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举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反听

    刘祝离开市井、离开临湘,往南而去,他的下一站是刘瑍家。刘瑍家位于临湘城南数里,宅地才数亩,篱垣仄陋,茅草为屋,甚是简陋寒酸。

    刘祝到来时,刘瑍正闲卧室中,自斟自饮,显得十分悠闲。却把一旁的弟弟刘基、家中老仆急得满头大汗,团团乱转。

    刘瑍饮了极多酒,脸颊晕红,艳若妇人,他发丝垂披,斜卧榻上,指着门外的刘祝,对弟、仆笑道:“你看,这人不是来了吗,早就告诉你们不必着急。”

    刘祝暗暗苦笑,这位真是放荡不拘到了极点,偏偏从没有人指责他,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名士风流吧。反正他是理解不了。

    刘基急忙出门迎接刘祝,并深深一揖道歉道:“抱歉,家兄醉酒,失礼之处,还望见谅。”

    刘基和刘瑍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但两人性格可谓天差地别,刘瑍洒脱不拘,旷达隽秀,刘基则清静专一,恪守礼仪。

    “无妨。”刘祝笑着摇头道。这位可是刘君的救命恩人,而且他又素知其为人,哪会计较。

    刘祝进门,刘瑍仍然没有起身,举着酒杯抱怨道:“我前些年举家南来长沙,就是看中这里局势稳定,无忧战乱。没想到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长沙终究也要乱起来了也对,乱世之中,哪有真正的世外桃源。”说罢,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刘祝不动声色地道:“我奉刘君之命,来接足下及足下家人前往南方避乱。”

    刘瑍醉眼斜睨刘祝,悠悠说道:“我猜仲达一定连我居住的地方,都已经替我选好了。”

    刘祝沉默不语。

    刘瑍白了刘祝一眼,继而叹道:“唉。也不知道这次迁往酃县,能够维持多久的安宁若是荆州兵攻克长沙,我岂不是要举家避往交州难道我刘瑍,终要为左衽吗”华夏尚右,习惯上衣襟右掩,称为右衽而异族多崇尚左,衣襟左掩,是为左衽。

    交州纳入大汉版图,已有数百年之久,然而山川长远,习俗不齐,言语同异,始终被中原之人视为不毛之地。交州之民长幼无别,椎结徒跣,贯头左衽,被中原之人视为禽兽一般。

    刘瑍大发了一通牢骚后,不顾刘祝在旁,躺倒榻上,呼呼睡去。

    只留下刘祝、刘基及刘家老仆三人,面面相觑。

    在刘基的一再致歉下,刘祝告辞而去,继续四处奔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整整两天才宣告结束。

    这几天,一度因张羡强征舟船,而变得冷清的北津,重新恢复忙碌的景象,一时间舟船辐辏,帆樯鳞集。直令人怀疑,这些船只都是哪里变出来的。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兵临
    连日来,刘祝和王彊忙得几乎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刘景麾下临湘籍士卒及棹夫家属,涉及人数以数千计,超过半数都要迁往酃县,用以安抚麾下士众之心,两人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在此期间,前线的溃兵陆续逃回临湘,刘祝和王彊意识到刘表大军随时有可能杀来,再度加快速度,夜以继日,迁移人口。

    当两人送走最后一批人的时候,刘宗率领四千余士卒,百余艘船舰,安全退回临湘境内。

    刘宗本就是长沙首屈一指的豪杰,名望素隆,这次又带领众人脱险,极讨士卒之心。若是就此返回临湘,不管是他立下的功劳,抑或他在士卒中的威望,张羡都会出城相迎,并委以重任。

    面对唾手可得的权势,刘宗心里不可避免产生些许犹豫,但他最终还是决定不回临湘,而是南下酃县,与族弟刘景会合。

    是日,他便与大军分道扬镳,率领八百部曲,以及五百余自愿追随者,分乘数十艘船离开。

    当张羡出城相迎,却不见刘宗其人,而只见其信时,本来稍稍振奋的精神立刻遭到迎头一击。

    对此最尴尬的人,莫过于和张羡一同而来的刘蟠,之前他和桓阶向张羡建议,调回在外的驻兵,蔡升的别部便是其一。

    然而调令下达后,蔡升迟迟没有回应,刘蟠为此还特意给刘修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够劝说蔡升,顾全大局,可惜,同样是石沉大海。

