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和准空姐的青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无语

    这一部分水就像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潭,李白说,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里往里面走,景色越来越奇绝了,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河道也越来越湿滑了,走路要万分小心,不然就会被激流裹挟着下去了。有点像电影镜头里面的片段了。

    这儿枯枝败叶,零落成泥碾作尘,唯有香如故。俗话说得好,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来到山里面,把水的柔情也感知了一遍。

    一棵大树累了,就躺倒了,树冠搭到另一边的河道上去,树根已经剥离泥土了,干了一辈子工作,也该歇歇了。所以就躺倒了。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陆九连环,这里的山歌排队排,等等。要是住在这里就好了,当然河谷里面比较潮湿,比较冷,可以住在小南川景区外面,有事没事就到这里看看,那每天都可以吃氧气罐头了。

    溪水像一条巨龙一样,连绵不绝,忽而奔泻,忽而静默。忽而激流,忽而平静。虽然没有三峡那么澎湃,没有怒江那么急湍,但是它们绵绵不绝,绵里藏针,流泻到天荒地老。那种像蚕丝一样,一根一根的水流,又像是雾化了一样,绝对是好看。

    水有水的柔情,山有山的耿介。没有水的滋养,山也会突兀的无趣。没有山的硬朗,水也有灵动的恣肆。它们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第七百四十五章: 秋日思
    不知道何年何月何时,来这里的人在这里垒起了一道道的石墙,它们被岁月磨洗的光滑了,圆润了,没有棱角了,也懂道理了,明白哲理了。

    水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我们到了水源的最里面,看过了飞湍瀑流争喧豗,就又开始沿着陆路往回返了,往返一共是6公里的路,其实都不累。

    一路回程,平坦的道路,两边是落叶松,非常的高,以至于天也高多了,路上空气非常之好,呼吸起来很舒畅,在这样的路上漫步,一定会有些浪漫的。

    落叶松林这里天高云淡,空气清新,道路平展,边上也有光头强家那样的洗手间,在这里思考思考人生,绝对有多余的脑空间的。人在这里容易放空,轻盈,会跳起来,跑起来,在这里尽情舒展。

    这里让我想起了大兴安岭,想起了恩施的原始森林,还有我们拼命跑,想要到达顶点的庞泉沟,还有三亚七仙岭的国家森林公园,这些都是中国版图上呼吸的肺啊。

    逛完了小南川,我们顺道参观了一下六盘山生态博物馆,没想到在这座雄浑的大山之中,竟然隐藏着这么一座包罗万象的博物馆。

    展馆里面向我们展示了六盘山里面的生态系统,动植物,主要介绍的是动物和昆虫,比如眼前这个狐狸,长的真是俊美,两只耳朵翘起来,嘴巴很长很尖,面庞很立体。

    披毛犀的头骨上,粗糙面占据了整个鼻骨背面,说明它在活着的时候有一只巨大的鼻角,比现生和绝灭的大多数犀牛都大;额骨上还有一个宽而低的隆起,显示它还有一只较小的额角。为了支撑这只巨大的鼻角,披毛犀的鼻中隔加中硬骨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到了最后的披毛犀,鼻中隔已经全部变为硬骨。而西藏披毛犀鼻中隔的硬骨化程度,是披毛犀家族中最低的,只有三分之一长度为硬骨。

    金钱豹,上面布满了黑色的斑点,就像是一枚枚铜钱一样,所以叫金钱豹。下面这个像是狐狸,狐狸这家伙喜欢狐假虎威,每天和老虎攀亲家,拉关系,借老虎威势吓唬别人。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个就是鹿了,公鹿是有非常好看的鹿角的,母鹿是没有的。动物界不流行高跟鞋化妆品,不流行做整形手术,不然母鹿也会超越公鹿的。

    这些不知道是什么鸟,是喜鹊吗,还是六盘山是它们的老家,是故乡,这里气候温润,植被茂密,尤其是夏秋季节,估计冬春两季就搬到南方去了吧。

    记得在九皇山猿王洞景区,就看到了猪,不过那个品种也算不上野猪,这个龇牙咧嘴的可是真正的野猪啊,它们生猛的很,见人就咬啊。

    这个是鼠羚,也是羚羊的一种,浑身黑色的毛发,头上也有角,看起来很机警,两至鼻孔呼吸着,两眼放光,随时做出反应的样子。

    参观了动物,还有昆虫,很多标本,最记忆深刻的是大蜻蜓,还有蝴蝶,瓢虫等等。

    到这里的时候,天又开始下雨了,淅淅沥沥的雨,虽然不大,但是也感觉凉了,另外小南川的绝世风光也领略了。



第七百四十六章: 桑科草原
    走向草地,才看见绿草中点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星星点点,五彩斑斓。它们以绿色为基本色调,以黄色为主要配色,含着粉,渗着白,包着紫,沁着蓝……那层次丰富的色彩,像一个巨大的调色板,蓬勃了整个草原。

