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航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华东之雄

    这个根本原因,就是方向舵的颤动,那么现在,干脆就在液压油路上去平衡它!

    这就是液压阻尼器!

    阻尼器,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利用阻尼来吸能减震不是什么新技术,在航天、航空、军工、枪炮、汽车等行业中早已应用各种各样的阻尼器来减振消能。(这句话来自度娘)

    现在,只要在油路中串联进来这种特制的阻尼器,那就能平衡油压,消除这个振动了。

    “这是什么东西,我们以前的歼-7飞机上,没有这东西,不是照样好好的吗”老王问道,作为液压系统的专家,现在居然有了他不懂的地方,老王很是奇怪。

    “顾总,我建议我们先把这上面的这两个液压阻尼器拆下来,装在我们的歼-8飞机中,进行试飞,看看这个故障能不能消除。”秦风对这个顽固的老王,也是没脾气了,有没有效果,装上去就知道了啊。

    “不行,万一导致油路出现故障呢摔了飞机,谁负责没经过科学的研究,就这么胡乱参考,怎么可以”果然,老王继续反对了。

    “那我们只在主回路中这么装备,万一有问题,可以切换到备用油路。”秦风说道:“今晚咱们就装好了,明天我来飞!”

    这算是国内自行研发的第一款战机,由于对新技术的了解不够,试验设备的缺乏,大量本应该在地面上进行试验发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实机上天去验证,要靠飞行员的勇气面对危险来发现故障。

    秦风有心理准备,现在,他更相信自己已经准确地把握住了脉搏,他认为自己的分析判断是没问题的。

    要说有问题,那就是具体的计算问题了,阻尼器需要多大的阻力,操作系统中的油压多大,这些都要经过计算才知道的,这是具体的匹配了。

    不过,不管如何,只要上去之后,这种振动能够减弱,就说明是正确的,接下来再计算,再重新设计好了。

    反正两者的垂尾差不多大小,想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最多就是切换到备用油路来呗。

    “好,我赞成。”顾总说话了:“希望我们能解决掉这个让人该死的问题。”

    老王的脸色很难看,他大声地说道:“先说好了,如果因为这个问题摔机,责任可不是我的!”

    对老王来说,最怕的就是担责任,现在他可是把丑话说在前面了,我的液压系统设计的好好的,是你们要胡乱修改的。

    说完,他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顾总只能无奈地苦笑,说道:“如果真出了问题,我来背责任吧。”

    他说完,看着众人开始拆那两个装置,望着米格-23的机头继续出神。

    “顾总,咱们的歼-8,早就该采用机头进气了,现在,又有了这米格-23作为参考,不能再拖延了啊。”

    秦风早就看歼-8的机头进气有气了,早就该改成两侧进气了,作为一款截击机,居然只有进气锥那么的空间来容纳雷达,怎么能满足空战的需求啊。

    “怎




第六十二章 要不断地学习
    1.24马赫,指针轻轻地指在了这个位置,以往的时候,此时脚上的方向舵脚蹬已经传来了轻轻的颤动,跟着机身就开始抖动了。

    而现在,当指针指到这里的时候,却没有任何的感觉,飞机继续很平稳地飞行!

    “006报告,速度1.24,一切正常。”

    秦风压制着内心的兴奋,在无线电里面喊道,当听到这个声音的时候,塔台内立刻传来了欢呼声。

    太棒了!

    上次的亚音速震动,困扰了大家数年,而这次的超音速震动,居然仅仅一天的时间,就获得了解决,这效率太高了,如果遇到困难,都能像现在这样轻易克服掉的话,那年底完成定型是没问题的啊。

    秦风的心中也满是欣喜,他面前的马赫表指针继续偏转,已经到了1.3马赫了。

    战机依旧在平稳地飞行,没有发现任何的震颤!

    此时,尾部的方向舵的舵面虽然受到了气流的扰动,但是内部的阻尼器稳稳地顶住液压油缸,让油缸继续保持正常的位置,油压稳定,舵面正常,没有半点的震动出现!

