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世争锋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水鬼游魂
毕竟,老蒋现在啥也不是,如果没有广州兵变,甚至还不被孙大先生入眼,继续在‘国党’充当酱油党的角色。人生最大的目标不是继承孙大先生的政治资本,成就一番大事业。而是偷偷摸摸的经营他的小圈子,期待有朝一日达,能当个司令什么的,手下不指望雄兵十万,有个万把人就够得瑟了。然后多捞点实惠的,他有一个老娘,两个儿子,还有三个老婆要养活,生活压力很大的好不好?
可惜,陈炯明并不是一个懂得退让的人,等到他明白的时候,隔阂已经产生。孙大先生不至于卸磨杀驴,但排挤的心思已经很重了,认定他是一个对权威可能产生威胁的势力领。有了这份提防,他在‘国党’的地位只能是江河日下,更不要提什么成为政治接班人了。
但他的眼光不会因为失败而退步,反而教训让他的眼光更加的犀利和精准。
他看出了王学谦身边的问题,这个问题表面上看似乎毫无提醒的必要,可实际上,已经成了浙江的政坛的隐患之一。
王学谦说什么都是对的,前的眼光,结合实际的务实,拥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在民国独树一帜的政府调控布局,政府倡导投入……这些都是让民国官员们耳目一新。却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结果就是浙江的展将是井喷式的展,每一步的步子都很大,却走的异常的稳。
军事。经济两步走,在经济保证的前提下,军事就成了浙江稳定的最大的依仗。
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是无懈可击的固若金汤。
可恰恰浙江的弱点是王学谦本人,他善于放权。也善于看人,这一点就不用赘述。他在政治经济上的眼光,无人能及,就算是马寅初,哈佛的经济学博士,多牛掰的人啊!
可面对王学谦,也心里虚。
以至于一开始老马还觉得自己能够做好一个智囊的角色,可实际情况是,成了一个资料分析员,这种落差。绝对不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年轻学者能够忍受的。满腔的抱负,一肚子的才学,竟然没有挥的空间,这种憋屈,让马寅初也只能放弃上海优越的环境,去了燕京当大学教授。
纵观王学谦身边的人,执行者倒是很多,但智囊却一个都没有,本来应该是有的,但都地差不多了:“你是说他们的压力很大。”
“是不是压力很大我不知道。但我只清楚,如果一个谋士在谋主身边一点建设性的建议都无法提出,却拥有该规格的供养,难免会自我怀疑。聪明人沮丧的原因更是千奇百怪。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他们认定自己的才华无法施展,多半会选择离开。”
说到这些,陈炯明的眉宇之间露出淡淡的哀怨,王学谦肯定不缺智囊,只是没有让这些人挥出才干来。当然。这种挥也是有限度的,也非常考量掌舵人的能力。
好的建议,自然能够事半功倍。但如果是不切实际的呢?
孙大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身边的智囊都是文人,而且非常排斥军人。这就造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建议如空中楼阁一般,毫无根基。说出来的话,徒遭人笑话。
在一次次的失败之中,这些人也看出了自己的短板,于是别而不谈治国,只去扯那些没影子的事,做到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被道德绑架的民国政要们,每一个都气的恨不得当面掐死他。可实际上,在这种宣传口径之下,‘国党’获得了年轻人的认可。
这很重要,也是‘国党’最大的财富。
而陈炯明却是另外一个局面,他手下的人,带兵打仗的不缺,就缺那种有文化,有眼界的,最好是有游学过美帝英帝的人才。他最想听的就是西方列强成长的故事,可惜没人说给他听。就算是‘国党’内部,这样的人才也很缺少,几乎是掰开手指头就能数的清的。
宋子文算一个。
孔祥熙也算一个。
温应星被当做‘多余’的人才,送人了。
……
数来数去就这么几个人,而在孙大先生身边的就只有宋子文。可宋子文在广州一出现,就入了陈炯明的法眼。可惜,对方根本就不是他能够拉拢的。财政上绝对是一把好手,加上货币制度推行,政府银行建立,构架一个完整的财政体系就在一两年的时间内。
可惜了……
先比孙大先生,王学谦身边的留美生更是多到让人指的地步,教育界的、经济学界的、工业技术方面、理学……等等,他要是想要招揽,百八十个是有点难,可在这个数上砍一半,是有希望的。
陈炯明对此是望眼欲穿的眼神,就像是刘备盼着诸葛亮似的,天天等着有人才被现,可是毛也没用。
除了留学日本,民国留学其他国家的学生都傲气的让大帅也很无奈。因为这帮人很高端,同时也一个个都是偏执狂。没有几个甘心被降服的,搞文化运动的乐此不疲;也有投身教育事业的;在政府部门的,也是清水衙门。
不是不想重用这些人,就说茅以升等人,康奈尔博士,够牛叉了吧?
