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叹伶仃
秦风斟酌了一下,道:“要不你写封信回去,就说想念陛下了,想回东都?”
杨广撇撇嘴,笑得比哭还难看,无语道:“这不是儿戏吗...”
“写就是了,不是让你必须回去,但总得让陛下看到你的态度。”
无奈之下,杨广只得命人送来了笔墨纸砚,然后开始给自家那个小心眼的老爹写信。
一封信写完,杨广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到洛阳,这才送了一口气。
经过这片刻的琢磨,他已经明白了秦风的意思,所以开口谢道:“子玉兄,这次还是多谢你的提点,否则的话,我还真要闯祸了。”
杨广很感激秦风,同时也有些疑惑,问道:“子玉兄,你怎么会知道父皇的想法?”
秦风不屑地撇撇嘴,别看哥哥是在孤儿院长大的,但他从小为了偷偷溜出去玩,没少揣测老院长的想法,这种本事,可是你这个毛头小子能揣测的?
“陛下是你们父亲不假,但他很忙,所以对你们的关心不够。这一次好不容易有机会把你带在身边好好教导,可你小子却跑了,换成谁不生气?”
“皇家的情况固然不同,但父子之情却没什么区别,以后你不妨多参考一下寻常人家的父子是怎么相处的,自然能够明白这些问题。”
得,小兔崽子明显对猜测帝王的心思没什么兴趣,等秦风说完就起身看着外面道:“子玉兄,小弟今天看了一下将士们的操练,让你来果然是个正确的选择。”
“这才哪到哪?”秦风起身,站在杨广的身边,看着将士们整齐的步伐,摇头道:“不过是个花架子罢了,如果到了战场上,看到突厥人无穷无尽的铁骑狂冲而来的时候,他们还能保持着阵形不变,那才算有了点意思。”
杨广没想到秦风的要求这么高,苦笑道:“子玉兄,步卒对骑兵,真正能做到你要求的,只怕整个大隋都找不出一支这样的大军来吧?”
骑兵作为冷兵器时代的王者,统治了中原,乃至整个世界近两千年的时间,甚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骑兵仍旧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足以证明骑兵的强横。
而步卒在面对骑兵,至少是在野战的时候,始终处于弱势,尤其是那种万马奔腾的景象,足以让不少士卒当场崩溃。
“他们不行,我未必也不行。”
秦风突然想起来给这些将士们准备的好东西,立刻伸手招来了一个家丁。
等家丁冲着一个石头小屋奔去后,杨广有些好奇地问道:“子玉兄,你这是准备了什么,鞭子还是木棍?”
回想着在秦家庄跑操的时候,落后就要挨打,杨广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打人的技术含量太低,对你们有用,对这些老兵油子可未必。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哥哥从一个老道士那弄了点好东西来,你就等着瞧吧。”
没过多久,是个家丁就凑在了一起,然后没人都提着一个布袋,手中还点燃了一根线香。
“他们要干什么?”
那些将士们都有些紧张,实在是这几天他们已经被秦风层出不穷的手段折磨过很多次了,如今昨晚的阴霾还没有落下,这是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秦朗也不去搭理他们,只是大喊道:“各旅帅都看好自己的人,阵形乱了的,旅帅十军棍!有士卒逃走的,旅帅三十军棍,队正十军棍!”
这是秦风想出来的办法,他不会去管那些犯错的士卒,只找上官说话。
听到这话,那些旅帅们马上吆喝了起来,连队正和火长都一脸紧张地开始告诫自己麾下的士卒。
毕竟旅帅要是挨了揍,他们这些队正和火长也会倒霉。
秦风看到有些松散的队列恢复了正常,便笑道:“别人连坐是从士卒开始,我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从带队的旅帅开始收拾,阿英,你猜这是为什么?”
杨广思考了片刻,有些不确定道:“可是教训士卒并没有什么用?”
“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秦风解释道:“你处罚了士卒,其他士卒或许会心有余悸,但将官们却不会如何,因为和他们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但若是处罚将官,他们就会想着如何让士卒不犯错,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可是...”杨广有些犹豫道:“那些将官因为受罚,回头再处置士卒呢?岂不是会激起士卒的怨气?”
