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活在金朝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墨成仙
制造出合格铜炮之后,木华黎挑选了两种大炮进行野战化。
一种是口径不到一斤的小炮,这种小炮重量不过两百多斤,一头骆驼就能驮两支,可以随着骑兵机动。
第二种被木华黎野战化的大炮是五斤炮,因为他的工匠制作的炮车,只能承受这么大口径的大炮,如果大炮口径继续增加,后坐力就会很快摧毁炮车。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陈宪毫不犹豫的开始研发十斤(大约等于十二磅)炮和十斤炮炮车,对于大炮来说,射程就是真理!陈宪很清楚,能对付大炮的,只有射程更远的大炮!
木华黎组建了两支炮兵部队,一支是和蒙古骑兵配合的骆驼炮队,一支是由蒙古人统领,由汉军操作的炮车炮队。
炮车炮队为单独编制,配备了一部分蒙古骑兵保护,他们平时归木华黎直辖,在战时会根据情况,跟随汉军步卒合编。
这些都是混入汉军中的间谍送回来的消息。
经过这一年时间的积累,木华黎手中已经有了三万多条火绳枪
三一三章:再征高丽
用了将近两年时间,陈宪终于基本消化了他占领的高丽半岛大同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上百万百姓。
就像陈宪预见的那样,没有了掌握知识的上层建筑碍事,目不识丁,原本吃不饱穿不暖的底层百姓,收买改造起来并不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容易。
在彻底清理了占领区的既得利益群体之后,陈宪用他从速婆路,高丽麟州,龙舟等地,以及从山东地区调来的受过教育的百姓为框架,迅速在高丽组织起管理构架,成立农业公司,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
开始时,当地百姓非常恐惧和不安,毕竟在他们看来,这群杀两班贵族如同杀鸡一样的侵略者们无疑是极度凶残的。
这种恐惧让当地百姓不安的同时,也让他们非常听话和卖力,因为他们认为如果不卖力,下场恐怕会和那些被吊死的两班贵族一样,毕竟他们这些贱民的性命更不值钱。
但经过短短的一个月之后,他们就迅速安定下来,因为这些贱民们发现,这群凶残的侵略者竟然如同他们说的那样,不但给他们分配结实暖和的房屋,还按照承诺的,一分不少的给他们分发了之前一个月的劳动报酬——足够他们吃一个月的口粮和足够让他们添置一身新衣服的铜钱。
到了这时,他们才开始相信,侵略者当中,那些说着高丽话的人所宣传的,这些侵略者其实是他们这些穷苦百姓的救星。
一旦人们开始相信,那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一座座村寨被改造成简易的城堡,一座座新的城堡在合适的位置拔地而起,所有的百姓都被迁移进入了城堡中,一所所学校在城堡里被兴建,一座座砖窑,一座座水力工厂,一座座水泥工厂,在这片土地上拔地而起。
在这大兴土木的建设中,吃饱穿暖的当地百姓很快就融入陈宪构建的这个共同体当中。
因为这些原本无立锥之地的高丽贱民发现,他们兴建的这些东西,并不是给贵族老爷们享受的东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是用在他们身上的。
坚固的城镇可以保护他们不被强盗侵扰,兴建的整齐的砖瓦小院被无偿的分配给他们,兴建的学校让他们的子女可以读书识字,而更让他们相信陈宪就是救星的是,在兴建这些东西的时候,他们每个月都能拿到足够他们吃饱穿暖的薪水。
而在这个过程中,陈宪付出的是什么呢其实大部分成本都是从当地的高丽贵族身上掠夺的物资,这些物资包括粮食,钱,物资,当然还有土地,如果算上那数百万亩的土地收入的话,这两年的投资,陈宪不但没有亏本,反而还赚了不少。
而在这近两年中,陈宪收获的则是数以十万计的学生,工人,民兵!
亲自在高丽半岛考察了一番之后,陈宪认为时机成熟了!
