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崇祯八年时,高迎祥、李自成曾攻打过洛阳,兵败城下,几年后李自成卷土重来,传闻其深恨洛阳,将来一定要屠城。在这个消息下,洛阳城内百姓越来越混乱,有钱人想着逃跑,各县难民及大户则纷纷逃入洛阳城内。
洛阳城不比开封城,兵马较少,面对李自成的迅猛攻势,城内的福王及大小官员恐慌不安。
福王除召前兵部尚书吕维祺、知府亢孟桧商议外,还急召开封城的兵备王胤昌,巡抚李仙风、总兵王绍禹等人前去议事,并有向朝廷求兵增援的意思。
洛阳的议事结果,便是识军情情况,到时开封的总兵王绍禹、游击刘见义、游击灵泰等人都要引兵到洛阳增援,只留下陈永福自己领数千兵守御开封。这导致开封的防守力量非常薄弱。
不过陈永福等人没有办法,河南当地官兵少,这己经是当地能抽调的最大力量。而李自成声势浩大,前去增援的官兵能不能击败那十几万流寇,保住洛阳,各人也是心下没底()。
今日巡抚与总兵从洛阳回来,陈永福看到他们阴沉着一张脸,往日总兵王绍禹最喜唤几个将领,到大隅去喝花酒,今日也不提了。
“贼寇剿而复起,怎么就剿不完呢?”
正当陈永福想到这里,一个声音打断他的沉思。
“爹,爹。”
一个年轻将领风风火火闯进书房来,浓眉大眼,明盔、罩甲、腰刀、弓箭,一身武将的打扮,顾盼中满是朝气,却是他的儿子陈德。
看儿子这个样子,陈永福不由喝斥:“看你急燥的样子,还有没有官将的体统?”
陈德嘻嘻一笑,他知道父亲外表严厉,平日却对他最是疼爱,外冷内热的性子,作为儿子,早将父亲的脾气摸透了。
他一拱手,一本正经道:“是,标下见过军门。”
陈永福容色稍霁,眼中闪过慈爱之色,他的妻室早亡,这个儿子是他一手拉扯大的,这又当爹,又当妈的,对儿子的感情便透着双层疼爱。而儿子陈德也不负他的期望,身手不凡,在开封府远近闻名,还射得一手好箭(历史上李自成攻开封,便是陈德射中其左眼)。
大明军中向以武勇为尊,陈德的骁勇,给作为父亲的陈永福大大长脸,每每与各将闲聊,谈起他的儿子,都是一片赞誉,言其虎父无犬子,让陈永福的虚荣心大大满足。
此时陈德也是守备官衔,掌管着陈永福麾下家丁五百人。陈永福作为副总兵,直属营兵三千人,虽不象总兵王绍禹那样苛待部下,吃空饷人数达一半,不过也有许多老弱残兵在里面,这五百家丁,就是陈永福最大的凭据力量。
陈德也不负其所望,将这五百家丁操整个井井有条,凭着这数百强悍家丁,不论巡抚李仙风,还是总兵王绍禹,都对自己客客气气,连周王府的长史,见了自己也要尊称一声陈翁()。
不过对儿子,陈永福也有很多不满的地方,便是喜爱交游,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最近听闻与大山货店街的周龙打得火热。那周龙什么人?游侠儿一个,专门在大山货店街等地收取保护费,还掌控着几百个清唱妓女到各茶楼酒肆去伺候。
儿子与这样的人物来往,真是大失他的身份。
他张了张嘴,正要说什么,陈德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父亲又要开始训导了,因此他抢先说话:“父亲,王军门从洛阳回来了吧?”
果然陈永福被转移了注意,他长叹道:“王军门他们刚从洛阳回来,李巡抚的意思,如若洛阳军急,便由王兵备领王军门的标营,还有刘见义,灵泰两营游兵前往赴援,为父见他们如丧考妣的样子,恐怕与贼作战,都是胆战心寒。”
陈德松了口气:“父亲没被派去就好。”
他兴灾乐祸:“军门与王兵备平日与巡抚大人交恶,这下被李巡按找个由头好好整治一把,数十万流贼,够他们喝一壶了。”
随后他担忧:“父亲不会到时也被派去吧?”