“确实有这个可能。”秦风笑道:“但你想想,如果这个将官真的惹得全体士卒都对他不满,全部在训练的时候故意出错呢?”
“如此做,无非是在敦促这些将官,让他们去关心士卒的想法,让他们自己去想,怎样才能让士卒们少犯错,而不是将所有士卒都当成他们晋升的工具,可以随时放弃的棋子。”
杨广一脸恍然大悟道:“子玉兄大才,小弟受教了。”
话音还没落下,杨广就看到那些家丁用手中的线香点燃了一串奇怪的东西,然后朝着那些懵懂的将士们扔了过去。
那奇怪的东西在空气冒出一阵青烟,精准无比地落入了人群之中,受限于军令的将士们不敢躲闪,只能看着那些奇怪的东西落到自己脚边。
“这是什么东西?”
“不会是要放火烧俺们吧?”
将士们有些慌乱,甚至还有人小心翼翼地去踢了踢那些奇怪的东西。他们不认识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 ,但却本能地产生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调教大隋 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题目
“噼里啪啦...”
“这是...”
杨广看着那些被鞭炮吓得鸡飞狗跳的将士,他有些懵,不过却不是因为秦风的行为。
在他看来,秦风就是一个异类,干出什么事来都无需奇怪,而且这些东西动静虽然大,但却没有伤到人,更像是吓唬人用的。
“爆竹。”
看着杨广那张你他妈在逗我的面孔,秦风解释道:“这是一个老道士炼丹时弄出来的东西,量小的话,就是现在这个效果,量大的话,可能会引起爆炸。”
“爆炸?”杨广突然起了心思,问道:“有多大的威力,可能用于攻城?”
“别想了。”秦风摇摇头,仓库里确实有威力巨大的火药,可他不根本不敢拿出来。
“这东西的威力很有限,或许改进之后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不过就目前来说,想要炸塌城墙是件不可能的事。”
没去管杨广一脸的失望,秦风冷脸看着校场中乱成一团的将士,对刚刚赶来的赵辟易吩咐道:“记录一下阵形乱了的旅,操练完之后,他们都加跑五圈。”
赵辟易本来是想跟杨广套套近乎,可没想到刚过来就被秦风安排了这个得罪人的活。
最难受的是他还不能拒绝,不然杨广要是换人,他去哪哭去?
“末将遵令!”
杨广笑道:“赵千户,好好跟着秦先生学,以后必然前途无量,就算不跟着我,去其他地方也足以当一员大将。”
一句话,让赵辟易这个处处碰壁的家伙感动的热泪盈眶,七尺余的汉子立刻跪倒在地,献上了自己的忠心。
“晋王殿下,末将保证...”
话说到一半,赵辟易突然想起了秦风的规矩,立刻改成单膝下跪,这才把后面的话给说出来。
“为殿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秦风的规矩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他的营地之中,上到校尉赵辟易,下到那些普通士卒,还有工匠,全部都不能双膝下跪。
其实大隋的军礼也没有双膝下跪这一条,碰见普通上官,右拳擂胸,微微躬身便可。哪怕遇见皇帝,那也是单膝下跪。
不过不知是兵部和那些将军们骄横惯了,还是赵辟易这种人在面对权利的时候忘记了这些礼节,导致大隋的跪礼其实也很普遍。
这就导致一个奇怪现象,大部分官员在面对皇帝的时候并不会下跪,显得十分有风骨,但在面对上官时却卑躬屈膝,毫无尊严。
等赵辟易离去之后,杨广才摇头道:“子玉兄,与他们说那么多作甚,似你这般的大才世所罕见啊!”
合着你小子是觉得我有用才纵容我不通礼节的?
秦风摇摇头,白了他一眼道:“这和是否大才无关,难不成你觉得下个跪,说上两句漂亮话就是忠心了?”
