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准空姐的青春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汉无语
第七百一十七章: 阳关
“那你阳关一定也去了吧。”青春痘问。
“是啊!阳关让我感触蛮多的,阳关城已被掩埋千年,无处寻找你的足迹,如果来生可以与你相遇,请带我走一走你那时走过的路,无论坎坷还是泥泞,我一定紧紧与你相随。”军师感慨地说。
提起阳关,人们立马会想到一句古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杰作,可谓千古绝句,而阳关却早已成为缩影,能看到的历史痕迹只有一座小小的土墩儿,那是汉武帝时期的烽燧,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坡下面就是阳关大道,底下就是被流沙掩埋的古城。这里还叫古董滩,古董摊因地面曾暴露大量汉代文物,如铜箭头、古币、石磨、陶盅等而得名。沙滩上的古董之所以多,相传唐天子为了和西域于阗国保持友好和睦关系,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于阗国王。皇帝下嫁公主,自然带了好多嫁妆,金银珠宝,应有尽有。送亲队伍带着嫁妆,经长途跋涉,来到了阳关,便在此地歇息休整,做好出关准备。不料,夜里狂风大作,黄沙四起,天黑地暗。这风一直刮了七天七夜。待风停沙住之后,城镇、村庄、田园、送亲的队伍和嫁妆全部埋在沙丘下,从此,这里便荒芜了。天长日久,大风刮起,流沙移动,沙丘下的东西露出地面,被人们拾拣。当地人曾在这里拣到过金马驹和一把精致的将军剑。这个传说是野史还是正史,不得而知。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这里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遗址,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清晰可见,引人瞩目。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
阳关,为汉王朝防御西北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关隘,也是丝绸之路上中原通往西域及中亚等地的重要门户,凭水为隘,据川当险,与玉门关南北呼应。阳关古塞建在荒漠之中,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占有“一夫当关,万人莫开“之险要地势。阳关和玉门关,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名扬中外,情系古今。在离开两关以后就进入了茫茫戈壁大漠。两者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隘。是丝绸之路上敦煌段的主要军事重地和途经驿站,通西域和连欧亚的重要门户,出敦煌后必须走两个关口的其中一个。
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走丝路南道,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汉唐时期,阳关军士即借以此水而生息。西土沟平时上游干涸,下游有泉水汇成水溪北流,时有山洪暴发。洪峰过后,沟岸纷纷塌落,河床加宽,大量泥沙顺流而下,遂在下游沉积。泥沙在西北风吹扬搬运下,形成条条沙垄,阳关古城送逐渐被水毁沙埋。
隋唐时期废弃后,慢慢荒芜,只剩下被称为“阳关耳目“的墩墩山烽燧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第七百一十八章: 旅行杂感
很多人说,没去过西北就不知道中国有多大,到了大西北,你就相当于遇见了大半个中国,走过草原,跨过荒漠,开过戈壁,对望雪峰,关于大西北的一切幻想,一条完整的环线,覆盖了最经典的美景,在荒漠苍凉与草原升级中探索生命的意义,一起用旅途诠释对生命的热爱。
空气中有着湿润的高原气息以及热烘烘的酥油味道,那些五彩斑斓的藏族挂饰、氆氇、夯实的土坯墙、玛尼堆、经幡、转经筒、奶酪、糌粑、酥油灯、青稞酒……无论哪一种,都是藏地文化最直白的述说与表达
翻过日月山,一路都是不可错过的美景,那些记忆中的画面一一浮现在眼前……