可他们这批人学的是大型工程的设计和建造,民国酝酿武汉长江大桥已经快十年了,可一千万的造价,吓傻了袁世凯之后的每一个执政者。
还有巴玉藻,他在英国学习的是造舰工程,在列强帝国之中也是顶尖的人才。可最后还是去美国学了飞机。为什么?
飞机比战舰便宜的多了,就是这么个道理。
民国建造不起大型的水面舰艇,反到是造价一两万的飞机没有太大的压力。
陈炯明说完之后,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现王学谦的眼神不对劲,看他的样子,似乎有种热切的过头。有种不好的预感从脑袋里冒出来,陈炯明连连摆手道:“子高,你要人有人。要钱有钱,不缺我一个。”
“这次广东的执政,我是不想成为阶下囚,只能先一步离开。·可是我想去美国,欧洲看看,看看这个世界,民国到底差在哪儿?”
“没问题,这不难解决。”
“可是,你让我做谋士不是让我架在火上烤吗?再说,我的名声也不好。‘国党’的人要是能动手,一个个都想要掐死我……”
“不招人嫉是庸才。”
“我能给你什么帮助呢?一点用处都没有!”说到这里,陈炯明连自己都觉得牙瘆得慌,这不是抽自己的脸面吗?可王学谦的这份邀请,简直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挑战,还没有开始,他就退缩了。已经不能算是底气不足了,而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压根就没有成为智囊的脑子:“人贵而有自知之明,在下浅薄的很。做一个武夫都做不好,何况是谋士?”
“我不是让你做谋士,而是成立一个机构,你做负责人。然后网罗人才。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制订中长期目标,然后定期给我。”见陈炯明一副担惊受怕的样子,王学谦也知道对方是无路可走了。如果他拉拢陈炯明,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粤军统帅,将在香港清贫而终。但陈炯明并不是毫无用处。反而这个人有着很多这个时代高官没有的远见。
比如说,他曾经倡导,并在非常困难的时候,提出了建设大学的设想。从军费里抽出部分资金,创办大学。
注重军事院校的建设,粤军第一师可不是生来就是精兵强将的。
注重商业贸易,认可商人的社会地位。
对于政治固执,同时也是对于自己的严格。
……
这样一分析,陈炯明这个人就很出彩,是浙江需要的人才。陈布雷的作用是秘书处,他能够当好一个大管家的身份。但因为局限,他不善于处理政务,也没有独当一面的果断。
可陈炯明不一样,他的成就是在不可能的基础上建立的。被王学谦看重的并非陈炯明的军事才能,而是这个人几乎是完人。不贪财,不好色,甚至不恋权,唯一的理想就是政治信仰。当信仰冲突之后,才是他绝望的时候。这也是孙大先生和陈炯明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清高,他看不起孙大先生身边的人,那些只会献媚的官员政客,一个个背地里男盗女娼。这对有政治洁癖的陈炯明很难接受。
从性格上来说,陈炯明是一个不管不顾的理想主义者,而且他的理想是富国强军。虽然在政治主张上可能会有冲突,但在现阶段,他和王学谦的政治主张是绝对没有冲突的,以为浙江,加上福建,从现阶段的现象看,就是‘联省自治’的模范。
可这样人,却对王学谦来说,是一个不可错过的人才。他需要一个和他唱反调的人,敢于直言的人,给人做一个表率。
他不相信‘智囊’的作用,但相信群策群力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王学谦问:“陈兄,你当初为什么要从军呢?我可记得报纸上说你当年是秀才,不善于武事。”
“从军?”