杨广摇头,笑道:“我自然不会这么天真,但下跪也不愿的人,又谈何忠诚?当然,子玉兄除外。”
秦风斜睨着他,教育道:“忠心不是下跪,更不是什么其他礼节,而是发出内心的尊敬和敬佩。你看吴起带兵,他和士卒同吃同住,甚至给受伤的士卒吮吸脓血,没有丝毫架子可言,但就是这个没有架子的家伙,成为了一代名将。”
“赵辟易对你下跪,那其实不是忠心,更不是敬重你这个人,而是因为你是皇子,他敬畏的是皇权。”
“恕我直言,这种敬畏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退,最为沦为一个笑柄,就如同汉末、晋末一般,沦为笑话还是小事,但手握大权的家伙,就会成为下一个王莽和董卓。”
杨广对秦风的话只能报以苦笑,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让他很了解秦风。
他面前这人纯属就想当一个横行霸道的小地主,什么乱七八糟的破事,最好别来烦他。
可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杨广总是能在秦风的身上感觉到对大隋未来信心的不足,恨不得让自己立刻成为太子,成为他心目中的那种君主。
如果秦风知道杨广想法的话,势必也会夸这小子一句感觉敏锐。因为不是秦风对大隋的信心不足,而是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离大隋灭亡也就几十年的时间,他如果不趁着杨广年纪还小,性格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灌输一些思想,难道等以后改变不了的时候再强谏吗?
对不起,他秦风不是魏徵,没那种忠君死节的精神,真等到那个时候,保不准他会带着一家逃到南洋哪个小岛上逍遥自在。
秦风看到杨广在瞅着自己,就笑道:“不相信?”
外面鞭炮的声音还在回响,秦风干脆招手让吴胜过来,吩咐道:“你站远一点,盯着这间屋子,不准任何人靠近。”
等吴胜听令的离开后,秦风顺手把房门关上,露出了一脸豁出去的表情。
“魏晋以来,世家门阀成了什么样,无需我来多说吧?”
秦风先抛出了一个问题,杨广点头道:“确实,这次南巡,就连父皇都被那些世家气得不轻,可也就是责骂几句而已,根本不曾处罚。”
秦风点头,继续问道:“那两晋之间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回答,但秦风还是握拳重重砸在桌子上,喝道:“五胡乱华!”
“两晋的时候,这天下是司马家和世家共有的,自古以来,待世家之厚者,无出司马家之右,可那些世家是如何报答司马家?”
“贪墨?斗富?还是对南下的胡人视若无睹?”
“后来在那些胡人的治下,那些汉人世家可还敢如此肆无忌惮?在官位的诱惑之下,那些清高的世家子很快就继续跟上了异族老爷,哪怕当个奴才也在所不惜。”
听到秦风又在给那些世家上眼药,杨广虽然有些不自在,但却没有出言打断。
“可到了那些异族灭亡之时,那些世家怎么说的?看吧,蛮夷就是蛮夷,不懂得重用世家,果然还是败了。”
听到这,杨广有了些兴趣,问道:“那本朝如何?我大隋可没有和任何世家共天下。”
“没有吗?”秦风也算是豁出去了,直接开口道:“普六茹暂且不说,陛下为何要设十二卫,这天下的大军究竟是陛下的,还是世家的?”
“子玉兄!”
杨广提高了音量,反应有些激烈。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实在是秦风的胆子太大了,普六茹三个字基本是大隋的禁忌,无人敢提起。
因为这三个字,是杨坚当年还是随国公时的鲜卑姓氏。当时鲜卑人掌权,汉人大臣基本都会被赐予鲜卑姓名,而对于皇帝来说,这肯定是一段十分不光彩的历史,所以在大隋建立以后,杨坚恢复汉姓,这事也没人再敢提起。
杨广万万没想到,秦风这家伙还真是什么都敢说。
“听不得了?”秦风笑笑,没有在意,“或许在你们看来,这是皇家的耻辱,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没什么,真正让汉人耻辱的是五胡乱华!”
“阿英,相信我,以后...或许现在大隋的世家就已经成为了毒瘤,只是陛下英明,威望无两,所以没有世家敢于作乱。可以后呢?你,或者你的子孙,还有这种威望吗?”
“那些掌握着兵权的世家门阀,他们会甘心于现状吗?”
“当主弱臣强,或者外患到来的时候,大隋的沉沦就已经被注定了,绝无翻身的希望。”
“想想汉末,军阀割据时候的景象,为什么区区一个县令,一个太守就能成为一方诸侯?因为他们掌握着兵权。大隋没有歧视武人,那是因为关陇门阀的强势,因为西魏八柱国的余威还在,可普通士卒呢?他们可得到了应有的待遇?”
