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作为情报部门的副手,能够站在戴笠的身边就已经说明不是普通人,他回头看了一眼在操场上数千穿着警服的警察,黑压压的一片,警服和夜色混合在了一起,不能看的很真切。
但就是这种朦胧般大山一样的感觉,让他觉得心头安定了不少。
这些穿着警服的人可不是警察,而是士兵,浙军第一旅的一个团,还有一个团在城内。
有了这些依靠,戴笠的心头再也没有了失败的担心。
“局长,王督电报,命令我们配合军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平定叛乱。”电报机要员送来了王学谦回复戴笠的平叛计划,对于这个结果,戴笠多少有点不太满意。
规定的时间越短,那么最后的功劳看起来就不那么显著,不出众,无法让人信服。
至少,戴笠原本计划的晋升警察厅长的功劳似乎还差那么一点。良久,他放下电报,下令道:“既然如此,就抓人吧。反正今天晚上在杭州城溜达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能是无辜的。”
戴笠的对手是张静江,其实也不能算是张静江,毕竟他的腿脚不方便,只是临时安排在杭州的一处宅院里,而实际指挥的人是陈家兄弟。
江湖人,湖州的乡党,还有张家招揽的亡命之徒……浩浩荡荡,看起来也有种人多势众的感觉。
唯一欠缺的是,张静江只是要政权,要浙江的控制权。而他花费巨资收买的一个团的士兵,只不过是湖州当地的预备役军队,算不上是正紧军队。架势十足,正要是在关键时候打起来,谁也吃不准有多少战斗力。而江湖人之所以肯参加张静江的计划,是对杭州的富庶眼热不已。
从一开始,人心就不太稳固。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浙江不断的从钱塘江以北的区域,抽调精锐作战部队南下,可见福建乱局已成。浙军和王家已经是坐在了点燃的柴火堆上,灭亡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张静江看来,湖州商会本来就是浙商的领军人物,但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退出了浙商的领导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宁绍商会,这口气也要争。
而张家也是浙商的一份子,他没有理由无法领导好浙商,并在段时间内控制浙江的政权。他并不比王学谦缺少多少才干,缺少的只是能一锤定音的机会而已。
举火为号,一时间,各路人马在杭州城内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争夺。张静江的计划中,首要的几个重要区域是军火库,王学谦住的张园,还有议员们聚集的甜井巷。只要控制了这些区域,在他看来计划已经成功了九成。
枪声。
哭声。
呼喊声。
求饶声……
但在大部分的街区内,有种惨不忍睹的景象,戴笠带着人四处抓人,配合的还是训练有素的军队,反抗者,死。uw
大世争锋 第1162章 【堵屋里头】
“这个张静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眼光是非常不错的!”
这是王学谦沉吟了很久,才给出的一个评价,很中肯,但同时也有一种胜利者姿态在里面。·
反正,自打在接到了杭州暴动的消息之后,王学谦反而一脸的轻松,优哉游哉的喝着咖啡,就他这副悠闲的样子,也不是‘老窝’要被端掉的倒霉相,不是?
陈布雷倒是习惯了王学谦的这种置身事外的性格,端着刚煮好的咖啡,小口嘬了一口之后,偷偷的加了一块方糖。
虽说,已经步入了小资生活的巅峰状态,而且还是他向往已久的西式新生活,但是想要习惯不加糖不加奶清咖的境界,还是需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先生,您似乎对张静江评价过于高了一点,据我所知,他在‘国党’内部的影响力并不如外界传言的那样。自从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之后,他已经不受重视了。就今天的表现,他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
这倒不是陈布雷故意编排张静江,主要是杭州平叛的进度快到让人无法接受。
作为兵变策划人,幕后总指挥的张静江被堵在了院子里。
就搁在屋里头,出不来了。
这不要问了,还有那几千士兵,上千的江湖匪类呢?
这些人搁在大街上,总不能无影无踪了吧?至少扑腾出一点水花来,难度还是不大的,打仗不成,上个房,点个火还是没有问题的。可要分对手啊!就说那些士兵,最多也就训练两个多月的预备役,本来就是乘着打仗,训练一下浙江的预备役制度和战争动员能力,说白了,和寻常的训练没什么两样。因为这样的部队,根本就没指望在打仗的时候紧急集结。·直接拉到战场上顶到前沿阵地中去,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
就这么些人,战术动作都分不清呢,如何去打仗?
