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李仙风耍了滑头,向杨嗣昌去的公文与去京师的公文慢了几拍,公文到了京师,引起内阁好一番争议。
虽然在崇祯皇帝心中,剿灭张献忠比剿灭李自成重要得多,不过事关自己叔父,崇祯皇帝经慎重考虑后,还是决定同意河南巡抚李仙风的请求,暂留王斗军在河南,剿灭李自成,解了洛阳之围再说,舜乡军需要的粮饷当地自筹。
※※※
老白牛:下面是一场接一场的战事,看看舜乡军如何对战流寇。相比东奴,流贼的战力战法如何,老牛尽量写得真实些。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53章 逼临郏县
开封到京师两千多里,便是快马出,这来来去去也花费好些时日()。加上朝廷讨论争论好几天,王斗留在河南为客兵之事,一直快到十一月,兵部才有正式公到达开封府。
这些天,陈永福时时到王斗军营串门,军营内外景致看得颇为详细,他打什么心思王斗明白。他的眼神,当日王斗在东路之时,就在杨国柱,虎大威等人眼经常见到。
王斗留在河南的这些时间里,豫西的战情越来越紧迫,李自成除对洛阳攻势越来越明显外,他还大力清扫洛阳周边的城池。几天前,汝州知州钱祚征来求援急报,流贼数万人猛攻汝州,军情紧急,希望开封府立时派出兵马救援。
那汝州是交通河南府,开封府,汝宁府要地,向为农民军来往之通道,自李自成从伏牛山兴起后,州内的鲁山、郏县、伊阳诸县相继陷落,只余汝州城孤零零一个要点。
对汝州城,李自成识为眼钉,肉刺,急欲拔之而后快。月初时,李自成军队己经开攻围攻汝州,州城求援的人马一拔接一拔。
河南各府处处火起,河南巡抚李仙风如果手上有充沛的兵马,就不会坐视河南府各城一座座陷落了()。他也不是没有派出过援兵,不过救援兵马在汝州城下被李自成击溃几次后,就不敢再派兵前往。
因此,巡抚李仙风打起了王斗部的主意,兵部公总算到了,王斗在开封府也算待了好些时日,该派上用场了,不能这样每天干吃饭不干活。
目前军情,洛阳之事还可缓缓,汝州危急迫在眉睫,所以派王斗前往正好,也顺便看看舜乡军的战斗力。如果王斗军真如传闻那么厉害,未来援救洛阳之事,李仙风就更有把握了。
“王将军,本将己自动请缨,前去御敌,来日汝州之战,洛阳之战,你我都要并肩杀敌,共同作战了。”
陈永福一副慷慨赴死的姿态,今日他出城前,向河南巡抚李仙风主动请战,愿意与王斗军一起前往汝州解围。果然李仙风非常高兴,对陈永福的忠君爱国之心大大夸奖一番。
巡抚郑重向副总兵承诺,若解汝州之围,洛阳之围,来日一定举荐他为河南总兵官。虽说各地的总兵,副总兵都要朝廷廷推,显而易见的,当地大员的举荐提名也非常重要。
“能与陈军门共同杀贼,末将不胜荣幸。”
王斗答应得很干脆,收了河南官将的钱粮,自然要为他们作战。而陈永福愿与自己出征,正王斗下怀,陈永福是河南的地头蛇,有他随同前往,会少很多麻烦。
还有重要的一点,王斗也想看看当地官兵是如何作战的,他们战力战法如何。
出征之事决定,二人一边吃着朱仙镇的五香豆腐干,一边看着陈永福带来的河南当地地图商议军务。王斗总感觉此时的地图很有印象派的风格,一般人看不懂,若真按地图打仗,十有**会走错地方,不过有地图总比没地图好。
“开封到汝州五百里,现贼围汝州,为慎重起见,我军先到郏县,粮草辎重可囤积在那()。开封到郏县四百里之地,若快行军,前锋五、六日可到,我师大部,粮草辎重,随后几日也可到达郏县。”
“全军到达,粮草无忧,我师便对汝州之贼动雷霆攻击。汝州致郏县不过百里,这么短的路程,不惧流贼截断粮道,便是前锋兵马遇贼攻击,也当援救便利。”
王斗沉吟良久,微微一笑:“便如陈军门所言。”
……
当日,王斗便随陈永福入开封府面见河南巡抚李仙风,听其面授机宜,领取相关的公手续。两日后,王斗随河南副总兵陈永福誓师出征,临行前,巡抚李仙风领开封府大小官员送行,还有当地士绅犒赏,场面做到十足。
除留孙三杰辎重千总一总的兵力留守朱仙镇,看护营地内的粮米银两外,余者的舜乡军全部出动。陈永福也领他的前锋营倾巢而出,连军士,家丁在内,约有二千五百人,此外还有一些运送辎重的民夫。
双方合兵万余人,算是声势浩大。
行军便是取道开封——蔚氏——长噶——禹州——郏县的路线。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禹州境内。