陈永福在书房内踱步:“为父也是不知,若军情紧急,也不是没可能。”
陈德沉思默想良久,随后他兴奋起来,蹑手蹑脚来到陈永福身前,低声道:“父亲,听说过那定国将军王斗了吗?他昨日领军到开封,向城内讨要行粮,孩儿今日去他营中一趟,啧啧,那兵马……”
他悄声道:“孩儿有个主意……”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51章 进开封
“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南山开满红牡丹,朵朵花儿开得艳银个丹丹,银牡丹,银牡丹那个哪哈依呀嗨……”
此时唱歌的,却是那日舜乡军在彰德府武安县救的六个女子,她们身着鸳鸯战袄,在声乐的伴奏下,蹦蹦跳跳,一边还夸张地扭动着身体
她们的四边,聚满了舜乡军战士,个个席地而坐,王斗与众将也是坐在前面观看欢笑声一阵阵传来,各人言语中,都对这几个女子歌舞充满赞赏
这些女子都在十几岁,正是青春年华的时候,汉女向来能歌善舞,不论北地南地皆是如此这些女子被救入舜乡军后,暂时安排入谢有成的戏班内
从崇祯九年起,谢有成的玉皇阁戏班为舜乡军的舆论宣传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编演的种种曲目,深受东路各处军户欢迎此次谢有成的戏班同样随军,为出征的舜乡军将士带去精神上的慰藉
这几个女子被救后,随军来到开封府,其实王斗有意将她们安排入开封府城内,这几个女子却寻死觅活,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军队
在舜乡军这些日子,她们己经看得很明白,军中吃饱穿暖,经常还有肉吃,不论将官军士都待她们和气,这日子过得象天堂一样,离开这只军队,去哪寻这么好的所在?甚至怕未来自己活不下去
她们一条心留在舜乡军,河南之地天灾**,流寇横行,州县不断被掠被陷,确实没地方是安全的救人救到底,就暂时留在军中,未来带回东路,再作计效
考虑到她们的体力,进入辎重千总不合适,最后王斗将她们安排入随军戏班内,平日唱个歌,跳个舞,为将士们鼓舞鼓舞士气,也是不错不要说,她们还颇有音乐及舞蹈细胞,这河南当地的民歌民舞演绎得精彩纷呈,激起军士们的一阵阵叫好声
王斗也是微笑点头,看将士们坐了一圈又一圈,虽人人叫好,气氛热烈,却还仍然保持军容严整,眼神清明也是,舜乡军军纪森严,加上军士都有成家,很多人家内一妻几妾,不是没有尝过男女滋味,不会见个女的就色迷迷,乱了军纪
丝竹鼓乐悠扬,王斗听得悠然神往,后世他就喜好传统的民族舞蹈歌曲,海外诸国的歌舞倒没什么兴趣
正当他欣赏当地民歌民调时,忽然谢一科走到王斗身旁,低声道:“将军,河南副总兵陈永福率开封诸将前来拜访”
……
蹄声响动,一只铁甲骑军缓缓往开封城而去,大军前面,王斗与陈永福并辔而行,陈永福不时为王斗指点开封附近景致明显的,他有些心不在焉,似乎还没从方才舜乡军营内见闻中回醒过来
就是在此时,陈永福还是内心糊涂,王斗说他奉兵部之令,领兵三千余前往四川征剿张献忠诸贼,陈永福却不明白,怎么他军中出现近万精锐?
王斗说内有四千是随军的辎兵,陈永福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些是辎兵?辎兵有那么精锐,人人披甲的吗?便是自己的家丁营,也不能个个身披甲胄似乎……在军容上,自己的家丁营也远远不如王斗那些辎兵们
难道这些人都是王斗的家丁?如果这些人都是家丁,王斗竟有七千家丁?他只是一个参将啊
