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明末边军一小兵

时间:2023-05-26  来源:  作者:老白牛
堂内各人窃窃私语起来,总有踪迹可寻,再联想济尔哈朗进入沙漠,看来鞑子最终还是露了马脚。
高史银用力一拍大腿,叫道:“妙啊,鞑子意图,看来就是这样了,老李,还是你有谋略啊。”
王斗微微摇头,高史银这张嘴,总不知不觉得罪人,他这话,说得别人就没谋略似的。
他看向温达兴:“温兄弟,情报司有什么消息?”
温达兴欠身,恭敬的说道:“大将军,鞑子狠毒,情报司本在城内有一些细作,然鞑子撤离时,为掩盖踪迹,将城内外汉人都杀光了,一些兄弟怕是遭了罪手。不过也有部分细作精通蒙语,有着蒙人身份,若他们幸存,很快会有消息传来。”
王斗手指轻敲,双目习惯的眯起。
他沉吟良久,最终说道:“参谋司发一份军令,令西线之韩朝部,集中一些力量,搜索归化城北面的大青山,我军之尖哨营,一样集中所有夜不收战士,全力搜索大青山各处,余军待命,一旦找到鞑虏老巢……”
他眼中闪过寒光:“雷霆霹雳,灭此朝食!”
众将轰然起身,抱拳喝道:“末将领命!”
……
王争佩服地看着父亲,他自认很有派头,钟宜源、韩厚、韩思、温文韬、高得祥他们都听自己的,不过父亲这样,才是真正的派头啊,统领万军,一干桀骜不驯的大将也被他管得服服帖帖的,更只言片语间,就决定了一场大战略。
小孩儿总是崇拜父亲的,不过虽不刻意显摆,也不严厉表现出来,王争总觉父亲身上有一股淡淡威严,虽是儿子,也不敢过于亲近。
这让他小小心思,不免有些遗憾,有时他甚至羡慕谢天帝,舅舅回到家,总跟他嬉皮笑脸的,二人玩成一片,好象哥们似的,自己跟父亲就不行了。
好在这次随军出来,自己跟父亲亲近的时间多了,甚至带在身边教诲,不免心中窃喜。
众将告退后,王斗看向儿子,笑道:“我儿,听了叔伯们的军议,你懂了什么?”
王争虽成熟了一些,不过在父亲面前,还是小屁孩一个,有心显摆一下,让父亲对自己刮目相看,不过期期艾艾了半天,还是搔着头道:“孩儿惭愧,好象懂了什么,又说不出来……”
迎着王斗目光,最终低下头:“不懂。”
王斗笑道:“不懂没关系,把你看到的,都记在心上,将来就慢慢懂了。”
他说道:“至于看来的,学来的东西,为父送你几个字吧。”
护卫将笔墨纸砚取来,王斗龙飞凤舞,写了几个大字:“学以致用!”
王争欢喜的接过,这是父亲送给自己的礼物啊,他看这几个字跃然纸上,颇有气吞山河的气势,虽不懂欣赏,也觉写得好,敬佩道:“父亲的字写得真好,是谁教的?”
王斗道:“以前的先生。”
“先生?”
王争说道:“是说太爷爷吗?”
他听奶奶说,爷爷王威,在父亲小的时候,就得病死了,父亲一身的武技,是太爷爷教的,没想到他还文武双全。
对儿子的话,王斗微微一笑,没有回答。
他看着自己儿子,看他欢喜的拿着字墨,翻来翻去,与幼年时的顽劣相比,这个时候的他,已显出一些稳重,看来军校的教育是有效的,不过他毕竟含着金钥匙出生,没有艰苦创业的经历,需好生教导,免得成为纨绔子弟。
而且,作为父亲,总希望儿子传承自己意志与思想,现在正是时候,就让自己,好好教导他吧。
看着王争,王斗又想起自己几个子女,还有许月娥,她也生了,一个儿子。
书信往来,她说为儿子取名王忆,王斗赞同了,同时心中有些歉疚,她生产的时候,自己没在身边,生了儿子,也没看他长什么样子,亏欠了她们母子啊。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624章 攻寨
第二天的时候,王斗领护卫营巡视口外这一片,王争、钟宜源、温文韬、高得祥等人随行,一群小孩骑在小马上,个个兴致勃勃。()**
对宣府镇军事学院,王斗是寄予厚望的,更亲任院长,此时称祭酒,整个学院,眼下也规模颇大,军官子弟,基本在此入学,还有庞大的军士子弟。
他们的学习,暂分校尉与都尉二类,内皆有步、骑、炮、辎等不同科目,一般来说,毕业后,优秀者,可授校尉勋阶,普通者,授准校尉或上士勋阶,未来成为主力基层军官。