日月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现在的日月山)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但她不小心摔碎了宝镜,分为日、月两瓣,因此被称为是日月山。
山峦绵延,山间有很多经幡随风飘扬,牦牛、羊群满山坡,盘山公路蜿蜒而建,云朵触手可及、空气格外清新,俯瞰周围的山峦寂静而空旷。
日月山下14公里处便是倒淌河,这条华夏大地唯一一条我行我素倔强地从东流到西的倒淌河,凝聚了文成公主太多复杂的思乡泪水,幽静而温柔地倒淌着,最终流入青海湖
倒淌河的河流蜿蜒四十多公里,清澈见底,宛如一条亮丽的绸缎飘落在草原上。
翻过日月山,跨过倒淌河,辽阔深蓝的湖水渐渐显现在蓝天与草原之间,路上的时光,也变成了目不暇接的流动的视觉盛宴,生怕一走神,就会错过此生难忘的风景。
金色的油菜花,紫色的薰衣草,碧绿的青稞交错绵延数几十公里,穿行其中,简直就是游走画中,撑起了整个大西北的颜值,美到挪不开双眼,想要极尽溢美之词,可惜到头来只重复着两句好美好美。
青海早晚温差非常大,白天有阳光的时候会热到睁不开双眼,但也挡不住我们看到眼前一大片美景的那种激动感,置身于此,感觉自己已经变身为画框一景了。
军师说“我们在湖边瞅了好久,找了只最靓的牦牛,柔顺的发型瞬间吸引住了我们,确认过眼神,就盘它了,骑上它成为了湖边的一道风景线。而我更喜欢环湖西路上的宁静,笔直的公路,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行驶在那笔直的公路上,那种旺盛的生命力,色彩涤净了眼睛,看着眼前的一片蓝色,即使什么也不做,也是在城市里久违的惬意感。”
悠闲散布在草地上的牦牛兄们,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生活在环境和空气这么好的地方,它们一定也很幸福。
青海不像城市,繁华匆忙,也不像世外桃源,遥远陌生,这里是很多人向往的精神家园,是尘世间可以抵达的宁静与永恒……
第七百一十九章: 翡翠湖
“你们知道青海有个很少人知道的翡翠湖吗它可被人称为上帝的眼泪。”
“那是哪里”胖子问。
如果说茶卡盐湖被誉为天空之境的话,一定会有人站出来表示不服还有翡翠湖呢!怎么能不把它放在眼里!
那天从茶卡盐湖出来已经是下午了,吃好饭就迫不及待往大柴旦方向赶,为了赶上傍晚日落时分的美景,大柴旦深处,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翡翠湖,就像宝石落入人间一般,来到这里要站在高处,用上帝视角去看简直就是镶嵌在大地上的翡翠,绿色在这里被呈现得淋漓尽致,或深或浅,或浓或淡……
都说真正的自然美景都该是在路上,而不是被圈养起来的,翡翠湖正是这样一块天赐美景,它原来是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的采矿区,历经了多年的开采,才有了现在的美景。
我们到达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分,光线并不是最好的时候了,这个世界上能经得起上帝视角考察的湖泊没几个,翡翠湖就是其中一个,美到让人摄人心魂,有别于茶卡的是,它并非是一整块湖泊,而是由零散分布的小湖泊组成,其情其景唯有亲眼看到才能体会到有多震撼。
这片黑褐色的土地,白色的盐晶和蓝绿色的湖水相互交融,平和安静,就像打翻的调色盘一样,当地人把这盐水叫做卤水。这里也不像茶卡盐湖那样热闹,有的只是广阔天地下的一片宁静与舒适,随意一站,自有意境。
湖泊之间几乎都有宽阔的路连接,两边的湖水有着不同的风光,一边倒映着雅丹魔鬼城,一边倒映着昆仑雪山,魔镜和仙境在此交汇,可以赤脚踩在盐湖边,感受夏日高原湖水的清凉,面对这一片辽阔,等风吹过脸颊,放空自己的思想。
或许真是佛祖或是哪一位天神遗落之物,翡翠湖散落成很多块遍布在这个灵气宝地,正常走在陆地上只能欣赏到翡翠湖十分之一的美,俯瞰时,犹如万千翡翠镶嵌在大地上…
青海这边基本上每天都是九点过后才会天黑,本就不多的云朵此时也懂事地躲起来了,任满天星河在人眼前流淌,翡翠湖的星空静谧而璀璨,银河和星座清晰可见,美丽的星空,感受着方圆几公里没有其他人的寂静,只有布满苍穹的繁星洒下莹莹辉光,感觉自己承包了整个星空……
白天时眺望远方,感叹时间不仅是一把杀猪刀,同时也是一把万年不朽的雕刻刀,它将风和水作柄作刃,万年来都勤勤恳恳地在这泥沙岩上雕琢,终于让沙岩心甘情愿地一层层剥落、松动、垮塌,在岁月间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怪石形状。
