万没有想到,短短半年没见,杨广居然有了这种变化,若是再给他一些时间的话...
如果说一开始刘哲明只是想找一个有些份量的人来撒气的话,如今他已经彻底对杨广改观,并觉得这小子真可能对太子的位置产生一些威胁。
想到这里,他呆愣愣地看着那几张写满数字的宣纸,突然计上心来,低声道:“陛下,这大食数字确实清爽,按晋王殿下的说法,也的确方便计算,可对朝廷来说却不怎么实用。”
杨坚抬头看了刘哲明一眼,他觉得这厮今天话有些多了,不过还是开口问道:“怎么不实用?”
“奴婢斗胆。”
在杨坚的首肯之下,刘哲明拿起一只毛笔,在一个数字3上添了一笔,将3便成8,然后笑道:“陛下,朝堂之上大多为清明廉洁的官员,可却无法保证所有官员都清廉,若有一二腌臜之辈,只需这么轻轻一笔,便能让三万石粮食变成八万石。”
“整整五万石粮食啊,无数百姓辛勤劳作一年的收获,却只需这么轻轻一笔,便会落入那些贪官污吏的囊中,陛下,此事...”
说完,刘哲明挑衅地看了杨广一眼,得意的神色无论如何都掩饰不住。
杨坚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叹道:“也是,不过私下却可用这大食数字计算,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这话,基本算是否定了大食数字在朝堂上的作用,最多就是不想打击杨广罢了。
杨广却在心中暗喜,这事,当初他刚刚学习数字的时候,苏师就跟他说过,而且他也特意询问过秦风。
杨广没有丝毫慌乱,侃侃而谈道:“父皇,此事易也。”
拿出一张空白宣纸,杨广先是随意写了一串数字,然后又在底下写下对应的汉字,笑道:“父皇,您看这不就解决了,只需下旨规定,以后所有带数字的公文,都需用大食数字写一次,再用之前的办法写下一个总计。”
“如此一来,看起来清爽,计算方便,若有贪官污吏想要上下其手的话,只需对照一番便可。”
如果秦风在这,一定会一脸不屑道:“后世银行用烂了的办法,也想难住小爷?”
刘哲明的脸色顿时阴沉到了极点,他万万没想到,只需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便破解了自己认为无解的难题,正想再找点漏洞,却不想杨坚却大笑起来。
“哈哈哈。”杨坚笑道:“好,吾儿有心了,赏!”
杨坚觉得今天是近几日最为舒畅的一天,他连声喊着打赏晋王,笔墨纸砚什么的一大堆,差点没把自己的天子剑也送出去。但令人奇怪的是,教授杨广这些知识的秦风,他却只字未提。
不到半个时辰,今天晋王得到陛下夸赞的事基本就传遍了整个皇城。
东宫之中,太子杨勇挥退了一起宴饮的众臣,看着来给自己报信的小内侍,一字一顿道:“你再说一遍!”
小内侍被吓得不轻,战战兢兢道:“启...启禀太子,老祖宗让奴才来告诉太子,说是晋王今日进献了什么大食数字,还讲了一番什么历朝历代的粮产,陛下龙颜大悦,重赏晋王。”
“我知道了,你去吧。”
“遵命。”
看着太子阴沉的脸色,小太监掉头就走,可心里却相当不忿,这么大的事,却连点赏钱都没有,就这样还当太子呢,呸!
“该死!”
愤怒的咆哮从东宫大殿之中传出,还伴随着打砸东西的声音,半晌方歇。
大门缓缓开启,面无表情的杨勇缓步踏出,遥望着大兴殿那若隐若现的灯火,喃喃自语道:“父皇,您这是什么意思,对我不满意吗?”
随后他又望着后宫的方向,似乎看到了杨广那张得意洋洋的面庞就在眼前,他双拳紧握,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了一声咆哮:“杨广!”





调教大隋 第一百零五章 敲打
“大黑,秦大黑...”
秦府的院子里,婉儿一脸焦急地寻找着被她蹂躏许久,不堪受辱而逃走的大黑。
刘婉婷忙碌半晌,终于将新宅子事宜理顺了。坐在秦风新近命人打造的太师椅上,慵懒的伸了一个懒腰,转头就看到了刚刚转为正人君子模样的秦风,顿时娇嗔道:“夫君,如今可还是白日。”
“咳咳咳...”
秦风没想到自己的表现没能瞒过自家婆娘,顿时干咳一声,一脸正经道:“那个,阿英给玄成找的老师如何了?”