一窝蜂的奔着去了军火库。没曾想,军火库没有军火,还被主力给堵在了里头,打不出来,只能选择窝囊的投降。
要说流氓、强盗和土匪。对于普通老百姓,那叫一个狠啊!贫民百姓都怕这些人,可对上军队,最多也就嚎一嗓子,像是喝了神符一样的神教团民,刀枪不入似的,往军队的防线上冲。
机枪一想,这帮人就像是被阉割了似的太监,走道都夹着腿。
等到现被包了饺子,还有屋顶上架起来的机枪。一个个都傻眼了。没等喊话,跪倒一大片,刀片子,五花八门的土枪和手枪掉落一地。等到都被捆了绳子,像是大闸蟹一样窜起来,赶着走的时候。还没等问话呢?就有人憋不住要交代问题……没等押送到监狱,某后的老大,摇扇子的白脸,都被交代出来了。
要不,张静江还不至于被堵在院子里。都是这帮人给交代出来的。张静江就是再不济,也不至于来一趟杭州闹的满城风雨,他是来造反,是兵变。能隐秘吗?偷偷的进城。打枪的不要。再说,他本来就是浙江人,还是豪门公子,能没有几个贴心的手下?
用王学谦的话,这叫立功表现,但不作为减刑处理。造反还减刑,这是当官的要作死,知道吗?
这个头绝对不能开,也肯定不会开。
只是可苦了张静江,这位本来就是苦主的身份,憋了好几年想要复仇,连一晚上都没有撑过去,招谁惹谁了,找谁说理去!要说张静江和王学谦的私仇,就差没有杀人父母,扒人祖坟了。
当初王学谦刚刚回国,在上海打击投机倒把,其实是把上海滩证券的投机商都坑了一把,张静江就是其中之·这位当初在股票交易所那个叫财大气粗啊!据说,都已经身价数百万了,不过都是虚的,是气球,一捅就破。
原本张静江幻想着能够给孙大先生筹措数百万的军费,这点钱在王学谦眼里不算什么,可是在孙大先生的手中,那是一笔巨款,‘国党’成立了这么些年,还真没有见过钱。
有了这笔钱,连北伐的军费都有了,那张静江,还有跟着张静江混的老蒋、陈家兄弟、戴季陶等人不都达了吗?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最后王学谦在证券市场上捞了几千万,横带着将一票上海滩的投机券商都给坑的死死的,还引了‘信交风暴’,直接引了一场不打不小的金融危机。一下子,拉下不小的饥荒,张家有钱,千万家产这不是盖的,张静江最后被家里人领回去了,还是交了一笔不小的款子之后领回去的。
对于骄傲的张公子来说,做买卖赔钱他还能接受,但是让他在乡里乡亲,尤其是家里头都抬不起头来,这要比杀了他更难受。
还有就是,张静江这些钱可不是为了自己,其中大部分是要交给孙大先生作为‘国党’经费的。好吧,虽然牵强一点,但张静江硬是要当成国仇家恨也不算太过分。
后一次,就更过分了。湖州的商人做缫丝行业,但被英国人挤兑的生意难以为继。只能退而求其次,做源头的原料产业。这样一来,很多湖州商人不得不转行。而张江原本就有盐业的生意。可没曾想,王学谦又乘着英国人盐税稽查所的贪墨丑闻,成功的逆袭,将盐税从英国人手里拿回来了。
这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很快盐税被控制在银行团手中。
这样一来,张家的食盐买卖都受到了致命打击。如果这样下去,张家只要两代人,就会彻底从湖州的豪门望族跌落到普通的殷实人家,这还是需要张子弟不出混球败家子的情况下。原本不过是张静江和王学谦过不去,现在是整个张家都是王学谦的仇人。这也是张静江的兵变计划能够获得张家人的资助,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反正‘国党’要人有,要钱没有。这么大的计划,肯定不是万八千的就能解决,如果没有张家的鼎立支持,别说兵变了,就连筹备都是办不到的事。
作为王学谦的铁杆仇人,张静江很偏激的想到王学谦利用国器肥私的作法,不亚于当年的曹操,是****!
