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女好嫁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熊猫探长
高居马上的顾长风神情冷凝,面容端严,视道侧百官如无物,径自向宫门前走去。
待到离楚王、齐王及几位阁老两三丈远时,顾长风跃身下马,拱手作礼道,“见过两位兄长,见过各位大人。”
“四弟今日好气派!不是说来了京城就水土不服吗今日看着很是健朗啊!”楚王阴阳怪气冷哼道。
顾长风朝内宫方向拱了拱手,沉声道,“托赖陛下鸿福庇佑。”
楚王一愣。他的年龄实在比顾长风大太多,顾长风被先帝捧在手心里时,他早就出宫开府,自己孩子都比这个父皇晚来的麒麟儿大,所以真正接触并不太多。只是各路线报均称这个弟弟寡言少语,没想到今日不过堵他一句,他就这般滑不溜手,于是楚王只好把下面没病装病、大不敬、欺君这几顶帽子暂时揣在怀里了。
“既然好了,就多养养,不要到处乱跑,省的再复发。”楚王咽不下去,继续道。
这话就不大好听了。顾长风这病是怎么来的,大家几个再清楚不过,这复发是什么个意思
“大哥也要注意身体才是。”顾长风不动如山。
齐王站在一旁有点尴尬。自己这两位兄弟虽然一个话多些,一个话少些,但刀光剑影间,显然都很有把话头聊死的天分,而一旁的老狐狸们个个不动如山,作装死状。
“长风,大哥也是有段日子没见你,所以多关心了几句。”说着齐王便把视线投向一旁的首辅季明泰,“老大人,我看时间也不早了吧”
“殿下说的是。陛下见几位殿下同气连枝,同赴大朝,必然心生欢喜。”这季首辅不出言则已,一出言就见风范。一句话把兄弟情,君臣别说得再清楚不过。既恭维几位王爷兄弟情深,更点名立场身份,提醒他们别太过分,这天下还是龙椅上的陛下说了算。
其余几位阁老们似乎也睡醒了,有了季首辅开头,俱都言笑晏晏,说起难得见到几位殿下类似的喜庆话,簇拥着他们三人往朝堂大殿而去。
皇帝寝宫这边则是一片死寂。地上是摔碎的茶盏和满地没来得及收拾的茶水。
大太监宝成缩在后面,看着地上抖如筛糠的报信宫人,恨不得把自己身体变得更薄一点,直贴着嵌进那墙里才好。
刚才宫人来报,昨日被自己拦在内书房外面并奉旨赶出去的谢美人挣扎了一夜,今早太医去看,竟然落红了!
宝成仔细回忆了昨日景象,不管是拦还是赶都是陛下吩咐的,自己也是留着日后好相见的意思,言语、动作都还算轻柔的里去,可谁知道能出这事啊!
本就一夜没怎么睡的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当场怒极,此时更是脸色青黑。
说起来他不愧是与齐王一母同胞,面容最为相像,年岁差的也不是太远。但不知是因为过于忧心国事,还是过于操劳家事,照理不过四十五岁年纪,看着却已有了老迈的样子。
尤其是今天,哪怕那身明黄的天子服,也没法提亮他的气色,反而映衬的他脸色更加晦暗。
“难道这就是命……”皇帝喃喃自语,满屋子没有人敢做声,落针可闻。
沉吟半饷,“我不信!”皇帝紧紧握了下自己的掌心,缓过神来唤道,“宝成。”
宝成忙不迭地跪下接旨。
“把谢美人宫里和她昨日见过的所有人都抓起来,一个个好好问问。她平日没有那么娇纵,昨天是谁怂恿她非要来送汤但凡她提一句有身孕,朕哪里会发作她可见月份尚浅,她自己都不知道。那么又是哪个知道的人,设下这连环套……”
“是。”宝成赶忙应下,想了想,又忐忑地问道,“太后娘娘那边呢”
皇帝略一顿,“母后那边就不要去惊动了。落红之事也不要外传,免得有些人太开心了,当真朕的面遮不住……”
皇帝眯起眼,望了望外面的辰光,疲倦道,“上朝吧。”
他知道今日那里有还有另一场仗。
第九十四章 朝堂
李四才这样的青袍小官虽然能挤进大朝的大殿,但位置可想而知,还是靠紧里边的墙根角落站,只是一样是墙根,大冷天的,实在比外面的墙根舒服不少。
