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这别院很像是大明的鸿胪寺,只是规模小了很多。
但无论如何里面的条件是很好的。
朱由榔现在最想的就是好好的泡个桶浴,解一解周身的疲乏。
这一路行来实在是太累了,风餐露宿朱由榔自然也没什么机会洗澡。
现在他总算可以放松一下了。
朱由榔在木桶之中泡了一个时辰,将身上每一处污垢洗净,之后才施施然走出桶来更衣熏香穿戴整齐。
这一刻他仿佛又变成了那个雍容华贵的大明亲王。
当然这一切只是幻觉。
因为接下来安南人并没有派美女来服侍他。
这让朱由榔感到很不满。
这一路上他都是急行军自然不可能带女眷。
清汤寡水的整个人都要憋死了。
好不容易到了升龙,本以为至少安南人会派来几个婢女给他侍寝,谁曾想安南人如此的不懂事。
这深夜漫漫,难道叫朱由榔自力更生吗?
当然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朱由榔总不能大声嚷嚷着要女人来陪夜吧?那他堂堂大明亲王的面子往哪里放?
瞿先生又会怎么看他?
无奈朱由榔只得吃下这个哑巴亏,认栽了。
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睡了一夜,日上三竿他才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
身边没有伺候他洗漱更衣的人朱由榔只能自己来。
贴里还好些,穿圆领袍时朱由榔费了好大的力气。
这身公服穿起来忒的费力,朱由榔折腾了好久才穿好。
他大口喘着粗气,抱怨这衣裳太过繁复,也不知道平日里奴婢们都是怎么帮他穿上的。
折腾了一通朱由榔肚子饿的咕咕叫。
他刚想命人传菜才意识到现在不是在王府而是在安南,这便推门而出。
不知该怎么做的时候就去找瞿先生。这是朱由榔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他来到瞿式耜的房间轻敲了敲门道:瞿先生,孤王来了。
瞿式耜见是桂王驾临,立刻凑上去把门打开。
殿下请进。
瞿式耜将朱由榔让进屋内和声问道:殿下昨夜休息的可好?
朱由榔苦笑一声道:本王实在无事可做,一觉睡到了天亮。
瞿式耜知道他心中有气,便安慰道: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眼下我们在安南,自然不能计较一些细微末节。
朱由榔叹声道:本王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只是孤王看安南人的行径似乎不像要帮助本王啊。
瞿式耜淡淡道:此刻下结论为时过早。殿下不必忧心,且再看看吧。
他顿了顿继而接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赶快和莫氏取得联系。只要见到了莫氏很多事情就能开诚布公的谈了。
朱由榔点了点头:瞿先生说的不错。可要如何才能够见到莫氏呢?
这个简单,莫氏以身体有恙为由不见殿下,但却不可能一直有恙。殿下每日把要求说出,我便不信莫氏能一直拖着。
听到这里朱由榔是有些不爽的。他堂堂大明亲王要屡次三番催促一个属地首领,这面子上有些挂不住啊。
可他也承认眼下除了这个办法再没有其他好的法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殿下为今还有一事很重要,那就是城外的兵马如何安置。
瞿式耜和声道:殿下应该向莫氏讨要一个说法。
在瞿式耜看来这五千兵马是朱由榔的命根子。朱由榔能过得如何全靠这五千兵马。
虽然他们的兵器已经留在了边境,可人还在啊。只要有人就有威慑力。
兵器嘛随时可以获取,实在不行抢就是了。
但要是人被分化了一切就全完了。
朱由榔当然明白瞿式耜的意思。可这件事注定得是他见到莫氏之后才能办的了,现在是急不得的。
孤王知道了。
对了殿下,还有一事
瞿式耜压低声音道:还请殿下附耳过来。
朱由榔搞不懂瞿式耜要说什么,便将身子贴了过去。
殿下若想彻底取得安南人的信任,不妨与莫氏联姻。
此话一出朱由榔脑子翁的一炸。
联姻?这可是他从未想过的事。
和安南人联姻?这不是在开玩笑吧。
殿下可以向莫氏提出,想娶其宗室女。只要他答应,这事便成了。
第四百九十五章 收网
青州府。
东厂的番子已经暗中跟踪阿牛很久了。
从种种迹象来看他们已经基本断定阿牛就是个鞑子细作。
他们一直隐忍不发只是为了防止打草惊蛇。
而现在他们实在忍不了了,因为阿牛竟然想要混入府衙打探情报。
这是东厂番子绝对不能容忍的。
要是真的让这名鞑子细作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把消息撬走了,那岂不是太岁头上动土?他们还不得被内厂军情司的那群狗东西嘲笑的无地自容?
所以绝不能容忍!