朝远处望去是无边无际的沙地,上面都立着各种形状的高高矮矮的小山丘,仔细一看发现,有的形如猛虎,有的状如骏马,群像聚集于此,在一片昏黄之中好似百兽朝麟般巍峨壮观。
第七百二十章: 西千佛洞
一路向西出发,这个西域民族集散的大舞台,充满了异域风情和古老的传说,这里有着世界级的物质文化遗产,全球现存最大的佛教艺术圣地,这里几乎被沙漠包围,却孕育了悠久的丝路文明,凭借一弯大漠清泉,吸引了古往今来的中外旅人,这里有着雄浑壮美的自然风貌,多姿多彩的人文景观以及千年风沙也掩埋不尽的历史底蕴……
西千佛洞显得更加与世无争一些,但是开凿时间却比莫高窟更早,它拥有16个完整的洞窟,但由于其大多都是北魏时期所凿,年代久远,损坏严重,由此,可供游人观赏的洞窟只有9个了。
西千佛洞好似是坐落在一个大坑之中,俯瞰流水逶迤,矗立于一叶绿洲之内,放眼望去是这苍茫大漠难得见到的生机,它孤立在这黄沙之中过了千百年,是曾经聆听过一代王朝金戈铁马的破羌亭,是丝绸之路前往阳关的必经之路
沿着台阶循级而下,就见到了一片凿于悬崖峭壁之上的西千佛洞,抬眼只见这戈壁与树同齐,树叶婆娑,土地平旷,亭阁俨然,好像一下就将人带回千年以前,它正值壮年,还不像这般经年岁侵蚀伤痕累累,尽管经过修缮,也难掩它沉积的伤疤
快要离场的太阳在傍晚送给了我们一份大礼,在斜照间,千姿百态的沙岭明暗相间,层次更加分明,正是应了那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爱这样绵延不断层次分明的沙丘,不论有多少人走过,一阵风过来,总是又会将沙堆砌成山的样子,形成温柔的线条,像是奶油蛋糕上永远最好吃的下一口,绵密而甜美。
日落后的沙漠非常凉快,听到远处驼队的驼铃声随着浩瀚无垠的黄沙远去,听到风吹过泉水呼啸的声音,时间都变得慢了下来,这一刻将永远被珍藏。
来到甘肃当然得去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城楼的嘉峪关一看,它是中国长城的三大奇观之一,是著名世界文化遗产!
嘉峪关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在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连陲锁钥之称。
站在嘉峪关外就感受到了这一份巍峨壮丽,不仅从规模上,从其建筑的配备上也是令人称道,嘉峪关关城有内城、外城、罗城和瓮城之分,在城外还有一圈城壕,眼睛都没办法把这些全部装进去,只有亲自站在这关城脚下才更能感受到这个浩大工程的震撼。
5年前的嘉峪关,背朝塞外,将中国的西大门牢牢关起,登上城楼,远望去,关外荒草丛生的戈壁在风中反而很壮观,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而高高挂立,眼前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巍峨朱色的城楼在祁连山如玉的雪峰衬托下格外雄伟壮观。
然而,古往今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巍巍的大漠城池又目睹了多少人间生离死别的悲歌
第七百二十一章: 嘉峪关
有时候觉得人类渺小如微尘,有时候又觉得伟岸如巨人,很难想象在没有大型机械工具的时候,中华的祖先是靠着怎样的毅力和信仰才建成了长城,在每一块砖瓦下都是古人保家卫国的赤诚忠心,每一寸土地下都流淌着绝不屈服的中华热血。
嘉峪关城楼像一个镇守边关的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身披金甲战靴,手持浴血宝刀,笔直威严地立在嘉峪关城墙之上,从千百年前向我们缓缓走来,向我们诉说那些他见证的斑斑历史,那些风霜雨雪。
民间有一句顺口溜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
如今的嘉峪关于我们来说是一座观摩历史的雄伟景点,于古人而言却是一处充满悲情的地方,国界边陲总是免不了战事连连,多少士兵在这里永眠,城台上留下的是思乡离人的汗泪,我走近这城像是走进了历史,震撼与心酸在心中反复纠缠。
在古代,武将们都把关老爷视作是战神,所以在这嘉峪关的城内也建了一座关帝庙,在外挂着威宣中外的牌匾,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威严正气。这庙中还立着一柄红漆关刀,象征着关老爷的战无不胜,也是寓意着关老爷能够保佑将士们能够披荆斩棘平安归来。
除了嘉峪关的关城,北面有西部八达岭之称的悬壁长城也是名声在外,甚有诗赞万里长城万里关,叠嶂黑山暗壁悬。
