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陈氏知道不该贪嘴,可她这不是忍不住嘛,可三奶奶辈分大,她不敢还嘴,只能讪笑着跑去炖鸡汤。
天黑下来的时候,几家的女人把一大锅炒竹鼠,一大锅炖鸡汤,一篮子蒸红薯,还有一大锅黄豆陈米粥端了上来。
陈米跟黄豆各家都有拿来,因此煮了满满一大锅。
堂屋里烧着火堆,立着两个火把,几家三十几口人围坐在地上,就着火光,高高兴兴的吃着这难得的丰盛一餐。
几家的孩子更是高兴疯了,连筷子都不用,直接上手啃,一个个吃得满嘴是油。
欢欢喜喜的吃完晚饭,秦老开始跟几家说大丰村的事:“大丰村有两大姓,何家跟陆家,何家在大丰村住得最久,出得村长最多,大部分何家人都不错,但有几家泼皮破落户,还有几个光棍混子,何三癞子、何山娃、何大财这几个,大家以后离他们远一些,单独遇见他们,宁可绕道走。”
“陆家是百多年前搬来大丰村,资格没有何家老,但陆家族长,也就是陆老爷子家有钱,在县里有好几个铺子,女儿还是县丞老爷的小妾,给县丞老爷生了一双儿女,在县丞府上很有些地位,所以陆老爷子在大丰村很是霸道,连何村长都怵他。”
“给咱们下马威的事儿,就是陆老爷子要求何村长做的。”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73章 卖药材
县丞虽然只是县令的佐官,可大楚是九品官制,县丞也是有品级的。
老百姓怕官,别说一个八品佐官,就是衙门里的一个小吏,老百姓也不敢惹。
“陆家仗着有这门姻亲,不止陆老爷子霸道,整个陆家人都有些跋扈,特别是陆老爷子的三儿子,村里人都要尊称他一声陆三爷。”
陆老爷子有三个儿子,一个帮着县丞做事,一个在县里管着铺子,这两个不常回来,只有老三留在村里。
“今天跟你们说这些,是要让你们知道村里的情况,心里有个数,遇事儿才知道应对。”
秦老说完何家陆家的事儿,三爷爷便说起明天去镇上置办东西的事儿:“明天就是二十七,是年前最后的大集,各家都要去买东西,但去的人不用太多,多了帮不上忙不说,还费事照顾,每家去两个大人,再去个半大孩子帮忙拿东西就成。其他人留下,集中到我跟大山家,没事儿别出院门。”
秦老道:“我们家要添置的东西不多,三郎一个人去就成,我跟二郎留下,会时不时的看着这边,护着大家。”
几家男人正担心他们去了镇上后,家里人会出事儿,听到这话,顿时放心,对秦老道谢:“还是您老想得周到,有您老跟二郎看家,我们就安心多了。”
秦二郎不合群,匆匆吃完晚饭就走了,没在这里。
说完事情后,几家人就散了。
陈氏惦记着那只还没吃的野鸡,想要把野鸡拿走,被顾大贵看见了,低声喝骂她:“你个婆娘,还想当贼不成?”
那是秦小哥跟小鱼几个孩子找回来的东西,她也好意思拿?
陈氏被骂,缩回手去,眼神不善的瞟着顾德兴。梅姐儿是大姑娘,不好出门就算了,可这兴哥儿也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就不能跟罗武秦小哥学学,进山找点吃的,给家里人补补?