他再一次调集大军进驻平京附近的平原,调集舰队汇集在大同江中,又从占领区中抽调召集了上万通过考核的学生。
察觉到大同江对岸的动作,一股绝望的情绪在高丽朝廷上下弥漫。
两年前,失败的打击让高丽的实际掌控者,崔献忠一病不起,缠绵病榻几个月后就撒手而去。
崔献忠的长子崔怡靠着父亲留下的剩余私兵,勉强的接过了权利。
但短短一年多时间,仅够权利的过渡而已,也正因为如此,在这一年多中,高丽人并没有发动反击。
为了抵抗入侵者,崔怡在平京对岸集中了父亲留下的大部分私兵和从各地招募的地方军队,他邻河扎营布阵,誓要阻挡敌人渡河登岸。
&
三一四章:大军云集
一路逃亡的两班贵族先逃往开京,但他们发现,国王和朝廷已经逃离了开京……
陈宪的军队兵不血刃的就占领了高丽的开京。
占领开京后,陈宪的大军并没有停止脚步,他们一直推进到汉江北岸。
陈宪大军抵达汉江北岸之后,开始休整,后方的官员和民兵开始接管占领区的城市和乡村。
这一次的接管比第一次要容易的多,首先是占领区的两班贵族基本上都跑光了,其次一些自己跳出来趁火打劫的刺头也被过境的军队给顺手镇压了,没有了这两类人,剩下的就都是一些顺民。
等到后续的官员和民兵接管了占领区之后,陈宪的军队也基本休整完毕,舰队和运送给养的商船队也抵达了汉江。
在补充足了给养之后,陈宪的大军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跨过汉江,继续向南推进。
陈宪大军的渡江,让逃亡到南部的高丽贵族们彻底绝望和崩溃了,大批两班都乘船逃亡国外。
一部分两班逃亡去了日本,一部分更富有的两班有能力弄到大船,则跨过东海,去了更远也更富有的宋国。
这一次,有了充足的,懂得高丽语言人才,陈宪不再中间止步,他花了近一年时间,水陆并进,一口气吞并了整个高丽半岛。
在侵吞的过程中,陈宪一如既往的对高丽的两班贵族执行了残酷和彻底的清洗政策。
不过这一次,他想杀光高丽两班的期望是彻底落空了,因为整个高丽国,十多万两班贵族,竟然大部分都逃亡了海外,其中大部分都逃去了日本,一小部分去了更远的宋国。
没有了既得利益群体,整个高丽很快就被陈宪的迅速安插下去的政府掌控了起来。
陈宪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块底盘就会成为他的战争潜力。
……
就在陈宪踌躇满志时,一个消息将他召回了辽东半岛。
木华黎在中都隐忍了一年之后,终于有新动作了!
之所以是隐忍,是因为,在过去经略高丽的一年中,陈宪并没有停止对河北地盘的蚕食,一年间,他又将城堡线向西北方向推进了一百多里,抵达了河间府,衡水,邯郸一线,在海岸线上,陈宪的城堡甚至已经推进到了后世天津附近,沿着一条不知是后世海河还是永定河的大河沿岸修建城堡,依托河流向内陆发展。
陈宪收到的木华黎出击的消息,就是从天津经海上传到陈宪手里的,当时陈宪正驻扎在高丽半岛一个名叫扬州的地方,这个地方,未来会改名叫做汉城。
收到木华黎出兵的消息后,陈宪兵没有慌张,毕竟他一直在等着这一天。
陈宪甚至也没有马上返回山东,他先坐船到了辽东半岛的苏州城。
经略高丽半岛的海陆大军也跟随他一起返回了苏州城,一时间数万兵马,一百多艘大小战舰云集苏州港。
于此同时,在山东,杨妙真率领着他的骑兵师,两个马步兵旅,前往北部和李石率领的第一步兵师汇合。
去年,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压力,陈宪对北部的边防的两个步兵旅进行了扩编,又新编了第七,第八两个步兵旅,和第一,第二步兵旅一起组成了第一步兵师,一共六万多人,由李旦担任第一步兵师师长。
第一步兵师加上杨妙真率领的第一骑兵师,两个马步兵旅,山东的北线战场上一下子就集中了十多万大军。
杨妙真和李旦合兵之后,将大军开赴棱堡带的北部边缘,呈兵河间府一线,准备迎击木华
三一五章:九斤炮,重蹈覆辙
按照惯例,敌军此时距离还有些远,现在开炮,似乎有些早了,等敌阵再向前走上一里地,才是五斤炮的射程。
但让人吃惊的是,陈军炮兵打出的弹丸在空中划出一条低平的弹道轨迹,竟然精准的落入了敌军正在缓缓推进的炮兵阵地。
原来,自从知道蒙古人也在铸造铜炮,陈宪就开始研制九斤炮和能够承受九斤炮的炮车。
早在大半年前,陈宪就根据手中的拿破仑十二磅炮的参数,经过反复试制,成功铸造出了九斤炮。
陈宪的九斤炮指的是发射炮弹重量为九宋斤的大炮,九宋斤实际重量恰好就等于十二磅。
他的九斤炮自身重量,将近一千宋斤(大约不到六百公斤)。
为了让这种沉重的大炮能够跟随步兵机动,陈宪以锻件为主要结构件,设计制造了一款重量超过千斤的大型炮车,这种炮车需要十几匹马才能拉得动。
