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女好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熊猫探长
所幸太后亲近的魏嬷嬷从外面走了进来,向她打了个眼色,让梳头宫人下去,自己轻步走到陈太后跟前,柔声道,“娘娘,按您吩咐,已经让太医过去了。”
陈太后“嗯”了一声,继续端详自己发式。
魏嬷嬷自打进宫就跟在她身边,四十来年的惊涛骇浪,要说体察太后心意这件事,恐怕连她亲儿子都比不上。魏嬷嬷于是不再说魏美人这事,转而道,“这承喜有几日没来请安了,我看新上来梳头的都不如他用心,回头还得传他,让他把梳头的手艺再好好教教。”
陈太后素爱自己那万缕青丝。只是上了年纪,再是保养有方,也难免鬓角略微染霜,至于怎么把这抹霜色恰到好处的遮掩,那就是当年拂尘太监,如今内务府总管丁承喜的看家本事了。
“嗯,承喜前几日说,要出宫去看几家丝罗彩缎,免得被惯常送货的皇商给蒙蔽了,我也就准了,算算今日也该回来了。”
太后随口一句,里边涉及多少人家的饭碗活路,魏嬷嬷心里有数,也不多言,转而笑着上前,打开镜前两个妆匣,温言浅语的跟太后研究起簪子、首饰的搭配来……
第九十一章 大朝
昨日这场杀戮,不仅让九五至尊发作了个不长眼的美人,也让性情豪迈、爱与各路豪侠打交道的楚王,不理朝政、只爱字画但儿子最多的齐王,以及当朝内阁里一只只的老狐狸们彻夜未眠。
可以说,但凡昨夜还能睡得安稳的,都是消息还不灵通的。也就意味着这些能够高卧的人不仅还没拿到帝国这场顶级权力游戏的入场券,甚至连旁观券都远还没够着——可见有时候黑眼圈也不是烂大街的批发款,谁想挂就能挂得上,也要讲究个按资排辈。
这第二日正是十五大朝,京城六品以上官员并大半勋贵入朝觐见。
天光乍亮,云蒸霞蔚。
早已按品级守在宫门口的大大小小官员虽不敢高声语,但也免不了各自挨着同亲近的科、同年、同乡之类故旧,悉悉索索的说些个官场之事——其实说白了,跟后院妇人唠叨七大姑八大姨之类的八卦没什么两样。
挨着一侧宫墙角后排站着的李四才,今日一身青衣官袍收拾的格外齐整。要知道除了太祖初年还不成规矩的乱哄哄上朝之外,能挤进这每月一次的大朝宫墙就是普通士子读书人终其一生梦寐以求、却罕能到达的荣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寒窗十年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可多少人读白了头发,也没能中上个举人,更不要说进士及第,京官六品了。
太祖初年那会儿倒是容易不少。太祖皇帝英明睿智、雄姿英发、顺天应命打下这江山,很是看不惯前朝皇帝的懒散。皇帝都不上朝,如何统御天下如何震慑宵小难怪失了江山社稷。
于是太祖一登基就把前朝一旬一朝的规矩,改为了两日一朝。每隔一日就聚集京内七品以上官员议事,谓之“不懒政、不怠政”。
上朝议事,议的是军国大事,要是面面俱到,天下数十州的大小事宜,就是从天亮议到天黑也议不完。
且不说这些六七品的小官们能懂多少大政方针,能有什么发言机会,他们哪里有资格住在皇城根脚下
于是每隔一日,六七品的绿袍、青袍小官们不到半夜即起,从自己家里大老远的赶往宫城,苦不堪言也就算了,到了那经常发现连站的地方都没有,只能人挨着人缩成一团,好歹算是挤进朝堂,哪里还有什么丰仪可言
一到下朝,则是呼啦啦的一大群人,直奔各自车马。各位大佬们当先,有豪奴驱使,自然不怕,小官们则经常因为找不到车马堵塞宫门。一次推搡之下,竟然踩死了三个,踩伤了十余人……
太祖皇帝其实早就后悔了。
一天隔一天,全京城大小官员加上勋贵和来朝公务的地方官吏,乌泱泱数百上千人。宫室就那么大点地方,冬天还好,只是眼烦。夏天那腌臜味道,简直了!饶是太祖武夫当国,不算什么讲究人,也是被熏得胸闷气短。
终于当上皇帝的太祖发现,原来当皇帝是个技术活,勤快不勤快实在不体现在这上不上朝上。他每天需要与之商议的最多不过几十人,剩下那一堆挤在一起,除了让他眼晕,全无半点用处,甚至因为每隔一天就需要聚集一次,严重耽误了这帮人真正给他干活的时间。
