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农门小福妻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风十里
三爷爷也觉得这银钱给多了,小鱼找的药材种类虽然多,可分量少,加起来不到三十斤,还有很多是很常见的药材,并不值钱。
木通道:“那三条活着的胀颈蛇,师父做主,给了一两半的银钱,那些干蛇胆,还有蜈蚣,也值不少银钱。”
要是没有那三条活着的胀颈蛇,是没有这么多银钱的。
顾锦里问木通:“木通叔,那四十三条蛇的具体价钱是多少?”
那些活蛇是她跟秦三郎、罗慧娘兄妹、田小花兄妹一起抓的,卖到的钱要平分,得把价钱问清楚,回去好告诉他们。
木通给她说了价钱。
除了那三条胀颈蛇外,一条赤练蛇也卖到了三百文,其他的最高价钱是一百文,最便宜的只卖了八文钱,价钱相差甚大,主要看蛇的珍贵程度定价。他们那四十三条蛇,总共卖了二两八百钱。
木通说完蛇的价钱,又把那些草药的价格给她说了。
她所卖的干药材有二十八斤零一两,一共卖了一两八百三十文钱,各类药材的价钱不均,但平均下来,每斤也有六十五文钱,算是很不错啦。
等顾锦里跟木通说完话,顾大山把卖药材得到的银钱还给她:“这些钱里有秦小哥他们的份,不好跟咱们家里的银钱放一起,你自己拿着吧。”
顾锦里笑着接过银钱,保证道:“爹放心,我一定会藏好银钱,不让偷儿扒了去。”
她接过钱,跑到前铺去买驱寒除湿的药材。
他们一家人一路逃荒,路上受了不少寒气,要买些回去泡脚,祛祛体内的寒气。不然不用等到年老,他们一家子就要得风湿。
还有顾锦绣,她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女子最是不能受寒,受了寒,积压在体内,以后很难受孕,这古代要是生不出孩子,可是要受大苦的。
站在药柜里侧的药童叫麦冬,知道她是杜大夫的老乡,而吴老大夫又收了她的药材,便热情的问道:“小姑娘要买什么药?买多少?可有药方?”
顾锦里对麦冬笑道:“没有药方,我要买两斤花椒、两斤老艾、半斤徐长卿。”
徐长卿这味药材有点贵,她可不敢多买。
麦冬把她说的药材名记在一张小黄纸上,等她说完后,亲自拿着小黄纸去给她抓药。
少顷,递给她三包用黄纸包好的药材:“这包是花椒、这包是老艾、这包小的是徐长卿。一共是一百七十文。”
花椒跟老艾便宜,徐长卿要一百六十文一斤,她要半斤是八十文。
“谢谢。”顾锦里给了银钱,拿过三包药,不得不感慨,难怪古代病死的人多,这医疗条件差是一个,药贵也是一个,她手里这些药,可顶一个壮劳力小半个月的工钱。
等她拎着药回到后院的时候,杜大夫他们已经在跟吴老大夫话别。
杜大夫没银钱,吴老大夫提前给他支了两个月的工钱,把杜大夫感动得热泪盈眶,正在一个劲儿的跟吴老大夫道谢。
吴老大夫摆摆手,道:“别说这些客气话,记得初十来上工,要是不放心你家的孙子孙女,可把他们带来,这后院给你们留了个房间,可以隔成两个小间,够你们祖孙三人住。”
杜大夫正担心自己来镇上坐诊,无法看顾一双孙子孙女,吴老大夫这话可是解了他一大难题,又要感激,把吴老大夫吓得赶忙喊来木通,让木通把他们送出药铺。
顾锦里一出药铺,跑到秦三郎面前,道:“秦小哥,咱们的蛇卖得不错,得了二两八百钱。”
秦三郎听罢,笑了起来:“是个好价钱,咱们能分到不少。”特别是田家,这钱能减轻他们不少压力。
杜大夫看了秦三郎一眼,又转头问三爷爷:“顾老哥,你们这是要去买年货?”
