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准空姐的青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无语
刀背岭,景如其名,这里就像是一把大刀,把火石寨景区一分为二,西边是风光旖旎、百鸟吟唱的情人谷,东边是树木蔽日,松涛如海的寨子沟。刀背岭是景区中最险峻、最陡峭的地方,壁立千仞,岭如刀削。尽头处山体犹如一头骆驼仰天长啸。
飞来石,山顶有一块石头矗立于山巅之间,宛如天外飞石,被称作是飞来石。提起飞来石,就不得不说说火石寨的传说:相传宋辽之战时,杨家将被困于天门阵,于是就派焦赞、孟良持火葫芦来穆柯寨向穆桂英借降龙木破阵。穆桂英不借,于是孟良将火葫芦置于山顶放火烧了穆柯寨。结果穆柯寨成了火烧寨,而火葫芦也留在山顶成了一块石头。
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景点分布密度每平方千米达8个,这在中国丹霞地貌风景区非常少见;其构景地层总厚度达11601米,在中国丹霞地貌风景区名列前茅。
第七百三十九章: 胭脂峡一
胭脂峡由春秋时代的“乌氏”“焉支氏”“燕子山”胭脂山(川)演化而来,在漫长的地质史中,胭脂峡历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神奇瑰丽,秀甲西北的奇观,尤以奇峰、怪石、响云、彩瀑、神光、华彩和悬棺最为神奇。
胭脂峡东险西奇,南秀北绝。在大自然艺术大师的神工雕塑下,奇峰怪石,竞相崛起,各具神姿妙态,栩栩如生。
古今称为天宫仙阙的“胭脂女峰”,劈地摩天,巍峨险峻。峰高海拔1820米,三面悬临深谷,峭壁百仞,峻拔挺秀,独冠群山。登临峰巅,不仅可以俯览峡谷景色,而且可聆听清泉流水,万山松涛,这是胭脂峡的第一观景台。
第二观景台是“观音赏曲峰”,她背靠南山、头戴巾冠、似南方巡游归来,脚下飞流瀑泉、音韵悠扬,置身峰顶。晨观日出、红霞万朵,层林尽染,云蒸霞蔚之际,犹如置身蓬莱仙境;运气好时,还能一睹神光,海市蜃楼的奇景,犹如乘风遨游琼楼玉宇。与观音峰并列的“老龙头”,海拔2300米,高峻秀丽、恍如仙境、终日光彩流漓、龙头向东游动,似巨龙出山,秀绝佳丽、震憾人心。
胭脂峡的奇峰怪石,人们依据它的形势,都冠以富有神奇色彩的名称。诸如北部的“万物朝天”“蛤蟆望天”“木鱼镇鳌”“雄鹰展翅”“琵琶石”“天宝石”“大象石”“骆驼峰”“牧牛石”以及南部“七星石人”“火炬峰”“巨龙出山”……
胭脂峡东部是奇峰怪石和自然风光的精华所在。这里有烟岚缥缈、形同通天大门的“天门峰”;有如天上街衢的“城堡峰”,夕阳下俨然是一座彩灯辉煌的不夜城。“秀峰”亭亭玉立于“琼台”之前,四面如削,峰下绿环翠绕,宛如一只碧绿的巨盘,托着一支玲珑剔透的玉笋。“王母峰”状如老妇乘辇,前后数峰簇拥,似宫女们拥着王母驶出天门。在胭脂峡景区内,昂首云天的“巨龙出山”、形神俏丽的“胭脂女峰”和惟妙惟肖的“观音赏曲”堪称景中三绝。
胭脂峡云海变幻莫测,仪态万千,夜雨晨睛,云蒸雾腾、深壑大谷、茫茫一片。时而如惊涛骇浪、汹涌澎湃;时而弥漫**、气吞山河。峰峦高出云海之上,宛如一座座时隐时现的仙岛,真是“山在虚无缥缈间”,令人几疑置身于天上,蓬莱仙岛中!
