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这是当然。
东厂的番子十分荫蔽,故而阿牛并没去察觉。
过了良久终于轮到他了,他走到井边取水,先是把空桶放到井底然后再灌满用力提上来。
如此打了满满两桶他才满意,志得意满的左右各提一桶转身离去。
如今的小镇已经比当初刚刚组建时有秩序了很多,大伙儿都把其当做家一般。
阿牛像往常一样和相熟的一些人打着招呼,不知不觉间已经回到了家门口。
他将木桶放下前去推门,门却并没有开。
阿牛不由得皱起眉。
他走时尚早,并没有锁门。这会儿难道有人起来了?还是说这里来过人?
他立刻警惕的环顾四周,见并没有人才稍稍安了心。
刘大哥,快开门了。我回来了。
阿牛上前叩门,过了没多久刘贺便前来开门。
阿牛回来了啊,这次打了两桶水呢,哈哈今天都够用了。
阿牛笑了笑道:我们进去说。
刘贺连忙把阿牛让了进去。
阿牛进到屋里立刻将大门锁好,压低声音道:我走之后这里有没有来过人?
刘贺挠了挠头道:没有啊。怎么了?
我们被人盯上了。有人要对我们动手。
刘贺吓了一跳,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
不会吧,谁会在意我们这些灾民。
阿牛惨然一笑:那可不一定。说不定人家以为我们是鞑子的细作呢。
刘贺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你说啥呢?鞑子的细作?你咋不说我们是鞑子的皇帝呢。这种事情也会有人信?
我就是开一个玩笑。
阿牛顿了顿道:不过我们肯定是被盯上了。我现在尚且不知道盯我们的是什么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所以我们现在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阿牛咽了口吐沫道:我早上去打水的时候便觉得气氛有些不大对,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盯着我,现在我更加证实了这一观点。
刘贺愣了一愣道:你可别吓我。我们都是良民,又没做啥伤天害理的事情,为啥有人要盯着我?我可连死人肉都没吃过啊。
他们从北直隶逃往山东的路上,不少人吃光了树皮便开始啃食尸体上的腐肉。
刘贺觉得实在太过恶心便忍了下来。
后来那些吃了腐肉的人都相继死了。
刘贺更加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
这一定是阎王爷看不下去了,把那些吃人肉的家伙收了去。
这世道不想让咱活呗。
阿牛双手一摊,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不过咱就偏不遂他的意,咱便偏要活出一个名堂来。
阿牛的声音越来越冷:刘大哥,以后你也点小心点,出门在外多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人在暗处盯着。
被阿牛这么一说刘贺的心中也有些打鼓了。
好吧,那我就留个心眼,多瞅两眼。
阿牛笑着点了点头:如此便好。
说罢他便朝临时搭起的伙房走去。
今儿个我给刘大哥熬红薯粥,蒸土豆泥吃。
一听到红薯粥和土豆泥,刘贺便自然而然的咽起了口水。
嘿嘿你小子的手艺还真的很不错。要不是我实在不会做饭,还真想拜你为师让你教教我。
他跟着阿牛走到伙房里,看着阿牛熟练的生火架锅笑吟吟道:现在嘛我就厚着脸皮等着吃现成的。
第四百九十三章 潜入青州
不得不说这红薯粥和土豆泥还真是养人的好东西。
刘贺吃了一大碗土豆泥,两大碗红薯粥,满意的打了个饱嗝。
天气越发冷了,喝上一碗热腾腾的粥出上一身大汗真是畅快淋漓。
我说阿牛你今年多大了?
阿牛明显的一愣,过了良久才道:过了这个冬天就二十了。您忘了,我是正月生的。
刘贺点了点头感慨道:是啊,你小子都要二十了。这时间啊过得真快,一眨眼的工夫你小子都出落成人了。
阿牛咽了口唾沫道:刘大哥,好端端的你说这些干啥。
没啥就是跟你念叨两句。
刘贺眼眶有些泛红:咱们村子里的人都死的差不多了。能够活下来的屈指可数,我看着你就跟看着自己侄子一样。
原来刘贺的亲侄子在逃荒的过程中活活饿死了。
刘贺亲眼看着他的侄子饿死却无能为力。
那种痛苦绝对是言语无法形容的。
恰巧阿牛和他的侄子年纪相仿,又都是同村人,看待的眼光中自然带了几分宠溺。
刘大哥
阿牛有些哽咽,眼眶也都泛红了。
你别再说了。你放心,我一定像你亲侄子一样孝顺你。
他顿了一顿继而道:对了刘大哥,你还想不想吃红薯粥?我再给你盛一碗去!
刘贺却是被他逗乐了,拍了他脑袋一下道:喝什么喝,我又不是饭桶。
阿牛被刘贺宠溺的举动弄的满面通红,立刻不吱声了。
你也有二十岁了,该找个媳妇了。说说看想找个啥样的?我帮你说道说道。富贵人家不敢高攀,但在苦哈哈中间我还是有几分面子的。
既然已经把阿牛看做自己子侄,刘贺自然会把他的终身大事放在心上。
啥,刘大哥你可别瞎说。现在有哪个姑娘愿意嫁给我。等我干出了一番事业再说吧。
阿牛连忙道。
好孩子,老刘我相信你。
行了,你小子也别光顾着围着我转了。出门看看有没有活计。咱们既然打算在这青州府长处下来自然不能游手好闲。一定要找个事情做。
刘贺满是慈爱的看着阿牛谆谆教诲道。
哎。
除了满口应是阿牛实在想不出别的。
我这就出去找活做。
阿牛说罢扭身朝门口走去。
临到门口他突然停了下来扭过头道:刘大哥记住我之前说过的话,小心有人在暗中盯着我们。
离开家阿牛便向青州城的方向走去。
他并不是要去找活做,而是要打探情报。
小镇上的都是灾民打探不到啥。要想打探消息还得去青州城里。
如今官府并不限制灾民进城,只要不是大规模的涌入就行。
是以阿牛得以顺利的进入了青州城。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进入青州城。在他看来城中的景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无非是城中百姓的脸上隐隐带着些满足。
阿牛也不明白他们为何会这样。
照理说活在乱世不应该是悲惨的吗?