    “速度已经到达1.4马赫,一切正常。”秦风继续说道。

    “加速到1.5马赫,然后返航。”地面传来了命令。

    虽然秦风很想要接下来继续试飞,但是想到这次的重点是检验那阻尼器是否工作正常,所以按照地面的指令,加速到1.5马赫,然后就关闭了加力。

    战机在天空中划过一条曲线,向着机场的方向飞行。

    老王的嘴巴张的大大的,嘴里还在不停地絮叨着:“不可能,不可能,我的油路没问题的,这怎么可能”

    “老王啊,怎么了”身边传来了一个声音。

    “老顾,你说,加了那么个小东西,果然就好了在咱们以前的飞机上,可没有那东西啊。”老王说道。

    “这个秦风,有几把刷子的,咱们都认为是机头进气阻力小,结果呢风洞实验下来,是两侧阻力小,这个结论,现在还有人不愿意接受呢啊。”顾总说道。

    大家都是抱着原来的观念不放的,这样下来,故步自封,怎么会进步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前进。

    大家都老了,学不动了啊,看看人家秦风,一直都在不断地读书,充实自己,一直都在瞄准世界航空科技的前沿,同时也善于动脑子。

    昨天秦风带着大家找米格-23,找到了思路,似乎是偶然的,但是在这偶然之中,却隐藏着必然的啊。

    “我不是不愿意接受,我就是觉得很…”

    “很什么你从心理还是不愿意接受自己老了啊,未来,是属于这些年轻人的。”顾总说道:“接下来,咱们需要从数据上仔细计算,看看这个阻尼器的效果怎么样,毕竟咱们要飞到2马赫以上,前面的路还很长啊。”

    老王点点头,看着战机返航,他想要扑上去看看,拆开尾部,看那个阻尼器的效果如何,有没有漏油,但是却感觉到自己这老脸是没法和秦风再见了,就慢慢地躲到了一旁。

    战机停稳,秦风走下了飞机,看着迎上来的众人,说道:“飞到了1.5马赫,非常平稳,咱们后续的科目可以继续飞了,顾总,我们的定型时间紧迫,任务重啊,下午我可以接着飞。”

    “不着急,咱们先看看这阻尼器的效果如何,务必稳扎稳打,来不得半点的冒进啊。”

     



第六十三章 等着孵小鸡
    试飞院的职责是很多的,除了给各种战机定型试飞,同时还承担着先进技术的预研作用。

    比如战机的操作系统。

    电传操纵系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那么,这个系统由谁来研制

    某一个飞机设计所吗

    这样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由试飞院来研制了,那研制出来的成果就可以给各个设计所共享,这样大大地方便了战机的研发。

    同时,试飞院研制的,主要是电传操作系统的硬件设备,给战机加装电传操作系统,最大的难关是它的程序的编写,必须要熟知自己飞机的飞行控制率,才能够编写出合格的程序来,否则,这种系统比液压操作的危险性可就大得多了。

    历史上,很多国家的三代机在研制中都摔过飞机,就是因为这个控制率有问题。

    控制率,设计所自己搞,整体的硬件,由试飞院来搞,即使这样,试飞院也要克服很大的难关,因为这毕竟是没有任何的资料可以参考的。

    国外对电传操作系统都是有介绍的,但是仅仅限于介绍而已,如果想要靠着那杂志上的介绍就捣鼓出来,那是痴人说梦。

    里面需要什么电路,如何连接,数据如何编码,如何解码,遇到意外情况如何处理,等等。

    秦风在王扬的带路下,走进了试飞院后面的大楼,这里就是技术人员搞科研的地方了。

    “金海,还在忙吗”王扬推开了一扇门,向着里面的人喊道。

    被叫做金海的男人,个子很高,却比较瘦弱,他的鼻梁上架着厚厚的眼镜片,如同是啤酒瓶的瓶底一般,看样子,年龄不到四十,但是脑门已经秃顶了,上面光秃秃的。

    他看到了王扬,脸上也是一喜:“老同学,今天有空啦”

    周金海,毕业之后就来到了试飞院,在这里干了十几年,现在,他站起来,迎接着王扬和秦风,脸上很是欣喜。

    “喝水吗我给你们倒点水。”周金海说道。

    “不用,不用了。”王扬说着,就看到周金海已经站起来了,而此时,秦风也看到了这个老设计师面前正在研究的一本书。

    《数字电路基础》。

    当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秦风顿时就在心里震撼了一下,这种应该是一名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基础啊,王扬说这个金海同志应该是这个变稳机的负责人了,虽然还没有立项,也是在前期的准备之中。

    谁能想到,他居然才开始学数字电路

    这就好比说去了饭店,要一个宫保鸡丁,结果呢鸡肉没有,鸡蛋正在准备孵出小鸡来,这得等到猴年马月

    说话间,周金海端着两个搪瓷杯子过来,上面印着鲜红的为人民服务几个字,秦风拿着杯子,眼睛却继续望着那本书。

    顺着秦风的方向,周金海看到了自己那本书,也是觉得不好意思:“我们这些人啊,当年上学的时候,学的都是模拟电路,这数字电路啊,还得从头学起,咱们如果搞变稳机的话,不会走先模拟后数字的老路,咱们上来就要搞数字式的。”