转移话题!
刘婉婷给了秦风一对卫生球,但还是接话道:“前天就来了,不过这位常先生却不愿在府中住下,还得每日去他家接他才行。”
这位常嘉勋倒勉强能算个饱学之士,只是家世不怎么好,当官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才被杨广找来给魏徵教授儒学。
这其实也是秦风跟杨广提的,魏徵终究和杨广不一样,杨广以后会是皇帝,学问不需要多好,凡事懂一些就成。但魏徵要做大臣,实用的要学,这些儒学也定然不能落下,否则容易成为异类,对他的仕途不利。
可这位常先生却不是个安分的,昨天杨广来到秦府之后,他就撇下魏徵,装成巧遇的模样拦住杨广,又做出一副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模样,至于目的,无非是攀着杨广这颗还算粗壮的小树苗走上仕途罢了。
“那是个想当官的,下个月就让他走。”
秦风觉得自己的弟子不应该被这种人教导,否则年纪轻轻就变成一个官迷可不是什么好事。至于魏徵...秦风打算跟杨广商量一下,让他去太学读书,那里是大隋的最高学府,老师自然是顶尖的,出来做官也好说话,算是一举两得。
“小事一件,交给小弟便可。”
得了皇帝夸赞的杨广一口应诺了下来,别看他这个晋王在皇帝那好像一个缺爱的孩子,但安排一个人进太学却不是什么大问题。
杨广目光灼灼地看着为自己带来荣耀和改变的秦风,按理来说,秦风如果不是给他当‘老师’,而是去巴结太子的话,如今的东宫必然有他的一席之地。可他宁愿无官无职地教导自己这个不成器的晋王,也没去趋炎附势,这让杨广在赶到荣耀之余,心里满是感激。
“这么看着我作甚?”
秦风被杨广看得有些发毛,一巴掌拍在他的脑袋上,又想着那些皇室内的龌龊,便警告他道:“你是皇室子,以后哪怕不是皇帝,那也是出镇一方的晋王,荒淫一些都没关系,可你要是喜好男风,出去可别说认识我!”
这是秦风的真心话,在他看来,作为一个皇帝,荒淫一些真的不算什么大事,曹操、刘彻、刘邦、李世民...哪一个名垂千古的帝王,他们的婆娘孩子少了?只要没有因为女人而耽误正事,那就是皇帝的私生活,没啥大不了的。
可喜欢男人这点,秦风就是接受不了,想想就觉得恶心。
杨广的脸色顿时涨得一片通红,低声道:“子玉兄想到哪去了,小弟只是觉得你委屈罢了,绝对没有...没有那方面的想法。”
“没有就好。”
秦风松了一口气,信步领着杨广来到了书房,魏徵也马上赶来了,只是脖子却有些歪斜,和落枕了差不多。
“这是,读书去了?”
这年头读书要讲究姿势,还要随着字面的节奏和韵律来转动脑袋,其实就是在没有产生标点符号的时候,老师教学生断句的一种手段,只是长时间摇头晃脑下来,这脖子必然有些经受不住。
秦风摇摇头,没去多管这事,反而在心中想着要不要把标点符号给整出来,也省得日后学子都要摇头晃脑,真要把脖子给摇断了可不是闹着玩的。
杨广起身,先生把昨天收集到的资料展示了一番,然后又一脸矜持地表示自己被皇帝夸赞了,没什么大不了和快来夸我的表情汇聚在一张脸上,说不出的好笑。
原来是这个原因?
秦风这才有些明白今天这位格外兴奋的原因,彻底放下心来,一脸肃然道:“阿英,你找到了资料不假,可你想过为何历朝历代粮食亩产都有不同的原因吗?”
杨广有些难过,好不容易刚刚装了个逼,便被毫不留情的敲打了。
“子玉兄,小弟觉得此事应该跟战乱、气候等因素有关。”杨广回想着自己看到的资料,慎重道:“前汉粮产虽低一些,但岁入却多,魏晋之时亩产增多,但朝廷赋税却有所下降,小弟以为这和魏晋多战乱有关系。”
秦风点点头,转头看向魏徵道:“玄成,你如何看?”