    不过在当今这种形势下,蔡升的行为并非个例,大难临头,想要置身于事外的人不在少数。

    蔡升之后,刘宗这边又生出事端,他们两个人同时出“意外”,这就绝非意外了,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控这一切。

    “仲达……”刘蟠很轻易就猜出了幕后主使,心中不由叹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早在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回的一刻,刘景的亲信刘祝便登门拜访,并送上刘景的亲笔书信。

    信上内容很多,从天下大势一路聊到荆州形势,最后以《易经》中的一句话立劝他离开临湘,南下避祸“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这话的意思是说君子一旦发现不好的征兆,就要果断采取行动。长沙如今危在旦夕,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刘蟠看着这封洋洋洒洒数千文的书信,岂能感受不到刘景的良苦用心,但他却无意离开临湘。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张羡一向待他不薄,与桓阶并列,他若危急之时,弃张羡而去,日后还有何面目立于人世间

    刘蟠虽然本人选择留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却将家人托付刘景,除了他年纪老迈,卧病在床,无法远行的老父刘邕,以及妻妾外,其他家眷,包括妹妹和外甥寇封,皆被刘祝带人接走。

    刘蟠这时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必须要说点什么才行,他深深一揖,对张羡道“在下惭愧,刘伯嗣居然会做出这样荒谬的事情来,实在是有负府君的信任,我这就修书一封,劝其返回。”

    “算了,让他去吧。”张羡缓缓摇头道。他现在的心情,可谓是复杂到了极点,刘宗弃他而去,他本该深恨之。可刘宗却于败军之际,一路收拢溃兵,成功冲破罗县吴巨的阻截,为他带回整整三千名士卒,这对于如今的长沙,绝对称得上是雪中送炭,因此心中恨意大减,唯有惋惜。

    眼下的长沙,形势堪称险恶,正是用人之际,像刘宗这般拥有出众才能的人,却不能成为自己的臂助,张羡心中好不遗憾。

    刘蟠不动声色地道“也对,刘伯嗣如此仓皇而逃,想必已是被北军吓破了胆子,即使强行召他回来,也帮不上什么大忙。府君只有选用心志坚定,不畏生死的勇士,才能守住长沙。”

    张羡瞥了刘蟠一眼,暗暗摇头,接着不再纠结于刘宗,亲临士卒,善加安抚,并设飨会,犒赏将士,直到日落才离开。

    接下来几日,仍不时有溃兵逃回,然而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才堪堪两千,由此便可知刘宗带回近三千士卒,对于长沙和张羡来说,是多么大的功劳。

    有赖于刘宗,张羡手中之兵得以突破万人,稍稍复振。加上之前在临湘紧急招募五千余人,更坐拥荆南第一坚城临湘,面对刘表军,张羡有了抗衡的底气。

    这时,在巴丘休整数日,消化胜利果实的荆州军,在蒯越、蔡瑁的率领下再度出发,水陆并进,浩浩荡荡,杀向南方。

    罗县令吴巨接到荆州军南下的消息,将兵出城十里相迎。

    “在下吴巨,拜见蒯章陵、蔡南郡。二君乃是荆州冠冕,在下虽处南方,亦闻名久矣,今日一见,幸甚幸甚。”吴巨冲蒯越、蔡瑁拜礼,态度十分恭谨。

    相比于雄姿魁杰,容貌俊伟的蒯越,蔡瑁不管是身量抑或容貌,都要逊色不少,他年近四旬,五官英挺,尤其目光,咄咄逼人,给人以盛气凌人之感。

    “吴都尉不必客气。”蒯越不咸不淡地回道。吴巨不仅是罗县县令,同时兼任长沙北部都尉,这两个职位一文一武,蒯越呼吴巨为都尉,显然是视其为武人。

    对于吴巨这样为人不忠的贰臣小人,蒯越内心极为恶之,然而他作为全军统帅,肯定不能以自身好恶为准。吴巨对于平定长沙极为关键,他就算再心存鄙夷也要任用其人。当然,别指望他能有什么好脸色。