冷风劈面贬人肌骨,崇祯年的十一月,己是后世的十二月初,这大明的豫东之地,寒冷不会差于京畿一带。严寒之下,行走的这只军队,很多人头脸都包得严严实实。
环顾四野,似乎有千里无人烟的感觉,到处残垣断壁,四下萧条,只余路上的屡屡白骨,遗尸骴骼。一路过来,开封、蔚氏还好,进入长噶地界后,王斗又有了当日行走在彰德府,卫辉府诸地的感觉。
各样旱、蝗大灾是其一,不说还没到达的郏县,那边早己被流寇毁去()。便是长噶、禹州一带,己是流寇肆虐的重要地带,兵匪反复扫荡后,当地想找个完整的村子,真的很难。
能幸存的,一是各地的州城县城,二便是那些聚团的大村落,或是临山近河的大寨,几个,十几个村落合并一起。不论这些大村或是大寨,无不是围深濠,布密箐,高筑牛马墙。有些寨墙之深厚,一点都不会差于当地县城州城,似乎郏县内有一座临沣寨,抗战时连日军精锐部队都久攻不下,只好灰溜溜绕道而去。
这些大村大寨,一般为当地豪强或是高姓大族才有实力建筑。他们结寨自保,在乱世摇摆不定,在流寇,官兵,清军摇来摇去,一切从自己的家族利益出。
豫东之地土地平旷,除了平原还是平原,除了黄土地还是黄土地,四周寂静无人,连树木都很少。寒风夹着雪粒扑面而来,更增加四下的凄凉静寥。
“王将军,依脚程,今日我军可到达郏县,让将士们好好歇息,行军几日,将士们可累得慌。”
王斗策于马上,正在眺望思索,他身旁的陈永福突然说了声。
他的脸色很不好,仅从这几日行军来看,他的前锋营与舜乡军差距便明显体现出来。
隆冬苦寒下,他营军士个个骂骂咧咧,特别那些运送辎重的民夫,更是个个苦不堪言,行动间拖拖拉拉,反观那些舜乡军战士,每日行止仍是精神抖擞,队列严整!
他们行军时还披挂沉重的甲胄,反观他部下将士,公然违反大明行军必须全副武装的军律,盔甲兵器,全部交到后军的辎重队运送。就这样,还每天走得要死要活的,全靠陈永福的家丁营督促鼓动,言明解了汝州之围后,定然重重犒赏,才让前锋营保持一定的军心。
王斗暗暗摇头,大明内地的官兵,己经全然腐朽了。陈永福是历史上出众的人物,他麾下官兵都如此,显而易见的,李自成如何不在河南之地大力兴盛()。
王斗与陈永福出兵一样分前军,军,后军,李光衡奉王斗之令,领一部骑兵作为前锋,随同孙三杰的辎重千总,己经先行到达郏县之地。随后王斗与自己余下的几部步骑,还有陈永福的步骑作为军随后而行。最后是陈永福的辎重队落在最后,作为后军。
其实一直到大明,这古时军并没有专门的辅兵,运送辎重粮草,负责军队杂务的都是民夫,而民夫一般落在最后。他们行动缓慢,所以从明叶起,大明兴起了专门的辎重营,用来运送粮米,这腹地的官兵,却没有这专门的辎重营。
王斗七千兵步骑在内,一个月就要消耗粮草七千余石,加上陈永福的几千兵,需要的粮草更多。不过王斗估算汝州之战,当然用不了一个月,在陈永福看到王斗军车马众多,希望能就便取食王斗军粮草时,王斗答应了。
王斗的风格便是一般随军一个月粮草,军一千二百辆马车,此次大多随军。虽然给陈永福大大减轻他军队运送粮草的负担。不过他军的帐篷辎重等物,却不能使用王斗的车马,还是需要不少民夫随军。
他军当然没有这么多的马车马骡,全靠民夫们用独轮车,或是板车拖拉运送,数百里之地全靠步行,又是寒冬天气当然极累,一路军士民夫怨声载道就可以理解了。
“是啊,到了郏县,是要让将士们好好歇歇。”
王斗回头看了一眼,若有所思地道。
除了孙三杰的辎重千总先行外,余下舜乡军运送粮草的八百辆马车,赵瑄的炮军千总都随行军之内。只有陈永福为后军安全着想,着自己儿子陈德领家丁营押运自己的后军民夫。
开封府到汝州的官道并不好走,年久失修,坑坑洼洼,他军的骑兵,骑马步兵,甚至是乙等军的新军都好。就是随军的那些辎重马车,还有赵瑄的炮军千总拖累了行程。
此次王斗随军十门红夷大炮,内二门红夷六磅炮,八门红夷三磅炮()。红夷三磅炮需要一、二匹马拖拉,红夷六磅炮需要二、三匹马拖拉,每遇坑洼之地,还要炮手们上前帮忙。
赵瑄的炮军千总数百人全体出动,依赵瑄说的,炮军们不能光训练不实战,便是上战场体验一下气氛,每人轮流打个几炮也好。为了运送这些火炮,从永宁城到开封府几千里路程,炮军们也是累惨了。这还是京畿到河南,有一马平川的便利,若是到湖广,江南等地,运送辎重火炮,就更为艰难了。
战争打的就是后勤,没有现代的道路及交通工具,出征在外,真是苦!