秦风离开了,看着他的背影,杨广耳边却回荡着他那沉重的话语。
“如今的大隋看似平稳,关陇门阀和关东世家,武人和文官相互牵制,可谁能保证不会出一个董卓或王莽一般的家伙?”
“你不妨去查查,到了汉末,到了晋末,看看那些世家究竟在做些什么,军队到底是谁的军队,他们为谁而战?一样样的查,找出其中的规律,你就能明白我今天为什么要说这番话。”
秦风终究还是怂了,有些话,连他都不敢说,所以只能让杨广自己去寻找答案,自己去思索,并寻找解决之道。
这个过程或许漫长,或许很快,或许毫无作用,但秦风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想通了,杨广或许真能成为和历史上唐太宗比肩的千古一帝,想不通,那他或许还会是那个千古闻名的暴君,最多在秦风的影响下好上那么一点,但大隋的灭亡却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看着眼前努力在鞭炮中保持着阵形的将士们,秦风长叹道:“任重道远啊!”
调教大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寻找答案
回到大兴城的杨广只是进宫拜见了独孤皇后,然后便一头扎进了皇家那浩瀚无比的典籍之中,搞得好多天都没人知道他在干什么。
不得不说,自从上次杨广二话不说陪着独孤皇后回宮,又忙前忙后的寻找杨阿五,再加上杨广和秦风的关系,这就导致独孤皇后对自己这个从前不甚注意的二儿子也关心了起来。
于是乎,皇后干脆直接带着杨阿五去找他,结果就看到了一个全神贯注,几乎半个身子埋在了书籍里的晋王。
“阿英,你这是在干嘛?”
独孤皇后感觉有些怪异,要知道太子杨勇喜欢看书,杨广更加顽皮一些,否则当初他们也不会不待见杨广,可现在怎么对调了?
杨广猛然抬头,见是独孤皇后,被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行礼道:“母后,子玉兄给我出了一个有趣的题目,儿臣如今正在寻找答案。”
本来杨阿五对待在这里没什么兴趣,可一听这话顿时扁起了嘴,不满道:“二兄,秦风是我的。”
作为最小的一个孩子,再加上杨坚和独孤皇后从前一直忙于登位,忽略了对孩子的关爱,所以基本上几个哥哥姐姐的宠爱都集中在了杨阿五的身上,让她总是充满了特权。
杨广楞了一下,然后和独孤皇后无可奈何地对视一眼,一起大笑了起来。
独孤皇后宠溺地摸着杨阿五的脑袋,点头道:“好,秦先生是你的。”
说完,独孤皇后拉着杨阿五就要走,交代杨广道:“阿英,题目要解,可不要每日把自己关在这里,出去散散心,说不定就能找到答案了。”
而远在洛阳的杨坚也收到了大兴的情报和杨广寄来的信。
“想回来了?这个小兔崽子。”
虽然嘴里在骂着,可嘴角微微翘起的胡须却显示出杨坚的心情相当不错。
“看看吧。”
顺手把手中的信纸给了伺候在一旁的尚书右仆射杨素,杨坚一脸得意道:“广儿那小兔崽子,不过刚刚回了大兴,马上又想回来了。”
杨素拿起信纸扫了一眼,与杨坚君臣十多年,对这位陛下的性子早已了如指掌,当下开口道:“晋王殿下说想回来是假,只怕是想念陛下了吧?当初臣就与他说,回去做什么,难道陛下还教导不了殿下武事吗?”
这话有些夸大,毕竟杨坚从来没有什么亲自带兵的经验,但这可不是说杨坚这兵事一窍不懂,相反,这位的理论知识相当的丰富,教导一个杨广绰绰有余。
杨坚闻言更加高兴,居然主动给杨广辩解道:“跟在我身边,无非是听些唠叨,可回去却能亲自带兵,广儿年纪还小,哪里耐得住。”
杨素看着杨坚的心情不错,跟着笑两声,这才道:“看来晋王还是需要陛下的亲自教导才成啊。”
杨坚有些遗憾道:“前些年一直在忙,立国,防备突厥,官员任命,倒是忽略了广儿。那秦子玉杂学精湛,就是不知兵略如何,广儿可能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
杨素文武双全,是正儿八经能够出将入相的人物,再加上杨坚的信任,所以此时也没什么顾忌,开口道:“陛下,这个秦风,臣倒是也略有耳闻,他的一些想法很新奇,算是一个年少俊杰,可这军略却儿戏不得...”