当然,他们毕业后,并不立刻担任队官、甲长等职,需要在军中实习一段时间,明初时曾有试官一说,每个官员上任前,都需跟随原主官习政一段时间,王斗也准备如此。
对于都尉类,则从军中优秀的校尉中选拔,他们学习时间略短,以期来划分,其实校尉类也有这种较短期的培训,选拔优秀的上士或准校尉入学,学习合格后升迁。
王斗还考虑未来军校设将军一级,不过眼下整个靖边军,只有他一个将军,还早。
也只有这些上都尉们的儿子,才有资格随在王斗身边,余者,都是各班教官领着,到不同军中去观摹。
此时王争等离毕业还早,他们的级别,全部都是下士,穿了小号的靖边军礼服,戴着三山帽,因为年纪小,发育不全,所以个个头上戴的都是软帽。
他们左看右看,兴高采烈,不过格守纪律,王斗没让他们说话。个个都不敢说话,王争也不例外。
众人此行目标却是灭胡海边一个屯堡,此时大军云集沙城堡周边,营帐绵亘不绝,师徒甚盛,旗帜鲜明,王斗持着马鞭笑道:“戈戟森列,铁骑腾踔,此大军孰敢婴锋。不过你等未经大阵,见此似觉甚多,见惯者自是未觉。”
沙城堡与海子边屯堡牧场甚多,屯民不断移来,加上商队越集。热闹非常。
塞外风情,加之各小村寨的防御建筑,也让众孩儿大开眼界。
行十数里,过凤凰山,山平旷而不甚高,草间有两途若驿道,却是黄羊、野马所走之路。曾闻此山原名封王陀,永乐大帝征漠北时改名,过了此山,又度数山冈。就见西北的昂昆闹儿海,王斗改名灭胡海。
登上山麓,眼望云山,指着极北处连绵山脉。王斗说道:“那便是大伯颜山,西北有小伯颜山。过了山,尽多沙砾。”
指着东北方向:“由此可去开平。”
看着塞外风景,温方亮儿子温文韬叹道:“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塞外原来是这样。”
王斗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笑道:“不错,未到塞外者,每言塞北事,都是想象尔,哪能如此真确?”
很快,一行人到了海子边,这里水域广阔,水草丰美,到处可见鹅雁鸿类,如人般或坐或立,或到处翩跹回翔,此情此景,让王争等人见了都哇哇大叫。
这时护卫营战士抓到一头野马,王斗很有兴趣的召众人观看,钟调阳道:“野马如马,这是野骡,并非野马。”
王斗对众孩儿笑道:“今日进堡观摩,人人都需书写心得文报,谁写得好,这头野骡就赏给他。()”
众孩儿大喜,一时间摩拳擦掌。
海子周边屯堡牧场众多,众人进入,却是一个叫广恩堡的地方。
位于海子北面十余里处,西面、南面皆有山,堡墙不高,也就一丈,不过壕沟挖得很深,内有百多户人家,实行典型的保甲制,也就是十户一甲,十甲一保,十保一乡。
便在王斗治下,也大体如此,毕竟里甲制在大明早已废驰,很多地方,实行的也是保甲制。
当然,鉴于各处地理、交通、经济情况各异,实行时王斗也采取有弹性的办法,大致甲之编制以十户为原则,不得少于六户,多于十五户。
保之编制以十甲为原则,不得少于六甲,多于十五甲,乡之划分以十保为原则,不得少于六保,多于十五保。
与口外各小屯堡一样,广恩堡设防守、屯长、镇抚三位主官,代表了军政、民政、司法三司。
防守可以节制屯长、镇抚,但不得干涉二人职权,平时事务,主要也是操练屯丁,保护屯堡。
其实大明最初设置都、布、按三司,分理地方军政、民政、司法事务,三司平级鼎立,虽达到分权目的,但也带来行政效力低下之弊,有时政事缺乏领导得不到处理,最后巡抚诞生了。
有鉴于此,一人为主,二人为副,实在必要,三人分属不同体系,也可以起相互牵制作用,又有一个主头人,临事决断,免得扯皮,此时靖边军以武为贵,自然防守为尊。
他们这些屯堡,一有战事,也要受附近军堡守备指挥,大体口外,一乡范围设一军堡,那些乙等军并不屯田,只管打仗,与屯丁这种预备役丙等军大不相同。
广恩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衙署,马铺,粮仓,草料场,都不缺乏,庙宇更少不了,学堂规模也很大,因为战争,店铺多了许多,商人往来,各样口音汇杂。