对于汝州、洛阳的战事,王斗不认为会有什么意外,他主要考虑到时襄阳的战事。
若是粮草囤积在郏县,郏县到襄阳直线距离七百里,依历史上生的事件时间,舜乡军飞马援救襄阳,粮草补给是个问题,得想个万全之策。
……
午后,王斗与陈永福的军到达郏县,郏县传为张良故里,于伏牛山北部余脉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北为神屋山,南为汝水,顺着这条河川之地往西去百里便是汝州,也算是咽喉要地。
王斗与陈永福到达郏县,当地县城早被夷为平地,四面的城墙残缺不全,大部消失,内房屋也大多被毁去,留下满街的残砖断瓦。这便是李自成军队的“杰作”,俗称“铲城”,李自成与张献忠等人向来如此,每到一地,便焚荡屠夷一空,各处城墙也尽数毁去,免得官兵再次占据,他们攻打不便。
不但郏县,汝州境内被攻陷的几座城池,鲁山、伊阳、宝丰,都是如此,到处清洁溜溜一片。
没有城墙保护,便是内侥幸存有居民,也无法在这匪徒多如牛毛的时代生存,加上能抢的东西都被抢走了。所以当地除留下一些听天由命的老弱外,能走的都走了,有些遁入山区,大部分则加入流寇的军队()。
不患贫而患不安,乱世之,便是百姓想安于贫苦,努力耕种也不行,只得这样恶性循环下去。
不过王斗还是打算在这个残破的县城内扎营,放眼四周,到处一片光秃秃的。眼下寒冬时节,扎营在残破的县城内,总比扎营在野外之地要好。内房屋虽然多半被毁,总有一些可以居住,对舜乡军来说,有犀利火器在手,那些残破的城墙,足够防护大军了,比军营的壕沟木栅要好。
李光衡与孙三杰的前军早几日到达郏县,对县城略为清理,掩埋内一些残留的尸体,清出水井,整理屋舍,理出可供大军扎营的几片地方。
当王斗大军到达时,李光衡与孙三杰还在赈济当地的灾民。他们的大军早几日到达,先是对县城内残留的一些老弱施粥赈济,随后郏县境内闻风而动,络绎有灾民来到,希望这只仁义的大军给口粥吃。
王斗与陈永福军大部到达时,聚在郏县破损西门外的灾民己经达到数千人,或许这灾民的数目还将持续不断扩大。望着那些在寒风哆嗦,脸上却充满渴望的灾民,王斗默然不语,当地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会对生活重燃希望,只叹自己能力不够,无法救活更多的人。
对孙三杰的举动,王斗是赞成的,不说人道主义,赈济郏县,汝州境内的饥民,对将要进行的汝州之战也极有好处。如清兵一样,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的惯用的手法,便是使用细作与饥民内应,往往攻陷城池后,己身损失颇小。
流寇横行地区的饥民往往两头跑,若官府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为官府效力。若流寇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就为流寇效力,一切,只为了活下去。
当地灾民使用得当,情报的刺探,反间谍方面,都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354章 初战流寇(上)
老规矩,依瞬乡军军律,每次快到扎营之地时,总是各部的炊事车先期到达()。
舜乡军每个千总与把总均设有千总部与把总部,内各有配属的马车若干,装载部内总内一些辎重营帐之物,内还有供部内军士食用几天的粮草。
平日部内有运输任务就靠这些马车,设有军需官,负责部内各总的军需粮草,不过他们的身份是独立的,只对孙三杰的辎重千总负责。各部的火兵也设在里面,装备有专门的炊事车,不必搭锅,就可以在车上造饭,这代表舜乡军达到很高的专业化进程。