金口玉言,哪能随便更改这会儿改说一旬一朝,那不成了跟前朝一样的“懒政、怠政”吗要知道这可是他给前朝皇帝按的大罪之一,也是他自己承接天命的理由之一。
直到那次推搡踩事件,太祖皇帝才算找到了台阶下。他先是震怒,读书人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堂堂朝廷命官竟然为了车马之事就互相踩死好几人,还能指望你们牧守天下还能指望你们经世济民再就是顺水推舟,下令将朝会分为大朝、小朝。
小朝为三品以上在京官员为主,及有实职的伯以上勋贵参加,仍是一天隔一天召开,议论国事,是正儿八经的朝务。大朝则包括京城六品以上官员并子以上勋贵,每月十五召开一次,算是给低品级官员面圣机会,几十年演化过来,已成为仪式性朝觐为主的定例,顶多宣布些小朝已充分商议通过的政令之类。
李四才虽然不过六品,猫了个大朝的边,但他所在的户部是仅次于吏部天官的实权单位,他更是户部侍郎蔡嘉义,那位有望登“计相”位置的得意门生,再加上李四才本人颇会经营,同僚之中很有几分雅望,所以很有些个愿意跟他捉堆挨着。
这样的场面,虽然没有明确的规矩,但多少年下来也基本形成惯例——那就是级别越低来的越早,而那些府邸离宫城挨得近的大佬们反而姗姗来迟。
眼见着时辰离正式上朝还有那么会儿功夫,李四才便跟旁边挨着另几位一样青袍的礼部、刑部同年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些个俗事。
别看这聊天不起眼,这也是李四才等低品级官员每月来此大朝的重要工作之一一——他们这些后排站着的,眼神略微差点儿,那都看不见陛下圣颜。说是朝觐,几人能走到陛下跟前十丈
大冷天半夜出门,一是规矩所在,二是体面荣耀,但要说实在,还得数这朝前和朝后的同僚闲叙——多少交情就是这么叙出来的,多少利益就是这么交换起来的。
李四才左边的刑部主事长得云淡风轻,说起话来却是爽利,“这尼玛的才十一月,怎么这般冷冻得老爷我的脚趾头都要掉了。”
旁边黑脸的礼部主事笑了,“你小子好歹也是二甲头名的及第,说起话来能别这么下里巴人吗”
“老爷我妙手著华章,但一样吃喝拉撒睡,一天到晚文绉绉,那是落第的酸腐秀才。”刑部主事挥了挥手,毫不在意的笑骂道。
“哈哈哈,要不怎么说老哥你是妙人呢!”李四才拍着这不讲究的礼部同年肩膀道,“咱们这品级,也就是挨冻的命,要几时跟那阁臣一样,我也晚点出门,反正不耽误。”
“切,那可不好说,”旁边另一青袍官员贼眉鼠眼地望了一圈,见都是熟人,便小声嘀咕道,“你们没发现今日大朝颇有不同吗”
李四才等几个纷纷将疑惑眼神丢向这出言之人,这人脸上大有得色,愈发小声道,“你们没发现,今日阁臣们都来的特别早吗”
经他一提醒,李四才他们几个才发现,往常总是按点入朝,顶多早到半刻的几位内阁顶级大佬,果然已经悉数到场,正在宫门口最前排处等候。
第九十二章 八卦
“不对,这是出什么事了。”那位言语豪放却心思细腻的刑部主事最先反应过来,他将眼光投向最先发现这一情况的那位青袍同僚。
“哎,哎,别看我,”那人见一旁数人全都盯上了他,很是招架不住,“哥哥们,老弟我只是读书不用功,所以眼神好了些,我要知道出什么事,还在这里站着干什么我也坐前面去了。”
虽然一样等宫门开,但一品的大佬们可不像他们似的墙边站着,自有太监搬来座椅。只是往日里大佬们更喜欢卡着点儿直接入宫门。今天这般委实不一样。
其他官员似乎也逐渐发现了今日的不寻常,俱都凑堆窃窃私语。李四才抬眼忘了下前面蔡嘉义方向,只见蔡嘉义脸沉如水。
似乎感受到了有人注目,蔡嘉义回望过来,见是素来倚重的爱徒李四才,便轻轻摇了摇头,便又回头不语。李四才明白,这是让他今日老实旁观,勿要莽撞的意思。
他仔细观察周围,同是五六品的青袍、绿袍官员多半好奇,小声猜测议论着。三品、四品的朱袍、绯袍官员则多是垂首肃立,似乎闻到了什么风声。宫门前坐着的一品紫袍大佬们,则是闭目养神,一派沉静状。
果然没过多久,外面就隐隐传来得得得的马蹄声。
李四才神情一震——宫门之外是内城,自太祖那年发生踩踏事件以来,早有规矩:百官于内城策马是为大不敬。所以哪怕是阁老们也都是在内城门口换轿,由着轿夫们稳稳当当地抬进来的。
既不是朝臣,那显而易见,这会儿来的只能亲王了!这个猜想让青袍小官们颇为振奋!