这是“云漫胭脂”的一大壮观。旭日东升,白云顿成彩霞。靠近阳光的一面染成—片红色,稍远处则是杏黄色,低处又如银河泻地,晶莹珠亮。随着日光的移动,云彩也上下翻动,像是盛开的牡丹。山风吹来,彩云飘荡,时而如絮轻扬,脉脉含情;时而轻绡一带,如霓裳羽衣,长空漫舞。
云海升腾之时,又是另一幅动人的画面。云块分解,便成“天女散花”一时这山那山落英缤纷,云块联袂飘曳,形如对对仙鹤翩翩起舞。有的急转直下,如玉帘倒垂,有的撕成缕缕银丝,挂在天边,形成胭脂峡奇妙的“响云”“瀑布云”“烟云”“蘑菇云”“火烧云”等,尤以响云最为奇特。
第七百四十章: 胭脂峡二
夜雨后晴朗的早晨,胭脂峡云雾重重。一个个山峰藏在云海之中,不肯露出秀美的容颜。阵阵晨风掠过,云海便卷起云波雾涛,云海深处隐隐似有声。旭日东升,山峰上罩着的云雾面纱被山风撩开。抛向天外,一片片,一缕缕,有的似天女散花;有的似仙鹤起舞;有的似少女依恋在山头,久久不愿离去。云雾飘飞之时,会甩下一串串“嘘嘘”的响声,有时如虎啸龙吟,有时如海潮咆哮。这就是胭脂峡一大奇景——“响云”。
响云过后的瀑布云,更为壮观,活脱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意境,清晨从观音台处俯瞰,云雾茫茫。山风袭过,平静的云雾荡起层层涟漪,穿峰绕谷,骤高骤低,云雾从悬崖之巅跌入深谷时,其状就如凌空而泻的叠联瀑布,汹涌澎湃,滔滔不绝。
胭脂峡诸峰之间云开雾散,飘忽不定。云团由谷底升起,云头经风一吹,向四方散去,呈圆形雾状,如茹柄顶着圆菇,故称“蘑菇云”。“蘑菇云”有时一朵,有时数朵相连,有时甚至连成锦片,成片时就像一片蘑菇群。
旭日东升时,也常见火烧云。她艳红如血,或在峰巅飘飞,或在天际聚散;有时呈鱼鳞状分布,有时以似团团火球在山谷中滚动;有时似碧血一缕,有时如火烧连营。
胭脂峡山高谷深,千岩万壑,泉瀑潭池,随处可见。这里的瀑布,奇伟瑰丽,千娇百媚,奇伟幽险,各具风姿:有如飞雪卷云,喷珠溅玉的“沐浴岩瀑布”;有如万斛珠飞,凌空倒泻的“丁香谷玉帘瀑布”;有如珠帘漫卷,冰飞玉洒的“玉洁瀑布”;有如翻江倒海,直下九天的“胭脂瀑布”。最为奇特的是彩瀑、叠瀑、响瀑和“石下瀑布”。千娇百媚,瑰丽异常,且音响各异:有若春雷滚鼓,有若琵琶轻弹,有若铙钹敲击,有若群鸟噪鸣。形、声、色、泽异彩纷呈,相互映衬,形成世上罕见的奇观。
进入景区的第一道瀑布,就是“沐浴瀑”,她高10米,飞雪溅玉,崩云裂石,如蚊龙出窟。入潭处,雪浪飞溅,风声雷吼。丁香谷有连环瀑布,一环套一环,环环相连,一高一低、一大一小,宛如雄雌二龙嬉戏于清溪深涧之中。神象瀑布从神象头上飞落下,宛如一扇白玉珠帘悬挂岩前。岩下一深池,就像一只玉盘,“玉珠”飞泻而下,似万斛珠泻、凌空抖落,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蔚然壮观。
名山大川,瀑布常见,而彩色瀑布却难得一见。胭脂峡水秀得天独厚,胭脂瀑布更是堪称一绝。此瀑布从42米高处沿暗红色的崖壁飞流直下,经阳光照射,似一匹红锦高悬,阳光越烈,其色越艳。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瀑布正对阳光,折射出彩虹数道,有时直接太阳,如锦如霞,形成一条通往天庭的彩路。瀑布从高处直泻下来,冲刷成潭,潭底岩石,一边呈红色,一边呈绿色,日光折射,石色反衬,瀑布成了红色、绿色、蓝色,加上飞瀑声音如铙钹敲击,管乐齐鸣,成为该景区又一奇观。
第七百四十一章: 胭脂峡三
胭脂峡峰峦高峻,谷壑幽深,终日云遮雾绕,水气与日月光华相映常常出现奇妙的幻景,使胭脂峡更富神秘色彩。
这里的云雾,因受日光的衍射,会形成一道道彩色的光环,观者自己的身影会映射在光环的中心。光环中间呈白色,直径大小不等,一般3米左右,颜色依次为红、青、黄、橙、紫,随着光线的强弱,其色浓浓多变,瑰丽而鲜艳。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当地老百姓称之为“神光”。“神光”出现的时候多在上午十时以前,故也称“中天虹日”,民间又称之为“神光罩身”。日光稍移,光环即逝。近年来,有人多次观赏到这一奇景,有时在山顶可以看到云彩拥簇之中有一座瑰丽绚烂“城廓琼楼”,前有狭长的街道,朦胧中似有人行走,俨如一座天上都市。这些幻影,主要是阳光将临近的崆峒山的景观反射过来,形成了海市蜃楼奇观。
胭脂峡常有华彩即“异光夜烛”。每当银辉月明之时,常有外呈朱红色内呈紫色的光环将其环绕。这光环是日月之光透过云层里的水滴或缩小的冰晶,衍射而成。所以,华彩有日华、月华之分。日华红如血,月华则如锦云捧珠,色彩斑斓。当皓月一轮洁如玉盘之时,在月晕枯赤之际,就会展露华影娇艳的容颜,月移则华彩尽散。
