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一袖乾坤
按照常理来说天子理当重用刘传宗,韩赞周只配给他提鞋。
可事实却是二人平分秋色,甚至在侦缉一事上内厂还稳稳的盖过东厂一头。
刘传宗自然不敢怪罪天子。
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天子或许也是想通过韩赞周来制衡自己。
但刘传宗对韩赞周自然没有什么好脸色,二人明争暗斗都是为了争宠。
这次刘传宗一定要抓住机会先行一步,让东厂打一场翻身仗。
东厂急需用一场胜利来提升士气。
任由这么发展下去,可真是内厂一家独大了。
却说此刻朱慈烺正在暖阁中休息。
他吃了一小块桂花糕,随后端起茶杯呷了一口。
听闻刘传宗在殿外求见朱慈烺便整理了一番仪容,沉声宣召。
刘传宗躬身进殿,见到朱慈烺后跪倒在地行礼如仪。
作为东宫时期的老人,刘传宗十分清楚皇帝陛下对于礼仪的看重。
所以不管是大礼还是小礼他都会做的很到位。
像这种叩拜大礼更是做的一丝不苟。
奴婢给皇爷请安。
朱慈烺抬了抬手道:平身吧。刘伴伴这次来见朕可是有什么要事?
启禀皇爷,是奴婢在批红时看到一份奏疏。奴婢不敢决断,特来请示皇爷。
哦?呈上来吧。
朱慈烺还是感到有些惊讶的。
通常来说刘传宗会把他认为比较重要的奏疏分拣出来命人集中送到乾清宫。
但像这次为了一封奏疏亲自跑一趟还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足可见得这份奏疏的重要性。
刘传宗连忙取来奏疏恭恭敬敬的送到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接过奏疏展开来看。
一开始他看的很平静,无非是青州府知府安置了一批灾民。可看到后面朱慈烺的面色不由得凝重起来。
这批灾民都来自于北直隶。而此刻北直隶是在清廷统治下的。
如果把这一切联系到一起,确实很容易联想到细作。
万一清廷真的安排细作混入灾民之中,青州府知府这种安排岂不是让他们奸计得逞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李定国受降
在朱慈烺的印象中满清不但擅长用间还擅长用谍。
崇祯年间边关重镇基本都有满清细作的身影。
这些细作扮作寻常百姓的模样,暗中为满清刺探情报。
正是因为满清有着这些情报来源,使得他们知己知彼,每战都能抓准明军的软肋,看似强悍无敌。
朱慈烺当然不打算重蹈崇祯朝的覆辙。
自打他登基以来便十分重视反谍工作。内厂军情司便是专门用来做这个的。
他们不但侦查还负责反侦查,是朱慈烺手中的一柄利剑。
可内厂军情司虽然强大,但毕竟人数有限。许多基层的情报工作还得靠官府来做。
朱慈烺也一直信任他们。
可这次青州知府的表现让他太失望了。
所以朱慈烺必须要介入必须要出手。
只是这一次他在考虑到底是让谁来办这件事。
内厂当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在他的刻意扶持下内厂如今的势力已经盖过东厂,且有越来越强大的趋势。
出于平衡的考虑,是时候扶持东厂一把了。
而且此事毕竟是司礼监渠道禀报的,如果交给内厂去办难免会让刘传宗寒心。
刘传宗毕竟是一直跟着他的老人,朱慈烺不能让他心寒。
思定之后朱慈烺便沉声道:青州知府此举不是很妥当。刘伴伴,你安排人去一趟青州吧。
刘传宗闻言大喜。
他原本只是想来抢占先机,至于天子究竟会把差事交给谁他心里面也没底。
现在好了,天子毫不犹豫的把任务交给了他,这是对他充分的信任啊。
刘传宗连忙叩头谢恩:奴婢谢陛下恩典。
好好干,朕看好你。
朱慈烺点了点头和声笑道。
四川,建昌。
以李定国艾能奇为首的一干大西军将士在城外迎接朝廷派来接管建昌的将领。
就在不久前李定国派人向成都表达了投降朝廷的意思。
文安之的反应很迅速,在征得天子的同意后立即派人给李定国回信,接受他的投诚。
朝廷开出的待遇也很优厚,李定国降明之后不但可以保留所部统领权还可以受封建昌总兵。
虽然没有爵位的封赏不过也是不错了。
毕竟李定国是败军之将,寸功未立之际直接封爵怎么都说不过去。
大明对于爵位的封赐十分慎重。
国公基本就是开国的那些元勋。
之后武将基本封到侯爵就到顶了。
即便如此大明朝的侯爵数量也并不多
高杰黄得功,以及之前的左良玉郑芝龙。
当今天子亲自册封的也不过四人。
李定国若想封侯未来要走的路还很长。
当然他也不是全无机会。
如今北面还有鞑子这个强敌在,圣天子迟早会下旨北伐。
只要李定国有心气是一定可以获得机会的。
他此刻的心情也十分复杂。
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一军主帅率部投降。义父谷城受降时他年纪还小,还是个孩子。对其中许多细节已经记不太清楚了。
可这一次,每一次交涉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能奇啊,你说说看为兄这一步到底走的是对是错。
李定国突然发声十分怅然的问道。
艾能奇思忖了片刻道:我觉得兄长的选择是对的。鞑子毕竟是蛮夷,华夏正朔还在大明这里。若是二者对决,我会押注大明。
当今天子也算雄主,在他手下做事应该不会憋屈吧。
李定国的言语之中透着几分无奈。但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如今形势如此,建昌陷入明军四面包围之中。即便明军不进行围剿,仅仅靠着粮食封锁就能让建昌方面乖乖服软。
大丈夫能屈能伸,该低头时就得低头啊。
听说巡抚四川的文安之文大人很懂行军打仗,原来的顺军余部在他的指挥下一个个如鱼得水,今后我们的日子应该也不会太差吧。
艾能奇对前景很看好,安慰李定国道:兄长,放宽心吧。
李定国微微颔首。
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再纠结这些便没有任何意义,只是徒增烦恼罢了。
倒不如洒脱一些,任凭事态发展。
我听说鞑子内乱了。豪格跟多尔衮争位失败被诛。此番多尔衮虽然获胜但元气大伤,鞑子内部也出现了极大的裂痕。
李定国话锋一转谈到了刚刚听到的消息。
是啊,鞑子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多尔衮,豪格甚至是代善一个个都非善类。不过他们斗得越狠对我华夏来说便越有利。等到他们斗得差不多了,我们坐收渔利岂不美哉!