反正,这也是国仇家恨,不可饶恕。
张静江是和王学谦杠上了,没打算服软的意思。
不过,这不妨碍王学谦欣赏这个不被重视的公子哥,虽然这位公子哥有点老,但做出来的事却不简单,因为他能够说服孙大先生,一下子把‘国党’埋在浙江的人才都挖出来了,给他用。
这要是没有一点眼光是绝对不行的,孙大先生虽然属于那种耳根子比较软,也容易冲动的主,但并不是糊涂蛋,他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危险?那么真相就只有一个,为了利益。能够从利益上说服孙大先生,就不得不将占领浙江的好处都说透了。这一点,在民国的政客里面,真没有几个能够看得清的。
从赋税上,浙江能够在民国排名前三,要不是这两年的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说不定只能排前五。
赋税最高的广东相比,表面上看浙江的展潜力不怎么样,因为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本,让工业有一个原始资本的积累之后,才能看到浙江的潜力如此惊人!
和广东吃现成的赋税相比,8ooo万一年的赋税,确实能做很多事。但要是一个有战略眼光的人,就绝对不会广东,关键在于商业类型的不同,也就是商团财富积累的方式不同。从清朝中期开始,广东在华夏的重要性就不用多少了,一度还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四个大都市之一。但不要忽略了一个事实,广东的崛起是贸易的结果,是贸易促使广州一跃成为世界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所以,粤商本能的会对贸易特别敏感,也愿意将资本投入到不占据生产资料的贸易买卖中去。
但浙江就不一样了,浙商最大的组成部分是宁绍商团,而银行业,工业,实业,运输业才是浙商最大的获利行业。本来还有丝绸和茶叶,当然现在的茶叶也还不错。
从经营手段上就能看出,浙商是非常愿意投入到工业,实业中来的。只要政府能够一如既往的扶持,银行能够用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经济,浙江的工商业将有一个井喷式的展,甚至后期政府都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本,就能持续不断的用投资来促进经济。
但这一点,粤商是绝对做不到的。
也就是说,王学谦打下的基础,只要不破坏的太过严重,浙江只要几年时间就能成为民国的制造业中心,完成工业化。倒时候,工业机器齐备,门类齐全的浙江,还会因为武器弹药的禁运而展不起来军队吗?
也只有这个原因,才可能说动孙大先生孤注一掷。
这也是王学谦高看张静江的原因,不过此时此刻,张静江也该冷静一下了。王学谦不是一个好相与的对手,至少不是他能够对付得了的。
兵变失败的消息传到了上海,孙大先生一个人呆坐在书房内,整整一天拒绝吃饭,也拒绝会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躺椅上,眼神寥落地看着窗外的树杈上自由的小鸟。
等到光线暗地视线模糊的时候,他才站起来,有些踉跄地走了几步,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熟悉的号码:“给子文报,让他尽力营救张静江,尽量将影响控制在……哎,让他看着办吧!”
大世争锋 第1163章 【过了任性的年纪】
尴尬的不是阴谋被戳破之后的无地自容,也不是盟友关系的破裂,在政坛多年,一直享受抹布待遇的革命党人,自然明白一个道理,没有实力,自然没有尊重。
不过这次却有点意外,中间夹杂了人情。
站在孙大先生的立场,这是一次没有经过他允许的私自行动,但不见得别人会这么想。关键是王学谦会怎么看浙江的这次兵变,‘国党’本来就是一个破落户,但也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而王学谦的目的是什么,是清除浙江内部的不同声音,乘着这个机会打击异己。
作为一个政客,孙大先生绝对不会相信,王学谦连借力打力都不会。
这是一个政客的基本功,好不好?