胭脂日出,是大自然的又一幅壮丽画卷。当东方泛白,晨曦初露之时,远处峰谷云天之中突然跳出一粒红点,渐渐地化作一轮通红透亮的红色光盘,漂浮于云雾之中。它时而被云雾吞没,时而又被山峰托起,几番沉浮过后,红盘变大,其状如一艳红的火轮。片刻,只见火轮从波峰上突然一跃,一轮红日便从云海与山峰交界处喷薄而出。
峡谷中风景优美的小径靠近悬崖,指尖有花草。河水波光粼粼,汹涌的波涛倒流而下。事实上,它形成于8亿年前,即奥陶纪。春秋时期,延智人在这里生活繁衍。人们称延智为胭脂,故有胭脂峡之美誉。走在胭脂峡的悬崖栈道上,不知有多远。
云是绿的,水是淡的,烟是长出来的。秋天,虽然胭脂山还没有完全染上,但叶子也变了颜色,特别是山谷里阳光明媚的一面,意味着有点红。水边有菖蒲,很高。崎岖的胭脂峡不亚于800里的太行大峡谷,山顶郁郁葱葱,峭壁陡峭。
山谷的两边都是潮湿的,绿色的水悬崖下,由于几亿年的行走,樵夫行走,山民行走,渐渐走出了一条一尺宽的小路。河谷里潺潺流水,一路歌唱,虽然没有虎跳峡那么大,但石头也变得光滑湿润,悬崖望着潮水,绿草如茵,气色不错。
山谷是个玩的好地方。夏秋时节,到山谷里洗脚、洗脸、洗手,感觉凉快。在这里,岩石崎岖不平,就像嘉陵江的灵关峡。山坡上长满了植被,没有大树,但有许多灌木丛。秋风吹拂,山谷五彩缤纷,胭脂峡装扮成诗或画。
第七百四十二章: 哈巴湖
初秋微凉的盐池,满眼绿色,堆挤在毛乌素沙漠边缘,浓浓绿意环抱着一泓清澈的湖水。这里就是被誉为西部荒漠天然的“生物基因库”——盐池县哈巴湖。更是驰名中外的“甘草之乡”。
不来一趟宁夏,还真以为大西北处处是黄土、是荒漠化环境,且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就好比不去甘肃走走,还不知道“陇上江南”是怎么回事呢。自然,作为塞上江南的宁夏,不去哈巴湖转转,你无法想象干旱草原荒漠区,还有这么一处人间天堂。
走进哈巴湖景区,你难以想象这在几十年前,脚下的土地还是一片荒漠区,周边没有高大树木,唯一可见的是荒漠草原植物,它远离“塞上江南”之美誉,一望无际的沙漠区是一片死寂。
哈巴湖果木烤全羊是景区特色风味,它的肉香是其他地方的羊肉难以媲美的。无膻味,肉质细嫩,尤其是单烤羊腿,更是教人流口水。胖子一听到这句,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盐池,作为“中国滩羊之乡”那里的羊肉一定不错。
不论是认识的人还是陌生人,如果喜欢热闹,就一定不要错过星空下的篝火晚会,大家一起吃羊肉,喝啤酒,围着热情的火焰唱歌跳舞,此生无憾。
对于林荫大道,我们都不陌生,甚至已不稀罕。但环境不同,与往常所见的风景也显得不同。“大漠孤烟直”——是人们对西北的第一反应,坦荡平坦的高原面上,沙丘连绵起伏,滚滚黄沙构成茫茫沙海。但在这里,自驾于此,林荫大道是如此惊艳。
傍晚时分,微风习习,也可以沿着大道散步赏景,惬意又宁静。大道两旁风光无限,有草地,有树林,有木屋,有河流,也有大片的向日葵田园。
日落余晖下的哈巴湖,美轮美奂。虽然湖的面积不大,但它恍如是坠落沙漠里的一颗蓝宝石,熠熠生辉。沿着栈桥走上湖面,周边风光令人惊叹,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在江南还是在塞北。
面对如此哈巴湖,如此宁夏,大西北的林海茫茫,郁郁葱葱教人赞叹。数百亩的芨芨草甸,柔韧挺拔,脑海里尽是荒漠的苍凉充满无尽生机。而在景区的东南方向,还可以观沙海日出,午沐阳光沙辽,可谓是林海与沙海并存,形成一幅不可想象的自然风貌。
到了秋天,小胡杨林令人沉醉。有“既到哈巴湖,何须额济纳”的底气。
绿浪荡涤着我的心扉,我向沙丘腹地走去。抬头看,天蓝得像一汪清水,下面飘着几朵白云,白云下翻飞着自由的小鸟。自由是万物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为自由而战,自由总是那么遥远,遥远的自由,让人痛苦地正视现实,现实的纷扰又不得不使人寻求解脱,解脱就要放飞心灵,心灵放飞了,才会神游万里。而这必然要有一个安静的处所。哈巴湖,你让我找到了放飞心灵小鸟的园地。
哈巴湖,你是这般的厚重,你竟有如此多的承载。有人来这里是为了追忆,有人来这里却是为了忘却,有人来这里是为了圆梦,也有人来这里是为了拾梦;有人来这里是为了重新开始,有人来这里则仅仅是为了消磨时光,有人来这里是为了刻意的偶遇,也有人来这里是为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邂逅。
第七百四十三章: 六盘山
秋日的群山巍巍,茫茫旷野,天高云淡,这一天,我们从泾源出发,来到了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坐到一个绝妙的去处,它就是被誉为小九寨的小南川景区。