如果那些人不是家丁,为何这些营兵皆精锐如家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永福脑袋有些转不过弯来,王斗的名声,其实他也听过,战通州,战巨鹿,战平谷,皇上亲封勇冠三军,声名显赫一时
原来陈永福认为这名声肯定含有水份,因为据陈永福所知,王斗好几次战斗,都是随宣大数镇总兵作战,肯定是跟在后面占便宜然此时所见所闻,大大出乎陈永福意料之外,仅看王斗军的军容,这胜利……
九边精锐,名不虚传啊,王斗一个参将都如此彪悍,那宣镇的杨国柱等人,又会强到什么地步?而九边军队屡次在东奴面前翦羽受挫,那些鞑子的战力……
不说陈永福转动别样的心思,王斗也在暗中观察陈永福及他身后的护卫家丁
陈永福便是那种传统的大明老军伍,身上的盔甲都颇为沉旧,他身后的护卫们,戴着兜鍪,身披齐腰甲或是罩甲,这些多是对襟棉甲,只到肩膀,露出两臂的红衲袄,有如胸甲
显然的,中原腹心的大明部队,装备不可能如九边军队那样精锐,不说铁甲,便如全身棉甲都少见守护开封城头的军士,多人戴着红笠军帽,身穿褡护,或干脆就是青衣战裙,连个罩甲都没有
而且军服鞋袜破烂,比王斗见过的九边军队还要难堪,大明军队的战力,仅从这装备上就可以窥豹一斑而李自成,在崇祯最后几年中,屡次击败的就是这样的军队,硬茬子,他重来就没有遇过
怀着这样的念头,在陈永福指点下,王斗一行人进入开封城内,彰德府,卫辉府,到处都在人吃人开封府虽然好一些,也仍是流民满地,灾民云集,街巷满是饥民
与之相反的,却是城内随处可见的豪华宅第,让王斗印象深刻的是城内王府多,牌坊多各大街小巷,那牌坊是鳞次栉比,有王府的、乡绅的,满城不可计算
经过那些豪宅,不时可听闻内中丝竹与笑声传来,而高墙外却是灾民凄凉愁惨高官富豪的生活是天堂,平民的生活却是地狱,这种强烈的反差,或许会激起那些流落街头灾民们最大愤怒
除了这些,开封城的官衙众多,商事之繁华,也颇让王斗惊讶依陈永福的介绍,开封城最繁华的地方便是大小山货街、钟楼、鼓楼、大隅一带在这里,汇聚了大明各地的商家,能想得出的商货都有
特别这里聚集大量的酒肆、旅店,各类高档酒肆层出不穷,每日都是高朋满座众人遍尝山珍海味时,还可召清唱ji女在旁伺候,想要什么样的女人都有
舜乡军扎营在开封城西南的杏花营一带,从郊外到西关,一路便是酒馆、旅店排门挨户,进入城内后,繁华难以想象,有如烟花绽放后那样绚烂
王斗默默策坐马上,他知道不远的将来,一场滔天的大水将毁灭城中一切,眼前的繁华,都将成为过眼云烟
随在王斗眼前,那些喧沸无比的人群,此时他们神情或喜或悲,各人不一,未来却大多不会存在这个世上但不可否认汴人的刚烈,李自成三次兵临城下,猛攻开封,眼前这些人,市民,商贾,士人,甚至是ji女,都全力参与守城,烈节在将,忠勇在民,承不虚言
看着眼前的一切,一股历史上的悲怆感涌上心头,或许是宿命,开封城的几次存亡,都跟洪水有关,秦攻魏国,决水灌大梁,明末又是洪水毁灭这座城市,到了抗战时期,同样是洪水……
王斗不由有些痴了,似乎身旁陈永福的说话声都远在千里
此时王斗进开封城,由谢一科领一队刀盾兵及鲁密铳手随行护卫,人人身披铁甲,腰骑骏马他们行进在街上的同时,周边的开封人也在打量这只军队,各人以中原省城人的毒辣眼光品头论足,当地口音的窃窃私语不断传来
“得劲,这些军爷哪来的?”
“那个大将是谁,陈总兵亲自作陪,似乎是大人物”
“那些军爷背的铳杆好长,你见过吗?”
“肯定不是三眼铳,应该是鸟铳,不过鸟铳好象也没有这么长”
……
“是定国将军王斗……”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看到那王字大旗了吗?就是宣府镇王将军的认旗,有幸啊,今日目睹王将军真容,往日只听说先生言过”