本堡除了开辟屯田,还种了胡麻与甜菜,堡的东面,有一大片菜地,西面,则有数个畜场,再看屯民的精神状态,王斗暗暗点头,本堡的防守与屯长,还是有能力的。
王争等人堡内堡外看个遍,还观看了屯丁操练,他们也有衣甲,便是红笠军帽与青绵布长身罩甲,只是罩甲没有内衬甲叶,外间没有铜钉,也没有鞓带,只在腰间扎了布带,带了肩巾。
王斗治下屯堡每个成丁都是预备役,不时会集中操练一下,本堡有成丁一百四十余口。分了三队,大部分使用鸟铳,余下的使用长矛与刀盾,每个成年妇女,同样也有一杆长矛,可谓全民皆兵。
他们平日留专人执勤,余者忙于屯务,他们的活,堡内则安排人替他们干了。轮流如此。
当日各小孩忙着调查,第二天各人报告出炉,各有优劣,王斗一一观看。
看到儿子时,他微微点头。众人中,还是有几份突出的,比如钟宜源就比较稳健,堡内外情况,自己看到的,分析的,书写颇有条理。不过笔墨略偏向民务。
韩思与温文韬水平倒不相上下,二人都比较偏向堡内军务,他们详细描写自己所见,甚至提出建议。
韩思认为堡内应该拥有骑兵。加强夜不收哨骑,温文韬则觉得火力弱了点,应该增添一些火炮,加强屯堡整体力量。
韩厚不知是跑题了。还是对商事民政比较感兴趣,以极大的笔墨。描写了堡内商业情况,更详列了堡内一家油行、一家豆行、五家杂货店的交易情况,他还注意到,铁钉很畅销。
只有高史银儿子高得祥,大大咧咧,批评了堡内军务,言若自己带兵,该当如何如何。
最后是王斗儿子王争,报告最为详尽,洋洋洒洒,军政,民政,司法都有涉及,隐隐体现出一种大局。
王斗将众小孩文报递给众人传阅后,钟调阳等人对王争文报都是欣赏,不过防守官看到高得祥的文报时,脸色有些不好看,这小屁孩将屯丁当成了甲等军?也有点担忧大将军会如何看待自己。
众小孩看后也没话说,果然彼此间相差甚远,最后,那头野骡赏给了王争。
……
王斗感觉儿子在成长,他在军校学习,加之他的老师是民政干吏叶惜之,耳濡目染下,眼界能力,都在一天一天的开阔。
不过对这份文报,他还是不满意的,内中有明显的缺陷,特别他是自己儿子的情况下。
只是对孩子的教育,最好先夸赞,再委婉指出缺点,所以回到沙城堡后,王斗叫来儿子。
此时王争正兴致勃勃的盘算,日后如何将这野骡训练成自己的坐骑,他们每人都有月例,手上的钱,需计划着使用,想买匹马,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
站到父亲面前时,他仍然兴高采烈。
看着儿子,王斗微笑着,先夸奖了他一番,然后问道:“我儿,观摩了广恩堡,你有什么体会?”
王争想了半天,最后说道:“不容易,小小一个堡,却事务众多,军、民、司,每日总有那么多杂事,孩儿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头晕目眩。”
王斗笑道:“只是一个屯堡,就感觉这么难办,若是几个乡,甚至一个路,那你又会如何?”
王争惨叫道:“那孩儿要吐血三升了。”
王斗哈哈大笑起来,心想儿子总算认识到这一点了,他转换话题,笑道:“那吾儿看为父闲吗?”
王争有些不满的说道:“是啊,很闲,比我还闲。”
王斗道:“那我儿说说,为何为父管这么大地盘,这么多人事,还这么闲呢?”
王争睁大眼睛说不出话来。
王斗笑道:“所以啊,很多事情,没必要事事亲力亲为,放权给部下去干,用好人就行了。”
他说道:“区区一个屯堡,就有这么多事,若一路,一镇,甚至一个国家呢?这也是古时为什么会有丞相的原因。人说诸葛勤勉,其实这是不可取的,他就是活活累死的,人力有时而穷,你什么事都要做,疲累不说,还不一定可以做好。”
他拿出王争那份文报:“比如你这份调查,把自己当成了防守、屯长、镇抚三官?什么都要参与,什么都想知道,果真如此,你忙得过来吗?这还只是一个区区屯堡。”
王争搔着头:“父亲的意思是说让宜源哥去做屯长,韩思与文韬管军,高得祥去做镇抚,孩儿盯着就行?”