三爷爷道:“是啊,这过年了,怎么都要买点,还要去置办些过日子的家伙什。”
杜大夫道:“我也要去置办些东西,咱们一起吧。”
杜大夫好不容易遇上家乡人,乡情正浓,不想太早跟他们分开。
三爷爷自然是说好。
几家人都没有什么御寒的衣物,脚上穿的更是草鞋,脚都冻得紫红紫红,所以要先去布庄,买些布料跟棉花,做鞋子跟棉衣棉被。
布庄离药铺不远,在同一条主街上,走个半刻钟就到。
如今快要过年,布庄里都是来买东西的人,三五成群的,很是热闹。
可有不少人看见他们后,纷纷往旁边退开,窃窃私语着:“哟,看这模样,是分到咱们庆福镇的灾民吧。”
“可不是,看他们那样,瘦得不成个人形,还有那衣服,破得跟乞丐似的。”
“啧啧,连双鞋子都没有,这脚冻得都快成猪蹄儿了。”
“哎,真是可怜见的……”
言语里有嘲笑的,也有可怜他们的。
顾锦里几人却都没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
嘲笑他们的,他们不屑。一路逃荒过来,他们能活下来就是英雄。
可怜他们的,他们不需要。他们有手有脚,能自己把日子过起来。
顾锦里拎着她的两个麻袋,拿着二两银子重重拍在柜台前,对着布庄的掌柜道:“棉花、棉布怎么卖?!”
布庄的掌柜原本想让伙计把他们赶出去,见她砸下二两银子,立马笑呵呵的道:“我们这里有新棉、旧棉、杂棉三种,新棉是一百钱一斤、旧棉是六十文一斤,杂棉是五十文一斤。”
三爷爷皱起眉头,说道:“这价钱比往年贵啊。”
掌柜的笑道:“老人家说的没错,这价钱确实比往年贵,可今年咱们大楚各地都受了灾,很多东西的价钱都涨了,如今又是过年,正是大家做新衣的时候,价钱自然要更贵些。”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77章 马翠兰
掌柜的生怕他们压价,又道:“这个价钱已经很便宜,咱们江淮几府靠近江南,没有受灾,才能有这个价。要是在中州等地,那棉花棉布的价钱可是贵死人,听说在中州,旧棉已经卖到三百文一斤,啧啧,足足比新棉贵了三倍。再往东,那是有钱都买不到棉花。”
“还有粮价,听说中州那边一斤米面已经卖到一百文,还要抢着去买,慢了都买不到。”
三爷爷赶忙问道:“官府不是已经赈灾,咋中州那边的物价还这么贵?河安府的物价不会涨得跟中州一样离谱吧?”
“官府是赈灾了,但年前只能稳住咱们江淮几府。中州那边,想要安稳下来,得到年后。”掌柜说着,又笑着道:“您老放心,咱们河安府离江南近,官府为了保住江南,定要保住咱们河安府跟临江府,其他地方的物价再涨,这两府的物价可是不允许多涨的,有官府管着呢。”
要不是官府给他们下了令,他早就把棉布棉花的价钱给涨了。
三爷爷松了口气,他们奔波大半年,刚刚安稳下来,再经不起折腾了。
“老人家,你们要多少棉花、棉布?”掌柜笑着问,这些人没有御寒的衣物,估计要买不少布料。
三爷爷道:“要十尺棉布,一匹粗葛布,六斤新棉。”
掌柜脸上的笑容差点维持不下去,粗葛布不保暖,且便宜,一匹粗葛布才三百文钱。
顾锦里不想三爷爷受人白眼,跟着道:“我家要两匹棉布、三匹粗葛布、二十斤新棉。”
掌柜听到顾锦里的话,笑得合不拢嘴,赶忙吆喝伙计:“快点去拿布!”
顾大山听到顾锦里的话,吓了一大跳,赶忙对顾锦里小声说道:“小鱼,这是不是太多了,棉布不用买,咱家买粗葛布就成,棉花也不用新棉,杂棉就好。”
“爹,新棉晒好了,能用好几年,杂棉不保暖,旧棉是受潮的黄棉,用不了两年,咱们不如买好的,以后可以继续用。”
这点东西一点都不多,他们家可是有六口人呢,每人做一身棉衣棉裤就要用掉十斤棉花,还要做最少三床棉被,一床没个三斤棉花扛不住冻,所以这二十斤棉花看着多,其实还不够。
三爷爷道:“小鱼说得没错,买棉花得买好的。买次了,下个冬天就用不了。”
杜大夫也道:“如今还冷着呢,且得冷到明年三月,可不能受寒,要是病了,买药更贵。”
顾大山听罢,算了算一笔账,也就同意了。
杜大夫也买了半匹棉布、半匹粗葛布、外加十斤新棉。
秦三郎买了不少,要了两匹棉布、两匹粗葛布,还有十五斤新棉。
掌柜的很高兴,不多时就让伙计把他们的东西全都拿来。
顾锦里问掌柜:“掌柜大叔,你们这里可有碎布头?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您总得给点添头吧,这添头添头,可是给咱们两家添点甜头跟福气的意思。”
“哟,你这小姑娘,会说话。行,那碎布头还有三包,给你一包,算是给我们两家过年添甜头了。”
顾锦里听到这话,忙问道:“掌柜大叔,您家一包的碎布价钱几何?”