    “吴都尉请起。”蔡瑁倒是对吴巨没有什么恶感,朗声笑道。他为人性豪自喜,吴巨再怎么说也是长沙首屈一指的豪杰,听得他一番恭维,心中无比受用。

    “刘牧乃是荆州之主,荆州境内,政无大小,皆归刘牧。张羡久在荆南,自恃小有威望,便桀逆放恣,抗拒刘牧,不服州命,而今更是公然举兵反叛,可谓逆贼也!吴都尉能够及时反正,助顺击逆,等到功成之日,刘牧必定不会忘记吴都尉的功劳。”

    吴巨见蒯越不甚待见自己,心里不由一凉,也不知哪里得罪了他,幸亏蔡瑁没有如蒯越一般。急忙回道“不敢。就算没有在下,长沙亦难挡荆州大军。”

    蔡瑁抚着颔下髭须,大声笑道“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长沙军颇为无胆,根本不敢与我对战,只敢龟缩巴丘营坞固守。否则,根本不必等到武陵出兵,我一战就能彻底击溃长沙军。”

    吴巨打定主意抱蔡瑁大腿,因此不断恭维。

    蒯越在一旁听得直皱眉,终于忍不住开口问吴巨道“吴都尉,巴丘一战,我方几尽全功,但仍有不少长沙之兵侥幸逃脱,罗县乃是必经之地,不知吴都尉在罗县,一共俘获了多少溃兵”

    提到此事,吴巨内心就不免感到有些尴尬,强笑回道“约有两千余人。”他没敢说实话,其实实际人数只有一千五百余人。这件事无疑要怪刘宗,要不是他,吴巨岂会只有这点收获

    然而两千余人,在蒯越、蔡瑁眼中还是太少,据他们事后统计,从巴丘逃走的长沙士卒,大约有七八千人,吴巨身份未泄,扼守要地,以逸待劳……优势多到数不清,怎么才抓到这点人

    吴巨必须要给二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他会被视为无能之辈,当即苦笑道“不瞒二君,不知是谁,传在下叛变,以至于在溃兵之中,闹得人尽皆知,对在下多加堤防,除了用强,别无他法,因此才只俘虏两千余人。”

    蒯越再度问道“吴都尉历职内外,对长沙的情况想必了若指掌,足下可否知道,现今张羡手中,还剩下多少人马”

    吴巨显然考虑过这个问题,沉声回道“当有万人。”

    蒯越与蔡瑁不禁相视一眼,皆暗暗叫遭,张羡若是手中真的还有万人,他们想要短时间内攻下坚城临湘,无异于痴人说梦。

    不过两人很快就镇定下来,他们本来也没想过能够一蹴而就解决张羡。

    张羡可不是什么易于之辈,要知道,他控制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巅峰时期人口超过两百五十万。刘表实际控制的南郡、江夏郡、武陵郡、章陵郡及南阳郡部分,人口不及荆南三郡。

    当然了,战争比的不单单是人口,刘表有大义名分,对治下控制力更强,麾下拥有无数人才,更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大军,武器铠甲也更为精良……

    总的来说,刘表对张羡有优势,但绝非压倒性优势。只是因为巴丘取得大捷,令蒯越和蔡瑁生出或许能够快速平定荆南的念头。然而事实却绝非那么简单。

    荆州大军在罗县休息一夜,次日继续南下,吴巨率兵两千随行。

    吴巨加入进来,武陵蛮却离开了,他们接受荆州牧刘表的印绶及赏赐,才答应出兵长沙,打下巴丘后,他们的任务完成了,自然就要打道回府了。

    蔡瑁爱武陵蛮骁勇善战,想要以重利诱其等留在军中效劳,却为武陵蛮几位精夫一口回绝。

    他们是蛮子,却非傻子,张羡的名声,即使他们居于武陵郡诸河流峡谷,亦多有耳闻。

    当初要不是刘表以荆州之主的身份,派使者对他们威逼利诱,他们都未必愿意趟这趟浑水。

    蒯越任由武陵蛮离去,不甚在意,这些武陵蛮走山险若履平地,山谷作战,是其长处,攻城作战,是其短处,接下来围攻临湘,他们基本帮不上什么忙。

    并且,如果武陵蛮久在军中,必然会引起汉军将士不悦。

    荆州大军继续南下,水军为之先锋,艨艟身覆牛皮,船型如梭;斗舰战棚女墙,甲士林立;楼船高大若山,威武壮观。以数百艘计的战舰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挤满整个江面,观者无不骇然。