王斗哭笑不得,道:“差不多如此,你要掌握的是方向,具体的事,可以不同人负责,政务军事,纷繁复杂,难道你要事无巨细全都清楚?就算懂得一些,又哪比得过专门干这事的人?”
他说道:“你是我儿子,看问题角度天性不能与别人相同,别人在做事,你则要学会管人,看人,让可以做事的人,到他们该到的位置去,然后放权给他们,让他们把事情做好,这样政事顺利进行,管人的人,也可以轻松。”
王争眼睛雪亮:“父亲教诲得是,看来就是要用好人才,孩儿决定,以后看到优秀的人才,就把他提拔上来。”
王斗摇头:“不,凡事要循序渐进,人的升迁提拔也是一样,骤得高位,对别人不公平不说,也会让人得意忘形,好事变成坏事,不若一个良好的选拔体系,让有用的人才,都能得到提拔使用,一步一步上升,才不会拔苗助长。”
王争搔着头道:“好复杂啊。”
王斗笑道:“当然,你以为上位者有那么容易?管人,看人,都不是简单的事。而且,还需要决断的勇气与能力……”
他温和道:“好了,为父就教导你到这,这份文报你拿回去,好好再修改一番……”
他挥挥手让儿子出去,对进来的钟调阳道:“什么事?”
钟调阳低声道:“大将军,鞑虏有异动。”
……
崇祯十五年九月初一日,“源洋寨”,上午,辰时。
一声巨响,丘陵上一门红夷六磅炮喷出浓密的火烟,闷雷似的炮响,震得前方的铳兵似乎耳朵嗡嗡作响,强大的后座力,还带着沉重的炮身,往铺着木板的地面猛然倒退。
炮弹砸出后,在地面带起一团团草屑泥土同时,又冲撞而去,一架粗木捆扎的木盾被撞成碎片,一阵阵血雾腾起,木盾后方周边,很多推盾的蒙古兵,被激起的碎片打在身上,个个口吐鲜血的翻滚。
更有人身上被横飞的木刺扎中,捂着伤口,痛不欲生的嚎叫。
杀声震天,潮水般的蒙骑,正对“源洋寨”猛攻,四面兵马似乎看不到边,似乎他们主力都在这了。
铳炮的声音不断,硝烟方消,又有新的浓烟冒出,整个“源洋寨”上空白烟滚滚,触鼻所闻,尽是刺人的硝烟气味。
滚滚蒙骑,一波接一波,沿着寨边掠过,他们不断射来箭矢,意图对栅栏后的守军形成压制,以掩护木盾的行进,他们不断倾泻的箭雨,似乎让栅栏前后都变成了刺猬草地。
栅栏后还击,他们铳声一阵接一阵,便是远远骑射的蒙骑,都不时有人惨叫落马。




明末边军一小兵 第625章 头破血流
对这些塞外蒙军来说,他们并不愿意让骑兵**裸暴露在守军明兵火力之下,毕竟靖边军的火器凶猛是众所周知的,他们中也有人亲身见识过。
只是不用骑弓覆盖压制,那些木盾,怎么顺利推行前去?
此时他们大部云集“源洋寨”外断粮拔寨,时间却很紧迫,要赶在靖边军援兵到达之前拔除,而且塞外胡人打造器械的能力很差,又时间匆匆,盾车什么不用想,别的攻寨器械更不用说,只能砍些木头,扎成粗糙的木盾抵挡火铳。
事实证明了,军中皮盾、铁盾什么,都难以抵挡靖边军火器的轰击,包裹铁料极厚的盾牌虽然可以,但这么重的盾牌,军中又有谁可以举动提起?
木盾还是可以的,火铳再猛,也难以打穿粗重的原木,当然,若铳弹击在木盾薄弱处,还有两根木料罅隙间,还是可以射中后方之人,只是这样已经大大减少士兵们的伤亡。
寨子东面,东北面不远,又都是山地,虽然木料被守军砍伐不少,仍然大片众林密密麻麻,原料众多,所以攻寨蒙骑,紧急造了些木盾后,一部分下马推来。
后方仍有多人,加紧打造更多木盾,砍来粗木,捆扎在一起。
他们攻寨的主要部位,便是军寨的东面栅栏,与韩朝立寨时的设想一样,毕竟客观条件就摆在这,不攻此处,又攻何处?