    这感觉,就如同把我们扔进了空无一人的华美殿堂,有音乐缓缓入耳,有舞者婀娜在侧,我们只需悠闲地啜一杯香茗,当一次看客。不需要付出什么,就可以享受轻歌曼舞,浪漫安逸,一切都地那么轻松自然,又有一种莫名激动不断冲击着我们的感官。

    绿色的草丛诱惑着我,金黄的油菜花绚烂了我。我沉醉了,在那一望无际的梦幻里。

    这里是一片静止的海洋。纯净莹润,绿盈翠绕,水草丰美,牛肥羊壮。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也看不到密集的村庄。

    如同书画家在我们面前铺开了一幅立体长轴,桑科草原用精致和温婉,向我们勾勒出一幅绵延几十公里的立体长廊,时而如行草,自由洒脱,时而如工笔画,精致细腻,敞开胸怀诠释着什么叫做自然界的风景如画。

    据史料记载,格萨尔赛马取胜称王之地就在桑科草原。赛马前格萨尔在此煨桑敬天神以助阵,因此草原得名“桑科”。煨桑是藏民祭神的仪式,用松枝、柏枝等有香味的植物枝条燃起烟雾,烟青味香,袅袅上升的青烟神更容易接收到,神就会降福于敬奉他的人。煨桑还要敬献桑面(青稞面)、和烈酒。

    这里是著名的英雄格萨尔王烟祭铸神、赛马称王的地方。藏民用松柏枝焚起的霭蔼烟雾祭天地诸神,给灵魂允诺一个期待,给苍生点亮一个希望。

    每年农历六、七月期间,这里都要举行赛马活动,就是当年格萨尔赛马会的承袭。桑科赛马的规则、骑手的年龄以及给夺冠者披红挂彩的祝贺方式都与《格萨尔王》里记载的一样。

    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县桑科乡境内,是桑科乡达久滩草原的一部分,四面环山,中间草场平缓开阔,夹杂着少量灌木丛,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亚洲第一,历来为藏族牧民的天然牧场。

    草原的存在,不是一种抽象,而是一种光芒,我仿佛抓住这了一道阳光,胸阔气爽。

    在宽阔的大草原上,五颜六色的格桑花,争奇斗艳,一阵微风吹过,或点头、或弯腰,好似在歌唱,静静地躺在草丛中,蜜蜂从耳边飞过,花香四溢,大家一起聆听花开的声音,一切是那么恬静而安逸,也许这就是避暑的天堂,高山的草原。

    甘南的草原是四季更替的轮回。一年一次,草是绿色的,天空仍然是蓝色的。大夏河的水仍然清澈。拉普神庙的祈祷在风中拉长。旋转的是一个藏族民族。灵魂的污垢被冲走了,心脏池中的污垢已经沉积了很长时间,需要将其清除。西藏人可能已经在的声音中寻求灵魂的自我解放。



第七百四十七章: 黄河第一湾
    玛曲的格萨尔传说携带着历史的久远;碌曲的民间藏戏深入人心世代传承;迭山的翠柏铭记着红军血战腊子口的英勇无畏;舟曲的“朵迪”回响着藏乡泉城的清澈音韵;卓尼土司演绎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凛然正气;临潭的江淮遗风与高原豪气刚柔相济;合作草原新城的本土特色与时代追求相得益彰。在甘南这块纯净的高原故土上,每一个融合的场景,每一组共存的画面,都犹如一位从远古走来的少女,氤氲清眸中,隐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诱人去寻觅、去解读、去追逐。如果说这些旖旎的风光是甘南雄浑壮阔的序曲,那么“黄河第一湾”就是甘南风光里激越婉转的**了。

    黄河九曲第一弯位于若尔盖县唐克乡,地处草原腹心地带,白河于此汇入黄河,形成浩大恢弘的气势,九曲黄河河面宽,曲折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小岛,水鸟翔集,渔舟横渡,被中外科学家誉为“宇宙中庄严幻影”。

    唐克小镇,这是一个偏远的藏区小镇,位于川北,离青海不远,因为毗邻黄河第一弯,每到假日,总有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这里便热闹起来。高原夜沉如水,静寂无声,一夜无梦。清晨起来,来到外面的小镇上,天已放亮,云幕低垂,呼吸一下高原清冽新鲜的空气,精神为之一振。小镇的早晨静悄悄的,大多人还在酣睡,街道显得格外冷清,寂寥,只有几个身着藏袍的老人在打扫街道,几只狗百无聊赖的在街边游荡,一群牦牛悠闲的迈向草原,一阵风吹来,身体不禁打了个寒颤,云层越发低了,天地相接,草原在视线里迷茫起来。