顾德兴知道陈氏对自己不满,低头快速回家。
几家人走后,顾锦里央求三爷爷跟顾大山:“三爷爷、爹,明天让我跟你们去镇上吧,我攒了不少药材,想拿去镇上卖。”
又保证道:“我力气大,能帮忙挑东西,不会白白跟着去。”
三爷爷想了想,道:“行,那小鱼明天就跟我们去,安哥儿留下看家。”
他们家女人小孩多,把安哥儿留下,要是有那不长眼的光棍汉想来串门,安哥儿一个男丁也好出面去拦。
顾大山很敬重三爷爷,只要是三爷爷同意的,他一般不会反对。
“谢谢三爷爷,谢谢爹,谢谢大哥。”顾锦里很高兴,跑去整理她攒下的药材,一直整理到戌时末刻(晚上九点)才去睡觉。
他们家跟三爷爷家只有两床旧棉被,这几天都是男女分开着睡。
她们母女三人跟三奶奶睡一屋,盖一床旧棉被。
顾大山父子三人跟着三爷爷睡另一屋,盖余下的一床旧棉被。
虽然冷得很,但屋里烧着火堆,又有旧棉被盖着,已经比逃荒的时候好上百倍,因此她并没有被冻得睡不着,而是跟顾锦绣窝在三奶奶和崔氏中间,睡得很安稳。
第二天天还黑着,一家人就起身。
崔氏去厨房炒了一碗黄豆,烧一锅开水,放点盐巴,一人喝上一碗,再吃一把黄豆,就算是吃了早饭。
三奶奶跟顾锦绣拿出她们昨天做的厚草鞋,让三爷爷、顾大山、顾锦里带在身上。
“你们要走两个时辰的路,可得多备一双草鞋,不然走到半路你们就得光着脚。”
他们从老家带的布鞋早就掉在路上,又没有买新鞋子,如今只能穿厚草鞋。可草鞋容易烂,赶路的话,没几个时辰就会烂,必须多备一双。
顾锦里接过草鞋,用绳子串好,绑在身上,再绑上一竹筒的热水,揣上她的匕首,用木棍挑着那半麻袋的蛇,还有路上积攒的药材,等着出发。
三爷爷和顾大山也准备好了,交代三奶奶几句后,挑着空箩筐出门。
秦三郎已经在院门前等着,看见他们,腼腆的笑着:“三爷爷、顾大叔、小鱼,早。”
“秦小哥,早啊。”顾锦里笑着跟秦三郎打招呼。
三爷爷跟顾大山很喜欢秦三郎,打完招呼后,还问他冷不冷,吃了早饭没?一副关爱自家孩子的模样。
秦三郎并不嫌烦,全都答了。
他们在院门前等了一会儿,等罗家父子、田叔父子、顾大木兄弟、顾大富兄弟,还有陈氏来了之后,一伙人就向着庆福镇奔去。
一路疾走两个时辰,直到辰时才来到庆福镇。
今天是年前最后的一个大集日,庆福镇上很热闹,到处都是来镇上采办年货的人。
集市上,有几家卖馒头包子炊饼的,生意很是不错,但他们几家穷,舍不得买来吃,只能咽着口水走过这些香气四溢的早食摊子。
早食摊子后,是卖农货的地摊,地上琳琅满目的摆着很多农家自己种的、自己做的、自己养的东西,最多见的就是活鸡跟鸡蛋,还有箩筐篮子。
也有不少卖福字跟春联的。
那摆放着红红春联跟福字的桌子夹加在这些摊子里,汇成一幅混乱却生动的市井赶集图。
这些摊子过去,再走过一条长长的一丈宽大路,就是庆福镇的主大街。
主大街是难得的青砖路,大街两边是酒楼、客栈、当铺、杂货铺子、粮铺、糕点铺子、布庄等等……
主大街的最后,是一家药铺,离着药铺还有一段距离,顾锦里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
她伸长脖子看着,把三爷爷看乐了,对几家人说道:“各家先散开吧,买完东西后,到粮铺集合。”
又交代几家人:“年节混乱,看好身上的银钱,别给人扒了去。”
“诶。”几家男人应着,四处散开,去买自家需要的东西。
几家人走后,三爷爷道:“走,我们先去药铺。”
顾锦里很高兴,挑着她的药材,第一个往街尾的药铺冲。
三爷爷、顾大山、秦三郎挑着箩筐在她身后跟着。
片刻功夫,他们来到药铺门前。
药铺的名字挺特别,不叫什么堂,而是叫悬壶坊,是一个三门齐开的大药铺,里面有坐堂大夫,正在给人看病。
有一整个墙面的药柜,有学医的学徒正在唱药方,而药童则是听着药名跟重量,踩着高凳,从药柜里取药。
这药铺看来不错。
顾锦里跟三爷爷、顾大山、秦三郎走进药铺,立刻有药童上前问他们:“你们是抓药还是看病?抓药到左边等着,看病到右边排队。”
三爷爷道:“这位小哥,我们不看病也不抓药,是来卖药材的。”
“卖药材?”那药童皱起眉头,看着他们的打扮,问了一句:“你们很面生,不是本地人吧,是逃荒来的?”
开门做生意的,即使是药铺的药童也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看他们黑瘦得不正常,一眼就看出他们的身份。
三爷爷没有隐瞒,点头说道:“我们是从西北逃荒过来的,但已经在衙门换了新户籍,现在是大丰村的村民。”
那位药童听罢,摇摇头道:“这位老人家,且恕罪,你们的药材我们不能收。”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74章 再遇杜大夫
“为啥?”顾大山急了:“这可是我家小鱼攒了一路的药材,可都是好药材呢!”