杂棉里就是碎布头跟毛絮、棉花掺夹在一起的,这碎布头别人不会全都白给你。
掌柜的道:“不贵,一包十斤,你要的话,一包给个二十文就成。”
算起来是两文钱一斤,很便宜。
顾锦里道:“我们都要了,谢谢掌柜大叔。”
这碎布头可以填起来做枕头,甚至是做御寒的被子,要是大的话,还可以拼接起来做布包或者鞋面,用处多得很。
掌柜的又让伙计给她取来三包碎布头,还送了她两个干净的麻袋,让她可以用来装东西。
顾锦里谢过掌柜,又给了四十文钱,跟顾大山一起把东西整理好,布匹放到箩筐里,棉花装好后,绑在扁担的钩子上,挑起箩筐走人。
出布庄大门的时候,迎面冲来两个嬉闹的一男一女,差点跟他们撞在一起。
那男人还恶人先告状,冲着他们骂道:“你们怎么走路的?差点撞到我家兰妹,赶紧赔礼道歉!”
顾锦里皱眉,抬头看清两人的长相后,立刻指着那男人道:“三爷爷、爹、你们快看,这是跟咱们一起逃荒的钟秀才家的君旺叔,还有他的干妹妹马翠兰。”
她说着,目光落在钟君旺跟马翠兰相牵的手上,啧啧,这是要狗血了吗?
这钟君旺可是有媳妇跟孩子的人,跟马翠兰牵手算是怎么回事?
钟君旺一听到他们的话,知道是逃荒路上的人,顿时哑火。
马翠兰赶忙抽回自己的手,低着头,退开两步,跟钟君旺保持距离。
掌柜的因着顾锦里他们买了不少东西,立时帮腔:“哟,这口气冲得,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镇上的少爷呢,原来是逃荒来的灾民啊。”
掌柜的摇摇算盘,道:“咱们这布庄可不赊账,你要进来,可得有银子。”
掌柜虽然不喜欢逃荒来的灾民,可他更看不上那些同是灾民却依然欺负灾民的人。那种人,最是要不得。
旁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妇人们接话道:“干妹妹,敢情这还不是亲的,那拉啥手啊?伤风败俗!”
钟君旺听得脸色铁青,马翠兰眼色不善的暗瞪顾锦里一眼,扭头跑了,钟君旺赶忙追了过去。
三爷爷看着钟君旺跟马翠兰跑走的背影,心里庆幸不已,幸亏当初他们家没有收养马翠兰。要不然,这家风不知道要被败坏到什么地步。
这老钟家啊,以后怕是没好日子过咯。
短暂的闹剧过后,几人离开布庄。
出了布庄,杜大夫跟他们告辞:“顾老哥,陈家村离镇上有点远,得走三个时辰的路,家里还有两个孩子,我得先回了,你们以后再来镇上,记得去悬壶坊找我,咱们都是一个镇上的老乡,可得常来常往。”
“行,你先回吧。以后我们这几家人要是来镇上,一定去悬壶坊看你。”三爷爷笑着道。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78章 贵酱
杜大夫走后,他们绕到后街,去后街的铁铺买铁锅。
顾锦里家没有铁锅,只有三爷爷家有一口,这几天做菜做饭烧水都是用那一口锅,很不方便。
铛铛铛~
一进入打铁铺子,一阵刺耳的打铁声就传来。
铁匠师傅看见他们,指着放在地上的一排大小不一的铁锅道:“要买什么锅,自己看。”
又问他们:“户籍带了吗?没有户籍不能买铁器。”
古代的铁就是武器,是朝廷管制的东西,农人想要买铁器,必须拿上户籍,不然买不到。
“带了。”顾大山来到那排铁锅前,拿出一条草绳子,拿着草绳子对着铁锅比了比,选了一口跟他们家土灶大小相等的铁锅,拎起来一阵敲敲打打,又是听声音又是摸的,半刻钟后才选定。
他问铁匠师傅:“师傅,这锅咋卖?”
