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强攻是不好使的,成都乃是坚城,城云集了西军重兵。
张可望又早有准备,这种时候强攻简直是送人头。
棺材炸城倒是个好法子,可是洪承畴还是心里没底。
成都的城墙实在是太厚了,这么厚的城墙还真不一定能够炸的开。
思量了一番后洪承畴还是觉得用间最为稳妥。
所谓用间,早在皇太极主政时经常使用,让明军头疼不已。
到了多尔衮摄政,这种战术很好的保留了下来。
清军提前派人混进城制造混乱打开城门,清军按照约定好的时间突然杀出一举攻入。
城守军因为疏于防备往往来不及反应丧失了对于城池的控制权,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没有悬念的屠戮。
洪承畴在把想法给博洛汇报后,这位大清的贝勒立即喜笑颜开。
他虽然没有多少统兵的经验,但也知道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清军能够不折损任何兵力拿下成都,消息传回北京去,摄政王那里肯定会对他高看一眼?
当然,具体的细节博洛无意过问,准备全权委托给洪承畴安排。
洪承畴这只老狐狸肚子里的坏水多的很,一定能想出一个十分完美的计谋。
洪承畴在送走博洛之后,立即叫来佟养和商议合计具体的细节。
佟养和这厮肚子里的坏水多啊,听闻洪承畴想要用间破城,登时乐了。
洪总督,用间这个办法好啊。那张可望小儿不是很能耐吗,这次叫他明白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洪承畴双眼眯作一团道:用间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把人安插输送进去。如今成都城恐怕已经戒严,要想让人混进去确实得好好想想办法。佟巡抚可有什么妙计吗?
这个嘛,嘿嘿
佟养和搓了搓手掌道:若是一般的人当然在这个时候混不进去,不过却有一种人例外。
哦?
洪承畴顿时来了兴趣,催问道:是哪种人?
出家人!
佟养和斩钉截铁的说道:出家人便是例外。想那张可望也不会阻止出家人进城?他们手无寸铁能对成都造成什么威胁?
恩。
这个答案出乎意料之外,倒也算是在情理之。
洪承畴细细思忖了一番觉得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可是从哪里找那么多和尚呢?
哈哈,洪总督说笑了不是,这和尚还不是要多少有多少。
佟养和刻意卖了一个关子。
此话怎讲?
洪承畴追问道。
大军之,想要多少和尚没有?当然,得是懂汉话的,绿营兵不可靠,汉军旗的兵最合适。
佟养和轻捋着胡须给出了答案。
是这样啊!
佟养和一语点醒梦人,洪承畴登时恍然大悟。
是啊,他怎么没有想到呢。
按照满洲人的规矩,治下所有军民都必须剃头,整个脑袋被剃的光秃秃的,除了后脑勺那一小撮金钱鼠尾,端是一根毛发也不剩。
这种情况下想让士兵们短时间内长出头发是不可能的,但要让他们把辫子绞了剃个光头却是再容易不过了。
是啊,清军士兵扮作和尚拥有天然优势,确实是要多少有多少。
这个佟养和确实有两下子!
洪承畴满意的点了点头道:恩,这倒是个不错的法子。不过本督还有一点担心,汉军旗的士兵大多是辽东人,口音很重,会不会引起西贼的警觉?
汉军旗和绿营兵本质虽然都是汉人,可要是细究还是能够分出不少差别来的。
汉军旗的士兵绝大多数都是辽东人,追随满洲人的时间很早,故而被划归为旗人一类。
这种人除了会说汉话以外和满洲人已经没有任何的区别,生活习俗,饮食习惯几乎一模一样。
最要命的是口音问题。
即便是刻意而为,乡音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
汉军旗士兵不张嘴还好,一张嘴那一口浓重的辽东口音不立马露馅了?
总不能解释说他们是辽东来的和尚,千里迢迢来成都求佛?
可佟养和似乎一点也不着急。
他稍顿了一顿道:洪总督无须担心。下官有一些旗兵没有辽东口音?
哦?这是为何?
说来话长,有时间下官慢慢给总督大人解释。不过眼下还是先紧着战事。
佟养和似乎并不想这个问题详细解释,洪承畴自然也不好继续刨根问底,打了个哈哈跳了过去。
在理,在理。那这件事本督便交给佟巡抚去办了。你尽可放手去做,本督绝不干涉。
洪承畴一边捋须一边幽幽说道:此计若能助我军夺下成都,本督必定亲自表替佟巡抚请功。
如此便多谢总督大人了。
佟养和似笑非笑道
:/46/46219/
第三百七十六章 有僧自远方来
自打张可望下旨令成都上下戒严之后,把守城门的各个将官便成了最忙碌的人。
按照张可望的意思,在这一特殊阶段成都城只许入不许出,且对入城的人要进行严格的筛查,发现可疑的人立即上报。
其实张可望原本的意思是连入城都不许的,但碍于一些压力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饶是如此,西军对于入城的人也有极为严格的要求限制,普通百姓也是不可能混入城中的。
把守南城的将官叫魏嗣南,是张可望麾下的心腹大将。
他当然明白清军随时可能对成都发起猛攻,这种时候自然要赔上一万个小心。
对于入城人员的筛查他甚至会亲自过问,确保万无一失。
却说这日晌午,魏嗣南正在城楼中打盹,模模糊糊间听到一小兵在向他禀奏。
魏嗣南睁开眼睛囫囵个抹了把脸,啐骂道:老子不是说了吗,别他娘的在老子睡觉的时候打搅。你他娘的是没长耳朵还是没长脑子?