魏徵斟酌片刻,道:“恩师,学生以为此事除了阿英所说的原因外,还和粮种以及农具有关。”
小豆丁看问题的深度不浅啊。
秦风一脸满意的点头道:“你们说的都没错,上古之时百姓多以五谷为食,五谷在现在还有一个名字,叫杂粮,说明它们其实并不适合做主食。如今北方大多种麦,辅以粟米、大豆等杂粮,南方则以大米为主。”
“另外,先秦之时,百姓尚且在用青铜农具来耕种,青铜不如铁,这是必然的。所以前汉便成为了铁制农具,这效率自然高了一筹。另外耕牛同样也节省了人力,加快的耕种的速度。”
话说到这,秦风觉得不能让自己这两个弟子太过骄傲,便点出了另外一条。
“可你们都没注意到另一点。”秦风笑道:“三皇五帝之时,中原便已经有人居住,并开始耕种,这么多年下来,土地贫瘠已经不可逆转。”
其实如今的关中地区还好,在原本历史上,盛唐过后,关中地区的土地流失已经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这也是为什么在唐以后的历朝历代都不再选择长安作为都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杨广和魏徵两人恍然大悟,然后根本没等秦风提问,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能够肥田的东西和办法全部都给列举了出来。
总算没学那些儒家子弟只会夸夸其谈。
秦风很得意,他并不是很在意自己这两个弟子列举出来的办法实不实用,又或者全不全。作为皇帝和丞相,其实不需要什么事都懂,什么事都能做好,重要的是掌总,明白在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这才是最重要的。
他可不希望以后杨广坐在那个宝座上,遇到一点事就看着满朝大臣,无助地问:众卿何以教朕?又或者不考虑实际,只根据自己臆想的情况来提出解决的办法。
他所教授的,其实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论查资料也好,实地考察也罢,总之就是要根据实际出现的状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像从前无数次一般,连那些受灾的百姓都没见过,连他们真正需要什么都没搞明白,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胡乱指挥一通。
历朝历代都不缺少这种人,什么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纯粹是扯淡。如果只是读书便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话,赵括岂会败得那么凄惨?
“那么今天的作业就是把历朝历代亩产多寡的原因都找出来,然后再汇总一下大隋目前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
杨广和魏徵两人听到这话顿时惊呆了,这可不是什么小问题,大隋前面的朝代不多,有史料记载的更是屈指可数,但想要把所有的问题找出来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这种事,怕是民部都没有一个总结,让他们两个孩子来做...
秦风没去管两个学生的哀嚎,一脸得意洋洋地去了后院。
哈哈!谁叫你小子得瑟来着?
没错,秦风这个报复心极强的家伙就是看不惯杨广刚来时候那副得意洋洋的面孔,所以才专门给他们出了一个难题。
至于魏徵,谁让你有一个不靠谱的同学呢,恩师也无能为力啊。
“夫君,那个贾家把咱们隔壁的宅子买下来了,看着比咱家还大呢。”
看着刘婉婷皱眉的样子,秦风有些发懵,问道:“哪个贾家?”
刘婉婷伸手逗弄了一下婉儿怀中的小奶狗,一脸无奈道:“就是以前在城外的时候,我们庄子旁边的邻居。”
“贾辰?!”
秦风的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阴沉,那小子让自己连吃了两次亏,自己没找他算账也就罢了,如今竟然还敢跟过来,真当他秦风是好欺负的?
“阴魂不散的狗东西,这是赖上我们家了?”
秦风陷入了沉思之中,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让他明白一下,这世界上,不是什么人都能够招惹的。




调教大隋 第一百零六章 阴魂不散
“少爷,这家人不会是冲咱们家来的吧?”
秦华带来了贾辰的拜帖,不过看那拜帖皱皱巴巴的样子,秦风就知道,只怕自己这个管家也不喜欢贾辰那个小兔崽子。
“那家伙太俊了,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秦华唠叨着,却让秦风差点没吐出一口血来,合着少爷我就不俊,所以是个好东西?
“不是冲咱们家。”秦风眸子里满是阴沉,没好气道:“是冲阿英来的。”
话音刚落,一脸不忿的秦天大步走进来,气呼呼道:“少爷,那个贾辰来了,而且还在勾搭咱家的丫鬟呢!”
“叫上朗叔,去看看!”
狗一样的东西,这是真没把他秦风放在眼里!
秦风算是看出来了,这贾辰就是一个蹬鼻子上脸的狗东西,今日只不过是勾搭丫鬟,明日是不是就翻到他的后院来了?