这是很久以前的想法了,这是一个美丽的时代,热血中充满理想的真实。陈炯明回味美味一样的道:“那时候清廷还在,我们这些革命党人,大部分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却想要去做好推翻朝廷的事,势必在一开始会很难。”
眼神沉寂了一些,陈炯明接着说:“后来黄花岗起义,让我明白,革命党人如果没有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就绝对没有可能推翻清廷。可当时的情况还是不允许建立军队,后者收编军队。刺杀就成了革命的主要手段……”
“直到辛亥革命前夕,才有了这样的机会。当时顺利拿下惠州之后,才有了一支真正的军队。可惜,当时我们的军队大部分士兵都没有武器。只能拿着五花八门的冷兵器,却成功的逼迫惠州的清兵打开了城门……这么多年了,很多人都变了。”
“别人变了,你没变,才觉得痛苦?”王学谦的心理学绝对是个二把刀。但是揭起伤疤来那个利索,在陈炯明毫无反应的时候,就直入主题。
陈炯明有些慌乱的眼神躲闪,他在进入王公馆之后,第一次意识到,王学谦竟然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委以重任?
还是别有目的?
这是他无法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的,可是当他现自己竟然在同志之间格格不入的时候,他也慌乱了。内心仿佛像是被窥探了一样,感觉身上凉飕飕的,衣不蔽体。
陈炯明逃了。用了一个他自己都不相信的说辞,访友。
被说在上海,就是在民国,他有朋友?
曾经的朋友都在兵变之后反目成仇了好不好,虽不至于人人喊打,但早就不受待见。
王学谦给了他一个‘虚职’,不知道是否让陈炯明死去的政治心脏再次跳动起来。看着陈炯明的离开,王学谦认为有必要多了解一下这位传奇督军。
于是陈布雷收罗了一些陈炯明的资料,看后,连他都觉得陈炯明这个人厉害。
厉害到什么程度?
陈炯明是一个秀才不错。黄花岗起义一百来号人去冲击总督府,结果可想而知。能赢才怪了,输的一败涂地。但活下来的陈炯明才认识到了军队的重要性。
王学谦有一点说错了,他以为陈炯明再不济也是去日本学过现代军事的人才。没想到。陈炯明绝对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典范,拿着一本让他纠集上万人,真正的士兵只有数百人,差不多就一个标的人马。却浩浩荡荡的成了上万人攻城。
然后用游说等计策,不战屈人之兵,顺利的拿下了惠州城。打开了通向广州的大门。
这有多难,王学谦想想都头痛。接下来,更是奇迹迭出,击溃李厚基的部队,占领闽南。再次攻下广州城,成就了一名战将的风采。而他是一天军校都没有上过的牛人。
然后准备用道听途说的美国政治制度,改造广东的政坛。要是他头上没有孙大先生,只要给他五年,说不准……
总结下来,这个家伙简直就是妖孽。
看到这份情报,王学谦心动了。这样的人才埋没,绝对是自己眼瞎。其实,王学谦想要网罗人才不难,可是很多人在不在浙江官场都一样。比如说胡适,很难相信这家伙是靠谱的政客。这段日子,他的那帮同学应该在燕京城搞演出,经典剧目。呼唤妇女追求生活的,其实就是为了掩盖他们真实目的,恋爱自由……
胡适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朋友,但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官员。或许连胡适自己都感觉不到,他骨子里的浪漫主义思想,绝对是官场最大的毒药,甚至比理想主义更加要命。
王学谦很怀疑,如果和胡适这样的朋友一起探讨国家大事,他是否会在肉眼可见的度中,堕落至死。
看到了陈炯明过人的执行能力,王学谦顿时认为当初错的离谱,一个‘虚职’收罗陈炯明,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错误。这样的人要重用,要不遗余力的重用。
几天之后,陈炯明高兴的告诉王学谦,他收到了美利坚同胞的呼唤,邀请他参加集会。
“哪里?”
“三藩市的司徒先生亲自派人来,已经在路上了。”
陈炯明很兴奋,他一直以来被灌输的理念就是孙大先生告诉他的,美国的政治体系是‘联邦自治’。但是究竟如何,却是连他自己都说不出个说依然。
有了直接去美国的机会,他自然不愿意放弃。
王学谦好像记忆中有点印象,司徒这个姓氏的人不多,在美国有名有姓的就更少了,加上三藩市是华人劳工的集中居住地。很快一个组织从脑子里蹦出来‘美洲洪门’。
解释洪门很简单,只要把青帮说清楚了,是怎么回事就不难。
上海滩的青帮已经成了无恶不作的代名词,开赌馆、妓寮、贩卖烟土、买卖人口、火拼地盘、绑架勒索、鱼肉乡里……虽说不是每个青帮子弟都这样。但社会风气败坏青帮至少要负一定的责任吧?
