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相较于保宁,成都对于大西军的意义显然更为巨大。

    当初义父率领大西军入川,就曾经明确的表示要以成都为中心经营四川。

    如今义父虽然已经不在了,可他的经略仍然深深印在张定国心中。

    无论如何成都一定不能失!

    清军攻打魏城摆明了是想进一步攻取成都,张定国一定不能让他们的诡计得逞。

    当然,张定国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一定能短时间内拿下魏城。为了确保成都的万无一失,他准备派人去送信。

    当然魏城是肯定无法经过了,只能绕远。

    但这也总比耗在这里强的多。

    成都城中有几万留守的西军,只要把消息带到命他们严防死守,即便清军有所图谋也不可能成功。

    何况魏城这里有张定国拖着,清军一时也分不开身。

    即便清军分兵,也不可能对成都造成太大的威胁。

    这点自信张定国还是有的。

    相较于成都,魏城不过是一弹丸小城,只要清军不能直接威胁到成都,便是让他们暂时占据魏城也没有什么关系。

    反正张定国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耗下去肯定是对西军有利的。

    毕竟西军可以算是主场作战,而清军则是孤军深入。

    魏城中的粮食有限,吃完了这些粮食清军想要去打粮将会十分困难。

    华夏儿女谁不知鞑子之残暴,他们是不会给鞑子提供粮草的。

    想通之后张定国便开始双管齐下,一方面派人去成都通知守军提高警惕,另一方面继续派主力和魏城清军进行缠斗。

    张可望回到成都之后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他一路逃亡生怕被清军追上,竟是连梳洗都顾不得,整个人和从泥地里刨出来的一样。

    他先是好生沐浴了一番换上一套崭新的衣衫,整理了一番仪容。

    随即他召集了成都城中所有守将。

    如今义父已死,他作为长子当然该继承大统,继续领导大西政权。

    如今的形势十分危急,整支大西军都面临生死存亡。

    张可望先将张献忠战死的消息告诉了诸将,随即表示希望诸将能够在他的带领下一致抗虏。

    诸将自然没有什么好说的。

    张可望本身就是被张献忠当做接班人培养的。

    张献忠还在世时,内政都基本是交给张可望处理。

    如今张献忠战死,张可望即位是为理所当然。

    他们一概表示支持张可望继统。

    再怎么说这也是一份从龙之功啊。

    你不抢就被别人抢了,还是应该先下手为强。

    张可望对成都诸将的表现很满意。

    有了这些人的支持,他大西共主的身份便得到了巩固。




第三百七十章 国主(第二更!)
    张可望一直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只不过张献忠还在的时候他的野心一直被压制,不得不有所收敛。

    张献忠突然死亡却给了张可望机会,使得他能够填补张献忠死去留下的权力空缺。

    权力就是一剂春药,可以让人迅速的膨胀。

    至少在眼下,以大西皇帝自居的张可望觉得自己前所未有的强大。

    只要能够抵挡的住清军的这一波攻势,他就有足够的时间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军屯。

    军屯是张可望最为推崇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一切优质资源都会得到集中分配。

    在太平年景这个优势或许并不明显,但在乱世,这毫无疑问是效率最高的模式。

    张可望对于军屯的推崇说来还是源自于明太祖朱元璋。

    这位泥腿子皇帝对于军屯大力推行,依靠着军屯发家最终坐上了龙椅。

    张可望想要复制这一过程,他也知道这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必须得去尝试。

    当初朱元璋起事时难道就可以断定自己将来一定会得天下?

    还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水到渠成才继位称帝。

    张可望自诩不比朱元璋的资质差,凭什么朱元璋做到的他做不到?

    缺的只是一个时机罢了。

    张可望深吸了一口气攥紧了拳头。

    他有这个信心夺取天下,成为一代雄主。

    当然,眼下当务之急是击退来犯的清军,保证大西军对于四川的控制权。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后面的诸多事宜才有意义

    报,启禀陛下,有来自东边急报!

    张可望正在为如何应对清军的猛攻而犯愁,突然有亲卫来到殿外高声唱报。

    张可望皱了皱眉,还是叫亲卫把急报呈递了上来。

    这个时间点,从东边来的急报

    张可望还是感到很好奇的。

    待他拆开信纸来看的一瞬间,精神为之一振。

    这是张定国的亲笔信!

    张可望与张定国这么多年来朝夕相处绝不会认错。

    张可望十分激动,连忙看了下去。

    信的内容很简单,说了两点,一是张定国正和清军激战于魏城。二是请求成都方面严加防备,清军随时可能杀往成都。

    只是通篇没有提到张可望。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

    张定国既然已经到了魏城肯定已经见到了保宁的惨状。这种情况下认为张可望已经死了也很正常。

    张定国不可能意识到张可望死里逃生,更不可能意识到张可望已经逃往成都。

    张定国写这封信只是单纯的向成都方面示警,让他们为即将到来的激战做好准备。

    换言之,成都的守将是谁,主事人是谁根本不重要,张定国只是在尽自己的义务。

    张可望感慨万千。

    危难之际张定国这支兵马尤其显得关键。

    张可望当然要争取。

    当然他不是以张定国义兄的身份,而是以大西皇帝的身份。

    他觉得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告知张定国他已经登基称帝,并要求张定国对他效忠。

    如今张献忠,张文秀皆死。大西军中唯一有实力威望和他分庭抗礼的就只有张定国了。

    张能奇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止差了一星半点。

    只要张定国愿意俯首称臣,张可望便能整合大西军阵营全部的资源,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主。