难道就因为红薯和土豆,让他们觉得生活有了希望?
阿牛按下这些不去想,自顾自的朝一茶馆走去。
茶馆酒肆青楼。
这是最容易打探消息的地方。大概是因为这里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
酒肆青楼阿牛现在是去不起的,所以只能去茶馆了。
在这里只要花上一枚铜板就能喝上满满的一碗大碗茶。便是在这里坐上一个时辰也不会有人来赶你。
对阿牛这种身份的人来说,茶馆是打听消息的不二之选。
他毫不犹豫的踱步进了茶馆,寻到个靠近路边的位置坐了下来。
小二立刻殷勤的凑了过来陪着笑脸问道:客官要喝点什么?本店有上好的西湖龙井,还有那大红袍,铁观音
给我来一碗大碗茶。
阿牛将一枚铜板拍了下来,打断了小二的话。
同时被打断的还有小二脸上的笑容。
不过他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默默的退下了。
阿牛则闭上眼睛静静等着。
他习惯于这种方式。
只要闭上眼睛他的心便是静的。只要心是静的,他就能探听到有用的信息。
果不其然,邻座的茶客正在夸夸其谈,他们所说的内容自然进了阿牛的耳朵。
你听说了吗,桂王已经兵败如山倒逃到安南去了。
啊,桂王逃到安南去了?这消息不会有假吧?
嘿嘿,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内侄的三舅爷在衙门里做事,他的消息可是第一手的,不可能有假!
这桂王也太没骨气了吧,打不过就跑,跑回广西也就算了。竟然跑到了安南。安南这种化外之地能抵挡的住我大明王师?怕是桂王脑袋上长了包吧。
看你说的。人家桂王也是无可奈何啊。你若是造反了还不得一条道走到黑?真要是被捉回去还不得挨那断头一刀。
这倒也是。
阿牛敏锐的捕捉到了这条信息。
他的心中还是很震惊的。
桂王确实是个怂包,不过他也太不能打了吧?
原本阿牛以为桂王还能拖上朝廷几个月。这样就可以给清廷种植土豆红薯并收获赢得时间。
可现在看,明军便是把这个时间都省下来了。
若是明军趁着这个时间点大举北上,清军怕是扛不住的吧?
阿牛心中不由得为清军担忧了起来。
不行,一定要把这个消息传达给摄政王,让他早做准备。
阿牛刚准备起身又听到另一桌的茶客聊了起来。
听说了吗,李定国艾能奇已经投降了。这可是大西贼余孽,连他们都投降了,西南便彻底安定了。
那真是太好了。先是云南叛乱,再是四川,如今这两地安定朝廷便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这两处上了。
我听说朝廷计划着北伐呢。
哦?这就要开打了?
可不是嘛。四川的北面是汉中。依我看要打关中必先取汉中。原先汉中是西贼的地盘。有了李定国艾能奇朝廷要取汉中便容易了许多。
第四百九十四章 抵达升龙
往升龙去的路并不好走。
朱由榔一行人走走停停,过了好几日才抵达升龙城外。
一路上安南人看待他们的眼神让人不寒而栗。
虽然算不上敌视,但那份冷漠着实让人心悸。
朱由榔第一次感觉到他是不受欢迎的人。他的内心感到十分屈辱,堂堂大明亲王竟然要受到属地蚁民的冷落。
到了升龙城外情况也没有好转,莫氏并没有出城相迎,甚至没有派人迎接。
朱由榔派人前去询问,得到的回复是他可以带五十名心腹进城,其余的人只能待在城外。
朱由榔和瞿式耜商议了一番后还是选择答应安南人的要求。
不答应又能怎么样呢?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瞿式耜挑选出了五十人护卫着朱由榔进城,其余人等暂且在城外休息。
朱由榔相信经过一番交涉这些人一定会得到安南方面妥善安置的。
他们都已经没了兵器,对安南人毫无威胁。安南人没有理由把他们赶走。
进了升龙城后朱由榔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
升龙完全就是仿造大明的京城建造,规模虽然小了不少但格局大体是差不多的。
经过一番观察朱由榔确信大明的影响力一直都在。
虽然安南人一直都在去汉化,但有些东西是深入骨髓的,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
朱由榔当然想要直接去见莫氏,可当他来到王宫外时得到的答复却是国主有恙在身,不便见他。
朱由榔不禁怒火攻心。
小小一个安南属地的首领竟然敢称国主。而且他竟然对大明亲王视而不见,这简直是大大的失礼。
可是朱由榔最终还是冷静了下来。
他知道自己不能动怒,这口气必须忍下。
安南人派人将朱由榔一行安排到了一座别院住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