要知道以位列大朝为荣的,多半是低品级官员。如蔡嘉义等陛下信任的重臣,因大朝不是议事之地,自然也就不是他们的征伐之地,不过是按例到场罢了,没什么好起劲的。
至于几位亲王,李四才来京半年多,也算参加了五六次大朝,却是从未见过。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有次跟刑部主事笑谈此事时,那位斯文相的老哥毫不客气道,“你当王爷们如我等爱挤这热闹呀,老子我参加大朝几十次了,也就见过两次楚王、一次齐王。”
楚王好武,齐王好文,赵王虽然回京但据说一直在养病,正当李四才疑惑今日来的究竟是哪位王爷时,外面竟然又传来一阵一样的马蹄声!
没想到今日竟能得见两位亲王同朝,这实在是十年难见的稀罕事!
李四才等人抬眼望去,只见一辆宝蓝马车在前,拉车的是一匹中原难得一见的神俊大马。一辆银灰马车在后,拉车的是一匹不带半点杂色的纯白神驹。两辆马车均是亲王规制,帏帐绣有龙纹,龙爪、龙身栩栩如生。
两部马车徐徐走来,沿路大小官员纷纷避让,垂首作礼。
几位闭目养神的大佬们虽然年纪一大把,平日里一幅龙钟相,但显然关键时候的耳力并不比李四才这些正值壮年的年轻人差。马车刚进内城,便各自齐齐启开双目,从座中站起,待这边马车停稳,便移步上前,拱手作礼。
至于周围其他品级略低的自然识相,早已远远退开,不给大佬们添堵。
当先走下宝蓝马车的是一身材高大、面目爽朗,身着同色织锦龙纹袍的四十来岁男人。李四才旁边的刑部主事怕他刚来京城不知行情,轻轻推了下他,作口型道,“楚王”
李四才家里是专门给宫里卖布的,哪能看不出楚王的袍色一见那身衣服就知道来人是谁,但他还是颇为承情的朝刑部主事拱拱手。毕竟衣服熟悉,人却还是第一次见。楚王系先帝长子,比陛下还要长一岁,今年该有四十七样子了,正合这人长相。
紧接着走下另一辆银色马车的是一留着美髯的中年文士模样男子,身着同色织锦龙纹袍。李四才心想,毫无疑问,这就是陛下一母同胞的太后幼子,齐王了。听说齐王不爱朝政,平日只以书画文章为乐,看着果然书卷文雅。
其实就李四才这不过六品身份来看,今日这上朝的异象实在与他没半毛钱关系。旁边的刑部、礼部主事等好几个青袍同僚显然也都很拎得清自己斤两。
楚、齐两大亲王齐聚所以阁老们早早到场,至于亲王们为什么今天想着来上这大朝,就不是他们可以胡说八道的了。妄议朝政的罪名可大可小,万一运气不好,再加上个刺探禁中,那这脑袋能不能留住也都是都是两说了。
所以这帮青袍小官们一个个只图看热闹,并不去揣度那些有的没的,毕竟这样的场面实在难得一见。仗着自己位卑职低隔得远,大佬们谁也不会留意,他们还一个个挤眉弄眼,做着口型,八卦着楚王头冠珠子大,齐王腰间美玉值千金之类又安全又稀罕的琐碎事务。
楚王豪迈,齐王风雅,阁老们能爬到这位置自然也是丰仪轩阔。小官们离得远,大约也能听见这些大佬们相互寒暄致意的话音。他们平日哪里得见这些个大人物哪怕出身富家如李四才,那捧着银子,也是休想进的了这些人物府邸的。
为而小官们边悄悄跺着冻得酥麻的双脚,边心下得意:今日虽半夜出门,宫门口足足冻了一个多时辰,但日后跟那些没资格上大朝的更低品级官吏和后辈们吹嘘起来,那谈资也是足够了得——总算没有白挨冻!