要知道品级越低,人数就越多。
比如一品大员,那就是阁臣的待遇,哪怕把从一品都算上,举朝也不过十余人,其中还包括三位虽然占着正一品高位却早已出不了门的三朝元老,两位在南疆、西蜀领兵的勋贵大将,所以每次大朝,紫袍的大佬们不过五六人而已,舒舒服服地占着中间最前排。
绿袍、青袍就多了,满大殿里大半都是他们。虽然太祖皇帝在分大小朝时,将之前七品以上官员均须入朝的门槛调高至六品,裁掉了两百余人的上朝资格,可几十年更替下来,如今的朝堂也不再是国朝初年的草台班子了,官员人数大大增加。
刑部主事跟李四才颇为投缘,两人还是挨着一块儿站。大朝自然讲究肃穆规矩,但反正陛下还没到,人那么多,负责朝仪的太监们也管不过来,刑部主事照样悄悄跟李四才说着小话。
“四才兄,咱们可得加把劲啊。照眼下这势头,若是宫室不扩建,要不了几年,我看这大朝门槛就得提到五品。咱们这要是上不去,以后每个月倒是可以省了这趟半夜出门的差使了。”
李四才笑道,“彼此彼此,再不长进,这可不就是青云路断嘛。”
两人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等皇帝驾临,但今日怪事特别多,等了一柱香功夫,也没个动静。“今日这阁老们来得早,王爷们来得齐,怎么陛下倒是来得迟呀”刑部主事耐不住性子,问道。
李四才跟他近些时日已颇为熟稔,晓得他性子活泛,故而笑着朝门口站着的黄门小太监努努嘴小声道,“这事你当问伺候陛下的公公们,老爷我哪里知道”
刑部主事憋住笑意,用胳膊肘推了推李四才道,“在我面前装什么装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你家恩师近来多次被宣入宫,消息自然灵通。”
“慎言。”李四才脸色略沉,提醒道,“你我这等微末职位,知道那么多可不是什么好事。”
刑部主事并不见怪,也就不再刨根问底,转而又跟李四才八卦起赵王来。“这赵王我还是头一次见,以前只听说北疆兵马称雄,今日看来果然威仪不凡,就是看着不大好打交道的样子。对了,他那服色怎么与另两位亲王不大一样你家自来给宫中供着彩缎绫罗,这事你该最清楚不过了吧。”
这倒没什么可隐瞒的,李四才小声道,“贵人们小到鞋履,大到衣袍都是有定制的,”他又朝稍前面的礼部主事努嘴道,“他们该最清楚才是。但凡穿错了半点,说小了是有失体统,说大了那就是……”李四才做了个“逾制”口型。刑部主事会意点头。
“赵王这亲王袍乍看跟跟另两位殿下不同,其实那只是因为黑色浓重,且金缕织得深,所以不那么显眼。你仔细看看,三位殿下金龙图案略有不同,但规制是一模一样的。只是另两位殿下的金龙是绣上去的,所以分外夺目,而赵王这金缕是织进去的,所以须在光线下走动时才见流光溢彩。”
刑部主事在李四才提点下,伸长脖子朝前排仔细看了数眼,只见赵王深黑袍服背影在大殿之中格外醒目。渊渟岳峙,不动如山。可光影交替之间,袍服上的金龙仿若活物,似在游走闪动,栩栩如生。比起楚王、齐王周身的金光闪耀实在另有一番巧思。
他悄悄对李四才竖起大拇指道,“老兄有见地。”又小声道,“这赵王果然有眼力,选的这亲王袍既不显山露水,又彰显身份,比起,呃,其他那些来,有格调!”他虽然性子豪放,但也不是莽撞人,点到即止。
李四才见他说的好笑,又接着道,“你当你裁衣服,自己随便选呀先帝当年给几个儿子封王,别的我不知道,但光为了赵王这件亲王袍,就换了内廷织造坊两任首领。织造坊网罗能工巧匠,日夜赶工,足足奉上了数十款式样,先帝才定下了这款。”
刑部主事啧啧称奇,“要说这当老子的偏心起小儿子来,那可真是没个完呀……”
这话可就不好再往下深讲了,李四才赶忙给这要跑偏的刑部主事一个眼色。刑部主事会意,也马上截住话头。
正在这帮青袍小官的无聊八卦中,九重宝座那头传来太监略显尖利的声音,“陛下临朝!”