洪门,本质上和青帮是一样的。
在王学谦的添油加醋下,陈炯明很快现,他将要去的那个地方是一个‘贼窝’啊!
“可是‘国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受到了洪门的关照,这是否有误会……”
“你认为孙大先生说的话每一句都是对的吗?”
陈炯明很聪明,聪明到很快联想到,自己竟然沉浸在一个又一个谎言之中,无法自拔。
好吧,这也算是钻了牛角尖了。看着失魂落魄的陈炯明,王学谦心头不忍,但还是不得不下猛药:“陈先生,您是一个读书人,加入帮派就算不参与鸡鸣狗盗的事,难道你还能摸着良心说问心无愧?”
“不管是否无辜,最后都是帮凶,是社会败坏的蛆虫……”
陈炯明是个性格分明的人,也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他连赌博都无法容忍,怎么可能接受一个底下帮派的邀请。
王学谦深沉道:“那是一个泥潭,去了,就是堕落!”
ps:喜欢的兄弟,多支持一下正版,谢谢!





大世争锋 第1198章 【督军招揽督军】
混帮派,那是二流子。读书人不干这种没脸没皮的事。
仅这个一个原因,就足够让陈炯明望而却步了。
他可是书香门第出身,少年的时候读书刻苦,中秀才之后才开始接受新思想。但这并不代表他对帮派从事的事业有哪怕一丁点的认可。这是原则问题,无法改变。
洪门,青帮,不过叫着好听,其实就是江湖草莽,下九流居多,坑蒙拐骗样样都来。也有人说了,北方青帮的堂口里,还有袁克文呢,这位是大字辈的祖宗。
身份也是吓人,袁世凯的二儿子。可系数袁克文所作所为,还真不像是官宦人家出来的。早年第一个跳起来反对老爹袁世凯称帝,说出口,就后悔了。怕老爷子和他玩命,心里不淡定地逃到了上海,身无分文不说,还差点被袁世凯通缉。杀是不会杀的,免不了抓住了要幽禁。
没想到,袁世凯在称帝之后,敕封袁克文为二皇子。袁克文又跳起来了,叫嚷道:“爷们不需要!”
不过‘二皇子’也算是硬气,愣是在上海滩给报纸写连载小说,赚稿费,活地也颇为滋润。什么小说呢?当时上海滩有一个小说流派,鸳鸯蝴蝶派,用的罐子,装了的料。一开始真心不堪入目,属于小黄文一类,可是读者喜欢看,报纸销量喜人,加上一个二皇子的称号使劲的吹嘘,袁克文就成了这个流派的开山祖师爷。
后来,文化界觉得这种小说太过低俗,不停地规范,几年之后,又有一个人冒出来,将这个流派发扬光大,这个人就是——张恨水。
可文化人也好,富家公子也罢,流落江湖。那是形势所逼,属于无奈之举,就和秦琼卖马、关二爷败走麦城一个道理,属于走背运。可江湖之中。更多的是惯偷、码头上的混混、绑票的亡命徒、杀人放火的穷凶极恶之辈、还有土匪恶霸……总之,帮派压根就不是正经人家会正眼瞧得上的。
美洲洪门成立之初的立意很好,就是帮助华人劳工获得正当的利益。
可实际上,迈出第一步就走歪了。
再高大的理想,也需要资金财力的支撑。洪门要不弄些歪的斜的,能有钱雇佣枪手,买军火,最后不得不逼的旧金山警方睁一眼闭一眼?丫以为洛杉矶警方是假的啊!加利福尼亚这片地方,自从洪门之后,东部的黑手党就没有敢踏入一步过。这彪悍的战斗力,已经不是警察能够把持得住的了。
洪门在三藩市的地位和青帮在上海的地位差不多,可实际上,从事的行业不外乎放高利贷,开妓院。收保护费,火拼……不做这些行业,恐怕洪门在三藩市也挣扎不下去。让他们开公司?别逗了,整个洪门数万成员估计连这个想法都没有,他们最想的做的就是,把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庄园都弄成白兰地庄园,然后贩卖去东部。在禁酒时期,这是重罪,也是利润最高的地下贸易。
洪门,说句不好听的。陈炯明去了,就算是整合成功,也只能是埋没了这么一个人才。
让王学谦上心拉拢陈炯明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面对其他人,他必须要有一个激发手下潜力的远大目标。这个目标且不说是否实际,但在当下,绝没有成功的可能。争霸中原?