“最近各地都乱,铁贵,要比去年贵个二百文钱,你这口锅,要三两二百钱。”
一口铁锅是农人很重要的财产,无论走到哪里,锅都要背上。
顾大山听到这个价格有些肉疼,却还是买了。在他们老家,要买一口这样的大铁锅,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他们那里是西北,经常有战事,铁器贵得很,还不好买。
秦三郎也花了同样的银钱买了一口大铁锅。
他们给了银子,又给铁匠师傅看了户籍,确认过后,才拿着铁锅离开铁铺。
离开铁铺后,他们回到主街,去了杂货铺。
杂货铺挺大,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有木桶、箩筐、扁担、粗绳、盐、糖、醋、酱、酒、针线,等等杂货。
杂货铺的人比布庄还多,大多是来买过年的糖跟酒。
三爷爷他们逛了一圈,买了三对木通、一斤盐、一包饴糖、一壶醋、一壶酒,还有十几个陶制器皿,又给家里的女人买了针线,跟一捆粗麻布。
这粗麻布是最差的布,价贱,布庄一般不卖。即使卖,那价钱也比外面贵,农人要买,一般会到杂货铺来,这里的价钱要比布庄便宜个两三文钱。
顾锦里见他们没有买酱,便指着货架上的几瓶酱说道:“爹,咱们买一瓶酱油吧,这个做菜好吃。”
他们家里没有调味的酱,这几天吃的饭菜,只放盐,昨晚那顿肉,也只是放了盐、姜,以及她在路上找到的小茴香跟香叶。
顾大山听到这话,赶忙摇着头道:“不能买不能买,这醢鲜酱可是富户家吃的东西,咱们农人不吃这个。”
“醢鲜酱?”顾锦里有些不太明白。
秦三郎解释道:“是用肉做成的一种酱,放到菜里能让菜的味道很鲜美。但价格很贵,一壶醢鲜酱要一两银子。”
顾锦里在脑子里回想了一会儿,才明白他们说的醢鲜酱是她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醯醢酱。
在汉以前,没有黄豆做的酱油,只有一种用肉渍百日而成的酱,叫做醢,制作方法跟鱼露差不多。但这种用肉制成的醯醢酱很贵,一般只有门阀贵族才吃得起,老百姓是买不起的。
顾锦里听到这酱要一两银子后,歇了买它的心思,不过她把大楚没有豆制酱油的事儿记在心里。
几人付了银钱,把东西绑好后,离开杂货铺。
“去粮铺吧。”三爷爷道:“咱们得买粮食。”他们这次来镇上,买粮是最紧要的事儿。
等他们到粮铺的时候,田叔父子、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顾大林最先看见他们,冲着他们笑道:“三叔、大山哥,你们这可是买了不少东西啊。”
那担子上的东西都快把他们的人给挡住了。
“天冷,都是要买的东西。”三爷爷看向田叔,见他脚边的箩筐里什么都没有,皱眉问道:“你们咋没有买棉花、布料?这大冷天的,不买棉花做衣服、被子,你们这大半个隆冬要咋过?”秦老不是借给田家银子了,怎么还不置办御寒的东西?
顾大林听到这话,对三爷爷道:“三叔,在布庄的时候我们已经说过他,可他就是不买,非说家里有御寒的衣服,有棉被,已经足够,不需要再买。够什么够,那些是缊衣,哪里能御寒?那棉被是官府发的,只有一床,还是受潮的旧棉被,盖着能冷死个人。”
田家是跟着顾大木顾大林兄弟去买东西,可顾大木顾大林家买东西的时候,田家父子就干看着,啥也不买,他们怎么劝都没用。
田叔微微低着头,道:“三叔放心,我们家有那些缊衣跟旧棉被,且屋子里会生着火,晚上睡在火堆旁也不冷,没事的。”
他们家还欠着债,可舍不得买东西。
三爷爷听到这话,是气得想揍人:“省也不是这么个省法,你们是想被冻死吗?!”这里虽然没有东边的阳吉府冷,可也是冻得水结冰。
顾锦里知道田家这是没钱闹得,她拿出卖蛇的钱,对田叔道:“田叔,我们昨天抓的蛇卖到钱了,足足卖了二两八百钱,这些银钱有二强跟小花的份,他们一人能分到四百六十七文钱。”
田二强一直耸拉着脑袋,听到顾锦里的话,立刻抬起头来,激动的问她:“小鱼,你是说真的?咱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跟小花一人能分到四百多文?是一个人四百多?”