此时此刻,秦府的大门外,秦天说的那一幕正在上演。
“小娘子,你家少爷的学生,就是那个穿着锦袍,年纪十五六上下的少年郎。”
英俊潇洒的贾辰看着这个在自己面前一脸娇羞的小丫头,心中有些腻味,但还是装出一副温柔的面庞来,温言问道:“那人近些时日可来吗?”
丫鬟有些大胆的抬起头来,痴痴地望着贾辰,低声呢喃道:“你问这些做什么?”
根据以往无数次的经验,贾辰知道这小丫头已经上钩了,便无限温情道:“你不要怕,我和你家少爷是朋友,那锦袍少年是离家出走的,他家大人让我过来打听。”
“他可是每日都来,大概是在什么时辰?”
小丫鬟似乎是不好意思,低声说了一句什么,但好像蚊子叫一般,根本听不清。
“你说什么?”贾辰靠近丫鬟一步,有些失望道:“可是最近没来?”
其实贾辰也是一个倒霉蛋,旁人或许不知道杨广的身份,但贾辰他爹作为京兆尹的官员,却不只一次见过杨广。老贾在秦家庄偶遇了杨广一次以后就动了心思,逼自家儿子去跟着沾光。
可秦风这狗东西严防死守,别说汤,连毛都没给贾辰留下一根不说,还一家都搬走了。
得到消息的老贾片刻没有犹豫,立刻逼着自己儿子也进了城,并且花大价钱把秦府老宅隔壁的房子给买了下来。
大兴城中的房价之高,如果不是老贾倾家荡产,甚至差一点把城外那座庄子都给卖了的话,只怕还真买不起。
于是,刚刚买下宅子的贾辰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来打听消息了。
贾辰觉得自己的时间很充裕,有的是时间耗下去,今天不成就明天,明天不成还有后天,总有一天能够接近晋王,然后得到他的赏识。
至于面前这个小丫鬟,贾辰打算把他发展成自己的内线,不求能有多少机密的消息,给他通报一下晋王殿下的行踪就成。
想到这里,贾辰心中满是大义凛然,舍身饲虎的悲壮,脸上却露出了俊朗的笑容,打算彻底诱惑一下这个丫鬟的时候,却见她小心翼翼地剥开一张油纸,露出一块冒着热气的大饼来。
这是打算给我吃的?
忙活了半晌的贾辰还真感觉自己肚子有些饿了,可下人的东西却不怎么干净啊。
大局为重!
贾辰想起他老爹临行时对他的交代,狠狠一咬牙,我贾辰为了日后的荣华富贵,吃点东西算得了什么?
缓缓伸出手去,正准备接过丫鬟手中的大饼,却不想那丫鬟突然扬起手臂,将整张大饼直接盖在了贾辰的脸上,同时大喊道:“来人啊,有贼!”
贾辰张嘴想要争辩,可冒着热气的大饼却烫得他说不出话来,更别说那丫鬟还在他小腿上踹了一脚,更是让他疼得直抽气。
“哪里有贼?”
“狗日的小贼,敢在大兴城中作乱,看老爷不打死你!”
贾辰不过刚刚把脸上的大饼拿下来,就听到附近响起了叫骂声,顾不上被烫的疼痛,撒腿就跑。
这年头逮住贼被打死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毕竟大隋尚武,而且法不责众,就算事后京兆尹来人,总不能把所有参与此事的全部抓走。而且他贾辰要是死了,把那些人弄死有什么用?
等怒气冲冲的秦风带着秦朗和一众家丁冲出府门,准备给贾辰那个狗东西一点教训的时候,他却早已不见了人影,只有无数热心群众正在上窜下跳的找贼。
“这是...怎么了?”
秦风有些发懵,却见刚才跟随杨广去取资料的魏徵艰难地挤进人群,来到秦风面前施礼道:“恩师,刚才我进来的时候碰到一个熟人。”
秦风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收拾贾辰那个狗东西,闻言根本没在意道:“谁?”
想起刚才的场景,魏徵忍不住笑道:“就是那个贾辰,原来在咱们庄子隔壁的那个,没想到他居然也住到城里来了。”
“不过...不过那厮脸红彤彤的,看起来就像恩师说的猴屁股,颇为狼狈。”
狗东西居然逃了?
秦风满脸煞气地问道:“那厮现在在何处?”
看到自己恩师怒发冲冠的样子,魏徵不敢怠慢,连忙道:“他已经跑了,看样子去准备进隔壁一个宅子,只是全身上下灰扑扑的,衣衫都烂了好几处,多半是摔了几跤,当真是斯文扫地。”
1...4142434445...1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