在表示心迹的同时,孙大先生最琢磨不透的是王学谦的态度,他想要这场表面的危机,用来解决政权中更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现在还不会爆发出来,但小病会拖成大病,王学谦很可能会重视起来。
‘国党’退出浙江,并放弃所有成员,这个不是谈判的重点,重点是‘国党’能够协助王学谦做到什么程度。
王学谦的敌人可不是只有一个张静江,可以说,张静江的存在不过是王学谦执政浙江的一个小麻烦,民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地方势力的存在不可谓不大。
王学谦如果想要撑着这次机会,对政敌落下刀子,孙大先生不但不能反对,甚至还要配合着将这些和‘国党’没有关系的浙江地方势力,划拉到‘国党’阵营里,不需要太多的手续和运作。只要孙大先生站出来说一句:“这些人也是这次杭州兵变的谋划者……”
虽说,这已经是强人所难。
可孙大先生不得不答应这样的条件,因为他别无选择。
不过这些都是孙大先生心里的想法。站在窗台边上,看着夜色正浓。心头不由的染上一层忧怨,但愿王学谦不会狮子大开口。
如果王学谦一定要意气相争,他也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多让‘国党’在浙江明面上的人手损失的多一点而已。至于,王学谦是否能够接着这次机会,一棍子打死‘国党’?这恐怕是异想天开了,‘国党’是一个遍布民国的政党和组织,王学谦的影响力还不足以覆盖整个民国。至于‘国党’在上海的高层,他们都是有着丰富跑路经验的在野政客,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
这其实是一个忧伤的故事,如果有记者采访孙大先生,你和你的政党最擅长的是什么?
孙大先生恐怕会在愣了几秒钟之后,很哀伤地开口道:“是发动群众!”
当然这样的鬼话,连他自己都是不会相信的。
‘国党’这些年的成员是怎么来的,估计连孙大先生都会很怀疑新成员的信仰,那是十块大洋一个卖出来的。至于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度;成员对政治理想的支持度;成员对政党的支持度……都是不能计较的事。现在是民国了,不是满清时期。驱逐鞑虏,这样的口号还很好用的时候。
讨伐军阀?
军阀还是民国的实际控制者,是被国际社会承认的民国政府。而孙大先生的身份恐怕是‘*武装头目’、‘反对派首领’……反正走不到明面上来。
最后。剩下一个‘国党’高层都非常熟悉,非常有心得的技能,就是——跑路。
这不,今年就跑过一次,从临时总统府,还有陆军司令部,党部……都一窝蜂的从广州逃到了上海。
用一句方言来演示这场毫无征兆的灾难,没有预演,也没有组织。但‘国党’上下的表现是——齐刷地———保存了几乎所有的核心成员,这不是巧合。而是经验,是实力。是保存‘国党’多年饱受打击,而从未元气大伤的法宝。
可实际上,不管是孙大先生,还是‘国党’的核心成员们,都认为‘国党’已经日暮西山了。原因很多,最关键的还是内斗,从来没有执政经验的党派,在辛亥革命之后一下子登上了民国的政治舞台,成为最大的党派。
包括南方数个省份,湖南、浙江、云南等政权的入手。
‘国党’内部就出现了争斗,实际上,当年的袁世凯就不是打压‘国党’,作为一个毫无执政经验的政党,‘国党’的未来也不被人看好。尤其是在出现了章太炎和孙大先生的骂战;陈其美和陶成章之间的敌对,最后刺杀了已经是浙江督军的陶成章;孙大先生和黄兴,这两位‘国党’最重要的创始人之间的反目……
而此时的‘国党’面临的外部环境极其恶劣,首先,作为民国实力最弱的政治团体,‘国党’缺乏真正地方政权和军队的支持,却拥有议会的多数席位。就像是手中拿着巨宝的孩子,站在了大街上一样,根本无法守住政治果实。
两次护法战争,让孙大先生获得了声望的同时,却失去了内部元老的支持。
像胡汉民、汪兆铭、张静江等人,都不能算是同盟会的创始人,更不是核心圈的政客。而孙大先生却因为无人可用,只能提拔起来。可不得不说,‘国党’已经气数已尽。当然,这句话用在别的地方是很妥当的,但用在‘国党’身上却不够严谨,作为在民国总是在绝地之时获得生机,习惯了‘咸鱼翻身’的党派,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还是很不好说的。
面对孙大先生发来的电报,王学谦笑眯眯地看完之后,并没有表示立刻执行,或者勃然大怒。因为,对于‘国党’他是非常有发言权的,这是一只在民国政坛打不死的小强。直到他们遇到了终极对手……无产阶级。