这声音响起突然,王斗却是心中暗笑,这口音,明显是宣府镇东路口音
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周边声音接连响起:“是那个巨鹿大战,平谷大战的王将军吗?听说他杀得鞑子头望风而逃,忠义无双,皇上亲封勇冠三军,没想到今日能看到”
“听闻王将军领军七千前来,一色的如眼前好汉,若是有王将军协守开封洛阳,我汴人就不怕流贼了”
“王将军,好汉,舜乡军,好样的”
密密层层的大拇指伸出,王斗在马上微笑拱手
陈永福看了王斗一眼:“定国将军威震南北,便是在开封,军民多有耳闻”
王斗说道:“汴梁之民热情好客,末将荣幸”
一路进城去,涌在街旁看热闹的人群多,不时有人在街上向陈永福与王斗招呼作揖,沿街门户,陆续有窗台推开,一个个风姿嫣然的仕女对这行人马偷偷眺望
有许多女子趴在窗框之外,舞着香帕对王斗等人吃吃而笑:“军爷,来到汴梁,记得前来光顾奴家”
王斗微笑:“开封城,一个奇妙的地方”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52章 留我,需出大价钱
陈永福一直领王斗到达开封城的巡抚衙门,这衙门位于周王府西南的钟楼西街()。布政司署,按察司署,都指挥使司,宣武卫指挥指司,都位于这一带()。
陈永福客气地让儿子陈德招待王斗亲将谢一科等人,然后他领王斗进入巡抚衙门大堂内。似乎陈永福有什么急迫的话与河南巡抚李仙风说道,他进入后堂好一会儿,留下王斗在堂内喝茶静待。
良久后,从屛风后却是走出一大堆人,除了陈永福外,内有河南巡抚李仙风,河南巡按御史高名衡,兵备副使王胤昌,开封知府,祥符县知县等人。
还有当地大大小小十余个官员,这么大的阵势,显然李仙风等人对王斗的到来颇为重视。
“……贼连陷鲁山、郏县、伊阳诸地,隐隐有窥洛阳之势。亲藩之地,不容有失,本抚昼夜加谨城池,贮库钱粮,选委谋勇官员管领,以保洛阳不测。然河南兵少,***变乱,流贼喧嚣,本抚每虑念及此,痛心寒骨。”
一番嘘寒问暖后,河南巡抚李仙风摇头晃脑说起一大堆道理,王斗只是静静听着。
看王斗不动声色的样子,李仙风只好咳嗽一声,直接进入主题:“天下之事,莫急于君父之难,闻听王将军战巨鹿,战平谷,奴酋望风而逃,所部将兵,最是精悍,征讨区区流贼,还不是手到擒来?”
“流寇猖獗,军情沸羹,此诚天下安危之大机,本抚议请王将军留师河南,共勤国难。以将军之力,庶几叛逆可擒,大难可靖。将军如若许同,本抚定重加犒饷,决不食言。”
王斗略略欠身:“叛逆天下之大恶,讨贼天下之大义,李闯诸贼,上逆天道,下犯众怒。末将虽非河南之地将官,此危难也难安然坐视。然地方之责,非末将原任。本将身怀兵部行文,克期必至蜀湘之地,否则军法无情。非末将不愿留在汴梁,而是不能。”
李仙风与巡按高名衡诸人惊讶互视一眼,武人中,有王斗这样谈吐的真是太少了。
高名衡一直很注意王斗,看他安静坐着,目光深邃,神情不卑不亢,心底对王斗的评价更高一层()。
关于王斗的传闻很多,特别崇祯十一年起那场战事,王斗千里赴援,愿意追随卢象升赴死,让高名衡很是感慨,甚至对卢象升颇为羡慕。麾下有这样的忠勇良将追随,也可以含笑九泉了吧?
那场战事后,王斗声名鹊起,甚至崇祯皇帝颁布旨令,着将王斗的练兵之法通传天下,不过各地其实很不如意。加征三饷,征收钱粮,各处是追比如火,百姓越困苦,这遍练新军,却是拖拖拉拉。
到目前为止,蓟镇不过练新军三千五百,保定镇更少,只有三百,余者九边,有多少新军也实在难说。兵部令大明每个府,至少要遍练新军一千,一州七百,一县五百,大多兵马数目只留在兵册上。
开封府也是如此,三饷征去了,连新军一千都没练出来,这样的官兵,如果能挡得住流寇的蓬勃展?