    荆州步骑大军,总计超过三万之众,沿着湘江东岸行进,整支队伍延袤十数里,矛戟如林,旗帜飞扬,难望首尾。

    荆州大军水陆并进,直抵临湘城下。

    率先接战的是双方的水军。蔡瑁统领的荆州水军有楼船、艨艟、斗舰数百艘,战士过万。

    而长沙的水军因为之前在巴丘,就已经遭到重创,如今仅剩下艨艟、斗舰数十艘。

    两边实力相差巨大,开战仅仅不到一个时辰,长沙水军就被蔡瑁的荆州水军击溃,残存的船舰甚至不敢返回长沙营坞,直接举帆划棹,向南逃去。

    水战的失败在张羡的意料之中,然而他真正担心的却不是荆州水军,而是源源不断到来的荆州步骑大军。

    原本他还想趁对方刚刚到来,立足未稳之际,派一支精兵出城突击其前部,可他一见荆州军军容如此雄壮威武,心里不由一凉,当即就熄了心思。并且对临湘的未来,生出悲观之意。

    不过很快他就重新振作起来,他手中不仅有万余大军,更有临湘十万居民鼎力支持,刘表大军纵然人数再多,也难耐他何。

    就在荆州大军兵临城下之际,刘祝和王彊展开刘景交给他们的最后一项任务将临湘以南,数十家船场,数以千计的人,全部迁走。这件事之前不方便做,只有在这个时候,兵荒马乱之际,才可实施。

    所谓“南船北马”,船匠在江南,是十分宝贵的人才,不管势力大小,都需要他们为其造船,任何人都不会轻易伤害船匠。

    船匠声明无忧,又祖祖辈辈居住于此,自然十分抗拒迁移。此时形势危急,刘祝和王彊不得不动用一些粗暴的手段。

    一开始王彊提议将几个最死硬的船匠沉江,杀鸡儆猴。

    然而刘祝考虑到刘景素来看重名声,这么做无异于污其名,只是令士卒以刀矛胁迫,棍棒驱赶。

    在此期间,刘祝和王彊看到了长沙水军仓皇向南逃亡,也看到了在后面不停追杀的荆州水军。

    幸亏两人小心谨慎,身边并没有留大舰,只留一些小船,不然必会遭到荆州水军的攻击。



第二百章 北上
    随着荆州南北大战爆发,零陵、桂阳二郡唯张羡马首是瞻,紧随长沙的脚步,驱除郡县长吏,援助兵船、钱粮、资储。

    尤其八月过半,秋收完毕,零陵、桂阳二郡的稻谷,通过湘水、耒水,源源不断运往长沙。

    然而当巴丘战败的消息传来,零陵、桂阳二郡为之震惊,现今荆州大军随时有可能南下,二郡众多运粮船根本不敢继续北上,便暂时停留于三郡之交的酃县,一边观察形势,一边等待后方命令。

    未来长沙的局势,只会越来越糟糕,这批来自零陵、桂阳二郡的运粮船,不出意外的话,十有**将会原路返回。

    不过它们想要离开,还要得到刘景的同意才行。但是很显然,他不会同意,这批粮食,早已被他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刘景如今手下的兵力之多,绝非一县之地所能供养,就算有钟水、平阳二乡在背后鼎力支持,亦颇感吃力,等到蔡升、刘宗率众到来,粮食问题,必然会成为拦在他面前的头等大事。这批粮食,正好可解他的燃眉之急。

    当然,此事刘景以酃县长的身份来做肯定不合适,他会以张羡及长沙郡府的名义行事。张羡如今面临的形势极其严峻,肯定无暇理会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1...5152535455...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