他的声音有点大,药铺里的其他药童、学徒、坐堂大夫、看病的病人听到声音,纷纷往这边看来。
顾大山有些尴尬,微微躬着身子,压着声音对那名药童说:“这位小哥,我们家的药材真是好药材,我们路上得了风寒,都是吃这些药材治好的。”
顾大山知道顾锦里很宝贝这些药材,心心念念着要攒起来卖钱,要是卖不出去,孩子一定会大受打击。
药童道:“大叔,你们的药材我们真不能收。”
顾大山见药童还是不肯收药材,急得额头冒汗。
顾锦里上前一步,对着药童笑道:“这位大哥可是在顾虑什么?要是不放心,可以让铺子里的大夫把药材全都验一遍。我们就住在庆福镇大丰村,靠着大丰山的那个村子,我们家姓顾,是有名有姓的老实人家,绝不会卖有问题的药材。”
这药童不收她的药材,应该是怕她在药材里加了其他东西,而他们又是生面孔,是逃荒来的,跟浮萍一样,要是药材有问题,药铺怕她家负不起责任,要药铺担责。
估计还怕她家是被人买通,用来故意陷害药铺的。
药童听到她的话,看向她道:“小姑娘,你能说出这番话,可见是懂点规矩的,那就应该知道,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你们是逃荒来的,没有熟人引荐做保,想要卖这些治病或者入口的东西,是没有铺子敢收的。”
三爷爷知道这个规矩,他们陇安府高水县也是这样。
要是本地人去铺子里卖入口的东西,只要留个姓名跟家里的地址,铺子就会收下。可要是外来的人去卖,铺子是不收的,怕卖东西的人做鬼,出事儿后找不到人。
三爷爷知道这事儿很难办,他们不可能按着别人的脑袋买他们的药材,想要放弃,可想着顾锦里一路上护着这些药材的劲儿,他又厚着脸皮问药童:“这位小哥,能不能把你们药铺的掌柜叫出来,我们当面跟他说说。”
药童听到这话,脸色很不好看:“老人家,您这话说得就不懂规矩了,哪家铺子的掌柜是随便什么人都见的?”
一天来来往往这么多人,来个人就要见掌柜,那岂不是乱了套。
顾锦里听得皱眉,对三爷爷和顾大山道:“三爷爷、爹,咱们走吧。”
这些药材她可以等找到保人后再卖,但她不想让三爷爷跟顾大山为了她受人奚落。
秦三郎很想帮忙,可这里是庆福镇,不是陇山府,也不是边军营中,他想帮忙也帮不上。
三爷爷叹了一口气,招呼顾大山:“走吧。”
那位药童见他们愿意走,松了一口气,亲自把他们送出口。
“大山?小鱼?前面的可是顾家村老顾家的大山侄儿?!”
他们刚刚走出药铺大门没几步,便听到一个带着兴奋的声音从药铺里传来。
顾锦里几人停下脚步,回头一看,看见药铺通往后院的门口处站着一个穿着旧棉袄,背着个药箱,伸长脖子看着他们的老人。
顾锦里眼神好,一眼就认出这是给她看过几天伤的杜大夫:“爹,是杜大夫,是咱们老家镇上的杜大夫!”
“诶呀,真是杜大夫。”顾大山看见杜大夫,赶忙招呼三爷爷一声,几人又重新回到药铺。
杜大夫背着药箱小跑过来,看见他们,是老泪纵横:“顾老哥、大山、小鱼,真是你们啊……没想到还能在这里遇见你们,这真是……”
杜大夫声音哽咽,一度说不下去,缓了一会儿,问道:“你们家咋样?家,家里人……还好吧?”
杜大夫经历过恶人打杀灾民的事儿,那晚死了好多人,想来顾家也死了不少,他有些不太敢问。
三爷爷跟顾大山两个也红了眼眶,在这千里之外遇到老家的熟人,他们是既激动又感慨。
三爷爷道:“好着呢,路上虽是遭了不少罪,但我们家跟大山家都没事儿。现在已经在大丰村安家,成了大丰村的村民。”
又问杜大夫:“你家如今是在哪里落户?离大丰村可远儿?”