    前往景区,山随路转,山路弯弯,车窗外不变的永远是那一片浓得化不开的绿,就是在这样一个早晨,我们来到了位于若尔盖草原西南端的“黄河九曲第一湾”。

    这是一片寥廓,苍茫,雄浑的土地,视线所及,远接天边。沿途就见到黄河醒后的容颜,河面不宽,大概只有几十米,两岸野草疯长,灌木丛生,几棵不高的树木在晨光熹微中微微颤动,天上下起小雨,天色晦暗,天空凝重,空气中有湿漉漉的味道,周围一片静寂,黄河就这样不声不响的从我眼皮底下流过。黄河,在这里点上了一个顿号,变得安静而又柔顺起来。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源头是纯净、清澈的雪水汇集,经过长途奔袭,一路裹夹着黄土的性格,一路浩浩荡荡,一路奔腾呼啸而来。当黄河之水进入到了藏族风情浓郁的中国最美湿地若尔盖大草原时,性烈的黄河就变了,犹如一位羞涩的藏族卓玛,手持银练,丢弃了粗犷和豪放,变温情脉脉,又如藏族歌声一样,悠扬柔美,情意绵绵,浪漫多情,大概就像那些冰山雪莲,选择了独自开放,也许是因为受不了雪山的茫茫雪光和紫外线的强烈照射,就在脸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面纱。



第七百四十八章: 美丽的传说
    如果将黄河比作一个人的话,眼前的黄河应该属于少年时期吧,它从草原中逶迤而来,纤尘不染,水质清澈,沉静而内敛;然后,从这里折而往北,进入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坡的沟沟壑壑中穿行,时而高山峡谷,时而激流险滩,水质变得浑浊,性情变得暴躁,这像极了一个人的青年;等到了三门峡一带,河面渐宽,河水减缓,经过了大风大浪,一颗狂躁的心始归于平静,这像极了一个人的中年;等到了山东地带,黄河已经像一个处变不惊,古井不波的老人了,见惯了惊涛拍岸,见惯了风雨如磐,没有什么再能让那一颗坚硬冷漠的心变得柔软,它缓缓地流入大海,涅槃重生,走向永恒。

    眼前的九曲黄河像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扭着她柔软的腰肢,踏着轻盈的舞步,从西部遥远的白云间,从黛青色的大山中聘聘婷婷、风摆杨柳般逶迤而来,路过高山草甸,在翠绿色的青草中缓缓流淌,摆出几个漂亮的s造型后,一个决绝的转身,折而向北,又渐渐消失在白云深处。我突然想到了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以前认为这是诗人瑰丽的想象,但在大自然的壮丽美景面前,想象是多余的,语言是苍白的,只需要如实描述就可以了。

    站在山顶上,眼前豁然开朗,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黄河宛若一条玉带,从群山中走来,在绿意葱茏的青草地打了几个湾,又向群山中走去。云,姿态万千,有的就那么孤零零的一朵,闲云野鹤般静立在天空,有的则郁积成团,波浪般翻滚,凶神恶煞般扑向远处的山岚、大地,山川大地与云相接,立刻被笼罩在凄风苦雨中,其他的地方则阳光普照,云层接近阳光的部分,亮如白昼,背离阳光的部分则仿佛隐在角落里,暗若黄昏,有的矫若游龙,有的翩若惊鸿,有的静若处子,有的动若脱兔,瞬息之间,变幻莫测,大开大阖,气象万千。

    极目远眺,黄河就在脚下流淌,如练的黄河犹如从天边飘来,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绕过草甸,绕过四川的疆界,转身向着西北方的甘肃而去,几乎看不见流淌,黄河的安静,如打碎的镜面,四射着银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细数着草岛上的花草树木,九曲黄河在心中定格。

    这里,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据说流经四川的白河是一位身姿绰约、有着闭月羞花之貌的漂亮姑娘,她在川西北若尔盖唐克大草原上蜿蜒徘徊,含情脉脉地等待着如意郎君的出现,而生长在青海冰峰雪山中的黄河是一位英俊潇洒智能双全的小伙子,他早就慕名白河女的美丽善良,不远万里来迎娶白河,在索格藏寺旁见到了心仪已久的白河姑娘,而白河女也是对他一见钟情。然后,他俩手牵手直到相汇交融分不清你我,往黄河的故乡青海奔去。