当舜乡军与陈永福大部到达郏县,依各自的方位安营扎寨时,各部的火兵正忙个不停,面和面,面团在手不断变幻形状。
随后这些面团被分为基本相同的等份,擀成圆饼形状,撒上碎葱、细姜、盐及麻油等物,放在炊事车上的平底锅上烤烙()。
滋滋声响不断,香气扑鼻,一个个金黄色的大饼就这样成了。
依份量,其实吃一个大饼就能吃饱,更不用说余者炊事车上还有干肉、咸蛋等物。那些沥干的肉块放入沸水煮制,放入一些食盐、葱蒜、渣皮等料,会合一些干菜沸煮,大寒的天气,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分外舒服。
这些干肉用纸袋包装,储藏良好,约可放置三个月左右。一般突然出征的舜乡军战士配给炒面加干肉,或者大饼加干肉。一条炒面袋,约可维持一个军士七到十五天的需求。
所以闲着没事,各部火兵们都在大力制作炒面。其实相比干肉,王斗更倾向于多给军士配给一些奶酪奶粉之物,营养与热量更高,不过原地区奶酪供求不易,还是未来再说吧。
火兵们动作很快,在各部军士安营扎寨不久,他们的饭菜已成,各部将士,全部按秩序排队领取自己的饭食,军官军士都是如此。舜乡军成军几年来,这种做法已是习以为常。
饭菜的香味,引得陈永福军的士兵们垂涎欲滴,他们学着舜乡军的样子,也是个个排队领取伙食。出征前已经言明,他们的饭食由舜乡军供给,几日随同行军,对舜乡军的作派,他们从不习惯到慢慢习惯。
对他们的待遇,王斗给他们下等军士的饭食,一张大饼,不够可加,一碗肉汤,内有一些肉丝,也没有咸蛋,不过陈永福军将士都表示满意。
往日陈永福营兵食用的是一种叫做餮饭的军粮,便是将米煮熟后放到水曝晒,反复几次,最后得到一些干米饭。食用时取热水泡软煮熟就可以吃了。
除了这平日的口粮外,大军行粮便是杂饼、蒸饼,加上一些硬盐块,醋干等物,马匹会配上一些干酪用以紧急解渴之用。
放眼大明北地,基本上军粮都是如此()。这几类军粮携带方便,不过味道当然不怎么样,而且此时军队经常断粮断饷,连上面几种伙食都难吃到,军士要求更不会那么高。
对舜乡军的餐餐能吃饱,天天有肉汤,连陈永福前锋营的军官都表示羡慕,更不用说他们的普通士兵了。随同舜乡军出征的这些天,很多人都觉得,冲着这天天能吃饱的日子,这趟出征,就值了。
对陈永福来说,舜乡军内的一切都透着新奇,拿这炊事车来说,行动便捷,提供的伙食又快又好,依他的估算,一辆炊事车一个时辰之内至少可提供二百余人的饭食,满足一总军士的需求,对他传统的“埋锅做饭”认知是个强劲的冲击。、
对吃饭时王斗自己排队领取饭食,陈永福更表示惊讶,他唯一的解释,便是王斗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宵衣旰食,怪不得其部所战无有不胜。
当然,对王斗不将粮草分开让他们领取,而让军将们排队领取饭食的做法,陈永福营一些军官不是没有看法,认为这样有让自己军队成为舜乡军附庸的危险。个人私下的心语,则是舜乡军不将粮草给他们,他们如何克扣粮草,饱私囊?
不过陈永福沉默,王斗也说得好,军士集吃饭、行军、作战就可以尽量节省时间,抓住战机,减少不应有的损失。陈永福都没有说什么,他们更不好说什么。而且舜乡军的炊事车确实便利,大大节省了他们“埋锅做饭”的时间,使行军度比往日快了不少,将士们还吃得更好,尽量保持了行军作战的能力。
这几天吃饭陈永福都与王斗在一起,吃的便是军上等军士的饭食,只有他的儿子陈德,领着家丁押运后军民夫,落在了大军的几日行程之外。
没办法,那些业余的后军民夫,他们的行军度,可不能与专业的舜乡军辎重队相比。
舜乡军人多,此时的安营扎寨,便是占据郏县城内西、北、南三面,陈永福的前锋营占据了郏县城东。吃过晚饭后,王斗与陈永福聚在郏县的县衙内议事()。
往日威严的衙门已被烧毁一半,还好这个大堂还算完整,作为舜乡军与陈永福前锋营的联合指挥部。
……………..