    所以他急不可耐的写了回信,回信之中便以皇帝的口吻命令张定国停止与清军缠斗,速速率部回援拱卫成都。

    写好信之后张可望将其封好命人火速送往魏城。

    如今的形势实在是太混乱了,但也正因如此,让张可望觉得十分刺激。这场春秋大赌他一定要下注且一定要赌赢

    文安之静静看罢圣旨,喟然长叹一声: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想不到东虏已经越过大巴山进犯四川,并且大败西军于保宁。

    张献忠也在这次战斗中意外战死。

    文安之当然不会怀疑圣旨的真实性。

    据说陛下设立的内厂军情司在各地都有探子。

    这些探子平日里看来与寻常百姓无异,故而不会引人怀疑。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却能得到极为重要的情报。

    正是靠着这些情报,内厂军情司成为了天子最信任的机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

    想必这一次东虏进攻四川的情报也是内厂首先爆出的吧。

    东虏憋了小半年终于有大动作了。

    还在南京的时候文安之就觉得东虏不会安于现状。

    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天下,把天下人变成自己的奴才。

    山东大战受挫只会让他们的计划稍稍推后,却不会让他们的野心消失。

    只是文安之没有想到东虏会选四川做突破口。

    四川的重要性当然很高,但与山东,湖广是没法比的。

    东虏这么做难道是想以四川为跳板进攻湖广?

    不然只是单纯的经营巴蜀没有任何意义啊。

    四川再是天府之国也不可能养得起北地几十万大军。

    文安之背负双手在屋内来回踱步,最终还是决定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如今曾英沈复等将还在云南。

    文安之麾下基本都是当初归降的顺军余部。

    不过经过这些时日的磨合相处,文安之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田见秀袁宗弟等人。

    这些旧顺军将领发现文安之和他们接触过的其他明廷官员都不一样,是真正认真做事的。

    如果当初陕地的官员也像文安之一样,他们或许根本不会造反。

    哎,说白了还不是被官府逼得活不下去才举起反旗。

    不然谁愿意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拼命。

    既然现在已经归降大明,他们自然想要用心做事,不论文安之交代他们什么事情都尽心尽力的做好。

    对此文安之自然也看在眼里。

    他希望用自己以身作则,让老川军和神策军旧顺军消除门户之见,拧成一股绳。

    这次文安之突然召见袁宗弟田见秀刘芳亮等人就是要向这些人表示自己是充分信任他们的。

    袁宗弟等人也十分感动,第一时间赶到巡抚衙门。

    诸位,本抚召你们来是有一件要紧的事。东虏已经入寇四川了!



第三百七十一章 明军西进(第一更!)
    什么!

    在场众人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田见秀稍稍平复了下心情道:抚台大人,此事当真?

    在旧顺军诸将中田见秀的资历最老,可以算是老大哥。

    由他来问这个问题自然是再合适不过了。

    文安之微微颔首道:当然当真,实不相瞒,本抚也是接到陛下的圣旨才知道东虏已经入寇四川的。

    说罢文安之冲南京的方向拱了拱手。

    诸将闻言皆是倒抽了一口凉气。

    他们本身就在四川都不知道东虏已经入寇了。陛下远在南京却能够料事如神,这真是天纵圣明,深不可测啊。

    文安之接着说道:陛下的圣意本不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该忖度的。但本抚以为陛下不会满意于我们仅仅守好川东。说到底,四川也是陛下的四川。四川的百姓亦是陛下的赤子啊。

    听到这番话诸将皆是面上一红。

    崇祯末年天下板荡流民四起。

    眼瞅着国将不国,崇祯皇帝却说出了一句贼亦朕赤子的话。

    最终就是他口中的赤子发兵打到了京师逼死了崇祯。

    在场诸将中除了袁宗第基本都经历过当初攻打京师的事情,听文安之这么说本能的联想到自己。

    其实文安之是没有任何隐喻的意思的,只是单纯的想要表达一下当今天子胸怀天下,心系万民。

    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文安之这么说多多少少让诸将觉得在讽刺自己。

    咳咳,抚台大人您就明说吧,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一定责无旁贷!

    袁宗第咳嗽了一声以掩饰心中的尴尬。

    其余将领也纷纷附和:是啊是啊,巡抚大人您只要一句话我们立刻遵命照做!

    文安之捻了捻胡须道:如此甚好。实不相瞒本抚想要主动出击,阻击东虏!

    众人其实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等的就是文安之这句话。

    巡抚大人您放心吧!鞑子敢入寇四川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这次我便叫他尝尝厉害!

    刘芳亮拍着胸脯作保:大人,我请为先锋。

    在顺军时期刘芳亮就以作战悍勇著称,常常被李自成用作先锋挫敌锐气。

    他这次自请先锋当然也是想在文安之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毕竟归降明廷以来他还没有获得太好的表现机会。

    文安之沉吟了片刻道:刘将军莫急,本抚要通盘考虑。我们这次出兵,必须把握好时机。
1...187188189190191...2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