这是一个立场决定最后成败的斗争,短期内,‘国党’并不会失势,反而将会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契机。
这是王学谦无法阻挡的,因为北方列强的支持,让‘国党’一下子获得了足够的人才培训,军事支持。加上响亮的口号,不切实际的强国论,至于是否能够办到,很多人都不去关心。因为华夏的文明领先了世界两千年之后,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羞辱,民族的情绪需要释放,需要宣泄,将压抑了几十年的国民情绪一下子引爆起来。
这个时期,任何一个阻扰的强权都无法承受这种全民意志。
而王学谦去宣扬更嘹亮的口号,肯定是来不及的。‘国党’已经将强国论说了几十年了,口号越来越玄乎,似乎让他们上台,民国就会跻身世界之林似的。
其实,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王学谦是冷静的,正因为这种冷静,让他觉得为难起来。杀一个张静江无所谓,这个人‘文不能治国安天下,武不能上马定江山’,最多是一个人才,还是那种可有可无的人才。
孙大先生发来的这份电报,其实是一封长信,通篇近两千字,赘述了很多他也无法顾及的方面,同时也为张静江的错误作法提出了道歉。最后是一封转交给宋子文的电报。
孙大先生此举有将皮球踢给王学谦的意思,打打感情牌,不过他也只能这样。
张静江他想要保,付出一点代价也能接受。
不仅仅因为张静江对他是忠心不已,更因为他在早年将张静江竖立成了‘国党’典型,是模范代表。什么‘民国奇人’,‘二哥’之类的称呼都是出自他口。
可是他想要保,但最终的裁审权在王学谦的手里,这就给他一种使不上劲的憋屈。
只能让宋子文出面,而宋子文在宁波的住处,已经被严密的监控起来。不仅是宋子文,胡汉民和他住一起,自然也是没有自由出入的权利。一方面是了安全考虑,另外一方面当然是为了保密,防止这两人因为知道了王学谦的计划而对张静江通风报信。
不过,那是在张静江发动兵变之前,现在倒是没有这个必要。但和外界通电报的权限还是没有的。至于夏寿田和杨度,这两位倒是乐的清净,他们也是能够静下心来的人。
在等待了半天之后,王学谦叫来了陈布雷,将那份电报原原本本的交给了陈布雷,只是在电报的最后用红笔划了一个圈,并伴有一个大大的阅字。圈阅,并转交宋子文。
这是王学谦表示的态度,同时他这时候已经不方便和宋子文公开见面,私下也不太合适。再说,王学谦马上要忙碌起来。杭州的兵变造成的动乱一个晚上就坚持不了,但后续的补救措施,惩罚都不能忽视。是需要公审,还是不公开的处理,都需要王学谦去思考。
虽说戴笠很好用,对于王学谦来说,就像是一条长相凶恶的狼狗,彪悍,迅速。只要王学谦一个眼神,撒开套在戴笠身上的绳子,就像是一头猛犬一样,张着嘴,亮着牙就冲出去了。
可戴笠又是一个太喜欢表现的家伙,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风声鹤唳地不消停。能把小案,办成命案的小题大做。杭州城已经抓了快上万人了,还不消停。警察厅的人已经去湖州、嘉兴等地四处拘捕‘可疑人物’,让这家伙继续下去,浙江的动乱还真有可能发生。不得已之下,王学谦先给戴笠下了一道死命令,仅限于兵变当天的胁从,其他人既往不咎。
大世争锋 第1164章 【浙商一哥】
政治红利,在西方世界可能并不会太过重要,但也不容忽视。·可是在华夏,在民国,官僚资本是获得市场和丰厚利润的唯一方式。也是小商人成为大商人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盛世才和胡雪岩,都是红极一时的商人。
前者是李鸿章的商业代言人,后者是左宗棠的商业代表。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没有官场的支持,他们什么都不是。
前提还是官场的代言人是否拥有足够的权势,一旦官场失去依靠,商业必然陷入困顿。这是清民时期商业的一个特征,官僚制本横行的一个原因。浙商在左宗棠之后,就一直没有太多的展机会,原因就是政治上失去了庇护。
张静江的政治投机,其实就是源于此举。如果他的投资获得成功,南浔张家立刻就会升格为浙商之。回报太过丰厚,以至于就算是风险极大,张家也会不遗余力的支持张静江的政治投机。
可惜,张静江的投机似乎再一次宣告失败了。
商场如战场,胜了就是胜了,输掉了很那有机会重来。这让张静江难以接受这么一个结果,吞下自己酿下的苦果。尤其是看到孙大先生为了他而出的那份‘低声下气’的电报,让他一下子内心崩溃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