    没错,老一代的技术人员,就没有接触过数字电路,现在己方的歼-8战机上装备的204雷达,技术迟迟不能突破,就是因为还是模拟式的,不是大家不想搞数字式的,而是根本就不清楚数字式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原理,根本就无从下手。

    &nb



第六十四章 假电传(加更)
    “咱们知道,二代机是液压操作,就和汽车的刹车一般,用的是液压油来操作动作筒,控制各个舵面的,这样计算机无法干涉,到了三代机,就是电传操作,手里的操作杆控制的是电信号,后面也是用电信号来控制舵面的,这样的话,计算机就可以加入进来,飞机的操作就更加的先进。”

    这个原理大家都知道,具体说啊,秦风在心里想到,却也不便打断对方的话。

    “目前来说,咱们还在原理方框图的阶段,想要实现这种电传操作,咱们需要操作杆,舵机,这些都进行改进,换成电信号的输入输出装置,同时,咱们还需要给操作杆一个力回馈。”周金海一边说,一边在画出各个方框图。

    如果是搞设计的,就能知道,这画方框图是设计的第一步,想要实现什么功能,需要有什么结构,都是从方框图上来体现的。

    “就这些”秦风问道。

    周金海看着秦风,说道:“目前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我们飞行员操作飞机,那是需要先判断飞机所处的状态,然后才能操作的,咱们这套电传操作系统,那也必须要随时监测飞机的状态才行吧”秦风说道:“我们需要有大气数据传感器,需要有战机姿态传感器,都输入到控制计算机中去,比如,在万米高空,和在五千米的空域,我们拉相同的操作杆,舵面的偏转应该是不同的,高空偏转大,低空偏转小,如果仅仅是把我们的液压油换成了电信号,其余的还和以前的一样,那又有什么用”

    现在,大家对电传操作的认识,也有待提高啊,秦风这几年钻研国内外的航空技术,对电传操作十分向往,但是,在国内的这些技术人员手里,怕是要简简单单代替油路就算完事了,这样怎么行

    在后世,当国内的重卡跨向自动挡的时候,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驾驶员踩油门,系统就知道要加速,就要升档,但是,如果是上坡呢

    驾驶员知道要上坡了,提前踩油门,结果,升档了!一爬坡,高档带不动,就只能掉档位,到了低档位,发动机刚刚松口气,结果,又升档了!就这样来回反复,结果爬坡硬是没上去。

    这种时候怎么办多加传感器啊,如果电脑知道卡车要爬坡,就调出爬坡的程序来,这样就行了啊。

    周金海的脸上露出了难色:“那这样的话,我们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加,实验的危险性也会增加,我们的设想是一点点地改变。”

    “可是我们的空军等不了那么久的。”秦风说道:“如果我们先搞了那么一个假的电传操作,那有什么用前前后后,要折腾多久”

    遇到技术上的问题,秦风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不在乎对方是什么权威,连老王都被秦风怼过,眼前的负责人说要这么搞,无论如何秦风是不赞成的。

    周金海的脸上带着难色:“咱们的技术底子薄啊,这样的贸然大跃进,怕是最后还得失败。”

    这些年来,因为眼高手低,没有顾及到国家的工业基础,提出一个个高高在上的指标,最后导致项目失败的还少吗

    当苏联有了米格-25之后,三机部给下达的指标是双三,后来又是双二八,双二六,这些指标都没有顾及到工业基础,全部败下阵来。

    这些年搞成了什么一个在歼-7基础上的双发放大版,都搞的这么艰难,别的就更不用说了。

    周金海的顾虑也是有原因的,这么多先进的技术



第六十五章 单轴变稳和教练机双结合
    危险性在哪里

    如果全面采用电传系统,那试飞院就要针对歼-6,编写大量的操作程序,一旦任何一条出现错误,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哪怕是双座,有两名试飞员,一旦飞机陷入特殊情况,比如那可怕的失速尾旋,两人都晕了,那也改不出来啊。

    相比他们简单地用电路代替油路这种办法,危险性增加还是很多的。

    不如一步步稳稳地来。

    “那我还有一个办法。”就在这时,秦风又开口了,“如果觉得这样的方案依旧有很大的危险性的话,我们不如把三轴改成单轴,如何”

    以机身中部为基准点,上下,左右,前后,这是三轴,三个方向上的操控,对战机来说就是在三维空间中飞行。

    这样的改动当然是很大的,尤其是现在,让一个才开始学习数字电路的设计师来设计,风险也的确很大。

    如果三轴改成单轴,那就不同了,仅仅在一个方向上是电传操作,其他方向上依旧是机械操作,就可以大大地降低风险性了啊。

    秦风说到这里,看到周金海的眼睛和刚刚不同了,已经完全变亮了,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说道:“继续说下去!”
1...1415161718...24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