这是飞湍瀑流争喧豗,到处都是流水潺潺,俯拾即是的山间野果,还有数不清的鹅卵石,以及枯枝败叶塞满道路,这里是真正人迹罕至的美景。
秋日的山野,一派丰收的景象,果实累累,都熟透了,这个红豆也是熟了,红果绿叶,相得益彰,真让人感叹大自然的赐予,永远是那么的慷慨。
六盘山腹地的小南川里面,观赏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这里的石头上长满了苔藓,水清见底。已经是秋季了,白露都过了,小南川里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清水摩挲着一颗颗石头,沿着缓坡逐流而下,这里就像是宝鸡太白山。
到了一处地方,豁然开朗,水流形成了落差,急湍而下,喷珠溅玉般,水花四溅,非常的壮观,一道瀑布闪亮眼前,这里常年平均气温只有5度,是天然的避暑胜地,是可以和唐太宗在铜川的玉华宫相媲美的。这里比空调房里面舒服,而且对人健康无害。
参天的落叶松林,数不清有多少棵树,他们笔直地长着,渴望着阳光的滋养,它们挺拔有力,扎根在深深地泥土下面,是这片原始林的代表。
这里的水太清了,清的我都想给壶里面装一些带回去,这才是真正的山泉,是清澈见底的,是饱含矿物质的,是喝了很有营养的。
白桦树,这是俄罗斯的果树,非常的顽强坚韧,没想到在小南川里面也找到了。它们就长在溪流旁边,依靠着水流的摩挲和滋养扎根地层最深处。
这里像我去过的商洛柞水的牛背梁,牛背梁里面到夏天也是凉气袭人,非常的惬意,进去以后,脊背发凉,头上的汗珠突然就挥发的无影无踪了。
这里适合隐居的人待着,适合隐士在这里清修,你看终南山里面的隐士就比较多,因为隔绝红尘,不会有一丝一毫的牵绊,人总是逃不出三界,走不出五行啊。这里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片段,你看这里的树,这些藤蔓,旁逸斜出的,人在里面穿行,很有意境,很浪漫的啊。
这些大石头,上面生满了苔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直是这种潮湿的气候,清凉温润,这里没有强烈的光照,所以树木都很茂密。
泾渭分明,说的就是泾河和渭河相遇了,一个清水,一个浊水,既相融,又相互都有界限。泾河的源头,小南川这条河道也贡献了水源。
如果夏天来到这里避暑再好不过了,比吃西瓜要强得多,比吃冰棍还要解渴,比坐在空调里面还管用,这里是天然氧吧,连氧气罐头都给你备上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里面对水的理解真是入木三分,水就是这样,向下流动,从来不整高地,但是它总是赢到最后,笑到最后。
第七百四十四章: 小南川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水就是这样默默滋养,德行居于高位,它不争,就是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里的古树名木很多,你从这个已经砍断的树根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在这里居然没有朽烂,就像喷了一层防腐漆一样,依然保持着弯曲的姿势。
从这个木桥上面过,设计的也是很有个性,有艺术感,完全就是一根大树,但是是用水泥做的,很结实,不用担心它突然坍塌。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这是个成熟的季节,是个收获的季节,是个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季节。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知道这样的树枝是不是真的可以支撑起千钧的重量,不过好多地方都是这么做的。我记得去恩施的原始森林里面就是这样,去南五台的时候也是这样的。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夜夜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虽然我们在小南川就呆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我们喝的水,是黄河水,还是从泾河来的,从小南川来的啊。
一个大叔在河边洗手洗脸,多么清澈的水流啊,这样的水才可以放心饮用啊。大自然总是慷慨的恩赐,让人感受到厚德载物的意境。
苔藓已经把这些砖石全部染绿了,一边是河水昼夜不息地奔流着。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