眼看着大朝时间将至,在一有品级的内宫太监指示下,一队一身铁甲的侍卫上前,将红漆大铜门的门栓取下,百官准备入朝。
李四才这样的青袍小官也停止琐碎的八卦,收拾起嬉笑神情,各整衣冠,排好队伍,跟着前面服朱着紫的高品官员们一起预备入宫城。
正在这时候,突然,由远及近,又传来一阵马蹄声。
这次的马蹄声全然不同于楚王、齐王驾到时的从容优雅,更没有后面跟着的马车的车辙之声。
马蹄声得得敲打在众人心头,是谁胆敢在内城策马奔驰
李四才他们本就在队尾,离宫门最远,也就离来人最近。那刑部主事主管缉盗之事,反应比其他人更快一些。他倏得停步,一把拉住前面的李四才。李四才先是被他拉得一愣,紧接着也听到了那急促的马蹄声声。
第九十三章 亮相
说时迟,来时快,不过数息功夫,一骑黑衣黑马便已沿着青石铺就的这条民间所称“青云路”往宫城门口这边而来。
青袍、绿袍的小官们显然颇为知趣,不管来的是哪路神仙,但凡敢在内城纵马的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看个热闹而已,回头被踩伤、踩死,那可真是有冤没处诉。为而很是见机得快,哪怕反应略慢的也被相好同僚拉着,上百人流直如潮水倾泻般,迅速向道路两旁退去,让开一条足有五六尺宽的大道来。
黑衣来人倒也没有拿这些小官们作伐的意思,大约十几丈前就勒马减速,却也并不下马,只高居马上,策马踱步向宫门口而去。
李四才在下面偷偷抬眼打量,只见此人面容冷峻,双眸似剑,身量颇为高大,但不大好辨年岁。看他样貌似是二十余岁,看他气势要说三四十岁也说的过去。
他身下骑着的大约就是书上所说的的汗血宝马,吐气如雾,蹄大如碗,汗如血浆,跟楚王和齐王的座驾比起来,样子实在说不上好看,却多了几分野性和凶悍。
此时已是上朝时间,天光大亮,有金乌破云而出,将光芒洒向宫城内外。李四才悄悄再看时,只见来人的黑衣在初升的旭日下,隐隐有金芒闪动!
是他!
他一旁的刑部主事也是聪明人,几乎与李四才同时猜到了来人身份。
“赵王”两人低着头,同时做出口型。
这样的发现自然是捂不住的。联系之前坐着马车进来的楚王、齐王,有心之人很快猜到这个单人策马进来的黑衣男子正是赵王!
垂首恭立的青袍、绿袍小官们低着头,貌似恭谨,却纷纷用眼色传递着这个惊人的消息。
国朝一共就三位亲王,平日大朝一年见不到一位,今日却同时见到三位!更有传说中的赵王!
这实在不能怪青袍、绿袍小官们瞎激动、没见识。虽然大家都知道赵王系先帝幼子,但他早年养在宫廷,外间低品级官员哪里得见待到后来则直奔北疆,十年未曾回京,哪怕先帝大行也未曾露过面。今年初倒是听说回来了,只是不知怎么的,年纪不大就病体沉重,各类朝会也从未出现过,所以这些青袍、绿袍小官压根无人见过其真容。
真是不枉脚跟冻疼啊,今日实在大有收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