喊声震天。这方约有数千骑兵变成步兵,推着沉重的木盾拼命前行,一排一排,约有三百架之多,每架长有一丈,木盾后方,是大量的弓手甲兵。
此外前方还有如云的骑兵用力骚扰,他们灵活的绕着寨子打圈,百步,数十步的箭矢压制与引诱。
不考虑准头与威力。只是覆盖漫射的话。借着马力,骑弓还是可以射得很远的。
对蒙骑的攻击骑射,守军大部分时间不于理会,毕竟他们骑兵不能冲破栅栏。也跨不过壕沟。他们骑射射来的箭矢。不过浅浅的插在栅栏上,往头上落下时,也有上方的木棚挡着。
八月初立寨到现在。“源洋寨”已经越发完善,栅栏后新建的一些木棚就是其一,棚顶铺就厚重的木板,有些倾斜,延伸到栅栏外,可以有效防护箭矢。
他们躲藏在栅栏后,沉默着,只有时鞑骑冲得近了,在军官指挥下,突然一阵整齐的排铳,将他们人马一片的打翻在地。
一些蒙骑异想天开,还射来火箭,只是原木湿气很重,箭头带的那点火星,根本烧之不动,守军都懒得理会。
此时守寨是千总黄蔚,当年与田启明一起打过石桥之战,此时仍是田启明营下将官。
他站在丘陵木屋二楼之上,举着千里镜,只是眺望寨外的敌军。
下方杀声,炮声,腾腾传入耳内,甚至还有硝烟的味道,在他身旁,千总部的军官们,一样对着窗外眺望,不过抚慰官去鼓动军士,镇抚官去监督巡视了。
“看来归化城鞑子的主力都集中在这了,他们忍了这么久,终于忍不住了,小小一个寨子,外间聚集的兵马至少两万,看来拔寨决心很大啊。”
身后一个赞画看着寨外黑压压的敌军,喃喃自语的说道。
“历来塞外之战,鞑子最擅长的,便是断粮截路,只是我靖边军的寨子不是那么容易攻打的?源洋寨下这些鞑子兵,定然要碰个头破血流。最好他们在寨外一直拖延下去,待我大军到达,将他们一网打尽!”
另一个赞画接口说道,语气中充满自信,八月初立寨后,到了现在,不但寨子经营坚固,寨中粮草更堆积如山,为前方大军提供良好保证。
这又是西征大军第一个竖立的军寨,不论象征意义还是实在意义深重,怪不得鞑骑主力冒着危险,第一个攻打的便是本寨。
只是他们要失算了,虽然他们人数有着两万,本寨守军不过一部,一样也要让他们碰个头破血流。
这也是黄蔚心中盘算,他并不惧怕鞑子攻寨,如能将鞑子拖住,那是最好不过,只是鞑子狡猾,怕也注意到这一点,想必他们不会停留很久,最多一、两日不下,就会离寨而去。
然隐忍这么多日,突然出动夺粮拔寨,今日战斗怕是激烈。
观察这方同时,他还在木屋各个窗旁走动,眺望军寨四周敌情。
寨子附近,灌木、杂草早就砍光,烧光了,密密麻麻,聚集只是敌军。
目前来说,攻打军寨东面栅栏的鞑子最多,竖立的木盾也是最多的,南北两个寨门人数反少,各约有千人攻打,因寨西离河水不远,更只有寥寥一些游骑奔走。
所以防守时,在寨东布置的兵力也是最多的。
本楼的木屋之内,同样有十数个铳兵举铳从窗户口瞄着敌人。
本部战兵八百,铳兵四百,其中有两百个铳兵,就布置着防守寨子东面,他们百人列在栅栏之后,余者,则集在几座木屋之内,分布在木屋的上下两层。
他们离栅栏约有十余步,一直没有开铳射击,准备在鞑子离得更近时,给他们来个长岭山似的上下三道火力齐射。
除此,部内长枪兵,这种守寨之战,一时派不上用场,就当作投弹兵使用。
锦州之战,靖边军的万人敌取得极大成功,所以西征大军,同样载运大量的万人敌,“源洋寨”内更是备了许多,它们一箱一箱的抬出来,准备敌近时猛烈投掷。
还有一些非战斗人员,如部内的辎重兵,火兵驭手等,也持着鸟铳。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黄蔚观察同时,汪洋似的蒙军对着军寨围攻,前方蒙骑,更不断用骑弓覆盖漫射。
只是他们阵阵瓢泼般的箭矢过去,不说射不穿栅栏,就是落在后面的木棚上面,也是朵朵声响,却对守军毫无威胁,相反,被打来的火铳击倒不少人马。
1...342343344345346...46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