别傻了,真到那一刻,一年的军费就要以亿计算。还不见得能成功。
眼下的浙江财政越来越健康,那是不假。可问题是,就算是高速发展的浙江经济,也无法支撑起争霸天下的愿望。浙江处于富足的长江中下游,这里人不愁吃,不愁穿,穷人少,识字的比例反而很高。导致民间缺乏彪悍的性格。对于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来说,这绝对是灭顶之灾。
缺乏进取心,缺乏视死如归的民风,这就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如果军费无限制的增加,浙江的经济也必然崩溃,到时候可不是争霸天下了,连固守浙江这片地盘就很困难了。这些话,王学谦不能对手下说,眼下的浙江军政之中,心气高着呢?
刚刚拿下福建,似乎吞并周围的省份对于军队来说并不是那么的困难。
另外,王学谦不同于‘国党’的孙大先生,‘国党’在二十年的斗争之中,积累失败的经验,同时广撒种子,在各地都有支持者。王学谦就不同了,他能用的招数很少,最靠谱的是老蒋的贿赂手段,还不见得能成功。因为人家根本就不认他这个人。
可陈炯明不一样,这个人能力绝对一流,只是命运不济。
尤其是在政治立场上,简直就是眼下王学谦最喜欢的一个类型,孤臣。而且就他的性格来说,这辈子没朋友的类型,很符合王学谦的需求,用着放心,只要掐掉他手中的兵权,绝对掀不起浪花来。而且,陈炯明的政治主张就是‘联省自治’,压根就没有统一民国的觉悟。当然他的这种想法也是有原因的,广东不具备统一天下的条件。自古以来,得中原者得天下,广州偏安一隅,想要突破重重困难,北上击溃北洋主力,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可从另一面来说,陈炯明热衷的事业是发展地方,保境安民。
这和眼下的浙江和福建的发展战略是完全吻合的,这才是陈炯明在‘国党’内被所有人不理解,反对,甚至污蔑其‘杀人狂’之类的,名声在声名狼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在政治上很难获得同僚的认可,没有朋友帮衬,大老板又不喜欢,结局一定是很凄惨的结果。
可单比能力,陈炯明都是这是浙江省长张载阳和已经答应进入福建军政府的担任新省长的萨镇冰都比不上的。
能文能武,政治成熟,坚持本心。
道德君子说别人,那是骂人;可要是放在陈炯明身上,那不过是正确的评价。王学谦不知道,陈炯明后来在香港退隐的日子里那是贫困交加,生活叫一个艰难,天命之年就撒手人寰。不是穷死的。但也差不了多少,生病了,没钱看病。这位爷够任性的,在广东执掌一省的军政大权。就没有想过给自己留一点?
‘国党’那么多人,一个个把理想放在嘴边,也不是都这样过来的吗?
尤其是,在民国督军的收入就按照北洋的标准,不贪财。不敛财,一年拖拖的几万元。这笔钱,在民国至少能够生活上百年,养王八都够了,何况是个人?
只能说陈炯明在某些方面太过耿直了,谁能想到,本省的最高长官,竟然忘了给自己发工资?
后来,迎孙大先生入广州,陈炯明的部下也有很大的反对声。但他还是做了。从孙大先生入广州城的那一天,当时他们的矛盾并没有浮出水面,但孙大先生已经开始防着陈炯明了。明明是经验丰富的战将,却故意让他坐镇广州城,一点点的从陈炯明手里抠兵权。好在‘国党’委以重任的前线指挥李烈钧还算争气,没丢脸,在广西打了一个大胜仗,挽回不少声势,不然看他如何收场!
这也是一个入对了门,却站错了阵营的人才。如果他是浙江人。投在章炳麟的门下,‘国党’就绝对不可能让孙大先生成为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如果在黄兴门下,成为湖北实力派,那么他的人生将更加辉煌。可能没有孙大先生什么事了。早就功成名就,成为地方势力派,到时候是‘国党’求他,而不是他捏着鼻子将‘国党’收留到广州,最后被当成叛徒,清理出‘国党’。
浙江的吸引力惊人的。同时认清事实,不甘心流落海外当二流子的陈大帅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1...575576577578579...6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