话没说话,杨坚顺手拿起鹰扬卫传来的情报,想要看看秦风究竟有没有误导自己儿子,可忍不住咦了一声后,把情报递给了杨素。
“你看看。”
杨素一目十行地看完后,沉思片刻,脸上露出了无比惊讶的表情,道:“这个秦风倒是出乎了臣的预料,不谈其有没有用兵的能力,这练兵倒是不差,竟然知道先练军纪与阵形。”
杨坚同样的一脸惊讶,他没想到秦风一个白身,敢去兵部大闹一番,还没有借苏威的力,达到目的不说,兵练得也有模有样。
“兵之一道,不过敢字为先,军令为重,这秦风倒是得了些精髓。”
杨坚眼光何等老辣,只不过一眼便指出了秦风练兵的诀窍。
“处道,与你当年如何?”
处道是杨素的表字,他早年家境败落,可却勤奋好学,文韬武略无所不通,绝对是年少成名的典范。
杨素矜持地笑笑,也不说秦风不如自己,还是比自己强,只是回答道:“陛下,这秦子玉堪为晋王益友也。”
...
“要一往无前,要有决死的气魄,战场上不是胆小鬼该去的地方,同样也不是胆小鬼能够活下来的地方!”
“不管前方是什么,长枪还是马蹄,刀山还是火海,军令下达的那一刻,你们除了冲上去之外,不能有任何其他反应!”
秦风站在阵列的最前方,看着千余将士全部整整齐齐,没有一点杂乱之后,他继续说道:“上了战场,一旦前队退缩,后队可斩之!后队退缩,督战队斩之!”
“你们也不妨去问问那些战场上下来的老卒,是胆小鬼能活得长久,还是无所畏惧者能够幸存下来。”
“老子也不怕告诉你们,只有勇者才能活到最后,只有你不怕死,阎王老儿才会绕着你走!而胆怯者哪怕没有死在敌人和督战队的刀枪下,也会死在逃亡的路上。”
“所以,老子希望你们能够成为勇者,或者说成为一个男人!”
“缩卵的,那是男人吗?”
“不是!”
整齐嘹亮的大吼,伴随着哄笑声,这千余将士的士气相当不错。
这事其实不奇怪,秦风一手是肥羊,一手则是棍棒,但凡只要不是蠢到家的人,就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也远比威慑、高压和强横的军法来得更加靠谱。
杨广面容憔悴的出现了,不过眼睛却很亮。
“开始操练!”
秦风退后几步,把地方让给秦朗,然后转头迎上了杨广。
看着杨广的模样,秦风不禁笑道:“年轻人要节制,否则身子骨可受不住。”
作为堂堂晋王,虽说杨广还没有纳妃,但暖床丫鬟肯定少不了。
杨广先是一楞,随后苦笑道:“子玉兄想到哪去了?”
和秦风并肩走到校场的边缘,杨广开口道:“子玉兄,小弟这几日大略看了一下两汉和两晋的吏治和军队,结果发现正如你所说,世家真的很可怕。”
“每个王朝中前期,当皇帝还英明神武的时候,那些世家是助力,可到了后期,那些昏君上位,导致国家混乱...”
“那些世家会成为灭亡整个王朝的急先锋,可对?”
秦风接上了杨广的话,脸上带着笑意。
“没错。”杨广长出一口气,摇头道:“王莽是世家子,他一手葬送了前汉,董卓虽然出身不高,但在我看来,葬送后汉的更像是袁绍、袁术、曹操这等世家子。”
“前晋虽说是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导致的灭亡,但世家却也有些不可磨灭的作用。”
“至于后晋,如今的南陈当年可不就是一个世家?”
“不错。”秦风满意地点点头,道:“不过还不够,你要从中寻找规律,不要只盯着世家不放,去好好想一想,每一个阶层在这场从稳定到动乱,再到稳定的路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我很早就跟你们说过,我从来不觉得一个王朝崩塌的原因是单一的,至于说什么归咎于一两个昏君,更是无稽之谈。偌大一个王朝,昏君占据的因素不小,可士农工商,哪一个阶层不在默默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