好在陈宪境内道路发达,质量过关,才能供这种大炮通行,再加上,陈宪此时也是不缺马,才用得起这种大炮。
九斤炮的优点就是打的远,威力大!其射程比五斤炮足足远了一里多。
有了这一里多的优势,蒙古汉军的大炮自然就再次沦为了炮灰。
在一百多门九斤炮的轮番轰击下,蒙古汉军的炮阵很快就被砸的稀巴烂。
面对这样的战况,蒙古汉军又一次被逼上了上次的老路,他们不得不派出骑兵来冲击
这一次蒙古汉军骑兵学精了,他们不再冲击前面摆着拒马,后面守着马步兵的炮阵正面,而是冲击守卫在炮阵侧面的陈军骑兵师。
看着来势汹汹的敌人骑兵,杨妙真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这次因为敌人骑兵冲锋的比较及时,陈军炮兵还需要继续摧毁对方的炮兵阵线,所以,在敌人骑兵的冲锋途中,并没有像上次一样受到打击。
他们一路上以小跑的速度冲到了陈军骑兵面前。
当敌人冲到三百米距离的时候,杨妙真果断下达了反冲锋的命令。
只见突骑兵们以营为单位,排列着紧密整齐的队列,向着敌人冲去,他们百人一排,排成四排,四百人的骑兵营,因为排列的太过紧密,看上去只有小小一块。
他们四个骑兵营组成一个大横排,如同一条浅浅的堤坝,而他们的敌人因为队伍松散,显得非常庞大,两万多骑兵,如同一道似乎不可阻挡的洪水,向着他们冲来。
等到第一梯队的骑兵营冲出去大约三十米后,第二梯队的四个骑兵营跟着冲了上去,接着是第三梯队。
当第一梯队和敌人的骑兵锋矢相撞的时候,杨妙真这边两个突骑兵旅,三十二个骑兵营已经全部冲了出去。
当双方骑兵的排头接近到一百五十米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的开始加速,一百米……五十米……马匹的速度提升到了最高。
即使在高速冲锋中,陈宪的骑兵营也依然保持着紧密的阵型,如果你从空中俯瞰,你就会看到,陈宪的骑兵营就像一条条纤细的堤坝,不自量力的想要挡住对面汹涌而来的洪水。
相撞了!
看似凶猛的洪水却并没有能冲毁纤细的“堤坝”,那纤细的“堤坝”如同钢铁铸成的一样,敌人凶猛的浪头竟然一头撞碎在了“堤坝”上。
但洪水似乎无穷无尽,一浪接一浪的装在了“堤坝”上,终于将“堤坝”撞碎了,淹没了。
但堤坝并不止一层,一层一层的“堤坝”迎着洪水推了上去,终于,洪水的势能用尽了,他们停了下来,开始被“堤坝”反推着向后挤去。
三一六章:白热的战场,燧发枪的威力!
早就憋了一口气的蒙古汉军统领,在双方进入火绳枪攻击范围之后,就迫不及待的下令,前排的火绳枪手来了一次齐射,紧接着,他就对前排的枪兵方阵发动了突击命令。
早在敌军接近之前,陈宪的燧发枪兵就已经在大阵之前排出了一个三排的大横排。
蒙古汉军的火绳枪兵齐射效果并不好,因为双方的距离太远了,几乎刚刚进入火绳枪的射程范围,当对面的子弹抵达陈宪这边的时候,已经散射的很厉害,命中率不到百分之十,稀稀拉拉的打倒了一些陈宪军阵中的燧发枪手。
陈军的燧发枪兵并没有急着反击,他们等到蒙古汉军的枪兵方阵冲锋倒七十米范围之内,才开始展览轮射。
在燧发枪密集的轮番齐射中,冲锋的蒙古汉军枪兵方阵士兵,一排一排的倒下。
但在严酷连坐军法的逼迫下,汉军们不得不硬着头皮向前冲锋。
在经受了一轮燧发枪阵线的轮射之后,蒙古汉军的枪兵方阵终于快速推进到了距离陈军大阵不足三十米的位置。
陈军的火枪手立即按照操典,开始变阵收缩,收缩成一个个二十四列,九排的方阵。
这是燧发枪的防守方阵,可以用来对抗骑兵,当然也能用来对抗肉搏步兵。
组成防御方阵的火枪手会全员上刺刀,在方阵中,所有士兵都采取蹲姿,只有接到射击命令的排列会站起来射击,射击所有接近方阵的敌人。
在火枪兵收缩之后,陈军的阵列中的长枪方阵立即对着冲锋上来的蒙古汉军发动了反冲锋。
很快,双方的长枪方阵绞杀在了一起。
在蒙古汉军长枪方阵的间隙中,蒙古汉军中的火枪手也跟着推进了上来,他们在近距离和陈军的火枪方阵开始对射。
火绳枪当然对射不过燧发枪,蒙古汉军的火枪手很快被打溃。
接着,陈军中的火枪方阵开始向着长枪方阵互相绞杀的缝隙中穿插了上去,从侧翼用火力支援己方的长枪方阵。
蒙古汉军中的长枪方阵数量比陈军要多不少,一些没有被陈军的长枪方阵挡住的蒙古汉军长枪方阵,转变目标,向着陈军的火枪兵方阵发动冲锋。
但这些蒙古汉军的长枪手发现,即使是近距离冲锋,他们也很难撼动燧发枪手组成的方阵,因为燧发枪的火力火力实在太密集了,如果是骑兵冲锋还有可能依靠迅猛的速度冲溃燧发枪方阵,长枪方阵去冲燧发枪方阵,简直就是去送死!
……
就在陈军的火炮开始稀疏的时候,一直在汉军大阵后面等待机会的蒙古骑兵终于动了。
猜你喜欢