第七百四十九章: 美景如画
    不到黄河心不甘,到了九曲黄河,看到满眼的绿草、鲜花、经幡、帐篷、蓝天、白云、寺庙、牦牛、羊群、骏马、雄鹰,心情豁然开朗。见过黄河的浊浪滔滔,也见过壶口瀑布的翻滚激荡,以及一泻千里的恢宏气势。在以往的印象之中,黄河是一条奔腾不息、咆哮嘶鸣、势如长虹的河流,黄河留给我的是一种奔腾,是一股气势,或者说就是一种永远向前的精神,见证到了九曲黄河第一湾之后,真切地领略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妙意境,她那静若处子的形象让我大吃一惊,疑似走错了地方,叫错了名字,蓦然,对黄河才又增加了一层崇敬,一层膜拜。

    时过正午,阳光明媚地照耀着,九曲黄河散发出炫彩,身边有人说,九曲黄河最美的景致还是要数日落了,落日的余晖遍洒在草原上,映衬着黄河的粼粼水波,难怪人们都说黄河是母亲,你想那一刻的温柔,不正是母性的体现么

    “万涓成水汇大川,千转百回出险滩;滔滔长流济斯民,力发黄河第一湾”。黄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脉,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镇与白河汇合,形成了壮美绝伦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弯。

    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距离若尔盖县城,大约61公里。在这里,黄河雄浑壮阔里有着秀美身姿,曲折蜿蜒,若游蛇。周围群山连绵,白云浮动,风景美不胜收。索克藏寺梵音缥缈,声入耳际,伴着落日余晖里的落霞孤鹜,美丽的黄河九曲第一湾,好似圣洁而悠远的梦境。如若顺着天边云梯,登上山巅,远眺九曲黄河,便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眼前云移,黄河身姿一览无遗。

    藏语““河”为“曲”。俗语说:“天下黄河九曲十八湾”,这“九曲”就是唐时对贵德以上黄河段的称呼。藏族人民结合黄河上游的地形、景观等,将上游诸河段取了许多有特色的名称,如卡日曲、约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玛曲、析(赐)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

    九曲黄河第一湾作为黄河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它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平和的心态表现了黄河精神“宁静致远”的阴柔之美。这里地处于国家高寒湿地保护区内,是全国三大名马河曲马的故乡。在这片浩淼无际的草原湿地里,还有黑颈鹤在栖息繁衍,歌唱跳舞。这里的黄河水清澈见底,未被泥沙侵蚀,未遭到人为的污染,澄明如镜。

    晚霞落日倒映在黄河九曲的水面上如同金色缎带。这个时段,万千游客或站在山巅,或者沿河行走,捕捉着眼前的美景。在落日余晖里,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景象让人们内心愉悦而安然。

    如果你在城市中被繁杂的工作和疲累的心情所牵绕,你可以来到这里缓释内心中的压抑心绪。毕竟这辽阔圣洁的地方,最适合洗去尘埃,洗心,洗肺。让你暂时忘却烦恼,与浩淼的草原湿地,融为一体。



第七百五十章: 美食的意义
    甘南之行,于我,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绵延无尽的草原,寒风中牵满经幡的尼玛堆,圣洁的雪山,虔诚叩拜的信徒,甘南是一堵红墙,一缕青烟,金碧辉煌的寺庙,夕阳下徐徐合上院门的垂暮老僧、六字真言,还有一直穿行在我梦里无边的爱。

    因为一碗面,路过一座城。

    每次路过兰州,只是想着吃一碗牛肉拉面。

    兰州注定是我们的中转站,路过兰州,从没有好好看过这座城,只因为撇一眼,看到的是荒凉的山。

    兰州被兰山和白塔山南北两山包夹,黄河穿城而过,兰州人在这个狭长的城市里繁衍生息,兰州位于中国的版图几何中心,却被视为边远之地。每当春季风沙肆虐的时候,这座城市仿佛建在沙洲之上,荒凉苍茫。

    因为一碗面,这座荒凉的城市却有了独特的味道,牛肉面的味道。

    兰州是一个可以被闻到的城市,这个城市到处弥漫着牛肉面的香气,因为了有了牛肉面,兰州有了独特的韵味,牛肉面牵引住我的脚步。

    我们收拾停当就浩浩荡荡直奔大众巷,吃了繆糟,酿皮子,杏皮水,漫步兰州街头,真正的贴近这座城市,才感觉兰州已不是边远之地,这里人流如织,市中心的人拥挤繁杂,和热闹大都市并无异样,接着去黄河铁桥溜达,游人熙熙攘攘,兰州的白天很热,当太阳落山后,却凉爽的很,黄河岸边微风习习,舒服到极致,兰州的夜是如此美好,在黄河边溜达,夏日的微风徐徐,不想离开。
1...103104105106107...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