杜大夫道:“不算远不算远,就在南面的陈家村。”
“这还不远?陈家村离大丰村可有将近三十里的路,得走一个多时辰,还要翻山走一段山路。”一名穿着灰色棉面长袄,脸色红润,留着一抹山羊白胡的老者,背着手走了过来,看了他们一眼后,对杜大夫道:“这里人多,不是叙话的地方,跟我到后院去,你们好好说说话。”
杜大夫很高兴,对老者道谢:“吴老大夫,多谢了。”可以看得出来,他们其实也不熟,应该是刚认识不久。
吴老大夫摆摆手,道:“客气啥,走吧。”
又指着顾锦里挑着的那两个麻袋,道:“这里面装的是药材吧?挑到后院来吧。”
药童很是知机,听到这话,赶忙对顾锦里:“小姑娘,这就是我们药铺的师父兼大掌柜,还不快把你的药材挑进去。”
顾锦里笑得眼睛弯弯,对吴老大夫道:“多谢吴爷爷。”她挑起药材,跟秦三郎打了声招呼,便跟在几位大人身后,向着后院走去。
秦三郎并不认识杜大夫,没有跟进去,而是在外面看着几家的箩筐。
悬壶坊是前铺后宅的铺子,后院很大,有个半亩地的样子,立着很多架子,每层架子上都放着一个大大的圆形筛子,筛子里晒着各类药材。
屋檐下有一四方桌,几张小木凳,吴老大夫语气和善的请他们坐下叙话。
大家落坐后,杜大夫问了他们失散后的事情,得知他们在恶人打杀灾民的那座山脚下等了三天后,杜大夫拍着大腿道:“诶!早知道你们在哪里等着,我就该去找你们?”
他又抹起泪来:“要是跟着你们在山脚下多等几天,我们杜家族人也不会死得只剩下十几个。”
他们得知那群恶人走后,便从躲藏的地方跑出来,继续东进,到永泰府的时候,正遇到永泰府的官兵杀人,他们跑不及,杜家族人又被打杀不少,只有十几个人逃出来。
而他们家,更是死得只剩下他跟一个八岁孙子、一个五岁孙女。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75章 收药材
“惨呐!”杜大夫想着家人族人被杀的场面,捂脸痛哭。
三爷爷安慰他:“事情都过去了,你还有孙子孙女要照顾,为了他们,可不能太想着以前的事儿,得往前走,把他们拉扯大。”
杜大夫听到这话,终于停住痛哭:“顾老哥说的是,为着他们,我也不能这般大喜大悲。”
大喜大悲伤身,他要好好活着,把孙子孙女养大。
他抹了一把眼泪,笑着道:“好在我以后就是这里的坐堂大夫,生计没有问题。”
杜大夫是逃荒来的灾民,按理不会有医馆药铺敢用他,但他是在衙门登记在册的医匠,有衙门给的牌子跟文书。
这牌子跟文书就是他的证明,这是大楚各地医馆都认的东西,因此悬壶坊才敢用他。
“虽说以前拿这牌子跟文书费了十两银子,可如今看来,这十两银子花得值!”要是不花那银钱,他如今背井离乡的,不可能找到活计。
大楚的衙门除了对户籍管理严格以外,还会管理医匠。
而大楚的医匠指的是真正的大夫,至于那些只会认点药材,有几个土方子的赤脚大夫,即使想要花钱去衙门做登记,领文书跟牌子,也是不允许的。
杜大夫说着,又拱手对吴老大夫道谢:“也是吴老大夫心善,要是其他医馆或者药铺,估计也不敢用我这个逃荒来的灾民。”
大楚讲究个连坐法,在本地没有宗族者,即使你有本事,有文书,也很少有人敢用你,就怕一个看错眼,用的人使坏,把大家都给害了。
吴老大夫道:“说这些做啥,谁没有个艰难的时候。且衙门做医匠登记,是各大药行认可的,既是认可,你有文书、牌子,咱们悬壶坊又缺大夫,自然要用。”
杜大夫还是很感激,吴老大夫给他这个活计,等于救了他们一家老小的命。
吴老大夫受不了杜大夫这一谢再谢的,赶忙指着顾锦里道:“小姑娘,看看你的药材去。”
顾锦里赶忙起身,拿来一个空着的圆筛子,把装着干药材的麻袋打开,取出里面一捆捆晒干的药材,还有一个个干竹筒,放在圆筛子上。
吴老大夫看见那些干竹筒,问道:“里面装的也是药材?”