几根粗若儿臂的蜡烛下,王斗与陈永福并排坐在主座上,余者的舜乡军将领,温方亮,高史银,李光衡,温达兴,赵暄,孙三杰,吴争春、沈士奇、高寻等人,坐于堂内的右下。陈永福营内几个千总、把总的,则坐于堂内的左下。
明以左为贵,王斗此举,也是尊重陈永福的意思,不过看王斗麾下将星云集,个个身披精良的甲胄,身上还有保暖的红棉翻羊毛大氅,装备如此精良,锐气隐隐逼人而来,反观自己的部下…….
陈永福内心是什么滋味,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舜乡军没有与流寇交过手,对他们的战力战术不是很了解,这方面,陈永福当然很有言权。
对王斗让自己先介绍流寇情况,陈永福当然很高兴,说实在,他虽为河南副总兵,但与舜乡军同行出征后,这风头都被王斗部压了下去。自己军士与之相比各方面大大不如,陈永福等人内心说痛快,那是不可能的。
看着舜乡军各将,副总兵沉稳坐着,缓缓道:“贼之遍伍,大致伍长、什长、哨总、部总、掌旗、都尉为序。流贼只占,最擅伏击,其左右埋伏,更番迭承,防不胜防”。
“作战时贼阵五重,饥民处外,次步卒,次马军,又次骁骑,老营家口处内,若战破其三重,骁骑殊死拼斗。若是不敌,贼马军、骁骑、老营立时脱逃,他们精锐不失,转战别处,片刻又集兵数万。”
“此些精贼,人人有马,或跨马二三匹,官兵不过马三步七,追逐极难。若是追得紧,粮草不易,倏忽之间,贼老营精骑又至,官兵每每大败。”
陈永福说道:“贼擅用细作,或携药囊者蔡为医卜,或缁流黄冠,或为乞丐戏术,观各城虚实,或为饥民饥军内应()。他们盈千盈百,往来城,不知是贼是兵。”
他看了王斗一眼:“城西那数千灾民,难保内多流贼细作,须得严防。”
王斗沉吟,陈永福说的与自己从史书了解的李自成等农民军情况大致相同,他们一般的战法就是很难与官兵硬碰硬,而是极善撤退诱敌,是游击战的高手。
依陈永福的说法,李自成等人的打法与清兵正好相反,却是饥民在前,精锐在后,这样的作战风格,击溃其部容易,想歼灭却难。因为略略见势不妙,李自成就带着骨干跑了。反正原等地处处水火,有骨干在手,轻易又可聚起十几万、几十万的“大军”。
听了陈永福的话,王斗更深体会到讨寇是政治问题,而非军事问题,除非自己镇守河南,又有大量粮米救济,讨平一个地方巩固一个地方,否则流寇是剿不完,这火是救不过来的。
而李自成等人擅长打埋伏,却是这十年间锻炼出来的,这种能力恐怕已经深入骨髓了。舜乡军没有与之作战过,没摸清他们底细战术之前,还是慎重为好,稳扎稳打,决不能轻言冒进。
等习惯他们的战术后,再找个机会,一次给李自成等人一个狠的。
“末将大致探明,汝州的流贼,以敌将李过、刘芳亮、郝摇旗为,内似有流贼老营数百,精骑两千,胁从之众三万余。不过流贼营伍混乱,确切的编伍详情,确难以探明”。
“流贼围攻汝州甚急,知州钱祚征,闻听援兵将至,非常振奋,希望我军快救援,救民于水火。”
舜乡军每次作战前,军情报都要尽量做到到位,为大军的攻击提供详尽的考量。所以接在陈永福之后,便是舜乡军的情报司大使温达兴禀报自己探来的汝州军情()。
他的夜不收千总随李光衡、孙三杰等人先期到达郏县,隔开了汝州农民军哨骑对郏县官兵方面的侦测。而且还有一队的夜不收,已经到达汝州附近,对那边的农民军展开详细的侦察,务必探明当地农民军的兵力,还有领军将领等敌方情报。
不过温达兴估计官兵到达长噶、禹州等地时,汝州的农民军对官兵的来援,或许已经得到了风声。他们会如何反应,这需要参谋司各员的推断。
1...172173174175176...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