顾大山道:“小鱼没骗你,你们那蛇真的卖了二两八百钱,我们都看着呢。”
顾锦里打开钱袋子,给了田二强一两碎银子,对他道:“你跟小花一共能分到九百三十四文,你要找给我们六十六文钱。”
田二强接过银子,激动得哭了,把银子捧给田叔:“爹,这是咱家的银子,是我跟小花赚的,我们能赚钱了,您跟娘别再省着,咱家的日子一定能过起来。”
田叔激动得红了眼眶,没想到两个孩子上山一天就赚了这么多钱,是赚的,不是借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抖着手接过银子,小心翼翼的放到衣服的内袋里,又数出六十六文钱,交给顾锦里:“小鱼,叔一家子都要谢谢你。”
顾锦里接过钱,笑道:“谢啥,这是二强跟小花赚来的,他们能赚钱了,田叔不用再这么省着,赶紧去买些棉花要紧,免得冻病了还要花钱买药吃。”
有了这九百三十四文钱,田叔整个人都活了过来,这些钱是赚来的,跟借来的不一样,这证明他们能靠着自己的双手活下去。
“好,我跟二强这就去买棉花布匹。”可不能被冻病咯,身体好才能赚钱养家。
田叔跟田二强挑着箩筐,去布庄买棉花布匹。
再回来的时候,身后跟着顾大富顾大贵兄弟,还有陈氏。
重生农门小福妻 第79章 黄豆是个宝
陈氏一看见顾锦里,立刻冲上来道:“小鱼,你们那蛇卖了二两八百钱?诶哟,几条破蛇咋这么值钱呢?”
又怪顾锦里:“这么值钱的东西,你去抓的时候也不喊上婶子,要是婶子在,定能帮你们再抓个几十条。”
陈氏肉疼得直抽抽,要是她家也能分钱就好了。
顾锦里看着她,笑眯眯的道:“行啊,下次再去抓蛇,我们一定喊上贵婶子,但能卖钱的蛇都有剧毒,被咬上一口可是没命的事儿,到时候出了啥事儿,贵婶子可不能怪我。”
陈氏怕死,听到这话,脸都抽了,讪讪笑道:“这,这事儿你让婶子再好好想想。”
说话间,田叔父子跟顾大富顾大贵也挑着东西回到粮铺门前。
不多时,罗家父子也买好东西来到粮铺汇合。
罗家买的东西不少,棉花布匹都买得足足的,他们还负责去给几家订了水缸:“一个水缸五百钱,订了五个,要运到村里的话,每个水缸得再加一百钱,我没让送,跟师傅说好了,明天辰时前来搬走。”
明天辰时后,那掌柜一家就要回乡下过年,年后才会回来。
“行,咱们赶紧买完东西回去,晚上早点休息,明天辰时前赶到镇上,把水缸抬回去。”三爷爷说完,带着几人进了粮铺,采办最重要的粮食。
粮铺里摆放着一个个大瓦缸,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粮食,以米、面、豆、署为主。
也卖种子,有粮种、菜种、豆种、蒜种、葱头之类,竟然还有干辣椒!
顾锦里看见辣椒,着实惊了,指着辣椒问掌柜的:“大叔,这红红的是什么东西?”
掌柜的看她一眼,没理她,觉得她傻了,连辣椒都不认识。
秦三郎道:“这是辣子,跟茱萸和姜一样,皆是辛辣物什,是前朝时从关外传进来的。”
原来是前朝就有的东西,而且是从关外来的,不是从海上来的。
顾锦里再次惊叹于大楚的混杂,见秦三郎懂得多,又问他:“可有土豆玉米?”在原主的记忆里是没有这些东西的,只有黄豆红薯野菜。
“土豆玉米?没听说过,那是何物?”秦三郎皱眉问她。
顾锦里道:“是两种能吃的东西,逃荒的时候听几个老人家说过,估计是他们山里产的东西。”
她怕秦三郎深问,说完拿上个布袋就去挑辣椒、蒜头、葱头,各自挑了一斤左右,拎着去看顾大山他们选粮食。
他们买得最多的是红薯跟黄豆,这两种东西便宜,皆是三文钱一斤,买上一麻袋能吃很久。
米面贵,新米新面都卖到三十文一斤;糙米带着谷壳,也卖到二十文一斤;小米十八文,陈米便宜,只要十五文一斤,还有一种霉米更便宜,只要五文钱一斤。
她家买了五十斤黄豆,五十斤红薯,二十斤陈米、十斤小米、还有五斤面。
罗家、顾大木家、顾大富家跟他们买的差不多。
秦三郎没有买黄豆,只买了红薯、糙米跟小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