那小兵吓得缩了缩脖子道:魏总爷,是和尚一群和尚要进城。小的们不敢自作主张,特来请示。
和尚?
魏嗣南愣了一愣,显然没有反应过来为啥会有这么多和尚要进城。
这他娘的是咋回事,这些和尚急着去取经吗?
他做过很多预案和设想,惟独没有把这种情况考虑进去。
一时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您要不要亲自去看看?
看,当然要看!
魏嗣南一拍脑袋,也顾不得许多随便扯上一条裤子蹬了靴子便朝外走去。
一路经由马道下了城墙,魏嗣南迈着方步来到城门前。
一众兵卒见了魏嗣南便跟哈皮狗见了主人一样媚笑着迎上前去。
哎呦,魏总爷,您怎么来了?
魏嗣南狠狠瞪了他们一眼道:少他娘的在这拍老子的马屁,那些秃驴呢?
哎呀,原来您都知道了,在这边,您快请。
魏嗣南哼了一声在众兵卒的簇拥下穿过门洞来到城外。
只见几十名身披袈裟的僧人聚集在城门口,口中还不住的念着经文。
就是这些人?
魏嗣南嘴角一扯问道。
对,就是这些人!他们说是来城中传授佛法的。
传授佛法?
呸,传授佛法若是能够使人变善,还要律法作甚。
他魏嗣南只知道要想让老百姓听话就得拳头硬,刀子利。
若是百姓不听话便一通老拳打上去,打碎几颗门牙,打的他们鼻青脸肿。
这样他们就怕了,就服了,就不敢闹事了。
若是还不行就抽一口快刀剁下几颗人头来,杀人以立威。
去他娘的佛法,靠念念经文就能使人向善?鬼才信。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来成都做什么?
魏嗣南扫了一遍这些和尚,用十分倨傲的语气问道。
启禀大人,我们是云南大觉寺的僧人,来成都是为了讲经。
为首一个四十来岁的僧人站出半步来,双手合十冲魏嗣南行了一礼。
大觉寺?
魏嗣南眉毛一挑道:可有路引?
那僧人闻言叹了一声道:若是太平年景当然是有路引的,可如今云南战乱频发,贫僧便是想去找官府颁发路引也找不到啊。
魏嗣南仔细一想也是,路引是官府颁发的,而如今云南乱成了一锅粥,找不到官府颁发路引也属于正常的。
如果这些僧人真的拿出来路引,魏嗣南反倒会觉得奇怪。
不过那你们总得有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吧,不然岂不是你们说什么本将就得信什么了?
将军莫急,这个当然是有的。
那僧人稍顿了顿,说罢从褡裢里抽出一只本子来递到魏嗣南手边。
这个是贫僧的度牒,还是崇祯年间颁发的,可以证明贫僧的身份。
哦?
魏嗣南斗大的字不识,接过度牒来匆匆扫了一眼,见上面加盖了红印不似有假,便不耐烦的问道:你说说你们好好的在云南待着不好吗,来成都讲什么经,真是闲的撑得。
那僧人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气,平静的说道:善哉善哉,佛法有云,普度众生为一大功德。贫僧此生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够多传佛法,多渡众生。
魏嗣南听得直是头大,不耐烦的摆手道:够了够了本将知道了,放他们进去吧。
善哉善哉,魏将军功德无量啊。
那僧人又双手合十冲魏嗣南行了一礼,随即和一众僧人一起进了城。
魏总爷,我总觉得这些和尚奇奇怪怪的。
和尚嘛都是这样的,满口的普度众人,可也没见哪尊佛来度了老子。
魏嗣南甩了甩手道:以后这种事情别来烦老子,几十个手无寸铁的秃驴还能翻了天不成?
哎,哎属下都记下了,记下了。
这些僧人进入成都城中后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落脚之处。
这听起来简单,但却并不容易。
成都城中的寺庙虽然很多,可这些僧人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也就是骗骗守城门的士兵,遇到真正的僧人一定会被揭穿。
佟养和曾经刻意嘱咐过他们,一定不能和真正的僧人接触从而暴露了身份。
但他们又不能住店,这样太容易惹人注意了。
所以最终他们选择住进了城中的一座废弃的城隍庙。
这座破庙已经荒废了很久,里面杂草丛生,甚至有草蛇出没。
屋子里面尽是蛛网灰尘,舒适性自然无从谈起。
不过好处也很明显,那就是不会有其他人来。
他们很清楚自己的任务,要完成任务就必须低调低调再低调,越少的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越好。
反正佟巡抚洪总督发兵攻打成都就在这几天了,他们忍上一忍就好。
当然屋舍还是要稍稍收拾一下的,不然实在是没法住人。
再就是采买一些锅碗瓢盆,至少得开灶撑个几日。
按照计划清军大举攻城会在夜里,他们的任务就是尽可能的在城中制造混乱,为清军攻城减少阻力。
第三百七十七章 月黑风高夜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这日适逢狂风呼啸,成都城街道上不见一人。
就连打更的吏人也不上街了,缩在家中闷头睡大觉。
此时根本不会有人注意到早已废弃多年的城隍庙中突然窜出了几十名和尚。
这些和尚左顾右盼四下张望,眉宇间闪过一丝丝狠厉,绝无出家人该有的和善慈悲。
他们合计一番后便四散离去,有的奔向城中粮仓,有的去往各处城门。
他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家伙事点燃了火把四处放起火来。
此时正值深更半夜,一开始根本没有人发现,直到燃起了熊熊大火才有兵卒反应过来前来查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