他们行动的很迅速,阿牛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制服。
之后他们开始对阿牛进行了审讯,想要从他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讯息。
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
东厂的本事自然是一绝,可不管他们怎么用刑,阿牛就是不说出他们想要的东西。
这下东厂的人感到有些沮丧,好好的一根线索眼瞅着就断了。
就在所有的工作陷入停滞时,一名番子想出了一个办法套话。
他向阿牛承诺,只要他说出有用的信息便放他走。
阿牛真的动心了。
他不想死,不想这么稀里糊涂的像一条野狗一样死掉。
既然有活的希望,哪怕很渺茫他也要尽可能的抓住。
他说出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他向东厂的番子透露在青州还有其他细作,人数不下五十名。
他虽然不知道这些人具体是谁,但可以肯定他们都是扮作灾民的身份。
东厂番子可以顺着这条线索继续去查,一定能够查到蛛丝马迹。
东厂的番子们自然大喜。他们一面命人把阿牛看押起来,一名再次将目标锁定在了灾民之中。
按照阿牛的话,这些人的年纪不会太大,不然不可能活着来到山东。
如此范围又缩小了许多。
东厂番子夜以继日不分昼夜的排查,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五百人之中。
其余的那几十名鞑子细作肯定在这五百人之中。
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对这五百人进行重点观察,发现有异样的立刻记录下来。
从种种迹象来看其中的不少人确实有很大嫌疑,但更多的人和寻常灾民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通过超过三天的蹲点观察,东厂番子又将范围缩小到了一百人。
这一百人有重大嫌疑,每条特点都符合阿牛对于细作的描述。
东厂番子决定像抓捕阿牛那样等他们露出马脚。
事实证明便是隐藏最好的细作最终都会露出破绽。
这些鞑子细作相继被抓获,东厂番子又对他们一一审讯,得到了不少有用的讯息。
原来这次他们来青州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搞一些土豆红薯回去种植。
鞑子治下的北方已经到了赤地千里,易子相食的地步。
若是任由情况发展下去很可能最后不用明军北伐,鞑子自己就得内乱了。
所以多尔衮把希望寄托在土豆红薯上,希望这种大明刚刚推广种植的高产农作物能够把满清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这个如意算盘打的是真响。
不过东厂的番子自然不会让他们得逞。
这些细作全部被捆绑押回南京作为鞑子侵入山东的证据交由圣天子裁决。
而青州知府也因为玩忽职守被东厂的人拿下一并押解进京。青州府的具体事务暂时由副官同知代理。
一场极大的威胁消弭在萌芽状态。
很快南京方面就接到消息。
第一个接到消息的自然是东厂厂公刘传宗。
得知自家番子抓回了几十名鞑子细作,他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好,好啊。这帮小崽子没有让他失望。
这一仗可以算是东厂的翻身仗。
一直以来东厂都被内厂死死的压制,没有一点胜出的机会。
在皇帝陛下心中肯定也把内厂排在了东厂前面。
可这次青州事件之后陛下心中的那杆秤肯定又会有所偏移。
毕竟青州事件从一开始就是东厂爆出的。之后的跟进决断抓捕也都是东厂一手在做。
内厂在整个过程中只充当了看客的角色。
皇帝陛下这一次一定会对东厂和自己青睐有加的吧。
一想到这刘传宗便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朝乾清宫奔去。
此刻朱慈烺正在暖阁之中小憩,得知刘传宗求见便睁开眼宣其觐见。
刘传宗进到暖阁之后跪倒在地行礼如仪,之后满脸堆笑道:陛下,山东那边有结果了。
朱慈烺哦了一声,摆手道:说说吧。
经过东厂一番彻查,青州府果然混入了鞑子的细作。一共有五十三人,已经全部被缉拿归案。
朱慈烺闻言还是感到有些惊讶的。
五十三人,这个数量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他原本以为鞑子最多也就会派出十几个细作,不曾想竟然还有五十多人。
还有一点让朱慈烺感到惊讶,那就是东厂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抓到鞑子细作。
这真是叫他刮目相看。
这些鞑子细作潜入青州是为了什么?
回陛下的话,据他们的招供,多尔衮派他们来是为了窃取土豆红薯并获悉其种植方法。
刘传宗把自己知道的一切竹筒倒豆子一般一口气说了出来。
红薯土豆
这多尔衮的消息还真是灵通啊。
朱慈烺才在山东推广土豆红薯不超过一年,鞑子那边便有了消息。
看来多尔衮此人还是有些眼光的,能够意识到土豆红薯的重要性。
那些细作还说了什么?
朱慈烺不怒自威的问道。
回禀陛下,那些细作说北边已经快要断粮了。所以鞑子才会把希望寄托在土豆和红薯上。
原来如此!
朱慈烺预料到满清的粮食问题会很严峻,但没意识到他们已经到了近乎断粮的地步。看来郑芝龙仓皇逃回海上对满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少了郑芝龙这个点满清只能通过晋商的渠道去筹措粮食。而仅靠晋商是不足以让几十万大军都吃饱的。
朱慈烺隐隐觉得北伐的时机到了。
只是该立刻北伐还是过完这个冬天朱慈烺还没想好,他决定召见路振飞与其商议一番。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天入地
朱慈烺召来了路振飞商议北伐的具体事宜。
路振飞是坚定的主战派,一直致力于推动北伐。
不过在北伐时间的选择上他与朱慈烺出现了分歧。
朱慈烺觉得突然发动北伐要比等到来年春天再北伐好。而路振飞则坚定的认为开春之后再发动北伐要稳得多。
双方各有理由各执己见,一时间僵住了。
陛下,自古冬日不举兵。隋唐之际远征高句丽便是例子啊。
朱慈烺笑了笑道:本兵言重了。高句丽相当于大明的辽东,当然气候严寒。可如今的北伐却是收复河南陕西北直隶。这冬日的寒冷怎可和辽东同日而语?
路振飞听的一愣。但他犹豫了片刻还是说道:陛下,这种事情自然应该谨慎一些,陛下当体恤民力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