对鞑子他是深恶痛绝的。
这也是他在明清两种选择中毫不犹豫选择大明的原因。
兄长说的不错。先让他们狗咬狗,咬的差不多了咱们再收拾残局。
二人聊的起兴,不知不觉间朝廷派来接管建昌的军队已经到了。
李定国连忙整理了一下仪容,和艾能奇一起上前迎去。
为了表达诚意他们不但出城受降,还命士兵卸下一切兵器甲胄。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军根本不需要担心诈降的情况。
文安之派来接管建昌的将领是曾英。
此人可以算是嫡系明军年轻一辈之中的翘楚了。
他单手控着马缰来到李定国和艾能奇的面前,沉声道:你二位便是李定国和艾能奇了吧?
正是。
李定国和艾能奇倒也不犹豫,齐声应道。
曾英点了点头道:我代表巡抚大人来接受你们的投降,受降之后你们仍然可以驻在建昌,并且可以按时得到军饷。
李定国闻言,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消除了。
只要朝廷愿意一视同仁给他麾下将士们拨付足额军饷,他就愿意为朝廷卖命。
这些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他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饿着肚子上战场拼命。
多谢将军!
李定国双手抱拳道:还请将军入城。
说罢他和艾能奇闪至两边给曾英让出位置。
曾英也不客气,单手控制马缰往城门靠去。
既然要走流程自然要把其利利落落的走完。
第四百九十章 各方角逐
就在昨日,桂王朱由榔派往安南的信使已经回到了桂林。
他带回了一个还算不错的消息。
安南的莫氏家族愿意接纳朱由榔,让其进入安南境内接受庇护。
不过安南人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朱由榔最多只能由五千名士兵护卫进入安南。
朱由榔一时拿不定主意,便找来瞿式耜商议。
瞿先生,依你看安南人的这个条件本王是否应该答应?
瞿式耜沉吟了片刻道:殿下,安南人有所提防担心也是正常的。如果他们不对殿下提出条件那才奇怪。如今首要的是殿下能够保住性命。微臣觉得答应安南人的要求没有什么问题。
瞿式耜还是很现实的。
当初广东广西福建三省之力都打不过朝廷。现在仅剩广西一家怎么可能打赢?
正所谓胳膊拗不过大腿。
继续在广西待下去只是等死。
前去安南寻求庇护便是桂王朱由榔唯一的选择。
朱由榔点了点头叹声道:既然先生这么说,本王便同意他们的要求吧。烦请先生挑选一些精兵来,我们明日便启程前往安南。
接连的败仗后朱由榔已经是惊弓之鸟,生怕哪天一觉醒来朝廷平剿大军就打进了桂林。
广西的残军现在还是有几万人的。这几万人当然不可能全部带到安南,一番挑选势在必行。
殿下请放心,老臣这便去挑选人手,扈从殿下进入安南。臣告退!
恩,瞿先生辛苦了。
东厂番子已经抵达了青州。
按照刘传宗之前的吩咐他们此行是在暗中办事,不到万不得已或者有十足的把握不会亮出身份。
是以当他们抵达青州府后并没有直接去府衙,而是找寻了一个住处安顿了下来。
一切安顿好之后他们自然而然的前去打听灾民的情况。
青州知府在府城之外设镇的事情人尽皆知,是以稍加打探他们便趋步前往。
等到了小镇之后他们无不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这座小镇之中的灾民粗略估计也有数万人,比寻常的县城人还要多。
青州知府任由灾民在这里搭建棚子瓦房,使得场面十分混乱,这个渎职之罪肯定是跑不了了。
不过他们还不准备立即出手发难,待搜集齐了证据才是他们出手之时。
毫无疑问这个小镇之中的灾民都是北方口音,其中大部分甚至是北直隶口音。
北直隶是鞑子统治的核心区域,东厂番子决定从来自这些地方的灾民入手。
为了不引起注意打草惊蛇,他们分开心动,只定期碰头分享信息。
要想寻到蛛丝马迹并不轻松,他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此行事关东厂前景,绝对不容有失。
自打进入河南之后,吴三桂的日子便过的很滋润。
当地的官员不敢得罪他,好吃好喝的供应着。
这哪里还像是一个刚刚打了败仗损兵折将的待罪之臣,分明就是一个立了天大功劳的有功之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