不过豫西的河南府,汝州等地流贼越来越兴盛,那边的官兵根本挡不住李自成等人的攻城掠地,洛阳是不容有失的,如若失陷亲藩,开封府一干人都有罪。
好容易王斗前来,听闻他战绩出众,清兵在他面前都望风而逃,方才在后院,陈永福也对王斗的军队赞不绝口,这样的强军,想必前去攻打流寇,胜算极大吧。
放眼四周,己经没有兵力可调,如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王斗的军队,李仙风、高名衡怎么也要留在当地。
高名衡道:“此系存亡所关,还请将军姑且暂留。朝廷那边,杨阁部那面,本按与巡抚都会具名上奏,定不让将军为难。开封,洛阳亲藩所在,军情如火,料想杨阁部与皇上都不会失此事机,期纾国难。”
王斗沉吟良久,说道:“即是河南当地兵力不敷,末将便留在开封,适当君父之急,共成灭贼之功,不过……”
王斗目光炯炯看着各人:“末将愿听任诸位大人调遣,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将士们不得饿着肚子打仗()。这钱粮动支,各项费用,不知……”
巡抚李仙风有些不悦,他己经说过事后定然重加犒饷,这王斗还跟他讨价还价。不过如今武人地位非同小可,文官要坐稳位子,都要靠武人打仗,特别眼前有求这个宣府镇参将的时候。
巡按高名衡却不动声色,问王斗要多少钱粮。
当王斗说出数目时,各人都是大吃一惊,面面相觑:“先支付三个月粮饷,计开拔银,安家银在内白银十万两,粮米两万石。”
……
从巡抚衙门出来,王斗便回转营地,从各人眼光中,王斗看到“狮子大开口”几个大字,不过王斗不以为意,要想自己留在当地,就需付出一定的代价,自己的军队,可不能饿着肚子打仗。
回到营地之前,陈永福还邀请王斗到鼓楼一家酒肆宴饮,在那里,王斗见到了总兵王绍禹、游击刘见义、罗泰几人。不过这三人给王斗印象都不怎么好,典型的酒囊饭袋,吃空饷,喝兵血或许有一手,让他们打仗,是为难他们了。
宴中气氛也可看出陈永福与他们不对付,偷了个空,陈永福偷偷对王斗言,希望王斗留下来,他会力劝李巡抚等人答应王斗的要求。他语中还流露出希望与王斗共援洛阳,齐谋富贵的意思。
可以看出,陈永福是有一定野心的人,历史上在李自成三打开封时,他也算忠于职守,在王斗出城时,陈永福一直相送。特别是他的儿子陈德,己经与谢一科打得火热。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朱仙镇边的沙河。
天气己经颇有寒意,营地内的舜乡军战士,各人都披上了自己的红棉翻羊毛大氅,戴上手套,铁盔内罩上保暖的羊毛内帽()。在王斗进入营地时,就听护卫来报,说是开封城守副将陈永福来访。
王斗点了点头,他刚从朱仙镇回来,祭拜过镇内的岳飞庙,随从谢一科等护卫的身上,还带着镇内买来的木板年画,还有当地的五香豆腐等特产,也算颇有收获。
这朱仙镇自唐宋起便是开封城水6交通要道及商埠之地,更是开封唯一的水6转运码头,明末与广东的佛山镇、江西的景德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此时镇内有商户四万余,人口二十多万,便是明末这河南天灾**,当地商贸仍非常兴盛。朱仙镇离开封城四十里,王斗将舜乡军扎营在这里,一是靠近沙河,军马饮水方便,二也是仰慕这个历史名镇的意思。
回到自己中军大帐的时候,王斗就见陈永福稳坐帐内喝茶,他的儿子陈德则是来回坐立不安的走动。看到王斗回来,陈永福微笑地站了起来,王斗急行几步,说道:“让陈军门久待,真是罪过。”
他扬了扬手中的五香豆腐干,笑道:“来得早不若来得巧,末将买了一些当地物产,正好与陈军门享用。”
陈永福哈哈一笑:“托王将军的福,本将倒是有口福了。”
双方推让坐定后,陈永福正色道:“王将军,本将此次前来,是奉李巡抚之令,与将军商议援救汝州之事。”
王斗点了点头,算算,也是时候了。
那日他见过河南巡抚李仙风等人后,要银十万两,粮米两万石,李仙风等人颇为恼怒,认为王斗“狮子大开口”,有要挟的嫌疑。不过李仙风等人实在没办法,而且王斗言明身负兵部行文,克期必到四川,只能在开封停留三日,留给李仙风犹豫的时间不多。
第二天,巡抚李仙风率开封各官集体前往王斗军营一观,看到王斗的七千精锐后,定下心来()。听闻事后他拜访了周王,然后开封府大小官员们好一番商议,答应了王斗的条件。
最后王斗有若开封各官聘请的雇佣军留了下来,当然,王斗还与李仙风等人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
王斗的意思,这白银十万两,粮米两万石,他要先收到再听候开拔,李仙风哪肯答应?王斗收了钱粮跑了怎么办?要知道,若筹措这些银米,他需要花费九牛二虎之力。
讨价还价后,最后王斗许可,先给银三万两,粮米一万石,余下的银子可以几个月后给,不过眼前军粮如若食尽,需要快补齐,这是底线。李仙风认为可以接受,粮草筹措虽难,不过并不是他私人掏腰包,而且若能解洛阳之围,花费这些钱粮,是完全值得的。
那日观看了王斗的军阵后,李仙风对舜乡军充满了信心,那是真正的虎狼之师,对战流寇,充满胜算。而且王斗如解洛阳之围,他这个巡抚有救藩之功,显而易见前景良好。
双方一拍即合,李仙风快向京师及远在四川的杨嗣昌去公文,言明流寇将围攻洛阳,本地兵力不敷,暂借王斗军为客兵之用,救百姓于水火。
1...171172173174175...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