“吾皇万岁,万万岁!”
满殿所有人躬身跪拜。
“免礼,平身。”上面传来皇帝平静的声音。
待到众臣站定,皇帝望了眼下面站着的群臣,望了眼群臣前面站着的三个兄弟。楚王野心勃勃,一片狼子野心。齐王默不作声,却想火中取栗。赵王呢,这个最小的弟弟,雄姿英发,气势逼人。十年的时间,让他从一个宫闱中的瘦弱聪明少年,成长为一个身经百战,手握十万大军的将军。
这江山啊,父皇,今日此局面可是你能料到的或者是你所期待的或者也是你所不愿看到的
昭平帝久久无语,直过了半饷才开口道,“今日难得楚王、齐王、赵王都来此大朝,朕心甚慰。”转而又对前面最右侧站着的赵王道,“今日见你来朝,可见是身子已经好了,朕放心不少。只是听说你昨夜又去京郊狩猎,这可不是养身的道理,要适可而止。”
赵王躬身聆听圣训,拱手道,“谢过陛下挂碍。臣弟身体已然无恙。只是京城养病待久了,难免疲乏,故而昨日又动身出门发散了一趟。”
楚王冷哼道,“京城可不比你们北疆,地广人稀由着你驰纵,这里是有规矩的。”
齐王笑着打圆场道,“陛下说的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四弟莫要杀生过甚才是,以免有伤天和。”
赵王显然不是来听道理,或者讲道理的,杀都杀了,你们明白底线就好,故只沉声道,“陛下英明。”
昭平帝温和地笑,“说起来,也是朕的不是。赵王为朝廷牧守边疆十年,控遏关塞,保中原平安,有大功于国。只是先帝素来怜你,若知你餐风饮露,沙场喋血,必要怪朕这当哥哥的没有照顾好你。既然身子已经好了,那就在京城住下,朝廷当值,一样是为国效力,先帝有知必也是欢喜的。”
说完,也不待其他人进言,昭平帝轻轻摆手,一旁小太监拿起早已拟好的圣旨道,“陛下曰,今有幼弟长风,十年征战杀伐,于国守土,于民护庇,故赐良田千亩,赏亲王双俸……”
第九十五章 留京
宣旨的太监带着他们这个群体特有的阴柔尖利,饶是嗓门不算高,一通圣旨念下来,大殿内数百群臣也俱都听得一清二楚。
除了叙赵王之功及赏田俸帛绢之外,昭平帝拿出了实在货色,令赵王以亲王身份,代替已然老迈的户部尚书,执掌户部,成为了首个真正入朝的亲王!
楚王闻听得此,当即变色。
齐王面容不变,但宽袖之内的双手已然握拳。
首辅季明泰身后的几位阁老也是面色一沉。显然他们也没想到皇帝竟然拿出了这样的筹码将这个四弟留在京中,姿态不可谓不诚。
赵王闻听得此,长眉轻轻一挑,微微转头看了眼另一侧老而不朽的季首辅。
老狐狸毫不在意地迎上顾长风眸光,待到宣旨太监念完,当先出列,对顾长风拱手道,“恭喜殿下,以后户部还请殿下多多费心。”
户部尚书年纪一大把,告假不朝已经大半年,户部日常事务多由左右两位侍郎共商,而其中又以蔡嘉义为首。
按当朝例,六位阁老每人主管一部,并总归于首辅。但自从主管户部的李阁老因病还乡,阁老位置就一直出缺,首辅季明泰便自己遥领户部。为而这会儿季首辅先出列道喜也在情理之中。
站在最后面的刑部主事挤眉弄眼,用肘戳了戳李四才,作口型道,“恭喜!”