悬壁长城不是平地而起的城墙,因其建在险要的山脊上,这一段山脊约有四十五度角,像是长城悬挂在山上而得名悬壁长城,从远处看去十分惊心动魄,像一条盘旋在山间的黄龙一般。
修筑长城本来已是千难万险,在这崎岖的山脊上修筑更是难上加难,这一趟嘉峪关之旅真是让我从一个震撼走到另一个震撼之中,毫无喘息。
站在城上的敌楼旁,烽火台边,远眺这城内外两边的景色,不似嘉峪关那样凄凉,可能是依靠着黑山的缘故,没有尽是黄沙的埋没,多了很多的绿色,在黄沙大漠之中,绿色就代表着无限的生机,让人的心情也轻快了一点。
当然,来到长城,嘉峪关以南的长城第一墩也不得不提,听到长城第一墩的时候我原以为是因为它是长城线上无数墩台中最壮观的一个,但没想到长城第一墩竟然是指长城崛起的墩台,它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成这条万里长龙,成为这条巨龙的首尾,驻守着边关。
在这里伫立着的不止是那座墩台,还有练兵场、帅帐、战鼓、战车、马厩…好像能看到士兵将帅们围在帅帐内商议着抗敌之计,为家为国,这是他们付出毕生心血的地方,即使这一辈子只能与这漫天沙土作伴,也甘愿无悔。
古人有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张掖就像是一座披着风沙的戈壁水乡,温婉细腻却又粗犷凛冽,它的韵味,藏在夜里的寒风中,藏在一望无垠的戈壁荒漠中,藏在一段名叫春秋的故事里……
第七百二十二章: 七彩丹霞
张掖被誉为甘肃河西走廊最绚丽的风景线,古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在这里有一片神奇的彩色土地——七彩丹霞。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奇观形成于6多平方公里,被《中国地理学》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七彩丹霞地貌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以及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有着别样的魅力。
在河西走廊上,这一片彩色的丹霞,将大自然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光影流动间,它就像是被打落在凡间的颜料盘,层层叠叠,危崖劲露,气势磅礴。
看到七彩丹霞的第一眼,还来不及赞叹,就先想到了大话西游中的紫霞仙子和孙悟空我的意中人也许未必会踩着七彩祥云来娶我,但是他会陪我一起来看这七彩丹霞,在一片七彩壮丽中牵起我的手。
虽然去的时候不是最美,但是也足够让人流连忘返了,站在观景台上远眺这一片瑰丽,层理分明的线条,色彩斑斓的岩石绚烂夺目得像是一幅油画,不应该是这现实中会有的美景,当真是色若沃丹,灿若明霞,人生能来此一观实属无憾。
张掖七彩丹霞主要是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浆组成的,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红色底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沿着红红的石砖路前行,一路两旁都是此起彼伏的山丘,坐在车里就可以看到远处层层迭起的彩色山峦,映衬着蓝天白云,仿佛一幅油画巨作。来到一处山顶观景,置身于这五色的海洋,足以饱览这不输于五岳奇峦的绝色美景。
平视这幅画怕是不能享其全貌,来到这里的很多人为一睹七彩丹霞全貌,选择爬到最高处俯瞰这人间彩虹,俯瞰之下又是另一番美景,眼前的丹霞群峰像是法国油画上那些凹凸不齐的颜料色块,浓墨重彩,切身感受到西北旷野上不加雕琢的张扬和毫不掩饰的阳刚之美。
难说经历了几万年的雨蚀风化才形成如今这样的奇岩怪石,远看这一群怪石却又和谐地展现着自己红火艳丽的身姿,毫不掩饰地向世人表露自己的美和热情,如同你我躯体里一直跳动的血红的动脉,苍茫有力。
当你站在其中任何一个观景点上,都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丹霞的包围。左前方是如刀削般一挥而就的林立峭壁,右后方则是姿态变幻的七彩扇贝……立于天地之中,四壁丹霞之央,一瞬间就能感受到自然的宏大气势。这是超越任何一种拥有具体形式的艺术之所在,只有身处其中,用心方能悟得。所谓七彩丹霞之“奇”、“广”,便在此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