顾锦里点头,拿起一个干竹筒,打开上面绑着布条的木塞子,把里面切成一片片的药材倒出来给吴老大夫看:“吴爷爷,这些是续断,已经炮制好,您看看。”
续断是一种用处很广的百搭药材,有补肝肾、安胎、治疮、治痈、接筋续骨等等功效。
吴老大夫拿起续断药片,见药材保存得很好,并没有受潮,微微点头,把药材放到鼻端闻了闻,又放进嘴巴里嚼了几下,道:“炮制的火候不错,可算上等药材。”
顾大山听到这话,笑眯了眼,接话道:“是小鱼按照医书上面写的,自己炮制的。”
“哦,这些药材是你自己炮制的?”吴老大夫看向顾锦里,很是惊讶,眼前这个看起来不过十岁的干瘦小姑娘,竟然会炮制药材,还认字。
顾锦里点点头,扬着嘴角笑道:“逃荒的时候,认识一位姓白的爷爷,他会医术,给我讲了很多关于药材的事儿,临终的时候,还给我一本医书,我没事就看看,上面画有草药的图,挺好认的。路上家里人得了风寒,我就按照医书上写得去找药材,试着熬给家里人喝,真的把他们治好了。”
吴老大夫听得嘴角一抽,交代顾锦里:“以后可不要乱给人开药吃,这药材讲究个搭配跟分量,你分量差一些,或是配错一味药,可是会出大事。”
顾锦里认认真真的应道:“嗯,晚辈记住了。以后只挖药材来卖,不乱给人开药吃,我这医术不行呢,会害人的。”
其实她医术很行,但这具身体的年纪太小,又不是什么医药世家出身,要是她真的开方子给人治病,或者跟吴老大夫讨论各种药方、病症,这里的人能把她当成妖孽给烧了。
古人可是很信这些的,三奶奶跟老严氏可是没事就对着天拜拜,说老天爷保佑的话,所以她要循序渐进,让大家慢慢接受她不仅会炮制药材,还会治病的事儿。
吴老大夫满意的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吴老大夫把顾锦里麻袋里的药材全都检查了一遍,心下暗叹:这小姑娘找的药材种类可真是多,地黄、白附、当归、刺红花、川芎、蒺藜、杜仲、麻黄等等……
吴老大夫看得眼花缭乱,拿起一个干竹筒,竟然倒出烘干的蜈蚣。
“你连这个都敢抓。”吴老大夫有点喜欢顾锦里这个小姑娘了,蜈蚣这东西,一般的人可不敢轻易去抓。
顾锦里笑道:“我们一路逃荒,漫山遍野的跑,这东西见得多,看见了就打死烤干,没啥难度。”
又把一个干竹筒递给吴老大夫:“吴爷爷,这里面是干蛇胆。”
吴老大夫接过看了一看,点头道:“不错。如今是冬天,很多人的风湿咳喘都犯了,正是需要它的时候。”
顾锦里趁机拎出另一个麻袋,指着麻袋道:“吴爷爷,这里面还有四十三条冬眠的蛇。”
吴老大夫听得眼睛一亮,问道:“可有胀颈蛇?它的蛇胆可是个好东西。”
顾锦里道:“有三条。”
胀颈蛇就是眼镜蛇,眼镜蛇全身都是宝,对治疗风湿痛风更是有奇效。
吴老大夫一听,迫不及待地找来一个铁钳子,打开麻袋,用铁钳子夹住一条两指宽的胀颈蛇的脑袋,把它从麻袋里夹出来:“这蛇皮水亮得很,蛇牙也干净,不错不错。”
“你的药材我们都收了。”吴老大夫说着,张口喊道:“茱萸,木通,你俩过来,把这些药材称一称,全都按照上等药材的价钱算给顾家。”
“来了师父。”吴老大夫的两名徒弟跑到后院,开始清点称重顾锦里的药材。
吴老大夫又看了麻袋里的蛇,把比较少见,用处多的蛇夹出来,放到一个木桶里,把盖子盖上,用石头压好,抱到屋子里。
这些蛇珍贵,他要自己动手取蛇胆蛇毒,至于那些常见的蛇:“小六,过来干活。”
蛇、蟾蜍、鹿等很多动物都是药材,因此每个药铺里都会专门养着一个宰杀动物取药材的人。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76章 赚钱啦
小六是个长得有点壮实的中年男人,听到声音,拿着把锋利的小弯刀走了进来,把麻袋拎到院子角落的水井旁,开始取蛇胆。
小半个时辰后,茱萸、木通算好所有药材的价钱,把银钱拿来给顾大山:“一共是四两又六百三十个大钱,你们数数。”
顾大山抖着双手接过银钱,有些不敢相信:“这,这么多?”差不多五两银子,这可是一亩上等地的钱。
1...2122232425...9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