李四才不搭理他。喜从何来
近些时日,因为连续办了几件让让蔡嘉义非常满意的事,李四才终于真正走进了蔡府书房,也才开始知道一些朝廷内幕。今日听得如此宣布,既感惊讶非常,又觉顺理成章。
户部尚书之前多次因病求去,陛下却一再挽留。相反主管户部的李阁老一递辞呈,陛下就当即同意。要说老病,户部尚书都不能理事小一年了,而李阁老不过才病了三个月。
当时他在蔡府跟蔡嘉义亲信幕僚商议此事时,也都不着头脑,想来想去,也只能猜测咱们户部这位老尚书简在帝心,而李阁老相比之下差点意思了。
蔡嘉义一心谋的是尚书位,离入阁那资历还差的远,故而只能继续云淡风轻。倒是其他几派,为了填补李阁老空出的这个缺位,不仅背地里暗潮汹涌,连明面上都差点鸡脑袋打成狗脑袋,前几个月闹的很是不像。
这派推举甲,那派就丢出甲贪墨的罪证。那派推举乙,这派又丢出乙渎职的罪状。到后来各派乱战,更是互相间连二十年前违制逛青楼的事情都被翻了出来。陛下气得头疼,直接在小朝会上开骂,既然举朝都没有贤臣,那就空着吧,户部由首辅遥领。
当时身在其中,因为没有利益关系,李四才也就只当看个笑话。唯有蔡嘉义沉默不语,只说看不透。
现在回过头来,原来一切早有定数。帝王心术果然深不可测。
不让户部老尚书告老还乡,不见得是什么君王情谊,而是要他占着这个位置。至于让李阁老走人,那是为了腾出户部的顶头上司,也顺便扔出这个鱼饵,看看举朝的派别风向。
下面人不知就里,争个死去活来,在皇帝眼里实在是一场笑话。
如果自己没有料错,陛下早已属意赵王执掌户部,所以提前帮他搬掉李阁老,免有掣肘之嫌,又留下老尚书,便于随时腾位置。
李四才觉得自己实在嫩了点,草灰伏线原来是这么个玩法的。他抬眼望了下蔡嘉义方向。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蔡嘉义侧脸,座师似乎仍是一幅喜怒不形于色的淡定模样,李四才心内安定不少。
青袍、绿袍小官们没几个能接触到朝廷核心权力圈,这道突如其来的旨意,让他们颇有点摸不着头脑,私下里各自交换着眼色。
本朝亲王很少参政。比如楚王、齐王,虽然各类大场面都少不了他们的位置,但多半是清贵有余,富贵滔天,却不沾染什么俗务,并不直接插手六部之事。这个从未见过的赵王,头一次上朝,就开启了本朝亲王参政的特例,实在是耐人寻味。
至于着绯色、大红官袍的三四品朝堂中流砥柱们就要想的更远了。陛下至今膝下空虚,背地里既有大行之后传于齐王嫡子的传言,也有复归先帝长子楚王系的流言,今日又杀出这个赵王,这是兄终弟及的兆头吗这朝堂真是更热闹了。
皇帝高坐龙椅,他望着下面文武百官们貌似恭谨,实则暗流涌动的神色,又回头看向阶前楚王、齐王、赵王三兄弟。
他与首辅季明泰视线相交,又轻轻分开。这位从他没当上太子起,就辅佐跟随的侍讲,伴着他一路走上帝位,也登上了人臣的至高点。
今日这道圣旨就是他跟首辅密议了许久的结果。
一旦放赵王再回北疆,那就如纵虎归山,帝国的北大门就全在这位心思不明的幼弟手中。如有不臣之心,甚至勾结外族,那么由北至南俯冲而下,铁蹄声声中,这京城要不要迁都甚至易手都是两说。
至于说这幼弟没有造反心思,真如先帝期望的那样一生忠诚为哥哥守国门,那真是再好不过。只是人心,赌得起吗
丽妃当年真的是病死的吗先帝为什么要亲自抚养这个小儿子而在他奔赴北疆的路上,一程又一程的劫杀,寄望于幼弟全忘了,似乎不是太现实。这里面的一桩桩,一件件,当然不全是他出的手,但也少不了推波助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